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2009

动漫日本2009

主演:高桥美佳子,有贺由衣,井口裕香,石井真,堀内贤雄,京田尚子,石冢理惠,五十岚丽,中村秀利,金田朋子,平川大辅,樱井孝宏,中村悠一,福山润,渡边久美子,山下百合惠,三泽纱千香,柿原彻也

导演:别所诚人,平田智浩,上田繁,佐藤光,野上和男,白石道太,土屋康郎,丸山由太,荒井省吾,高桥幸雄,奥野耕太

 剧照

香格里拉2009 剧照 NO.1香格里拉2009 剧照 NO.2香格里拉2009 剧照 NO.3香格里拉2009 剧照 NO.4香格里拉2009 剧照 NO.5香格里拉2009 剧照 NO.6香格里拉2009 剧照 NO.13香格里拉2009 剧照 NO.14香格里拉2009 剧照 NO.15香格里拉2009 剧照 NO.16香格里拉2009 剧照 NO.17
更新时间:2023-10-03 22:53

详细剧情

  故事舞台在21世纪中期的东京,那时东京已经因为温暖化而被密林所覆盖,被骤雨与恐怖的热带蚊所威胁的人们建起了以希腊巨神阿特拉斯命名的高塔移迁到了空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类都拥有这样的福利,贫困的人们仍然得留在地面与种种危机为邻过着艰辛的生活。摆在刚从少年教养院出来的少女面前的,是一大片危险的密林以及与个性各异的同伴一同参与进以性命做赌注的战斗的命运……

 长篇影评

 1 ) 心中若有香格里拉

人总是会被很多东西所纠缠。或许时间之手都不能将之抚平。我们这些普通人,也只是在痛苦与绝望中追寻内心的平静。
一次伤痛,需要多久才能平复?我们内心所苦苦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最近总在想,人会不会在某个时刻某个地点,忽然豁然开朗。所有的问题在那一刻仿佛得到神的旨意而瞬间解决。我想,应该有的。
在那个神圣的雪山里,人真的能获得自我救赎吗?心灵能在那样广阔天地间获得自由吗?我们是不是不应该沉溺于往事,将自我束缚?
每个人心中若有香格里拉,世界会不会变得更快乐一些?

 2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透过缭绕无边的白云,那里是层峦叠嶂的群山,峰顶覆盖的白雪在日照下融化,流入谷底的一潭碧水之间。这里是香格里拉,座落在滇藏交接的地段,藏身于迪庆地处的高原,这里是天上人间,拥揽着青葱碧绿的草木,环抱着春波荡漾的水湾……摄影机徐徐拉开,似是贪恋起这无边的美丽,盼不得把一切的景象尽收眼底,两个孤独的旅人挽手长行,既是一次寻心之旅,又是一次灵魂洗涤。

    香格里拉不似相隔不远的丽江,它不是张艺谋镜头下的那份挥不去的黄土浊溪,也没有那种温吞厚实的乡土之貌,而根本就是少了喧嚣和尘埃,只留下寂静与超然。编导用几个镜头便勾勒出滇藏边界的小镇之风,蓝天做幕、绿地为席,中间便是碧绿的坡地、成群的牛羊、古朴的街道、随处可见的货摊……摄影机的推进富于层次感,少了那份男性的豁达奔放,多了一种女性的细腻温婉。这便是台湾人的一种理解高原的方式,她们不善于描摹一种壮阔,却能敏锐的抓住那一份秀美、那一种情怀。

    丁乃筝是舞台剧出身的电影人,却能抹得去那份舞台化的感觉,代之以纯属的电影语言,虽流于走马观花,但也难能可贵。想当年赖声川导《暗恋桃花源》,还依然堕入了舞台化的窠臼,饱受了观众媒体的诟病,舞台是一种事物,电影依稀便是另一种事物,镜头拉开,便不再单单属于舞台。丁乃筝是那场戏里的“春花”,举手投足都是戏,散尽妖娆与谐趣,如今化身导演,推拉摇移尽是情怀,绵延出欣喜与失落,事实上丁乃筝也没有跳出舞台的格局,那人物身后的自然景观,就是她最好的一块幕布了。

    一切的故事便在这片山水搭建的舞台上上演,台北的戏大可忽略,重点皆在香格里拉,这里有一对饱含了痛楚的痴男怨女,女人难忘丧子之痛,男人为之身怀愧疚,于是就都少了洒脱,多了沉重的精神镣铐。宁静的香格里拉是他们疗伤的最好场所,梅里雪山的雪可以消解点滴的伤痕,碧塔海的水也可以洗刷部分的哀怨,等到孤独异乡的厅堂里放出一支歌,女人便可以大大方方的倚在男人的肩头,用手箍紧他的腰,寄托出一份感情,暂先不管它经不经得起考验。相对集中的是一种孤寂里的情感变化,编导一种近乎熔融的感觉去诠释,自然是与山水天地浑然一体。

    一种玄虚在这里亦不可少,它融身于梦境,消解了摄影机所谓记录的一种真实。男人载女人奔驰而行,好似《逍遥骑士》里的洒脱;山顶远观,又是抛不去的仇怨;更有那二十元一夜的香巴拉大旅店,男女在此冲破禁忌,同赴巫山,就舍得抛下那些遮掩。剧情在这里峰回路转,自然有些生硬,之后的梦境,却又有那么一份冗长。女人在沉睡中来到藏人地界,身着本地衣衫,骑马放歌,幻化成一类奇遇,镜头继续捕捉这细微的一面,更显山川的秀美雄奇;那个神秘的藏族男孩则是一个引子,引领女人找到灵魂的归途,原来她的身体太累了,竟然是因为自己给自己戴上了脚镣。

    导演用自己的丝带一针一线编织剧情的主线,从台北的线头开始,至台北而还,一来一返,人物的心境悄然而变。夭折的儿子不需要给她一种折磨,而更应该是一种乐观和洒脱,她越是不顾越容易失去,越是在乎越容易痛苦,唯一的解脱方式就是甩掉虚妄的梦幻、复归自然的本真。台北的都市是一种钢筋水泥的牢笼,它圈住了人们的心灵,禁锢着她们的神经,让人憋气到无法呼吸的困境;反倒是自然畅怀的香格里拉,带给人们一种无言的解脱,让她们脱离灵魂的魔咒,重塑回归生活的热情。

    片中演员并不能让我满意,吴中天略显浮夸,朱芷莹稍嫌过火,这是电视剧演员与舞台剧演员的通病,自然没得埋怨。冯祤刚身为相声瓦舍之领班,自然也罕见与银幕,只是声调依旧,开口便能识别。《孽子》里的青妈柯淑琴业已老去,额头上俨然爬满波纹,想到《孽子》这剧已过六年了,竟然生出一种留恋。尹昭德是表演工作坊上一部电影《飞侠阿达》的主演,本片里则偏居一旁,化身一个有危机感的中年男人。

    表演工作坊的话剧看过颇多,《这儿是香格里拉》却未曾得见,更不知其时如何表现。想来电影透过镜头,表达的是自然,山水皆可以为底色;舞台固定于一隅,本身便已戏化,莫不靠幕布切换回转。丁乃筝纵情于山水,触物于镜端,拍出一部释怀的影片,自然值得赞叹;其间暴露出的种种遗憾,又不得不让我们为之叹惋。作为表演工作坊的主创,丁乃筝也不仅仅满足于做那个“春花”,而欲追逐姐姐脚步,做一朵“白色雪莲花”,香格里拉使之绽放,却又不能不感谢背后挂名监制的姐夫赖声川了。

    《这儿是香格里拉》也是丁乃筝参加“云南影响”的十部电影之一,基本拍出了香格里拉的那份神韵,其视野开阔,也大大超越了之前的台湾影片。而电影的结尾女主角推开百叶窗,镜头推向茫茫天边的雪山,进而叠印出草原上的马仔,这份情怀也已经近乎完全的融入了自然。文/灰狼

 3 ) 评《这里是香格里拉》

        自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于1933年发表以来,香格里拉日渐成为西方人西藏神话的最新一个标本。而在中国,这一神话随着各种冠以“香格里拉”之名的酒店、饭店的粉墨登场终于沦为大众消费文化吞噬的牺牲品。久而久之,香格里拉原初那种不仅作为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而且作为未败坏的高等智力、文化构筑起的精神净土的含义已经荡然无存。在现实中,香格里拉的实际所在地,云南迪庆中甸,仍属于大藏区的范围之内。它仅仅凭借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香格里拉这个词所具有的魅力,每年吸引着无数平时被工作压得喘不了气的城市白领在周末和假日纷纷到来。他们在忙着用相机把美景“保存下来”和欣赏由当地旅游商贩体现的异域风情的同时,便获得了重新与城市的异化和烦闷妥协的勇气,心满意足地搭乘假日结束前最后一班飞机离去。
        由台湾表演工作坊和中国新电影·云南印象项目组合作拍摄的电影《这里是香格里拉》遵循的正是“以自然治愈心灵”这种主题模式,却终于沦为俗套。电影讲了一位沉溺在丧子之痛中不能自拔,几至精神崩溃的母亲独自一人来到香格里拉,在那里重获新生的故事。就这一主题本身而言,尽管被人们一再重复,却不一定就俗套,关键在于电影的表达形式落入了某种不伦不类,以至未能超出周末和假日的观光客的体验水平。这一方面是由于本片的编剧和导演丁乃筝作为舞台剧演员对电影表现手段的陌生,另一方面是因为导演自身对电影主题内涵理解上的摇摆不定,另外,旅游宣传的考虑又使电影在剧情艺术片和商业宣传片之间游移。
        电影的序幕,一个远景镜头表现母亲季玲在儿子的的墓前献花,母亲离去时,在后面远处出现了一个男人的身影。镜头切换到墓碑上,在观众看清了上面的字后,那个神秘男人的脖子进入画面左部,远景变得模糊,观众清楚地看见那脖子上纹了某个图案。一般而言,序幕中出现的这两个人物应该是剧情中的两个核心人物,通常是两个主人公。那个男人的神秘的脖子在正式表明身份前还出现了两次,后来当他尾随季玲来到香格里拉之后观众才知道他叫Alex,再后来,当他和季玲度过激情的一夜后,他才自报家门,原来他是在车祸中撞死季玲的儿子同同的凶手白先生的养子,他因为内疚或者想保护季玲的愿望才一起来到香格里拉。首先,这样的情节设置可谓台剧中的滥套,其次,观众发现,Alex作为原本在序幕中展现的两个核心人物之一,其实完全是游离于主题之外的,他从头至尾都是一个自作多情的多余的人。如果导演的意图仅仅是要表现旅途中的艳遇,那么前面那些铺垫纯粹都是多余的,完全可以安排同样孤独的陌生旅客和季玲在香格里拉相遇。可导演原初的意图分明是像赋予这个人物更多的内涵的:他幼年丧父,母亲为了改嫁把他送去美国念书,丧失母爱的他在每次想母亲时都会在自己的手臂上割一刀。当观众知道这一点时,他和季玲的关系顿时成了一位丧失儿子的母亲和一位渴望母爱的儿子之间的关系。那么,他们之间怎么又会发生艳遇?这不是乱伦吗?如果导演真是这个意图倒是很好地深化了主题:季玲对她儿子的溺爱和不能自拔含有乱伦的变态心理。但在影片的其他地方根本没有这种迹象。电影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是围绕着季玲在转,Alex这一人物根本没有得到表现,而且他在表明身份后迅速地就从剧情中消失了,直到最后才象征性地露了下面。电影里还有一位因为对母亲的爱而欺骗母亲的儿子,他把钱交给母亲的时候,说这是他在城里当司机挣的钱,而实际上是他骗路人要上大学乞讨来的。季玲的丧子之痛,Alex的渴望母爱和另外那位的为了爱而欺骗母亲,抑或伯克莱比较文学系毕业的丁乃筝打算在电影里玩互文的游戏?但从电影中三种感情获得表现得烈度来看,根本构不成互文:季玲的丧子之痛是压倒性的,Alex的渴望母爱则因艳遇的成分而模糊不清,为了爱而欺骗母亲那段则表现得如同蜻蜓点水一般,根本不能给人留下印象。
        剧情的设置中原先有十分巧妙的部分:喜欢玩藏宝游戏的儿子同同生前留下了“寻宝”的线索,儿子死后濒于崩溃边缘地季玲发疯般地寻找儿子留下的线索,终于一步一步找到了香格里拉来。在那里,她发现了另一个同同(考虑到藏传佛教中的轮回观,这一点是可以接受的),这个同同带她找到了宝藏,也解开了她心中那个解不开的结。找到宝藏的那个场景,季玲发现同同脚上拴着锁链,追问他是怎么回事,这时这个藏民版的同同用死去的那个同同的声音反问道,“妈咪,你为什么绑脚链?”这是季玲才醒悟过来,这就是活在世界上另一个地方的她的儿子。这种表现方式在电影中是拙劣的,效果的易得使这个场景缺乏任何感染力,升华或者救赎的完成还没有被人们意识到就结束了。如果换了在舞台剧中,这个场景可以借由演员的表演和富有渲染力的台词成为戏核,换到电影里,导演完全不知道如何用电影的方式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这是一部把各种分离的因素杂糅在一起的电影,由于杂糅,每一因素各自的目的也显得模糊不清。首先是剧情的杂糅。Alex出现的唯一合理一点的理由是增加旅行的艳遇色彩,但这对于季玲在寻子的过程中重获新生这条线索是个干扰因素,因此它既没有讨好主题,恐怕也没有讨好真正的旅行者。与季玲的丧子之痛纠结在一起的还有对凶手白先生夫妇的诉讼,这对夫妇由于没有被抓到证据,拒不付车祸的法律责任,但是又受到良心的谴责,特别是因为白先生患了白血病,更希望在死前得到良心的安慰。我看不出来季玲在从香格里拉回来之后与白先生和解的半点理由,莫非因为患病就可以无耻地抵赖车祸的法律责任(尽管私下里承认),而未接受公开道歉的季玲又可以原谅他?其次,电影在主题表达上也显得游移不定,可以说,它只是欲唱还休地遵循“自然治愈心灵”的主题模式。香格里拉怡人的自然风光,梅里雪山瑰丽的巉岩和缭绕的云雾无疑是这部电影中最具观赏性的画面,但表现自然的镜头却没有超出美景的层面,说白了,那一副副风景画面就像被印在明信片上后那样好看却空洞。就拿浪漫派的标准来衡量,这样的美景除了起到片刻的麻痹作用,很难真正“治愈”什么心灵,因而也达不到主题的要求。因此,导演才安排了另一位同同的出现,这不仅是前面剧情的延续,也是一种希望藏区的佛教哲学、藏名的生活习俗等文化因素参与到剧情中来的愿望。但是,因为对香格里拉的陌生——导演丁乃筝编写剧本时仅仅是把香格里拉作为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根本不知道真有这个地方,后来才知道的——,影片对香格里拉地方文化的表现始终没有超过一个旅游观光客的水平,除了几家店铺,几个转轮,几次用餐和跳舞,女主人公根本也没有真正参与到当地生活中去。比起对自然风光的表现,电影在这方面是真正的浮光掠影,因而文化救赎(净化)的可能性降至为零,导演又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求助于自然。因此,在“转世”的同同告诉季玲不该用锁链绑脚之后,获得象征性的安慰后,她并没有真正获救,她必得跳进梅里雪山谷底的溪水里,才能重生。
        如果有人说《这里是香格里拉》是一部旅游宣传片,恐怕没多少人会质疑。因为致力于对云南作影视宣传的【中国新电影·云南印象】项目组是该片的合作制作方。遗憾的是,该片就旅游宣传而言也是失败的。拾金不昧的出租车司机和失而复得的手提包所体现的民风淳朴和“Star Book”这一山寨版的星巴克所代表的旅游商业同时并存在这部电影里,但当地真正的有地方特点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却在电影中缺失。确实,电影里有大量展现自然风光的画面,但观众看完一遍之后对当地的了解不会比假日的游客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个周末后获得得更多,作为一部电影,这样的表现效果太不尽如人意。最致命的是,旅行艳遇这一恶俗因素的加入完全掏空了旅行的真正含义,电影沦为了现代旅游商业最媚俗的宣传工具,这一点必然让真正了解旅行意义的人反感。
        从《在消失的地平线》这部小说开始,香格里拉的传奇并不仅是由于美景才逐渐流传开的,而在《这里是香格里拉》中,除了几张空泛的美景画面,几乎什么也没有。在这一类电影的制作中,电影生产遵循的逻辑并不是“艺术——资金——宣传”,而是“宣传+资金——媒介——宣传品”。只要有钱,又有宣传的必要,就会选择最有影响力的媒介,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以“艺术面目”出现的宣传品。如今,各地的旅游部门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电影的宣传作用,以后会越来越多地倚重这一工具;而表演工作坊也明了了电影较之于戏剧的更大的影响力,它也需要这一工具的帮助摆脱艺术困境。《这里是香格里拉》就是这两种需求碰巧结合的产物。

 4 ) 高原反应

丁乃筝是[暗恋桃花源]里“偷人”的春花,是赖声川妻子丁乃竺的胞妹,是“表演工作坊”多部话剧的主演、编剧和导演。该片源自其自编自导的音乐剧,不过首度移师大银幕,又是置景于他乡,丁乃筝即便才情不凡,即便祖籍云南,也不免水土不服。 八岁的儿子同同不幸车祸身亡,两年来季玲始终无法走出丧子的悲痛,对肇事夫妇心怀怨恨,与丈夫的关系亦临近冰点。影片对于季玲因丧子而偏执的种种书写,显然走向了矫情造作,编导好似恨不得把“痛苦”两个大字直接做成字幕打在画面上。琼瑶般的歇斯底里,反而让原本应该感人至深的母子情深流于无病呻吟,从一开始,就让人对女主角心生厌恶。 季玲一日发现儿子生前玩寻宝游戏时留下的线索,于是只身离开台北前往香格里拉,初到他乡便丢了全部家当,所幸邂逅神秘英俊男子Alex,主动任其向导,并生出一段纠葛情欲。作为一部“疗伤系”电影,从季玲前往香格里拉的那刻,我们就知道电影的后半部将致力于救赎,不过这段横生出来的情欲,却让人不知所措。Alex作为肇事司机继子的报复心理,并不能为其千里迢迢勾引季玲找到了一个足够强悍的动机,在情欲上费的大量笔墨与Alex的内心缺失及走向不明相对照,更使得这场情事也终成了季玲一场不可饶恕的一夜情。 季玲随后不甚跌落梅里雪山,醒来后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悠远村落,并遇见了一个神秘的藏族男孩。如果电影之前所犯的错误,均可归于舞台剧转成电影的水土不服,那最后季玲得到救赎一场戏,则可称是彻底的高原反应。同同现身与季玲交流,带着粗重脚链,说着“我好辛苦”,最后季玲为同同揭开脚链——我相信这场戏如果是在舞台之上,将会是如何的震撼人心,但这是一部电影,而且是一部讲求真实和生活化的电影,如此戏剧化、象征化、简单化的设定,无疑与影片气质格格不入,让人只有荒诞之感,而无唏嘘之意。虽然最后交待这只是季玲的梦一场,但仍旧因为缺乏先期铺垫,只是在粗糙的逻辑中毫不讲理地给予所谓救赎,最终如高原反应般,头疼气短,绵软乏力。 好在这儿是香格里拉,还有高原美景可以一窥。可惜季玲受救赎过程之简单粗暴,让所谓的“香格里拉”只是沦为舞台上平面的美丽背景,与剧情、主题缺乏互动,即便换成南京路或者王府井或者中环也无不可。说到底,“香格里拉”在这里,仍旧只是对于藏地附庸风雅似的意淫,无关救赎。

 5 ) 扎西德勒

听说这里的风景很美
这里的风景确实美到不真实...

一切似乎都不曾改变
我天天都能看见过去
真实得就像是现在的风景
只是再也触不到你...

我的世界却已经天翻地覆
我天天守望着过去
不真实得就像是现在的风景
我想要到你的世界去..

两个痛苦的人互相依偎
想要逃避却是错误
风景再美
我也不愿把你遗忘
就让我到你的世界去..

不曾想过 原来你一直都在
一直都在等待
我给的自由

原来 你同样必需遵从着自己的命运
你同样从来不曾真的埋怨
我早该放你离去
宽恕自己和他人的失误

如果不放下
又怎能得到

如果
你也偶尔想起我
是否也会如我
嘴角泛起浅浅的微笑...

 6 ) 一个妄想女的香格里拉艳遇


香格里拉+赖声川+表演工作坊...让人无限期待,其实单从名字上也足够吸引你,《这是香格里拉》这么确定,毋庸置疑的口吻,像在讲述一个纯粹的香格里拉故事,呈现一个绝美的梦境加自然景观,然而你要是抱着这种想法去看这部片子,一定会让你死的很惨,纵身而跃的感觉...

这个故事简单讲的是一个母亲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失去了儿子,两年之中她一直无法解脱,直到无意中找到儿子留下的藏宝线索,奔赴香格里拉寻找救赎,从而产生的一段混乱不堪,虚幻想象,当地骗子,错乱关系的艳遇旅程...

一开始我还只觉得此片只毁于女主角,长的酷似尚雯婕的脸也罢,关键是做作的表演,让我很缓慢的才进入片子并一直难受到结尾,后来才发现我忍不了的是这个不知道要表达什么的剧情,打着心灵救赎的幌子,上演旅行中艳遇的肉搏,还是说以一个“妈妈坏了,可以修啊”来让自私的人得以解脱。真是让我不知道它要讲述怎么样的香格里拉...其实我也很佩服自己,失望了还硬着头皮把它看完,可能我还是对香格里拉+赖声川+表演工作坊有太多的幻想了吧,这种组合让我觉得他们会有扭转乾坤之力...

片子里还是有我喜欢的地方,在那个充满绿意的云雾缭绕中,相拥着一抹绚丽的红色,然后两人相继跳入湖中,在水下接吻,还是很唯美浪漫的,虽然跟整个片子有些不和谐,但是感官上还是很舒服,还有整部片子里我不得不欣赏那个去了天堂的孩子,季玲说了一句话:“他很会画画,他很有想象力,他很不一样。”是的,整个片子里唯一完整的主线就是那个孩子,他的想象力,他的世界,他带领着妈妈去找寻救赎,去解开脚铐,他更早的发现这是香格里拉...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香格里拉,而我对它又过于的憧憬...去过云南确从未去过香格里拉,我总是想着,等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可以和我的他一起去香格里拉还有木纳错,在那种最接近天空的地方,最纯净的地方,最经受身心考验的地方紧紧相拥,所以香格里拉对于我来说是个太美丽的梦,我用力编织着,无法触及...

后来看了采访丁乃筝,她说起先写的只是有关心灵洗涤的故事,她并不知道有个地方也叫香格里拉,之后去了香格里拉,感受了当地,经过反复修改,便有了这部片子...此番话让我更加困惑但也有些许释然,或许我更想看的是那个没经改动之前与纯粹香格里拉无关的故事...

 7 ) 这儿是香格里拉

海报对我有十足的诱惑力。香格里拉。赖声川。一袭红袍裹着天地山水间一对男女的身体,蓝天白云碧水间的那抹红格外有视觉冲击力,以为是喇嘛的红袈裟,有佛度众生的意味。一个似紧锁眉头一个是耷拉脑袋,是安静唯美的画面,意境深远,暗涌着不安静的故事和心绪。如果不看导演名字,最初想起的是金基德。

片头设计很诗意,墨点流动伴随旋律轻柔,浸染、晕开、渗透,蔓延的痕迹有如心电图高低起伏,律动的生命,弯转的旅途,似探索,似追寻。点点滴滴,漾出一片浓浓淡淡的花来。
 
并不把她当成爱情片来看,如果主题是爱情,这样的爱情无望又没有归宿,基于不忠和背叛,丈夫是办公室恋情,妻子是旅途一夜情,不纯美,没有力量没有感染力。与女主角有这关联的两名男子,丈夫和Alex,一个已是有名无实貌合神离,一个是无始无终突兀出场又戛然而止,实在不中意。Alex的出现似乎只是为了将刺青上的“守护天使”与“救赎”直接提到台面上暴露出来,倒是希望这两个词不是从他嘴里吐露出来的,要是含蓄的小细节反映出这刺青的涵义,会觉得更是意味深长可堪咀嚼,细细揣摩,原来还有这份真,也会蓦然回首值得怀念。

吸引着看下去的是云南迪庆的风景,同同(香格里拉)的出现带来的神秘气息,以及关于宗教救赎解脱的途径。更赞同这是一部关于母子亲情与心灵解锁的片子。

走出世间是清净,走入世间是红尘。季玲前往香格里拉有如步入世外桃源,精神圣地的召唤洗涤红尘世间的怨恨。季玲回到台北是回归现实,她已解开心灵的铁链参透生死学会原谅和释怀。

镜头下的香格里拉清幽灵秀,牛羊成群、绿草如茵、花海丛林,民风淳朴,安然闲逸,有悠远的旷达美。

出租车司机唱着慈祥的母亲,男声温柔哼唱,暖热而慈悲,令人陷入安静沉思:慈祥的母亲,是美人中的美人,她像白度母一样心地善良,她背水走过的小路,腰弯成一道山梁,她每天摇着经筒,一心为爱女们祈祷吉祥。
她听着,先是笑,继而以手掩面。喜欢这个姿势转换。唱歌者或许无心,听歌者却是有意。

她灵魂出窍般梦游似的几番经历,蝴蝶出现,同同(台北)寻宝的指引,蕴含着神秘不可知的强大力量。人被动地被命运牵着走,又主动地去追寻,其中关系简单又复杂,有宿命的唯心观。蝴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每次出现都带来神秘气息召引着未解之谜,肃穆庄重又迷幻。同同(台北)正是因为追逐蝴蝶而被车撞倒失去生命。她与Alex同住一室的夜晚,蝴蝶出现,停留指间,扇动翅膀,继而燃起熊熊火焰,是预示,是隐喻,这火焰惊吓醒了她,Alex过来安慰,他们接吻,燃烧起了另一股火焰。
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停止在此刻。想起基耶斯洛夫斯基说他是不拍隐喻的,隐喻是给人读的。犹豫起,这算不算是隐喻。
隐喻总是晦涩又深奥的。蝴蝶总是盲目又美丽的。

——你为什么哭?
——我好想他,我想要去找他。
——你找不到啊,肯定你仔细没有找。
同同(香格里拉)与季玲的这番话里很有玄机。他画下一条波折的曲线,最后笔直成一条水平线,也是像垂死前病人的心电图,寓意着生命死亡,心跳终止。她问他你在画什么,他说你怎么什么都看不懂啊。
——怕什么?
——我怕我自己。
——别怕,山会原谅你。
——不要原谅我,不可以原谅我,我是个坏妈妈。
——坏了可以修啊。
   童稚的话,也是深沉的话。他拉起她的手,带她解脱。

台北的同同一直重复着说,这是藏宝图,里面藏着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香格里拉的同同带着季玲进入高山峻岭幽深山谷之中,寻找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索呀啦,在深山里藏有一个宝藏。同同唱起这首歌,得到女声回应:索呀啦,想要什么它就给什么。曲子是《karma》,《Himalaya》里的《karma》,我无数次单曲循环听的《karma》。此处的童声版本,女声伴随大山溪流鸣溅的声响,显得辽远而真实,令肃穆而充满宗教气息的歌曲甜美而滋润起来。
    他们在一片瀑布前停下。他将自己的宝藏指向瀑布之巅的藏族女孩,这个女孩在季玲梦游遇见寺庙、年老的僧人、散发金色光芒旋转着的大经筒之前也出现过,有女神的意味。
    同同说他很辛苦,他想要与这爱人同去,可是被脚链束缚着。这脚链也是妈咪的脚链,因为母亲的牵挂,满是仇怨,两人的灵魂都得不到自由和解脱。这一段,最是温馨。母子相认,彼此救赎,用原谅和包容解开心结。她为他解开脚上的铁链,也是为自己开解愧疚、走出自责与仇恨的困境。她放手,灵魂才能重生。
他是咔娃噶宝,他要寻找香格里拉他的宝藏,他找到了随她而去。她是一个母亲,痛失爱子,为子寻宝而来,开启了自己新生的宝藏。
香格里拉的宝藏,原来,是解脱。

电影里有一段路特别狭窄险峻,甚至连马都害怕不敢过。想起传说中的“地之肚脐”,是条神秘通道,到达香格里拉王国的唯一途径。据藏经里记载,那里有位具有最高智慧的圣人,他通过“地之肚脐”与世界沟通,并牢牢控制世界。

六个月后的台北,撞死同同的肇事司机得了血癌即将离世,临终前终于说了对不起。善恶因果报应,Karma,业,宿命,画下的心电图的直线,轮回,呼应着重复体现,此时圆满结束。

最后一幕,她推开窗,雪山巍峨圣洁映入眼帘,儿歌响起,骑着白马的一对少年,像同同和他的爱人,拥抱着驰骋在草地上,人间祥和。同同自娱自乐游戏着的时候说他是咔娃噶宝,是不是意味着他是这梅里雪山的山神。如果他们的一起拥抱相聚离开是爱情,这是这片子里唯一吸引我的爱情,山神与女神的纯洁爱情。
山会原谅一切的。这里没有罪恶冤孽,万事万物得以超脱。

H对演员并不出彩颇有意见觉得太假太做作,想起姬诚某天在看韩剧的时候说到:“美好,没有什么不好,看好看的就好。”想来,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合适。总是挑剔不足了就存不下太多美好了。用看美好的眼睛去看世界,世界也便美好了。
香格里拉在每个相信香格里拉的人的心里,这样也不枉“香格里拉”这个名字原始质朴又深邃的含意。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处处都是莲花世界,处处都是香格里拉。你有你的香格里拉,我有我的香格里拉,你我的香格里拉不尽相同,却同是圣洁之地。


——来不及了。
——来得及。你看,太阳还没有落山。
细看海报:当你以为生命一无所有,别忘了,至少还有你自己。
是的,太阳还在,本性的光还在,一切拯救都为时不晚。扎西德勒。

 短评

治愈、救赎的意思

4分钟前
  • boks
  • 推荐

看这么一部狗血恶俗的宣传片完全是出于犯贱。///但女猪脚还是蛮有小资气质地,就是有点臆想症,总是在出人意料的时刻鼻子一把泪一把。男猪脚和凤姐男友有一拼。2010.03.16.

6分钟前
  • 八月微光
  • 还行

后半段是一部风景片。前半段留下的悬念,解得不够精彩。

9分钟前
  • fingcat
  • 还行

弄成这样的不伦不类,不是故事不好,剧情很完整而且戏点都不少,在伟大的同时人性的猥琐也没有回避反倒刻意放大。我只能理解为女演员的表演并没能传达故事和导演需要传递的情绪,是为遗憾。另外对于凶手妻子的作法的表现不能赞同。

12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台湾的意淫

15分钟前
  • 绿音儿&外星兔
  • 还行

有点挣扎,介乎三星半和四星间

19分钟前
  • appletri
  • 推荐

我只是为了看熟悉的风景,只是深爱云南这片土地而已。

24分钟前
  • 山贼妖妖
  • 较差

不好看

28分钟前
  • HP
  • 较差

Here isnt Shangri-la ...

29分钟前
  • Fo.
  • 还行

一贯的超文艺姿态,假定文艺不是个贬义词。视角有些偏颇。风光不错撒

32分钟前
  • 糕41
  • 较差

有时候神圣的环境确实有净化人类心灵的作用。

37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你为什么绑脚链?

38分钟前
  • Tony.Kim
  • 还行

就当疗伤系看看吧,画面能败火,剧情能催眠,表演能消食~

43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还行

有些错误是不能被原谅的。

45分钟前
  • 还行

巨烂。

48分钟前
  • 饲养幻想
  • 还行

美中不足的仍是噱头

51分钟前
  • 十二少
  • 还行

94

52分钟前
  • 慢点儿
  • 还行

过程中有点不耐烦,但似乎没这些不耐烦就没有最后的惊奇力量

53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一顆星是給桑格定主的。

56分钟前
  • Ursus arctos
  • 还行

只能说风景真美

59分钟前
  • 深层次空间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