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经济学

记录片美国2010

主演:Sammuel,Soifer,Zoe,Sloane,Carl,Alleyne,Jade,Viggiano,Adesuwa,Addy,Iyare,Jalani,McNair

导演:Heidi,Ewing,Alex,Gibney,Rachel,Grady,Eugene,Jarecki,Jehane,Noujaim,Laura,Poitras

播放地址

 剧照

魔鬼经济学 剧照 NO.1
更新时间:2023-10-04 02:08

详细剧情

《魔鬼经济学》中确立了一个有悖于传统智慧的观点: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  书里也展示了千方百计搜集来的各种数据——学校的考试成绩、日本著名相扑手的秘密证据、房地产经纪人的买卖记录,甚至还有黑社会卧底的秘密日记.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巧妙分析,作者得出了种种令人跌破眼镜的结论。他将教会你如何用数据分析你所看到的世界;他将告诉你:真实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幕后制作  《魔鬼经济学》是经济学鬼才史蒂芬列维特和畅销书作家史蒂芬都伯纳的联袂之作,自2005年4月在美国出版就荣登全美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是2005年第一财经畅销书。这部同名纪录片正是根据本书而拍摄的,由包括阿莱克斯·吉布内和摩根·斯普尔洛克在内的五位导演共同完成.

 长篇影评

 1 ) 经济学+魔鬼化

《魔鬼经济学》中确立了一个有悖于传统智慧的观点: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

  书里也展示了千方百计搜集来的各种数据——学校的考试成绩、日本著名相扑手的秘密证据、房地产经纪人的买卖记录,甚至还有黑社会卧底的秘密日记。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巧妙分析,作者得出了种种令人跌破眼镜的结论。他将教会你如何用数据分析你所看到的世界;他将告诉你:真实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幕后制作

  《魔鬼经济学》是经济学鬼才史蒂芬列维特和畅销书作家史蒂芬都伯纳的联袂之作,自2005年4月在美国出版就荣登全美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是2005年第一财经畅销书。这部同名纪录片正是根据本书而拍摄的,由包括阿莱克斯·吉布内和摩根·斯普尔洛克在内的五位导演共同完成。

 2 ) 经济类纪录片打卡:经济学与社会,伦理,教育

感觉马上重回一个社会人身份的时候,继续了解经济知识。

片中观点:

1.地产中介不一定为你着想,劝顾客尽快签单。其实这一点很容易想通,销售行业当然是为自己能实际获得多少薪酬努力了。

2.黑人和白人名字取名字时有很大的区别。很多名字听起来就可能被认为是黑人的名字,这一点应该是美国社会的特殊情况了。但是很多时候不是名字决定了你的人生,而是你的背景和成长环境决定了你的名字,然后影响你的人生。

希望小孩的父母们都认真给娃起名字啊。

赞成!利益产生动机。

相扑比赛里的作弊很像某些国际比赛里的放水式比赛啊。我记得之前有运动员也是参加了乒乓球比赛,因为什么比赛规则,自己已经进入决赛,剩下一场必打,但其实输赢无所谓。结果这个运动员就打比赛时故意输给队友,好让队友可以晋级,结果被罚了。

我觉得这种算是比赛规则的bug?只是恰巧遇到了有缺陷的规则的话,人性会比较难挡。

让渡比赛结果

相扑选手选择不尽全力比赛。

日本警察也有不光彩的一面,盲目追求破案率。

警察也有KPI

这里还提到了强制生育带来低质量人口,这进一步导致犯罪率提高。

罗马尼亚强制生育导致的问题

激励是个好东西。

 3 ) 想去看看原版书

孩子名字会影响人生吗?孩子可以被贿赂吗?日本相扑比赛如何作弊?九年级孩子花多少钱可以贿赂到考上高中?挺好,侧重点施相扑和九年级激励的两个。相扑那个作弊和黑幕,以前也看到过,一个封闭有排名的职业圈,待遇和名次挂钩,那可不是催生了腐败吗。收买九年级的那个,kevin德目标竟然是成为班级的笑星,也挺好啊,有自己想法就去努力,不过他妈妈看着不乐意。king这孩子太可爱了,话多聪明还爱表现,成绩提升的很快,为了坐豪车而努力。 关于美国九十年代犯罪率下降德原因,经济学家的各种原因加起来不过占百分之五十,最重要的原因是,十五年之前堕胎合法化,不被需要的一代直接没有出生,是啊,因为有可能犯罪的人少了。就跟咱们现在说结婚率低,一大原因也是适婚人口少了,老龄化在加剧。 经济学家的两个女儿都有出镜,都很可爱啊,二女儿看着像亚裔。主持人设计的激励机制,三岁女儿Amanda三天就破解了。哈哈哈,现实超级骨感啊。另外两个主持人一看就是好朋友啊,非常合得来,互相吐槽到飞起。

 4 ) CUTE

Overall, it's cute.
Six directors for one movie.
On the plus side, it's interesting to see how different directors present the economic question in a distinctively entertaining way.
On the down side, the movie is segmented, absent smooth transitions and a unifying genre.
If you have no patience for the original book and care less about detailed corroborating evidence, this movie is a good alternative.

 5 ) 此片反传统,中字难做,望大家支持啊

字幕终于做完了~~

哈哈,观点角度一反传统,我喜欢~~~
不过IMDb的评分并不高,可能是因为当中的观点尚存在不全面甚至偏颇的地方(但我猜这正是作者的本意),也应该得罪了不少人……
但个人觉得大家还是可以去看看的。

帮自己卖卖广告:我的字幕地址:
http://shooter.cn/xml/sub/168/168084.xml

如有意见,欢迎提点!

 6 ) 改编失败

     废话很多,观点凌乱,风格尽力想做的有趣,可惜不怎么能感觉到,也许,这片子还没书好看。。。

 7 ) 撕开野鸡的假面具,还原世界真面目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9日,

2017年诺贝尔奖中的最后一个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

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

理查德·H·泰勒获得殊荣。

经济学,

它跟随着社会的脚步

不断变化和前进,

总结出一套体系。

而这套体系,

却常被嘲笑为“投机取巧”。

美国纪录片

《魔鬼经济学》

用独特的角度和别开生面的表达,

向大家叙述了一个个

“反传统智慧”的事实:

这个世界,

并不像你所想的那么理所当然。


1、你的名字与你的人生,毫无关系!

我们从小吃的老婆饼、扬州炒饭、瑞士鸡翅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个毫无关联的地名或者人名,配上物美价廉的小食,简单易记还朗朗上口。

这些小食那么多年来都经久不衰而且广受人们欢迎,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特别的名字,使得这些本来普通的食物,多了一层经典又独特的意义。

但是一个人的名字真的会与他人生的成就所挂钩吗?美国有一个母亲,希望给女儿改名为《天才老爹》中她最喜欢的角色:Tempestt。

可是没文化又懒得查字典的母亲,最后给孩子取了一个读音相似,但是意义却完全不一样的名字:Temptress(妖妇)。孩子从青少年麻烦不断,青少年阶段未结束,已经面临蹲大牢的窘境。

传统思维会认为:“呵呵,这样的名字能有什么好人生?”但是媒体发现,Temptress的家庭才是她糟糕人生的罪魁祸首。

父母终日游手好闲、家无宁日,贫穷、不安、争吵的氛围终日围绕在Temptress的身边,所以才会让她向外寻求存在感,走上犯罪之路。

名字的确承载着家庭对于新生命的美好祝愿,某程度上更是父母对于子女的一种心理暗示——但是这并不是许多不称职父母的借口。

真正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的,除了他自身的奋斗,成长的氛围也尤为关键。

而名字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为零。

2、学校给学霸现金奖励,还能坐悍马兜风?

美国有一所高中,为了激励学生,承诺每个学生,只要他们的学科达到了“C”等级或以上,就会获得现金和坐豪车兜风的奖励。

传统的思维第一反应通常是:什么?学习是为了自己,为什么要进行物质奖励?这样的举动会让孩子们的学习动机不纯!

然而仔细一想,如果通过这种“设计激励机制”,能够让孩子产生主观能动性,学习成绩提高,完成阶段性的胜利,对于孩子、父母和学校百利而无一害。

“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固然没错,可是当惰性和忙碌成为限制人们发展的桎梏时,这种机制何尝不是一种“优化再生”的尝试?

3、总有野鸡给自己加戏,记得别给他们舞台

但是魔鬼经济学的逻辑可以应用到每一个犄角旮旯吗?显然不能,设计激励机制并不是对每一个孩子都有效。

毕竟青少年为了哗众取宠,是会“视金钱如粪土”的生物。

可见在任何的机制与模式中,“人”是最大的变数与不可控因素,这就说明了社会在采取算法措施时,需要顾及到尽可能多的意外与特殊原因。

这更是经济学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大限度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魔鬼经济学》中确立了一个有悖于传统智慧的观点: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

换句话说,这部纪录片就是“你以为你所以为的世界就是你所以为的吗?当然不!”的戏谑解释版。

而无论是哪种解释,都只是为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实现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而当人们的认知和事实,真的实现“误差最小化”甚至统一的那天,或许经济学就又是另一番解读的角度了。

《魔鬼经济学》全片观看

——————————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DOCO热纪录 | ID: docochina

知乎 | 豆瓣 | 爱奇艺 | Bilibili 平台均已入驻!

官方APP:DOCO热纪录

 短评

好烂!比起 inside job 和 too big to fail 差远了。

6分钟前
  • leemajia
  • 很差

还不错的纪录片

10分钟前
  • NAHTE
  • 推荐

喜欢

12分钟前
  • 和尚
  • 力荐

不知道为毛让我最喜欢这部片子的原因是我觉得Stephen Levitt好帅啊~~

16分钟前
  • Evelyn桃桃
  • 力荐

对看过原书的人而言,电影仅限于重温。

19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咋说类~~看的我头有点晕~~原书对我来说很经典~~

22分钟前
  • 南條艾草
  • 推荐

传媒派电影

27分钟前
  • MichelleLOU
  • 还行

还是书好

31分钟前
  • DirtyCAT
  • 推荐

物理学来说,伦理道德是理想无摩擦状态,经济学是现实中带阻力情形

32分钟前
  • strelizia
  • 推荐

观点可以不完全认同, 但是非常有意思啊!

35分钟前
  • Violette
  • 推荐

开篇说的是边际效益,名字和相扑和经济学没任何关系。最后的激励机制真的很有启发。激励用于引导效果之所以好,在于对象没有形成固定认识;相反用于改正观念就难得多。说到底,激励和管理学有关,还是和片名无关。

37分钟前
  • fight2010
  • 推荐

挺好的,喜欢这种纪录片类型。要去看看原著。片中小孩Kevin好帅,EQ也小高~~心,黑人母子相处模式也不错( ^_^ )

40分钟前
  • 金小神
  • 推荐

推荐看书

44分钟前
  • 麦子
  • 还行

中间关于日本相扑的非常有趣,开头起名的那个很无聊...

45分钟前
  • c
  • 还行

超级PPT,太不错了~哈哈

50分钟前
  • 老鬼
  • 力荐

一家之言,而已

53分钟前
  • 老六
  • 还行

他不是在讲一个经济学,而是在围绕经济学家面临和看待世界的东西。这是典型的美国人的思维。对啊,为什么我们非要把很多东西强加在看到的东西身上。。。围绕一个问题,我们呢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

54分钟前
  • 朱公子
  • 力荐

funny but..

56分钟前
  • 一期一会
  • 推荐

赞呢 很久之前看的书 就赞 一个记录片 拍的很不错 津津有味嗒~

58分钟前
  • Aurora
  • 力荐

所讲的道理太浅了

1小时前
  • mon babe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