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加里波利1981

剧情片其它1981

主演:梅尔·吉布森  马克·李  比尔·克尔  罗伯特·格拉布  David Argue  比尔·亨特  Geoff Parry  

导演:彼得·威尔

 剧照

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1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2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3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4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5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6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13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14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15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16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17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18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19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3 21:14

详细剧情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利普里战役是盟军惨败的一场战役,却有无数澳洲人参予和牺牲。导演藉这场战役写一个少年梦,阿奇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本来是运动场的跑手,为了伸张正义参战,便把体育精神也带到战场上。他拒绝在战场上充当微不足道的跑腿,宁愿跳出战壕与敌军交锋,明知上级颁下荒谬的命令,仍然忠心耿耿地执行。他的好友法兰是一个浪子,喜欢在运动场上作弊,来到军营也是玩世不恭,等到他真正沾染战争的气氛,也逐渐收起轻佻态度。电影从澳洲西部的牧场开始,发展到开罗的训练军营,最后在土耳其的战场结束。战场上的军官求胜心切,明知下属被敌军的机关枪瞄准,仍然迫令他们冲锋陷阵,结果一败涂地。两个年青人一心为社会服务,结果一个要赔上性命换取经验,留下好友在旁边狂号,惊见理想幻灭。
  影评&幕后
  编剧和导演用相当细腻的步调,将人性光辉描写得相当淋漓尽致,撼动人心。影片最后的停格,让人联想到了知名战地摄影记者 Robert Capa 于西班牙内战所摄下的经典照片《A Republican militiaman meets his death》。本片荣获澳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导演、剧本等八项大奖,梅尔·吉布森更因此荣获影帝头衔。本片获得澳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导演、剧本、男主角 (梅尔·吉布森)、男配角 (Bill Hunter)、摄影、录音、剪接等奖项。
  梅尔·吉布森1956年1月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因浓重澳洲口音被当成澳洲人,父母是爱尔兰天主教徒,在纽约长大的吉布森从小就对电影产生巨大浓厚的兴趣。
  1968年他随家庭迁至澳大利亚居住,并且在悉尼学习专业表演技术。随后进入影坛,1979年,吉布森出演了两部不同题材的故事片,在感人的剧情片《蒂姆》中,这位22岁的小伙子因成功演绎了而获得萨姆奖;另一部令他一举成名的则是著名导演乔治·米勒的科幻片《疯狂至极》,这两部影片的成功使得吉布森成为澳大利亚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此外,他还主演了米勒导演的另一部影片《蒂姆》与此同时,他还受到另一位澳大利亚新浪潮导演彼得·威尔的青睐,主演《加里波第》并因该片第二次获得萨姆奖最佳男主角奖。1981年,吉布森在《冲锋追魂手》中的出色表演使他首次被全世界关注。他与威尔的第二次合作进一步提高了他的知名度,这次他在影片《危险年代》中饰演一位企图掩饰印度尼西亚血腥政变的麻木无情的记者。

 长篇影评

 1 ) 澳洲愤青的殉道仪式。

对我而言,这是第一部展现了澳洲士兵献身于战场的战争片,但其实真正表现战争的部分却比例不大。导演花了大半部的时间在表现一群澳洲热血青年们的农场生活,两个快腿青年之间的深厚友情,大战之前的嬉笑怒骂。总之这群即将登上死亡战场的澳洲牛仔们丝毫搞不清状况,战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是否准备好了?甚至连最基本的问题也许也不明确: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Gallipoli战役发生于1915年,对于澳洲和新西兰两国来说是第一次正式参与到世界的主要战场中,两国组成了澳新联军——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Army Corps (ANZAC),而Gallipoli战役也通常被认为是两国的民族意识诞生的标志。在本片中便可看到多处体现澳洲人民表达他们民族意识的地方,最突出的就是对英国老大哥的不完全服从和呛声。
 
战斗前的大段铺陈有点像【锅盖头】的感觉,士兵们所作所为好像根本和战争扯不上关系,逛市集、买假古董、进妓院...就连战斗演习也跟玩儿似的,没点紧迫感和认真劲。

导演想说明,这根本是一场毫无准备的盲目战役,至少是一次战略上的极大失误。事实上也差不多如此,澳洲士兵们只是像移动靶子一样盲目冲锋让土耳其军练枪法。电影就终结于主人公Archy中弹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一个伟大的短跑运动员牺牲了,一段伟大的友谊终止了,而所谓的爱国抱负和理想也只是一纸空谈...

 
很明显反战的主题出来了,但是导演似乎反的过了一些,与其说反战不如说反英了。的确Gallipoli战役是一战时的一个惨痛教训,失策的指挥导致大量的无谓牺牲,导演几乎把一切责任都归罪于英国的指挥方,有句台词,当一个澳洲士兵问道英国士兵在战斗中做了什么的时候,另一个澳洲士兵回答“他们只是在沙滩上喝茶。”。就是在战斗之前,导演也通过澳洲演员之口不断重复一个疑问:一战到底关我们什么事?我们是在为自己而战还是为英国而战?在我看来导演的政治主观性太强,太狭隘了,使得本片政治倾向太重,也许讨好了澳洲和新西兰的观众,但是应该也“得罪”了不少英国观众。
 
不知是巧合还是怎样,Mel Gibson的选片口味也有点“反英”,【勇敢的心】和【爱国者】是典型的例子了,本片中他的角色也是一个“反英愤青”,先前拒绝参军因为认定这是一场替英国人打的仗,之后参军也并不是因为改变了信念,而是受到了好友的热情鼓舞,希望在战场上扬名立万,颇似阿喀琉斯参加特洛伊战争的缘由。
 
蛮不错的澳洲电影。

 2 ) Gallipoli:澳大利亚精神独立的起点

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影片却没有在荷枪实弹的土耳其战场上花费多少笔墨,相反,大量的篇幅都集中在主人公出征前的澳大利亚和埃及的训练场上。与一般的战争片相比,本片少有硝烟弥漫,少有血肉横飞,甚至大部分场景都让人感到轻松愉快,这一切美好与Archy的死和Frank的悲痛形成了强大反差。而战争已无需多加描绘。影片让我们得以透过战役伤亡者的冰冷数字,看到一个个与Archy和Frank一样的鲜活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家庭和朋友,然而一切都随一场战争灰飞烟灭。战争的残酷和惨烈的牺牲一览无遗。

Archy纯朴而正直,Frank则狡黠而不失理智,两位性格迥异的年轻人因战争而走到一起,成为生死与共的朋友。Archy与Frank代表了当时澳大利亚人对待这场战争的两种态度。Archy凭着一腔年轻人的热血积极参战,Frank显然更为理性,但也未能置身事外。个人在时代面前无比渺小,没有人能够于世外独立。这是一个群氓的时代,在整个澳大利亚弥漫着协助英国、参战光荣的空气时,人们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很多澳大利亚士兵都像Archy一样热情地投身战争,悲壮地葬身异乡。他们可能至死都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何而战,是简单地为了那一身帅气的戎装?是了自己为国效力的一腔热情?还是为了一份为英国瞻前马后的意气?Archy默念每次赛前Jack与他的对话,像从前比赛时一样冲出战壕,年轻而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定格。战争过后,死者已矣,生者强忍悲恸,冷静反思,我们是谁?我们为何而战?惨重的代价换来了澳大利亚在精神上的重新定位,唤醒了澳大利亚人的民族意识。

 3 ) 加里波利——无意义的牺牲

加里波利半岛位于土耳其海峡的入口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一旦占领这个半岛,便能控制土耳其海峡,协约国的物资便可源源不断地援助俄国(若此战役英法获胜,或许俄国不会崩溃,十月革命是否会发生?)战役从1915年打到1916年,英法联军(战列舰11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16艘、潜艇7艘、扫雷舰21艘以及水上飞机母舰、炮舰和大量辅助船等共100余艘,先后将57万余人投送到预定海域)
协约国方面的主力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场战役后来也成为澳新两国的重要历史。
· 英国:21,255战死,52,230負伤

· 法国:约10,000战死,约17,000負伤

· 澳大利亚:8,709战死,19,441 負伤

· 新西兰:2,701战死,4,852負伤

· 印度:1,358战死,3,421負伤

· 纽芬兰:49战死,63負伤

· 土耳其:86,692战死,164,617負伤

 
后来,又知道澳大利亚在1981年拍过一部名为〈加里波利〉的电影

Gallipoli
又名: 战火危城 / 加里波利 /

导演: 彼得 韦尔 (Peter Weir)
主演: Mark Lee / Bill Kerr / Harold Hopkins

上映年度: 1981
语言: English
制片国家/地区: 澳大利亚

 

这部片子的男主角居然是梅尔吉普森,想不到那时的他如此年轻,还是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但他演的并不是英雄,而是个普通的士兵,在战争中悲惨地幸存了下来。
片子与我想象中的战争电影很不相同,有一半的篇幅都在澳大利亚,还有一部分是埃及,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长度是在真正的战场——加里波利,一直以为这将是一部大场面的史诗式的战争片,结果真正的战争场面微乎其微,仅有的几次冲锋镜头也都不过区区数十人,不过数十秒钟(与我的期望落差很大)。
这是一部主要表现个人命运的电影,战争场面完全只是陪衬,重要的是战争中的人,光荣与梦想,毁灭与苦难。
片子的花絮很长,导演一开始就明确了这部电影的主题,并不是为了歌颂澳新军团的战绩,而是想要表达战争中人的“无意义的牺牲”。
这其实是一部反战电影。
70年代末,越南战争刚结束不久,整个西方世界都在反思当中,〈加里波利〉的主创人员顶着许多压力(临时更换投资方,最后救火的居然是新闻巨头默多克,因为默多克的父亲当年曾经是前往加里波利前线采访的澳大利亚战地记者)
全片的结尾非常奇怪,在我以为高潮刚刚来到的时候,却戛然而止了——

澳大利亚的士兵们在战壕里,不远处便是土耳其人的机枪阵地,英国人命令澳大利亚冲锋,所有人都知道有去无回,一出战壕便会立刻被打死。他们在知道自己即将死亡之时,拿出家人的照片和信件,然后勇敢地冲锋了。此刻梅尔吉普森已经拿到了停止进攻的命令跑回来报信却还没有回到部队,他的战友们纷纷死在阵前。

最后一个镜头,是他最好的朋友在短跑冲刺中被子弹击中。

电影到此为止。

无意义的牺牲。

导演的反战用意尽在不言之中。

在今天疯狂的世界局势之下,〈加里波利〉的意义依然存在,甚至更有价值。

虽然这部电影完全从澳大利亚的角度出发(就连英国指挥官也被他们贬低了)。但是,战争,毕竟是在土耳其的土地上。

加里波利的真正主角是土耳其,是当时担任前线指挥官的凯末尔(后来成为土耳其国父),土耳其人以自己的勇敢不屈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他们的加里波利的胜利者,尽管他们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投降。

如今,加里波利的海滩已经因为那场战争而成为了旅游胜地,当地的公墓埋葬着土耳其士兵,也埋葬着阵亡的英法澳新联军士兵。纪念碑上刻着凯末尔于1934年撰写的铭文:


   这些献出鲜血和生命的英雄们,
   在一个友好国家的土地上
   和平地长眠。
   与梅赫默特切克们躺在一起。
   从遥远国度将自己儿子送到战场的母亲们,
   擦干你们的眼泪吧。
   你们的儿子如今躺在我们怀里,
   他们在安息,他们将和平地长眠。
   在这块土地上献出生命之后,
   他们已经成为我们的儿子。

 

 

     这段史上最有男人气魄的碑文,证明了凯末尔才是真正的英雄!多么宽阔的胸怀,对敌人的尊敬,对生命的敬仰,对大地的崇拜,他让长眠于加里波利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战士,成为了土耳其人的儿子。

     愿所有无意义的牺牲者们安息。

 4 ) 那些早早逝去的英灵们

今天是ANZAC DAY,于是发现了这部电影。81年的片子居然比我还早出生...
----------------------------------------



开始剧透



开始剧透



开始剧透


开始剧透



故事的两位主人公出身西澳,来过澳洲的人都知道西澳在澳洲是一个多么偏僻的存在,而这两个人的家乡居然离Perth还有很远。不知道为什么去参军,甚至男二和父亲还痛恨英国人,男一只是知道英国和德国打了仗,是德国佬的错。士兵们在战前训练的时候,仍然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到了战场突然发现这一切完全比模拟战斗要来得可怕的多 -- 玩过彩弹射击的人应该对这个就有很深的体会,只是小小的彩弹球打到身上立马青紫一片,想想荷枪实弹就不寒而栗。然后在影片的最后,即使战地指挥官报告着当前的情况不适合冲锋,但是仍然阻止不了上级下达的一定要冲上去的命令,那些刚才还在嬉闹着的男孩们,瞬间躺倒不再说话,他们中的很多人,把自己的身体永远的留在了那里。

ANZAC DAY就是为了纪念澳新军队第一次在Gallipoli登陆的日子,之后成了澳洲纪念阵亡将士和向军人致敬的节日。路过Shrine of Rememberance前的松树下看到没见过祖父的孙儿给祖父献的花圈和写的信,不禁潸然泪下。每个人都最终会死去,或早或晚,可是战争是为了什么?

 5 ) 战争是可耻的欺骗,但是那些被欺骗了的战士们,却为我们带来了和平...

电影本身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非常值得历史迷一看。

开始电影进展比较缓慢,首先从男主的人物设定切入,刻画出了一个充满激情自信而又倔强的年轻赛跑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结识男二号,从而决定一起去参军。一开始一众澳大利亚人自以为了解了战争的残酷,把训练当作一场度假——购买纪念品,炫耀自己军人的身份...他们为自己的决定自豪并且一心想着为祖国而战。

然而随后的部分里,战争忽然开始,在夜晚的炮火中,澳大利亚士兵到达了营地,而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接下来等待着的是一场恶梦...澳大利亚人拿着简陋的武器——和土耳其士兵的机枪形成了对比,英国长官下达了让他们进攻土耳其阵地的命令——甚至不计任何代价,英国人根本不看重澳大利亚人的性命...澳大利亚士兵一个个的死亡,虽然一波波出了阵地就死的士兵看上去十分滑稽,但是却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没有人能从机枪的扫射中活下去,就如同澳大利亚长官所说的:这是英国人在冷血的谋杀!

随后电话线被切断,长官希望Archy来传达信息,但是Archy看出了Frank对于战斗的恐惧,而他自己却又满怀着对于杀敌的渴望...

士兵们开始怀疑他们战斗的意义——为了国家?还是被当成了英国人的炮灰?并且在最后的冲锋前写好遗书,气氛非常沉闷。

电影从这里开始转变,Frank脱离的战斗开始传递信息,澳大利亚长官希望阻止送死一般的冲锋,Archy则获得了战斗的机会,当然也有恐惧死亡的士兵偷偷躲起没有参加冲锋...但最后,无论Frank尽了多大努力,还是没有及时传达到停止冲锋的指令...

Frank开始痛哭,而观众可能会想如果Archy上命令也许就传递到了?但是没有如果,可能就是Archy对于同伴的关心反而葬送了更多的性命...而电影的结局则引发了更多的思考——Archy获得了自己参军所渴望的东西...他也很强,强过其他士兵,其他士兵一个个倒下,而他则冲向敌人阵地...最后倒下...镜头停留在Archy身上,他没有武器,只是狂奔,子弹穿透他的身体...他什么也改变不了,这无疑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嘲讽...世上根本没有美国队长,只有一个个死于战斗的士兵...

电影展现出了一场源于欺骗的战争——政府美化了战争的残酷,而人们相信了对于战争的宣传...士兵们被国家欺骗为英国人作战,但是却根本没有收到尊重。在土耳其捍卫澳大利亚的领土?对于我们这些局外的观影者无疑是可笑的,也许这个战争本就不应该开始,但是却又真实存在...

也许Archy、Frank导致了更多人死去。但是他们也仍然是英雄,他们勇气和正义也许在我们看来是愚蠢的,但是我们却正在享受“愚蠢的战士们”带来的和平...这些死去的士兵或许还没有一个小小的艺人更加吸引媒体的关注。但是他们却是真正可敬的人!

 6 ) 《加里波利》:美丽而残酷的生命赞歌和反战宣言

这是彼得·威尔拍摄的一部关于澳大利亚士兵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电影。影片的大部分篇幅其实与具体的战争无关,在远离欧洲战场的广袤的澳洲大陆,有一群奔跑着的年轻人,他们充满活力,做着关于青春的梦,他们想象的战争与真实的差距,比他们与现实战场的距离还要遥远许多。充满热血的生命是美丽的,而当其在那一刻毫无价值的嘎然而止的时候,原先的美丽回忆反而成了痛的根源,留下残酷而醒目的注目和反思。

澳洲,农场。他拼命的跑着,穿过树林越过山坡,赤脚踩着沙石和荆棘,他张口寻找着空气,身体摆晃着渐渐要失去控制,他还是拼命的跑着。
  阿奇,影片的主角之一,就这样进入观众的视野。他和一个傲慢的家伙打赌,用双腿跑赢了骑马的对方。阿奇是个出色的小伙子,有着随年龄一起成长而此刻达到顶峰的充沛的能量、信心以及对远方和未来的向往。这是除了纯粹的为国家效力的念头之外阿奇想去参军的最主要原因。他羡慕祖父过去的漂泊生涯,而如今的祖父却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一方面他理解阿奇的状态和愿望,不想让他失望;而另一方面他当然清楚战争的真面目,而显然阿奇是听不进去的,于是就只能送上鼓励和深深的祝福。
  怀着抱负的阿奇,是想不到此刻生命的绽放将因为战争而走上注定失去精彩的不归路。

运动会上,赢得短跑比赛的阿奇在接受众人的欢呼,而一旁的法兰克垂头丧气,他不仅输了比赛,还输掉了身上所有的钱。没钱的法兰克和去参军的阿奇结伴同行。但他和阿奇不同,他根本就不想参军,没有为这个国家去卖命的念头。
  途中遇到的一家人对阿奇和法兰克的不同态度,让法兰克有了新的想法。这是泛滥于民众中的盲目的爱国热情,国家政府借助大众的力量将某些观念强化并使其成为获得大多数认可的指导性方向。在别人的态度中,法兰克似乎看到自己未来的出路,于是他也要参军了。
  虽然比起阿奇,法兰克要成熟、世故的多,他也没有阿奇的热情,他代表着另一拨相对被动的人,但对战争的真面目同样缺乏认识,盲目的等待着命运的降临。

部队要出发了,离开澳洲大陆开始远征。那遥远的战场、遥远的战争,其实又与他们有多大关系呢,虽然这些年轻人怀着各自不同的梦。
  第一站,他们来到埃及进行训练,为战争做最后的准备。金字塔,斯芬克司,沙漠,假古董,妓院,还有老友的重逢,这一切依然只与青春、与生命有关。
  终于来到了加里波利,土耳其人在对面的战壕里等待着他们,炮弹从头顶划过落到身后的大海里。驻扎完毕,阿奇他们跳入海中游泳。蔚蓝的海水,健壮的人体,这是电影中最美的画面之一,如油画般继续赞颂着生命的美丽。当炮弹的碎片在水中缓缓下坠的时候,他们的脸上闪现出不安和恐惧。

战斗打响,冲锋发起后,就有同伴再也回不来了。糟糕的指挥、部署、甚至整个的作战计划,让这群来自澳洲的最优秀的年轻人成了敌人练习射击的活靶。导演没有把镜头拉大去表现整个战场,只是象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一样注视着他们从战壕里爬起然后又倒下,并留给后面等待着命令的人深深的恐惧和彻底的绝望。
  法兰克因阿奇的推荐当上了传令兵,他拼命的跑着,希望能拯救更多的同伴的性命。当冲锋号在他到达之前又一次吹响,他绝望然而又是无用的嚎叫着,崩溃着倒下。
  而这时的阿奇,面对着如此临近的死神,已然不可能有更多的想法。他用当初短跑比赛前祖父的鼓励来安抚恐惧,冲出战壕向前跑着,直到子弹穿过他的身体。

影片在这生命的最后一瞬定格。之前大量的铺垫,展现着生命的活力与美丽,而到最后生命在瞬间无意义的消逝,悲哀扑面而来。

 短评

年轻帅气的梅尔吉普森演绎的一部让人悲伤的战争电影。We don't wanna fucking war.

9分钟前
  • 黑胖砸儿
  • 推荐

怀揣理想去拼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结尾悲壮惨烈。梅尔吉布森真是稚嫩~

12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还行

不错的反战电影,查了下wiki,Gallipoli战役初期,澳新联军死伤惨重。片子描述了士兵们知道自己将会无意义死去的那个时刻,以及由此终止掉的所有美好经历和回忆。古往今来,有多少士兵在自己的第一场战斗中就死去?

13分钟前
  • 且歌且走
  • 推荐

最灿烂的生命以最无价值的方式终结,最快的双腿跑不过死亡的阴影。虽然无惧,却很悲哀

16分钟前
  • 袋鼠
  • 推荐

7/10。阿奇征服自然的愚蠢第一次表现在与雷士的打赌,他莽撞地与骑马的雷士赤脚比赛,奔跑过旷野的砾石、沙丘和灌木,付出了双脚皮开肉绽的代价取胜,第二次是和唐尼徒步行走在50英里的戈壁,他辨别太阳寻找方面和跟随鹦鹉寻找水源的自信,被遮蔽光辉的黄沙所摧毁,最后是在生存环境恶劣的战壕坑道里,老兵啃食落满苍蝇的饼干,海滩上和水中嬉戏的新兵则被流弹击中负伤,但视士兵生命如草芥的长官宁愿休闲地喝茶,也不在乎无辜送死的澳新军团成片倒毙。导演在拍摄战场之前先展示了世外桃源般的埃及,新兵们骑着毛驴招摇过市、刮掉当地人晾干的衣服,如郊游般乐呵呵地集训,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笼子里成群的妓女和骗钱的古董小贩上,在登陆战前夜的舞会里欢快一把,正如集训时那座被炮弹轰掉鼻子的狮身人面像,人类为征服自然和战争的游戏付出了血的代价。

21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本来想找同名纪录片的,结果找到这部。“澳新军团节”的由来,把一次沉重的失败战争拍得比较无力。

25分钟前
  • 合纥
  • 还行

袋鼠这是自黑吗?1、袋鼠的大兵,军纪败坏,吃喝嫖赌;买东西之后强行退货,否则就打砸店铺,缺少契约精神,活脱脱的流氓嘴脸!果然是大英帝国流放罪犯的蛮荒之地。2、袋鼠的军队毫无战略战术,炮火覆盖后,不及时发动攻击,等土鸡重回战壕做好准备后,再去送人头。进攻时没有组织火力压制,还让士兵子弹退膛、只用刺刀?这指挥官是猪🐷,士兵也是猪🐷!3、这电影告诉人们,什么是战五渣。

27分钟前
  • 马背上的水手
  • 推荐

1.你像美洲豹那样奔跑,却躲不开横飞的子弹。large than life,年轻单纯的生命对于战争的想象充满了理想美化,却在现实面前被无情的战火终结。2.当哀婉深邃的阿尔比诺尼g小调柔板第一次在电影过半后响起,我就料到,之前的自由诗意宣告结束,残酷危险的战争即将吞噬生命。3.荒野沙漠,埃及金字塔,海滩登陆,游泳中弹,战壕赴死……场面的调度切换果真大师手笔。

28分钟前
  • ofelia11
  • 推荐

加里波利的山岗上, 他们的对手凯穆尔这么说: 我是一个战士, 明白生命的价值. 人类的愚蠢难道还不够多吗? 死者已矣, 真正的勇士懂得宽恕, 只有懦弱的人才将敌人挫骨扬灰. 民族间的战争与和平, 往往变成了世世代代的江湖仇怨. 只有懂得宽恕才会有自由与尊严.

32分钟前
  • Yepster
  • 推荐

彼得威尔投奔好莱坞前对澳洲祖国的致敬。通过冗长的轻松环境的铺垫来折射最后一场白白赴死的惨烈,效果并不太好,因为实在是太冗长了,而且这个显然应该偏向好莱坞风格的主题,却带有一种相反的闲散的欧洲电影节奏。以及,有两场插入的诡异电子配乐也不知道是什么鬼。

35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看了两个记录短片后重温故事片。澳新军团血泪,加岛版《致青春》。用3/4的时间描绘青春的无比美丽,用最后1/4的时间把这种美丽击碎,而击碎这美丽的,是爱国主义。讽刺的是,这个国家不是他们生活的澳大利亚,是遥远的岛国。

37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推荐

理想与现实冲突对比,显示战争的残酷。吉普森年轻时候的皮肤真好,我能理解李连杰现在的坑坑洼洼了。

38分钟前
  • christann
  • 推荐

青葱的吉普森,真是很赞...

41分钟前
  • bugz
  • 力荐

这个时期的彼得威尔已经开始走出澳洲的荒漠开始他全新的电影旅程了,影片通过几个年轻人的战争岁月的故事为理想与友谊殉道,一如既往地对民俗的关注,对战争场面的淡化处理,喜剧元素的加入都让影片那个悲惨的结局更具有感染力。

46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1975年,拍完悬崖野餐之后,我在琢磨一个发生在法国的一战故事,有人对我说,干嘛不拍加里波利?现成的题材。第二年,我去伦敦参加悬崖的首映,决定顺道去趟加里波利。先到了伊斯坦布尔,租了辆车自己朝战地开去,那真是很棒的体验。整整两天时间,都没看到半个人从那坡上下,又沿着壕沟溜达,发现了不少战事遗物,纽扣,旧毛,皮带,驴骨,甚至还有没破的水壶,一切都是老样子,我真得触景生情历史感伤,完全改变了对加里波利的认知,当时当地就决定必拍此片。”

47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Serina的“最后一课”,一部以一战Gallipoli战役为背景的澳大利亚电影。据Serina说这部电影在美国上映时还要字幕,因为澳洲口音太重。前半部分太冗长。最后一幕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还是被震撼到了。眼泪在眼圈里打转,振作了一下终于没有被玩手机的女同学们发现

48分钟前
  • 雨夜飞行
  • 力荐

某种意义上,是老谋子也能搞腾出来的作品。性吸引力➕异域风情拉满,很赞。

52分钟前
  • 巅峰Futurama迷
  • 推荐

真正的意外之旅,从昆士兰到土耳其,谁能知哪一次拥抱与相望会是最后一次。可贵之处在于拍出年轻国家年轻人的天真,无愧为澳洲电影传世经典。国民CP美不胜收催人泪下,马克李真是位金发天使,每个天使身边都该有另一个天使爱护他,世界已经太残酷至少对彼此好一些。

55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不同于那些充满着紧张刺激和英雄主义的战争影片。《加里波底》更多的反映的是战火中的真挚的友谊和性格的成长,从平常人的角度对荒唐无知的战争所造成的破坏性进行反思

58分钟前
  • Allen
  • 推荐

(7/10)澳大利亚的《加里波利》和土耳其的《恰纳卡莱》是讲述同一个故事背景,两个片名是交战双方对这场战争的不同称呼。澳版偏重凡人视角,从“害已”的角度反对战争;土版偏重家国视角,强调保家卫国的意义。

1小时前
  • [己注销]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