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

剧情片英国,法国,意大利2006

主演:海伦·米伦,麦克·辛,詹姆斯·克伦威尔,阿历克斯·杰宁斯,安吉拉·兰斯伯瑞

导演:斯蒂芬·弗雷斯

 剧照

女王 剧照 NO.1女王 剧照 NO.2女王 剧照 NO.3女王 剧照 NO.4女王 剧照 NO.5女王 剧照 NO.6女王 剧照 NO.13女王 剧照 NO.14女王 剧照 NO.15女王 剧照 NO.16女王 剧照 NO.17女王 剧照 NO.18女王 剧照 NO.19女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2 15:23

详细剧情

1997年,戴安娜王妃车祸身亡,举国悲痛欲绝,但是英国王室人员却对此采取了逃避疏离的态度。这种漠不关心激怒了很多英国民众。民众反王室的情绪相当高涨,紧急形势让王室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但是,英王伊丽沙白(海伦?米伦Helen Mirren 饰)并没有出来稳定民心,而是携家人躲到了度假行宫。托尼?布莱尔(麦克?辛 Michael Sheen 饰)此时刚出任首相,面对此刻棘手的情势,必须尽快找到平衡各方利益的措施,让王室摆脱信任危机,女王重新修好与国民的关系,而自己也在当中树立权威。

 长篇影评

 1 ) zt陶杰连续三日专栏评《The Queen》

【】英女皇和鹿 苹果日报 2007-03-06黄金冒险号  
  
《英女皇》是一出很奇怪的小品,很像所谓「纪录式的戏剧」(Docudrama),把戴妃之死的新闻片断,与剧情穿插起来,却因为海伦美兰,还有演的是英女皇,变成一部很独特的戏。因为全片其实只看一人、一事、一景。人,自然是海伦美兰的演技,英女皇也是一个任由国家摆布的演员,最后她为了戴妃之死,化妆向全国电视广播,海伦美兰演的是英女皇,但英女皇也是一个演员,这是一场奇妙的戏中戏。
  
然而一事和一景,却不是结局的这段,而是英女皇独自驾车,在一条小河搁浅,她抬头看见一头公鹿──王夫一族正在狩猎,这头公鹿正是他们追踪的猎物。英女皇困在冬天的这条河里,与公鹿打了个照面── 「你多美啊,」她赞叹,远处传来王夫们的猎鎗响。这时英女皇起了怜爱之心,呼唤公鹿逃走,鹿走了,她松了一口气。公鹿逃到了隔邻的野地,躲过了王夫的追捕,然而几天之后,英女皇发现,这头鹿子还是被猎杀了,隔邻的地主告诉她,是伦敦的一个投资银行家猎杀的。地主邀请英女皇参观鹿的尸体。一事和一景,就是这一幕。猎鹿的这一场,暗喻黛安娜之死,黛安娜的名字是希猎神话里的狩猎之神。
  
黛安娜任性胡为,招惹王室恼怒,尤其是王夫。黛安娜跑到巴黎去偷情,在狗仔队的追逐中,客死在邻国。英女皇独处的时候,很同情这只野鹿,只有她一个人搁浅在天地之间时,真情方才流露。叫野鹿快走,是不是在黛安娜自由不羁的性子里,英女皇也在自怜?她也是深宫里的女人,一切都端庄有序,她无从享受逍遥自在的快乐。但公鹿终于被杀。英女皇看了尸体,没有说出她与这头动物有过一面之缘。她把惋惜和哀痛收藏得很深,地主为猎物自豪,英女皇冷冷说一句:「替我恭喜那位银行家吧。」感情到了如此内蕴含蓄,方是境界。看《英女皇》,仅看一人、一事、一景,就是海伦美兰演的这个人物,就是猎鹿的这件事,以及在荒野的这个场景。野有死鹿,也曾经是诗经古远的哀愁。


【】菊花和美酒 苹果日报 2007-03-07 黄金冒险号
  
《英女皇》的戏味很淡,围绕戴妃之死,公众知之甚详,没有阴谋论的内幕,编剧没有发挥想象力的余地。例如,不可以写王夫跟MI5特务组织秘通电话,问对方「搞定了没有」,也不能把戴妃之死「创作」为谋杀之外,而且执行的其中一个狗仔队,原来就是○○七,而且在车祸现场,由丹尼基格扮演的占士邦,情深地凝视着昏迷的戴妃,画面倒叙三年前,在爱琴海的一艘游艇的双人床上,占士邦跟黛安娜做爱缠绵,今天,看见旧情人跟一个埃及佬车祸浴血,这位多情皇家特务静静在流泪。
  
既然不可以这样写,编导绑住了手脚,没有鱼翅、鲍鱼、海参、星斑,怎样烹出一席好菜?这就考究工夫。全片的唯一冲突,就是「王妃暴毙,英女皇应不应该露面,应全国民情,公开哀悼?」一来黛安娜是皇室之敌,二来并无先例可援,三来最重要的一点,是身为皇室元首,不可以随便流露伤感,因为正如片中一个角色说的:「善于隐藏情感,是英国在世上备受尊敬的原因。」感情不是压抑,而是隐藏,更不可以宣泄,这是很深奥的哲学,也是英国人和德国人的条顿民族,跟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拉丁民族的基本差异。在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眼中,英国人活得很辛苦,但皇室必须表现国家尊严,戴妃车祸,保持沉默就是国家尊严。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压力,编导为英女皇虚构了猎鹿这场戏,只有在独处的时候,英女皇才对眼前的野鹿发出由衷的赞叹:「你多美啊」,这是英女皇最人性流露的时候。
  
她听见王夫在远处狩猎的鎗声,呼唤野鹿快逃,焦灼之情,溢于言表,但野鹿逃得过初一,躲不了十五,还是被另一个猎人宰杀了,还邀请英女皇观赏鹿尸,即使在如此私人的场合,英女皇也不可以讲:「我刚见过这只鹿,牠是我放生了的动物,想不到被你们杀了。」她只能说一声「恭喜」,她没有流泪的权利,也没有公开表示悲痛的自由,因为「善于隐藏感情,是英国在世上备受尊敬的理由」。戴妃性好自由,追求情爱,轰烈死在邻国狗仔队的狩猎之下。英女皇一生安逸,却只是高贵的囚徒。人淡如菊,情浓似酒,如果能同时拥菊花和美酒的情怀,是幸福的,《英女皇》是一部淡恬而深沉的戏,说尽了人生的哀愁。


【】藏的学问 苹果日报 2007-03-08 黄金冒险号
  
一个好故事,会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英女皇》的故事情节很淡,主题却很浓,就是一句话:「善于隐藏感情,是英国在世上备受尊敬的一个原因。」英国文化的长处,在于一个「藏」字。例如,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座落在武士桥的豪宅区,四周都是博物馆,是一所名校,但是帝国学院没有一个很显赫的霓虹灯招牌,更没有所谓的领导人题字。不仅帝国学院,任何一所显赫国际的机构,从皇家学院、皇家国际战略研究所,从牛津的基督学院,到BBC电台,一副招牌只是很小的金属匾,很不显眼地钉在门外石墙的一侧,字体很小。
  
外来的游客,拿着一张地图,四处仰望,就是找不到。首相府也建在一所不显眼的老房子里,英国人相信,越有实力,越是要收藏,情感当然也是一样。英国的小说,不论喜怒哀乐,从《傲慢与偏见》到《简爱》,都是淡淡的,从无散发江滨、歌哭山林的激情。虽然一海之隔的法兰西,出产了《悲惨世界》这样的作品,气势磅礡,爱恨澎湃,雨果是一头激击长空的大苍鹰,俯冲而擒,但英国的小说家,喜欢叙述鸡毛蒜皮的琐事,像一群啄余谷粒的鸽子。老鹰觉得鸽子没有出息,但鸽子却觉得,不一定在蓝天和峻岭,在教堂的日影和青苔的檐阶之间,更有细节的天地学问在。
    
法国人热爱革命,用暴力推翻皇室,英国人觉得法国人很疯狂,激情驾驭了意志,感性推翻了理性,无论在艺术有多大的成就,这样的民族总是低一级的。福尔摩斯侦破谋杀的过程,也是一样,一宗谋杀案发生了,出现一具女尸,是谁干的?福尔摩斯对于「沉寃待雪」、「锄强扶弱」、「替天行道」之类的道德理由没有兴趣,他把每一宗棘手的谋杀案,当做一局艰辛的围棋,一个高深的填字游戏,一道科学的不解难题。他对死者并无怜悯,对凶手也没有仇恨,福尔摩斯有没有血性?读者不知道,这一点,也不重要。只知这位高人,从拆解一个迷局的过程中得到快感,小说家把这个过程写出来,就是一种文学和娱乐的成就。英国在世界文明之中,是一项伟大的资产,正在于当世界都陷于歇斯底里的疯狂中,只有英国人是冷静的,做到这一点,先要习惯孤独。电影《英女皇》的主题很深,对于民情喜欢大喊「我们崛起了」,喜欢集体唱K、猜枚,群起冲凉揼骨的国家和地区,这是一部大闷戏,看翻版《黄金甲》好了,这部戏不要花寃枉钱进场。

 2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互联网海纳百川,但大脑却远远没有那个容量。于是有了emule和BT以来,只觉得翻电影比翻书还快,留在心里的影像却一年少似一年,有多少东西涌进来,又照样涌出去。不仅仅是心态的问题,还有过多如今过于迷恋技术效果的风气,以及编剧对于人性先入为主的“伪挖掘”,看了这么些年,不疲沓才怪。昨晚看了《The Queen》,只觉得影片风格正像摄影师对于英国平原的处理,不是《理智与情感》中那种绿得逼眼的精致,而就是阴郁的天空下苍茫的绿,有种纪录片的写实态度。

编剧无疑是很下心力的,以女王与新任首相布莱尔的关系为主线,中心事件戴安娜王妃之死只不过是考验两人关系的试链。1997年5月30日,新任的工党首相托尼·布莱尔带着夫人切丽拜见女王。女王对以改革派面貌出现的布莱尔毫无好感,礼貌却傲慢地坚持称呼他为“MR BLAIR”而不是tony。在宫廷礼仪上,布莱尔被她摆布得很是有些“下马威”了,然而一切不过是女王为了掩饰她的不安。布莱尔的改革口号、切丽明确的反君主制态度,都让这位在位2500个星期(小布在做女王工作的时候恭维的用语)、历任十位首相的女王感到了宝座的威胁。

时代不同了,君主制的废立成为掌权者一念之间的事,而可悲的是如今掌权者不是她。女王不掩饰对丘吉尔为王室尽心尽力的怀念,与布莱尔抢夺“任命”还是“请求任命”的主动权,嗤笑切丽笨拙得摇摇欲坠的屈膝礼,她无非是借此提点布莱尔她所拥有的传统——当然,她唯一的依靠也只不过是传统而已。

然后时间就来到了1997年8月30日,三个老人家(王太后、女王和菲利浦亲王)对戴妃的死表现得相当漠然,布莱尔坐不住了。一周之内,首相与女王之间三个电话,将英国这个古怪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权力分配表现得淋漓尽致。女王开始是打定主意不回应,她的理由很正当,Diana已经不是王室成员,不需要王室有任何反应,于是布莱尔开始补白,发表了“人民的王妃”的谈话。然而正像布莱尔所说,人民希望听到的是他作为首相所不能给予的,铺天盖地的媒体质问“女王在哪里”,即便是代表女王的张伯伦也在众人压力下被迫决定为戴妃举行国葬,王太后愤怒“这本是为我准备的”,女王呢?忍了。她带着一家人去温刹堡避风头,也不想看见白金汉宫门口越堆越多、多到要迫使卫兵从北门换岗的悼念鲜花。然而对于群情激愤的民众来说,这还不够。人们希望看到的,是小布最后一个具有压力的电话中以命令式口吻宣告的,一面四百年中从来没有为任何王室成员逝世而降落的旗帜降半旗,女王发表电视讲话并亲自出席戴妃的葬礼。

不是如此,英国将有四分之一的民众嚷嚷着废除君主制;不是如此,女王所希望尊崇的传统将被连根拔起——她所执着的不过是作为女王的自尊与脸面;然而不放弃自尊,连女王的位置也不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女王在温莎的日子绝不可谓轻松,她心情急躁步履匆匆,自己将吉普车开到爆胎,心情差到极点。看到女王在河边哭泣,对比到王太后关心的葬礼,菲力浦亲王关心的麋鹿,还有查尔斯王子并不高明的首鼠两端——原来女王的同盟者,还真只有首相而已。

布莱尔当然有私心,虽然影片中他的政客面貌更多由智囊团的热衷来表现出来,唐宁街刚开始对女王的冷漠倒是袖手旁观的,因为两相对比唐宁街会赢得更多尊重。然而之后,当人民开始置疑君主的存在,权力真空造成的动荡也并不是这一届守成的政府图谋之中的事,布莱尔的态度堪称鞠躬尽瘁了。小布在影片中也有性情中人的一面,尤其是切丽不以为然的手,小布说“我们怎么能强求一位女王哀悼背叛她的人,她(Diana)把她(Queen)赋予的荣誉和地位扔在她脸上”,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相信他是真心的。切丽很迷惑,责问他十个月前的改革者面目何在,为什么所有的首相最后都站在了女王的一边?——很容易解释,因为他们相同的都是政客,他们都号称为了国家和人民,他们彼此理解在这个口号背后的风险和牺牲,所以他们彼此理解,最容易合作。

政治生态中每个人都是奇怪的,影片中最两面的角色是查尔斯王子。在戴妃死的问题上,他倒是表现出了与我们印象中的负心汉截然相反的悲伤,而且是第一时间,——应当是真心的吧?然而说到戴妃的葬礼,绝不是像他所宣称的“为未来英国国王的母亲举行国葬”那样堂皇,那场戏相当讽刺,查尔斯王子坐在一旁,秘书看着他的脸色挤牙膏似的与布莱尔通电话,暗示两相合作——很明显,他也想通过戴妃的死从母亲的阴影后面走出来——她不是一个一贯为人民爱戴的女王吗?这一次,他们不喜欢她了。我与她不同,应该会喜欢我吧。——何其笨拙与无奈的政治空间啊!历史给予了他的舞台这样狭小,如果他死硬到底至少可以赢得尊严,然而他却要笨拙地玩弄权术,难怪连小布都要鄙视他了。

影片带来的反思实在太多,除了权力,还有身为女王的哀伤。菲利浦亲王是个死硬到底的家伙,他穿着苏格兰短裙,活脱是那个时代的活化石。他不能成为女王在政治上的参赞,但起码是一个同盟者,他有着老一辈的政治智慧,例如他对媒体的煽风点火表示愤怒。女王要面对属于历史的母亲和丈夫,还有表情闪烁的儿子,以及只手操纵存废的首相,还有她已经越来越看不懂的“人民”。她相信自己是全身心爱戴他们的,她“责任第一,个人第二”,他们却离她越来越远,她感到了被抛弃的惶惑。

媒体,人民,反而成为影片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对立面。他们口口声声要废除王室,殊不知Diana所有的荣耀都来自于王室的存在。他们作为普通民众蝇营狗苟地生活,唯一的乐趣是通过爱戴传奇来体现自己的存在,这样的民主,是不是类似于如今的草根英雄?十年前还没有“捧杀”一词,Diana如此善用传媒提高声望,却不得不以与保守的婆家鸿沟渐深为代价;她赢得人民的爱戴,同样的人民悼念她却也为女王献花。还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王室的存在,伊丽莎白女王照样可以凭产业养尊处优,Diana却将不为人知,又怎么可能成为大众的偶像。至于“人民”,在一片悲惨的人生道路上,又何来八卦的乐趣,何来是非的争辩呢?

看透了五光十色之后,也不过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女王经此一役,大概真的是看透了一切吧,旗子可以降,恶言可以听,为什么不能让卡米拉嫁进来呢?怪只怪自己卖与帝王家,打着一份世间最特别的工……

好久没有这么罗嗦了,好久没有看到这样容量丰富的电影了。

 3 ) 民主暴力

原名:The Queen
译名:女王
导演:Stephen Frears
主演:Helen Mirren、Michael Sheen、James Cromwell、Sylvia Syms
发行:Miramax
国家:英国
上映:2006

    最近翻出很多被我冷藏已久的电影,比如《女王》。看了第二遍才发现,这部“英国奥斯卡”的最佳影片确实名不虚传。尤其61岁的海伦·艾伦,演技实在太好了,动作、表情都那么地恰到好处,毫无悬念地摘走了影后桂冠。

    这是我写过最认真的影评,虽然只写过三篇,但趋势总是好的。
    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很浓,总要有些了解,否则便不会发现其中的某些细节刻画,自然也体会不到导演的良苦用心。

    片中的女王指伊丽莎白二世(Elizabeth II),太后可不是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二者相差了近400年。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1558年登基,终身未嫁。其统治期内,英国变得统一繁荣,被称为“伊丽莎白时代”或“黄金时代”。
    伊丽莎白二世(1926~ )于1952年加冕,现任英国女王和英国国教会的最高首领。关于她的头衔还有一大长串:英国女王、加拿大女王、澳大利亚女王、新西兰女王、所罗门群岛君主、牙买加女王、巴巴多斯女王、巴布亚新几内亚女王、巴哈马女王、伯利兹、安提瓜和巴布达女王、格林纳达女王、圣基茨和尼维斯女王、圣卢西亚女王、圣文森特女王、格林纳丁斯女王、图瓦卢女王和英联邦(53个成员国)最高元首。她,就是片中白发苍苍的老人。

    关于她的王位还有一些故事,这要讲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自愿退位的国王,爱德华八世(Edward VIII)。他在皇室的传统与制度面前,放弃江山而选择了爱情,与一个结过两次婚,老公还在的女人华里丝·辛普森(Wallis Simpson)成婚。
    于是,在1936年,王位到了伊丽莎白的父亲乔治六世(King George VI)手里。这个体弱多病的人对此并没多大兴趣,有点被迫且有怨言,1952年病逝。影片中的女王也有抱怨爱德华八世的不负责,并将父亲的短寿归咎于此。

    女王的丈夫是菲利普亲王(Philip),曾担任英国皇家海军元帅、陆军元帅和空军元帅等职。原是希腊和丹麦的王子,为了和伊丽莎白结婚,于1947年放弃了王位继承权而加入英国国籍,取名菲利普·蒙巴顿。他们的婚姻算是幸福,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迎来了60周年的钻石婚。
    影片中他代表了强硬的保守派。从下面这段对白中可以看出,他很推崇权力决定一切:
    A few of us in a fort, hordes of zulus outside, so is's vital you hold firm. Stick to your guns. You wait. They will come to their senses soon. They have to.
    只是他一直穿着象征传统的裙子,与身边的西装革履相比,落寞而又不合时宜。

    他们有三个孩子,长子是查尔斯(Charles),这个英国未来的国王身边有着太多的绯闻。在1981年与黛安娜(Diana)结合,这是一个被称作童话的婚姻。漂亮的王妃成为民众追捧的皇室明星,狗仔队开始了24小时跟踪。如此不露风的监视下,查尔斯与开蜜拉·珊得(Camilla Shand)的婚外情成了秃子头顶的虱子。并最终给这个家庭带来了裂痕,导致了双方的背叛,黛安娜也有了情人。经过长期的分居后,痛苦的婚姻维系了15年,于96年结束。第二年,黛安娜与情人约会后,为了逃避狗仔队的追踪而死于车祸。显然,这是一场让女王有些难堪的悲剧。
    附注:查尔斯与开蜜拉的婚姻困难重重,终在2005年举行了私人婚礼。但作为下任国王,查尔斯的妻子要在婚前保持童贞,而开蜜拉已经二婚。所以,即使结婚,她也不会得到“王后殿下”的称谓,只能是“英王贵妃殿下”或“英王伴妃殿下”。曾有人指出,因对婚姻所抱希望不大,开蜜拉将黛安娜介绍给查尔斯,用作恋情的掩饰。

    介绍完了这个家庭,还剩另外一个主角,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他生于1953年,不满30岁便成了下院议员。94年当选工党主席,97年击败执政18年的保守党,出任内阁首相,并在01、05年连任。影片的故事发生在97年,布莱尔刚刚上任。

    开篇便有一段对话,女王对画匠“It is your government”。的回答很理所当然,“yes”。而此时,赶来见女王的布莱尔夫妇却在车里说,“you're a man that's just been elected by the nation”,“你是人民选举出来的首相”。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女王虽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但权利和义务都被宪法明确地限定,权力只剩下形式上和礼仪上的。国家最有权势的是首相,他虽然会就某些事务向女王征求建议,决定权却在他。但这个国家又延续着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礼仪和形式上的女王仍高高在上。在任命首相的仪式上,布莱尔要单膝跪地。即使平时,他也不能背对女王,所以我们常看到他倒退着离开。由此必然会带来很微妙的二人关系。

    第一次见面,从布莱尔略有紧张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对女王存有敬畏。之后,随着剧情发展,这种感觉逐渐改变,直至对女王提出带有胁迫的“建议”。而布莱尔夫人那笨拙的行礼,显示了她对这次见面并没有给予重视和准备。的确,她是一个反对君主制的人。
    而女王,她对这个在选票上击败连续执政18年的保守党的工党领袖是略有顾虑的,但也不以为然。面对这个小自己近三十岁的年轻人,女王在谈话中强调着你只是我的第十个首相,英国历史上向来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我是营盘你是兵。并对英国的英雄,保守党首相丘吉尔做了怀念。
    第一次见面便把整个人物背景铺开,仅仅几个表情和几句话而已。

    当然,布莱尔的智囊团对女王同样不以为然,作为新一代,他们认可了民主,也认为国家在走向民主,只是那个象征意义的女王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存在,他们持了怀疑。当他们拥有权力时,便想到了一个词,revolution。

    就这样。黛安娜死了。

    女王并不喜欢黛安娜,这很容易理解。婆媳关系属于全世界范围内的难题,何况一个权威的女王和出轨的儿媳。既然已经离婚便不再是皇家成员,官方自然不需要表态。女王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正常的想法而已。可惜,事情逐渐变得不简单。

    女王的不表态让民众有些激动,他们哭、他们闹、他们摆出的鲜花甚至堵住了白金汉宫。他们对一个未曾见过面,仅在各个小报上读过几篇绯闻的王妃产生了如此“深厚的感情”。露宿街头、对着镜头嚎哭,这些万里挑一的表情被捕捉、夸大、散发,然后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悲哀。什么?全国都去献花,你竟然没去?太丢人了!
    于是,全国都被舆论绑架了,演变成了一场“民主暴力”。我们看到各个报纸的头条都在攻击王室,都在挑战着那个曾让全国臣服的女王。激烈的语言带来收益,效益带来市场,市场带来更加“出彩”的新闻。于是,民众渴望快感的本质不断推波助澜,一波一波浪打过,女王选择了妥协。
    这早已不是一场葬礼那么简单。到了最后,谁还在乎那个葬礼?当女王出现时,布莱尔欢呼了。为了黛安娜泉下有灵?为了女王化险为夷?还是为了皇权向自己代表的所谓民主的妥协?从他那“my government”的言语中,似乎更容易找到答案。

    我不指望一个讲述英国两个boss间微妙关系的电影能够真实反映历史,尤其上映的时候一个刚过完80大寿,一个刚成功第二次连任,都正干得热火朝天。但影片中,布莱尔在黛安娜去世之后发表了一篇演讲,其中那句“人民的王妃”被铭记至今,在当时得到了一致的好评,使他在民众间的地位直指丘吉尔。
    我认为,正是这个鲜明的表态与皇室的沉默形成了对比,加剧了人民对女王的不满,加大了人民在女王与首相之间的偏离,让布莱尔得到了主动。“70%的民众认为您的行为损坏了君主制,25%赞同取消君主制”便是他搞出的成果。
    于是,首相给了女王一些无法拒绝的“建议”,包括越过女王及其皇室称之为底线的要求。随着那面400多年来从没为谁降过国旗缓缓落下,女王妥协了。电影中曾多次强调,国旗代表的是女王。

    妥协的又岂止是葬礼,岂止那么几年,女王坚守的那份尊严早已不再。她的祖先可以任免首相,而在她只能走走任命形式,她所维系的只剩一个面子,一份尊严。她刻意保持与公众的距离,是不想让如今的形势暴露于外,否则女王的权威将不复存在。可惜民众偏偏喜欢八卦,喜欢窥密,口无遮拦的黛安娜更受追捧。

    影片中的报纸很类似于今天的网络媒体,其实就是民主暴力的冲锋号。片中给过一个特写,头条大书“palace bends knees to blair”。像刀子直插女王最在意、最脆弱、最竭力维护、也最不愿承认的现实。平息“民怨”功在布莱尔,过也在布莱尔,他与女王之间的距离不断加深。可从影片结尾,女王与首相的握手细节中看出。女王将布莱尔口中的“humility/谦逊”称作了“humiliation/屈辱”。
    她从小所受到的正统教育是“Duty first, self second”,一切个人感情都要遵循即有规则。而现在,民主的风潮之下,那些小题大做,嬉笑怒骂的人往往有“感人肺腑”的话语,更能感染极易被煽动的民众、小报,用暴力民主改变了世界。竟如此的无奈。

    片中有个关于鹿的特写,那段很精彩。女王自己驾车到溪边,车坏下车。表情从威严到脆弱,镜头下,她是一个头发花白的普通老人,面对变迁和无奈落下眼泪。她看到那只长着14叉鹿角的“鹿王”,是如此的美丽。
    结尾,却死于了投资银行家的枪下。

    博:http://xiaogs.org/2008/11/14/280.html

 4 ) 永远的女王


20年前高中时读《傅雷家书》,让我过目不忘的词汇就是:“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这是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处世态度,也是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人们身上常见的特征。这个词汇用在Helen Mirren扮演的伊丽莎白二世身上倒很贴切。

电影从首相布莱尔上任开始,随即黛安娜的去世无疑似一枚重磅炸弹落在白金汗宫草坪上,媒体狂轰乱炸,民众穷追不舍,不断考问皇室态度。在高涨的“虚拟环境”下人们的情绪里,民众已经把黛安娜当作灰姑娘,王室婚姻的受害者。

女王还天真地以为人民还是她五十年前上任时对她顶礼膜拜的民众,私生活不检点的前王妃、前儿媳妇被狗崽队追逐致死不过是自己家庭私事而已。

女王如果读了美国新闻学家李普曼Walter Lippmann的《公众舆论》,和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的《乌合之众》,处理这场王室危机公关事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吧?

他们还在皇家园林打猎休假之时,外界已经舆情鼎沸了。好在还有首相,年轻的首相抓住一切机会进言,挽救了王室形象于危难之中。

最难忘的一幕是女王独自驾车在皇家御园的山峦和溪流中驰骋,在河滩上抛锚等待救援时,她看到了拥有14个叉的雄鹿,他们俩目光对视力了一会儿,女王眼睛湿润了。

Helen Mirren诠释的女王比女王自身更符合人们心中对女王风范的期待吧?


整部片子流畅、清新、优美,矛盾处理和解决都消于无形。暗自感叹,只有英国能拍出这种味道的片子啊!


2007年1月22日伦敦雾

 5 ) 目之所及

 每个人的眼睛看见的都是前方,能看到目之所及的一切,却唯独看不见自己~
  而每一次看见的,却不一定就是事实的真相,因为任何人和事,其实都不是可以被他人全部理解的,加之同一个角度,永远不可能同时站两个人,所以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我们总是希望可以被他人理解,却很少想到要去理解他人。如果换一个位置考虑问题,可能看见的就完全是不一样的景象了,就好像我以为没有发生过的事,其实早就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发生

  每个人都是独立着的个体,谁也不能替代谁活着。因此我们不知道的事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多上许多,这也便决定了我们总是以索取的姿态存在着。想要自己喜欢的衣服包包手表,想要要吃喜欢的食物,想身边的人都喜欢自己,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出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摆脱痛苦想忘记伤害想得到快乐……但其实,我们给出的答案又有多少呢?
  我们想要别人理解的时候,有试图真的去理解对方过吗?我们想获得物质满足的时候,想过自己真正需要的是多少吗?我们想付出的时候,有想过对方是否需要吗?我们想得到一些什么的时候,有想过这样将要为之付出的是多少吗?而这些付出,又是否值得呢?……

  对,问号太多了,也没有完全解答的必要,因为很多事是不需问而有的事是不能问的。我也不想知道全部的答案,因为有时候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就在于它的未知性

  可是这部讲述伊丽莎白2世的电影里,我还是看到了理解的重要。女王之所以能够成为女王,何止是世袭家传这样简单的制度就可以维持的,更何况要得到那么多人的尊重。也因此看到,布莱尔的出色,不仅表现在他的政治能力上~一个人之所以可以有所成就,智商情商以及天赋的一些善良本性是必须的。对于女王如此,对于首相亦如是

  我们不是女王,也不是首相,但有些生存的道理却是相通的。

  凡事总是考虑着“我要……”的时候,即便想的是:我要快乐。也会变成让人不高兴的根源
  所以有的时候想想,动物比人快乐,恐怕并不是因为我们所说的,他们是低人一等的动物,而是是有的事情,太过在意反而会显出人类的愚昧来了。

  把所有问题化繁为简也是一种难得的智慧,这句话不无道理……

 6 ) 民曰不便

  徐老师走马上任山大校长,适逢05级童鞋毕业之际,关于新扎校长是否一如展校长与每个毕业生握手并合影的猜测在坊间四起。种种迹象都充分暗示,徐校长为毕业生送上握手+合影温情套餐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于是那些很受伤的童鞋纷纷追思亲奈的展校长,那阵势,十足追悼会的派头,小桥头,池塘边,大树下,展哥他在丛中笑…展校的个人魅力是有几分--年轻有为,担任校长的时候才30多点儿,会上发言不打稿,出口成章,关注童鞋课里课外等等,尤其是毕业典礼上的温情套餐,更十足收买了人心。展校确实还成,但是总校分校加起来上万人,近距离见过展校的人应该不多吧?跟展校说过话的童鞋应该更少了吧?能称得上了解展校的人更寥寥了吧?---那我问一句,你们瞎遗憾个屁?你们瞎腹诽个屁?
  前阵儿到学校某科室办手续。跟一老师闲扯,那老师很困惑地问,校长过来握个手就那么重要么?我说,就那样,证儿赶紧领到手才是王道。君不见,每逢毕业大典,人山人海,拿个证儿就像领救济粮,童鞋们苦等的艰辛估计早就超过抓住展校小肥爪儿那一瞬的兴奋了,此为活罪;展哥那边也不好受--济南仨校区外加威海一分校,掰脚趾头算都算不过来--你就想吧,要握多少人的手?再碰上那种色情狂抓着展校不肯放手的主儿,这得多少时间?鄙人时常悲天悯人的想,脸笑僵了事小,握这么一圈儿下来,展哥的手怎么也得握掉两层皮,顺便还能染上手癣,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问我怎么办,赶快用亮甲……至少这种群p式的握手带来的健康隐患就挺让人担忧的。更不要提握手带来的少得可怜的意义--没啥意义,就个形式而已。
  握手这种煽情的事儿,以我愚见,不应成为一校之长的义务。说白了,就是给咱点儿实惠的--创造更宽松合理的学习娱乐环境,多谈妥几个交流项目,忽悠更多的科研基金,引进几个更像老师的人类等等。至于握手这档事儿,充其量点缀了某些蠢蛋失败的大学生涯而已,其激励作用,微乎其微。成本如此巨大,效用如此渺小,to握or not to握,这应该不是个问题。
  至少,这样一个无聊的事情,学校犯不上讨好学生。
  
  然后说说这部《the queen》。
  说实在的,我一直挺不待见戴安娜的。不为别的,《触龙说赵太后》里有言,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尊戴妃之位,而授之以美誉,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查尔斯休妻,戴妃何以自托于不列颠?所谓时尚icon这样的头衔儿其实都言过其实,随便翻翻图像资料,你也不难发现早年的戴妃脸上的两坨高原红还没退去…时尚界都好犯贱,喜欢所谓“血统”“身份”这些个莫名奇妙的东东。按王朔的说法,贵族,就是很久很久以前的穷人,当然,戴妃的家谱也不禁翻。慈善大使这样的虚名更是让人觉得苍白无力,富则兼济天下其实是很多人在饱暖之后实现淫逸的手段--马斯洛老师会告诉你这是渴望尊严与声望的体现,说白了,让世人都知道你在慈善,那你基本是在伪善。据说其故友布朗在戴安娜走了以后,专门写了本书揭短儿,几分真几分假不得而知,布朗明显不是个省油的,但话说能跟这种人交往过密以至留下许多话柄,想必戴妃也无辜不到哪儿去。反观卡米拉,更像个正室,热情奔放,即使深陷电话风波亦不失一友--这才牛逼,而戴妃更像是误闯皇宫的小麻雀,自命不凡却不招人喜欢。片中女王和密友电话聊天时有一段儿挺有意思,女王的友人说,戴安娜死后比生前还让人讨厌--我私下揣测,这恐怕也是导演的心声,毕竟,没有谁会把这个当作一部探讨君主立宪制兴废问题的电影来看。
  傻姐儿陈鲁豫似乎很向往英王室,至少在陈同学那档臭名昭著的掏口臭里就不只两次提到了伊利啥白拧灯泡式的招手,小布尔乔亚式的对权力与地位的谄媚溢于言表。本片的导演似乎就戴妃与皇室的纠葛,更偏袒女王,但是十分中肯,全无那种对皇权的奴相。电影假借布莱尔之口,说出了女王很受伤的事实--她也很悲伤,但她犯不着在旁人面前重复表演一遍悲伤,她tm也是个正常人也tm有不喜欢一个人的自由。我也困惑那些在采访中表达愤怒的群众,戴安娜你了解几分,“不过电视上看过几眼的人”吧?于是你们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愤怒了傻逼了发作了要挟人了?!戴妃走得也没多荣耀--和她姘头在一起,而且已被皇室扫地出门,又不是捐躯赴国难,降半旗这样的呼声实在是有点无理取闹--你暗恋十年的同村儿翠花嗝屁了你是不是也要闹腾降个半旗?不过暗恋这个翠花的人太多,你们于是就组团搭伙耍起了流氓……
  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愤怒特可怕,扎堆儿的时候更骇人,队伍一壮大就开始扮演正义,绑架你没商量。片中女王做电视声明的时候,我深深地为个人意志向集体意识低头感到悲伤--就那么轻易地、被一句“我们不爽”给欺负了,而且竟然是这样的一件,破事儿。
  其实我们很多群众也这样,把正事儿当逼,把逼当正事儿。也难怪,要不他们怎么叫事儿逼呢。

  (外八卦一则,饰Blair的sheen后来出现在《Frost/Nixon》中,效果很惊悚,有点儿布莱尔穿越时空跟尼克松谈心的意思…)

 短评

不太能理解拍这个电影的意图。

7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还行

此片之好,就在于对于“戴安娜到底好不好”,一直没有评价,只是冷静地展现众生相,正是如此冷静,才显得众生更盲目,庸俗,“随时准备被感动”。他们才是本片主角。

8分钟前
  • 囧之女神daisy
  • 推荐

这么boring的题材居然能做得如此好看,服了。

13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力荐

来自伦敦的投资银行家暗指布莱尔吧。从雄鹿身上,女王看到了自己,所以才会立刻去看死去的雄鹿,而迟迟不去看戴安娜。

16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未戴王冠,不知其重。首相爆发的那番话正中主旨,四分之一民众甚至要废除君主制,全世界要她表演出悼念。片子讲的是天人两隔,却不得不继续撕扯角力的王妃和女王。架构了危机框架讲故事,工整却别有洞天。女王陷在小河中看见的那只鹿,以为赶跑它便可予其自由。这与她的处境何其相似,无人能懂最凄凉。

21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驾驭一段敏感的历史,喜欢这种写实风格,不给观众灌输任何观点,只是把事实展现出来你自己去判断。

26分钟前
  • fomalhaut
  • 力荐

演伊丽莎白的老女人演技非常好。但除此之外无看点。

27分钟前
  • 川总
  • 还行

镜头前的戴安娜看着很做作

29分钟前
  • .
  • 推荐

这么枯燥的内容居然拍得让人欲罢不能。

33分钟前
  • 可可爱爱郭麒麟
  • 推荐

演员太赞了

38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2007.9.6 新京报新世纪联合观影活动

41分钟前
  • 蒜 | BOY A 🌈
  • 力荐

蛮触动于片尾女王对布莱尔说的一席话。作为君主,应该隐藏自己的感情,责任第一,个人第二,这是自小被培养出来的一种操行。可是这个操行不适合于这个年代,这个年代的人喜欢大惊小怪,喜欢公开表态,喜欢作秀,喜欢表演,就连女王,也要适应这个时代去演一场戏。你说这是进是退呢?

43分钟前
  • A-sun*
  • 推荐

只是像纪录片一样的静静展示了这一段历史,新意不多,缺乏能吸引人的元素~~

46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尊严、理智和克制是如何输给了狂热的娱乐情节,输给了大众媒体渲染的群体性情绪。不管跟事实是不是一致,这部电影本身的逻辑挺好看的。

49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Helen Mirren的演技,让人叹服!

50分钟前
  • 北极光
  • 力荐

被舆论绑架的王室。 个人觉得王室的存在只是对旧时代贵族精神的缅怀而不是阶级压迫,然而人民以悲伤为由,逼迫女王违背内心。职责第一,个人第二的女王也蛮可怜,但是所有王室纠纷比不过死人的力量。“我选择静静地悲伤,默默地哀悼。我以为这是我们民族一贯做事的方式。从不张扬,但不失尊严。”

54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推荐

传奇的女人 突然对英国王室产生浓厚兴趣

58分钟前
  • 杨迪
  • 力荐

甚至可以给更高的星,很好的娱乐电影,故事紧凑,主旨明确,很干净,Helen Mirren 的表演很好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也不容易的说

1小时前
  • 渭川
  • 力荐

绝佳的小切入点,以女王一周内的困境,写尽世道人心、时代变迁。将并不算有趣的一件事拍得拉扯人心到窒息、环环相扣的精准,笔笔皆时代。极度工整下的是惊艳的演技,似乎感觉不到任何人的一丝微差,戏精海伦·米伦,演得真叫不可思议。“不要混淆谦卑与屈辱。”

1小时前
  • 徐若风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