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

大陆剧中国大陆2005

主演:陈浩民,高圆圆,郝蕾,张子琪,吕行,归亚蕾,杜志国,张晨光,傅艺伟,杜雨露,林湘萍,秦焰,李雨泽

导演:梁成

 剧照

烟花三月 剧照 NO.1烟花三月 剧照 NO.2烟花三月 剧照 NO.3烟花三月 剧照 NO.4烟花三月 剧照 NO.5烟花三月 剧照 NO.6烟花三月 剧照 NO.13烟花三月 剧照 NO.14烟花三月 剧照 NO.15烟花三月 剧照 NO.16烟花三月 剧照 NO.17烟花三月 剧照 NO.18烟花三月 剧照 NO.19烟花三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8 15:20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纳兰容若(陈浩民 饰)出生于官宦之家,却偏偏爱上了先帝宠幸的妃子孔四贞(郝蕾 饰),这段感情将注定不会开花结果。经由鳌拜介绍,容若迎娶了名为卢雨蝉(张娜 饰)的女子,尽管卢雨蝉对纳兰容若痴心一片,但容若心中惦念的却始终都只有孔四贞。  最终,孔四贞被康熙(吕行 饰)远嫁至西北,遭人迫害被迫服毒,而身怀六甲的卢雨蝉生产时遭遇了难产,容若生命中两个重要的女人先后离他而去。一晃眼数年过去,容若爱上了罪臣之女沈宛(高圆圆 饰),而沈宛的父亲却恰恰是遭到了容若的父亲纳兰明珠(杜雨露 饰)的陷害,与此同时,康熙亦被沈宛的美貌所吸引,一段爱恨纠葛的恋情就此拉开序幕。

 长篇影评

 1 ) 烟花过后,一切成空

太致郁了这个剧。最初被MV吸引来看剧,看下来发现它确实适合剪MV,尽管剧情人设从头到尾都很扯,但整体意境意外地很对,凄婉的短笛,雨中的荷叶伞,诗和酒,眉眼盈盈如烟似雾含情带愁的少女,眼神纯净深情的温文尔雅的青年(不管演员本人如何,至少在剧里演出了这个感觉),一幕幕的相聚、别离与哀愁,交叠在一起,就像一幅写满了悲伤的长卷~
最终篇,大梦醒来,一切繁华都烟消云散,烟花绚烂后只剩下漆黑夜空,美好的丑陋的善良的邪恶的执着的软弱的……一张张鲜活的脸都再也不见;住过的小院满地诗稿零乱,琴上覆满灰尘。遗稿被雨打湿又被风吹上天,一定是他在天上又有了灵感。犹记得他说过,“人这一生,就是要经历悲欢离合的。”

 2 ) 《烟花三月》:纳兰心事有谁知?脱离于正掌控的前二十集

《烟花三月》是根据清朝词人纳兰容若的一生进行改编的古装历史剧,由梁成执导,陈浩民、杜雨露、郝蕾、归亚蕾、高圆圆、张子琪、张凤书等联袂主演。该剧讲述了清朝康熙年间纳兰容若与顺治帝陪陵的妃子孔四贞和罪臣之女沈宛之间的爱恨情仇的故事。

这部剧播出于2005年4月,可算的上是童年影视剧之一,全片因讲述的是纳兰容若的一生,处处透露着淡淡的哀伤,即便是在开心的时刻依然化不开一抹清愁与孤寂。

因此在童年时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相比钟汉良的容若华美贵气,陈浩民的容若始终带着一丝清冷孤寂。

如今再翻出来看,突然发现,这部剧的总编剧是陈涛,中国著名作词作曲人,《烟花三月》是他执笔编写的第一部电视剧,剧中的配乐请了他的老搭档王备,特意为电视剧打造曲风,也特别贴合剧中清愁的主旋律。

而《烟花三月》的第二编剧是于正,如果单凭印象和本剧前二十集的剧情,完全想象不到这是于正参与创作的电视剧。

前二十集:孔四贞的悲苦,容若的孤寂,美得像画一样的爱情。

容若自小没了娘亲,在娘亲自杀那晚他因贪睡没有起来阻止,成为他一生的心结,且成长过程中与他的父亲纳兰明珠一向观念不合。容若正直且认真,明珠善谋而圆滑,父子二人始终无法达成共识。

后容若因一本拓本无意间误入顺治地宫陵寝,遇到了顺治侧妃,被活人殉葬的孔四贞。那时的孔四贞在地宫待了十年,只等着自己生命结束,结果容若将她带出了地宫,并且在众目睽睽之下,直接导致所有人都反对他们在一起。

在他们挣扎,逃命,摆脱束缚的过程中,容若与孔四贞相恋了,他们能够明白彼此的心意,完成彼此的心愿,只是迫不得已孔四贞最终远嫁云南,成为云南将领孙延龄的夫人,容若娶了鳌拜的外甥女卢雨婵。

容若与孔四贞的爱情中包涵了前期对于活人殉葬的反抗,对于礼制约束的反抗。容若极具个人思想也感染了孔四贞,他们两个一路相伴相惜,相知相恋。

同时也描绘了朝堂中鳌拜与明珠的争斗,康熙与鳌拜的争斗;康熙剿灭三番,孔四贞与孙延龄和吴三桂的周旋;容若一介书生战场上的谋略和胆识,容若与四贞两年后再次相见情义与家国的纠结融合。

后二十集:沈婉的出场,沈家冤案,容若与康熙争夺一女的悲剧

如果这部剧只有二十集,那它将是经典之作,因为二十集内刻骨铭心的爱恋,风云诡谲的朝堂,家国天下的大义都有了。

偏偏又加了二十集,容若痴心苦恋的四贞,在孙延龄战死后深觉对不起丈夫自戕;卢雨婵因病去世,容若接连失去两个挚爱的女人,自暴自弃中与康熙一同到江南游玩,认识沈婉。

后二十集无论从节奏还是剧情都不如前二十集精彩,一个江南歌姬竟然让容若与康熙一同喜欢,而且康熙竟然没有杀掉容若……

总之剧情无法吐槽,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一系列现实的打击,明珠一家因贪污被革职查办,而容若因此长大,从以前那个才情满腹,清愁孤寂的公子哥变成了一个懂得人间烟火的男人,与他的父亲最终和解。

“你一直觉得你的阿玛是一个卑鄙小人,也一直以身为纳兰家为耻。可到了今天这一步,有些话我不得不跟你说。你说我是大清的蛀虫,可你有没有想过,我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我知道,你肯定想说这么做是为了我!”

“我是为了你,别的不说,你想想从小到大你穿过的衣服可曾浆洗过?这每一匹料子都是江南最好的织造坊做出来的,你平日喜爱古籍拓本,只要阿玛看到都会给你收集回来,你可知一本的价值几何?还有你喜欢与那些文人墨客聚会畅谈,仗义疏财,少则几十两,多则几百两……你不喜仕途名利,这些阿玛从来没跟你说过,可是我百年之后你又如何生活?”

“我知道了,儿子会养活自己的。”

类似父子温情还有许多,纳兰也需要成长,明珠在朝堂之余,仍是个慈父。

这部剧无论从配乐还是演员妆发,演技都十分舒服。

剧中有个明显的人设道具,容若会吹笛子,而笛声的曲子正是王备所作《烟花三月》,据说这首曲子是用塑料笛子找到的灵感。而剧中容若向四贞介绍这首曲子是在家的妻子对远赴疆边的丈夫思念所作。

整首曲子悠远,寂寥又透着深深地眷恋与哀伤。既符合了容若一生情路坎坷的艰辛,也包含了容若满腹清愁离索的无奈。

此外,这部戏的妆面特别干净素雅,女演员的妆容很漂亮,特别是郝蕾饰演的孔四贞,柔弱却倔强,温柔却果敢,加上干净的妆容让人无比惊艳。

即便剧中还有高圆圆,林湘萍等一众美女,但孔四贞依然让人印象深刻。

在演技方面,除了有归亚蕾,杜雨露,杜志国等老戏骨配戏,陈浩民,吕行等青年演员也是可圈可点。

陈浩民无论人品如何,无论他如今的戏剧如何,他的戏路都是特别宽广的。在饰演纳兰容若时他表现的最好的是身上始终带着一份清冷,卓尔不群又孤寂的清冷,眼神表达也十分到位。

郝蕾饰演的孔四贞或柔弱,或哀伤,或坚强,或孤寂,或开心,或绝望,一双美目眼波流转皆是情愫。

林湘萍饰演的依娃,蛇蝎美人,或清冷,或狠毒,或妖艳都生动无比。

相较于高圆圆饰演的沈婉,从人设到演技没有前面几位女演员出彩。

当然,这部剧从史料上做了重大修改,甚至篡改,把孔四贞改为纳兰容若的初恋,且细节上不足,不过前二十集还是很美的,当作戏说,千万别认真还能给三分,一分给妆发,一分给演员,一分给配乐。

剧中印象最深的场景莫过于,孔四贞远嫁后,容若在一个秋风萧瑟的街上,喝的醉醺醺,当看到拐角处正在等候他的卢雨婵,低低的咳嗽,伴着萧瑟的落叶,两人对视一眼,默默走过去牵手离开。

关于纳兰性德的一生,已经有过无数的版本,之所以对这一版念念不忘,也许是因为这一首寂寥的曲子吧。

 3 ) 有感

三段凄美的感情如烟花一样美好而短暂,这部剧在婵儿死的时候我哭了,在结尾看明珠我也哭了,特别是那句他对天上的容若说的那句“我最懂他!”震撼到我了。

三个女主都太苦了,贞儿十年孤墓,只有和容若短暂在一起一段时间,而后被迫远嫁广西,两年苦相思,最后自杀在容若怀里,死的时候既有对孙将军的愧疚,也有对容若的不舍,唉;婵儿呢注定是悲的,她知道容若并不爱她,但她还是选择毫无保留去爱容若,为容若开始读书写字,她觉得自己蠢配不上容若,拼了命想为纳兰家留后,因为这是她觉得自己唯一能为容若做的事,真是让人心疼的女孩,最后死前想的还是贞姐姐怎么样了,为没能成功生下孩子而自责,最终也没能见上容若一面,太苦了;宛儿困于她爹的事情,和容若分分合合,为皇上挡刀而死,算是还了他的恩情,最后和容若深情一吻后断气,我觉得她没有前两个女主苦,她起码和容若在一起了,也死在了他怀里,算是挺好的归宿了。她们都太苦太苦了

所以,烟花三月想表达的是容若的三段感情都只是一时的美好,最终只能消散,注定这部剧是悲情的。

 4 ) 看了22集我终于还是放弃了

前面的10集大部分我都是靠快进的,看到22集我终于忍不住按了X并决定放弃。首先因为演员与历史不符,让我挚爱康熙朝往事的人实在是难忍;其次陈浩民这位在我心中一直白衣吹笛的形象终于在22集出现,和记忆中的影像重合,后面的不看也罢了;最后,灵魂人物郝蕾的孔四贞已经死去,多说无益,多看无益。
至于中间的那么10多集,我为什么没有快进并且看完了,还给这片于正的戏三星,只有一个理由呀,孙延龄。知道他与历史上的人物极为不符,但是因为演员的塑造,让我着了道。看到他为了哄孔四贞高兴委曲求全,看到他为了孔四贞的一句“我们”高兴的不能自已,看到他为了让自己心死将孔四贞与纳兰容若关在一起,看到他为了孔四贞改变主意坚持维护朝廷对抗吴三桂,太多太多不能一一复述,惹人生怜,哪怕是高兴都带着丝丝点点的悲哀,打从骨子里就带着的悲剧人物,此剧大概是唯一一个。孔四贞最终都没有爱过他,他临死问她能不能叫她“贞儿”,夫妻二年,付出生命都可,却是仍然如此卑微。孙将军啊孙将军,你到底求得是什么?
最终还是不得不吐槽此剧的不合理,孙将军为了孔四贞放弃兄弟放弃江山,可是那些士兵初初都很认将军夫人这张脸,没有她不肯让将军阅兵。最后却为了这个女人背叛将军并将其砍死。什么神逻辑……还有那些什么纳兰容若说孙将军真是一个苦人的这种台词,以及孔四贞每每为了纳兰发飙欺负孙将军。好吧!我承认了,我就是看不上孔四贞如此的作就仗着孙将军喜欢她,并且最终居然也没有虏获其心,不能忍,没法忍。必须弃!

 5 ) 一往情深深几许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在B站看了《烟花三月》cut版,发现真是几乎完美错过郝蕾的电视剧,小时候明明看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电视剧,却只看过她在《少年黄飞鸿》中演的“十三姨”,连代表作《少年天子》都完全没印象。

最早知道《烟花三月》是在豆瓣鹅组一篇发表于2015年的帖子《说郝蕾被捧高的没看过〈烟花三月〉吗?同剧里不比高圆圆差吧?多图对比慎入》,回复现已百尺高楼,竟然被委屈到跟圆圆对比?其实比的不仅是演技,还有美貌,伤心、微笑、低眉、哭泣等多角度比拼全方位压制,记得前年郝蕾在宣传话剧《曾经如是》时提到她最爱的角色就出自《烟花三月》,理由是她不需要做什么,但所有人都喜欢她。

零几年那会儿郝蕾真是颜值巅峰期,尤其是古装造型,剪水双瞳皓齿蛾眉顾盼生姿,眼睛简直是水做的,乌黑透亮水盈盈,朱唇微微上翘似语非语,此刻明明笑得灿烂却担心下一秒马上便会哭泣,剧里的角色叫孔四贞,是上半部女主,下半部女主是圆圆演的沈宛,二者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在剧中都跟陈浩民演的男主纳兰性德有过刻骨铭心的孽缘,沈宛与纳兰性德的感情事迹确是史有记载,不过孔四贞跟纳兰性德是不可能谈恋爱的,她俩根本不是同辈人,孔四贞生于1635卒于1713,而纳兰性德生于1655卒于1683,相差一个多辈分呢,不过毕竟不是历史正剧,编剧可是于正。

当年于正为何让郝蕾演孔四贞,推测一二,一是于正特别崇拜她在《少年天子》中对静妃的演绎,二是历史上孔四贞差点儿就成了顺治的妃子,而静妃就是顺治的皇后,她俩很可能见过面,历史上的孔四贞没有成为妃子而成了清朝唯一的汉人格格,剧中的孔四贞没有成为纳兰性德的妻子而嫁给了孙延龄,这点倒符合历史,据说最初郝蕾想演的是另一个角色,叫依娃,是个苗族姑娘,妖娆狡猾诡计多端,对孙延龄痴心一片,而于正倒是慧眼识珠,让郝蕾改演孔四贞,这角色跟之前的静妃大相径庭,前者或温婉如水或英气逼人,后者则是跋扈恣睢作天作地,不过共同点是郝蕾对两个截然不同角色的演绎所收获的好评赞誉都横扫了豆瓣评论区,哪怕都不是绝对女主,哪怕剧中还有多个美人,都能独占鳌头,被美貌耽误了演技?没有的事儿。

据郝蕾自己说,当年忍痛拒绝娄烨那片后当晚就签了一直追她的《烟花三月》剧组,因为当时拍电视剧拍得太烦就不想拍戏,接《烟花三月》是为了撞档期不拍娄烨那片,剧拍了大概两个月,娄烨剧组就等了两个月,最后就接了,她说拍《烟花三月》时的状态是,她对自己有要求,不管戏好戏烂,站在镜头前就要好好地演出,这是她的病。

动图比静态更能感受到郝蕾的灵动,图一是纳兰性德大婚当天不去成婚却偷偷跑来见孔四贞,而她在楼上朝窗外看到他时的表情,眼神里尽是无法抑制的爱意绵绵,哪怕已答应新娘子不再同他见面,这就是眼睛会说话,郝蕾说她的表演是由台词带出来的,其实非也,即便没有台词,用面部表情用眼睛就能传达出千言万语,譬如图二中《亲爱的》里印象特深的那个眼神,片中前夫问她儿子被拐到别人家是多久才叫妈的,走下楼梯的她回头望着前夫,没说一个字便把怨愤痛心委屈传递了出来。

 6 ) 一部只需要看前半部分的电视剧

在一部电视剧已经上映超过十年的情况下,我却第一次在偶然的情况下萌发了想要看一下这部影片的想法。而最初的想法不过是因为本人是TVB90年代和00年代电视剧的死忠粉,因此简单地回忆了一下自己童年时曾经看过的几部觉得和那帮的电视剧,如《人龙传说》,《陈浩民版天龙八部》,《天子寻龙》,《封神榜》等,然后就不得不承认,童年的时候,陈浩民真的是我的男神啊!无论现在他在演什么神剧,有多少的负面新闻,童年的记忆真是深入骨髓,也让我愿意去假装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一刻,不要去管现在的新闻究竟是怎样的。
所以,像是欲罢不能一样,就点开了陈浩民多年前演过的一部电视剧《烟花三月》,陈浩民在剧里的清装造型真是好看,虽然他演这部戏的时候已经34岁了,但是身上仍然带着文人的忧郁的气质,以及多情人的温柔,毕竟爱我看来,童年时陈浩民的眼睛里就像是有星星的,无论是段誉眼中对王语嫣的一心一意,还是封神榜中哪吒在最后找不到莲花了,在树林里碰到一只蝴蝶时的深情款款。
我没有把这部戏看完,看到贞儿死了,卢雨蝉也死了,看到容若因为佳人的离去而沉沦于酒和悲伤之中,日复一日,最后又遇到了沈宛。我就不再看了,可能带有一定的偏见,毕竟因为多次被电视剧中的烂片欺骗,很多时候,我已经无法不顾一切地将时间浪费在一部我不熟悉的片子上,所以在看剧前我已经把豆瓣上仅有的几篇长看了,大家对剧的态度还是比较一致的,主要是对剧里音乐的认可和对郝蕾颜值和演技的认可。而对于沈宛的扮演者,高圆圆,却并没有好的评价。事实上,联想到高圆圆,我能想起她在《倚天屠龙记》里的演出,确实,没有演技。而且,从头到尾只会皱眉头。所以对于几乎是同一时期的作品,我也就对网友的评价非常赞成了。而当我看到沈宛出场那里,我果然就再也看不下去了,毕竟四贞珠玉在前,长着一张完美的脸,顾盼生姿的眼神,又是演技派,一颦一笑都让人感觉赏心悦目,对比之下高圆圆就更加不能看了。
看这部剧不能带脑子,真的,不然只能分分钟想要关了它。编剧的逻辑似乎没有一分钟在线过,而本片最值得入人法眼的就是一直淡如水墨画的画面,还有纳兰父子之间的感情了。当然,还有四贞那每一张都可以截出来做桌面的美如画的画面(忽略渣画质,其实我觉得画质也还行,毕竟是多年前的剧了)
所以就带着欣赏风景画与美人的心态来看待这部电视剧吧。一开始是14年前的铺垫,傅艺伟长得真心好看,大气,虽然只是客串,但是依然尽心地完成了演出。最喜欢的永远是傅艺伟的眼睛,以前看过一句话,张震之所以能够成为演员,主要是上天赏饭吃,因为张震长着一双太有演技的眼睛。傅艺伟的眼睛总是那样的明亮有神,摄人心魂,坚定而有力量,而不是那种飘忽不定的感觉。
陈浩民的出场同样让人惊艳。穿着一身绿竹斑驳的服装,在水边,拿着一根树枝练习写字,眉目间尽显少年才气,青竹与人物本身的年龄吻合,毕竟此时的容若不过19岁,就算有过幼年丧母的悲痛,毕竟没有经历过情伤,内心是多么的纯洁干净,对生活依然有着无限的向往,所以他才会听说皇陵有傅山的碑文,就马不停蹄的跑去那里拓碑文。在陵墓中对四贞说,只要心没死,天上地下一定有属于她的一片天地。
去拓碑文的这一晚上拍的真心美,有皎洁的夜光,有不羁的少年,有陵墓中四贞回首的初见。对四贞十年的陵墓生活也做客简单的刻画,每天无非是念经,然后就梳一个死人妆躺在一具棺材里。
最喜欢看的就是电视剧的前三集,这么贴心的容若,这么善良的容若,怎么可能不进入四贞的心呢她的心是早就死了,十年的守陵生涯,除了伺候她的嬷嬷,她再也没有见过其他人,但是这个少年闯入了她的生活,跟她讲外面的花花世界,不顾一切地想带她去看外面的世界,怎么能不让四贞动心。在第二集回到陵墓的时候,她看着容若用鲜血写下的三个字“相信我”,我想,这时候什么都已经值得了,有一个陌生人,愿意冒着生生命危险救她,这在她这样小小年纪就已经感受到人情冷暖(后面的情节表示,四贞11岁就陪葬了,陪葬如果还算不上人情冷暖,不知道还有什么是能够让人感到阵阵寒意的呢?)相信一定也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善意。所以她期望以死来报答恩人。
容若来的很及时,救下了想要引火自焚的她。他们一起到了外面,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暖暖的夏风,听树上的蝉儿声声低鸣,品尝人间最好吃的蒸饼,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真真是整部剧中最美妙的情节。
既然编剧的智商不在线,大家就默默地感受一下主演的颜值吧,郝蕾和陈浩民,包括卢雨蝉我觉得演的都很好,但是看到这条线结束了,默默地弃了,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毕竟,虽然美哦与给出容若的结局,但是却也算是一段完整的剧情,人生本来也就是一段又一段的剧情平凑而成,我们少看了后面的那一段,不过是陪主演少走了一段路罢了。

 7 ) 烟花三月

纳兰容若的一生,是诗意的,也是愁绪的,多情却似无情。他的一生中,有这样三个女人,但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法与他长相厮守,爱也好,恨也罢,在滚滚红尘中都早已随风飘逝。

遇见你,是她的幸。孔四贞的一生如果没有他,或许将一辈子呆在那暗无天日的陵墓里,不知今夕何年。是他,带她再次感受阳光,温暖还有爱。毕竟身份之隔,两人也是有缘无份。一个远嫁而死,一个另娶她人。

遇见你,是她的幸。雨蝉或许是最幸福的人了,于他而言,是名正言顺的妻子,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相伴一生的人。虽娶她不是他所愿,但时间总会渐渐抚平岁月带给他们的伤痕。但命运又是这般捉弄人,雨蝉难产而死,原本平静的生活再次被打破。

遇见你,是她的幸。一百两买下了她的一滴泪,读懂泪中的意义,都是断肠人罢。沈宛为替父亲沉冤得雪,卷入了容若与康熙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卷入了明珠与索额图之间的官场勾结,但最终还是成为了牺牲者。临死之前的一吻,带走她的所有回忆。容若也就此心如死灰了。

失去一切的他,听从康熙的安排,去平息西边异族的叛乱,此去或许凶多吉少,或许根本就缈无生机,但对于一个心死之人,活着又还有什么意义呢?

生与死,情与爱,早已随风。他们的故事,更让人感慨。

 8 ) 凄美爱情最后,我只记得片尾曲

短笛一声
雨丝零落
望望天
天哭了
满目桃花
粉红纸钱
一寸寸的 烧毁我的爱
本想与你老去天涯
对坐明月下
晓床灯花
思念的潮水 刺痛骨髓
让我将血肉 面对风 浩荡吹
情愿 分生命的一半给你
情愿风烛间 死生相依
我将要葬我于黄土 又何惜
只怕在陌路重逢 已难相认

据说编剧是个高考作文满分,可以说,这剧的总基调符合纳兰性德词中的悲情基调,但是,4个女人?Are you kidding me?是不是有点多了?即便是在一夫多妻制的满洲国而言?

不过还好有收获,歌词不错,每每想起,比唐诗容易记忆。

 短评

因为高圆圆和后半部糟糕的剧情扣两星 郝蕾太美了 明珠演的很好

7分钟前
  • 浦子™马后炮
  • 还行

纳兰哀怨的笛声片中出现不下50次,演员眼泪没断过_(:зゝ∠)_ 前半段喜,后半段弃… 卢雨蝉温婉贴心惹人爱,明珠大人演得太棒,郝蕾很美,陈浩民好能流眼泪...PS:这剧里高圆圆演技随随便便被完爆,不,她根本没演技,眼中无神,喜怒哀乐一个样,她演个让容若和皇上都倾心深爱的妙人,很缺乏说服力。

8分钟前
  • Flipped244
  • 推荐

为了邓超的配音,我來了~~感觉挺奇妙的……看着陈浩民的脸,就觉得不像邓超的声音了-w-

11分钟前
  • TOMOKO
  • 还行

两颗星给邓超的配音,太赞了,当时还不认识邓超呢,就觉得这把声超级棒!!一颗星给郝蕾。剧情神马的都是浮云!

12分钟前
  • tangmm
  • 还行

喜欢郝蕾的源头。孔四贞真是漂亮啊

14分钟前
  • 三四
  • 还行

小时候看。对于郝蕾演的孔四贞非常印象深刻。对于这段情很遗憾。

17分钟前
  • yiyi
  • 推荐

为了郝蕾,和那些很纳兰的台词,给四星。

21分钟前
  • Jo
  • 推荐

这剧不红,可我真觉得比钟汉良那版本的纳兰要好~一场大雨洗掉了郝蕾脸上的脂粉,她含着忧愁的眼睛轻轻一抬,惊艳的不只是纳兰,还有少年时的我啊!剧风非常典雅,人物个个大气贵重,难得的古装剧。

23分钟前
  • 阿凡思蜜达
  • 推荐

配音是邓超。

26分钟前
  • 萤火虫子
  • 还行

过去那么多年,至今仍然记得容若的笛声。。。我想这就是一部好电视剧吧

28分钟前
  • 孑然殇逝
  • 力荐

剧情和台词都雷得不轻,浪费了好卡司还有王备的曲子。结局的父子梗和金枝欲孽类似,略心酸。这剧里的女子,最让人惊艳的是四贞,最让人唏嘘的是雨蝉,最无味的就是沈宛了。高圆圆在这部剧里真是被郝蕾秒成渣,无论是演技还是颜。只是圆圆后来成了大众女神而郝蕾就没那么好命了,真是让人慨叹啊。

33分钟前
  • 落大雨
  • 还行

郝蕾真的是太美了,颜值演技都在线的演员,四贞真的是我见犹怜,那时候的陈浩民也是小鲜肉啊,把一代大才子纳兰容若演活了,四贞和容若的爱情也让人感动

35分钟前
  • 挽梦忆笙歌
  • 推荐

纳兰明珠说:1:可是我不明白,他要什么有什么,人人都喜欢他。他写的文章,为什么要字字断人心肠?2:容若这孩子,做什么事情都要尽善尽美。3:我们父子俩最贴心了,我最懂他这部剧多好,尤其最后一集,我的泪都要夺眶而出了,纳兰容若的人生太悲催了一点

40分钟前
  • 菲尼克斯
  • 力荐

高圆圆出来以后所有美好戛然而止。前半部分真好看。PS.我爱郝蕾

42分钟前
  • Judy蹄
  • 推荐

郝蕾真丑,性格也讨厌,但结局不错,应该安排死的结局!

46分钟前
  • 涂凌的粉丝
  • 很差

哈哈哈哈配音是邓超

51分钟前
  • MOMO
  • 还行

郝蕾和高圆圆,可能在现实世界里你感受不到什么,可是在戏里却完美诠释了一个人和一段木头的区别。

54分钟前
  • vini
  • 还行

真的,孔四贞的扮相比沈宛好看多了

55分钟前
  • 寂多蔓生
  • 力荐

从前觉得孔四贞漂亮,现在还是这么觉得

58分钟前
  • jeng
  • 还行

郝蕾的孔四贞是前半部分的灵魂,高圆圆的沈宛是败笔

60分钟前
  • 薯仔达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