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特

剧情片英国1964

主演:理查德·伯顿,彼得·奥图尔,约翰·吉尔古德,吉诺·塞尔维,保罗·斯托帕

导演:彼得·格兰微尔

播放地址

 剧照

贝克特 剧照 NO.1贝克特 剧照 NO.2贝克特 剧照 NO.3贝克特 剧照 NO.4贝克特 剧照 NO.5贝克特 剧照 NO.6贝克特 剧照 NO.13贝克特 剧照 NO.14贝克特 剧照 NO.15贝克特 剧照 NO.16贝克特 剧照 NO.17贝克特 剧照 NO.18贝克特 剧照 NO.19贝克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9

详细剧情

  故事开始于公元1154年,若弗鲁瓦五世去世后,亨利二世(彼德·奥图 Peter O'Toole 饰)继承了王位,长久以来,英国皇室对撒克逊原住民都采取着强硬的压制态度,然而,亨利二世最好的朋友汤姆斯(理查德·伯顿 Richard Burto n 饰)便是一名撒克逊人,在继位之后,亨利二世将他提拔成为了首相。  汤姆斯拥有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在他的指领之下,大英帝国屡屡在战场上获胜,不断的壮大着国土。之后,亨利二世将汤姆斯派往教会成为了教主。贴近民生的职位让汤姆斯更加能够对贫民百姓的穷苦感同身受,很快,他便受到了人民的爱戴,这让亨利二世开始感到不安。

 长篇影评

 1 ) 上帝和国王,只能选一个

贝克特常常不被人理解,为什么他会那么彻底地站到亲密朋友的对立面。

贝克特是平民出身,年轻时因为聪明能干被主教提携到亨利的身边。这世界有一类人,聪明自律有原则特别爱干活儿,贝克特就是,他有能力在角色职责所在的事情上做到最好。在他是亨利的掌玺大臣的时候,他完美地履行了一个大臣、仆人和密友的角色,被亨利认为是最可依靠的朋友和属下。如果没有后来愚蠢的安排,贝克特很可能一直会站在亨利的身边作他最忠实的伙伴。

然而亨利并不真正理解贝克特的精神世界,他错看了贝克特,才会认为贝克特可以在大主教的位置上作他控制教会的傀儡。

贝克特有更大的野心,这种野心,金钱、权力和性都无法满足,只有荣耀和情怀才可以。如果没有大主教的任命,作为大臣的贝克特最大的荣耀也就是王国最优秀的大臣。然而当他被任命为大主教以后,他找到了更高的平台,足以抗衡王权。在大主教的角色上,他找到了他一直追求的东西。

贝克特信仰上帝,同时是个果敢坚决、认真履职的实干者,他早就意识到自己成为大主教后会与亨利分裂并试图推辞以避免矛盾发生。但一旦被任命,在上帝和国王之间,他几乎没有犹豫和留恋就选择了上帝,为此俗世的友谊、爱情、家庭、金钱、权力甚至于生命都可以舍弃。

坚定的信仰常常是排他的,违背常理,不近人情,造就了无数极端分子,烈士和圣徒。这世界,从来不缺圣贝克特。可能有人觉得理查德伯顿的贝克特转变得太突然,然而要是太纠结,他就不是后来毫不妥协的圣贝克特,而是我们凡人的感情衍射出的一个凡人。

然而,我还是喜欢凡人。

 2 ) 爱恨纠缠的这一家人

作为纪念和追忆奥图尔爷爷的第一部片,我重温了《雄霸天下》!(实名《贝克特》,我不知道翻出《雄霸天下》这个片名的天才如何看出这部影片里的两位苦主有雄霸天下的气质或本片有丝毫可与“雄霸天下”四字扯上关系的)……于是我被治愈了。

伯顿的托马斯.贝克特在绝罚那场戏里很帅(铿锵的恶狠狠的台词不能更赞)。他的眼睛始终很抢戏。最后在圣坛前被刺杀死掉的一幕也很美。墓像阖眼平静的神态也很美。除此之外,转变前的他比较有趣。作为被诺曼人征服后的撒克逊人(请抛弃历史上的真人真事,根据剧本的思路走),他看似没有什么思想斗争就接受了现实(实际上亨利二世所统治的时代距离黑斯廷斯战役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百年,当然像约翰修士那样怀着狭隘民族仇恨的顽固分子相信始终是存在的),凭着学识和才能为征服者威廉的后裔效劳,在诺曼人王朝里混得如鱼得水步步高升,深受君王宠信,委以治国重任,提拔他当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际上的行政首脑:御前大臣兼掌玺大臣(Lord Chancellor)。在政治生活之外的私生活里,国王更是视他为无话不谈无恶不作的同伙,各种伤风败俗毫无节操的事情不是拖着他一起做,就是当着他的面做。假如这位国王是个昏庸无能只好吃喝玩乐的主儿,那么他很容易就能当一个权臣兼佞臣(在部分人眼里他已经是了),不过亨利二世碰巧还真不是个昏庸无能的二世主(实际上他是安茹王朝或曰金雀花王朝的开国之主)。从前期的贝克特应对亨利二如此一难缠的主儿却应对得得心应手完全罩住对方这方面看来,他真是个非常宽容又带有虚无主义色彩的人,他能为了挽救陌不相识的无辜民女交换出对自己垂青的贵族女士,在听闻这位女士自杀殉情的消息时也没有表现出多少悲痛和震惊,撒克逊族人骂他叛徒他不气不恼,约翰修士刺杀他他也没有报复,反而保护收容他:这世界上仿佛没有一样恶能触怒他,也没有一样善能感动他,只是虚空。因此国王的胡作非为粗暴不仁慈他并不在意,其他大臣和主教们对他的嫉恨他也不放在心上,惟一困扰他的只有一点:这世间有什么样的荣耀值得他为之奉献和捍卫?

这样的虚无状态在国王提供给他坎特伯雷大主教的高位时被打破了。国王旨在利用(他相信)对自己绝对忠诚的贝克特达到间接控制英格兰教会的目的,因为贝克特绝对忠诚,他坐上坎特伯雷大主教位置后必然不会像前任大主教那样与自己作对,成为君权掣肘。他是如此信任贝克特,一丝一毫的顾虑和怀疑都没有,因此一个心血来潮的念头就促使他作出了如此重大的决定。有趣的是,此时反而是贝克特仿佛预感到了什么,一再请求他收回成命,第一个理由是他还不是priest,只是deacon,国王嗤之以鼻地回应,这太简单,你可以先被按立为神父,然后被祝圣为大主教。贝克特诚恳地做出第二次请求,话语中已经流露出行将分裂的暗示意味了,但固执的国王不曾察觉也没有应允,强令贝克特当晚即返回英格兰(他们当时在渡海对法作战的途中)。木已成舟。接下来镜头再启,我们看见贝克特在变卖自己的财产,施舍自己的衣物,声称这是遵循福音书的教诲(“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因为前面的贝克特是虚无状态,从这里开始,他的思想和作为都让人难以理解了。难道坎特伯雷大主教这个位置有什么奥妙和力量吗?能让坐上这位置的人立即感受到上帝并顷刻投向他?或者是因为贝克特此前一直在寻觅某一种能令他真正委身的荣耀,因而他虚空的心灵比较容易被某种力量进驻……(好吧,请自行脑补托马斯.贝克特是如何在此关键时刻完成了到圣托马斯.贝克特的思想转变)

不管怎样,变成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托马斯.贝克特很快地、基本没有思想斗争地抛弃了他的国王,全心全意投向了上帝,肩负起了教会的使命:他终于找到值得为其奉献和以生命捍卫的荣耀,那即是上帝的荣耀。虐心虐身的悲剧由此拉开幕布。而通篇走着登徒子路线和无赖强盗逻辑的国王,在面对他的御前大臣兼掌玺大臣时也不改无赖强盗本色的国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将自家人送给了上帝,然后开始了和上帝抢人的可悲的注定必败的命运。

联系本片的续集《冬狮》,我们知道,金雀花王朝的这一家子和卡佩王朝的那一家子堪称恩怨交织情孽牵缠,如果把两家凑成一家来看戏,那这个家庭里上演的剧目可谓精彩绝伦、错综复杂。我们知道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那强悍的王后、阿基坦女公爵埃莉诺原本是法兰西国王路易七世的原配,她给路易七世生了两个女儿,却给亨利二世生了至少三个儿子(默认狮心王理查、布列塔尼伯爵杰弗里以及失地王约翰都是埃莉诺所生)。我们知道亨利二世与贝克特闹翻了之后,我们亲爱的大主教是跑到了法国去托庇。我们还知道贝克特曾经在巴黎等地的大学、神学院游学进修过好一阵,而法国国王一向热衷学术发展(路易七世的儿子菲利普二世便是典型,他把巴黎建造成了中世纪第一学府),所以难保这两个人不是早早相识。我们还知道狮心王理查与菲利普二世之间的关系:他们既结盟互利携手对抗亨利二世,又在把亨利二世气死了之后立刻反目成仇,斗争不休,直至理查意外身亡仍不告终,这斗争延续到了失地约翰。在《贝克特》里亨利二世与上帝争夺贝克特大主教,在《冬狮》里菲利普二世将跑来策反他的儿子理查一世;在《贝克特》里亨利二世在爱与不爱之间饱受折磨,在《冬狮》里他将与妻儿开战,被自己的儿子们气得心力交瘁、痛苦失望(圣贝克特的阴影依然在徘徊)。这两部影片里的亨利二世是由奥图尔一人扮演的。

从片头在贝克特石棺墓像前脱光上衣(准备接受悔罪鞭笞)时左嘴角一勾露出那个邪恶的笑容开始,延续到最后一幕手按在贝克特墓像交叠的双手上,说“上帝的荣耀被洗净了吗?你现在满意了吗,托马斯?”而后露出似悲似喜微笑扭过脸嘴唇细不可见地微颤结束,他的亨利二世难以言喻。奥图尔的表演总带有一种细微的针刺般的神经质,也许他的肢体语言、他的动作和说话的腔调有时会很夸张(显得荒诞、肆无忌惮、顽童般的恶劣),但他的内在的痛苦流露出来的方式是极其细微的,他用他张狂的表演掩盖了真实的情感,因此戏中人会和观众一样对其无法捉摸:过于容易、直白的情感难以取信于人,也显得廉价。或许贝克特无法发自内心地爱他,就缘于他那看似烈火般的情感没有内涵,也过于直白,因而显得廉价了吧……就像小孩子对一个愿意陪伴他对他好的人会有强烈的依赖感一样,贝克特可能习惯了被他的prince依赖,而并非真正爱过他(我也不觉得影片里的亨利二有什么值得他爱的,否则,上帝从一颗心灵那里抢走另一颗心灵,何尝有那样容易的。但话又说回来,即使在彼此相爱的两个人那里,也不可能存在完全对等的爱,总会有一方比另一方付出更多,承受更多)。对于戏剧中人而言,张狂的表演是一种维持尊严的方式,正如亨利二世再三强调的那样,“我是君王”,君王统治,君王发号施令,君王只要求不乞求,君王有君王的体面,再如何痛苦,他也不应乞求给予,更何况是施舍。因此那些痛苦与折磨,我们看到他表演得极其夸张,热烈,强烈,但转头他仍然能够强硬地对贝克特采取手段,陷害他,打击他,放逐他,最后有意无意地指使人杀害他。那些撕心裂肺的情绪流露,却并不比嘴唇细不可见的微颤更可信,更有力量。对观众而言,这对照鲜明的一动一静之间造就了一种紧绷的戏剧张力。他去演古罗马那些变态暴君们肯定会很有看头(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卡里古拉》里的提比略可不正是他演的么!)

戏剧的走向和历史记载大致不差,导火索是一桩教士犯罪案件的司法管辖权争夺。这是中世纪漫长的君权教权斗争画卷里微不足道的一笔。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教会的归教会,国王的归国王。既然涉及教士犯罪,这便理当属于教会法庭管辖范畴,不容国王及其贵族越俎代庖。新任坎特伯雷大主教据理力争,招来国王忿恨不平。亨利深深觉得自己被背叛被伤害了:不久前他还在翘首悬望坎特伯雷方向,只为得到一丝半毫音讯,谁知盼来的却是冷冰冰的外交辞令。他满心以为将协助自己控制英格兰教会的死党挚友,回手猝不及防给了他当胸一剑。他耗费四个小时孤身策马从王宫赶到坎特伯雷,只为向贝克特索取解释。而贝克特的回答是将Lord Chancellor的三狮印戒脱下交还予他。绝望的亨利说,“我将学会孤独一人”。他的报复迅速而果断,罗织罪名,诬陷贝克特在任御前大臣期间有贪墨行为。贝克特只能出逃,流亡海峡对岸,试图通过法王的庇护去往罗马,向教皇当面申诉。他受到了路易七世的热情接待。总之一来二去,留在英格兰的亨利经受不起折腾,只好妥协,迎回贝克特(据闻在国外及回国期间,贝克特屡展绝罚神器进行报复……)。海滩上的重逢戏又是煽情无比的段落。“你老了……”“你也老了……”如此开头的对白简直令人唏嘘。以及我觉得这里的路易七世真是太“和蔼可亲”看戏样了(不应该啊,老婆被对面那国王带走了,庞大的阿基坦公爵领也被陪嫁到英格兰去了)……

贝克特殉教时说出的最后一句话是:Poor Henry...

真是意味深长。

 3 ) 伯顿和奥图尔的酒后趣闻

伯顿谈拍摄《雄霸天下》时他和奥图尔的醉酒趣闻。

“一开始,彼得和我对我们之间的火花感到担心,如果我们要恰当地完成贝克特和国王的角色,我们之间就需要火花。

出于这个原因,我们俩决定在演出的头几天绝对不喝任何东西。我们都有可怕的酒后野蛮行为的恶名——我必须说,这是罪有应得的。

所以我们的同事很惊讶地看到我们除了茶杯什么也不拿,整整十天。

十天后,当我们俩在镜头前的亲密关系显而易见,自然融洽的时候,我特意用我模仿得最好的爱尔兰口音说,‘彼得,我的孩子,我觉得我们应该有一个小小的放纵,喝上一杯了。’

然后我们就喝了两个晚上加一个白天。

当我们开始拍摄国王将戒指戴在贝克特手指上,让他成为英国首相的场景时,遇到了极大的麻烦。

虽然这个场景没有真正的对话,所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奥图尔把戒指戴在我的手指上就变得非常困难了,这一幕不得不拍了很多遍,这有点像戴着拳击手套穿针。”

这一段完全看不出俩人处于完全醉酒状态啊,伯顿的眼神都很清醒,奥图的手也很稳当,俩人的脸色也没有变红,要不是伯顿说这个幕后故事,我还真的看不出任何破绽的。

另,伯顿的大熊掌被奥图的美手一衬托,真的好难看,难怪伯顿一直很讨厌自己多毛的大手,甚至还在诗里骂它像巨猿的手了。

 4 ) 大愛vs小愛

亨利二世:Becket是我的敵人。但在人性的天平上,他這叛徒即使如初生雛兒般身無旁物,份量依然重你百倍,夫人,哪怕加上你的鳳冠你的珠寶和你的奧古斯特皇帝叔父。如今我被迫與他為敵、將他摧毀,但至少,我身上所有尚可稱道之處皆由他毫無保留地一手所賜,而你帶給我的只有絕頂平庸、你腦子里塞滿了你生的那堆小崽子和你自認為它們應得的一切!因此,Becket覆滅之時,我不准你發笑。

艾琳諾王后:我給了你我的青春、給了你你的孩子。

亨利二世:我不喜歡我那些孩子!至於你的青春,這朵殘花從你12歲時起就給壓在讚美詩的書頁間,風乾得顏色全無、香氣盡失,同它告別不值得你掉一滴眼淚。你的身體是一片荒蕪沙漠,夫人,出於義務,我不得不孤身涉險。但對我而言你從來算不得妻子,而Becket過去確是我的友人,活色生香,慷慨大度,充滿力量。哦,我的Thomas!

Becket is my enemy. But in the human balance, traitor that he is and naked as his mother made him, he's worth 100 of you madam, with your crown and your jewels and your august uncle the emperor into the bargain. I'm forced to fight him now and crush him, but at least he gave me with open hands everything that is at all good in me, and you have never given me anything but your coping mediocrity and your everlasting obsession with your puny little person and what you thought was due to it! That's why I forbid you to smile while Becket is being destroyed!

I gave you my youth, I gave you your children.

I don't like my children! And as for your youth, that withered flower pressed between the pages of a hymn book since you were 12 years old with its watery blood and stale insipid scent, you can bid farewell to that without a tear. Your body was an empty desert, Madame, Which duty forced me to wander in alone. But you have never been a wife to me, and Becket was my friend, red blooded, generous and full of strength. Oh, my Thomas.

--------------------------------
這是一部歷史演義大片,講述英格蘭諾曼王室的國王亨利二世(Peter O'Toole飾)同身為撒克遜人的貼身男保姆、哦不、是寵臣Thomas Becket(Richard Burton飾)本來關係親密攜手治國,適逢教會同王室矛盾激烈,亨利二世突發奇想提名Becket繼任坎特伯雷大主教,滿以為Becket鐵石心腸行動果敢可幫他把教會握在國王手中。Becket一貫把政治遊戲玩得溜溜轉,本也有協調雙方的信心,誰料一直以來內心空虛、不曾執著過什麽的他竟迅速在慈善事業中尋獲人生意義,深受信仰感召,變身為全心為上帝榮耀而戰的男人,為此同舊主劃清界限。亨利二世因愛生恨,使盡手段把Becket往死里整,釀成兩敗俱傷的悲劇……

拍攝手法、演戲方式、十足亂世佳人的老式配樂,風格都相當陳舊,照搬舞台劇痕跡顯著,兩位主角不時面對鏡頭獨白心中一切,敘事也都清楚地過分把什麽都說到底,可說少了些電影的微妙。假如光光就電影水平而言,我覺得這不能算是那種經得起時代考驗的片子。

但,好熱烈!太熱烈!熱烈到讓我不由認為這莫非就是那同性戀犯法的年代特產的兜著圈子來的愛情片!

公認為此片基本沒有歷史可信度,首先歷史上Becket就不是撒克遜人……但作為虛構作品來看自成一格,臺詞幾乎沒有水分,統統有在說事兒!還好我棄無字幕VHS等字幕MKV,不然看片樂趣定會減掉四分。影片主題有二,一是君權神權博弈學,這條物質世界的政治鬥爭線寫得過於通暢直白。我想編導更關心另一個主題,也就是精神世界的“大愛”與“小愛”,“大愛”即基督教信仰,Becket諷刺性地通過純粹權益之舉找到精神燈塔,超脫了世俗愛恨,反映出靈性之路乃是條條大路通羅馬而又孤身獨行知音少。構成對比的有兩位:年輕的撒克遜人修士約翰始終不曾擺脫狹隘的民族仇恨,反觀Becket一貫冷靜而權宜地看待已征服英格蘭百多年的諾曼王室,他追求的不是民族,是文明;而亨利二世雖愛得撕心裂肺(真的,最後奧圖爾哥哥以融匯景濤精髓的演技揪著胸襟表演了Henry如何悲傷到心都碎了的情景),但那是一種狹隘的、扭曲的、充滿獨佔慾的愛,作天作地讓彼此都陷入不幸。

之前剛讀過托爾斯泰晚期短篇《神的和人的》,講兩個革命志士被捕入獄,一個被判死刑但在獄中領會福音從容就死,一個奮力自律想做尼采超人最終對現實絕望而自殺,實乃一篇宣教文章,太赤果果了不夠有說服力。Becket這部電影說到底主旨同此差不太多,但所幸沒變成宣傳片。因為,正如很多文藝作品那樣,比起主角,反派才是讓人愛的。

Thomas Becket從一個學識卓著、城府深深、悠游宮廷夾縫不露聲色提點國王、更有一份虛無主義色彩的謎樣男人,轉身成爲一根筋的堂皇聖徒,說實話,是變得無趣了(雖說在亨利二世眼中Becket不管是不是大主教都比身邊任何人有趣百倍……)。要命的是,他在全篇兩個半小時中只用十分鐘就完成了關鍵轉變。在這部什麽都說得唯恐不夠透徹的電影中,唯獨他的轉變沒解釋,只能理解成他同教會生活一拍即合、發現了一直隱藏的天性?!難怪Henry淪為揪雛菊花瓣的少女:愛我、不愛、愛我、原來你從來就沒愛過我嗎?!信與不信還真沒法用道理解釋。不能說轉變后的Becket是單色的,Burton畢竟擁有一雙燃燒著暗火的眼睛,而他雙眼中的灼人通篇不曾消退,因而部份拯救了這個角色。但同亨利二世相比,我覺得Becket缺乏角色的進化層次,雖然兩個人的內斂與外露有助於構成經典路線的CP。

而O'Toole扮演的亨利二世,那是怎樣的一個妙人兒!雖然沒有金髮且留了鬍子略略降低了他的美貌指數,但那份渾然天成的傲嬌之氣、那捨命演出的撒嬌耍潑,只能用歎為觀止形容!優點在於,這個角色確有層層遞進的轉折。剛開始,我覺得O'Toole演得太過、有裝嫩嫌疑。這版亨利二世完全是個情感動物,起伏巨大的衝動情緒左右其舉動,登基好幾年了還總被Becket以“我的王子”相稱,其心理年齡也大概也停留在王子時代。照陛下的邏輯,似乎他只對那一個人毫無保留分享自己所有隱私和情緒,對方就理當用愛與誠作為回報。但從他的無賴流氓舉止上實在看不出他有什麽值得Becket好愛的。

但當劇情進展到Becket爲救無辜村姑,被國王一個玩笑奪走了心愛淑女作為交換,那女子自殺殉情。這裡,渣人國王第一次顯示出了層次,他抖得象片樹葉似的跑回Becket臥室,轟走自己送來做交換禮物的村姑,一頭撲到床上嚷嚷著不要獨自過夜,他哭訴的是恐怕自己將因這事件而同Becket留下芥蒂,毫不掩飾脆弱的同時又用君臣等級威壓強要對方的安慰,哦,層次來了!Becket仿佛無奈于自己並不能為那女子更感心痛一點的表情、和按捺著被國王激發出的一絲不耐煩而繼續扮演男保姆角色的神態,也很夠看。他獨白了一番自己追尋的榮譽究竟會是什麽,就……轉黑場了。喂這一段難道不是暗示了些什麽嘛床可只有一張!很快兩人去法國打仗,又恢復到任性陛下萬能管家的默契,清晨營帳里國王陛下那股子風騷勁啊整個兒就傳遞出“Thomas你明明很愛我,說出來口會要你命嗎?”的信息。陛下整部片子都在為對方不肯像自己那樣把“愛你”掛在嘴上而慪氣……

當Becket轉向上帝懷抱后,Henry走向精神崩潰,這個戲劇也徹底變得神經兮兮,我的興致就猛然提高了。而編劇又用了多少含沙射影的臺詞提亮國王那一頭熱、熱到腦子都燒壞了的無望的愛喲,屢屢看得我拍桌想笑而又激動不已。他們之間絕望的根本原因恐怕不是情感而在於Henry其實基本上不信神。在他眼中,上帝是他的情敵。把上帝拉入情感漩渦,故事就一下子比瓊瑤阿姨高級了,所有談論情感的臺詞都有了雙重含義。陛下的愛變成單戀后愈加糅進自我陶醉自我憐惜,病態得都讓人可憐他了,但我爲什麽反而覺得他變得可愛了呢?大概是因為,本以為他只曉得空談,沒想到他最後竟然真的用自己的方式實踐了告白。

Becket決心站在教會這邊后派遣使者去向國王傳信,那邊廂,亨利二世還眼巴巴地坐在窗邊老望著坎特伯雷大教堂方向同時忍受著母后老婆的聯合譏諷,看到來的只有使者,他第一反應是關心Becket是不是病倒了(是啊我要是他也不會想到人家會在10分鐘里不打一聲招呼就變心了……)聽完那通官樣文章立刻單槍匹馬在雨裡跑了四個鐘頭殺到教堂,“給我一個理由!”(<-原話)。當Becket沉痛地退還信物戒指(<-就這樣把國王給休了,你好,攻君!),Henry告白如下:

You give the lions of England back to me, like a little boy who dosen't want to play anymore. I would have gone to war with all England's might behind me or even against England's interest to defend you, Thomas. I would have given away my life, laughingly for you. Only I loved you and you didn't love me, that's the difference. Stay away! But thank you for this last gift as you desert me. Now I shall learn to be alone.
你把三獅印鑒指環退還給我,仿佛一個玩膩了的小男孩。我願舉全英格蘭之兵力為你開戰,甚至可以背棄英格蘭的利益而袒護你,Thomas。爲你,我連生命都可以笑著放棄。只因我愛過你而你不曾愛過我,這就是區別。……別碰我!但還是感謝你拋棄我時所給的這一最後贈物。從今往後,我將學會獨處。

此刻我是有暗笑:說得好聽吧?真沒想到丫做到了,用歪曲的方式:爲刺激Becket而胡亂攪合王室穩定或與羅馬教廷的關係……雖是自我毀滅、自暴自棄的消極舉動,但他好歹壓上了王室的籌碼。因為呀,在這個人越發沒有前途的單戀和報復中,他終於進展到覺得全世界我真心愛過的只有那一位(<-這我相信),給過我愛的也只有那一位的程度(<-這點從何歸納而來……)。本片中,他老娘老婆的諷刺都拐彎抹角,什麽引誘你背離夫妻之義務啦,什麽違背自然的不健康執迷啦,什麽我容忍你那麼多情婦但這個我實在不能忍啦等等,輪到他作答,全都是幹乾脆脆的愛、愛、愛!

但我覺得Henry最有殺傷力的一刻是兩人沙灘再會談判時,Henry像過去一樣抱怨冷冷冷,Becket說我不是教你以毒攻毒每天早上洗冷水澡嘛。Henry回答,只有你在我身邊每天督促時我才洗,現在的我渾身發臭。就是這句。O'Toole這神情啊加上他那雙漂亮到過頭的藍眼睛,娘的當時就眼淚嘩嘩了。

最後,附上陛下當著四位走狗(他確實是把這些不動腦筋的貴族武士當成忠狗來相處)道出的總結呈詞:A man who ate my bread. A man I raised from nothing. A man I loved. Yes, I loved him. I loved him, and I still do. Enough, oh God, enough! Stop. Stop! I can do nothing, I'm as useless as a woman. So long as he's alive, I tremble, I shake. I'm the king, and yet I shake.

…………實在太景濤了我不敢把它寫成中文,就這樣看看吧。對了,他還望著虛空,迷離地呼喚了一聲:Thomas..!

很多人爭論這是不是柏拉圖之戀,我覺得吧,並沒有他們是純精神友誼的證據,卻不缺少滾床單的暗示。於是明白了《冬獅》裏獅心王和法王腓力二世那叫“上樑不正下樑歪”……

 5 ) 历史上的托马斯贝克特之死

原来亨二的那四个骑士杀贝克特的过程比电影里残忍多了。他受伤后躺在地上,其中一个骑士用剑砍他的脑袋,用力太猛,把剑都打碎了。另一个骑士上来踩住他的脖子把他的脑子从颅骨里挖出来,得意地喊,“这个人以后再也不会起来了!”然后把他的鲜血碎骨和脑浆一起涂抹在地上。

地砖上的那道剑砍出来的痕迹到现在都在,现场被一直保护着,900年没有变过,一直供人参观。

杀手把他的脑浆涂在地砖上上为了亵渎教堂,这样他的葬礼就没办法进行弥撒了。当时很多民众在围观,杀手们走了他们就跑去把他的血和脑浆抢走了,拿回去当药或者变卖。

后来冒出很多神迹,各种病都给他的血和脑浆治好了,教堂里的人仔仔细细地把地砖上剩余的血和脑浆收集起来,稀释了放进小瓶子里卖,叫“坎特博雷之水”,赚了很多钱,他的尸体成了教堂的摇钱树。金雀花王朝、都铎王朝的历代君王公主们跑来崇拜他,甚至抹“坎特博雷之水”在身上当圣油。

中世纪的人这么野蛮的,影视剧都只能美化,不然观众看了不适,杀戮这种事真的不是影视剧能反映出来的残酷。

那四个骑士带了全副武装的军队来的包围住教堂以后再进来的,他们还和贝克特谈判过,要求他接受逮捕去见国王,他坚决拒绝。他们出去拿武器的时候,贝克特周围人都劝他服软或者逃跑,他还是拒绝,然后走进大教堂做晚祷,就是电影里演的。 杀手们拿着武器进来,在人群中到处寻找他,大喊着“叛徒托马斯贝克特”。

他主动站出来,“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我不是国王的叛徒,而是一个神父。”

一名杀手喊道,“赦免那些被你逐出教会的人,恢复他们的圣餐。”

“我不会赦免他们,直到他们悔过自新。”他回答说。

“那你现在就去死吧,接受你应得的惩罚。”

“我已经准备好为我的主而死,这样教会就可以在我的血液中获得和平与自由。但我以全能的上帝的名义禁止你伤害我的任何人,无论是职员还是修士。”

他们想把他抓出去杀,以免在教堂里杀主教罪过太大。他抱着柱子不肯走,要求在这里杀了。有个职员抱着他保护他,他的头上和肩上挨第一剑的时候,这个职员的胳膊差点被砍断。

他向着祭坛祈祷,“主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中。”杀手又在他脑袋上砍了一下,他就倒在地上,还在祈祷,“为了耶稣的名字和教会的保护,我准备拥抱死亡。”

杀手最后用尽全力斩向他的额头,剑削掉他的颅顶之后落在地砖上时用力太猛,火花迸溅,直接断了。 其实他可以逃掉的,教堂有几道暗门。就算接受逮捕,亨二也不可能杀他,亨二始终对他有感情的,他就是倔脾气,永远不屈服。

亨二在发现四个骑士走了之后,急忙派人去追他们,说不要伤害大主教,但这四个人分了四路走的,所以命令没有及时传达。

贝克特说,“我爱国王,但我更爱上帝。”贝克特用他的死逼迫亨二不得不向教廷屈服,再也不敢反抗。

贝克特家境普通,父母把他送去修道院里读书,也就是说他的出身注定了他更容易效忠上帝。他在修道院里学习了几年,然后在伦敦读了文法学校,又去巴黎学习了文学和艺术,虽然那时候他并没有很勤奋,但他特别聪明。

他长得异乎寻常的高,到了成年时终于长到185左右,长得很漂亮,额头宽阔,脸瘦削,眼睛大而有神,肤色白皙,头发乌黑,喜欢打扮,热爱运动,记忆力超强。(这不就是青年伯顿吗?选角太吻合了)

21岁时他经人介绍当了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书记员,在之后的十年时间里他勤奋学习律法,办事得力,处事公正严明,为人很有威严,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深得大主教的信任,34岁时当了坎特伯雷副主教和总执事。

他在此之前就认识了亨二,然后很快亲昵在一起。由于他作为大主教最重要的副手,与大主教一起为亨二取得王位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亨二登基后立即把他要过去当财务大臣,成为他的宰相。

这一年他只有34岁,相当年轻的宰相,后来他又升为大法官。他一直帮亨二协调王室与教廷的关系,所以亨二以为他当了大主教可以成为他的最大助力。

贝克特还跟亨二征战过,是个能文能武的人,《雄霸天下》里演的基本属实。只是电影里没有演贝克特早年在修道院的学习和成长,所以贝克特“十分钟就背叛了国王”这是很突兀,莫名其妙的,一直有人问为什么贝克特那么快背叛了国王还那么彻底,什么原因。

贝克特是个底层的姓氏,他一直自称托马斯,不提自己的姓氏,所以其中一个骑士在杀他前当众大喊他“托马斯·贝克特!”意思是你不过是个贱民。

亨二要求他去当大主教时,他再三拒绝说,他只能忠于一个主人,不是国王就是上帝,不能事二主。如果叫他当大主教,等于断绝他们的情义。亨二不相信,执意让他当上大主教,这就是悲剧的开端。

贝克特是个特别倔强特别认真的人,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完美主义者,所以做大主教也是一样,拒绝再为国王通融。

亨利对贝克特的仇恨从逻辑上和心理上都源于他曾经对他的感情,但他们的关系一直是不平等的,他经常责备贝克特忘恩负义。“你不是我的一个仆人的儿子吗?为什么给你这么多的好处,这么多我爱你的证据,众所周知,已经从你的脑海中抹去了,以至于你现在不仅不领情,而且阻碍我的一切?”

贝克特对国王的反抗可能也有出于自尊和不愿屈服的缘故,他被当成国王的宠臣,现在背叛了国王,最后刺杀他的骑士也高喊着他是叛徒,他死后第二天他们还跑来要把他的尸体像对待叛徒那样吊起来示众。

亨二这个人诡诈狡猾流氓(这一点奥图尔的诠释很到位),这从他一度用肮脏手段对付贝克特,诬陷他,审判他,逼得贝克特不得不逃跑,流亡法国六年一事可以看出。但亨二这辈子唯一爱过的人就是贝克特,所以他后来一直仇恨贝克特对他的背叛。

但贝克特的灵魂庇佑了他,在贝克特死后三年,他遭遇老婆儿子联合苏格兰国王进行的叛乱之后,去贝克特的棺前忏悔赎罪一夜,第二天叛乱就发生了大转折,很快就平息了。那四个刺客在被流放没几年之后就陆陆续续地死了,墓志铭被刻上了他们杀害贝克特的罪行。

 6 ) 英国巨星和他们的同性恋角色

我是一个不纯粹的腐女,二次元耽美文看得嗨,也很喜欢欧美影视剧里那些男男暧昧和超越兄弟友谊的爱情,喜欢那些亲昵的吻和拥抱,基情碰撞的眼神,但我不太接受真刀实枪地滚床单。当然如果省略过程,只拉灯的话还是很有兴趣的。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是不能接受男一男二这样的重要角色赤果果地进行同性恋的,真拍了这类电影也往往是不受欢迎的。从同性恋还是犯罪的二十世纪初开始,欧美影视圈(宾虚,红河等电影)尤其是英国的电影人一直在努力抗争,利用擦边球的方式在电影里加入同性恋元素。

而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种尝试越来越多,甚至蔓延到了男一男二的身上,英国有好几个大牌明星演过同性恋角色或者双性恋角色,从理查德伯顿(雄霸天下,楼梯,硬汉),彼得奥图尔(阿拉伯的劳伦斯,雄霸天下),安东尼霍普金斯(冬狮)到迈克尔凯恩(死亡计中计)都是如此,然而实践的结果基本不容乐观。

尤其是迈克尔凯恩,在82年的《死亡计中计》里和男配进行了激情热吻,结果这段剧情令电影票房折损了近千万,被戏称为影史最昂贵的吻戏——千万美金之吻。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越是大牌明星,受众越多,粉丝基数越大,反对同性恋的人也越多,这样对票房的负面影响就是非常巨大的了,人们不能接受巨星大咖们演同性恋,这也是59年保罗纽曼坚决否认自己在《朱门巧妇》里有同性恋元素的原因了。

像理查德伯顿那样明确说自己曾经把哈姆雷特演成同性恋,又主动告诉记者《楼梯》和《硬汉》里他演的都是同性恋,并且承认自己尝试过同性恋的巨星大概只有他一个了,不得不说确实很有勇气。

似乎从迈克尔凯恩的票房惨重失利之后,巨星们再也不会出演同性恋角色了,还是交给小明星去演吧,反正失败了也不会有太大损失,成功了也是意外之喜。

宾虚
雄霸天下
雄霸天下
冬狮
冬狮
硬汉
硬汉
死亡计中计
死亡计中计

 短评

O'Toole貢獻出一個令人歎為觀止的亨利二世王,其重複率最高的臺詞是“我愛(過)他”……這,絕對是愛情片。

7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人人都爱八亨利二世的卦啊!尽管叙事线上有瑕疵(比如Becket的突然圣人化),但并不妨碍本片在我心目中排到仅次于冬狮的地位。台词显然增色不少,但更重要的是二主的表演:奥图尔的层次和伯顿的眼睛!前者那种粗鄙的精明和后者……额!怪不得玉婆会爱上你!但最重要的是:这居然是一部赤裸裸的搅基片!

10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上帝的力量是無窮的。亨利和托馬斯太讓人糾結了,你們倆那點兒我愛你你不愛我你到底愛不愛我的事兒整個歐洲都知道了。畫面細節什麽的相當喜歡。

13分钟前
  • Bosie
  • 推荐

台词端庄得像莎剧.中间夹杂了无数LOVE……这真的不是搅基片??

15分钟前
  • Ling总
  • 推荐

一直在思考理查德伯顿和彼得奥图尔谁更帅 然后放弃了:)

19分钟前
  • litanerr
  • 推荐

可以确定一件事,亨利国王是深深爱着主教的,如果主教不是那个主教的话,或许他们会爱得惊天动地。热烈的爱与恨,两人之间的阻碍太多。最后的结局让人唏嘘。(千万不要光拿做历史大片看,你会被国王的狂暴吼叫吓破胆) 7.8

20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第3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21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此片若放在现在一定会被评论有基情。

25分钟前
  • 无能狂怒人
  • 推荐

太基了 这可是60年代的片子 不愧是英国 POT永远不令人失望

26分钟前
  • lika
  • 推荐

这要放在现在上映的话影院里绝对会yoooo声大作,“我的王子”、“我的小撒克逊人”什么的叫得挺顺口嘛。奥图尔爷爷最后当着一众朝臣的面歇斯底里地大喊“I loved him,I still do”简直坐实了“最虐不过弯爱直”的主题,埃莉诺的“你的世界就是TMD围着Becket转的老娘不干了”的爆发也是板上钉钉。

27分钟前
  • 咸鱼の森
  • 还行

這,本質上是愛情片吧。

31分钟前
  • hahahalea
  • 力荐

很好看的电影

36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政教对于权臣主教们不过是机构,Becket是需要精神支柱的人,他把honor of God变成了他愿意寄托的那一种,无论别人看来如何形式化。他前期侍奉Henry那段看得人难受,所以决定不再一仆二主后,对他似乎是种解脱。Henry既要完全的臣服又要完全的爱,God complex,凡人之间这两者是冲突的,怪不得嫉妒Becket爱神胜过他。

39分钟前
  • 埃尔贝瑞苏
  • 推荐

这人物关系让人说什么好呢…… 很像舞台剧录像的片子,O'Toole的表演不错,Burton总让我想到他在演广播剧 orz

42分钟前
  • \t^h/
  • 还行

古典的故事,Peter O. Toole表演风格多样性的好例子。起段看不到重点,视觉也较呆板,等Burton被任命后故事清楚,风格也出了来。

45分钟前
  • Cinema is dead
  • 推荐

五六十年代的英国特别爱搞这种舞台历史电影 标志是节奏缓慢 内心独白大段抒发 冗长但不失文采的大段对话 完全是照搬戏剧的套路来了 所幸的是 这样的元素在现代电影里已经越来越少了

46分钟前
  • 周鱼
  • 较差

英国排满大片儿,思想深度近乎邵氏

47分钟前
  • 正统文化代言人
  • 还行

腐得不知该打几星

48分钟前
  • Gracia
  • 还行

舞台+特写。

49分钟前
  • 小野
  • 力荐

伯顿的蓝眼睛。他的演技经得起琢磨,他的角色永垂不朽。——另外,信教真是门生意啊。

50分钟前
  • 厄庇墨透斯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