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下)

战争片大陆2009

主演:梁朝伟,金城武,张丰毅,赵薇 Wei Zhao,佟大为,林志玲,张震,胡军,尤勇智,中村狮童,宋佳,巴森,臧金生

导演:吴宇森

播放地址

 剧照

赤壁(下) 剧照 NO.1赤壁(下) 剧照 NO.2赤壁(下) 剧照 NO.3赤壁(下) 剧照 NO.4赤壁(下) 剧照 NO.5赤壁(下) 剧照 NO.6赤壁(下) 剧照 NO.13赤壁(下) 剧照 NO.14赤壁(下) 剧照 NO.15赤壁(下) 剧照 NO.16赤壁(下) 剧照 NO.17赤壁(下) 剧照 NO.18赤壁(下) 剧照 NO.19赤壁(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8

详细剧情

  八卦阵一战,孙刘联军力挫曹兵之锐气。曹操(张丰毅 饰)为此忧心忡忡,加之北方将士因水土不服,死伤过重,更令其头风病发作,幸得侍女骊姬(小宋佳 饰)陪伴照顾。孙尚香(赵薇 饰)易容潜入曹营,借士官长(佟大为 饰)垂青,窃取军情。为了适应水战,曹操采纳荆州降将蔡瑁、张允的意见,将战船用铁锁相连。此后,曹操帐下谋士蒋干(师小红 饰)主动请缨前去拜访故友周瑜(梁朝伟 饰)刺探虚实。周瑜将计就计,假借酒醉泄露军机,让蒋干带回假情报,曹操一怒之下误杀了蔡瑁张允。曹操将因瘟疫致死的将士尸体投入江水,名曰“鬼兵”,意欲扰乱孙刘联盟之军心,小乔(林志玲 饰)见此情景,遂决定夜探曹营,劝其退兵。眼看万事具备,但是风向不对,周瑜遂派鲁肃(侯勇 饰)找诸葛亮(金城武 饰)寻助……

 长篇影评

 1 ) 那些黑泽明知道,吴宇森不知道的事儿

假期旅行的途中在宾馆数字电视的点播里看了赤壁,比想象中的好看,我说的好看,是指能看得下去的意思,大概是对吴宇森本身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期待,所以才觉得也没有太失望,看到著名的天凉扇扇子的桥段也有笑到,看到萌萌也有被“萌”了一下,但是金城武还是很帅,梁朝伟还是很闷骚,战斗开始的时候,刘关张等个将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武侠片方式,让人忍俊不住。对于一个拍了一辈子类型片的香港娱乐片导演来说,好像路数变化不多,只不过黑社会老大们当初拿枪,现在拿了刀叉剑戟,虽然使了这么大劲个东西几乎没有什么圈可点之处,但是因为类型片套路的熟悉,拍得中规中矩,反倒比这几年来的夜宴啊,无极啊之类的顺畅得多。前两部是完全被装模做样的假深沉给搞得很烦躁。这部到还好,会看出诚意来,看得出大家都尽力了,水平就是如此,所以就还可以,还可以啦。

 

和邦妮说,整个的过程中,我一直想起黑泽明的《七武士》,邦妮说,那是黑泽明,这怎么能放在一起比。但是我还是自己仔细想了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自己比较着玩,因为有时候如果不这么比,想想到底差的差在哪,好的好在哪,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好东西是怎么来的。

 

《七武士》这个电影,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完全给震惊到,它的好,从镜头,到演员,到音乐,到人物刻画等等每个角度来说,可以写一本书出来。但是我会在看《赤壁》的时候想到《七武士》,则是因为和《赤壁》一样,《七武士》也是一个以少胜多,以寡抵众的战争题材的电影。不同的是,七武士完全是一个虚构出来的故事,却被讲得真是无比,而赤壁之战,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之战,它的的确确曾经发生过,所以没有人会怀疑他的真实性。

 

然而,正是因为没有人会怀疑它的真实性,所以才让吴宇森没有抓住赤壁之战这件事的本质吧。因为故事是现成的故事,情节是现成的情节,真实性毋庸置疑,所以,导演就把重点放在很多场面上,姿态上的东西的表现上,而当年赤壁之战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有过什么样的细节上的事情,到底为什么会以少胜多,可以看出来,吴宇森并没有下功夫去研究过。因此,这部电影,如果抽离了所有中国人都知道这个事是真实战役的这个前提,那么吴宇森所讲的这个赤壁之战的故事,就是一个成立不起来的故事。而正因为他对这个战役没有最本质的研究和把握,所以很多地方,它拍出来是很避实就虚的,比如真正到了战争场面,这场仗到底是怎么打的,就会用最惯常的好莱坞套路的避实就虚法,给每个英雄人物一段表现自己英勇的戏,表现局部,然后大远景。表示战争的胜利或者失败。

 

而看《七武士》,就会明白,大师的伟大之处,则在于,他在考虑一个故事的时候,不仅直抓事物的本质之处,而且也敢把它扎扎实实的,明明白白的表现出来,以《七武士》中的战斗场面为例,七个武士,一群农民,几个山贼,这个仗是怎么打的,弱势的一方是怎么赢的,看完电影后,让我佩服到无以言表,恍然大悟,哦,原来他们是这么打赢的啊。所有的战斗场面,竟然基本上都用的是没有办法取巧的长镜头,远镜头,没有一个地方是跟观众玩花招,虚招的,群戏不好拍,群架更不好打,打群架打得这么结结实实的,看似一场真实的乱战,仔细品味,却又有层次,又有节奏,真不知道导演当时是怎么调度演员,怎么拍出来的。一个导演如果没有底气,没有魄力,对自己要表现的东西没有胸有成竹,没有抓住他想要拍摄的事物的本质,是断不敢这么玩的。

 

说起来,这和我们写东西也是一样的道理,要写你知道的东西,不要去写你根本没有想清楚的东西,这是我近几年来明白的一个道理,从前我想到十分,下笔只能表现出两分,而现在我能想到五分,下笔就能达到五分,这已经是很令我个人欣慰的进步了。如果一件事,你自己都没想清楚,没搞明白,那么写出来的东西,也会空,大,虚,底气不足,缺少生活的底子。搞艺术创作,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这也就是《赤壁》的问题所在,现成的素材直接拿过来用就可以了,然而,这些东西放在小说里还可以,放到电影里,要结结实实的展现给人们的时候,就太不够了,需要填充太多细节了,需要太多底子,这时候,面对有限的素材,需要一个导演去填充更多的细节的时候,挖根溯源是是一种填充方式,添油加醋是另一种填充方式。伟大的导演选择的是前者,平庸的导演选择的是后者。因为想不出,想不透,所以就有挖笛子啊,生小马驹啊这些边角料的东西填充了进来,而看完了电影,我就是明白了一件事,吴宇森讲出来的都是我已经知道的,那些貌似我不知道的,都是他瞎编的,也无关紧要的在兑水而已,赤壁之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吴宇森其实是真的不知道,也根本没有去想。他的精力都放在搞大场面,造声势上去了,或者水平有限,再挖破脑袋,也是勉为其难了。那到也无可指责什么。

 

可能有人会问,吴宇森不知道赤壁之战是怎么回事,难道黑泽明就知道了吗?黑泽明来拍赤壁又能怎样?这让我想起绿老师那天讲给我听的一句话,大意是(出处我忘记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不要去看他做了什么,而要去看他没有做什么。开始的时候我有点费解这句话,但现在说道黑泽明却自己也明白了,那就是,一个真正的大师,通常都是有大老实的人,如果没有想清楚赤壁之战是怎么回事,他驾驭不了赤壁的题材,他就不会去拍赤壁。如果他只能驾驭得了《七武士》的故事,他就只去拍《七武士》,并把他拍得扎扎实实。他知道他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而一个平凡的人总是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没想清楚,也什么都敢拍。黑泽明难道就知道赤壁之战怎么回事吗?他当然未必知道。所以,吴宇森敢拍的东西,黑泽明未必敢拍。

 

因为吴宇森不知道,黑泽明知道的事。



PS:闲扯句题外话,这电影当娱乐片来看我没意见,但是汤唯也是个高妹,林志玲也是个高妹,怎么梁朝伟上了汤唯的床还是很霸道,虎虎有生气,不觉得是个小矮子,可上了林志玲的床,就让我觉得,哎呀,伟仔的腿儿怎么这么短啊。这个这个,吴导这点是有点责任的啊。

 2 ) 前戏很耐心,高潮很激情……末尾没绷住,狗血了

前戏

大片和山寨手机广告、色诱你帮忙写托文的姑娘、搞传销的大叔以及三级片们,有以下类似之处:不管前面如何半推半就郎情妾意,最后还是要图穷匕现,露出真家伙。妙在这一过程即举世皆知,就很考验你前戏的诚意了。烂片子就急忙把投资的家底都搬出来,刀枪剑戟斧钺勾叉,大家一起远学《勇敢的心》近学《指环王》,冲个阵也就罢了,中间划拉几句台词,好比三级片云雨间隙男女主角情感升温。好点的片子,大场面分摊好多场,前戏也沾得笔饱,磨得墨浓,很是有味。当然,最大的抵死缠绵,总得留到最后。

从这角度说,《赤壁》的前戏,比较耐心了。

《见龙卸甲》那种前戏糊涂了事,急忙拉灯上床,凤鸣山长坂坡一通乱炖的,其实也属没法。《三国志》六十五卷,《三国演义》百二十回。真跟大伙讲故事,再怎么蒙太奇也够刘德华老师忙十年。《赤壁》分上下集,但难得,该有的元素都有了。上集里,大体故事讲清,外带孙权射虎张飞写字,还游刃有余给大家教点儿历史知识。下集,群英会蒋干盗书外带草船借箭两个经典段子是去不得的,于是又给安上。
大概全片剧情设置,最妙就是这里:蒋干和草船借箭俩情节一接榫,前因后果,既节省时间又让逻辑严密。虽然曹操生气得还是太突兀,但张丰毅演得不错,节奏尚可,一摇摆一喜剧也就糊涂过去了。

周郎和孔明的智斗削减得很得当。因为按史,这二位没啥关系;按小说,二位欢喜冤家爱恨纠缠,占赤壁故事戏码一大半。去了二位的断背戏,故事也就推得很快了。十万支箭毕,策划火攻,孔明一口喝出东风,今夜丑时,铺垫完毕,高潮了。

综合来说,到林小乔及周平安母子二人去曹营前,故事算比较清楚:长坂、群英会、短歌行、草船借箭,大戏码齐了,故事也讲得顺溜。诸葛亮“略懂”的推广,相当从容,不算急。前戏肯定没法让人满意,但好比《红拂夜奔》里说日本女人:衣服裹得巨厚,脱起来很麻烦。但吴导演至少是尽量斯文的把衣服给脱了,没拿把刀刷一声给划开,然后扑上去行周公之礼。



高潮,场面和节奏

等火一起,吴导最擅长的部分来了。憋足五小时摆文艺片嘴脸,终于此时露出饥渴虎狼之态,效果还是不错的。火戏甚壮阔,当然会使人不免想起拍戏时牺牲的那几位特技;场面控制也很好。而且,和以往曹军一烧即溃、乌林华容道泥坑里滚爬不同,这回戏份多样:破了船队,再打水寨;打完水寨,还有陆战。

虽然特技有时穿帮,但节奏飞快,又饱满,又炽热,馋肉爱看血肉横飞爱耳朵受罪的,估计看下来感觉不错。当然,吴导毕竟枪战片导得多,跟迈克尔·贝似的非砸几座桥几辆车,不算拍片。水战好在哪里?弓箭,火焰。甘宁部队还发明了燃烧瓶。那矢石交错,比《特洛伊》里的冷兵器明显高科技化。曹家用来打官渡的发石车,诸葛北伐中原时的连弩,全到了。对射的弓箭简直像冲锋枪对扫,拿去对付《投名状》或者《影武者》里的铁枪队都有富裕。

除了炸船点火这样非生命物件外,人也得派上用场。末了三家步战,吴军摆个罗马盾阵就上去了。乍一看以为坦克车突袭。打戏,五虎三将外加孙刘双雄外加美周郎,扎进人堆里耍无双,身周围小兵们高喊为了家乡被乱箭射飞,独他们没事:早你们几位上去以一当千就可以了,还要那么多炮灰干嘛?

但最后呢,吴老师终于要露出本相了。量多质足的大场面后,总得有个收尾。于是狗血了。


狗血

赵薇的戏份,多到有些奇怪。大概一为了有个搭配显得孙权人性化,二是多几个女角以免这戏阴阳失调?但她和佟大为胖猪饭桶的念叨着,已经让人明白不妙。最后赵薇一举头盔“我是胖猪”时,虽然知道佟老师必须得死,我还是不厚道的笑了起来……

林小乔的演技,本不足以撑那么多戏份。她好比裹进羊肉汤里的一颗大白兔奶糖,味道奇诡莫测。与其说她为了延缓出兵而过江,不如说吴老师为了让她过江,设置了延缓出兵、等候东风的戏份。戏码之生硬,实在很为难张丰毅老师。

最狗血的是大结局:曹洪们忽然怒火冲天:“都怪那贱女人”,翻身去杀伊,这个就已经不像历史片,而像黑帮犯混了。梁朝伟扑进营帐找曹操,很有他当年留撇胡子号称残剑,扑进秦宫找陈道明单挑的意思,结果非常不妙:被孟德剑指胸口就出来了。

最后那段:一个平台上,集中了本片绝大多数人物。把孙权的弓箭换手枪,曹操的长剑换匕首,这不一地道的黑帮片么?曹操何等样人,这时声嘶力竭:“都给我跪下!”大哥你在演古惑仔?这种“哈哈我终于踩到你了吧”的戏码当年流行时,李丽珍还是良家少女呢!

当然了,这是大喜剧片,不能太怅惘。看上部时我以为周郎箭创会发,高叹瑜啊亮的死掉,结果我还是低估了本片的大团圆度。赵云救乔,周郎放曹。当周郎说罢“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时,我真的在等待他说出“我想让你做个好人。”
可惜没有。


最后这段壮丽港式枪战片狗血,把全片毁得差不多了。怎么说呢?这就像一个男人:他很认真的跟姑娘谈诗词歌赋,显示他虽不饱学但有些才学,还有点小幽默,前戏了很久才开始和姑娘男欢女爱,也的确效果不俗……忽然到最后,你从他口袋里摸出一本《泡妞装B宝典》,然后看见他朝你咧黄板牙傻笑,你才发现……丫狐狸尾巴藏了那么久,原来没藏住……



细节

其实,有一两个小细节,味道不错。外头杀到兵荒马乱时,曹操独自看地图:公孙瓒灭了(注:那不是袁绍灭的吗?),袁术灭了……还有那儿,还有那儿……还有这儿。那时他五十四岁,刚把当年好友兼最强竞争对手的儿子首级拿到,大军南下,轻易克服一个庞大的州(荆襄),那时他就像此后的完颜亮一样,以一场华丽大战一统天下……忽然之间,他发觉命运逆转,他可能将结束过去十余年所向无敌的人生,而且,那作为他有生之年目标的天下一统,忽然就模糊了。这种指点江山的苍凉、对比鲜明的冷静和绝望,倒挺有几分符合他贯穿全片的形象。

虽然刘备的走人是演戏,但尤勇有一段戏演得很不错:“我们奔走天下,失败那么多次……我只想让大家好好活着。”挺人情味的一句话。

最后,本片真正的情侣主角还是再见了一面。只是,周郎被夫人押送而来,无法和卧龙携手谈情。虽然俩人鼻尖隔了五厘米浓情蜜意了一番,但还是被迫分开,从此踏上彼此的不归路……此处有一个极美妙的伏笔。林小乔说:“诸葛先生,别骑萌萌上战场噢。”金城武说:“不会的。”
——唔,原来诸葛武侯一生不骑马,坐个四轮车南征北战,是因为这个。

 3 ) 我本将心比明月

怀着对上部赤壁满怀的好感,希望听到更多林志玲的台词的我,在丰台青少年文化中心简陋的中厅里,失望了。
我是一个庸俗的人,一个低级趣味的人,我真的是把赤壁当成非诚勿扰来看的。老子看电影就是图个乐子。

宏观的评价在看了张公子评论之后(http://my.hoopchina.com/594/blog/27340.html)就没太多可说了,只剩下一些细节可以聊聊。
其实全片我最大的念想是诸葛亮何时会戴上那个标志性的帽子——如果按照胤祥流的分析,那个帽子本应该是他人生的分水岭,从一出隆中天下惊、火烧博望新野、舌战江东群儒、装神弄鬼借东风的旷世天才的青葱岁月,到那个入益州主持大局、白帝城托孤、以一人之力撑起蜀汉大局的以赏罚分明执法严格深思熟虑而著称的一代贤相的分界限。
从此后那个总在千钧一发大厦将倾时刻天马行空起死回生的风流倜傥的白衣鬼才,蜕变成担负一国重任的完美和谐中老年大叔。
都是因为那个帽子。
——————就在我以为自己要失望了的时候,在最后一个场景中,帽子出现了。金城武戴着帽子翩然出场。我对本片所有的失望都烟消云散,真的,虽然他们几乎伸出舌头就可以添到对方的脸,我也不在乎。
我只要那个帽子。

剩下的评论,都是臣服在帽子之下的细节。
1.最后张丰毅的形象很不曹操。大家想起了谁?《乱》?还是黄金甲?其实我想起来《九尾狐与飞天猫》里的大boss,就是被永远不死搞死的那个。
  按照正常逻辑,当时场景应该如下
  曹操:我才是天下第一!!!(张开双臂,仰头高呼)
   【狂风大作,地上的纸张、枯叶、武器都往天上卷,好人们互相扶持,勉励挣扎,刚才受伤的几个伤口飙血】
       你们都去死吧!!
   【所有人胸口埋藏的小型摔炮都炸开,把衣服和摔炮下面的小血包都炸开一个小洞】
  ————————
  这时候如果是徐克电影,应该响起荡气回肠的英雄主题音乐,好人们集中所有功力于周瑜身上,他举着剑飞过来,从曹操体内穿过,曹操四分五裂,炸开。
 —————
 如果是吴宇森常规电影,赵云和刘关张孙等人一拥而上,都被弹飞,最后赵云上去死死抱住曹操,周瑜在地上翻滚着抄起一把逐个连弩,在慢镜头下呲牙咧嘴的怒喝着,去死吧!!然后发射出一串串正义的弩箭。曹操吐血,挣扎,死掉。
————————
 现有的最后结局,你不觉得像张艺谋吗?
 一句故作高深,故意拔高主题的话————妈的,既然你要这么说,底下不能配个更长尸横遍野镜头吗?
特写—近景—远景—全景—最后连燃烧的船的划拉进去。要是没这技术,就一个40秒长镜头环扫战场一周不行吗?
  表现战争残酷就一定要把肥猪和饭桶放进去吗?
  nnd,挤出点苍凉感容易吗,又损失了。

2.
    真拍不了冷兵器的大场面么?
    拍摄宏大的战争场面非要用焰火爆炸古代榴弹炮吗?难道只有爆炸才是大场面么?还是吴宇森只会用爆炸的。
    上一次是张艺谋用满天箭雨给了大家一个启示,下一个启示何时能来呢?不得不说,黄金甲里的气势虽然有点土,但还是很吓人的。

3. 我不要配音版林志玲
    我要萌萌!

4. 找一个男人,尝试一下美男贴面的感觉,很有趣的。

5. 懒得写了。但刘备假逃那场戏,我是全然被吴宇森骗了。
   我觉得这点很牛逼

6. 借东风那几下,真是帅。
   

 4 ) 《赤壁下》曹军的大忌

    《三国演义》里周瑜在赤壁之战前,说曹兵犯了四大忌:一是马腾、韩遂未灭,后方不稳,二是北方兵不利水战,三是马无草料,四是北方兵水土不服。《赤壁下》里的曹兵,仍然犯了四大忌,只是与演义中已经不同了:

兵家大忌之一:任人唯傻
    曹操手下多饭桶。不,何止是饭桶,简直就是弱智,例如蔡瑁、张允。不要说兵法韬略这样高深的问题,这俩人根本就不识数。
    诸葛亮草船借箭,最后得了十万零几百枝箭。这是一捆一捆清点出来的,数字估计错不了。江那边曹操问蔡瑁、张允被人骗了多少枝箭,蔡瑁、张允说有十万枝左右。乍一看数目能对上,实际差多了。首先,曹操是通过一条掉队的草船发现诸葛亮借箭之计的,这条草船上怎么也得有几千支箭。可这还只是小数,大数在后面呢。蔡瑁、张允命人射箭的时候,恰逢大雾(否则也不会中计),只知道方向,看不到具体目标,所以大部分箭雨都落在了江面上——这不只是合理推测,影片中也有这样的画面——照这个比例来看,曹营损失的箭一定是在二十万枝以上的。可是蔡瑁、张允汇报损失的时候,只报了十万枝,有比他还不识数的么?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箭雨射过来的时候,诸葛亮在船舷上画了跳线。鲁肃问他要干吗,诸葛亮说,这里是箭雨落到水中的位置,等我们船靠岸,可以派人下水把箭捞上来。鲁肃大惊失色,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诸葛亮说,这叫刻舟求箭。
    曹操新提升的千夫长孙叔才,看起来好像是郭靖那种又单纯又厚道孩子,实际上就是傻子。一个当兵的,对军衔完全没有感念也就算了,被封了官,却不知道手下为什么跟着自己,还跟被巡逻兵称为奸细的人,玩“骑高高”,送对方出营——单纯和傻之间隔的不是一条线,而是一堵墙,但是孙叔才还是轻松的翻过去了。

兵家大忌之二:士兵嗑药
    《赤壁下》里,曹兵远征劳顿,水土不服,好多士兵因为瘟疫而死。曹操移祸江东,把病死的士兵尸体运到对江,希望东吴瘟疫蔓延,不攻自败。可是曹操错了,他手下的士兵不是因为瘟疫而死,而是因为嗑药而死。证据就是诸葛亮的银针试毒。
    银针试毒这玩意,大家都在武侠小说或者武侠电影里面见过——怀疑食物有毒,就拿银针插一下,银针变黑了,说明果然有毒。银针为什么会变黑呢?这是因为银针跟毒物中的硫化物发生了化学反应,表面生成了硫化银。换句话说,只有遇到硫磺和硫化物,银针才会变黑,遇到“病毒”,银针是不会变黑的。不信的话,你身边亲戚朋友谁要是得病毒性感冒了,你拿银针扎他一下试试,黑的肯定是你的眼眶,而不是银针。
    可是诸葛亮拿银针一插曹兵的喉咙,银针又的确黑了,这只能说明士兵服了硫化物。我们都知道,三国两晋时候的人喜欢嗑药,用他们的话叫“服丹”。想服丹就得先炼丹不是?炼丹就离不开朱砂,也就是硫化汞。看,银针变黑的原因终于被我们找到了。
    那些死于“瘟疫”的曹兵是集体嗑药而死,活着的也未必就干净,这样的部队,又怎么会有战斗力?

兵家大忌之三:军纪涣散
    不提士兵集体嗑药的事,从孙尚香去曹营当细作的经历,就能看出曹兵军纪涣散到什么程度。孙尚香跟着一队巡逻的曹兵后面,就进了营,这是完全难以想象的,不相信的人可以试着去尾随一下负责升降国旗的仪仗队。佟大为扮演的孙叔才被封了千夫长,先不管东汉军制里有没有“千夫长”这一说法,基层的伍长和什长是肯定有的。伍长就管那么五个人,扳扳单手的手指正好数过来,队尾多了个人伍长还不知道,唯一的解释就是伍长是个六指儿,数错手了。
    后来孙尚香偷画营图,被巡逻的曹兵发现了,孙叔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帮孙尚香打了一架。前面咱们已经说过了,孙叔才是个傻子,他做事不合逻辑也就算了,难得的是他的手下不问青红皂白就帮他跟巡逻兵打架,更难得的是,细作逃掉了这么大的一个事,在曹营居然没有任何后遗症,也没有人追查。军纪涣散到这种程度,活该被人当猪烤。

兵家大忌之四:操练不当
    曹操用蹴鞠来操练士兵,希望能借此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实在大谬特谬。蹴鞠练的是什么?练的脚下功夫,最多再加上头上功夫,一旦动手,那就犯规了。让士兵成天耷拉着膀子练蹴鞠,按拉马克“用进废退”的观点来看,这帮兄弟的手算是废掉了。就算最后把士兵都练得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到战场上有什么用?拿北腿大战南拳?除了张飞,《赤壁》里哪还再有一个煞笔空手上战场的?人家一刀砍过来,练蹴鞠出身的曹兵就得琢磨琢磨了:我丫是拿脑袋顶啊,还是脚底抹油,凌波微步啊?可不管选哪样,赢得了么。

    其实,说到底《赤壁下》的曹兵只犯了一大忌:导演是煞笔——真理总是这样言简意赅,我是怕字数太少发不出来,才码前面那几坨字凑数。

 5 ) 《赤壁 下》,四句评论足矣

晴兜兜四句评《赤壁》

金城武立心断背……不成。
林志玲为国捐躯……未遂。
梁朝伟雄风犹在……过时。
吴宇森东山再起……别闹。

 6 ) 别闹!看《赤壁》要专注

本着LV同学有始有终、赤上赤下的原则,我、宜家、夏夏原班人马又在原地——工人影院夜看《赤壁下》。请允许我首先鄙视广电总局,回来上网才发现原来许多经典台词都被删了。比如“周郎还爱他的小马。”这样有爱,又很萌的台词。你以为大家去影院看《赤壁下》为的是什么?还不是这些雷点么!难怪看完电影,有人当即说:“没有上好看,下不好玩。”看,你以为大家真的来看大火怎样烧了赤壁?


左手经丝,右手纬丝
我坐在宜家和夏夏的中间,坐下后才发现自己错了。因为一个是“经丝”(金城武的粉丝),一个是纬丝(梁朝伟的粉丝),最终就是我的双手吃螺丝。只要银幕上,小金同学戴着美瞳闪啊闪的出场,宜家就激动的掐我的左手;转脸换梁周瑜一脸严肃地回答如何制胜,说:“专注”,夏同学就抓我的右手。


饭桶和胖猪谈情说爱
赵薇的孙尚香这次当了卧底,和佟大为演一对恋人。两人经常玩“骑高高”的游戏,纯情得很。这种纯情从他们第一次对话就表现出来了:佟大为说:“你是南方人?南方人热情!”赵薇说:“北方人潇洒!”佟:“我是挺傻的,我妈喊我饭桶!”“我妈喊我胖猪!”真是天生一对啊!


心系奥运,情忧萌萌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奥运主题,也是周瑜的,本集中周瑜继续延续“梦想”,第一次说的时候没人打断他,第二次黄盖就不客气了“打仗光靠梦想是不行的!”
但是电影还是跟奥运息息相关,赵薇在马厩中跑,边跑边学刘翔跨栏。胡军的赵子龙进城墙,别人用爬,他直接把长枪竖地上,撑杆跳过去的,还是背越式。至于射击、掷标枪这样的运动项目,因为跟战争有关,我们就不追究了。
当然还有马术,不过呢,因为萌萌在上一集就被赋予了“不让它作战马”的特权,因此本集中它只能被诸葛亮给牵着走了。


其实诸葛亮是小三
周瑜果然是不折不扣的男主角,这表现在他被所有人爱。女的里面小乔自不必说,男的里面,当然是……赵云。那诸葛亮呢,只好委屈他做小三了。因为只要这两个正宫不在,他就迅速上位。小乔去曹营,诸葛亮就陪着周瑜谈情,不对,是弹琴。赵云呢,因为他一度跟着刘备走了,走前还对周瑜恋恋不舍“后会有期!”回头见到他:“我说过我们后会有期的!”两人又相亲相爱并肩上战场了,谁让诸葛亮“什么都略懂一点”,就是不会武功呢!


曹操万钧雷霆化作一句娇嗔
《赤壁下》中的雷人台词多来自曹操。草船借箭后,周瑜说:“曹操一定疯了。”下一个镜头就是曹操的“周瑜一定以为我疯了。”转脸问属下“你们看我疯了吗?”杀了蒋干,他恶狠狠的说:“你蠢也就罢了,害得我跟你一样蠢!”小乔去曹营拖延开战时间,跟他一语不和拔出剑来,剑拔弩张之下,曹操宠溺而娇嗔的说:“别闹!”千斤坠也要化成绕指柔,根本就拿她拼命当儿戏嘛。我要是小乔,当场杀死他的心都有了。不过这话到了“一个小蓝孩爱上一个小吕孩”的夏同学嘴里就成了“别涝”……好旱(汗)!最终战败的曹操还对战胜的刘备他们大喝:“跪下!”结果没人理他,这时关羽一本正经说:“你已经过时了!”这一句的风头被关二爷抢去了!
另外,你知道诸葛亮天文地理知识都是哪里来的么?金城武说:“根据我多年种田的经验……”并且骄傲地说:“什么都略懂一点,生活更精彩一些!”


周瑜没被气死,也要被汤圆噎死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是过冬节了,大家都都在搓汤圆吃。张飞搓得很大颗,关羽语重心长地说:“搓这么大,你想噎死人哪!”不过这还不是最雷的,最雷的是接下来,大家为了表示对周瑜孤身一人的慰问(因为小乔去了曹营),从孙权开始,每个人都从碗里捞了一个汤圆给他,我无聊的数了一下,加上他原来碗里的三只,一共得有十几颗,满满一碗。可是那场面被这样整得实在悲壮,于是周瑜只好将汤圆……一饮而尽!居然没有被噎着!真是福大命大!


当他们距离最近的时候,只有0.01公分
《赤壁下》中金城武的诸葛亮继续延续上一集的“美瞳闪闪”的眼神,对着梁朝伟演的周瑜搞暧昧。两人说话总是距离非常近,影院中不时听到有人哀叹:“亲上去算了!”两个人还打赌,这个说如果对方三天内弄不来十万支箭,就要军法处置。那个说,如果对方不能想到击退曹操的办法,也要军法处置。结果诸葛亮草船借的箭差了几百支,周瑜要杀他,诸葛亮看着他说,好啊!简直就是挑衅……不,是挑逗!后来他的箭全了,又对周瑜说:“这下看你怎么办。”别人劝,他说:“他刚才要杀我可不是开玩笑的!”非常哀怨!
而借完东风的诸葛亮更是默默对着远方说:“周公瑾,我能做的都做了……”就只差说“为你”了!
当然最有爱的台词还是出现在电影结尾,周瑜跟诸葛亮告别,两个人简直是在利用最后的机会互相告白,这个说我会记得你,那个说:“亮永生难忘!”好一个永生难忘啊!

 短评

三国何其美好,引无数英雄尽妖娆!

4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场面宏大,气吞山河;节奏紧凑,行云流水。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好莱坞式的幽默,宏大而残酷的战争场面,精彩的武打动作,亦正亦邪的台词,传统文化的诸多符号,如茶道、古琴、书法、针灸、蹴鞠、牧童和笛、舞蹈、八卦等糅合在一起,一道三国盛宴,就这样烹制完毕,色香味俱全,吃多了也吐。

6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大江东去……

10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场面浩大,一年的努力换来这个结局还不错吧。其实拍史诗题材不太好拍,拍成这样也还可以了。

13分钟前
  • 品客
  • 推荐

在电影院差点看睡着好几次...说实话雷人台词依然陈出不穷啊...尤其是那充满乡土气息的胖猪饭桶生死恋真是看的让人满脸黑线啊...还不如片头的民生信用卡广告来的有创意...

14分钟前
  • 某茶君
  • 还行

意外的是,我觉得挺好,难道是因为梁惠王面授机宜的缘故?

18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在这么好的戏院看,怎么烂的对白都被音效盖过啦…不过这种白烂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吴导还真是玩不厌,连圣斗士的场面都搬出来了,幸好我也不讨厌 。不过那三位剪辑,你们真是只会剪快不会剪慢的戏是吧…

23分钟前
  • 17950
  • 推荐

“什么事情都略懂一点,这样生活会多彩一些”“以我多年种田的经验…”“你过时了!”……流行语竟然多过冯小刚!

25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非常entertaining

30分钟前
  • 碳酸氢钠
  • 力荐

大江東去。浪淘盡。

31分钟前
  • 齊楊森
  • 推荐

以我多年种田的经验……

36分钟前
  • Connie
  • 还行

我觉得佟大为演这种傻了吧唧的孩子特靠谱

40分钟前
  • 郭朋克
  • 推荐

别闹,别闹,这不是赤壁,这明明就是诺曼底,这明明就是珍珠港.!

43分钟前
  • Zephyrance
  • 还行

凡事都要略懂一些,这样生活才能多彩一些。

46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别比较。挺好看。

50分钟前
  • 摇滚玄奘
  • 推荐

蛮好,末尾狗血了

55分钟前
  • boks
  • 力荐

一场酣畅淋漓的冷兵器大战。

59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还行

周郎啊,把小乔送给曹操,然后你娶了孔明吧!

1小时前
  • 筱晗
  • 推荐

以我多年种田的经验来说……

1小时前
  • 我的苦難史30天30夜也講不完
  • 还行

年度搞笑大片。片尾时,我真的以为周瑜和诸葛亮要激吻了~~~~囧死我。。。

1小时前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