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BACK

日本剧日本2014

主演:高梨临,成田凌,丰原功补,佐野史郎,森本治行,仲村亨,津川雅彦

导演:ヤングポール

播放地址

 剧照

FLASHBACK 剧照 NO.1FLASHBACK 剧照 NO.2FLASHBACK 剧照 NO.3FLASHBACK 剧照 NO.4FLASHBACK 剧照 NO.5FLASHBACK 剧照 NO.6FLASHBACK 剧照 NO.13FLASHBACK 剧照 NO.14FLASHBACK 剧照 NO.15FLASHBACK 剧照 NO.16FLASHBACK 剧照 NO.17FLASHBACK 剧照 NO.18FLASHBACK 剧照 NO.19FLASHBACK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3 22:18

详细剧情

遺体や遺品に触れると死者の魂のイメージが脳内に浮かぶ特殊能力=フラッシュバックを持つ刑事と、AI(人工知能)開発でノーベル賞を教授に横取りされた先端科学研究所の研究員がバディを組み、猟奇殺人事件の裏に潜む「歴史の真実」を暴いていくサスペンスエンターテイメントドラマ。成田が特殊能力を持つ刑事?加々美稜真(かがみりょうま)役、高梨が先端研の天才研究員?轟日見子(とどろきひみこ)役を演じる。

 长篇影评

 1 ) 一部让你看懂就输了的教育片

“不记得”

“选择”

“时间”

“跟随/不跟随”

“Explore”

“prison”

“NOW!”

....

以上的几组关键词在电影中反复出现。

你将知道,这是一部不能天真的从悬疑或惊悚去归类的影片。

虚幻交织的故事线实际埋伏着四条维度逻辑,所以,如果“随意”,你会很容易走入导演的抽搐且精分式的布局陷阱里,并在 flashback 的“时态分裂中”,被各种符码抽的披头散发怀疑智商。

影片中反复出现的“第一视角”关键词,让我觉得这更像是部围绕“熟男版的妈妈再爱我一次”的抗毒化学伦理剧,乌烟瘴气的充斥着典型的笛卡尔哲学视角。

男主因为母亲疾病的变故,在迷离而苍白的生活中,陷入了“发生了什么?”的迷之懵圈,主线便从记忆中那个马赛克般诡异消失的女孩开始,高潮部分其实就是围绕青春嗑药后的集体断片,并再次集体进入迷宫式的记忆拼图游戏里,回忆重塑以方程式的形态,释放了“救赎”这个大主题,并导向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影片高潮章节突兀的表达有信息虚幻性与超物质的“时间”概念,本来以为会有什么声东击西的大魔王出现,结果硬掰了一地的胶卷,无非就是想表达——人要活的现实点!导演一开始似乎想轻轻的撩拨有关“混沌爱情的意义”,就像人类的第一场人性实践总是从初恋开始,深刻而高能的爱情往往正是未来时态的进行时。诺兰式的野心,可惜节奏的不严谨,在我看来正是影片的最大bug,此处省略五分钟的尴尬

笛卡尔曾对“人的本质”问题陷入困扰,人是什么?同时也怀疑自己的身体是否是存在的?显然,人的本质并非是单一的物质,人作为是一个实体,也是思考主义的本质,而这种思考主体的存在,不需要任何的空间,也不依赖于任何有形的实体,这就说明了,我的心灵,我的本质,是完全不同于我的身体的,你可以说是寄存在身体里快递,但却和身体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这种貌似抽象的丰富性,正是源于人类以一种思维的无限延展性,在生活中周而复始参与解码完成自我总结的过程。

——首评无脑

 2 ) 我知道绝大多数人都没看明白,其实我也是。

这部片子想表达一个命题:假设往最初形而上的那道“公式”里加入某项“系数”,那将会决定今后一切可变量结果的总体趋势。

我们首先来推敲一下,女主抛出的关键的因素【Prison】、【Now】。这两个词分别在表达什么呢?我的理解就是prison=”公式“,now=“系数”。女主后面有一句台词:"One set of choices & I exist in all of them. "也就说,公式加入系数,无论怎样选择常数,展开之后,整个结果的走势都朝着一个被系数带偏的方向发展。所以那几个水星爱好者,像教徒一样一起神神叨叨的对男主说:”本身,颜色,语言,控制,形状..关于用来解释现实的系统,并不是你自己选择的。。。。"(后面N句话我就懒得扣字了)总之一大串莫名其妙的台词简而言之就是:你觉得你可以选择,其实你的选择逃不出被带偏的大框架。

正如我们看到,后半段通过男主在学校与公司两条时间线的重叠。无论男主在学校也好,公司也好,都出现了相同的,与上级对峙,然后歇斯底里般的表现。但这是真实发生的吗?还好并没有,这是男主在延续“假设”自己人生的“公式”中添加了女主Cindy提出的Now这个改变公式的系数之后,出现了形而下略同的情景,并且马上意识到必须排除这项系数的存在。所以他愤怒、癫狂般的发现了自己仿佛身处监狱(加了系数的公式)之中。于是男主跟着镜头一切的女主大喊:Now!之后怒摔电脑。他要破坏的,就是女主Cindy带给他的Now。接下来他说的明明白白,劳资压根就没这种人生。

回到文章开篇的那句话,如果按照没有“系数”存在的原“公式”展开的话,那就是贯穿影片从头到尾,拥有男主第三条幼儿时期时间线的,母亲原“公式”下的结局。电影最后以同样,以形而下略同的表达方式,给了男主从小到大扑向母亲的镜头,并且最后以母亲容貌闪回的特写收尾。

所以这部片给几星?劝人向善,天道酬勤,关爱家人的立意都是可以肯定的,男主演技也ok,虽然大家跟着剧情看男主都是一脸问号。问题的关键是整部电影的构成真的很不自然,加入的元素过多,莫名其妙的桥段太多,除了男主母亲,女主和配角都没有很好的交代清楚。所以整部片子对于脑补能力不够的观众真的太不友好了。

 3 ) 推倒“思维之墙”,鬼才导演悬疑奇作《记忆迷魂》欢喜首映全网独播

你是否曾觉得人生浑浑噩噩,怀疑自己一路奋斗做出的所有选择都是错的?

你是否曾经偷偷希望世界上存在后悔药,好回到过去,弥补人生的某个缺憾?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无数的“选择”组成的,也正是这些“选择”塑造了我们的现在。

由“鬼才”导演克里斯托弗·麦克布莱德自编自导,《移动迷宫》迪伦·奥布莱恩、《它在身后》麦卡·梦露主演的悬疑奇作《记忆迷魂》现已独播上线。

《记忆迷魂》围绕信息分析员弗雷德的许多“选择”而展开: 在一次错误选择后,弗雷德意外发现潜藏在记忆深处,来自“过去”的可怕秘密……

颠覆还是炫技?

《记忆迷魂》推倒“思维之墙”

《记忆迷魂》原名《弗雷德里克·菲茨尔的教育》,它讲述了信息分析员弗雷德通过找回好友辛迪完成自我成长的心理惊悚故事。

从影片开始的那一秒,Pilotpriest为本片打造的电音复古配乐便将故事引至疏离、怀旧的基调中,让整部电影弥漫着浓厚的90年代色彩。

信息分析员弗雷德事业有成,刚刚找到新工作,他的单亲母亲因记忆损失进入垂死状态,而交往多年的女友也到了“更进一步”的阶段。

尽管不必为生计发愁,弗雷德却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社交、睡觉。

对人生的不确定感让弗雷德陷入焦躁。

一天,冲动的弗雷德故意违反交通规则拐进小巷,遇到了举止怪异的流浪汉。

受惊吓的弗雷德昏了过去,在短暂的记忆闪回里,失踪多年的高中好友辛迪向他发出警告。

辛迪的出现唤醒了弗雷德的疑虑:为什么这么多年,他都没有想起这位老同学?

一番调查后,弗雷德发现许多疑点:辛迪的照片被无故涂黑,辛迪根本没有毕业,似乎有人在暗中监视他……

跟随席卷校园的迷幻药“墨丘利”这条线索,弗雷德发现自己的“记忆”出了许多问题,当闪回频繁发生,一个被封印多年的秘密即将破土而出……

尽管被定义为“悬疑电影”,《记忆迷魂》的“格局”却称得上是思维的全面“改写”,其震撼程度绝不亚于《无限地带23》(《黑客帝国》系列的灵感之源)这样的经典作品。

电影从高维度俯视日常生活,光看台词文本就已足够让观众“怀疑人生”:

“你用来解释现实的系统并不是你自己选择的,数字、语言、颜色、形状,都是你对周围信息的曲解,一个试图控制你意识的侵入性生命体强加于你的错误解释。你摄入的物质暂时抵消了了侵入性生命体的影响,它试图迫使你以与信息本身相同的线性方式来感知信息”。

《记忆迷魂》有着美国科幻大师菲利普·K·迪克的强烈印记,导演麦克布莱德也承认,他深受大卫·林奇电影的影响。

《记忆迷魂》用大量闪光、卡顿剪辑、重影效果模拟了记忆的不可信和药品的致幻性,是一次“令人难忘的、身临其境的”精神奥德赛。

自《共谋者》起,“自由意志”的真伪就是麦克布莱德作品里固定的主题。

在《记忆迷魂》中,他再次将“自由意志”搬上台面:抛开姓名和标签,我们究竟是谁?我们周遭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我们脑中的信息究竟是我们的想法,还是世界潜移默化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想法?

“谜语人”导演麦克布莱德并未对电影进行任何的“官方解释”。

平庸还是神作,颠覆还是炫技,电影所讨论的“主旨”究竟是什么,都需要观众独立判断,自行定义。

唯一确定的是,这部电影“一刷”绝对不够,需要“多刷”才能彻底“解密”。

科幻迷导演孤注一掷

“涤纶”演技大爆发

《共谋者》以来便“剑走偏锋”的麦克布莱德在《记忆迷魂》中依然瞄准小众影迷,保留个人调性,不迎合大众口味。

《记忆迷魂》的剧本动笔于十多年之前,历经多次改动,是科幻迷麦克布莱德最早创作,也是最为钟爱的故事之一。

《记忆迷魂》的拍摄过程也可以说是导演的“一时冲动”:

在《共谋者》小获成功后,麦克布莱德转向好莱坞进行电影开发。在被大厂“逼疯”许多次之后,麦克布莱德厌倦了好莱坞无休无止的开发地狱,得到了些许喘息的时间,这时他发现,他想拍一部自己真正想拍的高概念电影。

麦克布莱德找到了制片人,他向制片人表示这个项目受众不会很广,没准还会招来观众的恶评,但他相信这部电影一定能找到“懂它”的影迷,没想到制片人竟然同意投资此片,还找来了《移动迷宫》的男主“涤纶”迪伦·奥布莱恩

因《少狼》《移动迷宫》等青春作品成名的迪伦·奥布莱恩为美国人气男星,在《记忆迷魂》里,“涤纶”极好演绎了弗雷德横跨20年的两种状态,有几场戏的爆发演技令人记忆深刻,称得上是其演艺生涯中相当有辨识度的作品之一。

被剪辑“耽误”的《记忆迷魂》尽管没有从影评人那里挣回口碑,但确实如导演所言,在小众影迷和北美部分媒体中评价不错,其出色的音效剪辑还提名加拿大导演工会相应奖项。

《记忆迷魂》的故事和星云奖科幻小说《你一生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比电影版本的《降临》更贴近小说阐述的“费尔马最少时间律”。

这是一部需要掌握些许量子领域知识,且“后劲十足”的电影。

如果你是悬疑、惊悚作品的爱好者,又对科幻怀有强烈的兴趣,相信位于交叉点,抛弃因果律的《记忆迷魂》将会是你片单中相当特别的一部。

《记忆迷魂》

欢喜首映 全网独播

 4 ) 西方哲学的探讨,人生的自我救赎

我觉得,这个电影其实是对西方哲学思想的描述和探讨。

男主学生时期曾经堕落,嗑药而产生精神幻觉,在一个集体吸毒的晚上,他的几个同学应该都死了(片子的女老师提到过,这个毒品导致几个学生死了),只有男主没有死。而男主因为母亲患病而心生沮丧,重新吸食毒品,从而引起一系列强烈幻觉,回想起学生时期的种种经历,也搞得家庭支离破碎。男主在不断幻觉当中,儿时母亲的教导在潜意识里引导着他自我救赎,也是西方哲学返向内在世界的一种描述和探讨,中途用一种玄幻的拍摄手法表现。幻觉当中,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如果没有吸毒,然而那也只能是一种想象和幻觉。最后母亲开口叫了男主的名字,男主终于成功完成了自我救赎,不再追随学生时期那个女同学的步伐,不再吸毒。因此在梦中也就有了美好生活的场面,也回想起了儿时母亲呼唤自己回头,滚下楼梯很痛的场景。最终,母亲去世了,男主重回母亲的怀抱,正如儿时那样,走母亲教导的正确的道理。

 5 ) 谁是你的“invasive life-form”入侵性生命体?

临近结尾Freddie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母亲恍然大悟般说出“It's you."的那个瞬间是他意识到神棍孩子口中控制了所有人的“invasive life-form”入侵性生命体是谁的瞬间。

——母亲就是Freddie的入侵性生命体,她从Frddie婴孩时开始教会了他线性时空和因果报应的道理,教会了他人需要面对他们所做的事情的后果。那扇虚掩的门、孩童时摔碎了的雕塑、高中的结业考试、新工作的季度会议,都是反复闪回的标志性瞬间,需要Freddie做出影响自身未来的决定的瞬间。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这部电影为什么又名《弗雷德里克·菲茨尔的教育》The Education of Fredrick Fitzell也就呼之欲出了。

成人意味着明白有些事情如果不去做/做了就会让“正常生活”脱轨,并学会选择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婴儿学会了不能自己跑出卧室门因为会摔下楼梯,孩子学会了不能摔家里的雕塑因为雕塑不会复原、高中生学会了不能在结业考试时突然兴起离场、社畜学会了不能糊弄季度会议在会议室发疯……因为时间是线性的,人的行为会有其因果,所以人们做出选择。

这部电影里选择是否吃Mercury就像黑客帝国里选择吃红药丸还是蓝药丸,有人选择头也不回地逃离这种牢笼哪怕这意味着她会永远脱离社会(Cindy),有人选择从一开始就不去尝试这种令人觉得新奇又恐惧的可能(Andre),而有人在选择尝试了之后最终还是放弃了“自由”回到线性的时空走出一个单调但稳定的人生(Freddie)。

无论是从编剧/导演/演绎哪个角度来说都算不上特别有新意,是个3-4星,让我给出五星的点还是挺个人化的:这部电影帮我短暂地发泄了一下当代社会对一个人的人生规定好的期许和父母严苛要求教育带来的怀疑人生【笑】。不过,不同人有不同的人生经历,所以观感大概会不一样,但我觉得只要沉下心来看这部电影不至于给三星以下的分还狂踩一通。

当然了,远离毒品爱惜健康是一些底线,通过药物带来的幻觉去打破成规这种做法还不如当个平庸普通的人呢。

 6 ) SIFF错过的一剂猛片

SIFF没买这个失误。极有创意的猛片,高超剪辑和拍摄呈现的毒后幻觉堪比《遁入虚无》,但却插入了平行时空的叙事和自由意志的探讨。

主角试图追溯过去神秘女孩的契机是现实生活的无聊,而在逐渐回忆起丢失的往事后发现女孩是掌握穿梭平行时空,脱离单线人生的导师后他似乎彻悟得道了,与女孩自由切换体验人生场景而摆脱了时间束缚,然而结尾导演却安排他因留恋人间情而决意回归世俗成功人生则略显突兀,令人唏嘘。

此片与反毒无涉,毒只是主角产生幻觉,发掘身处平行时空这一事实的楔子,导演可能想表达的是常言道出世与入世的抉择,世俗生活的成功并不能带来情感的满足,出世的追求却因为情感的羁绊而中道折返,可见没有一种选择是完美的。导演最后回归了核心价值观大概是他认为即使出世得道,主角因童年仅有的母爱,业已形成的感情也是最难割舍的吧,穿梭在多线时空超越常人也未必是主角所求。

台词说到人其实是单线思维体入侵后的存在,单线思维体使得人的思想对周围信息的输入都是“误解”,而感知时间即是最大的“误解”,这致使了凡事皆有选择且无法避免的结果,人只有通过在某类物质的帮助下超越时间这一概念,便可摆脱单线思维而获得超脱,从此获得自由选择而在平行时空遨游。这理念很科幻也很启发,所谓人生只有一次,人的一生不就正是时间进程下自认为最优的一个个选择和结果构成,永远不会知道没选择的那扇门后和门后的门后有什么。

The system you are using to interpret reality is not one of your choosing. All a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around you. A misinterpretation imposed on you by an invasive life-form which is trying to control your consciousness.

The substance you ingested temporarily counteracts the influence of the invasive life-form that is trying to force you to perceive information in the same manner as itself: In a linear fashion.

To perceive choices as having inescapable outcomes. Outcomes it has dictated to you, thereby controlling all of your choices and, in effect, eliminating them. It achieves this goal by influencing you to perceive the most elaborate of all misinterpretations...Time.

 7 ) 烂的有创意,有创意的烂。

剧情讲男主正在过着普通但得体的生活,然后突然就开始脑抽,画面不断闪现一乞丐一美女几个大汉。

然后他就去找答案,想搞清楚他为啥脑抽。

找啊找,还找了几个学生时的小伙伴辅助回忆。

终于想起那美女是同学,喜欢嗑药,当初差点和她好了。

然后后面剧情就乱七八糟了,一会改变了过去,和那美女好上了,一会又回忆起病床的老妈,又回来过之前的正常生活了。

整部电影总结起来就是:说了个屁。

剧情烂就算了,节奏还极其拖沓。太多的沉默看风景,你一边给房间打扫卫生也不影响你的观影。很多画面根本毫无意义,纯粹拖时间。

这部烂的创意点在哪呢?在于他故意营造一种“这部不是烂片”的氛围,然后结果非常干脆的给他烂了。

就冲这,加一星。

 8 ) 《闪回》烧脑的柴火

所谓的烧脑片,其实就故事来说也并不复杂。不过故事背后涉及的哲学、语言、文化等等素材就真的比较复杂了。

先概述下故事:主人公事业成功(当大公司的信息分析员),婚姻美满(妻子也怀孕了),不过母亲身处弥留之际,连自己都不认得了。因为医生对“记忆”的描述,勾起了他的“闪回”。他在整理小时候的资料时,发现自己中学阶段,曾经有吸毒的历史,而当时一起吸毒的一个女孩子,似乎凭空消失了。是否因为吸毒受害,他也不清楚,于是他就和当年的朋友,一起回到被毒品放倒的那个酒吧。然后他开始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似乎自己一直没有从当年毒品的毒害中醒来,现实世界与记忆重叠交错,甚至一切都在变幻之中,到底自己是因为被毒品放倒而错过了考试,还是今天因为追查当年的事而面临丢了工作……到底是自己要去寻找拯救那个姑娘,还是姑娘是从神奇的多维世界来拯救自己的……甚至最后,姑娘是自己理想的爱情和生活(沉浸在毒品带来的满世界旅行,灵感不断的创作,但现实又是在垃圾堆里翻东西的流浪汉),还是姑娘居然是自己精神世界最后的港湾——母亲(正如,幼年看到黑暗,刹那的恐怖,都因为母亲即使的拥抱和爱抚而获得安全感)。最终真相就是,当初他沉迷毒品,但是母亲对他的关爱和担忧,一直成为他迷幻世界里“拯救的唯一力量”,他仍然是现实世界里成功自由的人,消失的姑娘他自己创造的母亲的幻影。

所以,电影还是充满正能量的,远离毒品,不然会害了一辈子,而且一直都是梦魇。

不过电影,厉害之处,在于编剧,他归结了大量的元素:

一、记忆的虚幻性(或者说不真确性,不确定性),不管是个体还是群体,对于某件事的记忆,都会结合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传统进行“粉饰”,以至于很难确切地记得真相。所以,不论是临死前的母亲,还是壮年的主人公,对于过去的记忆都是“虚幻”的。正如《金刚经》所云:过去心不可得。

二、毒品的致幻性,毒品的危害自不讳言,也无需赘言。但毒品吸引人的原因是它能够致幻,会放大感觉,会消弭时间,会混乱记忆和现实……而这部电影,主人公的诡异体验,无不与此有关。

三、平行世界的无限可能性,“平行世界”概念是现在电影喜欢摆弄的元素和构思,不过这部电影真正把“平行世界”展示出来:无穷的宇宙,每个宇宙又有无限的可能。平行世界真正魅力所在是“无限”性。简单地说,在这个世界,主人公选择吞下毒品,在那个世界,主人公拒绝吞下毒品。那么这一选择就变成了两个世界。而分离后的世界还会不断地分离,比如吞下毒品后吐掉,吞下毒品后走出酒吧,吞下毒品后杀了同伴……

四、时间是虚无的。时间是什么?这个有很多的答案,但是科学家会告诉你,时间可能仅仅是幻象,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们到现在也搞不懂。为什么,因为假如没有时间(就是我们仍然会运动,但是运动是可逆的;或者说我们可以自由在时间中穿梭),那么会是如何的境界?所以,影片中,虚幻的姑娘就是一个能够自由存在于平行世界之中,超脱时间的束缚的存在,她似乎更接近真理:

(影片台词)跟他走,他会告诉你,本身(itself本真)。颜色、语言、控制、形状、曲解,关于你用来解释现实的系统,并不是你自己选择的。数字、语言、颜色、形状,所有这些都是对你周围信息的曲解,一个试图控制你的意识的入侵性生命体,强加给你的曲解,你摄入的物质,暂时抵消了入侵生命体的影响,它试图迫使你以与信息本身相同的方式感知信息,以一种线性的方式,把选择看作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是它强加给你的结果,从而控制你所有的选择,但实际上是在消除它们,它通过影响你感知最精心的曲解来实现这一目标,那就是时间。

五、虚无主义哲学,无论什么年代,虚无主义总是我们逃避现实的一条路,所以不是单纯批判所能够解决的。这有点像中国传统的“道儒兼用”。主人公从小就要面对现实的艰难,比如考试,比如公司老总要里听季度数据。现实要付出努力,这很困难,关键是付出努力,还不一定成功。所以“躺平”,甚至沉迷毒品,似乎更容易,更轻松。不仅如此,还可以用歪理——虚无主义哲学,来充分打击现实世界。

片中,主人公与虚幻姑娘的对白:

(你在找什么?为什么探索对你来说那么重要?)我不想像他们一样,被锁在一个他们自己都忘记的,身处其中的监狱里。(什么监狱?)看看他们,四处奔波,假装清楚自己是谁,已经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其实一点头绪都没有。这些并不重要,他们所做的只是给东西贴标签,给予无限和不可知的事物以不正确的名称,甚至连该死的标签制造商也不例外。之后他们环顾自己的世界,充满了毫无意义的标签,然后说:“这就是我们的现实。”这就是那个监狱。(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摆脱束缚呢?)我们吗?你又在追随我吗?(呃,是的)你必须记住,我们所拥有的力量——选择的力量,每一秒的力量——当下的力量——当下!

六、自由意志。人是否存在自由意志,这一直是哲学和宗教的核心问题。影片给出的答案就是“当下的选择”就是你的自由意志。不管是电影中的人物,被编剧的语言所控制;还是现实的我们,似乎被命运扼住喉咙,毫无抵抗的能力。那么我们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当然,我们有选择的自由,你可以选择努力学习,还是去吸毒,这能够最大程度地决定你是升学还是沦为败类,失去希望。

七、现实的困境。我们看电影,就是要看矛盾的解决,就是通过看别人“经历困境”来做一番体验学习或者安慰超脱。主人公的困境总会吸引我们看下去,他如何面对母亲忘记了自己?他会如何拯救那个因为毒品消失的姑娘?他该如何解决“记忆困境”的干扰,重回人生的正轨,正如当年摆脱毒品,通过考试一样。

八、探索与艺术。对于浪漫主义者而言,探索与艺术才是真正的人生。就像影片中主人公最佳的梦幻,全世界各地去旅行冒险,去那些荒无人烟,去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然后呆在豪华的别墅里,源源不断地创作艺术。问题是,这样的生活,仅仅存在于幻想,那是神的生活。冒险分分钟,会让人类交出脆弱的生命(想想最近发生的“马拉松选手失温事件”就够,不用去想珠穆朗玛峰上掩埋的无数登山者);更何况艺术与财富本来就不是真正有交集的存在(想想能写潇洒万代的“闲来写笔青山卖,不使人间冤孽钱”的唐伯虎,真实的人生多么凄凉就知道)。所以,主人公曾经迷醉在这样的幻梦中,但是毒品劲一过,还是得到垃圾堆里翻东西,回头躺倒在肮脏废弃的酒吧里。

正是这些元素,使得这部电影显得烧脑,也显得有点意思!2021/6/6

 短评

画家dylan好帅~量子叠加状态的电影 说实话剧本撑不起90分钟

8分钟前
  • ryan
  • 还行

青年时打破窠臼,规则以外,大千世界,不断试错,不断探索,中年时回归庸常,阅尽千帆,归于家庭,20年前是《搏击俱乐部》,鼓励放飞与释放,现如今世界肉眼可见的右转,在电影里看到一节轮回。

10分钟前
  • 乔大路
  • 推荐

这片有点烧脑,涤纶演技大爆发啊!!!

15分钟前
  • 守望电影
  • 还行

台版片名永远这样一针见血——《药命回忆》我笑死了,原片名有Flash,电影镜头就真的有很多Flash,无语死了,非常不适。迪伦这张脸横跨18-38岁是完全没在怕,他真的很不错,但是电影拍得像《无姓之人》和《梦之安魂曲》的低配融合版(莱托这两部真的很炸),精彩程度甚至比不上这两部的预告片,只能说好一部戒毒片

20分钟前
  • Hixllo
  • 较差

这个「水星」真牛逼,只要吃下去,你就是薛定谔的猫,你可以在上万种不同的时空中自由跳跃,时间在静止的同时也在流动着,幻觉与现实从此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你就是奇异博士本人!这样的药,我也想吃!

21分钟前
  • 无心
  • 还行

导演野心挺大,想搞查理·考夫曼那一套,可惜只学了表面功夫,沦为故弄玄虚的迷幻嗑药片,加一星鼓励吧。。。另外忍不住想吐槽迪伦是四个基友里最违和的高中生。

26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当场闪到癫痫发作的水平,我看不懂,但我大为震撼。

27分钟前
  • pagliacci
  • 很差

无比难看,五流货色,执行差,为了闪回而闪回,剧情被割裂的一塌糊涂,前面60分钟观众一直不清楚男主角和故事究竟要干什么,通篇充斥着混混沌沌的无力感,失去了看下去的耐心,装逼失败的典型,没那金刚钻,偏要揽个瓷器活,垃圾,别浪费时间。★

29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很差

差点被毒品毁了的男主的一生

31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较差

烂的有创意,有创意的烂。

35分钟前
  • 伊万
  • 较差

想打三星,但又觉得怄得慌。想拍成平行时空穿越还是平行时空的不同人生选择,反正就玄乎的吃了“水星”药片,男主就可以跟着女主全世界摆脱时间限制到处happy体验各种不同人生。结局男主居然放弃那种随意选择的自由探索人生,回归母亲怀抱,走了最开始最主流的人生路。看得我真憋闷,玄幻色彩太重,科幻色彩太少。尤其结局真是宣扬和谐家庭是人生第一要务的基调太明显了,主题曲我看用“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那首主旋律挺应景的,呕

36分钟前
  • Erzsébet
  • 较差

我是多喜欢这种迷幻神经质嗑药氛围片。看到中间以为是套路片,但是后面又让我mind blowing了

40分钟前
  • mills
  • 推荐

这个阴影记忆会不会太小了点

42分钟前
  • 徐友惟
  • 较差

应该叫闪瞎,不应该叫闪回。

45分钟前
  • 该死的胃
  • 较差

闪回是一种普遍存在非能完全用科学解释的现象,这里有两类可能,一是你相信此为大脑的某种故障反应,对过去经历相类似的情境的误判,错把眼前所见当成记忆中的画面;二是你认同科学仅为有边界的规律经验的汇总,承认人的预知能力、平行宇宙的存在,而闪回即是基于此产生的。影片《闪回》弱化了主题方面的研讨,而是运用多变、自然、流畅的切镜,着重于将闪回现象进行极富冲击力的呈现。代入弗雷德的视角,一同经历这场奇幻之旅,是超现实的有趣经历。

46分钟前
  • 深海石
  • 推荐

dylan的演出不错。此片分数不该只有这么低…虽然这个低分和IMDB很契合…此片还有OA的homer演出………该片说的重点有点不明确 到底是反du呢 还是讲our perceived time is linear? 不同的重点男女主的故事就有不同的理解和结局 鉴于片中某人单词组成句子的胡说八道 也许是想说后者 什么牵扯到外星人和时间的事…反正还是有点神棍…3.5

48分钟前
  • tankdream
  • 推荐

又名《我不知道我那年夏天干了什么》。主角不知道,观众被闪得也不知道,我看编剧也不一定知道……

52分钟前
  • SleepyPino
  • 较差

试图讲一个很复杂的故事,有点诺兰《记忆碎片》的味道,只不过中途尿点实在太多

55分钟前
  • Keith Lee
  • 较差

玄幻色彩太足,结果“平行时空抉择”这种常见科幻设定被压得非常微弱,虽然本来故事就算被归类到科幻也是非常豆腐软的科幻就是了。而结尾复归亲情的桥段实在不太友好,同时也对“现在的妻子”和“初恋”二择一这种非常好让人代入情感的设定直接被抛弃十分不解——制作班底觉得这种平行时空三角恋情故事太过老套?但是为了老母放弃初恋更是让人难言的……微妙啊。丝带演技仍然非常好,不过角色方面其实还是没有特别大突破啦,也希望能有大制作能用他吧,或者说真的能沉下气演那种需要用外在表露各种内心想法的文艺片?3.5归3。

57分钟前
  • 匣中猫
  • 还行

一团乱麻

60分钟前
  • t0psh1t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