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鬼火1963

剧情片法国1963

主演:莫里斯·罗内,莱娜·斯克尔拉,伊冯娜·克莱什,于贝尔·德尚,让-保罗·穆利诺,莫娜·多尔,皮埃尔·蒙科尔比耶,勒内·迪皮伊,贝尔纳·蒂费纳,贝尔纳·诺埃尔,乌尔苏拉·库布勒,让娜·莫罗,阿兰·莫泰,罗曼·布泰耶,雅克·塞雷,亚历山德拉·斯图尔特,亨利·赛尔,达琳·莱卓提姆斯

导演:路易·马勒

 剧照

鬼火1963 剧照 NO.1鬼火1963 剧照 NO.2鬼火1963 剧照 NO.3鬼火1963 剧照 NO.4鬼火1963 剧照 NO.5鬼火1963 剧照 NO.6鬼火1963 剧照 NO.13鬼火1963 剧照 NO.14鬼火1963 剧照 NO.15鬼火1963 剧照 NO.16鬼火1963 剧照 NO.17鬼火1963 剧照 NO.18鬼火1963 剧照 NO.19鬼火196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9

详细剧情

  花花公子阿兰(莫里斯·荣内特 Maurice Ronet 饰)在疗养院中进行了六个月的戒酒治疗。疗养即将结束,但他并不能肯定自己是否痊愈。他通过看书、抽烟、写日记、把玩手枪、剪贴报纸上关于死亡的报道来平复内心的恐惧与忧伤。他和美国的妻子分居,同时又与妻子的朋友莉迪亚(莱娜·斯克尔拉 Léna Skerla 饰)纠缠在一起。莉迪亚要求阿兰与妻子摊牌,与她生活在一起,但阿兰拒绝了。回到疗养院,阿兰在医生的鼓励下决定试着重新融入社会,接触自己的朋友们。在巴黎,他开始拜访昔日的朋友,却发现今时的人们全都背叛了从前的社会观、政治观,变得矫揉造作,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甚至对他进行明嘲暗讽。阿兰心中刚刚燃起的积极信念彻底地被摧毁了,他无法掩饰对这个世界的厌恶,再次陷入绝望之中。阿兰最后一次把自己灌醉,醒来之后,收拾完房间和行李,接了一个电话,读完一本费兹罗杰的小说,他拿出手枪朝着自己的心脏开了一枪。
  本片获第28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长篇影评

 1 ) 《鬼火》--戒酒者意识复苏后

如果影片名字《the fire within》可以翻译成《心火》或《灵火》的话,大概要比“鬼火“的感觉来的不那么怪异。很难相信这么阴郁苦闷探讨死亡的电影和张扬绝望激情四射的《烈火情人》是同一个导演。观看《鬼火》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男主角从出场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与规则的格格不入,这样一个矛盾而敏感的人似乎只有死亡才是唯一的归宿。

他观察着人们的一举一动,明明醒着却如喝醉了般行为奇特,那些往日里正常的举动在他眼中逐渐变成了怪异的符号,人们的谈话充斥着虚伪和空虚,最可怕的是,他渴望回归社会来找到方向,却正是在这样一个黑白色的绝望社会里彻底迷失。

触感、性爱、谈话、关心、温暖、内在、快乐、爱情、友谊、金钱……他渴望一切,他看起来什么都拥有,然而最终一无所有。从这些事物身边跑来的他终于轻松自在,读一读喜欢的小说,不需要在多数人的愚蠢中苟活,一把对准心脏的手枪解决了一切。

我自杀是因为你不爱我

因为我不爱你

因为我们的关系冷淡了

我自杀是为了增强我们的关系

给你留下

永不磨灭的伤痛

孤独的游荡在世间中,内心却燃烧着不被任何人发现火焰,在追逐可触摸的情感安慰中自燃。

 2 ) 生命如鬼火

缓慢,沉重,镜头很有美感。

“明天我就自杀”,然后就真的自杀了,是绝望者最后的呼救吗。

看的时候总想到《野草莓》与《四百击》,可能都是严肃电影,有很多想表达的东西,比如电影里随处可见的各种文化中的雕塑,埃及、日本、两河流域之类的;比如好朋友们与自己的对话的机锋“你到了新的年龄了,不能再一直年轻下去了”。

所以把生命的意义归结于女人和金钱也可能是一种虚无吧,年轻的时候因为帅总可以吸引到女人,现在却不能了。

仿佛还提到了又阿尔巴尼亚参战背景,可能也有关系。

很多都看得比较迷惑,最后回宿舍珏来了一句“也许是因为性无能,所以从一开始就不自信,所以就失去很多活着的乐趣,所以才追逐对女性的掌控感,也是一种很有趣的理解,突然就感觉弗洛伊德的一切都起源自性冲动并不是真的歪理学说)狗头。

为什么要那么喜欢喝酒呢,因为喝酒就可以避免思索意义,所以一直在说“”等待一件事的发生:也许就是等待被真正的爱而已。没有人爱他,没有意义的生活,于是选择去世。

19.11.1 卫津路放映室 与panda 珏 panda舍友

 3 ) 那里的人们心里有太阳

“Le Feu follet”在美国上映时直译为“The Fire Within”,内部的火。到中国,成了《鬼火》。我更喜欢英国人的译名,“A Time to Live and a Time to Die”,生之时,又死之时。影片的导演路易•马勒(Louis Malle)喜欢用比较文艺的方式说相对通俗的故事,走最保险的路线,脉络清晰,模糊的地方一定作解释,沉闷的地方也不会拖得太长。所有马勒的片子里,这一部是我最喜欢的。
男主角Maurice Ronet,猛一看像加里•格兰特,再看看又像今天的裘迪•洛,经常有十分男孩气的表情,甜美得忧郁,高贵得随和,演上流社会的公子哥一等贴切。他演的人物叫阿兰,因为酗酒和纽约的妻子分居,在巴黎的戒酒中心呆了半年。医生告诉他已经痊愈,可以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美国女人健康又强壮,她会治愈你的。”他却像一个不愿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舍不得离开蛋糕积木和小伙伴,无奈地反驳,别让我走,我会又开始喝酒的。医生说,运用你的意志力。
他说,多矛盾,你怎么能谈论我的意志力。
对于生活没了耐心,一心想死,戏里戏外,每个人都看得出阿兰要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离开。明天我就杀了我自己,他喃喃自语,擦皮鞋,理箱子,在白纸上涂鸦,剃胡子,抹须后水,看完最后一页书。房间的壁纸是花里胡哨的罗马柱。过度地表现绝望会让活生生的观众失去兴趣,马勒用一种并不矫情的方式说一个决意要死的人,这挺不容易。观众被细枝末节分了神,边看边琢磨,一个临死的人为什么还要合上箱子,都要了结了,保持面部光滑还有什么用。带着满脑子的胡思乱想,紧张地辗转在他的朋友之间,窥视着这一拨那一拨人之间的较量。这是一个很快就要结束自己生命的人,这将是他的最后一天,越是陷入这样的意识,越是莫名的投入,到最后,简直比主角自己还要忧伤。
阿兰的好友是个埃及学专家,他批评“今天的年轻人没有希望,长相英俊,端庄,营养充足,像加利福尼亚柑橘,但是你对他们一点都不了解。”他认为阿兰没有成长,卡在自己的青春期里,所以才焦虑。“和我去埃及吧,那里的人们心里有太阳。”不知道这算不算应了题。心里的太阳,内心的火,都是血液奔腾的动力。阿兰辗转的人群中,埃及学,老婆孩子,就连毒品,都能成为一个牵强的生活下去的理由。他自己却不为所动,靠窗的阳光,成了唯一一次触动他的东西。精神上的,人心里的东西,他却再也感觉不到。
《鬼火》我看了很多遍,有些台词和眼色,每看一遍,生出许多不同的意思。我对这个叫Ronet的男人有些痴迷,和镜头里所有的女人一样,情不自禁地对他含情脉脉。他面色苍白,魂不守舍,依然倍受瞩目,诊所里的老太太,咖啡厅里的陌生女子,刚从汽车走上大街的摩登女郎。他只能满面愧疚地一一回应她们兴致勃勃的观察。我用他的眼睛去看那些面色里流露爱意的女人,看她们拿掉又戴上珍珠的手链,描画眼线,扶正硕大的耳环,美丽的金黄的发髻。真漂亮,我替他遗憾,因为他一遍有一遍地说,感觉不到。
他的美国老婆桃乐西,影片中一次也没有出现过。她的金发相片散布在房间里的每个角落。没人知道阿兰到底爱不爱她,恨不恨她。她有没有回他的电报,是不是从来不曾给他打电话。他留下了一封遗书:我自杀是因为你不爱我,因为我不爱你,我们之间疏远了,我用死来使我们亲密,我离开你,给你不可磨灭的伤痛。
58年,让娜•莫罗(Jeanne Moreau) 和Ronet一起出演了马勒的《通往绞刑架的电梯》。5年后的《鬼火》,她又友情出演了Ronet的昔日好友。略显老态,噘着那双莫罗氏的倔强厚嘴唇,反驳嘲笑阿兰的人,“胡说,他是个可爱的家伙,只是太忧郁。”
忘了一个挺重要的八卦,这位可爱的男演员Ronet,居然是大师卓别林的女婿。

 4 ) 最高段位的绝望

路易·马勒像许多“左岸派”一样,也是拍纪录片起家的。1956年他和雅克-伊夫·库斯托合导的一部探索水下异观的纪录片《沉默的世界》,一举获得当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第一部片子就站在了如此之高的起点,而这时的他年仅24岁。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也一直是纪录片和剧情片并重,自称“既爱卢米埃尔(纪录),又倾向梅里爱(剧情)。”
 
1957年,路易·马勒拍出了《通往绞刑架的电梯》,由让娜·莫罗主演,冷峻压抑的风格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位25岁导演的剧情片处女作。片中描写了一对苦命又倒霉的情人,男的犯下了一件命案却阴差阳错被认作为另一件命案的凶手。影片在设计上最巧妙的是,从头至尾男女主角都没有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除了片末两人的一张合影,而正是这张合影将男人送往了绞刑架。片中Miles Davis的爵士配乐,也成功营造了焦虑、疏离的气氛。
 
如果说人的一生中有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在这一刻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那么路易·马勒的关键一年无疑是1944年。当时的马勒还是个孩子,在教会学校读书,几个盖世太保闯进课堂,抓走了犹太学生,连同窝藏学生的校长。校长被推搡着离开教室的那刻,回过头来对马勒和其他学生说:“再见,孩子们。”这一幕后来在他的影片《再见,孩子们》中重现,成为漫长铺垫后的致命一击。马勒日后回想起这1944年冬日的早晨,觉得校长被带走的那刻,他的纯真也被粉碎了。他说:“我所有的电影都是以‘纯真的丧失’为主题的。”同样以1944年为背景的还有《拉孔布·吕西安》,讲一个乡下少年吕西安原想加入抵抗组织,在被拒绝后转投了盖世太保,又爱上了一个犹太姑娘,最后因叛国罪被枪毙。这多少让我想起《朗读者》里的讨论,乍一看似乎在讲他不过是站错队,但其实导演用了更多的笔墨来描写他的冷漠无情(例如他可以用棍子狠狠地打飞鸡的头),而这种无情是源于心智的不成熟,他对于生命并没有感性的体会,就像《朗读者》里的女主角可以看着那么多人烧死在教堂里而不觉愧疚,他们内心中有一部分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吕西安即使在表达爱情的时候也显得僵硬且强硬。路易·马勒不断地回到自己的早年经历进行创作,想来也只有非常勇敢的人,才经得起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清算。
 

 
我犹豫了好久要推荐哪部路易·马勒的片子,毕竟每部都还算喜欢,但没有特别看中的,想来想去还是选了《鬼火》 。虽然看的时候没有很投入,但也明确感到这是经得起推敲的片子,就像伯格曼一样,即使没有第一时间看懂仍然心生敬意。《鬼火》的气质多少让我想起布列松,不过是少了一层宗教光晕的布列松,如果消极绝望也分等级的话,《鬼火》绝对是高段位的,路易·马勒借一个潦倒的酒鬼形象,把目光投向了人生的虚无,简直是一部黑色的存在主义哲学电影。
 
用一个词来概括路易·马勒的电影,我第一反应是“道德”,而这种道德是通过不审判、不辩护、不讨论的方式蕴含在整体表达中的。他的每部影片都能激起无数的道德争论,《通往绞刑架的电梯》里的婚外情、《鬼火》里酗酒者的自杀、《再见,孩子们》里纳粹的种族主义、《拉孔布·吕西安》里的通敌……但电影本身却不加任何价值判断(当然这种不判断本身也是危险且容易被误解的)。路易·马勒从来不是激进的,他始终踏实地思考、拍摄、和自己的上层出身作斗争,这种踏实使他成为一个有力的现实主义者,比起那些喜欢高喊口号的同辈人来说,或许更值得尊敬。

 5 ) 瘾

就像一部用精致考究的镜头记录将死之人生命最后一天的纪录片一般,镜头完全的对准眼睛忧郁深邃的男人。他曾经是一个酒鬼,与纽约的妻子离婚后在巴黎的康复院进行了半年的戒酒治疗。他与情人在床上缠绵,但神色忧郁,他拒绝了情人的挽留重新回到了康复院。他不想离开康复院,他想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收集关于死亡与自杀的简报,写日记,观察镜子里的自己,身处封闭的房间里是他最自在的时光。可医生让他离开,他的酒瘾戒掉了,病好了,应该出去重新融入人群。于是他见了研究埃及文化和犹太神学的朋友,朋友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人生最大的兴致是写作和与妻子做爱。他诉说自己糟糕的生活,朋友的安慰并不起作用甚至让他反感,失败的人面对成功并且家庭幸福的朋友内心总会有波澜。随后他见了风情万种的让娜莫罗,两人叙了叙旧,他与吸毒的诗人产生了争执,他作为一个曾经嗜酒成瘾的人劝告别人戒毒,但诗人用清高的姿态拒绝了他的善意。这个世界怎么了?他坐在路边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喝下了戒酒成功后的第一杯酒,痛苦又过瘾。他参加了朋友的晚宴,饭后他开始对女宾客献殷勤,这就是喝酒后的模样。朋友们对他评头论足,显然,曾经的他在酒后给朋友惹过不少麻烦。他开始不可控的陷入狂躁,抱怨自己不再有魅力,不再能泡到妞,没有爱人,没有钱,失去了双手触摸的感觉。他感受不到真实,感受不到自己和别人,他打碎了酒杯,他恨酒,但酒是唯一的真实。他在路边向朋友宣泄自己,他想要别人的爱,他想要有人围着他转,他想要爱别人,但对忧郁孤独情绪的瘾却戒不掉,就像戒酒一样不可能。他回到房间,整理衣物,刮掉胡子,穿上干净的白色睡衣,这是死前的仪式,枪口抵住胸膛,戒掉了酒瘾。

我自杀是因为我不爱你,因为你不爱我,因为我们的关系冷淡了,我自杀是为了增强我们的关系 ,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痛苦。

 6 ) 死亡之解

最后一个镜头,这个男人从酒醉中醒来,他拿出手枪,左手在胸前摸准心脏的位置,然后右手用枪口对住,果断的要了自己的命。

黑暗中响起他的画外音:
“我自杀是因为你不爱我,因为我不爱你,因为我们的关系冷淡了。我自杀是为了增强我们的关系,给你留下,永不磨灭的伤痛。”

你说,他这话是留给谁的?有报复的情绪吗?听上去像是对自己所爱的人。
我想了好多天,也不确定。或者,这算他对生活的告白,他把所有活着的意义全部清零了。

他的生活看上去没什么大的问题,体面有教养,气质忧郁。人们都很欣赏他,戒酒诊所的医生,昔日的朋友们,妻子和情人都没抛弃他。他阅读,剪报,还写作。出门前不忘选领带配衬衫西服。
他会看着墙上贴的照片出神的想些什么,即使在他认为外界的一切变化都开始失去意义时,他也会将目光尾随着一位偶尔经过窗外的女孩的身影,直至她消失在视线之外。可见,他内心还是有一些温度一些向往的。

他尝试过寻找意义,在外边走了一圈探望了一些人,他们的生活消解了他对意义的需求,也消解了意义本身。原来,一切所谓的意义都是无意义。意义只是个幻觉,无意义才是真相。

或许我们可以说,生命根本就是偶然,“活着”就是其全部的意义。多数人认识了这一点,继续如常的活下去,该怎么作乐就怎么作乐。
他却相当决绝的抛弃了这等无意义的意义,一颗子弹将所有现实化为乌有。他的死,畅快而干净。

影片中他朋友在路上说的话,也许是他走向死亡最好的注解:
“自从阳光灼伤了你的眼睛,你就开始与阴影做斗争。”
我想,这便是所谓的“鬼火”吧。

 短评

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团鬼火

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6/10。如果你已预知明天只会给你更多的孤独和空虚,你还会选择活下去吗?如果这个世界早已不是你想像中的那样,那还有什么值得留恋吗?目前为止最不喜欢的一部马勒,即便在我很失落的心境下看这片依然走神无数次,说明他拍得并不好,离期待中那种‘’极具灰暗和颓废色彩‘’的效果简直差太远太远了!

10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人生需要有东西维持生存,要有东西可以为之生,要有东西可以为之死,若缺少一个则导致戏剧性人生,缺少两个则导致悲剧性人生。

15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我自杀是因为你不爱我,因为我不爱你,因为我们的关系冷淡了。我自杀是为了增强我们的关系,给你留下,永不磨灭的伤痛。

1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电影放映完才发现身旁坐的是施隆多夫...

21分钟前
  • motongg
  • 推荐

“我已经不爱她们,她们也不再爱我,我们已经没有联系……”这是花花公子阿兰的临终(自杀)遗言。阿兰的悲剧在于,他的生命只有爱和酒精,而这两样东西也是他的忧郁所在,当他再也寻觅不到这两样东西的时候,他的生命便如同行尸走肉了。大部分是莫里斯·荣内特的独角戏,他的忧郁气质不输詹姆斯·迪恩

22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鬼火”象征着那些身处喧闹繁华都市中迷茫个体的强烈死亡冲动,这在某种层面上形成了一种“死亡神话”式构型。阿兰结尾的自杀便是诉诸于死亡神话对其所处的虚无缥缈的无意义世界进行着的生命刻痕(以死亡为代价),正如同结尾阿兰所说:“我自杀是为了增强我们间的关系,给你们留下,永不磨灭的伤痛”。阿兰在心如死灰的负面思绪下用仅存的零星理想主义闪念将自身肉体的消亡雕刻于现代社会这一巨型面具之上,企图赋予虚无以意义。而这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悖论

27分钟前
  • 世界的焚像.
  • 推荐

9.3;“明天我就自殺”

29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你治愈了"——一种戈达尔或者雷内式催眠,新浪潮与左岸派风格在《鬼火》中近乎并置,但它却永远指涉自身,路易马勒以松的情愫—无意义行为(在王家卫的影片中则很紧)模式填补了《局外人》之前、之后。或再现镜像阶段论:完全的自身—外界审视与寻求一个不可能重复的"享乐",再到语言、跳接、毁灭

32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无比意志坚定的向死一天 难以言说的悲凉伤感 宿命论 感同身受 拒绝成年拒绝平庸 自从阳光灼伤了你的眼睛,你就开始保卫阴影

36分钟前
  • 琧婯
  • 力荐

看着有八部半的感觉。你也会跳剪哈~字幕似乎有问题

41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还行

路易·马勒第6作,获威尼斯评审团大奖。莫里斯·侯内气质绝佳。跳切和特写运用很新浪潮。对男主徘徊于焦虑与无聊间的心态描摹精准而犀利,令人犹然念及叔本华。| 踱步,喃喃自语,涂鸦,层叠纸盒,拔娃娃头,臆想通话应答 | 在井底的太阳比地上更暖和 | 你就在我面前,但就是摸不着 | 守卫黑暗。(9.5/10)

4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儘管我是那麼喜愛路易馬盧的電梯和鬼火,卻無法給鬼火打"力薦"的5星。畢竟我還是希望健康的人生觀能帶領每個人撐過虛偽寂寞的無情掃射。

50分钟前
  • spondee
  • 推荐

要对我的朋友们说,“你要还是我的朋友,我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否则你不是我的朋友”

54分钟前
  • 火山边缘
  • 力荐

我能自己写,而且能比路易·马勒拍得更好。

55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玄霜绛雪何足云? 薰梅染柳将赠君。铅华之水洗君骨, 与君相对作真质。

56分钟前
  • 李可笑
  • 推荐

很少能如此于一个角色近乎镜像地联系在一起,路易·马勒以它的优雅和自如慢慢令人滑入绝望的阴霾之中,塑造了一个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悲剧人物,酗酒是社会的施压但也是通向解脱之路更令人矛盾,电影每一次镜头的运动、特写、Erik Satie的钢琴曲,都是无可抵挡,令人心碎的情绪。

58分钟前
  • TWY
  • 推荐

一个人可以因为绝望而死,但不要妄想要给别人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痛。

1小时前
  • 苏莫
  • 推荐

在酩酊中毁灭

1小时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还是喜欢路易·马勒,因为他是新浪潮这班人里心最软的一个。

1小时前
  • 金刚大笑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