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人生

记录片其它2016

主演:内详

导演:Susan Glatzer

播放地址

 剧照

舞动人生 剧照 NO.1舞动人生 剧照 NO.2舞动人生 剧照 NO.3舞动人生 剧照 NO.4舞动人生 剧照 NO.5舞动人生 剧照 NO.6舞动人生 剧照 NO.13舞动人生 剧照 NO.14舞动人生 剧照 NO.15舞动人生 剧照 NO.16舞动人生 剧照 NO.17舞动人生 剧照 NO.18舞动人生 剧照 NO.19舞动人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3 20:43

详细剧情

  Alive and Kicking gives the audience an intimate, insider's view into the culture of the current swing dance world while shedding light on issues facing modern society.

 长篇影评

 1 ) 又阳刚又温柔

很健康硬朗的十一岁男孩,比利,体现出能够抵抗周遭的压力的体魄与冲劲。他不娘娘腔,他很爷们,甚至是有点野。从头到尾他都很自主,很拼,没有人可以慑服他。但同时他的内心也挺敏感,想念妈妈,对喜欢他的男生友好,收到通知书时忍不住哭泣。或者说因为他内心的敏感,他看到、知道、感受到周遭的一切,他用一种坚硬的态度去迎对,甚至体现出做为男子汉的力量感,用这些来包裹内心的敏感和周遭的破坏。虽然他还小,不过经常在他锁紧眉头后会出现一个会心的微笑。就好似他用跳舞来抵抗并且挣脱这个环境,而不是单纯的用男性的身体力量去对抗(比如他爸爸、哥哥从事的体力劳动。罢工但并没有改变什么)这两者之间似乎有些细微的关联。很阳刚也很温柔。
他的爸爸因为妈妈的去世变得有些软弱,对两个儿子来说他没有太大的威信。但面对生活的艰难,他也要体现出做为父亲的坚忍、坚持,他曾经应该也很爷们。他哥哥东尼也是个粗鲁的家伙,用暴力来解决事情,脾气暴躁。不过这一切都归于罢工带来的生存压力。外来的破坏力量侵入这个家庭,做为一个家庭的主力他们没有能力去对抗,有的只是一股蛮劲,挺狠挺暴,但对矿主没有什么威胁。比利通过爸爸哥哥也在承受着罢工对家庭带来的影响。亲情也变得有些粗鲁,他们希望比利变得勇猛有力量,而不是娘娘腔。
威金森太太生活并不幸福,虽然她不用承受罢工的压力。但她热爱芭蕾,虽然现在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惊喜和希望,但她给了比利飞翔的力量。但是比利的家人并不买帐。
这边罢工,那边跳芭蕾,似乎并不相干。
影片从头到尾几乎都贯穿着音乐,让影片随时感觉一种跳动感,它不安静、不内敛而是开放。就像一个人大叫:“大家一起来狂欢一下吧,music!”于是整个场面活动起来,不停的跳跃。电影是在跳跃中进行。有几段比较喜欢。比利去路边的用公交车改造的图书馆看芭蕾的书,但被告知他的少年图书证不能借此类的书,正当他把书放进书架时,突然有一个人冲到车前面,露出屁股挑衅另一个追赶的人,图书管理员被这一骚乱转移了注意力,比利见状立刻把书插进腰里,然后若无其事的道声“再见”离开。音乐从比利慌忙见状藏书时响起然后慢慢隐去结束。有点游戏、有点有趣。还有一幕威金森太太与比利约好私底下上的一堂课。估计放的是比利带来的东尼的“我爱摇滚”,在他们一阵的微笑后,音乐响起,两个人一起跳“摇滚芭蕾”。随着节奏或起或落,热情快活,画面还穿插进东尼在家挺摇滚,投入的摇头晃脑,奶奶也在练习芭蕾姿势,她说人们说她以前有机会当职业舞者,爸爸在洗漱,在音乐节奏里,不罢工,一起芭蕾,生活还有热情,还有希望。
东尼被抓的那一幕,视觉上很强烈。场面混乱但有序,有些超现实,像舞台剧。这一场拍的最摇滚。让我想起《迷墙》,当然没有后者那么歇斯底里(毕竟不是摇滚电影)但感觉上很像,有点戏谑、报复的感觉。之前在路边上对着车里复工的人骂“叛徒”的罢工终于升级。与警察起强烈的冲突,他们抓工会的领袖。东尼四处躲藏,也不屈服,强烈的对抗。从一个房间闯到另一个房间,在混乱中顺道还喝了杯咖啡。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被抓住。影片由此开始转折。
东尼被拘留了一天,比利也因此错过了皇家舞蹈学院的甄试。威金森太太把比利和芭蕾提到了所有人的面前。里外的矛盾冲突点开始正面对抗。外面威金森太太,里面东尼、爸爸,比利在中间。但是冲突并没有稀释。接下来的那一场,比利内心的反抗与挣扎,他在音乐中狂跳不止,踢踢踏踏,他要喊、要跳、要挣脱、要自由。他用舞蹈驱散内心巨大的压力,体现出做为男孩子的狂躁、不屈、坚强。这一段节奏非常好,踢踏带来的韵律和身体的舞动,让影片不停的震动震动……后面比利也同样用他的不屈和冲劲对抗了软弱的爸爸。
影片的前面比较阳刚、硬。到后面比利要去伦敦参加甄试后开始温柔起来。父子之间不再只是粗鲁。有一幕看了让人忍不住哭起来。爸爸决定让比利学习芭蕾,他要放弃这么长时间来对罢工的坚持,他要变成之前被他骂的叛徒。他在车里经过在罢工的矿工,东尼在人群中,他艰难的忍受着,鼓着劲好像要把自己撑破。东尼看见了,追过去。他爸爸无助的喊:“老天,比利才十一岁,我们要给他一个机会,我们什么都帮不了他。”看了第二遍还是忍不住要哭。
电影的过程挺摇滚的,结局却挺唯美。很剧情,也很理想。
尽管有时生活会让我们呈现出粗鲁、野蛮、放肆、狂妄的一面,但我们的内心其实都渴望温暖。

 2 ) 应该不只是关于一个想跳芭蕾的男孩吧

继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对于英国来说,最大的一次冲击莫过于1984年的矿工大罢工事件。从1984年3月到1985年3月,在当时英国最强大的矿业工人联合会的带领下,数以万计的矿工离开了他们工作了一辈子的矿场,加入到了抵制矿场自由市场化的大罢工当中。而这也应该算是撒切尔夫人铁娘子称号的最佳代表事件,长达一年的罢工最终仍然以失败告终,保守党以其坚定的态度向所有居住在英国北部的矿业工作者传达了一个讯息,政府永远是强硬的。这和前一段时间的学生罢课示威游行在某种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在罢工事件早已平息的15年之后,一部电影悄然唤醒了那些曾经受伤的心灵。没有人问过为什么最后这些坚毅的北方汉子最终选择了下矿而不是继续抵抗,或者可能这是一个不需要严明的默契,是为了孩子。在英国北方寒冷的冬日,电影里面billy的爸爸用斧头砍碎了老婆留下来的钢琴,只是因为旷日持久的罢工已经让全家连买柴烧火的钱都没有了。可是还有更多的billy,以及更往北部的城市... ...

电影里面最动人的几个画面,都跟父亲有关,父亲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儿子有可能是一个跳舞的天才疯狂的冲向舞蹈老师的家里,父亲为了过圣诞节砍了家里的钢琴,父亲得知儿子录取了兴奋得跑向工会活动中心,父亲和billy一起去皇家芭蕾学校面试的时候被问及是否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尴尬的样子,当billy说如果我后悔了还能不能回来父亲说,你是在开玩笑吗?我们已经把你的屋子租出去了,以及多年之后父亲看到billy作为天鹅湖的主演一跃而起的时候感动的神情。英国北方男人的形象应该就是这样吧,永远都是挺着胸膛,永远不会说一句温柔的话,但是却会在最关键的时候牺牲一切为了自己的孩子。

2005年,这部片子被改成音乐剧之后更是给伦敦的西区带来了无限的感动~无数的奖项,无数的电视转播,5年过去了,Billy Elliot已经在伦敦,纽约,多伦多,墨尔本四地公演~不可否认的是,Elton John这个G确实是个天才,他改变的音乐剧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还要超过电影本身。其中几首歌曲应该说抓得太准确了~

The Stars Look Down(第一幕)

Billy
Take me up and hold me gently
Raise me up and hold me high
Through the nights under darkness
Will come a day when we will fly
And although we've been rejected
And although we've been outcast
We will find a new tomorrow
When we come to rest at last
And we will stand there proudly
And we will never walk alone
And we will be returned
Back to our home

Grandma's Song(第三幕)

I hated the sod - for thirty three year
We should never have married of that I'm quite clear
He spent the housekeeping money on whisky and beer
And never lifted a finger
Times were hard, but the swine rolled back pissed
So we'd fight and he'd swing and he rarely missed
So I'd clobber the sod when he couldn't resist:
Asleep, you can't life a finger.

But we'd go dancing...and he'd hold me tight
He was air, He was water, He was breath, He was light
And he would hold me there, with all his might.

And it was bliss for an hour or so
But then they called time to go
And in the morning we were sober.


The Letter(Billy和母亲的一段)

And I will have missed you growing,
And I'll have missed you crying
And I'll have missed you laugh
Missed your stomping and your shouting,
I'll have missed telling you off,
But please Billy,
Know that I was always there.
I was with you through everything.
And please, Billy... ...

But please, Billy
know that I will always be.
Proud to have known you.
Proud that you were mine
Proud in everything
And you must promise me this, Billy

In everything you do
Always be yourself, Billy
And you always will be true

Merry Christmas, Maggie Thatcher(下半场开场)
算是对于撒切尔时代的最好纪念了,欢乐中的悲伤,光看词是体会不出来的

Electricity(我最喜欢的一幕)
ORIGINAL LONDON RECORDINGS是由Liam Mower,最早的三个Billy的扮演这种年龄最小的billy录制

I can't really explain it
I haven't got the words
It's a feeling that you can't control
I suppose it's like forgetting, losing who you are
And at the same time something makes you whole
It's like that there is music playing in your ear
And I'm listening, and I'm listening and then I disappear

And then I feel a change
Like a fire deep inside
Something bursting me wide open, impossible to hide
And suddenly I'm flying,flying like a bird
Like electricity, electricity
Sparks inside of me
And I'm free, I'm free

经济萧条的时候需要的是励志的人物,可是每一个理智人物的背后都是一个辛酸的家庭,一个悲伤的故事。电影里有一幕,舞蹈老师让billy带着自己的东西来练习,billy带了一封妈妈死之前写给他的信,舞蹈老师读了之后说出了一句大人都会说的话,she must have been a special woman,而billy说,no she's just me mum

 3 ) རང་ནི་རང་གི་བཙོན་མ་ཡིན།

འཇིག་རྟེན་འདིར་ཆེས་འཇིགས་སུ་རུང་བ་ནི་རྐང་སྒྲོག་ལག་སྒྲོག་དང་རྐང་ལྕགས་ལག་ལྕགས་བརྒྱབ་ཅིང་། ཚེར་མའི་ལམ་དང་ལྕགས་གྱི་མཁར་ནང་གི་ཁྲི་མུན་བཙོན་དུ་བཅུག་ནས་འགྲོ་འདུག་ལ་རང་དབང་ཡོངས་སུ་བྲལ་བའི་བཙོན་མ་ཉིད་ལས་མ་འདས་ལ། དེ་ལས་ཀྱང་འཇིགས་སུ་རུང་བ་ནི་མི་སེམས་སུ་གཟུགས་མེད་ཀྱི་ལྕགས་སྒྲོག་ཞིག་གིས་བསྡམས་བཀྱིག་བཟུང་གསུམ་བྱས་ཏེ་རང་ཉིད་རང་གི་བཙོན་མ་རུ་གྱུར་ཏེ་ལུས་པོ་བཙོན་ཁང་དང་སེམས་པ་བཙོན་མ་རུ་གྱུར་བ་དེའོ།།

དེ་བས། མི་སུས་ཀྱང་རང་རང་ས་ནས་ཆེ་ན་ཆུང་ན་རང་ཉིད་ཀྱི་གནམ་ས་ཞིག་བསྐྲུན་ཏེ་དེའི་སྟེང་ནས་རང་ཉིད་ལ་དབང་བའི་བྲོ་གར་ཞིག་འཁྲབ་འདོད་ཡོད། མི་ལ་ལས་རང་ཉིད་ཀྱི་གནམ་ས་ཞིག་བསྐྲུན་པའི་གོ་རིམ་ཁྲོད་དུ་མཐར་རང་ཉིད་ལ་གཟུགས་མེད་ཀྱི་ར་བ་ཞིག་བསྐྲུན་པས། ནམ་ཡང་རང་ཉིད་རང་ཉིད་ཀྱི་ར་བ་ལས་ཐར་ཐུབ་ཀྱིན་མེད། མི་དེ་ཚོར་མཚོན་ན་ཆེས་དཀའ་་བ་དང་ཆེས་སྡུག་པ་ནི་རང་ཉིད་རང་ཉིད་ལས་ཐར་དུ་འཇུག་རྒྱུ་དེ་ཡིན་མོད། ཡང་གཅིག་བཤད་ན། མཚམས་ལན་རེར་ང་ཚོས་ཇི་ལྟར་རང་ཉིད་ལས་ཐར་ཐབས་བྱས་པ་དེ་ཙམ་གྱིས་དེ་ལྟར་རང་ཉིད་ལ་བཙོན་ར་གཞན་པ་ཞིག་བསྐྲུན་བཞིན་ཡོད་པས། སྤྱིར་ན་མི་ཞིག་བཙོན་ར་ལས་ཐར་རྒྱུ་ཅི་བས་ཀྱང་དཀའ་ལ་ལྷག་ཏུ་བཙོན་ར་དེ་ནི་རང་གིས་བསྐྲུན་པ་ཡིན་དུས་དེ་ལས་ཀྱང་བཤད་མ་དགོས།

ཡང་རང་ཉིད་ཀྱི་ཕུགས་བསམ་དང་འདུན་མའི་ཆེད་དུ་ཕྱི་ཡི་བཀག་རྒྱ་སྣ་ཚོགས་གདོང་གིས་བསུས་ཤིང་། དཀའ་བ་དང་དུ་བླངས་ངལ་བ་རྒྱབ་དུ་བསྐྱུར་ནས་ཅི་ནུས་གང་ཐུབ་ཀྱིས་རང་ཉིད་ལ་དབང་བའི་གནམ་ས་ཞིག་ཏུ་རང་ཉིད་ཀྱི་བྲོ་གར་བསྒྱུར་ན་དེ་ནི་ད་གཟོད་གཞན་སྨོན་རང་སྐྱིད་ཅིག་ཅི་མ་མིན་ཏེ། ང་རང་གིས་ཀྱང་རྟག་ཏུ་འདོད་པ་ནི་དེེ་ཡིན་ལ། གཅིག་ན་རང་ཉིད་རང་ཉིད་ལས་ཐར་ཐབས་བྱས་ཏེ་གཉིས་ནས་ད་གཟོད་རང་ཉིད་ལ་དབང་བའི་གནམ་ས་ཞིག་ནས་བྲོ་གར་བསྒྱུར་འདོད་པ་ནི་ཇི་འདྲའི་དཀའ་མོའི་ནང་གི་དཀོན་མོ་ཞིག་རེད་ཨང་།

འོན་ཀྱང་ཁྱེད་ཀྱིས་དེ་ལྟར་ནུས་ལ། ཆེས་མཐའ་མར་རང་ཉིད་ལ་དབང་བའི་གར་སྟེགས་ཤིག་ནས་རང་ཉིད་ཀྱི་ས་ནས་རང་ཉིད་ལ་དབང་བའི་ས་ཞིག་བཤགས། གནམ་ཞིག་ཕྱེ་ནས་དགའ་བའི་བྲོ་གར་བསྒྱུར་སྐབས། ངས་ཁྱེད་ཀྱི་ཆེད་དུ་དགའ་བའི་མཆི་མ་ཤོར། རང་གི་ཆེད་དུ་སྐྱོ་བའི་མཆི་མ་བཏོན། ཁྱེད་ཀྱིས་སྙིང་སྟོབས་ཆེན་པོས་གནམ་སའི་ཧྲག་བར་ཕྱེ་ནས་གནམ་ལ་ཨི་ཁུང་ཞིག་བཏོན་ཞེས་བཤད་ཆོག དེའི་རག་བར་དུ་ཁྱེད་ལ་ཕམ་ལྟུང་དང་ཡི་ཆད། བློ་ཕམ་སོགས་ཅི་འདྲ་ཞིག་བྱུང་བ་བློ་ངོར་མི་ཤོང་ལ། ཕ་རྒན་གྱིས་བློ་ཁ་བསྒྱུར་ཏེ་རང་གི་རྩ་དོན་ཡང་ཐལ་བའི་རྡུལ་དུ་བརླགས་པ་ཡང་ཅི་འདྲའི་སྙིང་ན་ཡང་ན་ལ་སྙིང་རྗེ་ཡང་རྗེ་བ་ཞིག་རེད་ཨང་། གང་ལྟར། ཁྱེད་ཀྱིས་རང་ཉིད་ཀྱི་རྔུལ་ཆུ་ལ་བརྟེན་ནས་རང་ཉིད་ལ་དབང་བའི་ནམ་མཁའ་དང་ས་གཞི། གར་སྟེགས་སྟེང་ནས་མཛེས་བའི་འཇའ་གུར་ཕུབ་རྒྱུ་བྱུང་བ་དེ་ནི་ཅི་འདྲའི་དགའ་འོས་པ་དང་སྨོན་རི་བ། སེམས་བྲོད་པ་ཞིག་རེད་ཨང་།

ང་ཚོས་ཀྱང་ཁྱེད་ནང་བཞིན་རང་ཉིད་ལ་དབང་བའི་གནམ་ས་ཞིག་ཕྱེ་མི་ཐུབ་རུང་། རང་རང་ས་ནས་རང་ལ་དབང་བའི་བྲོ་གར་ཞིག་འཁྲབ་རྒྱུ་བྱུང་ན་ཅིས་མ་རུང་།

 4 ) 一个男孩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

昨晚看完《跳出我人生》(Billy Elliot),第一反应是这电影好,实在好。摄影、剪辑、配乐、编舞、表演处处出彩,动人而不煽情。然而最让我惊叹不已的当属它的剧本,以至于我后来知道这么好的本子居然没拿当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时,确实失望了好一会。

好的剧本无非就是两种,一种就是另辟蹊径,写前人没有写过的故事,譬如今年的奥斯卡新贵《她》(Her);另一种就是将前人已经写烂的老梗写出新意来,譬如《跳出我人生》。出身英国矿工家庭的小男孩Billy Elliot热爱芭蕾,偷偷去上舞蹈课,并打算去参加皇家芭蕾舞校的甄选。尽管家人并不支持他,但最后他还是凭借热诚和天赋打动了父亲,成功考入舞校,最后拥有了一个辉煌的艺术生涯。乍眼一看,这还是一个小人物实现大梦想的故事,在善于造梦和卖梦的西方已是泛滥的类型。而《跳出我人生》剧本的精妙之处,在于和同类型励志温情类型片比,只保留了最典型的三个要素:一个执着追求梦想的孩子、一个持反对态度的家庭和一个成功的结局。而将这三个要素串联起来的是一个男孩的自我认同,和对男性身份的重新理解。

Billy是英国一个偏远城市的矿工家庭的儿子,11岁,当时84年的矿工罢工潮正处于最激烈的时期。Billy的哥哥是工会主席,正率领着他的父亲和其他矿工和政府进行顽强的抗争。这是电影故事发生的背景,值得仔细分析的地方却不少。矿工是一个充满了力量和血汗的职业,从事矿业的人往往给人留下了缺少文化、粗暴、没有礼貌的印象(而这也是电影里父亲和哥哥的形象)。矿工在电影里象征着一种阳刚的气质,一种男性的魅力。因而祖祖辈辈扎根矿区的家庭自然会希望下一代的男性,能够像他们的父亲、他们的祖父一样刚毅强硬。所以Billy的父亲送他去学拳击,并将祖父用过的拳套给了他,不仅因为他们家境拮据,更是表现一种父亲的期望。而矿工与政府之间斗争的局势持续紧张,更加强化了“男性必须坚强起来”的需要,于是父亲就是没有收入也要硬凑学费,坚持让Billy上课,正是说明了父亲对Billy的这种期望越发强烈了。

而Billy一点拳击的天分都没有,他的爱好是音乐、是跳舞,正如他早已过世的母亲。(电影里处处强调他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也是有意衬托他对舞蹈的热爱,进一步加深他和父亲哥哥之间的矛盾。)但是他从来都是自己偷偷瞎跳,直到有一天意外地闯入了芭蕾舞班的教学场地,老师让他旁听跟着学跳舞,他才首次严肃地正视自己喜爱舞蹈的事实。这个事实的接受并非一帆风顺,从小在男性主导的家庭里长大,他也无可避免地陷入了这样的焦虑:跳舞是女孩子的事情,跳舞的男孩子是娘娘腔(那个舞蹈班里也确实只有他一个男生)。直到他的一个女同学说也有男性芭蕾舞者像运动员一样壮,他才打消了顾虑,全心全意地学舞。

从这里开始,父亲和Billy的矛盾算是完全构建起来了。在父亲的眼里,拳击代表着一种勇敢、凶猛、好斗的气质,而芭蕾则是代表着一种温柔、敏感和脆弱的气质。和学舞又贵又不能谋生养家相比,他认为男人学舞是一种有失雄风的行为,才是他反对Billy追求梦想的最主要的原因。父亲的眼光很能代表社会上大部分人对于这两种事物的刻板印象,尽管事实并不如此。就这样,这一对父子主要矛盾,乃至整个故事的矛盾,从物质上升到性别身份的认识差异引发的冲突,这都是一般励志温情电影所达不到的境界。

那么电影里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Billy在父亲面前表演了一段即兴的舞蹈,很滑稽,但充满了骄傲和自豪。父亲被他的天赋震惊,进而从反对变成支持。但这并不代表父亲就改变了自己对待芭蕾的态度,他只是向儿子的才华让步,不想因为拦住儿子出人头地而心中有愧。于是后面继续设计情节,在儿子参加考试过程中,父亲伫立在舞蹈室的门外,陶醉地看着门内的女学生练习舞步,第一次被芭蕾的美感所震撼。虽然他所感受到的依然是芭蕾女性美的一面,但也对他有了不少的触动——当儿子打退堂鼓时他毫不犹豫地把儿子赶回了候考室。

最后一幕,是多年后父亲亲赴伦敦看Billy的演出,那时Billy已是舞团内不可或缺的台柱。当初看的时候我觉得这一幕有点狗尾续貂,故事截然而止在Billy去伦敦上学的车里就挺好的了,非得给主角安排一个辉煌的结局,似乎就略矫情做作了。后来一想,这一幕绝对不是多余的(特别对于Adam Cooper的粉丝来说,这24秒是他们看片动力所在,误)。成年Billy由著名芭蕾舞者Adam Cooper扮演,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创作并出演了AMP男版的《天鹅湖》,而影片结尾的表演段落正是节选其中。男版《天鹅湖》的特点就是重点突出了男性的力量美,就算对芭蕾舞完全不了解的人,也可以从Cooper的表演里感受到与过往女性主导的芭蕾舞剧完全不一样的质感和风采,证明了芭蕾不只是一种柔弱的艺术,它不应该被贴上任何性别标签。这一段之于电影的意义,就是在于表明Billy以自己的艺术魅力最终成功打破了父亲对于芭蕾舞、芭蕾舞者、以及男性应该从事什么职业的定见,并连同油然心生的强烈自豪感,与儿子实现彻底的和解。

Billy和父亲的问题,在于要证明“男人即使做女人家的事情也不会变成娘娘腔”(这种表述……词穷没办法)。他们之间和解的积极意义在于肯定了男性角色的多样化,打破了划分男女社会身份的传统界限。但这种进步并不是彻底,因为这种“多样化”还是必须建立在“不失雄风”的基础上,就是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还是必须刚强、勇猛、有力量,符合传统对男子汉的定义。可是要是遇上了性格阴柔的男性,又该怎么办呢?

编剧对于男性身份的思考更进一步,于是他又安插了Billy同性恋好友Michael的故事。Billy在这样男权当道的家庭长大,一直都表现出很明显的恐同倾向。当他发现好友Michael有异装癖,对自己表现出莫名的好感时,他选择的不是接受,不是包容,而是回避、耍太极、转换话题。因为友情他不想出卖背叛好友,而另一方面他内心也从来没有战胜对于同性恋的焦虑和恐惧。于是在考入学试时遭遇不顺时的巨大压力就将这种恐惧毫无保留地激发出来了——他殴打了一个试图安慰他的男同学。最后还是友情战胜了恐惧,在离家上学之际,Michael对Billy大喊“dance boy”,而当初他也向Michael坦陈过男生学跳舞的顾虑。也许是想到自己克服dance boy的偏见已是如此艰难,就自然更能明白Michael的处境,于是他跑向好友道别,还亲了一口,是吻别,也是谅解。多年后的演出Billy不仅邀请了家人,也邀请了Michael看自己被演出,也许暗示着Billy真正地接纳了Michael,接纳了同性恋,接受了性格阴柔也是男性气质的一种?这条线索编剧着墨不多,也许是我想太多了。

现在再看回Billy追逐梦想的一路旅程,其实就是一个自我认同到自我实现的经历。从正视自己的爱好,到不断拓宽自己以及其他男性对男性身份的理解,很难想像要是他没有经历这样的思维解放的过程,能有多少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归根到底,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是分不开的。


PS:说着说着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分析不能一直地唱赞歌啊,应该要说说不足的,可是水平不到。还有很多地方值得讲的,也没有时间篇幅和脑力熬了。语无伦次,有心情再改吧,重要是把自己当初的想法写下来。好好的一部电影好像被我说的苦大仇深,哎这样看电影我也很累。

 5 ) 击打进了我的心

看完了我拿出一张《比利 艾略特》(又叫《跳出我天地》)来看,
多年前在张献民老师的课上看过片段。
顺势又看了《阳光小美女》。
这两个电影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一个孩子想实现一个梦想,得到家人的帮助,又都有一个同性恋,
而且电影都是一个讨巧的设置:“小男孩跳芭蕾”“小胖女孩想当选美冠军”……
但是电影的质地完全不同。

比利是一个生产在煤矿区的小男孩。
他有一个敏感智慧的母亲,但是已经死了,只留下一架钢琴和不多的首饰,
他还有一个年迈时而清醒时而像小动物一样害怕的奶奶,她总是说她曾可以成为一个专业舞蹈演员,
他有一个矿工爸爸,他暴躁而易怒,他笨拙又生硬,他表达不出来自己的感情,
他有一个矿工哥哥,他同样暴躁,他要把自己年轻的血性爆发出来,形式是罢工。

电影有几层冲突:
一个是这个正在罢工的布满了警察和疲惫无奈的矿工的环境,与芭蕾的冲突,
一个是家庭,这样一个和艺术毫无关系生存问题严峻的家庭,与芭蕾的冲突,
一个是比利自己,他内心“男孩跳芭蕾”和“同性恋”的冲突。
当然还有更具体的,比利和他的爸爸,爸爸和哥哥,
比利有时也会把他幼小年龄感受到的沉重发泄在他无辜的芭蕾女老师身上……

电影中的人物不多,但是我最喜欢那个芭蕾女老师。
这是一个毫无姿色的中年妇女,酷爱吸烟,肥胖,有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但是波澜不惊,她的眼睛里有一种珍贵的感情,很温柔。
她是比利的第二个母亲。
她有一个失业酗酒的丈夫,她们分床睡,所以,在她极其早熟的小女儿嘴巴里,
“她没有性,所以跳舞,代替了性。”
我最最喜欢最后比利考上了舞蹈学院,来跟她道别,
她在门边,简单的,甚至是冷漠的说:
“你不会想我的,你很快就不会想我的。你有大好前程,好好干吧。”
然后就转身进去,继续喊她的拍子:“一哒二哒,三哒四哒……”
比利真的走了,她一个人在空荡昏暗的排练厅(其实是半个拳击室)徘徊,
那个中年女人的背影真的是很动人的,心酸的动人。
我因为导演给这个女人这短短的一个镜头而深爱他。

我还很喜欢比利的小朋友,那个同性恋小男孩的描写。
非常简单的几笔。
老师说,其实电影的结尾,暗示了比利的舞团是同性恋性质的,(没有一个女性),
比利的挣扎,还有一层:就是喜欢女孩还是喜欢男孩的挣扎。
电影结尾,他亲吻了那个小男孩。
小男孩站在矿工的屋顶上,半山上,大喊:“DANCE BOy!”

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最棒的安排是“罢工”这条线,一直贯彻到最后。
其实拿掉“罢工”,故事完全可以成立,但是没有了光彩。
罢工给电影一种暴力的面貌,严酷,沉重,血腥,
在这种时刻,芭蕾显得特别珍贵,温柔,奢侈。
我也特别喜欢故事最后,比利考上了,爸爸兴奋的冲进拳击室,大喊:“他做到了!”
满屋子沉痛的工人,告诉他:“罢工失败了,工会解散了,我们明天必须去工作。”
比利升入另外一个世界,
但是爸爸和哥哥关进了电梯,缓缓沉入黑暗的地底。
这个时刻,你会明白,比利的成功到底意味着什么。
电影里,每个人都是失败者,但是他们用尽自己全部的力量,来让比利获取他的成功,
让他在电影的结尾,可以跳出那么光彩辉煌的一跃。

我觉得,最高级的电影,拼的就是描写一个东西的能力,是不是精确而微妙。
毫无疑问,关于“家庭面临生活的危机”,
在《比利 艾略特》里,是儿子在圣诞节的晚上坐在门槛上,看着爸爸在积雪的院子里劈掉钢琴,
儿子怯生生的说:“妈妈不会高兴的。”
爸爸停下说:“别跟我说这个,妈妈已经死了。”
在《阳光小美女》里,是女儿在房间里,听到爸爸和妈妈关于爸爸生意又一次失败的争吵。
在很多时候,我都有这样的感慨:
我喜欢好莱坞,就像我喜欢《阳光小美女》,
但是《比利 艾略特》这样的电影,击打进了我的心。

 6 ) 摇滚着的芭蕾

    我经常因为音乐喜欢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从剧情到演员都很出色,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些背景的摇滚音乐。Elliot的哥哥和他都有各自的选择,一个积极从事罢工,另一个迷恋舞蹈而不是拳击。从影片开始,摇滚音乐一响起,我们就了解这些主人公的热情了。无论是Elliot在不断的蹦跳舞蹈,还是他哥哥愤怒的敲击玻璃。

    我喜欢看Elliot跳舞,是因为他真实的表达自我。就像他哥哥一样,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只不过他跳芭蕾舞,他哥哥罢工。那种强烈的,表达的渴望,是艺术的源泉。我相信所有人都有过那种体会。听到音乐,就忍不住按自己的想法舞蹈。所以无论他站在伦敦的舞台上扮演天鹅,还是在自家的床上跳来跳去,没有本质的区别。不过就是他掌握了更高超的技巧去表达,从而让他人都能获得感染。

    这就是影片那贯穿始终的、摇滚乐的精神。释放内心的感受,勇敢的表达。

 7 ) 跳出我天地,舞出我人生

比利的家人是英国的一个底层矿工。他们参加罢工,挣扎在贫困的生活中,并认为比利应该学些男人的拳术。比利本来每周都去一回拳击班,偶然的机会却让他走上了不一样的路途。 因为一个小意外,比利发现了潜意识中对芭蕾的热爱,而挑剔世故的芭蕾老师威尔金森无意中发现了比利极具芭蕾天赋。二人一拍即合,威尔金森甚至放弃她的一班女学生,把全部心思放在培养小比利上。可是比利的家庭全然不理解儿子为何爱上女生的玩意。比利在家庭的反对下,痛苦的抉择。 然而大好机会就在当前。万一考上伦敦的皇家芭蕾学校,比利的芭蕾梦想将得到一个广阔舞台。比利站在一个十字路口,选择着他的人生。

 8 ) 带着所有人的梦想

       小比利是带着所有改变命运人的梦想一路跳上了伦敦的大舞台。在那么一个毫无希望,行将就木的小镇,没有人有希望。不论是底层的那些矿工们,或者是貌似安逸的中产阶层。小比利的家庭是底层的代表,而老师的家庭是中产阶级,所有人都对生活没有希望。这时,小比利出现了,他的天赋和灵感最先打动了敏感的舞蹈老师……虽然他遇到各种阻力,但当迟钝的父亲和哥哥真的发现了他的天赋,甚至整个小镇的人都在为他们打气……他是一个孩子,孩子带着希望,带着成年人改变命运的梦想……
     我想这是这个电影最核心的思想。电影中间几处强力催泪点分别代表着几次命运的转折……小比利给老师背诵去世母亲留下的信时,老师说:她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女人,小比利回答:她只是我妈妈……小比利和老师第一次顶嘴,而老师给了他一记耳光,之后两人相拥而泣……父亲在圣诞夜看到儿子激动的展现自己的舞蹈时……父亲为了小儿子而背叛罢工队伍,和大儿子相拥哭泣时……每当这几个催泪弹袭来,主人公的命运就还是转折……其实,当小比利收到录取通知,这故事已经结束……但为了在最后让人在震撼和激动中离开电影院,加上皇家剧院的演出,加上了比利灿烂的腾空一跃。
    最喜欢里面的几个小配角,舞蹈老师那个早熟的女儿……比利的那个同性恋喜欢异装的好朋友(那孩子异装之后还真漂亮),还有那个永远站在比利家门口墙根的小姑娘(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总呆在那,可我觉得我小时候真的会有那样的女孩)……
    不太喜欢的部分是和罢工联系在一起,那种冲突和对抗……似乎隐喻什么……可实在没看出来。总觉得和罢工联系在一起会有一点牵强……不过到后面也无所谓了,罢工就像布景一样存在,好像人们生来就在罢工……倒是父亲兴奋的去告诉大家儿子被录取的喜讯时,罢工结束的消息让所有人倍感失落(这次罢工的唯一胜利,大概就是比利考上了皇家芭蕾舞学院)。结尾前,儿子踏上了去往皇家舞蹈学院的汽车,而父亲和哥哥乘坐着矿体深深的沉入了地下……

 短评

你或者有这样的父亲,他穿着很土的衣服,从未入过城市。却为了你的梦穷其所有。然后他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拔足狂奔。

5分钟前
  • 小刀周远
  • 力荐

叙事最高法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很喜欢“罢工”的细节设定,当罢工失败,父亲与哥哥一起站上了通往煤矿的电梯,而比利却上升到了又一个空间,所以,比利的成功更加意味深长。。。

9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按照娜塔莉出演《黑天鹅》的标准,jamie bell的表演至少值两座小金人。

13分钟前
  • 草威
  • 力荐

第一个感动的镜头就是父亲为了筹钱送比利去甄试,而离开罢工的队伍,最后父亲和哥哥抱在一起哭的镜头。最后的十几分钟都是些让人激动感动的场景,ADAM COOPER最后一分钟的客窜惊为天人,原来那熟悉的背景音乐就是天鹅湖...

17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喜欢英伦式幽默大概因为它总是不合时宜而且莫名其妙吧。矿工的传统世俗的偏见,大胆闯破得到自由这太励志了,于是难免一抹心灵鸡汤的熟悉气味。老师讲天鹅湖的故事太桑感了。这些细节比故事本身反倒更动人。

19分钟前
  • 小斑
  • 推荐

比利没怪癖,也不五讲四美三热爱,正常孩子,爹没有因娘死了而崩溃,冷漠哥最后还是说I miss u,教跳舞大妈是好大妈,糊涂奶奶在比利离家时一把把他拉过来抱在怀里,又狠狠的推出去,同性恋朋友给的只是浅浅的吻,这电影就这样节制隐忍,没有大风大浪,大奸大恶,是一种我愿意接受的理想实现法

24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力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电影对于我一直是作为心灵鸡汤一般的存在着,在欢愉时、低落时都会翻出来一遍、一遍…有时,不应该抱怨为什么自己运气不好,什么都做不了,如若真下定决心去完成一件事,整个世界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

25分钟前
  • Q。
  • 力荐

斯蒂芬·戴德利一鸣惊人的处女作,豆瓣上的评价依然延续了温情励志必虚高的铁律。最搞笑的是有人叫嚣本片远胜《黑天鹅》、小杰米演技远超娜塔莉云云,其实二者并非同一类型,除了都以芭蕾舞为载体外根本没有可比性,但若非要在清新与深刻、感动与震撼间做出选择,我个人永远坚持后者。

27分钟前
  • 白发生
  • 推荐

最后一幕好惊艳啊

3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家门口的小女孩挺逗,出现了三次,三次分散在开头中间和结尾。像这样的起装饰作用的小地方在剧中还有几个。一个平平淡淡的励志青春片,想要特别惊喜的地方的话它没啥,就像一幢很普通的房子,但是地基非常扎实,墙体非常坚固。

35分钟前
  • 小A
  • 推荐

最感动的是男主他父亲...为了他的儿子...甚至都放弃了自己的原则...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也是一样啊...感动的想要流泪啊...有一个依靠墙壁从夏季到冬季的转场非常的精彩...影片接近结尾的部分时...Billy Elliot的离去和哥哥与父亲沉默着随着电梯沉入地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预示着Billy Elliot虽然离去...但生活还在继续...贫困的矿工生活并没有因为小Billy的出走得到任何的改变...最后Adam Cooper的跳跃定格实在是太美了...

40分钟前
  • 某茶君
  • 推荐

当Billy在Miss的车上问她:“你是不是喜欢我?” 我笑喷了,因为我想到他会这样说,没想到他真的这样说,呜呜~~~

4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Adam Cooper的最后一场是大惊艳

44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小比利的远大前程,励志版的小孩与鹰。缓和阶级矛盾与恢复社会秩序的意图比较明显,但好在人物鲜活情绪饱满。各种纯熟流畅的声画叙事技巧,特别是音乐舞蹈与罢工斗争的交替所造成的轻喜谐趣,为幸福结局的到来顺遂铺路……三星半。

49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1.父亲放下尊严只为成就孩子的明天,儿子纵情旋转展示自己的才华,为了让父亲肯定自己,更是为了让父亲能够因己骄傲 2.感动来得太突然,潸然泪下 3.暴躁,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温柔,暴躁只是一种心情,而非为人,很真很有爱的一家人 4.终究是成功者的故事,曾几何时自己也有梦想,而如今更像是一个loser

5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我想说说几个细节:1billy的爸爸很抢戏,同时也很伟大;2这个家庭里几乎每个人都有梦想,奶奶的职业舞蹈梦,哥哥的摇滚梦,billy的芭蕾梦,可父亲没用,因为他不能有(或许家庭就是他的梦);3最后的画面实在是惊艳得难以形容,经过搜查,才知道那是轰动一代人的adam cooper。

54分钟前
  • 多多
  • 力荐

史蒂芬·戴德利处女作,励志歌舞片。杰米·贝尔的表演值得一个奥斯卡提名。矿工生活与芭蕾梦想,个人成长与社会事件(大罢工)交织。结尾父亲的眼神和定格的跃起十分有力。| I'm sorta disappear...I've got this fire in my body. I'm just there. Flyin' like a bird. Like electricity.(8.3/10)

5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Billy被问到跳舞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时,第一反应是木讷的“不知道”,而后才用14岁少年的语言描绘出热情的快感——我们一厢情愿的把成功的起点归结于这一点,而我更倾向于他在开头随着音乐起跳的一刹那就已经成功,在14岁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就已是天幸,因为童年与青春就在一转头一甩发的时间里再不见

1小时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他爸爸跪在地上和他哥哥抱着哭说他说不定是个天才的那一段,实在是太泪点了。

1小时前
  • 汪拾叁
  • 还行

黛比沉浸在少女时代即将萌芽的早恋里,手中的小木棍漫不经心划过墙壁,不过那不是墙壁,而是警察镇压罢工严阵以待的盾牌。还有两个小孩用枕头打仗,一前一后倒在床上,羽毛飘飞里黛比轻轻支开比利的脸那警惕又带有挑逗意味的手指。还有小男孩迈可凝视比利时迷离忧郁的眼睛。冰冷困苦的生活里亲人间的相濡以沫也很打动我,但这些细部才是本片比top250里那些美式温情励志虚高片高出一头的地方。

1小时前
  • 奥兰少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