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部队2:大敌当前

动作片其它2010

主演:瓦格纳·马拉,安德烈·拉米罗,米尔黑·考塔兹,伊兰迪尔·桑托斯,玛利亚·瑞贝罗,塞乌·乔奇

导演:何塞·帕迪里亚

 剧照

精英部队2:大敌当前 剧照 NO.1精英部队2:大敌当前 剧照 NO.2精英部队2:大敌当前 剧照 NO.3精英部队2:大敌当前 剧照 NO.4精英部队2:大敌当前 剧照 NO.5精英部队2:大敌当前 剧照 NO.6精英部队2:大敌当前 剧照 NO.13精英部队2:大敌当前 剧照 NO.14精英部队2:大敌当前 剧照 NO.15精英部队2:大敌当前 剧照 NO.16精英部队2:大敌当前 剧照 NO.17精英部队2:大敌当前 剧照 NO.18精英部队2:大敌当前 剧照 NO.19精英部队2:大敌当前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6 20:20

详细剧情

  4年前,臭名昭著的拉西欧监狱发生了一场暴动,这一事件引起里约热内卢州社会的广泛争论,也不同程度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直接领导精英部队(BOPE)的罗伯特·纳西贝托中校(Wagner Moura 饰)由此荣升为安全局的副秘书长,拥有更大的施展空间;而他的爱将安德鲁·马蒂亚斯(André Ramiro 饰)被政客当作替罪羔羊,踢出了BOPE部队。当然,纳西贝托也遭受着来自政坛、战友和家人各方面的压力,他将一腔愤懑转化到工作中,不仅扩编强化了BOPE的实力,还通过一次次铁腕的打击荡涤了贫民区毒贩的罪恶势力。  毒贩销声匿迹,黑暗的阴霾却未散去。以罗卡(Sandro Rocha 饰)等人为首的腐败警察势力进入贫民窟,他们欺行霸市,官匪勾结,成为里约州另一个难以祛除的顽疾……

 长篇影评

 1 ) 体制中无论善恶互不可分的困局

一个电影系列的续集改变类型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因为不同类型目标观众群是不一样的,而电影系列的品牌直接锁定了其类型。《精英部队》虽然生动了描绘了里约贫民窟的深渊感和警察系统的腐败,但整体构架还是一部警匪动作片。而《精英部队2》的警匪动作情节完全是陪衬,主题完全转为对体制的控诉。因为有全体国民共同关心的主题,续集仍然大获成功取得良好口碑。

看到豆瓣上续集比原作的大幅加分,我已经有了类型改变的预期,但还是被它如此彻底的角度和力度所震撼。它完全不再停留于警察腐败和警匪勾结的层面,它揭示了制度是一切祸乱的根源。甚至在第一集中被塑造为罪恶深渊中的神圣光环的BEPO,也不能幸免。虽然BEPO本身百毒不侵,但是它清扫毒贩后所留下的利益空间迅速被腐败的警察和系统所占领,因而反而成为了其帮凶。而腐败警察系统性的无孔不入的罪恶,比毒贩不知糟糕多少倍。警察接管了一切黑社会事务之后,更将其和制度本身紧紧联系—选票是贫民窟最大的财富,掌握最大资源的政客也在这黑暗中粉墨登场了。

想要改变现实的主角纳西门托,尽管有自己一手带出、绝对忠于自己的精英部队BEPO,他无奈的发现自己奉献了一生的事业也是这个体制的一部分。作为被神化的精英部队本身,否定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乃至质疑整个警察系统和整个国家制度的合理性,其震撼力是不言而喻的。在此之间,警察、议员、州长、毒贩和老百姓之间的利益纠葛,本片毫不含糊,娓娓道来,并且演绎的深富戏剧性。这些上流人物和毒贩的唯一区别是,他们的罪行被掩盖的很好,因而监狱里关的都是毒贩。纳西门托发现自己是一个人与制度搏斗,他毫无胜算。

而在前作中被嘲讽为坐在朝南的豪宅里空谈的左翼知识分子,在本片中再无如此简单的定位。以弗拉加为代表,虽然他的登场形象令人厌恶,宣扬犯罪分子人权的他是纳西门托和BEPO的死对头。但随着剧情的推移,他的立场和纳西门托越走越近,只不过行事的方式不同罢了。

尽管没有如前作一样暗示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是主角纳西门托接近纪录片口吻的旁白,摇晃的镜头,写实的场面调度,以横截面进入剧情…… 本片坚持到底的现实主义风格模糊了现实与电影的界限。不由得观众不对号入座,甚至怀疑起现实中的里约州州长和议员们。也许是担忧这种影响力过于显著,本片用了比较仓促的结尾,把事情简单化,算是对观众有个交代。而非戛然而止,让绝望感永远留在观众心里。当然这个结尾也不是大团圆,依旧表明了这是无止尽的斗争,不过至少还是让观众抽离了现实,可以安心回家。

总的来讲,前作探讨的是暴力的意义,本作探讨则是整个体制中无论善恶互不可分的困局。前者有答案,而后者没有答案。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2 ) 这是一个糟糕的政治系统 这是一个依然还要希望的社会

有没有人觉得第二部比第一部还要深刻?很少有这种第二部拍的比第一部还要好看还要过瘾的片子,还是个警匪动作片!一边看一边感慨天朝什么时候能拍一部这么深刻好看的哪怕只是一部类似的电影就好了。可我想我们大天朝大约是拍不出来的,首先广电就不可能过立案。
如同第一部一样这部也是通过纳西门托的叙述交代展开并贯穿全篇,用语言来以弥补画面的不足。整部片子的色调都偏灰暗,哪怕是白天的派对都没有强烈的色彩,让观众能够很快速的进入角色和氛围。电影开头就制造了一个悬疑让看客揪心于纳西门托的死活,紧接着却进入倒叙,而且还是从四年前说起。不得不说一开始我都看的莫名其妙,可妙就妙在短暂的蒙圈后你能很快的明白故事的走向和叙述方式,从而安心的看电影而不会分神考虑要不要关掉。
<图片2>
(一直觉得这一幕挺过瘾的,骷髅头VS自卫队。枪战虽然不是大场面的那种激烈,但却振奋人心)

我觉得导演高明之处还在于他没有用镜头语言立刻向观众表明他自己的立场,也没有给机会让观众对片中主要人物妄下断言,到底纳西门托为首的骷髅头是对的,还是弗拉加为首的左翼人权派是对的,至少在我看片时思想天秤是摇摆不定的。他只是一步一步的推进剧情发展,让观众自己去慢慢体会这两人的政治立场的变化,在快要结束时在表示自己的立场,从而达到这部电影本身要探讨问题的深度,就像是观众跟着片中主角一样经历了一次成长,政治的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和上一部一样,这次也经历了一个葬礼,是安德鲁的葬礼。他和他的好朋友,上部死去的内图是真正的为岗位奉献了一切。只是一开始就知道警队腐败知道法比奥是什么样警察的安德鲁最终还是死在了执着、一根筋上。当初朋友的死促使他为骷髅头奉献一切,死在自卫队手上真没有死得其所。但葬礼的安排却有着很大不同。大家应该有比较深的印象是安葬内图时,纳西门托最后给棺木覆盖上了骷髅头的旗帜以正内图的身份,这是一种认可和见证,内图确实也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名合格的骷髅头。而安德鲁的葬礼上棺木覆盖的是骷髅头旗帜做底加盖巴西国旗,因为安德鲁是在政府行动中牺牲,而他的牺牲进一步激励了男主揭发腐败事实的决心,他的牺牲让片中所有巴西人都从幻想中醒来让他们看到政府、警局的肮脏交易。
<图片1>

正如片头吐槽的一样,美国大片老套。其实许多讲警察故事的电影很容易就陷入了一种孤胆英雄的光环,最后经常也是大团圆的结局。可本片却实实在在的写实了,用现实打了那些大团圆的脸。虽然纳西门托的证词和那场成功的CIP导致了一场大清洗,许多政客、腐败警察关的关杀的杀。但很快新的上位者也来了,就如杀了自卫队队长夺了游艇的是法比奥,被指名点姓控诉的州长赢了下一个四年任期,许多更大的幕后政客还稳坐高位。导演也接着纳西门托的旁白说出了本片的议题:谁扶持了这一切腐败?为什么支撑着一切不合理的系统还如常运行?难怪还有贫民区难怪巴西利亚有那么多丑闻。
作为观众的我们难道还有隔岸观火的凑热闹心态么?这种现象普遍于世,每个国家都有这种日常。腐败的毒瘤什么时候才能根除?如果这个问题问我的话,大约我会这么回答:只要有人类就会有腐败,因为人类即欲望。正如片中所说改变需要很长时间,如果任由这个糟糕的系统运作下去,还会有更多无辜的人死去。既然欲望是永恒的腐败是必然的,那么应该早点认清这个事实,用各种雷厉风行的手段来制止恶性循环下去。

 3 ) 国民级电影的诞生

查过资料吓了一跳,《精英部队2》刚在去年创下纪录:巴西电影有史以来的最高票房,而且不留死角,总票房和观影人次双双打破。回想四年前,《精英部队》拿下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片子确实也挺好,但内心未免小觑。毕竟也只有在柏林,一个喜欢政治、喜欢主题先行的电影节,这类警匪类型片才会拿下最高奖。再往前一点,杜琪峰的《黑社会》系列虽然集个人风格之大成,值得深读,在戛纳却还不是颗粒无收。

那即便《精英部队》取了不小成功,到了续集怎会有如此大的飞跃?手持摄影打打杀杀,这些锋芒毕露的东西当然没有过时。但这一次,无情暴力不再是主要卖点。看下《杀人回忆》在韩国的成功,只要是与国民记忆休戚相关的警匪或者是犯罪题材,它就很容易获得成功。前提是这样的电影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为政府说好话。眼光敏锐的导演总会发现多数观众在意什么,它可以是一个犯罪片的壳,可里面一定是批判现实的核。

《精英部队2》就是这么干的,电影小标题“现在敌人是另一个”,意思很明白。打倒了体制外的毒贩外,现在轮到体制内的毒瘤了。万恶之源是体制,道理好像很浅显,可是经过了几十年警队生涯,一直到亲人危在旦夕,纳西门托(Nascimento)方才意识到这股力量有多可怕,穷凶极恶、无法无天。他拿着武器,一直认为自己是公正之手,却不想与此同时,也有一双黑手伸向了贫民窟里。对巴西观众来说,《精英部队2》完全震撼了他们的世界观。最恐怖的东西不是发生在电影里,而是在现实周围。所以,好的电影不应是什么歌功颂德、美满团圆,电影结尾说了,问题没解决。

跟前作一样,影片还是在旁白声中行进,纳西门托用讲故事的口吻带出了BOFE(特别警察作战营)的发展,引出了另一批敌人。第一集里马蒂亚斯(Matias)完成了蜕变,纳西门托却想着逃离。现在他换过位置,却还是与老朋友们并肩作战。面对BOPE的强大杀伤力,毒贩们不再是对手。续集还有以暴制暴的内容,但是归为支线,甚至不如纳西门托与儿子的情感线重要。因此,手提镜头摇晃的逼真感,包括快速剪辑已经少了很多。反过来,夸张的表情肢体和激烈的台词对白成了几个配角的表演模式,他们喷得唾沫横飞、笑料十足。《精英部队2》的大反派已经是文绉绉的政客,再不然是冷酷的腐败警察,但这帮人阴毒起来,可比明着来的毒贩子狠多了。他们的结局也是理所当然,照规矩办事。

从对抗到合作,纳西门托和弗加多开展了体制内的战斗。电影尝试沿用双雄模式,把他俩放在一个处处交锋的境地,然而稍有遗憾的是性格反差做得不足。再比如纳西门托从头到尾都是正气凛然,全然个人英雄主义。好在这些瑕疵并不影响全片,这部电影表露了对腐败的痛恨,毫不留情地对制度进行指责。它的勇猛程度,就好似“颅中之刃”,用一把尖刀,刺进了巴西的大脑(体制)。【南方都市报】

比起前作,剧本上充满了野心,影片会彻底震撼到观众。 ——Luciano Trigo

 4 ) 无与伦比的酷

以前总以为这样的电影第二部永远不会超越第一部,看了以后才觉得原来可以拍的更好,贩毒,枪支,罪犯。。。等等,充斥着贫民区的居民,消灭罪恶刻不容缓 毒贩销声匿迹了,黑暗的阴霾却还未散去。以罗卡等人为首的腐败警察势力进入贫民窟,他们欺行霸市,官匪勾结,成为里约州另一个难以祛除的顽疾,为了正义发声,这部电影演出了极致的震撼!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5 ) 淤泥下的呼吸

    不明白,为什么总是敢于面对邪恶的人倒在血泊里,而那些气焰嚣张的罪人和趋炎附势的哈巴狗却在白日下堂而皇之地逍遥自在。我们不缺乏自由仁爱的理想,不缺乏为之奋勇的斗士,但为什么,最终到下的,倒下的最多的,却是他们。留下的,只有飘荡在空气里宣扬正义的亡灵,能飘散四方,但让人视而不见!
    这是我看完《精英部队2》留下的不解疑问,从古至今,多少在这个肮脏世界里摸爬滚打想要洗净身体上污物的人们,总是第一个被埋进淤泥,失去呼吸。那些掌权的人却依然在充满淤泥的地面上伸出那个肥大头颅,在苟延残喘地享受这个世界,尽管他们一直气喘吁吁,但嚣张的气焰与无比强大的权力让他们胆敢行于风口浪尖扭曲着一副无所畏惧的面孔。那些埋在淤泥下的人们支支吾吾不敢出声,只有他们呼吸后往上冒出的气泡,证明他们还在活着。
    世界是流动的,空气在大地上流动,大地在天空下旋转,撒哈拉上骆驼草的根系在往下扩张,亚马逊上热带林的枝丫在向上生长,西伯利亚的海鸥世代繁衍四季迁徙,海岸线上的金蟹绿龟在潮涨潮落间来回游移。陆地上的人类,也总在忙碌,从山脉的村寨下落到平原的河岸边,从群山环绕的秘密丛林搬迁到密不透风的坚固城堡。地球在自转,月球在公转,宇宙在旋转,万物没有一刻是停滞不前的。
    可惜的是,人类创造了这样一种状态,固步自封的静止,用庞大的国家机器,社会规矩来宰制所有本自由自在的溪流,他们截流改道,把一切划分成理想状态下的棋盘,每一颗棋子,每一步走法,看似完全发于自主,实则在横竖线分隔下被动的选择。
    不知道这个导演和福柯,和韦伯的关系,他没有刻意去表达在社会学研究,后现代理论里的抽象概念,但他却用画面回应了那些高瞻远瞩的大理论家的现实眼界,当我看到不谋而合的那一刻内心些许澎湃激荡,因为大众的娱乐也开始审判社会的罪行,审视日渐堕落的人欲。韦伯说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铁笼,锁住了任何可能冲破它的力量,讽刺的是,这个铁笼本来是价值理念作用下的创造物,可惜最终后者成为了前者的牺牲品,沦为了前者的奴隶。福柯就更为细致地考察了这个铁笼每一个细节,每一处焊接。国家权力机器的控制再也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人为压制,转而变成细致入微到每个家庭,每个人的权力牵制,一座权力大厦,像庞然大物一样矗立在哑口无言的人们的面前,再也不能将其推到,重建,因为这不知耗费了多少钢筋水泥,注入了多少财力资金,牵扯了多少权钱纠葛,要想扳倒它,非一人之力所能,非一日之功所及。
      暗涌的欲望在这些表面超理性非情绪的冰冷机构下运行,邪恶的深渊如同海啸后产生的漩涡卷走每一艘经过的船只,黑暗的洞口,看不见底,望不到头,一旦进入,就是无出头之日的天昏地暗。
    社会的身体被做着监狱式的分隔,处在里面的人们被安排到特定的空间,进行着强加的思考,走在自己都不知道通向何方的小道上,他们唯一知道的是,那里有属于自己的利益,或许换句话说,他们早已埋没了自己。值得庆幸的是有人在反抗挣扎,和在阴沟里仰望天空的人一样。他们深知腐朽的缺陷,有一击必胜之的信念,唯一的不足,他们是少数。并且,他们是在少数中幸存下的少数,他们中更多的人早已变成泥土下的尸骨,变成横行霸道的罪人,变成只能用血偿还恶行的叛徒。不过,存在就是希望,存在就是对黑暗的反抗,存在就是对真理正义说一不二,存在本身就是一场属于未来的胜利。
    也许不该怪罪这个丑恶的系统,毕竟它出于人手,可是一旦这个怪兽站稳脚跟,权力就会难以捕捉以至肆无忌惮,没有一个具体的人在操纵它,每一个进入它的人都可以变成凡人的上帝,行为的指挥棒。欲望是它运行操作的电源,只要有邪念进入,必定瞬间灯火通透,把每一个它可以照射到的角落燃烧成焦黑一片。
    幸运的是,人的欲望可以压制,意志可以笃定,因此只要有先人一步的勇气和坚信,帝国大厦的轰然倒塌也不是难以企及。但扪心自问,我们的言行,到底有几分远大的正义胸怀,又有几分原始的利欲熏心?

 6 ) 巴西没有了的门,在中国还有吗!

 本来以为这部电影只是跟杜琪峰之类的香港导演拍的PTU什么的相类似的警匪片,所以一直未有刻意抽时间观看,当玩游戏和看垃圾电影看的麻木的时候,打开来准备快进以结束战斗,但是,却没有拖一个镜头,从头到尾,先是震惊,然后,是沉默。。。

       从电影本身的角度来讲这部电影,没什么兴趣,只能说是无论从拍摄手法,还是情节,演员等方面来说,都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我好想从中看到了很多影子。第一部是无情的打击毒贩,第二部确实从情节,犯罪动机各个方面,都不拘泥于最低的层面了,而直接拷问这个国家的灵魂了。

       香港的地下社会发展轨迹,由黑帮而警察,然后是廉政公署,然后继续黑帮,然后是漂白,然后是名流,政界明星,商界大佬,看来这个版本也可以作为巴西的缩影了,但是我想巴西警察肯定没有看过《雷洛传》,否则哪用纳西门托去逼,学习一下吕乐,不就结了?在毒贩被驱逐,而警察占据了贫民窟的主导权的时候,确实是跟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情况很像,但是由于利益获得者并没有直达最高层,所以还有ICAC的可能,而现在的香港,我想绝无这种可能性了吧?

       “当你走投无路的时候,你还有最后一条路走,那就是犯罪,永远记住,这并不可耻!”---马雅可夫斯基。

       当在影评中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为之一震,我不知道马雅可夫斯基在什么语境说的这话,记忆中他应该是苏联的正面诗人,但是放在巴西,确实很符合现实情况。虽然说是民主社会(看来民主社会也不怎么样啊。。。),但是一旦利益群体的架构稳定之后,政府的保障机制以及国家机器,都会向他们倾斜,那么在这样的社会,基尼系数只会越来越大,而社会利益分布的极端不平衡,也将各阶层之间的流动之门,给完全堵死,如此,正如上言,犯罪已显正当,而这将是唯一能改变其境遇的途径,南非电影《耶路撒冷》,就非常直白的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而本片则是在怎么去面对这样的问题这个层面上展开讨论的,但是,在现状之下,势必没有结果。

       以前我非常坚定的认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会为这些问题所困扰,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希望,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成我们的梦想,呵呵,美好的幻想,如童话。一个新兴的发展社会中,发展的势头可以掩盖其他许多问题,包括日益增加并几近夸张的贫富差距水平。但是,发展不可能永久存在,正如这几年的现状,实业拉动的社会增长渐渐的迟缓,外贸,内需,节节败退,但是唯一为GDP做出巨大贡献的房地产行业,却近乎疯狂,是长久之计吗?为什么是房地产行业呢?

      如果把通过权钱交易得到的钱成为“劣币”,把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成为“良币”,根据“劣币驱逐良币”的逻辑结果:若劣币与良币等值,且现存的体制不能使持劣币的人受到惩罚,人们就会去效仿那些通过权钱交易得到的钱的人,社会就会进入恶性循环。

      很不幸,房地产行业就是劣币与良币等值与否的试金石,房地产的疯狂发展,已经将社会各层次上下通达的大门慢慢的关上了,接下来,我们是否会有通过其他途径来打开这扇大门,我就不得而知了,但却乐得拭目以待。

      不过,巴西人通过电影来正视自己的问题的勇气,却是值得我们钦佩的,包括弗拉格,这位“切。格瓦拉”式的英雄,在这个国家里也有生存的空间,可能是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所在吧。不过,如果在中国这样的社会文化氛围之下,期盼一个神明,也是不错的吧。但是问题是,或许我们根本没有问题,我们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和和谐!反正,看不见。

 短评

野心真大。已从第一部的巷战写实上升到政客媒体等当权者的高度,开始跳开暴力寻求真相了。不过这种处理上的改变是不是好事,就见仁见智了。

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确实比1好看。里约真的处处重武器啊?!还要不要去玩儿啊!

8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B】比第一部确实是好出不少,整个剧情脉络庞大复杂了许多,政斗武斗都十分精彩。但硬要说这娱乐片多有深度就是扯蛋了,只是点皮毛功夫就让愤青高潮了

10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比第一部更加震撼,从体制的角度去诠释暴力、政治、民主的多重困境。

13分钟前
  • 范同学
  • 力荐

苦啊,这咋迎奥运啊。这片太猛了。

16分钟前
  • 阿子
  • 力荐

第一部是泾渭分明的正邪对立,揭开表面的肮脏疮口,第二部则是一团混沌的灰色地带,直击内里的顽固癌症;疮口易于清理,癌症却难以治愈,于是只懂得以暴制暴的BOPE沦为利益集团的棋子,试图从体制内改变体制的人要么被同化要么被毁灭;个人只是体制这部机器的小零件,永远可以被替换,这就是其可怕之处

17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比第一集强出很多,更加赤裸裸的反应了现实社会问题,阴暗面与体制的腐败渗透到各个阶层,力道相当足。这部电影在剧情与娱乐层次上升级到极高的层次,结尾令人意味深长。相当精彩的电影

19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毒贩再狠,狠不过警察,警察再黑,黑不过政客,政客再黑,黑不过……低阶的怪兽总是被高阶的吃掉,在利维坦的大机器上,螺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总是随时可以被替换……

2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国内公映版本略作删减,但即使这样,仍然值得在影院看一遍这样的电影!

27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牛逼得无语了,直接5星。本以为第二部会比第一部差点,结果发现第二部给力得更上了一档。最后追问“系统”源头的时候那个从Esplanada穿过国会大厦再穿过国旗塔的航拍镜头帅呆了!气贯长虹的反动豪情啊

30分钟前
  • 胡子(胡续冬)
  • 力荐

影片的强叙事旁白连起来就是一片论文啊有木有,继续福柯啊。这一次成功接续到意大利政治电影及其后的光荣传统之中,论述条理清晰,论据有力,成功给出一种复杂社会力量博弈的解释。太个人英雄主义。找了半天发现美嘉的是原声版,不过中影公司你敢不为了节省那么二十分钟删戏么?

32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真敢拍……

37分钟前
  • 白色的蓝
  • 还行

远超第一集!

39分钟前
  • 安东
  • 力荐

到“体制外”去,做“特立独行的一小撮”!——野心与力度均超越第一部。

40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倡廉只是表面,反腐才是根本

42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是谁扶持了这个腐败的系统?演的很卖力很好看,犯罪以及政治因素都很真实啊,黑暗的政府黑暗的勾结,唯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他们呱呱的说话方式闹心啊。男猪脚很有气质啊

44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1.这不是电影,而是一场生活,是关于无数人的人生;2无比逼真的枪战戏,你手握着枪支,心里是害怕到绝望还是充满兴奋的快感?3.浮华的政权踩在腥味的血泊上前进。一具具无名的尸体被遗弃、被忽略,他们成就了这个腐败的城市。

4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无法理解这电影是怎么被允许在大陆的影院上映的……太过彪悍了……

48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这是巴西影史票房最高的影片,如果我们也敢拍一个这样的片子,我相信绝对会成为世界影史票房最高的影片。

49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以后少看这类片子了,血液上涌,整个脑袋和脖子都涨得疼

53分钟前
  • shawnj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