找寻2021

记录片美国2021

主演:内详

导演:Amanda

播放地址

 剧照

找寻2021 剧照 NO.1找寻2021 剧照 NO.2找寻2021 剧照 NO.3找寻2021 剧照 NO.4找寻2021 剧照 NO.5找寻2021 剧照 NO.6找寻2021 剧照 NO.13找寻2021 剧照 NO.14找寻2021 剧照 NO.15找寻2021 剧照 NO.16找寻2021 剧照 NO.17找寻2021 剧照 NO.18
更新时间:2023-10-03 21:56

详细剧情

讲述三个美国少女克洛伊、萨迪、莉莉都是从中国领养的,她们在23andMe(一家上市个人基因组和生物技术公司)发现彼此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三人在线上会议激励年轻女性面对关于她们错位历史的迫切问题,第一次见面后,她们开启了千载难逢中国之旅,寻找答案。

 长篇影评

 1 ) 当我翻开史书——便泪流满面

每当我翻开史书

我便会泪流满面

我的人民 能够忍受断子绝孙 我的人民 能够忍受背井离乡 我的人民 能够忍受颠沛流离 这些 他们都可以忍受 并且继续昂扬向上的生活

但是在我看的那些史书上 却写满了抗争 却写满了起义 却写满了不屈 但是 他们明明 可以忍受断子绝孙 可以忍受背井离乡 可以忍受颠沛流离 他们明明可以忍受这样的苦难

那么 究竟是怎样的苦难 让他们揭竿而起 再然后以头抢地 但却是前仆后继

究竟是! 怎样的苦难! 那史书上! 写满了王侯将相! 写满了内庭阁老! 写满了三皇五帝! 可是! 当水淹七军的时候! 当火烧连营的时候! 当花园决堤的时候! 当焦土千里的时候! 当江峡合拢的时候! 当大漠云腾的时候! 那些苦难中的人民啊! 他们!

在哪里! 他们在哪里啊!? 在哪里啊! 你可曾听到了吗!? 他们在呜咽啊! 他们在痛哭啊! 他们在呼喊啊! 可是! 你有听见嘛! 你可有记得啊! 你是否在意过啊! 那是一个个人啊! 一个个人啊! 他们出生! 他们受苦! 他们死去! 他们! 是! 一! 个! 个! 活! 生! 生! 的! 人! 啊!

在你们的历史中可曾出现过他们的名字? 在你们的记忆中可曾浮现过他们的脸庞? 在你们的颂歌中可曾雕刻过他们的位置? 你们!? 可曾在意过! 那一个个生命! 你们! 可曾在意过! 你们! 你们! 你! 们!

 2 ) 不要找寻

哭崩了这部电影,虽然镜头并没有触及到特别痛苦的地方,但是作为一个有着相似经历的人,太能够明白这些孩子在她们的人生经历中承受了多少心理上的压力甚至折磨。

没有看之前我不能理解她们为什么会想回头去寻找,因为我自己从来没有想过寻亲这样的事情,在我的观念里抛弃了的就是不想要的,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想要的人是该有多么的冷酷无情?但是整部片子带给大家的讯息都是亲生父母是多么的无奈,可能因为ZC原因要放弃孩子,可见导演还是不了解中国人!穷是一方面,ZC原因也是一方面,但是如果是个男孩呢??再穷再被罚都要留下来,这就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性别歧视!尤其是那个扔了三个女儿的人,是什么样的理由让你和一个不尊重你的子宫,不尊重你的性别,把你当作繁育机器甚至是可选性别繁育机器的男人一起生了三个女孩,然后扔了三个女孩?她最后竟然找到了女儿,她能和那个有着血缘关系的女孩说些什么呢?

感谢上天,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善良的人,片中三个女孩在养父母身边成长的很好,她们也几乎坦然接受了自己被领养的事实,那些善良的爸爸妈妈告诉她们,她们一直是被爱的,即使是丢弃了她们的人。孩子们也坚守着内心最后一道防线:我的被抛弃是有原因的,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爱我,她们也很想找到我… 可能我内心比较邪恶吧,从我知道我自己的身世那一刻起,我就没有一刻原谅过那些狠心的人,我希望他们遭报应,对,就是这样,哪有那么多情深难断,他们就是恶毒的。

我的观点可能比较偏激,但是这部电影的确让我产生了太多情绪。最后希望这些远离了开出恶之花的地方的孩子们能拥有更广阔的未来,不要背负太多,艰难成长的人生路会带你们去到幸福的明天!

 3 ) 发表一些关于此电影的nbcs的言论

被丢在纸板箱里的孩子——纪录片《找寻》

连麦时看的这部纪录片,最后和小伙伴一起哭成了傻子,虽然情节很忧伤很感动,但是于我而言,《找寻》本质上还是一出温暖人心的“喜剧”,记录的是三个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小孩,通过My China Roots(中华家脉)这个组织远赴中国寻根的故事。

本片目前口碑不俗,豆瓣目前8.7分,IMDb 7.5分,MTC综评82分。美国媒体The Wrap评价“本片充满了真挚的爱,常常让人忍不住流泪。”(Found is told with such genuine love that it’s frequently hard to hold back tears.)

而另一家媒体The Hollywood Reporter说:“这部纪录片用自己的方式,从各个角度出发来考虑情况,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一旦被揭开,便会流露出复杂的情感。”(The documentary goes out of its way to consider the situation from all angles, and what might look from the outside like a simple story spills over with complicated emotions once it’s been cracked open.)

我知道现在网络环境今非昔比,大家都精神紧绷,看到这样一部讲述“中国故事”的美国纪录片,很多人都会选择抛开电影核心理念不谈,转而将话题抬升到国家层面。

“啊美国人真自大,又在自以为是地意淫中国了”,“中国孤儿,辱华了”,上一个被如此狂批的是《尚气》,再上一个是《无依之地》。

但是我请求大家静下来,好好感受这部片子里的感情。

首先谈一下故事背景:1980年中央第五次人口座谈会确立的独生子女政策(该政策于2016年1月1日终止实施),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老一代的人们,认为那个时候人口应该节制,劳动力过剩,衣食住行都成了问题,其最根本的目标——经济发展也自然而然受到限制。

“人口增长得这样快,使全国人民在吃饭、穿衣、住房、交通、教育、卫生、就业等方面,都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使整个国家很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现国务院的号召,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 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1980年9月25日。

2019年,由王小帅指导,王景春,咏梅主演的剧情片《地久天长》就有这样一段故事情节,王丽云(咏梅饰)肚中的孩子被厂里的同事发现,作为丈夫的王耀军(王景春饰)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被送去强制流产,夫妻俩只能默默忍受这失去血亲之苦。

就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多生超生的家庭,面对那个“被迫多出来的孩子”,不得不选择流产,送人,弃养。Estimates say that over 150,000 Chinese children, mostly girls, were given up and adopted overseas. (据估计,有超过15万名中国孩童,多数为女孩,遭弃养并被领养到海外,摘自《找寻》片头资料)

“他们被丢弃在纸板箱里,在大桥附近或人行道上被发现。”这是《找寻》最开头的一句话,片中的三个女孩,Lily,Chloe,Sadie就是那些“被丢在纸板箱里的孩子。

Sadie在看家族相册时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感受不到自己跟他们有关联,我知道这是我家族的一部分,但严格地说他们跟我没有血缘关系。”身在美国,却流淌着中国的血液,作为在一堆白种人中的黄色面孔,刻板印象也会随之而来,“不好意思我不会中文”便成了她们的常用句。而朋友也会告诉她们:“Banana, you act so white, like you are the whitest Chinese person I’ve ever met.”

Banana:指香蕉人,也叫ABC(American-Born Chinese),意指归化西方价值观的华人。也正因如此,谈到大洋彼岸的中国时,她们始终找不到那种华夏血统的归属感。

她们很早就意识到自己被领养的事实,“我原本的家庭在哪里?亲生父母为何会抛弃我?”便成了一直萦绕在她们心中的问题。而她们内心的解答往往是负面的:“或许我的亲生父母并不想要我。”

或许我的亲生父母并不想要我,这句话也并非纯属虚构。一胎的时代背景下,重男轻女也是当时中国家庭思想的糟粕,这种父权社会下对女性及其不平等的观念,限制着女性的个人发展,人身自由,也影响了夫妻二人的生育自由。很多有此种思想的家庭,为了生出一个男孩而不顾家庭经济压力而选择不断生育,直到那个“带把的”降世。

虽然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种多生滥生的情况出现,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有的家庭,会将男孩当作独子,选择性地引产女胎,或将女婴弃养,丢弃,而一些户籍政策还未完全落实的地方则会瞒报漏报超生女婴的情况。

对于小时候在中国的生活,她们有很多想问的问题,这像是一个永远都无法解开的谜。虽然能找到亲生父母的几率十分渺茫,但是在My China Roots(中华家脉)研究人员刘好的接洽下,她们开始了在中国的寻根之旅。

My China Roots,即中华家脉,是一家为海外华人提供远亲联系,追根溯源等定制服务的公司组织。

“我爱这份工作,我深信寻根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刘好认为,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出身,对家族历史有所了解时,这个人便能找到内心的平静。而这份平静,也是这些孩子们所需要的。或许“平静”这个词太过诗意,那换个说法便是——对身世的了解,对自我的认同。

三个女孩和他们的家庭在紧锣密鼓地计划着中国之行,身在大洋彼岸,刘好也在整片神州大地上撒下一张大网,联系福利院、警察局;在报纸、电视、网络刊登广告;给一些疑似血亲的庭成员做DNA测试,试图从中寻找蛛丝马迹。“我很喜欢到乡村去跟当地人交谈,她们有时会对我敞开心扉,我们之间就建立起一种联系。”

其实整个寻亲之旅上会碰到很多很多希望变成失望的情况,但是我觉得《找寻》最难能可贵的是,它并不是将找寻视角仅仅局限于“血脉”。在被抛弃和被认养之间还有一个环节,那就是“福利院”。

“以前有好多个宝宝,一个班就有30多个, 我们这些阿姨做不同的工作……”影片开头,一段来自福利院保姆的录音,便将我的注意力完全抓住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下面这段话:

“我记得他们中的许多人,这些宝宝都是我带大的,我把他们轻轻地抱在怀里喂奶,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每当送走一个宝宝,我都会感到心痛。他们都被送往很遥远的地方,她们会有怎样的遭遇?”

这段话被放在了影片最开头,一个经历了大半辈子的老妇人,却仍旧挂念着她照顾的每一个孩子,虽非亲生,但她把他们当作自己的骨肉,在这个瞬间,母性的光辉,女性的力量被淋漓尽致地展现。有人抛弃,就有人有人拯救,虽然常常遭到忽视,但是这一群这些朴实的民间女性,也是寻亲之旅中不可缺失的一环,虽然孩子和她们相处的时间只有短短一瞬间,但是《找寻》难能可贵地,将她们的善举放到大众的视线里,牢牢地抓住了那些瞬间。

其实我在这里说再多也没有用,我只能将一些故事背景,以及自己的一些理解向大家呈现,影片最本真的感受,依旧要观众自己点开播放器去发现。

摘一段来自影片31分30秒左右,刘好与一对曾经失去了女儿的父母的一段对话:

“你把女儿送给别人,你会不会经常想,她的生活怎么样?过得好不好?”

“有啊,怎么可能不去想呢?”

“……当时是深夜,有人来把宝宝带走……他说会找到愿意领养宝宝的人,我们把她裹在一条小毯子里。”

逐渐被血丝染红的双眼,一直紧绷着的,带有巨大愧疚的神态,待到泪水决堤时,一切思念,悔恨也随之喷涌而出。

愿这样的人间惨剧在世界上能少一点,再少一点,最终消失。

(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侃山说”)

 4 ) 人生的每一个决定都伴随着巨大的改变

人生的每一个决定都将对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更不用说政府的政策。每一个政策都势必会影响到千万个家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计划生育,改变了无数个家庭的命运,父母的命运,孩子的命运,改变了那一代人的生活轨迹。我们很难说她们留在原来的家庭是不是会比现在更幸福,但是那种无法归根的感觉会跟随她们一辈子。我的好朋友在小学5年级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另有其人,现在的爸爸妈妈和哥哥是养父母。那个时候我们都羡慕她有2个爸爸妈妈,但是20多年过去后,看着她一个人在异地拼搏,这种两边都不是家的心酸我们却永远也无法感同身受。是不是20年前她的亲生父母没有来找她,这一生就会不一样?推荐大家看一看《找寻》,你会发现不管是抛弃孩子的父母,被抛弃的孩子,还是养父母,甚至是育幼院的阿姨,都有自己的苦衷和不舍。

 5 ) 。。

有人说说三位女孩即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幸运在于被领养到了美国,起初一段时间我也认同这样的观点。经过回想自己小时候被寄养,读住宿小学的经历后,我开始觉得“幸运在于被领养到美国”这一观点逐渐狭隘起来,被父母抛弃无疑是世界对新生命最大的恶意与不幸,但幸运的应该是接受了世界其他人爱与友善而不是被单单的渺小的国籍束缚,值得歌颂的应是那些对非血缘新生命传播善意的人,片子里记录到的是异国继父继母,福利院的阿姨。我的现实里是乡下贫穷善良的表亲,小学宿舍楼里带着20个孩子生活老师,遇见他们的我,自认为是与三位勇敢的女孩一样幸运的。

而我们的父母是同样不幸,有一回我的母亲看湖南卫视宋茜演的某部晚间档肥皂剧时,里面出现了失散多年母女想见的剧情,我忽然发现母亲哭的泪流满面,我第一时间很疑惑她为何会有如此剧烈的情感波动,随后我才反应过来我有一个出生前就被送养的姐姐,她问我,如果你是鹿鹿你会不会原谅我。当时作为初中生的我并没有给她答案。

然而以现在对她数年无语的关系状态来说,答案是我不会原谅你,或者说是我还没有原谅你,或许也可能永远无法做到治愈我人生中你缺失的空白期,但我真的感受成长带来了对你们的理解,同时也感谢你们行为给我带来警醒,和对性、教育、孩子、人生规划的思考。

写着影评忽然就私人了起来,她也变成了你。

回到纪录片,里面虽提及了政策带来是苦果,重男轻女的现实,15万婴孩被抛弃的残酷数据,但传递的情感却并不带着悲愤,我反而接收到了新生家庭生活的美好,社会组织在条件有限下对婴孩的保护措施带来的感动,以及三位女孩鼓起勇气结伴对抗自我认同伴随的孤独感。对于那些抛弃孩子的父母和政策的态度没有分开道德善恶的彼岸与此岸,而是用平静的镜头载我们渡到岸上,让我们近距离的,不带干预的自行感受。

最后一段想表白一下刘好女士,在此事件和此纪录片中您无疑把握着核心,很佩服您在从事着高度紧张的专业性质工作时还能保持散发出积极阳光能量感染周围的人,在《性爱自修室》里小心理医生奥蒂斯说过这样一番话;“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总是想和人说话,我天生带着一种和别人建立关系的欲望,我想帮助别人。”或许您的心境与这位虚构人物有着异曲同工,您所“扮演”的角色处在俩方客户的中间位置,客户的心理情绪在寻找者和被寻找者俩重身份下都处在紧绷的弦线上,而您能用很平和的姿态去避免弦线崩坏带来了破坏性的伤害,很感谢国内还有您这样美丽的女士从事着这样一份事业。

 6 ) 疑问:中国的大多数弃婴都被美国领养了吗?

得益于这部纪录片,我们看到了非常珍贵的人间大爱与女性情谊,还有尚未愈合的时代创伤。

同时也希望我国内地能拍出、拍好相关题材的片子。回望过去的不足与错误,更多是为了追寻更光明的未来。

回到我们的题目上来,这是我早前的一个困惑。阅读了某些自媒体的文章后,我了解到——有几位年幼时被弃养的中国女婴,之后在美国收养家庭的培养下成为了国家级运动员/富商的小公主。

这种“弃婴长成精英”的例子,本身是非常励志的现实故事,同时又因为此类例子通常暗含了社会批判性/讽刺性,因此极易获得自媒体的青睐。

自媒体播报与转载多了,就容易让少数看似多数。直到我看到一篇相关的文章,

以下文章应该能解答这个疑惑,里面有比较详尽的数据分析。

链接://mp.weixin.qq.com/s/918BxKv5Meq2caYp9nKdRg

文章总结:

1.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在中国遗弃婴儿的现象越来越少,中国存量的孤儿数量也在快速下降,残疾遗弃早已取代性别遗弃成为主因。 2.有数据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弃婴和孤儿都是中国家庭收养的,而这还是在国内公民收养要求高、条件苛刻的情况下实现的。 3.中国并不是想收养健康孩子的家庭不够,相反是想收养孩子的家庭远远多于遗弃孩子的家庭,即使在收养条件苛刻筛选掉一大批人的情况下,国内家庭想收养孩子排队时间仍然极长。

持不同见解的朋友们,可选择与文章作者友善讨论。

 7 ) 异国孤儿的错位人生

要理解这个故事,也许要先跳出中国人的身份,不能带入太多爱国的心情,否则会忍不住想要去批判这三个香蕉人姑娘...

反正我一开始是有点这样的心情...

但随着影片的推进,我慢慢开始尝试去理解她们的处境。

三个华裔弃婴,被带到白人社区抚养长大。

从她们的谈吐和行为举止来看,百分百是白人的灵魂,可是她们却又刚好长了一张黄种人的皮,而且还不是美貌到能抹除种族差异的那种皮。

设想一下,这得是怎样的境遇。

明明大家同吃同住,在同样的国家、同样的信仰之下长大,却因为长了一张外来的脸,就被认为一定是异族。澄澈的爱国心,虔诚的信仰,统统被一张自己都不甚了解的脸蛋所抵消...

于是她们抱着寻根的心情回到中国,却发现,自己在这个国家也是异族。

她们根本不了解这里的一切,也听不懂同胞的语言。就像把一个白人按进了华裔的躯体,这种意识与肉体的错位,三个青春期的少女又如何能够抵抗...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没有经历过这种错位,我也揣测不清她们的自我认同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只是透过她们的表情察觉到,她们很迷茫。迷茫的站在白人社区里,迷茫的站在中国大地上。

影片结尾,三人并未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而是回到了美国,三姐妹成为彼此最亲的家人。

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几经周折,竟能在异国遇见与自己有共同经历的血亲。三人将成为世界上唯一能真正理解彼此的人。她们既不能算是彻底的中国人,也不能算是彻底的美国人。她们只能成为,她们三个人。

这似乎是寻到根了,又似乎是没有。

很难描述这种感觉。从一个地方的孤独转向另一个地方的孤独,最后回归到内心的孤独。欢欣雀跃的寻了一路根,终于明白自己原来是无根之树,无脚之鸟,无家之人。

影片开头提到,中国有15万这样的孩子。

15万人份的孤独,横跨太平洋。

 8 ) 如果你是她们 你会寻找他们吗

我妈曾经跟我说: 独生子女政策中受益的,是你们这一批女孩子,在城市里生活,生活负担不重,家里没有重男轻女观念的这一批。从小得到的是,是宠爱或者溺爱,因为无需和兄弟姐妹争家产,也不用担心资源,因为他们只有这一个牵挂和选择,家长会拼尽全力给你们最好的。

我以前一直将信将疑,觉得这是她编造的“忽悠的理论”,让我乖乖听话的一套说辞。但是后来无论是周遭认识的人,或是之后一些激起千层浪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伏弟魔题材电视剧,都让我重新思考:在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政策中,受益人大有人在,受害人又何尝不多呢?

前几天看了这部《找寻》,这部纪录片讲的是三个被美国养父母收养的中国女孩长大之后的“寻根之旅”。电影平实,剪辑的也不华丽,但在观影的过程中几度落泪,因为看到了这些女孩虽然自信阳光得长大,但心里还是有矛盾、焦虑和不安。

纪录片里,当 在My China Roots(中华家脉)研究人员刘好深入广东,找到那些曾经把女儿送人的父母们的时候,他们(尤其是妈妈),忍着强忍的眼泪,眼神中流露出迷茫的愧疚,毕竟“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还是舍不得嘛”。

研究员在调研的过程中,也屡次落泪,因为她曾经就是那个差点被抛弃的女儿。后来她很争气,工作也很出色,但是她回忆,父亲始终是重男轻女的,带哥哥去高档餐厅的时候不想带着女儿一起。

当然除了主动抛弃,政策影响也是一方面,有的是不想交罚款,有的是负担不起,有的是单纯不想要女儿。

父母把小小的女婴放在人流如织的街道,放到福利院门口,希望能尽快被人发现。怕孩子冷,会给他们裹好被子。电影里寻根的三个女孩子,是典型的ABC,他们有着小麦肤色,说着美式英语,喝着可乐,编着辫子,会跟随音乐唱rap,他们阳光、开朗、自信,和养父母也有融洽的关系。只是,当父母拿着家族册子跟她讲:This is your grandpa, he used to……的时候,她会困惑,她感受不到血脉的连接。毕竟啊,连人种都不一样,怎么会体悟到那种家族历史的传承。因此,她们几个因为这样的缘分,找到了同一个组织,认识了彼此,而她们的养父母,也支持她们这次的寻根之旅。

这三个女孩是被收养者中的幸运者,从状态看得出来,她们有足够的爱和自信,但是她们在寻根的时候会自我怀疑:为什么我的父母会抛弃我?我有哪里不好吗?如同一位养父母说的:她会为这些未知的事感到脆弱。

一位养父母的评论

刘好联系到当地的孤儿院,认识了孤儿院照顾这些弃婴直到被养父母收养的阿姨。阿姨看着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一头精干的短发,利落的手艺,清晰得说着这些女婴的过去。令我惊讶的是,她经手过的女孩子们一茬接一茬,但是给她拿出当年的照片,她对每个女孩子记得清清楚楚。或许,在每个孩子被养父母收养之后,她也会思忖:希望这家人待她好,希望这是个好人家,小孩子不要受欺负。毕竟,“有人好命,有人歹命”,你怎么会知道前方的是幸福的花园还是深深的沼泽呢?

三个女孩带着期待和不安来到了中国广东(那块最早养育她们的土地),我估计她们心里想着:如果见面了,我该说什么?我会原谅他们吗?我会的那几句中文是不是无法和他们沟通?可惜,最终的DNA配对都没有成功,是幸运还是不幸?我觉得可能是一种幸运吧。

影片中有几处让我印象深刻:

1.一位美国的养母因为离婚,没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而痛哭流涕。

2.刘好在田野调查位女生潜在的养父母时候,和有位开服装店的女士进行了不露脸采访。言谈之间,感觉这位女士是自己打拼的生意人,她说自己送走了三个女儿,当时她的身体不能再打胎,只能生下来在送走。刘好听到三个孩子的时候,停顿了一下说:that's quite a lot

3.乡野田间的夫妇和女儿的对话: 和他们一起生活的女儿,在知道自己有个被送走的姐姐之后,为她没能在亲生父母身边长大而感到遗憾。

写到这儿想起来,周围有认识的长辈领养过孩子,具体细节无从知晓,但能知道的,是中国普通家庭领养孩子条件很苛刻,手续也极其繁杂。而大部分领养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给予普通父母同等的关爱,但不会对女儿讲事实,大概也跟我们从小接受的文化有关。而彼时的孤儿院也很喜欢有外国家庭来领养,除了手续相对简单,也可以从外国家庭领养时的捐赠中受益。

最后,看完了这部片子,我会代入:如果我是她们之一,我会选择原谅吗? 我想,有可能会,但更可能的是,我压根都不会“找寻”。

 短评

明暗婊了整整93分钟一胎政策,妈的,终于在51分钟时刘好绷不住了,说她爸爸曾因为她不是男孩儿想跟她妈妈离婚!妈的,就是重男轻女、遗弃亲生女儿,一个个全把责任赖在一胎政策,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整得自己好无辜啊!真行啊!脱身之术是让有些人玩得明明白白!怎么不说你要不重男轻女,你要去做男性结扎,还会遗弃孩子吗?!然后又说得Lily、Sadie、Chloe好像生活在水深火热一样!Lily的妈妈虽然单身收养,但是一个大家庭,也给她做手术了,她舅舅也来参加她的父亲日主题活动了。Sadie父母虽然离婚,但她父亲也没有放手不管,她有两个圣诞节日、两个生日。Chloe虽然从小在犹太学校学习,但后来她的父母尊重她想学中文的资源,她开始学中文了!还有寻亲之旅这都是要花钱的,她们的父母也都支持了!只有三个阿姨是好人

6分钟前
  • 我们在一九八四
  • 力荐

其实还略过太多背后的惨痛了,但即便稍微展示了那么一下,我也已经难过流泪得要死。那些黑魔法制定者什么时候能够被追溯清算报应。

11分钟前
  • 微软雅黑爱好者
  • 力荐

被告知DNA不匹配,父亲面无表情,母亲一脸茫然,继而泪奔……真实又绝望

12分钟前
  • myband
  • 推荐

想想现在的“三胎”,有些事真是ridiculous

14分钟前
  • 生生鸟
  • 推荐

起源因为Chloe是导演的侄女,是目前美国主流工业纪录片的味儿,一些细节过于做作,比如前一段是第一次联系刘好下一段视频对话就切两地机位。很重要的是,影片寻访了3位当年孤儿院的阿姨,可能牵扯出的是广东民间女性互助的隐秘历史,有人扔,就有人救,不可思议。

15分钟前
  • 路米內
  • 还行

立场搁在情感而非政策,讲述态度又特别温和,以至于差不多可以到能在中国放映(非公映)的程度吧。但也就是奥斯卡向的八股文纪录片,找到可能的好故事好角色,就开始多地同时运作。幸福却各具烦恼的彼岸,向往着此岸的前世。一切都通情达理,没有矛盾,不求圆满,也就实在欠缺冲击力。

17分钟前
  • seamouse
  • 还行

全篇最心碎的时候是刘好站在天桥上对着镜头说:“You’re in the wrong gender, they don’t want you, and you know that.”

22分钟前
  • 𝙸𝚝𝚜𝚞𝚔𝚒
  • 推荐

这个题材我愿意给10星。采访李阿姨时候,她不识字,因为那时候穷,很早就辍学了。她说“现在生活好多了,还能把剩菜扔掉”心酸,跨越10几年寻根又和孤儿院那些照顾她们的人团聚,老了,看不得这些东西,祝福这仨小只,和开头那15万,虽然真实数字可能远大于这些,希望世界美好,阖家团圆。

26分钟前
  • 走走
  • 力荐

与one child nation形成互文,一个从中国向海外寻找,一个从海外向中国寻根。关注到孤儿院里照顾婴儿的阿姨这一角色,婴儿们有了第三个妈妈。为女性力量泣不成声。(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多煽情的音乐

31分钟前
  • NoFranCeshere
  • 推荐

对于加国奥运冠军是中国遗弃女孩这类议题最全面的展示。

34分钟前
  • 盒中甲虫
  • 推荐

一個是one child policy,一個是重男輕女,再加一個貧困,你說不清到底是哪股單獨的力量能把事情推向這裏,15萬中國人被收養,幾乎都是女孩。配合如今的三胎政策,真是諷刺。

35分钟前
  • 一根藤上七朵花
  • 力荐

歷史的小段落到每個人身上是一輩子的苦澀。

39分钟前
  • 𝒔𝒉𝒆𝒓𝒊𝒏𝒂
  • 力荐

看完了 内心复杂 可能要平复一下才能写影评 正是因为我是一个在海外的中国人 因为太理解双方的痛苦点 所以看的时候实在是太难受了 这个故事可以很粗暴地甚至政治化地被概括成美国白人对abandoned Chinese girl aka one child policy牺牲品的救赎 但是这不是true story 最后看了下导演是白人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视角也非常美国化 但是渐渐地会有更多integration 所以也像是一个西方视角试图去理解这件事 事到如今地球人和地球人之间的感情connection 通过个人的travel和individual direct communication 就能实现 幸运地一些误会也能得到解决 祝好

41分钟前
  • 爱吃瓜
  • 力荐

他们当年是真的被迫还是主动放弃……我不知道

45分钟前
  • Young Dumb
  • 推荐

为什么被外国人收养、健康长大的中国弃婴要“寻根”?如果不带入亚裔在美国的处境很难理解这个问题。在一个百分之九十九的居民都是白人的美国小镇,你的肤色种族和你被抛弃的历史始终缠绕在一起,你甚至因此被霸凌。这种暴力会不断push你去想“我是谁”这个对别人而言根本不用思考的问题,而作为小镇里唯一的亚裔,你甚至也无法和亲近的白人朋友诉说这种痛苦。答案唯有回到那个你被遗弃的地方才能找到。另外觉得这个片子很好的是,它不仅是关于三个弃婴的故事,还有领养者、帮助寻亲者、曾经照料者的故事,虽然有些只是几笔带过,但足以窥见她们人生里那些关于“性别”的创痛。

50分钟前
  • 客尘
  • 推荐

一种政策你永远不能否认它在宏观上的作用,但在某些人的身上,你可以看见伤痕、看见破碎,“找寻”是她们、也是他们做出的巨大努力,她们在自我治愈,这令我很感动。|最后一幕的希望,既心碎又欣慰。

52分钟前
  • momo
  • 推荐

有15万中国人被收养,几乎都是女孩。

57分钟前
  • 蓝旗
  • 力荐

三个女孩在领养前都遇到了用心照料她们的保姆,都拥有了温馨负责的领养家庭,不识字的李阿姨,把Lily带回家照顾的杨阿姨,叫Lily“面包”的老奶奶,为了照顾孩子去上医学院的福利院院长,Lily的养母…成年女性对弃养女婴的关爱,再次感受到了女性互助。

1小时前
  • 月钱已放请收好
  • 推荐

典型的重男轻女下的事件,别硬往计划生育上扯,寻亲可以,寻完了就回吧,大可不必,不值!

1小时前
  • 心旷神怡
  • 推荐

生不生,什么时候生,生几个,that's all my freedom

1小时前
  • 北纬32度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