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的童年

记录片大陆2019

主演:周轶君

导演:周轶君

播放地址

 剧照

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2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3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4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5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6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3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4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5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6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7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8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9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29 00:25

详细剧情

  教育,是中国各个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无数家庭穷尽所有把孩子送去国外,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常年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周轶君感受到同样的焦虑。轶君走访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国等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踏上一趟关于教育哲学的思考之旅。没有竞争的芬兰教育,怎样告诉孩子什么是成功或失败?贫富差距极大的印度,怎样用网络教育弥合孩子之间的差距?集体意识浓厚的日本怎样让孩子理解个人和团队的平衡?影片从小孩的角度去体验课堂,从家长的角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从不同社会的文化、历史出发,去对教育作一个深刻思考。探寻的旅途上,轶君同时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也经历了一次重新审视自身的旅程。

 长篇影评

 1 ) 教育并非为了追求成功,而是为了成为自己

常说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常说“幸运的人被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教育”这个词,无论用什么语言,无论和平还是战乱,无论富裕还是贫穷,都带着沉甸甸的重量。

曾经的战地记者周轶君,走访了5个教育强国,寻找“幸运的童年”到底是什么样,寻找那些站在世界创意顶端的人们,接受着怎样的教育。

照搬这些“他乡的童年”,既没有现实可行性,也没有文化适应性。但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里,我们明白了应该怎么看待成功与失败,理解了精英教育本质的意义,找回了那些曾经视为珍宝、如今却被遗忘的文化。

教育并非为了追求成功,而是为了成为自己。

质疑一切

我们必须要有个观点,不是因为我们有正确或错误的答案,而是我们要质疑,我们质疑权威

“世界硅谷”以色列,人均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创新企业和高科技公司。这个以犹太人为主的中东国家,记忆里刻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以及战火纷飞的恐惧。战乱过后,以精明著称的民族,在这片远比海南省小的国土,成就了“创业大国”的奇迹。

深究原因,这一定程度上是来源于犹太教的质疑精神。在常人的观念里,信仰不容质疑,教义即真理,但犹太人却质疑一切,热爱辩论,他们的圣经《塔木德》就有大量的辩论。

除了质疑,以色列还有一个闻名世界的独特文化“Chutzpah”——大胆、直率。他们相信,相比起只说漂亮话,诚实地指出问题,一起去面对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这点在中国的语境中很难实现,在我们的文化里,如果你想要表达不一样的观点,最好巧妙地包装一下,先认同别人的观点再表达相对中庸的态度。

虽然更认同Chutzpah,但是文化决定了我们说话要更谨慎。

另一个国家也有相似的质疑精神。

财富《世界500强》的CEO,印度人占了30%。“特产”CEO的印度,除了脏乱差和各种光怪陆离的神,还有很出色的电影和大学。

印度大学崇尚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即“产婆术”。所谓产婆术,就是帮学生助产出新的想法。因此,大学课堂里学生挑战老师是家常便饭。

不要怀疑,这两位“大叔”是大学生

学生认为挑战老师是课堂的目的,老师也同样觉得提问是教学的关键。“大学的目的是把马带到水边,并且让它觉得口渴。”

这多少与《三个傻瓜》电影里描绘的死板课堂不一致。或许也有可能,这部11年前轰动全球的电影,改变了印度的大学?

质疑一切的批判性思维,这些年在我国也不是什么新鲜前卫理念了。然而微博各种跟风键盘侠,微信群各种神奇的谣言,连随便看个视频的广告都是“成功其实很简单,熬夜读完这9本书”(真的有很多人相信读完9本书就可以成功),我很难相信,我们真的拥有了批判性思维。

自我管理

我的责任是让他拥有管理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告诉他每个小时他应该做什么

最近屡上热搜的电视剧《安家》里有一个情节让妈妈们直呼“过于真实”——老人的喂饭问题。虽然老人爱孩子的心可以理解,但如果每次吃饭喝水就有人喂,孩子何必学会自己吃呢?

喂饭、穿衣、哄睡……家长辛辛苦苦为孩子操办一切,看似为了“健康的生活习惯”,殊不知这种爱正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他乡的童年》采访了以色列知名的教育专家埃亚勒·德隆,他主张把主动权全部交给孩子,他的孩子从小就自己把握作息,自己决定玩多久的iPad。他说,孩子比我更懂得什么才是对自己好的,我的责任是让他们拥有管理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告诉他们每个小时应该做什么。

这系列纪录片看下来,发现这些他乡的父母和教育者并不排斥电子产品。印度一家国际学校的老师就指出,电子产品是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家长和老师的责任是让孩子们知道怎样用最好的方式利用它们。

我也一直认为把孩子和电子产品剥离无异于让原始人放弃使用工具来狩猎。

自从有了iPad,5岁的虾同学现在起床睁开眼就开始念叨各种恐龙的特点,经常给我提问诸如“五大洲七大洋分别是什么”,他基本能懂得磁悬浮列车的原理,牢记了八大行星的排序和大小。这些都是他自己感兴趣利用iPad学的,我们谁都没有要求他背什么。

工具本身是无罪的,如果不能教会孩子自我管理,而是事事帮ta管理,那么工具就变成了“网瘾”。

一生很漫长,我们能陪伴孩子的只是一小段路,当他们走到我们触不可及的地方时,他们还会自己吃饭吗?还能自己生活吗?

积极教育

哪怕我们的某个孩子不擅长数学或科学,也不擅长美术,他们依然能发现自己的力量

芬兰是设计的国度,美感就像陈年美酒,芬兰人就是酒中的青梅,个个都浸透了酒的香醇。作为一个精神芬兰人,芬兰的每一个教育理念我都深感认同。

比如说不竞争的观念,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考评、没有考试、避免竞争。他们不希望因为考试的结果,而否定那些努力学习的人:“如果我已经竭尽全力了,但考试得了第二名,那我会怎么想?”

他们唯一评估的是,孩子们如何学习,如何合作学习。

没有考试没有竞争,因此芬兰人的认知内驱力很强,不是为了得到荣誉和地位,而是单纯希望学习知识、提升和表达自己。

周轶君跟随芬兰小学生的现象学课堂《时间、年龄、我自己》,探访老人康复中心。在孩子和老人互相画肖像时,周轶君感悟到,画画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为了成为画家或者得奖,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看事物的角度。

她说,从小就被说你做这个不行做那个不行,无形之中被剥夺了很多爱好。我能理解她感触落泪,毕竟从小因为看各种闲书、因为喜欢下四国军棋,挨了不少骂。

“当你的人生中有一项爱好,你永远不会孤单,不会绝望。”因为喜欢音乐,对周轶君这番感慨深有认同。当在人际关系中觉得被抛弃,当工作生活遇到挫折,当自己的努力都不被认可时,只需要听着喜欢的歌,就可以登上那艘“黄色潜水艇”,在思想的乌托邦里觅得安宁。

这是人生最宝贵的、谁都夺不走的东西。

也许有人不认同避免竞争,毕竟物种进化就是弱肉强食的竞争优胜结果;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也不可能不竞争。那么来看芬兰另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积极教育”。

为人公正、有创造力、有雄心、团队合作、善良、有毅力、有好奇心、同情心,以及最重要的“爱”。积极教育提倡的是,哪怕孩子什么都不擅长,也要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力量。

这些很大的词,却在我们的社会里缺失了。这些年在社会感受到的是,善良正直没有用,聪明圆滑才能如鱼得水。

在日本,幼儿园老师们也爱拿一些“很大”的词教学生。真理、爱情、节度、忍耐……幼儿园的校长说,这些词描绘着人类美好的理想,老师在这些词里面注入思想和感想,传授给孩子。在地球另一端的英国,同样喜欢给孩子出一些很大的问题,比如:“爱人容易还是被爱容易?”“失败和从不尝试哪个更糟?”“自由是什么?”

我们总是倾向认为小孩子不懂这些,然而事实上,在人生的早期就接触这些人性美好的词汇,去思考哲学的话题,能增加他们的思考深度,形成更好的道德观。

要相信,每个小孩都是哲学家。

宽容失败

在以色列,投资人会给有创业失败经历的人投资更多钱

第一次对以色列刮目相看,是因为很喜欢《人类简史》这本书,而作者就是以色列人尤瓦尔·赫拉利。跟着这位作者用文字走过了人类的漫长历史,宏大又不缺生动,深刻又毫不枯燥,让我在豆瓣写下了“改变了我看世界的角度”的感言。

以色列如今的成就,还要归功于他们对待失败的态度。以色列崇拜的英雄不是那些一举大获成功的人,而是哪怕失败了,依然不断尝试的人。

希伯来语中,失败这个词没有负面含义,可以指摔了一跤,可以指犯了个错,可以是不成功。他们不把失败当成结果,而只是一个不成功的经验,从中学习并且再次尝试即可。

在我们的文化里,却是极力避免失败,而且成功的定义也相对没有那么宽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纪录片中芬兰的孩子对于成功的理解:这里没有成功,如果你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妻子,你已经算是成功了。他们认为每个人都一样好。

印度篇里有一组很有趣的对比,就读贵族学校的富二代和住在贫民窟的追梦女孩,对人生的追求有着相似的理解。

这位富二代在印度最知名的贵族学校就读,这所学校就是电影《起跑线》里,主人翁不择手段要让孩子进的私立学校。聊起学校有很多课外活动,富二代的爸爸说以前他被要求要专注学业,才能考进好大学。这位有想法的孩子对爸爸说,但你还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即使没有钱,但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开心

这可以理解为一个衣食无忧的富二代的天真发言,然而,另一个为了做演员,不惜离家出走住进贫民窟的女孩,在主持人问她如果你的女儿梦想成为明星你会不会同意时,也说出了类似的想法。

“即便是什么都不想追求,我也可以接受。”这位有梦想的女孩,将来一定是个伟大的妈妈。

如果成功的定义不只是与权力、金钱、荣誉、地位有关,如果成功的定义里有多一些善良、正直、诚实、快乐、追求梦想之类的词语,我们会不会更幸福一些呢?

生活教育

让孩子与他们的生活环境产生联系

芬兰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1%,森林也成为芬兰很重要的教室。在森林里,他们上数学课、自然课、语言课,什么课都可以在森林里上。

老师介绍说,在森林上课是为了让孩子与自然接触,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周轶君问,那在非洲的学校怎么办,他们没有森林。老师解释说,可以利用本地的特点去上课,这是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朋友远道而来,你会怎么介绍自己居住的城市呢?我好像也说不出太丰富的内容。我们在课本里学习天文地理,学习文法算式,却对眼前生活的城市一无所知

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提倡让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如今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多过现实世界的我们,再不走出去接触自然、了解城市,恐怕会忘了生活本来的面目。

另外附送一些觉得很有意思的对话。

这位芬兰的老师说,很多年以后,孩子们会忘记上课学的内容,但他们一定会记得他们跟老人的对话

日本的集体性追求的是包容差异的“共振”

英国课堂上解读诗歌,主持人问他们会不会要求背诵,学生如是回答

英国的精英教育,远不是表面上的礼仪和语言文化,培养的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这是英国知名的私立学校校长对学生的期望

最后一集回到中国,采访知名作家张大春。这里的“并不一定要”他强调了三次

反复看了三四遍这部6集、总时长超过300分钟的纪录片

椰子制作了一个比较粗略的思维导图,权当记录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椰子的小草原

回复“他乡的童年”获得思维导图高清图

 2 ) 关于童年和教育的一些个人经历与思考

前阵子在阿姆斯特丹,经常去公园里躺着晒太阳,看到许多小孩儿在阳光下草地上撒欢奔跑(btw 阿姆的城市公园做的是真出色,绿草、树林、湖泊养护得很好,干净整洁,又不失自然的野趣和多样化的物种)。每天这么看娃子看多了,忍不住开始思考关于童年教育的种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身体/运动的关系,与艺术的关系,还有,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1.与自然的关系

不知道我们这一代90后,有多少是在农村和大自然中长大的;随着年纪渐长,我越来越感到幸运有一个在农村长大的童年。小时候家里养鸡,奶奶总会带我和堂弟去鸡舍捡鸡蛋,每次在草垛里发现蛋总是无比惊喜,会跳起来欢呼;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热乎乎,带着母鸡的温度(or/and 绒毛);爷爷会带我们去田里给蔬菜浇水,给南瓜花授粉,摘熟透的西红柿,捉叶子上的毛毛虫;和堂弟一起在田里挖蚯蚓,捉蝴蝶,捞蝌蚪,寻灵芝,放火烧野草,偷人家田里的花生来烤了吃,也是野的很。

所有这些灵动的记忆,都是早年在心里埋下的种子;虽然7岁开始进城上学,但心里一直对大自然,对田野有着血缘纽带般的亲昵与迷恋,而这种联结会在日后的许多瞬间浮现。初中时候别的女孩子在讨论郭敬明,我在反复读《瓦尔登湖》,总感到有一种乡愁一样的情绪;读王维的诗,读德富芦花的随笔,都更能与那种细腻的自然情愫产生共鸣;去看关于海洋的展览,看着浩瀚神秘的深海生物,分分钟流下泪来。

之前读纽约时报,看到有篇报道说在这个一切都电子化、屏幕化的时代,真正的精英阶层反而转过身,让孩子去接受“自然教育”。电子产品是廉价易得的,电子产品的陪伴也是;许多看起来让生活“便利舒适”的科技进步,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精神鸦片和对人的奴役。所以真正有想法的家长,会对此感到警惕,而更加注重“人”的陪伴和与“自然”的接触。尤其在这个时代,自然教育和与人的接触,才是真正的奢侈。只有在自然的浸润中,我们才能渐渐领悟,what it means to BE, and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2.与身体/运动的关系

在阿姆斯特丹参加 improvisation workshop 的时候,有人过来和我说,“哇,你跳舞应该很多年了吧!” 我说没有,才两三年而已。“那你小时候应该 move 很多吧!” 我说,哈哈也没有,小时候就在读书,基本没什么运动。对方表示一脸懵,好像听不懂我在说什么;我知道他不能理解的点在于 1.)你跳舞给人的感觉明显不像是不怎么运动的人 2.)怎么可能一个人从小到大没参加过什么体育活动???

说来也惭愧,也可惜,中国的身体/体育教育向来不太受重视(不知道近些年是否有所改观)。我自己也直到近几年开始接触当代舞、行为剧场、即兴这些表演艺术,才猛然发觉自己的 mover 潜质。所有人都和我说 “You are a born mover.” 而我只能暗自惊讶,这样的天赋这么多年来一直被应试教育等等琐碎压抑着,竟然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依然有这么强大的爆发潜力。想起奶奶时不时会讲的一个段子,说小时候带我去上海,在人民广场,我兀自跑到广场中央,开始一扭一扭地跳起舞唱起歌来,吸引了老头老太们围观;真是三岁看老啊。只能希望,这一代的父母们能够对孩子的天赋更敏感一些,多些鼓励、包容和支持吧。

各种运动、户外活动和更广义的肢体训练(舞蹈、戏剧)不仅仅有助于打造强健的精神体魄,也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部分。很多时候身体的开发会极大程度上激发人心智、情感、创造力、表达力的开放,让一个人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更和谐地处理与自身关系。在近些年参加的无数肢体工作坊里,我观察到不同的 inner being 在肢体上的外化和表达,有的人非常强势独立,有的人乐于与别的身体接触、建立连接,有的人比较孤僻,有的人轻松温暖。这是一个双向的关系,一个人的个性和经历会体现在肢体行为上,反过来,身体训练也会帮助人塑造更好的自我;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国内各种戏剧工作坊、舞动疗愈等等开始兴起的一部分原因吧。

Monocle 八月刊的主题是 Urbanist,试图从多个角度讨论“怎样的城市才是好的城市”。有篇文章就专注于不同城市里的游乐场和公园,其中讲到阿姆斯特丹,是这么说的:

The Netherlands might have the most accident-proof population on the planet. Trained from the age from two to swim, children in this low-lying flood-prone nation quickly develop a tough skin.

我看到了大笑。想起在阿姆斯特丹的公园里,年轻的爸爸们一边晨跑一边推着婴儿车飞奔遛娃,后面还跟着气喘吁吁的狗;又或者孩子们赤身裸体地在草地上自顾自玩耍,也不知道父母在哪个角落乘着凉。“荷兰人好生猛啊!”我和朋友开玩笑。他们的育儿方式似乎和国内传统父母“捧在手上怕摔了”的心态截然相反。这篇文章里,一位荷兰的城市游乐场设计师道出了背后的哲学:

Safety can be viewed differently through a risk-benefit analysis, which simply means that if you learn how to deal with risks, you learn how to handle them. […]You can put a fence around water to stop drownings or you can teach people to swim. Looking at safety in different ways is very important.

第一集里,日本幼儿园的老师们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草坪上的障碍)就在那里,给孩子带来不方便才好;面对不方便时,孩子才会开始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如果平平整整的话,孩子就不需要去操心,也不会思考任何事情。”

3.家庭教育的影响

这一部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深入了解了一些人的童年经历,再看到他们当下的状态,真的万分感慨:童年的一只蝴蝶翅膀扇动,会在成年后的你身上掀起一场飓风。

BF是犹太人,和他在一起之后,深刻感受到犹太人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而这样的重视又会言传身教地传给下一代,如此形成很浓厚的家教传统,和犹太文化传统交织融合在一起,让他们对自己的族群、身份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比如 Shabbat,也就是犹太安息日,从周五晚上持续到周六晚上;依据传统,这段时间内不能使用任何带电的物体(比如电灯、电脑、汽车等)。BF小的时候,父母对此遵循很严格,周末晚上只能在家,不能看电视,也不能出去玩。“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做什么呢?交流。”一家人会在每周的这个时刻,吃晚饭,互相交谈。“我当时不能理解,觉得其他小朋友为什么还是可以看电视、出去玩,我就要呆在家,很委屈。但是现在长大了,能够体会到这份传统对我个人和家庭关系的积极影响。尤其你看现在,人们聚在一起也只是各自盯着各自的手机,似乎遗忘了的面对面交流的传统;我的许多非犹太朋友也会很羡慕我们家庭的温馨和睦。”

还有之前和他讨论到小孩问题,他说他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组建自己的家庭然后生两个娃(相当认真地)。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会这么说,但很少人真正知道为什么想要这样的人生。于是我不依不饶追问,你觉得这个想法的根源是什么呢?他说,“因为我从小就受到爸爸妈妈的很多关爱,我想把这份爱传递给我的孩子们。” 而另一方面,有太多的例子是因为父母的忽视/失职(其实更多时候是unaware)而导致家庭问题,进而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疤、症结甚至创伤,对他们成年后的生活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令人叹息又爱莫能助。

(先写这些,anyway 很期待以色列那一集)

 3 ) 喜欢艺术喜欢芬兰

1、每天早上不一样的上课铃声(音乐),精挑细选,充满了这个国家的文化和艺术的气息。

2.现象级教学,把所有小孩子要学的东西融入到一件有意义有趣的事情中。

3.没有发型要求没有服装要求,不管学生还是老师,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性释放。

4.老师并没有去教知识,而只是引导孩子们去如何学习,授之以渔。

5.森林里的探索课,打开孩子们的探索通感,不仅观察“好”的,还有恶心的,这也是组成部分。

6.芬兰这个国家的风格,儿童福利保障,个人隐私注重。

7.没有竞争没有考试,发挥生儿为人的“天性优势”

8.到了一定年龄,要打开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的大门。

9.北极圈的驯鹿家庭,自给自足富有“富有”

10.绘画是表达而非攀比,未来从不唯一,未来一切可能。

 4 ) 幼儿教育也是家长教育

打开优酷想看点啥,首页推荐被名字吸引了——《他乡的童年》。目前看了才更新出来的第一集——周轶君在日本两家幼儿园的实录跟拍采访。

说实话我对周轶君并不太了解,这个上海女人,之前在《圆桌派》的几期里面看到她,始知她有个瑞士老公,是新华社驻巴以地区记者。后来看了一些她的介绍,是70后处女座,不算年轻但是以已知的年龄再看她有着容易显见的年轻,保养真是一门关于精贵的学问。她98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随后进入新华社工作。02年出任新华社驻巴以地区记者,成为唯一常驻加沙的国际记者。曾多次采访过阿拉法特,阿巴斯,亚辛等中东关键人物。05年出书《离上帝最近——女记者的中东故事》,记录她在中东的所见所闻。2006年进入香港凤凰卫视任职至今。

这份履历,做这档探寻他国——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成果目前领先国际的国家——幼少儿教育实况的纪录片的导演应该是可一一看的。

作为一个毕业两年来,一直在教育行业摸爬,一直与3-5岁的幼儿相处的曾经的老师,其实有点冲动想聊一聊触动我的几点:

纪录片中出现的第一家日本幼儿园——大阪莲花幼儿园,这所幼儿园的园长告诉周轶君:这所幼儿园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的地方,同时也在教育家长。

校长在接受周轶君采访的时候,表达出这样的观点:

【幼儿教育不单单是针对儿童的教育,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一个包含父母、监护人、地区等元素组成的大型社会构造中来思考。】

【我们感觉小孩子毕竟是比较弱小的,比较需要照顾,也需要成长,而在这个照顾的过程中,我们也希望大人能够得到成长。】

我在这两年的工作实践中,从consultant到Local teacher ,接触到了80后这一群体中的家长,去年开始有明显的感觉,90后的父母也开始陆续出现,在这个过程交流的过程中,能明显的感觉到家长在孩子幼儿阶段所隐藏的焦虑、不安、渴求。在做consultant的时候,接触到的比较多的问题是关于教育理念上的普及,很多时候,consultant其实做的重复最多的工作是在给家长普及一种教育理念以及介绍这种理念背后的动机、背景、发展、成果。其实,大部分带着孩子来参加试听课的家长,即使试听完,和consultant聊完,这个过程不报名的家长居多数,但这也是他们接收讯息、学习幼儿教育的一个过程,而关于这一个小时的咨询,作为consultant 来说,他没有任何的报酬,家长在这里面无论如何其实都是受益的一个过程,这其中的外教的试听课、校区的参观与服务,consultant免费上的一堂课,虽然所有的consultant 都面临工作赋予的成单压力,但买卖市场是合乎准则的,家长的认可与否也取决于他自己,常常听到家长的困惑,“孩子该不该这么小就学习外语”、“这么小的孩子要以玩为主”、“幼儿阶段的孩子没有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力”、“小孩子什么都不懂,”。

幼少儿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是教育行业里面的主力需求与支撑,他们的家长都是80后,而80后这一群体,其实,他们是接受了教育的一代人,而且基本有相当一部分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大学教育。对于80后来说,大学教育还没有滥觞,还能称得上高等二字。但其实这种学历程度并不等于他们在面临亲子教育时能做出基于自己学历体系之下的判断与认知。我的consultant之旅,就在这种拉锯中不断的普及这种超前教育的理念,基于我们的国情,基于我们尚处的发展阶段,基于我们庞大的人口基数,基于千千万万焦灼而又碰壁的家长,预见到这所有的背景,再谈教育,话题多少变得沉重,至少目前在中国聊教育,不会很轻松,不论怎么聊,话题都会无可控制最终与阶层相勾连。又变成一个无法解决的刺痛,在这种刺痛与现实下,我们或许能多少理解那些80后、90后父母的overactive 。

站在sales manager 的角度,我是一个很失败consultant ,没过多久,我就被转岗,被调到我能发挥的岗位上,而这短暂的consultant 的工作,带给我的冲击与沉重,是长久的,从此我对那些带着孩子风里雨里参加试听的妈妈多了一份同情与理解,理解他们的用心,包括焦灼,包括激进。

后来做了Local teacher之后,接收到的问题就更多了,很多的家长有着天然的概念:孩子送进学校之后,一切学习结果都由学校和老师负责,家长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他会自动给自己弱化,或者退出参与。这一点,在日本的幼儿教育中是看不到的,当然是有多方的原因所促——诸如日本的全职妈妈承担孩子的教育,不会出现父母角色两方的“真空”、日本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等等。

还有就是对待幼儿吃饭问题上的很多妈妈的头痛、玩玩具时间的规定达不到效果、小朋友的表达能力的训练等等……而恰恰这些最让新手妈妈苦恼的问题,难能可贵的是这个纪录片里面都有涉及到,触动蛮深……而这些,或者50分钟的这个纪录片的第一集,能多少给我们一点点启发?

我在看的时候,潜藏在我久远记忆里面的学生时代的事情开始苏醒——初中遭遇小集体霸陵、小学鼓起勇气保护常常被男生欺负暴打的女孩,这些事情太久太久没有被触动,都已经蒙尘,再次想起来,都是童年中斑创的与成长有关的事情,现在回看,已经相当旁观、冷静。但是成年之后性格里面的某些偏执、骄傲、戾气、敏感,却又的确在某个幼小的瞬间根植。

这个纪录片,是今天(28han)优酷平台首播。能在首播当天以极偶然的方式看到,其实还是很喜欢这个话题的,可能与我专业、工作经验则有关,虽然我我现在已经离开教育行业。

看下集预告是要去芬兰的一个学校,看孩子的年龄,应该是小学教育。看的时候以为6集都是围绕日本的教育,才发现并不是,如此看来,应该是目前世界上幼儿教育或者说是教育领先的几个国家的教育采访的纪录片,还蛮期待下集芬兰篇的,芬兰是全世界教育比较出名的,他们的孩子创造力,想象力,童年的快乐与零压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

 5 ) 一集飙到9分,这部国产新片,最适合开学看

教育,全世界家长共同的难题。 流传在几代中国家长之间,有这么一句话,“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出生就开始接受来自于家长、老师、长辈们的教育。 而到底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并赢在起跑线上呢? 这部新出的国产片,或许正隐藏着答案——

他乡的童年

刚开播一集,豆瓣评分9.0

导演、主持都是周轶君。 大部分人对她的印象,都是来自于《圆桌派》。 但实际上,除了能说会道,周轶君的另外一个更具有说服力的身份,是战地女记者。 2002年,周轶君出任新华社驻巴以地区记者,成为唯一常驻加沙的国际记者,任期长达两年。 现在的周轶君,不仅是媒体人,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为了解答心中对于“教育”的困惑,周轶君走访了五个教育理念、社会背景截然不同的国度—— 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国。 在这些国家中,周轶君对应提出了其中看似矛盾的问题,通过访问和体验的形式寻找答案。

最后,她将回归中国的本土教育,总结经验,用于实践。 片中到访的第一站,是日本。(实际到访的第一站是芬兰) 在世界的印象中,日本人做事工整、态度严谨,甚至到了变态的程度,是一个追求极端完美主义的民族。 贯穿于日本人一生的,正是至高无上的“集体主义教育”理念。 按照日本传统教育理念,他们不主张个性,将集体看作是民族共存的根本。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需要依附集体、融入社会,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也只有将个体拧成一股绳,才有可能以团结的姿态回馈于集体社会。 能过促成团结整体的基础,便是要严于律己。 日本这种严格要求自己的教育精神,从幼儿时期就开始抓起了。 很多的日本幼儿园,在过去都存在着“裸体教育”。

即便是零下的冬天,老师也会要求孩子们赤身裸体,锻炼自我,形成坚毅的体魄。 这一教育模式,迫于大众争议,在今年4月已陆续在各大幼儿园内废除。

大阪的莲花幼儿园,也是其中之一。

除去有些过于极端的严寒考验,幼儿园的孩子们依然需要接受传统的剑道以及国学课程。 在剑道学习时,孩子们整齐划一地排列跪坐于地板上,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讲解。

老师们会教导孩子们以腹式呼吸的方法来发出声音,把力气集中到丹田,而不是使劲地用喉咙大喊。 只要深深地吸气,就能够发出“帅气洪亮的声音,而不是“像小孩子那样可爱的声音”。

而练习剑道时,声音必须洪亮、有力,体态也要保持端正。 当孩子们在教室学习时,老师们的教学更是讲究节奏感。 快速地翻动单词,是一种“令人舒服的速度”。 从小孩子的生理、心理情况出发,讲究律动、节奏和反复。

即便有些单词内涵宽泛又富有深意,也丝毫不影响孩子们学习、唱诵。 在园长先生看来,孩子们并非一定要掌握、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 但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在充满节奏感的学习中,抓住“感觉”。

强调感觉,保持节奏,渐渐地就会成为孩子们习惯的一部分。 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东京的藤幼儿园在设计上颇有巧思。 地板上设计了有鞋子模样的图案,为了提醒孩子们脱鞋后要自动摆正。 操场的洗手池,则没有接水槽。 为的是在水流四溅的时候提醒孩子们,要顺手关好水龙头。 教室的门,特意做成了无法自动闭合的形状。 这让负责关门的孩子,在意识到不关门会让其他同学感到冷的时候,回来把门重新关严。 “做事情要彻底,把事情做到最后一步为之做完整”,这是园长先生的信念。 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自律意识,还要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学会分享、并保护自己。 在集体中,要学会和其他小伙伴们分享快乐,主动帮助小伙伴们。

而反过来说,如果产生了争夺,也要学会自立,保护好自己的私人物品。 增强孩子们的同伴意识,重视身边的小伙伴。 强调大家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或者说是为了某一个人去努力,进而在孩子们心中留下“集体”的概念。 不仅在幼儿园,平时在家中,大多数日本的家长也会有意无意地培养孩子主动承担家务的意识。 年纪尚小的孩子,总是会偶尔地出现逆反心理,不愿意配合家长的命令照做。 这个时候,家长们则会以类似模拟游戏的语言方式,像是“和妈妈比赛”的话语,和孩子进行沟通。

或许这些家务,孩子做的并不完美。 但也要渐渐地让她学会,养成习惯,努力地做到最好。 时间长了,那些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不曾了解的规矩,也就成为了日本孩子们的一种惯性、本能。 在日本的教育理念中,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为的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这些看似微小而简单的行动,无意中也培养了孩子们,学会在意和照顾他人的心情和感受,渐渐形成一种“集体意识”。 他们往往都会会十分照顾集体的情绪,放大整体,缩小个人。 也正因为有了这样强烈的“集体感”,以“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日本社会,呈现出了团结、严谨、细致、完美的面貌。

但这样绝对的完美,就真的是正确的教育模式吗? 随着社会发展,“集体主义教育”也渐渐地暴露了弊端。 缘起集体,一种副产品随之诞生——校园霸凌。 不管是学习好、或是体育好的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营造一个受欢迎和被认可的团体,逐渐形成了一种类似于金字塔分布的身份制度。 只要有人和这些集体不一样,不论好坏,他们就是奇怪的、不合群的、应该被集体抛弃的存在。 那些无法融入这些集体的个别孩子们,成为了被排斥、被霸凌的异类。 过于强调集体、过于在乎他人感受的日本社会,渐渐消磨了个性化,甚至磨灭了人类应有的情绪。 直到现在,依然存在着很多不会表达自己情绪的日本青年。 他们从小被教育不能哭,“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男儿有泪不轻弹”,等等。

伤心的时候不能哭,委屈的时候不能哭,甚至连家人去世这样大悲的场合,更不允许流泪。 因为流泪,会给别人造成负担。 为了让更多的日本青年学会表达自我,吉田老师正在努力推广着“眼泪教育”。 他用了一种最为简单的催泪方式——看悲伤的短片。

在气氛的渲染下,学生、家长都会跟着片中的情绪而流泪。 随之释放的情绪和压力,也让他们收获了前所未有的解脱感。

曾经参与校园霸凌的双方,也在这样的“眼泪教育”中,感知到了对方的情绪。 想要融入集体,以及害怕被集体抛弃,全都在彼此的眼泪中感知到了。

流泪,并不是一件充满负担的事情。 适当地向他人袒露情绪,无形之中也拉近了双方心灵的距离。 日本社会渐渐也在发生着变化,开始学着展现、包容不同的个性。 以集体主义为基础,日本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造。 在莲花幼儿园,每天的早晨,总是充满了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嘈杂声。 没有作业,没有早会,没有罚站,更没有晨读。 打开早晨最正确的方式,便是使劲地玩。

对于孩子们的生活来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开始就把身体给封印在课堂中,这样不合适。 “应当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调整自己身体的节奏。”

虽然每个孩子都要接受同样的声音训练,但他们发出的声音和频率,也必然各有差异。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认同每个人差异的同时,创造出能够包容差异的氛围和回响。”

解放天性,回归自我,每个人都可以在集体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味地以强迫、束缚的方式严格执行纪律。 而是在充分尊重孩子个性的同时,引导他们也同样尊重别人。 所谓的纪律,是为了使社会生活、社会集团以及各种各样的组织,以一种良好的势态运营下去的秩序或者规则。 让孩子们主动自发地去遵守,并且维护这些规则秩序,才是让社会得以活力四射发展的基本。 在传统中突出重围的创新教育,便是藤幼儿园。

从设计上,它就别具特色—— 这是一个圆形的幼儿园,自由、随心所欲是幼儿园的宗旨。 空间中没有隔阂,孩子们可以自由出入各个教室、草坪还有动物饲养区。

要不要爬树,要不要认识新伙伴,要不要接触大自然…… 这所有一切,与集体有关的选择,都交到了孩子们手中。

“我们应该让孩子来确定,这是他们的选择,不应该强迫他们。” 通过这50分钟的介绍,日本教育中包含的传统与创新,正面与反面,褒与贬,都呈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对于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探讨,提出问题并用于参与其中的周轶君,并不打算给我们明确的回答。

严谨的日本,自由的芬兰,放养的印度,挑战的以色列,艺术的英国…… 不同的地区,总是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绝对无法适用于所有家长、所有孩子。 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与其说是学会如何教育孩子,不如说,是让家长学着接受来自教育的试炼。

“教育是生活中的一切,童年掌握了种种秘密。” 他乡的童年教育,或许成功,或许失败。 但只要在这一路上,孩子们能顺利长大成人,获得应有的成长和支持,也便是一定意义上的“胜利”。

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成为合格的家长,所有人都需要经过同样的试炼和学习。 正如周轶君所说的—— “最好的教育,在于大人也变成学习者,不要停止成长。”

*本文作者:呆头鹅

 6 ) 我所看到的北欧教育

《他乡的童年》第二期,芬兰。在北欧国家丹麦生活了两年,看到这期仍然十分感动。

第一位芬兰文学教师,每天坐火车通勤去上班,让我想起我们中心的一些老师也是坐着火车往返于哥哈和欧登塞。基础设施的便利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没有人在火车上吵闹,可以非常投入。首都高房价在北欧国家也是事实。芬兰女教师可能是单亲妈妈,自己带两个小孩子,仍然有很多时间在学习,她说:“一个老师最重要的是成为学习者,我们都有很多时间,在于怎么管理。我是为我在学习,不是为了和别人比,而是自我的提升”。真的非常好。当人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儿的时候,保持着高昂的热情和激情,多么令人羡慕啊。就像科研之于我导师,教学之于这位芬兰教师,和文学,古建筑与壁画,足球之于我吧。丹麦和芬兰相似,给父母充分的时间和支持陪伴小孩。全薪产假有一年,课题组的博士生刚刚当爸爸,要求三个月以上的产假进行陪护。同时便捷的公共交通有婴儿车区域,一桶Arla奶粉只有70多DKK,政府在极力面面俱到。

学校的墙壁上写着各种人生的关键词,鼓励学生找到自己的特色。又把“爱”挑出来,因为她是最重要的事。芬兰没有考试,避免竞争,不贴标签。世界一切都太快了,教师要做的就是把事情给慢下来,拒绝喧嚣浮华,回归本来面目。想起导师的女儿在丹麦读小学一年级,老师家访说不要再教孩子十以内的加减法了,别的同学都不会,给大家造成了压力。导师苦笑着“这真的不是我教的,可能中国人对数字天生敏感”。和课题组的丹麦博士生聊天,问着“你们博士毕业要做什么呢”,回答大多都是 I really don't know。他们中有一个之前是丹麦U18足球国家队的,埃里克森队友,有些伤病就来读大学,接着读博士。同时还在当地的丹麦第三级别手球队兼职。另外一位酷爱户外,滑雪,长跑,铁人三项,极致的环保主义,女朋友博士毕业后在法国教滑雪,做着热爱的事。反观自己呢,还有一年毕业就开始焦虑博后的去向,今后能不能人才引进回国、是否有title。竞争又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森林课老师让学生们贴近自然,感受自然。零下十五度让孩子出去玩,作业最多一个小时做完,而且作业是学生自己的责任,跟家长无关。又想起前天看到丹麦小学的学生在爬树,在上屋顶,十分羡慕。丹麦的小孩从小也都开始骑自行车上下学,在北欧略微恶略的环境里坚持锻炼身体,刚到丹麦时每每看到健身房里引体向上的姑娘,10km跑不过课题组的女同事,只能自叹不如。

树上的小姑娘们

竹幼婷的出现也挺惊艳。她说芬兰有无数的博物馆,培养孩子的美感,让小孩随时可以看到美丽。更加眼红了。我们小时候还好,接触了一些自然。现在的孩子呢,大多是罗大佑歌中,生活在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下的电脑儿童,周围是钢筋混凝土和统一广告牌以及标语口号的森林。视频里留意到芬兰家庭的大多餐具是Arabia, Marimekko, 还有Iittala,美和设计,来自于生活啊。

芬兰的平等,没有职称,老师的工资是随年份递增,学生和老师,家长间互称名字。平等意识从9岁的孩子口中说出太感动了。弹脑门也已经构成了暴力需要被政府谈话。平等到“芬兰最好的学校在哪里?最近的”。

最后轶君哭了,也有些动容。小时候踢球会被教练和小伙伴说速度慢,不适合踢球。也是这样家长没有让我继续训练的。可是组织,传控球都挺不错的。看到老太太在画画,只是单纯的爱好,不受到别人的评价,反而是整个社会的宽容和鼓励,真的太棒了。

为你的生活而学习,如果你生命中有一个爱好,你就不会孤独,不会绝望。是的,足球成了我最大的爱好,每周一次的球也是最放松的时候。90分钟里,就是场上的主角。每个赛季的五大联赛,四年一次的世界杯、欧洲杯,记录着成长,留下了生命的烙印。

有机会来北欧的森林里走走吧,感受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

雨中户外徒步
和妈妈一起骑车
房顶的男孩们

 7 ) 第一集日本篇:让你更理解日本人的行为和国民性格

我写的这篇内容不是什么观后感,主要是对纪录片的原始记录,因为我如果不输出,下周我就忘了这部片子的内容了,括号里的内容才是我当时的想法,写下来是为了抒发我的表达欲。

幼儿园一

圆形幼儿园的园长每年处理两三次草坪,草坪并不是平的,这是有意为之的,为了让孩子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哪里要小心,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但它必须真实和自然;

让孩子小时候就多接触自然——让他们自己种植物,然后上面有土、有虫原生态的作物让孩子们去观察它再触摸,然后去感觉,再去想、去问,再循环这个过程。

从细小的地方培养整理的习惯——进教室时的拖鞋要放在地上固定的标记上;

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动对别人造成的影响,从而学会在意与照顾他人的感受和心情,让他们从小懂得不要轻易地给别人添麻烦——教室门故意不设计成自动门,而是要人来关,这样就能让关门的孩子知道自己如果门没关严,别人会吹到风会感觉到冷;(我感觉日本人这种处处考虑他人感受的习惯和美国人的自由随性完全相反。)

自己带便当的和吃学校配餐的大家都在一张张6人的小圆桌上吃,大家的菜都放一起互相分享。比如一张圆桌4个人吃学校的,2个带便当,带便当的孩子没有果冻但能吃到学校配餐的果冻,园长认为这样更公平;(我没有觉得公平啊,只是有利于培养乐于分享的习惯。)

老师假装枪小孩的东西,让小孩意识到自己的东西要保护好,这样在和家里的兄弟姐妹相处时可以保护好自己的利益。(教育无所不在,任何一件小事就可以教会孩子一些东西);

为了让小孩养成节水的习惯,把水龙头下的水槽都去掉;

幼儿园里有养马,是为了让孩子看到真实的动物,就能学到更多,而不仅仅从书本上,而且会有更强的生活感(生活感我不明白是什么东西)。而且当天生日的孩子可以骑着马转一圈,很幸福哦。

幼儿园二

日本社会里团体行动很重要,周围人的感受也很重要,被采访的一位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里会失去个性。

这个幼儿园的孩子一天运动量特别大,从早晨开始就在外面运动,大部分活动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是希望大家凝聚成一股力量。这里非常强调同伴、强调大家在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或者为了某一个人而努力,去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坚持努力正是因为身边有这些伙伴的存在。(为别人努力我觉得这就是在强调为别人牺牲自己,所以日本人感冒后为了防止传染别人自己主动戴上口罩的很多。)

(想说这个幼儿园每天早上老师带着孩子大喊大叫的感觉令我想到了传销和美发店、餐饮店店长带领下属们做的事。能做到大喊就是元气饱满么,元气用在这种地方不是很浪费吗?)

老师训练孩子读词的翻页速度非常快,园长解释这是最适应孩子的节奏,是从小孩生理、心理情况出发的,最适当的节奏、律动、反复。简单易懂、节奏缓慢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孩子。(园长可能想说孩子接受能力挺高,不用所有内容都应该很简单的意思吧。)园长说让孩子们一起念词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为了培养感觉。

当孩子不听话时,幼儿园老师说会倾听ta的想法,然后再鼓励他跟上大家的脚步,这样ta的表达需求满足了后,就会慢慢发生改变。(想想我小时候不听话,基本就是强迫你听话。)这位老师说她想成为幼儿园老师的原因是因为小时候她的幼儿园老师对她很亲切。(我就没有这样的经历)她希望孩子在幼稚园学到的最重要的品质是:永不放弃的精神、时刻能为他人着想的内心。

这所幼儿园也在教育家长,因为园长认为幼儿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儿童,还应该考虑父母、监护人、地区、社会对幼儿的影响。幼儿园怎么教育家长的呢?比如园长会亲自给许多家长上食育课,食育的基本理念就是“忏悔、报恩、共生”,然后讲完实践,大家一起带着这样的理念去吃眼前的饭。同时园长告诉家长会将这日本古来就有的食育观念用易懂的方式教授给孩子们的。

园长说因为报名超过招生额度,所以也需要面试家长(可能光筛学生还是超出额度,所以要多加一个条件?不过擅教育的家长的确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即使孩子不去上幼儿园)。面试题目举例:写下当你孩子20岁时想对ta说的话。通过这样的问题来看父母的人生观。(然后呢?什么样的人生观才符合幼儿园的要求呢?园长没说,说了不就泄漏答案了么。我猜就是和这所幼儿园得育人观相似的,否则相反,幼儿园和家里各一套,小孩到底该听哪套?)

园长每周都会手书条幅,换上一句新的口号挂墙上。上周的是:孩子是大人的父母。园长对这句话的解释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并不是支配关系,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获得了成长,从这个角度看,孩子也是大人的父母。

不为也,非不能。——孟子

感泪疗法师

某些人认为:日本人的人际关系太重视他人感受而压抑自我,所以释放压抑自我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播放感人的短片,鼓励家长和学生们哭出来,通过哭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和情绪。这诞生了一个中国没有的职业,叫感泪疗法师。被采访的这位疗法师工作时都穿着一套运动装,他认为这样可以拉近与参与者的距离,更加易于交流。通过戴上红色眼镜来告诉大家可以开始哭泣了。(什么,什么时候哭还要看老师的提示??)

日本男性是不可以轻易流泪哭泣的,在别人面前流泪是件很羞耻的事。(那日本男人是不是不在电影院看感人电影的?还是看的时候憋着。)

日本一直将哭看成是一件很不好的事,但是现在知道哭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实用主义),因此现在对哭这件事的态度变化了很多,也认识到了向别人倾诉的重要性。感泪疗法师的工作就是让大家抛弃掉“哭是不好的”这个想法。

在看别人的故事时,其实就是在看自己,因为会想到自己。这位疗法师根据不同的职业、年龄层选择不同的话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都哭出来。

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同时也是西班牙人说:这和她在家乡接触的到完全不同,因为西班牙人很习惯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日本人不会在公共场合表露悲伤,因为这会给他人造成负担,令人不适。

一个日本男生说:这是他第一次在人前哭,刚开始会有不好意思的感觉,但之后也就无所谓怎么多了。而且哭出来之后很舒服。小时候是他爷爷奶奶教导他不要在人前流泪,即使家人去世也不让他哭。参加了这个课程后,以后他会对他的孩子说:哭时人类的本能反应,想哭的时候就尽管哭。(爷爷奶奶为什么这样说?有什么科学依据么?还是只是他们的爸妈爷爷奶奶也怎么说,一代传一代,经验主义?是不是某个时代认为哭就是懦弱,日本人不能被人懦弱,所以就不让哭)。一位日本女生也说:以前总是想着不可以在别人面前哭的。(所以男女都是怎么想的)

(现在看下来感泪疗法师做的更像是心理咨询师做的事情,只不过是成立个心理小组,大家一起参加。)

疗法师说,小组里同时有霸凌别人和被霸凌的受害者,通过这个活动把大家处在同一空间下,霸凌现象就再也没有发生了,当相互之间看到对方的眼泪后,无形之间拉近了双方的心灵上的距离,关系从此获得了转变。

日本的霸凌现象

日本教育学博士弘田阳界认为:在日本,几乎不存在没有经历过霸凌环境的孩子。(这位博士的衬衫我很喜欢。)

他认为日本霸凌现象有这样一种特征:学习好的、擅长体育的、受欢迎的或擅长与人沟通的孩子会去营造一个受欢迎和认可的团体,从而逐渐形成一种类似于金字塔分布的身份制度,在一个班级中,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泾渭分明,继而发展成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霸凌行为。(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居然没有同理心?我比你强就可以欺负你。日本从小要为别人着想的教育在强势群体上竟然没有得到展现?要么人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为了自己的私心,可以将以前的这些教育完全抛弃。要么就是以前虽然幼儿园和学校里怎么教,但家长在家里可不是怎么教育自己孩子的。日本教育界不应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么?)

周女士问这位博士如何避免霸凌现象的出现?这位博士答:日本社会和学校都逐渐开始反省,过去是否过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集团化和同质化。比如过去老师会认为让大家表现出一样的特质时非常是一件很有价值很好的事情,但现在人会把自己的优点缺点都展现给别人。(是想说日本霸凌现象严重就是因为大家都要归属进一个小团体中,必须战队?)

现在日本网络霸凌的现象很常见也很严重,比如把某个孩子的裸体照片或影像传到社交网络上,引起对这个孩子的羞辱的网络霸凌的问题。(上传网络这种方式是学校霸凌的延伸,网络对他们而言多了一个霸凌别人的手段。教授应该指的时网络上的路人对受害者进一步的伤害。)


本片末尾介绍:2019年10月日本实行幼儿园无偿进入,惠及所有0-5岁儿童;

日本小学入学率超过98%,国民文盲率为0。

(可见日本政府在教育上舍得花钱和精力。)

 短评

看过芬兰集,看得很舒适也很向往(除了略生硬的旁白)。但还期望可以做得更深。希望给到观众的不仅仅是众所周知的很好很突出的方面,还可以在纵向上探索这些“好”是怎么得来的,是贯来如此还是存在一步步改革动作?可以给到其他不同社会哪些借鉴意义。横向上也想看到除了好,有没有存在哪些弊端,利弊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平衡。

8分钟前
  • 双木林
  • 推荐

五星献给我的女神小君君

9分钟前
  • 阿贝
  • 力荐

第二集介绍芬兰的教育把我看哭了,就是又感动又羡慕。先不要急着去说节目好坏,它只是呈现他乡的一个窗口,很多人不从自己的角度反思,反而说出别人福利高教育怎么好都不稀奇这样的话。简单的把教育问题归结为经济问题,才显得很可笑。

11分钟前
  • 施子
  • 推荐

老周在做好事 老周做了好事

12分钟前
  • 白若涅
  • 力荐

最后一期失望,以至于怀疑前面几期是否立足于前五期五个国家的真实童年。这是中国的童年吗?是大众教育吗?中产阶级乃至小众的群体才能接触到的童年。所谓“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的智慧”的理念是好,但是一层层传递下去并将其普及,太难了。

16分钟前
  • 影喻曉匣
  • 还行

你所展示的,不过是人们对于昂贵教育的向往,并没有触及真实的内核,这些教育行程的背景,所需的经费,所在的文化。除了让国人躁动地,无理性地泛滥情绪,没有任何落地地启示。糟糕透了。

17分钟前
  • 山巅
  • 很差

一个值得注意的前提,不竞争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的教育等等,是不是有钱没钱都可参考的教育。看到两个地方:1.小君君哭倒在老师怀里,感觉她背后曾经站着一个十分严苛的母亲,母亲有多严苛就说明孩子“活出来”(live up to and grow out of)有多艰难(尤其是女孩);2.日本园长订购菜苗,看到快递小哥跪地托举苗盘送到园长眼前。(当然这有可能是个误解,比如取景之类的需求)。总体来讲教育应该是不二的,一个人应该又自由又自律。既能高度自主又能高度协作。一个现实是所有个体高度不自由同时高度不合作的内耗。

21分钟前
  • 西渚
  • 推荐

祝轶君节目顺利谈论很多问题常常会陷入一种困境,那就是明知当前的某样事物是有问题的、需要改进的,但是又迷茫于不知什么是正确,朦朦胧胧中有对美好的期待,然而美好具体该是什么样子的,却无法去描述、构想。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去思考的机会,提供一些好的例子让我们去设想好的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第一期介绍了日本的幼儿园教育。看时最大的感慨是教育者们有一种自己的理念,他们所设想的是孩子未来融入社会应该做好的准备,以及清晰地在设想未来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在这样的目标下思考、设计整个教育。反观我们的教育从来都没有思考过我们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教育是从功利的成绩、收入出发,只考虑到未来统一化的物质生活,却从来没考虑过未来如何带着这些生活,更未曾思考过这样的标准真的符合每个人吗?

24分钟前
  • 低端到不用改名
  • 力荐

芬兰那一集周问校长,墙面这么空,不挂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或是「扫黑除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类的标语,校长说绝对不可以的,建筑本身就有很强的艺术性。驯鹿那个世家,生活了18个世纪,下一代也没有走出去的打算。驯鹿总需要人们照顾的。这类纪录片最大的功德是告诉高墙之下的人们,教育还可能有哪些形式。

27分钟前
  • solo
  • 推荐

芬兰注重自然人的培养,探索个体本身以及个体与世界的关系。日本和英国注重社会人的培养,日本的社会性强调自律、和尊重秩序带来的集体力量,好公民的特点是不麻烦别人,而英国的社会性强调自信、以及个人影响力和团队协作带来的社会进步,好公民的特点是忠诚的异议者。

29分钟前
  • 木犀
  • 推荐

我 精神芬兰人

30分钟前
  • 窈七
  • 力荐

看的时候只有一个感觉:在中国,做一个小孩子,实在是太可怜了。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哪个孩子能逃过一劫:大人强加的意志,老师的要求和训斥,成绩考学的压力,恶性竞争的压迫感,功利地学习各种“特长”,扼制自由和想象力、恋爱和青春期的欲望。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人,应该很难快乐吧。

33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立意和题材都很好很感兴趣,可惜制作上有些粗糙,片子的节奏也控制得不好。还是期待后面几集。

34分钟前
  • COS_白日梦
  • 推荐

真的让人引起强烈的警觉,我们的教育,从小就单一,且只强调标准答案。缺乏想象力,这是我长大以后,觉得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38分钟前
  • 星のAbby
  • 力荐

很有意思,就是周轶君老师的旁白略生硬了点。

42分钟前
  • SteadytheBuffs
  • 推荐

周轶君究竟有没有拍好这部纪录片其实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从这几个国家的一些小小的孩子们的童年成长片段中,我们感受到了些什么,学到了些什么,我们能否做得再好一些。(好不是单纯把小孩培养成精英,好是让一个人健全快乐得长大,然后TA是一个善良快乐的人。)

45分钟前
  • 裸吻鱼🍭
  • 推荐

芬兰那一集看哭了,活在世上的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被告知“你可以不必成为最优秀的,只需要成为你自己”,而这是他们孩子从小到大的共识。

49分钟前
  • Ayo_whale
  • 力荐

“小的时候要多接触大自然;如果二十岁看到洋葱才惊讶的话,就不好了。”

53分钟前
  • 阿瓜
  • 推荐

虽然是当爸爸的年纪,没有孩子的我,以后也未必有孩子的我,依然饶有兴趣,看得津津有味,舒服……

57分钟前
  • sandro蓝天白云
  • 力荐

惊现小君君!她不评判不偏颇,我喜欢她从容的视角,只是提问和展示这一切。教育纪录片真的应该普及,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啊。

58分钟前
  • 光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