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课桌

综艺大陆2020

主演:陈建斌,叶一茜,傅首尔,陈宥维,高秋梓

导演:内详

 剧照

更新时间:2023-10-03 21:33

详细剧情

  该节目是由爱奇艺推出的萌娃课业教育陪伴式综艺。固定嘉宾是陈建斌、叶一茜、傅首尔、陈宥维、高秋梓。  节目中嘉宾们化身代课老师,参与到课后托管班的日常教辅工作,记录观察孩子日常放学后或周末的 “托管”生活。

 长篇影评

 1 ) 虎妈用家庭作业变相家暴7岁儿子,抗辩专家和素人妈妈,振振有词

近期《亲爱的小课桌》上线,伴随着开学季到来,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家长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吐槽了。

孩子该怎么管教,棍棒式教育早已落伍,平等式启发式教学太缺乏实操性,自由与管束之间难以平衡,莫衷一是。

节目邀请陈建斌、叶一茜、UNINE陈宥维、高秋梓搭档做课后托管班的老师,在嬉笑打闹中,通过观察邀请到的不同孩子的现实表现,探讨了育儿问题。

节目中有教育专家张敏指点,将千百万家庭在教孩子在家中写作业的种种可能逐一解惑答疑,帮助还在困扰中的爸爸妈妈一个较好的辅导方式方法。

从截止目前更新的来看,小朋友徐敬凯的虎妈式教育,遭到节目组素人妈妈、邀请嘉宾和教育专家的一致诟病。

现实生活中,早被这种家庭辅导作业鸡飞狗跳式场面,见怪不怪,

可抛开徐敬凯妈妈的严格要求,一年级,寒假做376张试卷,不需要快乐童年的方式,我们应该怎么去评价?

一、学习的功利性

一直以来,我们接受的教育理念就是掺杂着很强的功利性,节目中的徐敬凯妈妈,也秉承这一观念,觉得孩子从小就要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节目中,教育专家张敏从学习的方式方法纠正徐敬凯妈妈,适当的课外作业可以巩固学习效果,但是太多的话,反会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

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要本着一颗纯洁的心,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能真正做到几分?

从6个孩子在问答环节里面,选择是学习成绩最好,还是成为班上最受欢迎的人来看,他们大多数都选择了学习成绩最好,给出的解释是学习成绩好,自然就成为班上最受欢迎的人了。

孩子们根本没有考虑过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什么,他们总是在被动地学啊学,我们一直以来都拿中考、高考等学习当做敲门砖,门打开了,砖头也就被无情地扔掉了。

殊不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自从我国的封建王朝结束之后,状元,这一八股取仕,早就不合时宜的教育观念还是扎根在人们心中。

学习真正目的是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我们从孩子身上看到是太多的功利性目的,根本没有顾忌孩子什么年龄阶段就该有什么样的状态,这就是典型的揠苗助长。

二、孩子的迷茫性

节目中六个性格迥异的小孩子,活泼可爱,最小的一年级,最大的三年级。

我们站在成人的视角上,用一种观察的视角,评析他们的现实表现。

在辅导他们做作业的时候,明星们各放大招,使劲浑身解数,像极了平时在家庭生活中的父母亲。

就拿教孩子英语时 a clock发音之争,数学问题1.8+1是等于1.9,还是2.8等问题,我们可以看出,骄傲的家长们是多么沾沾自喜。

觉得自己会孩子的作业就以为了不起,甚至从心理上鄙视孩子。

殊不知,孩子在家长们一次次“啧啧”、叹气、哭丧着脸、发火、训斥、辱骂等种种嘲讽中,开始变的不知道写作业到底是为了什么?

更有甚者,徐敬凯的家长在孩子已经完成老师学校作业的基础上,还要完成妈妈布置的作业,这到底算是教育还是变相的家暴?

在台湾作家吴晓乐的书中《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从与孩子亲密接触的家庭老师的角度,深刻剖析她在当家教时遇到的不同类型问题的孩子,成年人世界,根本衡量不了孩子的世界。

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他们独立自主的思想,不是我们家长拿起画笔可以任意涂抹的杰作。

心理学家荣格在他的文集《人格的形成》里面,强调孩子在未成年之前人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息息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轻易造就,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问题的放大版。

三、家长的焦虑感

从节目中徐敬凯妈妈身上我们看到是望子成龙父母的焦灼感。她这种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方法,导致徐敬凯只知道学习,少了童年的快乐,成为一个承受不应该承受态度要求的孩子。

傅首尔化身教师,出现在孩子们之间,她以幽默风趣,浮夸的表演风格,变着花地夸奖每个孩子,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她也从自身由单亲妈妈教养成人的角度,探讨了好的教育应该有的样子。

孩子们考试成绩是92分的时候,没达到100分,就是表现不好,家长们到底怎么了?

学习成绩在每一个阶段只是代表他对课本内容的掌握程度,绝对不是用成绩衡量孩子的一切。

从家长们,要么给孩子买线上教学视频,要么选择买辅导资料,这种要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是做么的成人化。

孩子的世界,有他们自己的逻辑。

家长们的急切心理可以理解,但都是把精力用错了方向。

导致了过早地教育孩子形成讨好型性格,在讨好父母的时候完全失去自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能不迷茫?

如果我们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孩子,认为顽劣是孩子的天性,这就有点可怕了。

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来看,只有不断在试错中挫折,鼓励成长之下的孩子才会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为此给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家长们以下几点建议:

一、学习和孩子沟通交流

二、有效的父母陪伴鼓励孩子信心

三、温柔滴辅导,耐心地讲解

四、从孩子的视角试着理解问题

五、从自我学习提高开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最后记住一点,孩子是自己亲生的,不要辅导作业的时候就有了断绝血缘关系的疯狂心理。

想想自己当初是怎从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屁孩走到今天,一切也就都会释然了!

 2 ) 专家小贴士

低年龄段孩子注意力可集中时长在20分钟左右 专注力 设定合理的作业量 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写作业前建立仪式感 艾宾浩斯:超度学习理论 鼓励的形式 语言鼓励 肢体鼓励 永远相信自己是最重要的 批评孩子就事论事 不能轻易否定孩子本人 情绪问题 不用过分苛责自身 可适当发泄情绪 接纳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找到正确有效的情绪疏解方式:散步 呼吸新鲜空气 持续学习与反思 总结经验 书包重量占体重15%以上连续20分钟可能造成脊椎矮缩6-8毫米 提高孩子学习效率 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 分段式学习 保证孩子单位时间内专注度 陪伴的三种模式(可边看书边陪做作业) 陪着 敷衍式 陪伴 投入式 引领 高质量 父母要注重与孩子的情感联系 起跑线设立准则 从小树立自信 锻炼社交能力 相信努力是有回报 战线太长时 可以速战速决 告诉答案 方向比坚持重要:符合天赋 主动选择 适度适量 父母陪伴 对美的感受很重要 抄作业 耐心沟通 不要过分严苛 家长示弱 二胎 不要当面打骂另一孩子 切勿比较 不要过多参与争吵 关照大孩子的情绪(可单独陪伴大孩子) 周末父母没有安全感 要给予更多关心 隔代教育 不要把孩子当做老人精神慰藉 避免交给控制欲强负能量多的老人 父母不能当甩手掌柜 要参与孩子成长 彼此体谅 避免争执 关注老人情感需求学会感恩 一年级 多读题目,协助读题,强调关键字 复杂问题简单化 尊重孩子成长节奏 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 明确检查重要性 教予检查方法 降低检查难度(筛选出要检查的题) 校园霸凌 明确态度 尽快脱离环境 寻求家长帮助 多交朋友 相信父母 家长倾听 共情 评估 解决 关爱 恶作剧 建立规则纠正 缺爱 给予爱的支撑 宠溺 把握爱的尺度 孩子是霸凌者 共情 探讨应对方法 让孩子承担后果 情绪化 分析原因:缺乏安全感 过分宠溺 被过度控制 教正确的表达方式:画画 写日记 倾诉 带到单独的环境 家长自己情绪稳定 避免输不起 避免过度过早竞争 重视过程的体验 点燃孩子的希望 挫折教育 会爱 爱能被感知 有力量且温暖 彼此信任爱与被爱 习得性无助 营造积极的生活环境 让孩子有掌控感 多给予正面评价

 3 ) 已婚未育的郎朗到底多喜欢孩子?节目里的五大细节真的很明显了

文/叶秋臣

刚刚看完了9月16日更新的综艺《亲爱的小课桌》,这一期请的嘉宾是已婚未育的钢琴家郎朗。

节目里,叶秋臣发现郎朗是真的非常喜欢孩子。

完全不是那种为了节目而刻意地表现,因为从种种细节来看,真心是绝对装不出来的,这些行为必须是发自肺腑的表达,才会有如此自然的感觉。

1.对孩子的感觉

郎朗还没到达录制现场时,在车上就被节目组问到了如何看待孩子这个事情。

郎朗当时就说,他觉得“孩子们特别逗”,而且不仅仅只是表达了他对孩子的第一观感,还站在下一代的角度上说他们有时候会“沉醉在自己的一个世界里”。

大人们评价孩子往往是站在一个偏高的角度去审视,有些不太偏爱孩子的人会觉得他们“很闹”,甚至“不可理喻”。但如果说可以进行换位思考的话,可能在谅解上会更多一些,这也将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趋势(抛开极端的熊孩子案例)。

郎朗的这句话就有点这种味道,因为他在试图去理解这些孩子们的世界。

2.各种宠溺摸头杀

郎朗到了现场后,先是与陈建斌、叶一茜、陈宥维和高秋梓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就去各个教室看孩子们。

第一次摸头杀;

第二次摸头杀;

第三次摸头杀;

第四次摸头杀……

完全是下意识的动作,发自内心觉得他们很可爱。

3.喜欢与孩子接触

虽然知道自己是在做节目,但郎朗贴心辅导功课的样子还是很耐心;

当他听到孩子们都很喜欢他时,整个人瞬间非常满足,一脸宠溺地说着“好可爱”,特别真诚;

对孩子会主动去拥抱,并在拥抱时还亲了一下,而且还接连抱了好几个——

第一个;

第二个……

在下车之后,郎朗和孩子牵手一起前行,动作非常自然。

看得出他不仅是不排斥与孩子的接触,而且还很喜欢这样有爱的互动。

4.赞美孩子的成绩

郎朗在节目里一直都在肯定和鼓励孩子们的学习,在看到有人快速写完作业后,会鼓励性地说“太厉害了”;

午休的时候看到叶一茜侄女弹钢琴的视频,也是从心而发的赞美;

其实有时候在教育上,鼓励是很重要的部分,虽然郎朗自己还没有下一代,但是相信如果他做了父亲之后,会更加明白这种肯定的重要性。

5.加油孕育下一代

大概因为这一期节目请的是郎朗,所以节目组专门准备了东北菜的午餐,叶秋臣作为一个东北人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着实让我吞了好久的口水,尤其是正宗的家乡味道已经许久没有尝过的前提下,这些锅包肉、小鸡炖蘑菇和地三鲜就显得格外诱人。

用餐中,郎朗也会主动关心陈建斌家里孩子的问题。

听到对方说第二个娃已经两岁的时候,郎朗又重复了一遍“好可爱”。

陈建斌鼓励他“你也要加油”,郎朗回应“肯定加油”,旁边还打上了吉娜的照片要“一起加油”。

希望郎朗的好消息也能尽快到来吧,那一定会是个很有音乐天赋而且乐观积极向上的孩子。

另外,就是叶秋臣关于《亲爱的小课桌》这个节目的一些思考。

郎朗在辅导低年级的孩子时很有耐心,在英语这个科目上他也极其有信心,不过教育方式是直接告诉答案是什么,而不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找,当时就被专家指出是因为他还没有孩子的原因,所以才会采取这样的选择,希望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速战速决(像极了如今很多爸爸们的操作哈哈哈)。

节目的主持人是傅首尔,在《奇葩说》里就能感觉到她语言的犀利,在《亲爱的小课桌》中抛出观点也同样非常直接,关于“婚姻是一场修行”的观点我也非常认可。

另外你能在节目里看到已婚已育女性和年轻姑娘的观念差别,比如高秋梓在谈及自己“恐婚恐育”的时候,她们讨论的角度一看就是“经历”和“没经历”的差别,当然感受也是需要阅历去累积的,等到高秋梓也走到了如同叶一茜和傅首尔她们这种妈妈的位置上时,想法自然就会有所不同了。

可能是现在年纪逐渐增长的原因,我变得越来越喜欢看孩子的节目了,好像他们的一些行为和思想,就像复制了曾经的自己一样。虽然客观的条件上并不相同,但内心深处的懵懂感是相似相通的。

看得出现在的综艺节目也在朝着教育孩子的方向在探索和发展,希望未来能够做出更加引人深思的好作品,让观众在哈哈一笑找乐子的同时,也能思考一些深度的问题。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

 4 ) 7岁孩子一个寒假做376张试卷?傅首尔四个字“怼”出了金句

一个寒假做376张试卷,相比较这位虎妈,我更喜欢傅首尔的夸夸式教育方式

每一位老师寒暑假期间都会给孩子布置假期作业,对于提升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主观能动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学生们的开学,教育类综艺节目备受关注,由爱奇艺自制的综艺节目《亲爱的小课桌》也在如火如荼的播出,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好评。

在最近播出的关于孩子辅导的节目中,其中的一对母子引起了很大争议。徐敬凯,一个上一年级的7岁孩子,他的寒假作业是要做“270张考卷+7本大题+50页自答卷”,合计376张。

如果按照一个月的寒假时间来算的话,那么平均一天也需要做十几张卷子。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如果孩子不按照要求来完成,那么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惩罚措施。

偷懒一次,加一张卷子;

错三道题目,加一张卷子;

不仔细,再加一张卷子了;

这样的作业量,不要说是小孩子,即使是大人,也都会感到压力,不禁感慨,我们小的时候实在是太“幸福”了,现在的孩子,从小开始就没有了快乐童年。

01,虎妈教育理念:没有快乐童年

徐敬凯是一位非常懂事和乖巧的小朋友,从第一集开始,他的学习和生活就非常的自律,属于那种非常“乖”的学生。

然而,在这样极端自律的背后,也有着让观众们倍加心疼的一面。

孩子较为内敛,胆小,而造成这样的性格的,还要数自己的妈妈。

徐敬凯的妈妈是一位很标准的虎妈,在育儿路上极其有主见,她觉得现在的小孩子需要的并不是快乐的童年,而是严格的学习环境和态度。

这样的教育方式立即引起了其他家长和明星嘉宾的惊诧。

一向提倡鼓励式教学的傅首尔听完之后,直接回怼“你疯了吗?”

这四个字,我相信也是观众们想问的话。

对于家长来说,都有一个望子成龙的心理,想要孩子脱颖而出,这也无可厚非。

然而,现在提倡的都是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对于一个只有7岁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是爱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成长,如果家长干预的过多,那么孩子的学习成绩未必能够有质的提升。

因为物极必反。

02,“夸夸式”教育

当然,徐敬凯这一位虎妈的教育方式,大多数家长应该是不认同的。

学习只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在他们的成长路上,还有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以及和同龄孩子相处交友的机会,这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如果一直围绕着孩子的课程学业,有的时候真的会忽略掉很多的东西。

笔者较为认同的是傅首尔的教养方式。

在谈到很多家长攀比心过重,容易“拔苗助长”这个话题的时候,傅首尔认为,其实,这都源于家长们的一种攀比的心理。

孩子成绩直接关系到自己在其他家长面前的“面子”问题,方法只有成绩好才能够去“炫耀”。

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长此以往,则会变得缺乏自信,自我怀疑,对于成长关键期的孩子来说在,是很不利的。

傅首尔是一名开朗健谈的艺人,她的很多思想都值得年轻的妈妈学习和借鉴。

比如,她提成的鼓励式教育法,针对孩子的进步和提升,要大大鼓励,甚至去吹“彩虹屁”。

“我跟你说,对你来说,这都是小菜一碟。”

在节目中,她金句频出,有一句话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人,你想让他自信是非常难的,但是你要让他自卑,易如反掌,特别是小孩,你只需要天天跟他说他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他一定会相信。”

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孩子的批评和鼓励一定要注意。

也许,我们毫不留神的一句话,就会让孩子相信,他们会失去自信,觉得自己真的不如别的小朋友。

03,笑点、萌点、观点一应俱全

在这档节目中,陈建斌、叶一茜、傅首尔、陈宥维、高秋梓每一位明星嘉宾都有可取的教育方式。

这些明星老师,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观点,综艺中的笑点,以及孩子成长中的萌点。

在生活中,他们都有自己的经验和生活智慧,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总是能够不遗余力的分享自己的教育知识。

他们不仅需要负责孩子的日常学习,化身为他们的代课老师,还需要亲自参与到孩子的日常辅导中来,记录孩子每天的托管生活。

可以说,老师和家长做的事情,他们都做了。

正因为如此,这些明星嘉宾们和孩子也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也耳濡目染的影响到了孩子。

这也许就是这一档节目的立意和宗旨。

感兴趣的家长们可以看看!

 5 ) 郎朗再现“魔性教学”,打破规则逗乐嘉宾,音乐家变谐星指日可待

钢琴大师郎朗,自从与吉娜·爱丽丝结婚后,也变得接地气许多。夫妻搭档上综艺或独自录制综艺节目,都让观众了解了走出音乐大厅后,在私下生活中的郎朗。

通过节目,可以发现郎朗的另一面。相比在音乐会上的“音乐王子”模样,私下里的郎朗更像邻家的大哥哥,一张嘴一口大碴子味,喜剧天赋极强。

由于极度沉迷在音乐的世界里,本身又是幽默感强的东北人,每当郎朗教学时总忘情到不能自已。夸张的表情,浮夸的动作,加上音乐的点缀,郎朗自创“魔性教学”一度火爆网络。

在他身上能看到音乐家对音乐的痴迷,还有谐星的潜质。

当他作为辅导员身份,来到《亲爱的小课桌》辅导孩子们写作业时,他的幽默感再次涌现出来。

这一次,郎朗再现“魔性教学”,虽然没有像教钢琴时的激动,但确确实实逗乐嘉宾。

本作为辅导员的他,需要辅导一年级与三年级的小朋友,既然是辅导就是陪伴在孩子身旁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解决不会的难题,讲解作业中的难点并提供解题方法。

但没有孩子,在钢琴教学之外也没有辅导经验的郎朗,便开始他的“魔性教学”。

他没有引导孩子,而是直接告诉答案,辅导英文作业时不仅将所有的题目读一遍,还将每一道题的答案顺便告诉小朋友。当看到小朋友写得太慢时,他还会亲自上手帮着写。

直接告诉答案可还行?不仅小朋友看呆了,就连一旁的小陈老师也目瞪口呆,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手把手教学”。

其他老师都是循循善诱,一点点引导孩子去做作业,即便孩子遇到难题也是一点点帮助解答,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或直接帮忙写。

郎朗这打破规则还沉浸其中的教学方式,逗乐在观察室中的每一位嘉宾。

不得不说,搞笑却不自知的郎朗,喜剧天赋太强!

从辅导作业变成课业小帮手,没有辅导孩子做作业经验的郎朗,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行走的答案”,他全程沉浸在辅导作业的成就感中。

在此之后,郎朗的教学热情一度高涨,并开始挨个“辅导”孩子,一圈走下来他找到了成就感,而孩子们也都知道了答案。

辅导小白上线,一顿“魔性教学”让人捧腹。

没有做父亲所以不懂如何帮忙辅导作业,也正是因为这样,郎朗才体现出自身潜在的谐星潜质。

在音乐上,郎朗的教学是“魔性”的,主要表现在肢体上。在辅导作业上,郎朗的教学也是“魔性”的,但这个“魔性”主要体现在他直接告诉答案的行为上。

两者都是“魔性教学”,一个是沉浸与享受,一个是没有经验的小白。但效果都是一样,莫名的喜感让人看了开怀大笑。

从节目中看,音乐家郎朗逐渐朝着谐星的方向发展,他变成谐星也指日可待。

带着音乐家的光环来,被小朋友们激动围观,不管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是三年级的小朋友,他们都知道郎朗是了不起的音乐家。

见到郎朗后,小朋友们也都是用“三生有幸”、“不敢相信我的眼睛”等话来表达自己的崇拜之情。

就连一向不对外展露情绪的徐敬凯也变得不淡定了,全程化身小迷弟,偷看郎朗已成为他的主要任务。

可见,郎朗的名声有多大,他在孩子们的心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

但就是这样一位顶着顶级音乐家光环的郎朗,却逐渐往谐星靠拢。

“魔性教学”已成为他踏入谐星行列的重要推动力,平时在节目中的表现,也都把他往谐星的队伍中推送。

比如,教吉娜·爱丽丝中文,自己都没有说明白普通话,时不时总是蹦出东北话,两个“半斤八两”画面逗趣。

在他的带领下,吉娜成功说出一口大碴子味,“太二了”、“哎呀妈呀”常挂在嘴边,成为地地道道的东北媳妇。

再比如,在吉娜面前,郎朗总能从“音乐王子”变成毫无偶像包袱的“撒娇王子”。瞪大眼睛嘟嘴卖萌,是常常做的表情。

结婚后的郎朗给观众带来太多的惊喜,原来那个穿着高定西装,在高档音乐厅演奏的郎朗,还有这么谐星的一面,也难怪他受到如此多综艺节目的青睐。

在音乐上有自己的造诣,在谐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郎朗性格中的可爱与幽默一面展现出来。

《亲爱的小课桌》让观众再次看到郎朗身上的谐星潜质,同时也让嘉宾们有机会催郎朗要孩子。从郎朗的态度中可知,孩子在计划内且在努力中。

幽默的郎朗让节目变得更有趣,虽然他直接告诉答案的行为,给家长给辅导老师做了错误的示范,但无知者无罪。

还没有孩子的郎朗,无法体会到给孩子辅导作业的难,只能等到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才会知道其中的不易,也能领略到做家长的难,以及做一位优秀且有耐心的家长更是难上加难。

 6 ) 《亲爱的小课桌》反应人间真实,快来康康吧!!

《亲爱的小课桌》已经更新了两期了,个人觉得这两期很有看点啊,真的是太反应人间真实了,从每个孩子和他们父母身上,反应出来了很多观点,对于我们看电视的人来说有可取之处。

比如徐敬凯,我不得不说句实话,这个孩子真的很优秀,乖巧又很懂事,对妈妈百依顺从的,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乖的小朋友了,可是我在他脸上感觉到不自信和快乐,他心里总想着自己达不到妈妈的标准,总是责怪自己,妈妈的要求太高了。虽然说徐敬凯妈妈把自己的孩子教得这么乖,这是每个家长的学习之处了,可是对自己的孩子过分严格就不行了,对孩子太严格,有时候一遇到那么一两件事情不达标的话,心态肯定是不行的,孩子的童年是不应该这样子的!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谢雨希,是一个很粗心大意的小女孩,做作业的时候总是那么的粗心,在同样错误的时候还是反复的错,教她的指导老师虽然不骂她,可是那种态度已经影响到了,只要你表现一点点不耐烦的话,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的!

总得来说呀,我觉得这个《亲爱的小课桌》蛮有教育意义的,家长们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看,我相信会收获很多的,也可以对比别人家的孩子,还有自己的孩子,哪里可以学习,哪里不能这样!!很期待下一期会怎么样!!

 短评

小朋友们的表现很真实,儿子马上就上一年级了,非常有代入感。育儿专家结合孩子们的表现给出的tips也都很中肯实用,有娃的朋友可以一看

8分钟前
  • SaintHee
  • 推荐

辅导作业真不容易,大人要如何让孩子用他的方式去接受

13分钟前
  • 无聊
  • 还行

“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一旦拿笔,鸡飞狗跳。”虽然还不是母亲的身份,但因为今年很长一段时间在家辅导哥哥家的小孩儿作业,对这句话是略有体会。所以来看了这个节目,确实还是可以学到些东西的。节目中的小朋友其实很优秀了,王恩泽的性格是真的蛮好。凯凯妈妈的一些观点其实还是有道理的,但是做法真的太过了,凯凯的性格真的有点压抑,有点讨好型人格了。

14分钟前
  • 林奚
  • 推荐

期待提议说第二季小同学或许是那些更需要陪伴和关心的孩子们~

16分钟前
  • 小鬼家的师公
  • 力荐

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节目形式,太会了

21分钟前
  • 小鱼
  • 推荐

人生路上能遇到这样的老师真的很幸运了,像首尔说的,希望下一季节目能请一些农村的孩子,说不定真的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

22分钟前
  • 黄药师
  • 还行

又好笑又好哭,节目如孩子一般真诚,也许因为“真诚”,所以不温不火。节目内容关于对课业辅导的展现和对亲子教育的探讨,我个人也学到不少育儿理念哈哈哈——“爱是一种本能,会爱是一种本领”。★★★☆

27分钟前
  • 我叫这名字
  • 推荐

偶然在爱奇艺推荐看到的,本来是喜欢陈建斌所以点进去看,没想到短短的一集浓缩的都是精华!首先是小鲜肉、老艺人、脱口秀主持人、教育专家、普通家庭,碰撞出来的火花非常的真实,内容不做作。对当今社会的中国式教育表达了一部分的尊敬和一部分的意见,求同存异,非常干货。我22岁,真切的希望多出一些这类综艺节目,少一些明星吃喝玩乐花钱享受,把对人民群众有意义的节目做出来,寓教于乐。

31分钟前
  • Gucci
  • 力荐

徐敬凯好可怜才一年级就做那么多卷子好怕他妈把他逼得以后跳楼

34分钟前
  • 废话大王
  • 还行

最可怕的是,弹幕里还有人说这个妈妈说的对。

39分钟前
  • wqbduiq
  • 推荐

很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几个老师选的都很适合,听张敏老师讲话也很有收获,不只是看可爱萌娃,更多的是能看到大人和小孩的相处之道,小孩子总是比我们想象的成熟,他们能记得那些无意识的伤害,但是当我们真正长大了以后,却总是忘记了我们曾经也是这样的小孩。 让孩子只是孩子吧!最后,大家辛苦了,后会有期。

40分钟前
  • Fairy💫
  • 力荐

傅首尔观点表达非常清晰,很有逻辑。

43分钟前
  • O型血
  • 还行

掩面表示看哭了几次…是个有启发的好节目,这么糊太可惜了。

46分钟前
  • 没安排的圣诞
  • 推荐

就凭现在的两期,我觉得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一部教育类综艺或者说是评论式综艺,主题非常明确,立意特别好,剪辑不杂乱,每个人的想法有碰撞,每个小孩子的家长都代表着一种类型,没选明星家庭,这特别令我欣慰,我完全是冲着傅首尔去看的,结果令我惊喜,她的主持控场能力让我很难想象她没学过,而且这个节目评论人群也很有意思:辩手(主持人),专家,老师,母亲和父亲。好的辩手能将主观的观点表达非常清晰,也能中和调节或抨击其他人的观点;老师能将教学上遇到的事与大家分享;专家则能纠正一些相对错误的教育的方式和观念;母亲和父亲则能分享自己教育孩子的心得与观念,评论人群有层次有代表性,能将一个事情更加全面的分析,这部综艺让我学到了不少,同是教育类的一年级跟这个比差不少,同是评论类我家那闺女这些又差点意思

49分钟前
  • 天之照
  • 力荐

《亲爱的小课桌》也不错,列入追综List里了

50分钟前
  • 粉红蜡笔
  • 推荐

刚看了一期,王恩泽和小陈老师的斗智斗勇让我影响深刻,恩泽性格也很好很有趣很调皮;徐敬凯的妈妈有点严厉,可以理解她的教育方式,但是我觉得有一些过度了;还有其他的小萌娃都多才多艺,自信开朗有趣,老师们也都很有耐心,小陈老师温柔的很,不过估计时间长了小陈老师也是会发脾气的,哈哈会继续看的!

55分钟前
  • 远方
  • 力荐

其实节目关注点更多在于父母的教育方式,而孩子不过是印证父母的角度方式。尤其是第一集,就能发现问题所在,而那个母亲还沾沾自喜,引以为傲。当然,我们无权干涉别人的教育理念,只是觉得可惜,可怜。

58分钟前
  • 我亦鬼也
  • 推荐

没想到居然有欢乐也有感动 虽然很平淡 没有太强烈的冲突发生 但是真的觉得每一个小孩子都是有故事的独特存在 能看到他们的闪光点 就真的很暖 以及傅首尔最后的几段话很戳 普通孩子的小课桌或许更值得关心 如果有机会我也很愿意去给他们的成长和学习提供帮助

60分钟前
  • 完了看
  • 力荐

育儿节目中最好看的,很现实的反映中国现在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与成长。第一集震撼到我了把孩子学习学到讨好型人格好可怕…高秋梓根本不配当老师,没耐心没学历 并且人家小朋友不会还发火,自己能力不行怪孩子…一个大人还哭天啊 玻璃心吗?

1小时前
  • yiyiyiyiyi
  • 推荐

这个节目真的太有意思了!!太真实了!!每一个小朋友都好可爱特别喜欢里面高冷又暖心的王总和各种表情包横飞的希希!!教育专家和傅首尔也给我们带来了好多实在的育儿知识真的很棒

1小时前
  • 心灵奇境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