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稳觉

剧情片法国,中国大陆2020

主演:蒋鸿宇,陈玉皓,李博轩,陈语沙

导演:蒋鸿宇

播放地址

 剧照

安稳觉 剧照 NO.1安稳觉 剧照 NO.2安稳觉 剧照 NO.3安稳觉 剧照 NO.4安稳觉 剧照 NO.5安稳觉 剧照 NO.6安稳觉 剧照 NO.13安稳觉 剧照 NO.14安稳觉 剧照 NO.15安稳觉 剧照 NO.16安稳觉 剧照 NO.17安稳觉 剧照 NO.18安稳觉 剧照 NO.19
更新时间:2023-10-04 00:48

详细剧情

清明节前夕,玉皓带着摄影师博轩来到同性恋人鸿宇的城市——成都,三人住进了鸿宇朋友的一个闲置的房子里。玉皓的志向是成为电影导演,他希望通过拍摄自己和鸿宇的私人生活影像,让自己一举成名,但鸿宇渴望的是玉皓可以给予他更多的爱和关怀。于是,矛盾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长篇影评

 1 ) 需要给予正能量的引导。

这种类似的片子,在大力鼓励生孩子的背景下,是不能通过主流的认可,所以,只会继续打压,抑制。繁衍才是这个国家现有的情况。。本片的内容上以记录片的形式出现,给人的感觉又点压抑,其实我觉得应该结合实际,跟泰国学习一下,开心和正能量比较好。。。在写实的手法上,个人觉得还是需要朦胧和懵懂的感觉,这样比较引起观众共鸣的同时,给与希望。。。不能总是写的眼泪水,我们也需要笑声和愉悦的心情,未来是美好的。。

 2 ) 安稳觉

第一次在自己的城市观赏到国内的LGBT题材电影,感到相当意外和兴奋,这绝对是2021年开年以来最棒的礼物。要感谢“Be Proud主题赏”的主办方,尽管是安排在一个小厅观影,但是放映后导演蒋鸿宇亲临现场与观众进行互动沟通,跟国际电影节看齐的操作值得赞赏,而且在观影当天晚上还举办了一场专门导演讲座活动,让广大观众可以对LGBT这个话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我在看《安稳觉》之前完全没有期待,因为根本没听过这位导演的名字,而且印象中也很少看国内导演拍摄此类题材的影片。出乎意料地,这是一部野心不小而言之有物的导演处女作,其不落俗套之处在于没有将焦点放在同志身份认同,或社会对弱势群体关注这类话题上,而是纯粹探讨同性情爱关系与纪录片拍摄的道德底线。

叙事方式最令我意外:剧中的导演、前男友和摄影师三人互动构建出伪纪录片的风格,让我想到多年前一部经典的比利时影片《人咬狗》,同样也是导演处女作,也是采用黑白影像呈现,这部《安稳觉》的尺度丝毫不逊色。尽管没有血腥暴力的场景,却出现了国产片里最大胆咋舌的裸露性爱场景。多重视点的设计令叙事浮现出真假难辨的悬疑感,除了导演和摄影师各自有两台摄影机拍摄,中间还加入女剪辑师这个人物,透过她在剪辑样片的过程中,衍生出另一个旁观者的视角。而随着情节发展,我们更发现这个剪辑师也逐渐陷入到剧中导演设计的圈套之中。

惊悚悬疑感的营造算是影片最成功之处,粗糙的黑白画面、数次不明来电和固定在房间某处的摄影镜头,特别是晚上搁在他们床头的摄影镜头,总觉得画上会突然间跳出个什么鬼怪幽灵,或者记录下一些超自然的现象,让我有一种在看好莱坞《鬼影实录》系列惊悚恐怖片的错觉。当这种这种悬疑感延伸至剧中四个人物的关系里时,整个作品便呈现出扑朔迷离的观感,疑团一直萦绕在各种人物关系里:导演和前男友的纠缠,导演对摄影师的隐瞒,摄影师和前男友的互不理解……等等不一而足。

表面上看来,影片讲的是一个薄情寡义的导演为完成作品拍摄,用尽各种剥削手段对待摄影师、前男友和剪辑师的故事。缠绵与争吵既像是关系里的真情流露,又像是故意在镜头前制造出的戏剧效果。叙事文本在同性情爱纠缠里浮现出纪录片拍摄的道德底线这个严肃的话题,在形式和表意上均打破了LGBT题材的桎梏,增添了一些现实思考的层面。

然而,作为一部处女作,新导演不懂节制的缺点也难以忽视。对白的表现力过于单薄,有时达不到共情的程度,难以掩盖其自说自话和自恋的意味。叙事结构过于松散,依然有进一步精简的空间,导演显然忽略了节制而错过不少干净利索的剪辑点。尽管如此,在映后听到导演说这部作品用去区区六千元成本拍摄而成,不少现场观众都感到相当惊讶!而且导演的表达相当真诚,他拍摄这部作品的目的是送给自己的前任,顺带戳穿某些电影人的假面具。少见国内有如此才华和胆识的导演,非常期待他日后的作品!

 3 ) 宁静,是你的愿望吗?

它所要给到我们的,也许仅仅是一场以媒介为噱头开场,以狗血的戏码告终,并随意播撒着些许当下的影像,即使是这样,以最俗气的话来形容它:它很好看。但是,在我随着一个个镜头被十足地嵌套在它所构造的万花筒里时,我开始领教其沉淀下来的光彩。

在此中境遇里,我总是这样后知后觉并充满偏见,此时也许我需要一点点内在的平静,我到底为什么要写这一篇,是为了快一点给策展姐姐看,讨谁的欢心也有可能;尽快曝在我的微信影迷群,大家看也不看就评论“值得一看”、“写的认真”、“膜拜”;是为了快一点发在豆瓣引起别人讨论,也许增加些许关注也不好说,而我总归不会自然想到,我是愿意写它的。

于是乎,曾经那个对于写影评有着强烈爱好的青年,是不是,也会和主人公一样,在聚光灯下无法安眠,即使那样的关注是毫末的,真正看到了,谁不是飞蛾扑火?我想我们的故事其实别无二致,这是我进入它最顺畅的方法,而我应该以怎样的姿势拔出,得是在一顿“安稳觉”后吗?在它所言明的当下,应该没有任何一个人,睡得了“安稳觉”。

新闻、图片、广播、广告、不断骚扰着蒋鸿宇的未知来电,它们不断形成着我们所习惯的介质,关乎生活与日常,乳液般包裹了我,静滞在同一个地方却四通八达。没有它们,很难持续感觉到自己真实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横跨大陆的一场车祸,或是近在咫尺的一则招聘信息,它们大多帮不了我达成阶级跃升或是智识升级,却可怕地成为了如同食物般平常却重要的元素:必需品。

“世界”到底是什么呢?是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还是你所看到听到预测到的,世界的形成与我们的肢体密不可分,绝对的唯心或者唯物在面对每一个失措的个体时通通都失效了,但一种情绪是永恒不变且幽灵般缠着你的:焦躁。与焦躁所对仗的,该是宁静,可怕在于,我们的宁静往往从焦躁而来。看见琳琅满目的排列组合,我们在符号化地消费着,此时我们得到宁静。

一项来自美国上世纪的老旧官方数据表明,电视观众最为慰藉的时刻是有关于车祸的新闻,而最为焦虑的时刻是关于福利政策的新闻。让我们得到财富的,让我们失去财富的,它们应该产生这样的后果吗?我称之为“不在场效应”,我们的宁静也是由一段段的“不在场”所赋予的,而那些息息相关的“在场”却似要不断地除掉我们的安全区,并不是我们善于吃人血馒头,实在是一种极度丰盛下,对于奇迹的想当然。

把自然当奇迹、把丰盛当奇迹,亚马逊人也曾把美国商船当作奇迹。我无意去谈论影片中有关性别、电影节政治、虚虚实实等等老生常谈的事宜,我也没有能力去谈论,但我可以始终去思考的,是直挂在蒋鸿宇头顶的那一盏灯、以及要一口吞掉他的摄影机,它所要拍摄的是正一次车祸现场,而我们所看到的,是包括我们在内,那银幕后强压抑着慰藉还一口一个苦闷的大眼睛。

宁静本身也是奇迹,不过它真是奇迹,并非谁生产的,也不被任何人消费,宁静是这个时代所必要的浪费,而破坏携着浪费一道完成着一次又一次稳固社会的效用,社会不停地进步着,我们有了好多的娱乐,拍电影当然是其中之一,拍能去电影节的独立电影当然看来最高贵的,可为了去那样一个地方,我们所需要抛弃的,也正是它的对外宣传所向往的。何时资本家、探险家可以和发明家、历史学家一道成伟人的,解决好了这个问题,也许我所说的一切,都不再重要了,至于宁静会不会接踵而至,我想它并没有离开过我们,如同公平、希望和道德一样。

 4 ) 爱你所以不问原因

从同性的角度,一个人过分爱而另一个冷淡爱情中很常见的矛盾。亮点是跳脱了上帝视角,给了观者一个手持相机记录的感受。同时另插的一条剪辑线,在作品中添加了另外一条线,即一位善良女性的视角。所以真正说来,前半段过于啰嗦,后面矛盾爆发又显得不太自然。演员演技有些青涩,虽然拍的过程让观者从伪纪录片为由包容了这一点,但得知两位直男主演后回过头,又觉得编剧有才有思路,另外方面剧情连贯度不够,逻辑上“我不喜欢硬碰硬”,陈方浩和蒋两个人矛盾完全没有铺垫,争吵的过渡又非常不自然。反倒是出镜少的李博轩的工具人本具的设定给了“伪纪录片”一个“证据”,才使得影片的最大逻辑“为了去电影节利用你的爱拍电影”成立。这个视角才是本剧最大亮点。 “我不希望你拍我,不自然让我没有安全感,但是我爱你所以不过多追问你原因,哪怕我被瞒在鼓里,哪怕我睡不好安稳觉。”

 5 ) 《安稳觉》|导演蒋鸿宇:诚实地将“身体”交付于观众

这是「十一號電影誌」的首场电影活动,也是蒋鸿宇的银幕首作《安稳觉》在杭州的首场放映

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映后交流,如同一部完整的纪录影片,将镜头对准了“蒋鸿宇”这样一位青年影人,从他身上折射出的自信、自谦与自省,如同万花筒般绽放在现场的各个角落,闪耀而夺目。就像他讲述的那样,他愿以自己的真心换取观者的真心,而此时此刻,作为主体的他需要被看见,也值得被看见。

「映后对谈」

Q:《安稳觉》最初的故事是如何构想的?

A:这部电影是在2018年拍摄的,周期只有七天,跑了三个城市,包括成都、重庆以及我的家乡。对我来说,这次拍摄还是蛮特别的一次体验吧,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做这样一件事,当时的我敢于冒险,却常常陷入一种低落的情绪状态,对周遭的任何关系都感到失望,而现实与想象之间也存在很强的落差感。

后来,我回想了一下,我跟某个人的某段经历,我甚至想在电影片尾打一行字幕:送给xx。但是最后放弃了,因为我没有必要去逼迫TA看这部电影。

当然了,里面的演员也都是我自己的朋友,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表演训练,所以面对的压力很大,要表演到位也是极为不易的。我们以体验式的方法进入这部电影的拍摄环节,过程中曾几度崩溃。

有些观众可能会觉得影片前面比较闷,但我觉得,日常就是如此。影片的日常是真实发生的日常,其中有好几场戏所传递的情感和情绪都是被偶然捕捉到的

Q:导演在《安稳觉》中是否为本色出演?

A:或许有,或许没有,就像电影中所呈现的那样,虚实的界线被打破,哪些是真实存在的,哪些又是导演编织的谎言,都是很值得玩味的地方。观众对此可以有自己的认知,在不断猜想的过程中保有一种影像的参与感。

我希望它是一部自由的片子,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甚么标准答案,我也没有资格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我在试图寻找这个答案,在此过程中,我一直在质疑、发问,但无论如何,观众自己的答案比我的答案更重要

Q:关于影片“戏中戏”的嵌套结构,导演是如何编排设计的?

A:有看到一些好玩的事情,我自身对周遭发生的事情有愤怒,并且想表达我的愤怒,而“嵌套”是有现实依据的,我们为此还进行了相关的调研。

Q:关于导演身份与角色身份的转换,导演是如何完成这种“身份重置”?

A:实际上,我试图将影片中两个人或者多个人拆分成不同的碎片,并重新塞回这四个人的身体中去,而我本人和片中所饰演的角色也有很大不同,我的直觉告诉我,角色必须这样做,然后就去做了。

Q:影片开场,大量的手持运动长镜头,是出于剧情设计的要求,还是客观条件有限导致的结果?

A:主客观因素都有,但是我们更多考虑的是人物情绪状态的持久力,而不是画面是否好看,譬如片中“李博轩”做出的行动来自角色的本能,而非角色外摄影师的拍摄技能。就客观条件来讲,是因为我们太穷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手持长镜头是最快最直接的表现方式

Q:片中譬如“相机没电”等情感爆发戏,是即兴表演吗?

A:可以直接说,片中的演员真的生气了,而我本人也被带进去了,那是真实的吵架戏,我永远相信,人身体中的能量是可以做到自然地迸发的。

Q:片中采用了许多跳接剪辑手法,导演是有意为之?

A:对我来说,我的内心节奏就是如此,它本身就是一部“攻击性”蛮强的电影。而在画面观感层面,跳切更能表现镜头的侵略性。我想,每一位观众都能从中感受到来自镜头的攻击与剥削。这或许会造成一定的困扰,但我就想要这样,这可能就是导演的直觉吧。

Q:片中的实验性、影像感都很强,导演如何处理某些不可控的因素,以及团队是否与这些变量产生了某种意义上的戏剧火花?

A:这个问题还蛮有意思的,这么多映后交流,还是第一次有人这样问。一方面,我们要控制自己的状况,当你在专注于某个表演状态之时,会有很多外部的干扰因素介入进来,但作为一名导演,我对摄影师的要求是:无论发生甚么事情,摄影机都不要停。我们身处的现实与影像的现实是有关联的,最好的处理方式是,接受这种“意外”,让诸种不合理被合理化。我当时的直觉告诉我,我必须这样做。

我的剧本只写了六成,另外四成是留给团队即兴发挥的空间,而这些填充进来的外在变量是可以成为非常曼妙的惊喜的,我也乐意看到,这些变量可以在电影中自然发生。

我更不想变成一个程序员,所有的东西都码好了,然后按照程序一条条执行。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片场撕开自己的身体,就摆在那里,然后在影片创作完成之后,等待观众以各种方式进行观看

之前有一个影迷私信我说,他在观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将进度条拉回至片中“做爱”那场戏,对着屏幕打飞机。我觉得,这是对这部影片最大的褒奖,对着我的身体打飞机,本身就是令我感到开心之事。

Q:导演多次提及“愤怒”二字,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A:有很多啊,这部电影可能会让部分LGBT群体感到愤怒,他们会觉得,gay是很纯洁的生物,会试图从这部影片中获取某种他们预设的想象,但这部电影恰恰打破了这一点。

我其实并没有将这部电影视为一部同志片,我不喜欢被标签化,也没有将自己特殊化,被各种规则所钳制,而性别本身不应该是困扰,也不该成为愤怒之源

Q:导演是如何处理片中的时空结构,并将影像与现实串联起来的?

A:《安稳觉》这部电影就是一场“观看游戏”,当你在观看时,你应该以何种方式和视角进入,视点应该来自哪里,镜头应该对准谁,这一整套逻辑是有精心设计的。

而我在片中所饰演的角色,本身就是一个带着硬外壳的人物,这个壳成为他向外部环境释放求助信号的阻碍,当他在镜头面前说出“我需要”的时候,或许才是他稍稍掌握一点主动权的时刻。包括片中的“呕吐”也是真实发生的“呕吐”,当人一直处于压抑状态时,胃就会有反应,以致于在拍完片之后,我一个月的时间里整个人都是放空的,疲惫的。

关于片中的“独白”也是现场即兴表演,这是有很大风险的。在面对镜头时,我会想象对面有一个人,我要求自己不能崩溃,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拍摄之初,我必须对自己诚实,将自己撕开并交付出去,然后对观众诚实,当然我希望观众可以反馈给我他们的感受,但是我并不强求,你感受或者不感受,你是否想从影片中获得或者不获得(某种信息),都已经与我无关了。但我仍然想以真心交换真心,如果你要给,那我表示感谢,如果你不给,那我也可以做到很好地自处。

Q:导演如何确定使用黑白影像?另外配乐也令人印象深刻,克制而无煽情,是如何完成的?

A:这也是我的某种直觉,我理解的片中人物好像更适合黑白质感。其实我们拍摄时的彩色画面是很好看的,如果有留意的话,影片前面是有一些淡彩的,而在之后某个节点慢慢变为黑白。

此外,因为这个片子是在成都拍的,而在我的印象中,“成都”这座城市水气很重,像蒙了一层灰,不像杭州这样太阳高照,对每个人都很不“友好”,所以最后选择了黑白影像,因为这是我想要抓住的影像氛围。

关于配乐,其实是一位法国的音乐人帮忙制作的。当时聊起配乐,我们的法国制片人推荐了他,因为法国制片中文很好,沟通起来也蛮顺畅的。我跟这位制作人说明了这部电影所需要的曲风、氛围感、配乐的时长以及出现的位置等,他也非常负责地一遍遍修正,然后就有了现在所呈现的样子,我个人是很喜欢的。

Q:电影跳过了常常伴随LGBT群体的“身份认知”一环,仅聚焦于情爱本身,导演是怎样考虑的?

A:我私心不太希望《安稳觉》被看懂,因为看懂这部电影会很痛苦。实际上,我自己也经历了“身份认同”的纠缠过程,而现在恰好已经度过了这样的阶段,尽管大众看到的我是自信而坦然的,但我也有不为人知的自卑的一面,我一直在试图克服这一点,想让自己被他人看见,证明自己仍然是被需要的。

Q:有影迷觉得导演很适合大银幕,导演自己有甚么想法?

A:我比较看中剧本和角色,如果有合适的机会的话,我是很乐意参与的。现场如果有导演编剧有意向的话,都可以来找我。

Q:关于诸如《安稳觉》这样的影片在投放流媒体之后资源遭泄露,导演如何看待?

A:因为这部电影的生死权握在我自己手中,我最初是希望随着一次次线下放映的结束,这个片子可以慢慢消失,但同时大众给到我的反馈越来越多,我也深受感动,或许有人真的需要它

……

在《安稳觉》的尾部,蒋鸿宇所饰演的角色穿走于夜色之中,而在映后对谈的最后,导演蒋鸿宇也给出了他自己的美好寄语,希望大家都能够“安稳入梦”。

 6 ) 安稳觉的背后,是爱人不在身旁

21.01.16 某厅 作为一部处女作,可谓是大胆且充满冒险—惊艳于导演对于一个爱情故事采用元电影模式进行叙述,并有意的模糊了元电影和电影本身,电影本身再和银幕之外的现实的界限,让影片中的一切都氤氲在一种十分扑朔迷离的气氛之中(这是一部爱情片,却因为界限的模糊竟然还显得有些烧脑?。也有可能是因为我错过了前十几分钟的),尤其是在映后导演也说了这样的一部片子对于自身生活的极大影响,在与影片形成互文的同时,本身也让现实生活成为了“安稳觉”的延伸。

曾经的爱人在身旁却无法安眠,现任看着与前任之间的情欲消受寂寞,女人被家庭、爱情、事业的愁绪萦绕,最后的一切在“蒋鸿宇”的自白中融化。当元电影停止了拍摄,电影也升起了字幕,留下的只有在现实中依然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如影片中二人在床上时的飘渺不定的光束一般。

蒋鸿宇真的是个很好的演员,过分纤瘦的身材让他表演有着一种delicate的气质,真是未来可期啊 导演映后 灵感来源:送给前任,编剧来自过去的情感经历 黑白:迷恋颜色但对于这部片子把重点放在人身上(私密性,合适) 编剧过程会刻意冷静,进入情感的漩涡当中(根据自身经历改编的限制),还原到观感的真实感 沉浸在氛围当中的即兴表演 片中人物流动的情感关系 井—喷水池 找一个人,反复做的梦

 7 ) 它是自由的,不应该被笼统定义。

前二十分钟,真的很煎熬,内心几度崩溃——这他妈什么鬼东西?它到底要表达什么?叢林为什么要推荐这样的电影?我为什么还不走?

映后交流结束。默默打开豆瓣,把评分改成了五星。由始至终主线条随着色调逐渐黑白,它也温柔地推翻了我内心的堡垒。

一部LGBT电影,却无关身份标签、社会议题。沉浸式的表达视角,却又在框架里面自由表演。一部有剧本的“纪录片”,却没有任何标准答案。

它的视角是多元的。主线里充满控制的,对抗式的亲密关系。隐藏在其中的4位演员关于“爱”的不同表达,关系的逐渐消耗,毫无底线的记录和侵犯......。这位96年的青年导演和电影的主创团队,无疑是敏锐又勇敢的。

没有办法用好坏去形容这部电影,因为它本身已经脱离了二元对立。也不能给它打上不完美的,反程式的,浓烈的,艺术的,剧情的,记录的,LGBT的,暴露的,爱情的......等等任何关乎题材、形式、感官的标签。

它是自由的,不应该被笼统定义。

 8 ) 成都一个普通同性恋,居然有人拍出来了

以为只有4.7或者6.0分,后面不行了,后面的表演都看出来是演的,要不就一直纪录吧会觉得好点,想人为制造点情节,但是又太尴尬了,像演的,前面拍生活都挺好的,但是真的第一次看到身边的人。有些地方确实不能真的是随便拍啊,要能让很看懂,比如为什么吵架之类的,摄影机就只是来回晃(他可能么确实不知道为什么吵架),全是人物内心,好吧。最后翻看过去素材,看到男友私自的告白,桥段太YY,表演太假了,没法看啊,很尴尬。有些东西不是导演想了,做出来就真的那么回事的,差了很多其他的东西,有很多问题最后看了,就自然呈现出来问题了。其实没有那么感动,它本来很真实,最后来一个非常过于煽情drama的表白,导演不知道自己以前的风格就是真实,粗颓平废的城市青年,难以相信真的有这么深的感情,最后来个大感情的爆发,而且还是演的,更加不让人可信了。

看了一些影评,发现都是演的,生活状态都很真实,就是有些需要表演更复杂的东西的地方,演技就显得有些假了。真实的生活中真的存在着我们意淫的情节中那样的情感吗,可能需要更多思辨,如果有,那种情感的原理,背后到底是什么,是生活中什么都没有,最后彻底的什么都没有了,这种恐慌,这样的哭怎么样不尴尬,这样的哭应该哭成想象中的,那种煽情的,肉麻的吗,还是比较符号当代人扁平的感情世界的压抑的面无表情,更加直击人,那种感觉很对,明显导演想象中的这种搬演出来自己也觉得人物设计,情感,很多东西不合理,是自己演技不够还是这个人物自己本身就不合理,毕竟演员就是导演,导演自己都没办法演,可能是不是哪里,或者这个人物出了问题,之类的,如果这个改了,后面的部分可以更好。

毕竟是纪录片,人物没有理由的发毛,这种,难以理解,但是也能理解吧,只是觉得“可不可以不要拍了”这种发了几回毛,从来没落实过,有几回大爆发“可不可以不要拍了”也没有真的去关他,会让人觉得这是故意找冲突,人物的发毛,就算没有理由,但是也难以让人信服这种“没有理由”的理由,看起来真的毛的不行,但是又并没有,看得人,真,但是没有导演想表达的那么真,是有控制的在演,或者有意识地在生活,能看到这种痕迹,会出戏。人物应该有action,但是都没有,都剪掉了,这个剪掉,也会让人觉得,这是个编的故事,又少了纪录片的感觉。

靠贩卖私人影像获得电影节青睐,我以为真的是他们的想法,还挺真实的,电影节喜欢肉,什么的,我以为的确是他们的想法,如果这就是伪纪录片,真剧情片,那可能就是人设,那片子里面的导演还挺天真的,但是对此有思考我也不知道,只是呈现出来了,一个人的想法。放映后交谈才知道导演对此有思考,但是看电影的时候并没有,以为这就是他们的意图,也没有后续关于这个的发展的确挺难从这个点上得到什么,比如看自己的片子,全是琐碎,觉得什么都没发生,的确什么都没有,自己都看睡着了,但是还硬说是艺术,硬要拍下去,自己也不知道要拍什么,那种感觉,我还能体会到一点。

 短评

明明是最熟悉的城市,最熟悉的语言,最熟悉的感情,放在一起却倍感新鲜。“你他妈觉得我是在演吗?”这个问题贯穿始终,让电影如眼随行的游走在虚虚实实的生活间隙,把爱情中的卑微和利用铭刻在黑白胶片上。真实的意乱情迷,设计的欲拒还迎,导演和演员身份倒错,摄影机不要停。(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抠门的剧组,最贵的可能还是两台手持机器?但呈现的效果很好)

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李博轩这个角色搭建了一个迷人的神秘主义者,他不是另一个摄影视角陈玉皓或者观众视角陈语沙身上分裂出来的附庸或者机器。他从开场已然孵化了一部分人格,作为一个在暗处不断互动的第三者,与电话铃声共同构成了“缺失画面”和“缺失声音”的互文,让我无时不刻地在好奇他拿着摄影机拍摄的时候在思考什么、情绪是怎么样?目光有没有在两个被拍对象身上滋滋作响?会在不想拍下去的时候偷偷拔掉电池充电器的电源吗?加一星给鸿宇的表演和现场发型

10分钟前
  • 后果自己负好了
  • 推荐

生活流的慢细节还是处理得蛮好,一到矛盾就明显失控或刻意,围绕拍摄和表演进行的自反也做得不彻底。

12分钟前
  • 一二三
  • 还行

天生骄傲影展@声色场所|观影惊喜,超喜欢。六千块超低成本。另外必须要纪念一下因为技术故障看得磕磕绊绊但神奇地没有严重破坏情绪体验连贯性的内地影院第一次大尺度(?)同性激情戏

15分钟前
  • Virgil
  • 推荐

真实,有想法。能睡安稳觉的人是没压力没烦恼内种么?

20分钟前
  • kiki204629
  • 还行

非常欧洲的同性影片,放在当下中文同性片里也难出其右。三男一女和摄影机一同暴露在几近灰白的色调之下,交流、对峙、运动,于几日内所发生,似流水般渗入表演和正在发生的隔层。镜头面前的不自然也一并难辨真假。许多画面无疑大胆且直接,试图达到生猛,但最终泄气。

23分钟前
  • 荡麦
  • 还行

浅显地问一句 为什么要整个黑白的 还有太晃了加个云台不好吗 倒是看这种伪记录片很容易带入进去 也想问男主 为什么要拍他对象 多半是苦闷不快 其实偷拍摄像师还是很刺激的哈哈哈 一直在期待摄像师和他们3p 拍完更睡不了安稳觉了吧

24分钟前
  • 崔始源
  • 较差

陈玉皓帮蒋鸿宇剪指甲,剪了7分钟,结果指甲还是‘安安稳稳’地待在蒋鸿宇的手指上。(我干嘛会注意这个细节?)

27分钟前
  • 硬搞
  • 还行

看后第四天,确定了是一部令人魂牵梦绕的电影。断掉的剪辑是推翻重来,或者遮掩那些不值得被珍惜的片段。对爱情强装自信依靠身体的袒露、言语的刻薄。转换角色与多重视角并不稀奇,所有人表演同一个人而同一人又分裂成不同的人,这种多义的暧昧才令人沉醉。

31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内地少有无关身份认同,无关社会议题的酷儿电影,重点很单纯落在情爱的讨论,倒是自然。(又一部元电影,剧情太被导演自己及身边真实事件操控。3.5

36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还行

看完以后感动得质疑自己性取向了

41分钟前
  • 王维涛
  • 推荐

《安稳觉》绝对是华语同影史上一颗深水炸弹,它的形式与内容已经站在了近几年国际同影潮流的最前沿,在华语同影范畴内根本找不到对标作,它有点像《刺心》+《周末时光》的结合体,但却有着植根于中国本土纪录片的力量。它使用戏中戏+伪记录的形式以假乱真,却在内容上采用改编真实经历+即兴表演的方式以真作假,这里没有身份认同,也没有社会抗争,只有最私密的生活与最赤裸的情感,这种情感超越时代、语言和性别,而这恰恰就是它打动人的地方。

42分钟前
  • 天马星
  • 力荐

难得一部制作成本极为有限但有想法、完成度也还不错的内地同性题材长片。一部拍电影的电影,两台出现在镜头中的相机也是实际完成拍摄的相机,以为会是模糊虚实的尝试,但并没有这个意思,仅是剧情设置,到头来是一出很纯粹的爱情片,错付无终的爱。人物关系蛮有意思,其实也可以看成是反映电影拍摄过程对导演与剧组成员(演员/摄影师/剪辑师)或导演与亲朋(男友/朋友)关系的影响。展现出的情感挺令人唏嘘,但也如同剧中导演一样掌控不好各种「度」(表演、节奏),免不了一些尴尬和拖沓。尺度不小,两位直男摄影师出镜演出放得开长得也好看。5/10

44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非常惊喜,中国大陆一年到头少有的将镜头聚焦年轻人情感生活的独立同志片,视角很难得,没有所谓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议题的探讨,因而整个故事感觉更自然也更真诚。最多不超过6人的剧组,成本6k,俩主角直男,这些都太惊人了。最重要的是,它如此坦诚也如此大胆,不刻意矫情,也不遮遮掩掩,当男主诚恳地说出那句“我需要”时,我的内心甚至鼓起了掌。映后太简短了,还有一些问题没有交流到。虽然在时空错落的形式上推进有些粗暴,但真的瑕不掩瑜,关键是几个人都演的很好,还有对于电影/电影节本身的吐槽,很自省了,推荐推荐。

45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6.0。把不算複雜的人物關係裝入了不算高明的拍攝構想中,完成度也比較一般。但至少情感真摯,且拍攝關係被打破時居然提供了一絲驚悚感。李博軒🉑️

48分钟前
  • Orpheus+
  • 还行

活动·成都没有新浪潮最后一场,算是完美了,很喜欢的一部。言语很少,画面从灰到黑,人从聚到散,聚聚散散,真真假假,谁解其中味?其实看的时候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蒋鸿宇是啥星座,感觉他在感情里的状态跟我很像,就是那种很喜欢,又不好意思表达,那点对着镜头的独白,简直一摸一样…结果影后交流,果然双子座。放映前加放了一个两三分钟神戳戳的短片,有人问他为啥,他说就是阴的东西,拿来诅咒前男友的,哈哈哈哈哈哈,这个导演我爱了!而且很帅啊~陈语沙也蛮好看。嗯,感情没了,那就祝你美梦成真吧!(最近看的最轻松开心的影片

53分钟前
  • 空山
  • 推荐

惺惺作态,从形式到内容都让人感觉无聊和不适,甚至开始怀疑这是电影?

55分钟前
  • 吸橙
  • 较差

完全是鼓励分,内地此类型片产出无比艰难,但这么狗血的故事内核,非要用顾左右而言他的镜头表现,几乎是零剧本的伪纪录,节奏趋同停止,镜头色调说不是沿袭《春风沉醉的夜晚》都不信,提前看过的朋友提及的大尺度,看完就这儿水平?!混乱的剪辑和混乱的故事线,看得出随心所欲到了一定境界,一如那做作的分镜摆拍,男男主角不意外的出轨主题落脚,和生活不如意的女剪辑师,一定情况下映衬现实,但都不够深刻而掷地有声,这种乡村写实和约定几日宅的剧本,倒还不如一探gay都的花街柳巷来的耀眼,说不定灯红酒绿之下更容易发现真,性,情…★★

56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还行

2022-02-08 创作者与角色的身份错置带了一些层级关系的加成,但也仍然有限,只是提出了“演的吧”,但没人回答“演的怎么了”。

1小时前
  • 刘浪
  • 较差

“我摄影机电池要没电了,卡也要满了,你能保持住这个状态,等等我吗?”一部成本六千元的电影,演职员表出现的名字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映后访谈导演的说与不说有加分啦~

1小时前
  • 小撇步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