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1935

爱情片美国1935

主演:罗纳德 考尔曼 (Ronald Colman)  伊丽莎白 埃兰 (Elizabeth Allan)  

导演:杰克·康威  罗伯特·Z·伦纳德  

播放地址

 剧照

双城记1935 剧照 NO.1双城记1935 剧照 NO.2双城记1935 剧照 NO.3双城记1935 剧照 NO.4双城记1935 剧照 NO.5双城记1935 剧照 NO.6双城记1935 剧照 NO.13双城记1935 剧照 NO.14双城记1935 剧照 NO.15双城记1935 剧照 NO.16双城记1935 剧照 NO.17双城记1935 剧照 NO.18双城记1935 剧照 NO.19双城记1935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3 21:30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来自英国伦敦的律师西德尼(罗纳德·考尔曼 Ronald Colman 饰)爱上了名为露西(伊丽莎白·艾兰 Elizabeth Allan 饰)的美丽女子,然而露西早已经有了心上人,没过多久,她便和法国贵族青年查尔斯(唐纳德·伍兹 Donald Woods 饰)结为夫妻。西德尼将对露西的感情深深埋藏在心底,由衷的祝福了这对新人。  革命爆发,法国国内局势一片混乱,革命牵连到了查尔斯,查尔斯遭到了囚禁,并且被判处了死刑。悲痛之中,走投无路的露西找到了西德尼,向他寻求帮助,看着眼前心碎的爱人,西德尼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救出查尔斯,哪怕这份代价就是牺牲自己的生命。

 长篇影评

 1 ) 双城记

改变自查尔斯狄更斯的同名著作,是为1935年版本,背景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讲述英法两国不同的政治氛围,在批评法国贵族压榨平民的不争事实下,也描写了混在平民之中有恶毒用心的反派角色,而同样在贵族群里也有善良反省的任务,从而加深了对人性的刻画,而悲剧人物卡顿为爱奉献生命的一生又将情怀递进了一层,而这个版本各个人物丰满的表演与诠释,也将那动荡的革命岁月下的情感与思考表现得深刻而真挚。

 2 ) 双城记

相比于看爱情故事,我更看中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路易十六时期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法国贵族们穷奢极欲,过度压榨人民,官逼民反后攻占巴士底狱,狄更斯对于在这一阶段的事件基本持同情、理解的态度,但自此以后,不论是否欺压过人民,凡是跟贵族有任何牵连的人,甚至对革命持消极态度的人都一律被送上断头台后,这场革命其实已经偏离了原本要追求的目的。当仇恨不可控制被地渲染、放大,原本被欺凌的受害者们反过来成为加害者,疯狂地将积累的仇恨宣泄在他们所认为的“敌人”身上,“自由、平等、博爱”这类原本革命要追求的伟大理想荡然无存,人民甚至并不真正理解他们的意思。所谓历史的进步无非是权力的天平向另一端倾斜,纯粹的民意只是多数人的暴政,没有理智,没有公正,没有真理。这样的革命在暴力和流血之后注定不会维持太久。但狄更斯依旧称之为“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虽然因为种种原因革命以失败告终,但毕竟在悄然改变着什么,并且即使在这缺乏理性、混乱的时代,依旧有伟大的爱情,伟大的友情,为爱献身的人们,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一如小说中身为贵族但反对剥削的充满正义感的查尔斯,以及愿意为所爱的人以及她的幸福献出生命的卡顿。

 3 ) 西德尼·卡顿

1859年9月11日,查理斯·狄更斯伏在伦敦塔维斯托克寓所的书桌上为一部新书写下了初版序。他写道:“我的一个希望是增添一点大家都乐于接受的形象的东西,来加深大家对那个恐怖年代的了解。”
1935年圣诞,米高梅制作完成电影版并在全美公映。那时候米高梅正处辉煌时期。
1937年,第十届奥斯卡,提名最佳影片奖(Best Picture)及最佳剪辑奖(Best Film Editing)但并未获奖,那年获奖是分别是《左拉传》(The Life of Emile Zola)和《挑源艳迹》(Lost Horizon)。
2007年12月,有人在IMDB(互联网电影数据库)上记下卡顿最后的台词:“It'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s a far, far better res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

这就是著名的《双城记》,狄更斯晚期的作品,写完《双城记》十一年后狄更斯因中风永远睡在了他的书桌上。

阅读原著的时候,我看了几个月才把前半本看完,最后在寒假的两天里一口气读完了后半本。狄更斯终究是英伦风里重描写的作家,冗长是他的致命伤,但亦是这样繁复充满想象力的描写成就了他。读原著的时候,我便深深被胡狼,西德尼·卡顿吸引,第二部中,[胡狼]也是整本《双城记》我最为偏爱的一章。

是的,没有比胡狼,这种常随狮子等大动物之后,吃其残余猎物,并相传在狮子捕猎时前来相助的狼形食肉动物更能准确地来形容西德尼·卡顿的了。
斯特里弗律师是卡顿的狮子,这个狮子空有庞大的身躯,却足够将胡狼卡顿给很好地遮掩住。卡顿懒散随意地挥霍着自己的才华,甚至于难以置信地将胡狼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而他看上去却毫不在意。
我曾一度认为卡顿会是之后雅克的首领(假设狄更斯不那么遵从史实),或者这场双城记里某个高智商的犯罪学的实践者,一直到最后“吉罗亭女士”重重地从高处摔下来,我摸着书后面薄薄的几页,知道是不会再有转机了。

卡顿是这样的,轻易的,死去的。
胡狼若是卡顿的生存方式,那不与狮子世界相宜的胡狼般的性格仿佛也就是卡顿的全部。

这样一个不寻常的人物,包含了作者太多明显的偏爱,感觉回到Jim.White的调子,一个行为古怪的绅士,却疏离了自己的才华和爱人,看着这个世界落下一地鸡毛,不过也就无奈罢笑笑罢。

“吉罗亭女士”重重摔下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向死而生”。我记得最早知道这个词是在劳伦斯的一篇散文里,后来我才知道海德格尔。就如同劳伦斯那样消极地看待工业化,把那些多余的乐观抛给50年后的读者一样,卡顿寻求着死,把多余的一切抛给了天堂那样的飘渺。
我们谁也不可以简单地就将“向死而生”归咎于消极或者积极,卡顿的死也不是某种爱情的牺牲。

卡顿就像是一个一直走向死亡的人。而这一点他是自知的。
清楚自身的弱点,更是清楚那些弱点即便可以被认识也只会猖狂地自我补充而非更替的这一结局。我们可以做的,只有收敛内心,使自我的弱点看上去不那么脆弱,使那些弱点成为只是自知的存在。
卡顿过分接近了这样的倾向。这让他看上去不说话却似乎拥有一种绝望气息,嘴角充满自嘲和对人世的或轻蔑或恐惧。那是另一个哈姆雷特,一个1948年的哈姆雷特和他的奥菲利亚,只是卡顿的悲剧缺少了哈姆雷特那样具体的原由。或许也正是如此,卡顿不会伤害他的奥菲利亚。

他是那样的,缓慢而迂回地接近死亡,好像一旦被他人发现了,自己就会被拉了回去,远离了死亡。这样,他是不愿的。
在遇到露西的时候,卡顿第一次望向了与自己的人生相反的方向,但是却并未停下脚步,只是怀抱着对自己脚步声的疑虑和对身后美景的惋惜而将自己的行走沉了下来。直至露西嫁给了他人,卡尔也终于重新回过头来,盯着自己的前方,然后低下头,决定完成自己的离开。

苏童在评《天枰星座》的时候说,这样的不适应者,从他出生起他就向人群稀疏的地方走,与人群背向而行,最终他会通过某种毁灭寻找新生,通过某种倾斜达到平衡。
现在看来却更像在说卡顿。而享受人群,如波德莱尔所说,那是另一种艺术了。


我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想,如果露西嫁给的是卡顿,而非那个露西父亲仇敌的侄子,结局是否会好一点。
而现在我欢喜着露西没有嫁给卡顿。我虽然偏爱卡顿,也正因为如此,不能把幸福太轻易地给他。我的徒劳只是延长卡顿的毁灭,我的徒劳只是自私地否决了卡顿的人生。
卡顿的爱情看上去是那样的无声无息。然而无声无息下的卡顿,内心有的却是天翻地覆般的心境的变化,这场爱情,加剧了卡顿的绝望和否定,也某种意义上给了卡顿一些更温柔的东西。这些在吉罗亭落下来的时候都糅杂在了一起,卡顿的绝望,卡顿的温柔,卡顿的人性,卡顿的真实,最后卡顿在心里默念:“It'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s a far, far better res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
影片里将最后的镜头递向了天空和云,我望着黑白片里天空模糊的灰度,想象着那会是一个湛蓝湛蓝的穹宇。
[胡狼]最后的一句话:“他深知自己的症结所在,却听天由命,任凭自己年复一年地虚度光阴,消耗殆尽。”
“虚度光阴”是常世的道德所强要求人们背负的价值观,不是胡狼的生存之道。所以也难怪,卡顿可以选择隐匿消退自我的存在感,却不能选择露西那样的人生。

写到最后,我发现自己一直在刻意回避着时代。只能说,对于雅克,对于那个雅克露西亚般的妻子,他们都是沉没在时代里的。
卡顿也是,只是卡顿最后的湮没,有一瞬抽出了历史中某个真空的地方。
那是完全的,只属于卡顿的时空。

 4 ) 《双城记》

这次看的是1935年版的《双城记》。很早时候曾经看过狄更斯的这部小说。同名的电影还有1958年版和1980年版的,后两部因为没有找到中文翻译,只是匆匆看了一遍,基本上沿袭了1935年版的情节。

影片通过18世纪末期在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各色人等的生活,描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景象。其中对1789年七月十四日巴黎人民攻打巴士底狱的情景,更是有了正面直接的展现。看史料,当时的巴士底狱中,仅仅有两名犯人。所以,人们攻打巴士底狱的目的,并非是解救这些犯人,一来因为它是法国封建王朝的象征,二来这里面有一座军火库,人们是为了取得军火,以便今后采取更激烈的举动。影片中,浩瀚的叛民们如人海般涌向巴士底狱,与高高城墙上坚守的外国军队对射,城墙内的大炮直接射向民众,死伤无数。直到法国军队来到,反戈一击,四小时的攻城战斗才以民众的胜利结束。进得城来,人们四处搜寻守军残余,举起白旗的军人也不放过。在1980年版的影片中,渴望复仇的迪法奇太太甚至向俘虏开枪,一片残酷混乱的景象。我想,这些事情在那时候都应该是真实发生过的。

二百多年来,论述法国大革命的著作汗牛充栋。其中,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到,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并非是由于底层人们的穷困和饥饿,而是不能忍受旧制度的欺凌和压迫。再加上当时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伏尔泰和狄德罗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如影片中所描述的,人们渴望以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去改变这个世界。可是到了真正改变的时候,这种精神却变了味,成为了一场大规模的血腥复仇。人们不仅要“杀死贵族,还要杀死贵族的仆人,还要杀死贵族的同情者。”结果,无辜的艾佛蒙家族的成员查尔斯丹尼、医生一家,那个小女裁缝以及众多的贵族都成了这场运动的牺牲品。在雨果的《九三年》、法郎士的《诸神渴了》等作品中,对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这种杀戮都有详细的描写。

曾看过一本书,说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当天看到涌来的人群时,疑惑的对左右说:“怎么了?革命了?”影片中我们也看到正是这样的昏庸,在人民暴动之前,贵族们想到的“只是增加军力,而不是给人民面包”。人民从不满,到反抗,到暴动,确实是一场革命。毛主席曾经说过:“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暴烈的行动。”既然是暴动,当然会有死亡。但是,是不是“推翻”就意味着对另一个阶级的所有成员要施行肉体的消灭?如果说,法国大革命初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民粹的过激行动的话,那么在这场革命延续了四年之后的九三年,杀戮仍然在持续,甚至雅各宾专政的策划者罗伯斯庇尔自己也被送上了断头台。只能说,指导这场大革命的并非是理性的政治家和思想者,而是“一伙极端分子在散布血腥和暴力”,他们并不在意制度的好坏,只是迫切需要复仇,需要发泄。好在人们最终还是承认了这场推翻封建王朝革命的正义性,仍然把七月十四日做为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庆日。

影片叙述了查尔斯丹尼遭遇的两场起诉。一次是在革命前,是因为丹尼舅舅对他的陷害。在庭审时,我们看到慵懒无比的法官,矛盾百出的证据,还有卡顿使用的不那么光彩的手腕,最后居然使得丹尼无罪。另外一次,是在革命后。法官已然不戴扑粉的假发了,四周的听众们都是些衣衫褴褛的群氓。顾不得听取辩护人和被告的申诉,醉眼惺忪的陪审员便齐声喊道:“有罪!”法官立马宣布:“四十八小时后执行死刑!”这时影片给了一个镜头:法庭上的天平是歪的。纵观两次庭审,一个是正襟危坐,一个是群魔乱舞,但结果却是那么相似。都没有给人民带来他们所要求的社会正义。

整个影片中,实际上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西德尼卡顿先生。他出身于没落贵族,混的不好,整天以酒浇愁。在玩世不恭的背后,他的品格却是正直的。卡顿深深的爱着露西小姐,可是她已做他人妇。露西对于卡顿也只是友情罢了。他只好将这份爱埋藏在心底。他对露西说:“我愿为你和你所钟爱的人做出任何牺牲。”他最后的行动也践行了他的话。从他的这种理念中我们可以隐隐看出,卡顿身上那种贵族精神的遗存。在狱中,他倚在铁窗边,望着外面的世界,他对生命有着深深的眷恋。但是他全无“悔恨和悲伤”。他用自己的生命渴望获得露西的爱情。也用生命去换取朋友的幸福。他的高尚行为无疑是令人非常敬佩的。

露西的女仆波丝小姐很有特点。时刻维护露西的安全和尊严,不留丝毫情面的讥讽那些周旋于露西身边的男人。最后和迪法奇太太的那场打斗也很有意思。为了自己主人的安全,她也是拼了。

影片中不时响起马赛曲的旋律,鼓舞着人们去推翻封建王朝,也鼓舞群氓们去满大街施暴。

影片中引用了狄更斯的名句:“那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安定和谐,也希望自己的生活波澜壮阔。可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任何一个时代都会使得我们的生活经历更加充实。无须谴责和抱怨。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

本人评分:7.0。

 5 ) 革命是为了什么?

前段时间刚好跟朋友们一起读了《悲惨世界》,也看了悲惨世界的相关影视,现在再看《双城记》,才发现沙威这个角色具有这么强的结构性。

法国大革命开端之初,只有被压迫的人民的反抗,后来衣着华丽的军队也加入了衣衫褴褛的人民斗争之中,这才使得“暴乱”演变成了“革命”。

沙威作为军队的代表,最终体验到人民被压迫的悲痛而选择割裂自己的梦想,最后他以自杀投诚,就象征着来自军人来自中产的觉醒,他们这些觉醒者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而且无论是《悲惨世界》还是《双城记》,都有一个为了维护美好的爱情而恳求减少杀戮的“老父亲”,这种慈爱的代表同时也是“人民革命”和人民暴乱最不同的地方,革命!革命!革命就是为了爱而战斗,而不是追求屠杀和暴力!

问出那句“why?”为什么我们要受到压迫!这是不公的世界,我们有权反抗它!在拍摄这部电影的年代——1935年,特效并不盛行,每一个人每一把刀每一杆枪都是由真人真刀真枪组成,场面的宏大得益于每一个人的努力,革命也正是如此。

然而革命必然带来鲜血,Darnay被判了死刑,本来坦然赴死的他却得到了Carton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拯救,坦然赴死的Carton则是爱的象征,他最后说到:

为灵魂而死去的他,值得露西偿以一生的怀念。

 6 ) 双城记

影片讲述的是法国大革命期间,英国伦敦的年轻律师席尼·卡顿,爱上了巴黎女子露丝·曼纳。但露西.曼纳却嫁给了法国贵族查尔斯·达雷。席尼·卡顿为了成全所爱之人的幸福,竟然以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方式来挽救查尔斯·达雷的性命。

法国大革命前夕群众对于贵族的怨恨已经达到顶峰,即使心中有恨也只能埋在心底。lucie的父亲因揭发侯爵的罪行被关在巴士底监狱18年,而lucie却爱上仇人的侄子,父亲是个很有大爱的人,为了女儿的爱情选择隐瞒真相并祝福他们。

法国大革命提现了贵族的无耻和群众的愚昧,贵族奢侈生活草芥人命,熄灭蜡烛用小盖子而不是吹灭他们,可以看出精致的生活;群众为了打击贵族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跟贵族有一点关系的人都送上断头台。Lucie是个充满阳光的人,因为她的乐观让每日酗酒的Carton重新振作;男二Carton是作者的理想人物,为了正义、革命,爱情,不惜牺牲自己。

热衷看断头戏的citizens还在强调citizen rights,无辜的贵族走上断头台短短的journey却很平静,”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

 7 ) 很美很郁闷

这部很久远的黑白电影在演员们浓郁的英腔下展开,刚开始模糊不清的画面和嘈杂的开场白让我对这部电影没有什么好感。但是随着情节的推进,看着一个个角色越来越饱满,越来越棱角分明,不禁越来越喜欢这部名著改编的电影。狄更斯的想象力与表达力穿越荧屏,穿越时空,在这么多年后,还是可以感动我,让我震撼。Charles——电影中放荡不羁的男主人公,一个没有男二号帅气,没有男二号有修养,没有男二号的一切外在品质的男人,却让我觉得最为惋惜和在意。他放荡不羁的外表下是一颗很干净,很睿智的心。剧情的需要,他必须用死来成全女主角的幸福。他死的很悲剧,但并不悲伤,因为他做了他最想做的事。

 8 ) 《双城记》

这次看的是1935年版的《双城记》。很早时候曾经看过狄更斯的这部小说。同名的电影还有1958年版和1980年版的,后两部因为没有找到中文翻译,只是匆匆看了一遍,基本上沿袭了1935年版的情节。

影片通过18世纪末期在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各色人等的生活,描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景象。其中对1789年七月十四日巴黎人民攻打巴士底狱的情景,更是有了直接的展现。看史料,当时的巴士底狱中,仅仅有两名犯人。所以,人们攻打巴士底狱的目的,并非是解救这些犯人,一来因为它是法国封建王朝的象征,二来这里面有一座军火库,人们是为了取得军火,以便今后采取更激烈的举动。影片中,浩瀚的叛民们如人海般涌向巴士底狱,与高高城墙上坚守的外国军队对射,城墙内的大炮直接射向民众,死伤无数。直到法国军队来到,反戈一击,四小时的攻城战斗才以民众的胜利结束。进得城来,人们四处搜寻守军残余,举起白旗的军人也不放过。在1980年版的影片中,渴望复仇的迪法奇太太甚至向俘虏开枪,一片残酷混乱的景象。我想,这些事情在那时候都应该是真实发生过的。

二百多年来,论述法国大革命的著作汗牛充栋。其中,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到,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并非是由于底层人们的穷困和饥饿,而是不能忍受旧制度的欺凌和压迫。再加上当时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伏尔泰和狄德罗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如影片中所描述的,人们渴望以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去改变这个世界。可是到了真正改变的时候,这种精神却变了味,成为了一场大规模的血腥复仇。人们不仅要“杀死贵族,还要杀死贵族的仆人,还要杀死贵族的同情者。”结果,无辜的艾佛蒙家族的成员查尔斯丹尼、医生一家,那个小女裁缝以及众多的贵族都成了这场运动的牺牲品。在雨果的《九三年》、法郎士的《诸神渴了》等作品中,对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这种杀戮都有详细的描写。

曾看过一本书,说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当天看到涌来的人群时,疑惑的对左右说:“怎么了?革命了?”影片中我们也看到正是这样的昏庸,在人民暴动之前,贵族们想到的“只是增加军力,而不是给人民面包”。人民从不满,到反抗,到暴动,确实是一场革命。毛主席曾经说过:“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暴烈的行动。”既然是暴动,当然会有死亡。但是,是不是“推翻”就意味着对另一个阶级的所有成员要施行肉体的消灭?如果说,法国大革命初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民粹的过激行动的话,那么在这场革命延续了四年之后的九三年,杀戮仍然在持续,甚至雅各宾专政的策划者罗伯斯庇尔自己也被送上了断头台。只能说,指导这场大革命的并非是理性的政治家和思想者,而是“一伙极端分子在散布血腥和暴力”,他们并不在意制度的好坏,只是迫切需要复仇,需要发泄。好在人们最终还是承认了这场推翻封建王朝革命的正义性,仍然把七月十四日做为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庆日。

影片叙述了查尔斯丹尼遭遇的两场起诉。一次是在革命前,是因为丹尼舅舅对他的陷害。在庭审时,我们看到慵懒无比的法官,矛盾百出的证据,还有卡顿使用的不那么光彩的手腕,最后居然使得丹尼无罪。另外一次,是在革命后。法官已然不戴扑粉的假发了,四周的听众们都是些衣衫褴褛的群氓。顾不得听取辩护人和被告的申诉,醉眼惺忪的陪审员便齐声喊道:“有罪!”法官立马宣布:“四十八小时后执行死刑!”这时影片给了一个镜头:法庭上的天平是歪的。纵观两次庭审,一个是正襟危坐,一个是群魔乱舞,但结果却是那么相似。都没有给人民带来他们所要求的社会正义。

整个影片中,实际上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西德尼卡顿先生。他出身于没落贵族,混的不好,整天以酒浇愁。在玩世不恭的背后,他的品格却是正直的。卡顿深深的爱着露西小姐,可是她已做他人妇。露西对于卡顿也只是友情罢了。他只好将这份爱埋藏在心底。他对露西说:“我愿为你和你所钟爱的人做出任何牺牲。”他最后的行动也践行了他的话。从他的这种理念中我们可以隐隐看出,卡顿身上那种贵族精神的遗存。在狱中,他倚在铁窗边,望着外面的世界,他对生命有着深深的眷恋。但是他全无“悔恨和悲伤”。他用自己的生命渴望获得露西的爱情。也用生命去换取朋友的幸福。他的高尚行为无疑是令人非常敬佩的。

露西的女仆波丝小姐很有特点。时刻维护露西的安全和尊严,不留丝毫情面的讥讽那些周旋于露西身边的男人。最后和迪法奇太太的那场打斗也很有意思。为了自己主人的安全,她也是拼了。

影片中不时响起马赛曲的旋律,鼓舞着人们去推翻封建王朝,也鼓舞群氓们去满大街施暴。

影片中引用了狄更斯的名句:“那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安定和谐,也希望自己的生活波澜壮阔。可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任何一个时代都会使得我们的生活经历更加充实。无须谴责和抱怨。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

本人评分:7.0。

 短评

拍得有点儿浅。但是演员都特别不错!只是,我这么脸盲的人都能看出两人太不像。如果放在现代拍,会用一人分饰两角的形式吧?男一的神情很像费翔,自带贵族气。狄更斯的故事是一个注定男二会抢尽风头的设置。原来法国大革命是这么一场株连九族的阶级大清洗革命。女性角色很有特色。想看1958年版

7分钟前
  • 桃子
  • 还行

早年的表演程式,比如少女内心震撼必定是屈膝侧面头微仰双目含悲珠泪盈盈哦天哪哦天哪的往后倒

12分钟前
  • karenwy
  • 还行

黑白很震撼啊~每个人都会演戏,那些表情入木三分。只可惜,达奈怎么可以比卡顿帅这么多啊……太不公平了~

15分钟前
  • CCPP
  • 力荐

卡顿这个人物是狄更斯一个更高精神境界的理想化身,如果说早期的狄更斯对劳苦大众充满了同情和怜悯那么在后期狄更斯的这种看法却发生了微妙的转变,这种矛盾让他诉求于另一层面的精神寄托,以至于双城记这部小说处处都充满了宗教的味道,而卡顿更是完成了对自己灵魂的救赎,化身成了上帝般的人物。。。

16分钟前
  • 秦诺诺
  • 推荐

Classic story told in the good old way. 剧情紧凑。那个时候的片子配乐总是那么纯熟自然。一颗星给Ronald Colman,他的眼神戏太强大了,犹记得他的《鸳梦重温》。革命后的暴民着实可怕。

17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推荐

哪怕这份代价就是牺牲自己的生命

21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孩提时代看过的狄更斯的作品改编的电影。应该是双城记的最早的版本。

24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黑白记忆。高中英文课本上的范文,当时某本辅导书认为作者和这部小说思想上有问题,可我觉得是辅导书有问题。狄更斯小说里最喜欢这个了。

28分钟前
  • 咖喱娜
  • 力荐

再次验证了农民革命的局限性 大一时买了原版小说 很惭愧一直没读完。。。电影补完一下....

30分钟前
  • 少年阿尔弗雷德
  • 力荐

我最喜欢的狄更斯小说之一

31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8/10。盗墓/医生受女儿结婚的打击精神失常等,将无关主线的细枝末节删减让结构紧凑冲突强烈,侯爵虐待百姓的内容缩简为马车撵死小孩、城堡上与侄子争执两个内在张力的动作场面,酗酒成性的西德尼圣诞夜巧遇医生女儿的新增戏份与他献身相呼应,占领巴士底狱那段传遍街道/不断加粗的WHY字体很有感染力。

32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如果你爱狄更斯,爱他笔下的卡顿

33分钟前
  • 多动症大人
  • 力荐

Tell me. How is Shi?

36分钟前
  • 合疾||白痴
  • 力荐

一个暴君死了,总会有新的暴君诞生。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人类却从没吸取教训(我承认爱和饶恕很难,但这世界的确存在这稀罕的东西)

41分钟前
  • ChrisChris
  • 力荐

看Dickens名著改编的电影应该版本也蛮多。。拍的还蛮好。。虽然对演员不甚了解。。结局感人啊真是伟大的行为为爱献身。。

43分钟前
  • vivien
  • 推荐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场面多么壮观,伟大的法国大革命,伟大的人民群众汇聚而成的浪潮!可惜屠龙的少年最终变成了恶龙,无论哪个阶级的人,只要站上统治位都要预防权力的膨胀。法庭上被煽动的陪审团,让我想到文革时期的我国。时刻要警惕狂热,警惕多数人的暴政,也要警惕落后的连坐制度。也请对生命多一些敬畏之心吧,侯爵的马车撞死穷人的小孩叫我痛心,那个断头台的玩具叫我毛骨悚然。我不理解卡顿的献身,我永远接受不了这种一命换一命的桥段,更何况我最喜欢的人就是卡顿。他时而放浪形骸,时而深情款款。对巴塞的那个wink,狡黠可爱。自述往年的圣诞节总是从一个酒馆走到另一个酒馆,狗狗眼里流露出的忧伤,让人心疼。我为卡顿感到不值,但值不值也不是我说了算的。“这是我所做过的最好的事,这是我能得到的最好的安息。”

44分钟前
  • 肖鹤云(已自首
  • 推荐

2012.08.03 It'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s a far, far better res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哭惨了!!!

47分钟前
  • 幽猫
  • 推荐

小时候买名著附赠同名电影光碟,那个时候看的,虽然年代久远了,但是故事还是一直记着,革命很多时候带着盲目性的,就像我国的文革一样,批判的很深入,喜欢狄更斯的笔触。

50分钟前
  • 涙のムコウ
  • 力荐

I hold a sanctuary in the hearts of those I care for. 看了俩中译版本,果然取了sanctuary“圣堂”的意思,未免太自我颂扬,很有鲜红的革命精神,但完全不符合Carton的人物性格。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神圣的烈士,而是一直在寻找堕落前的自我,所以作“庇护所”解更合理,是在他爱的人的心中得以延续生命、获得救赎。

53分钟前
  • Nightwing
  • 力荐

这是一部很老的电视,看的时候依然很感人,爱是永恒的

55分钟前
  • 呼吸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