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

剧情片香港1972

主演:姜大卫  狄龙  陈观泰  王钟  丹波哲郎  谷峰  何莉莉  黑泽年男  秦风  井淼  张志平  张照  张斌  张扬  陈全  陈狄克  陈天龙  郑雷  江全  解元  金军  金天柱  周润坚  秦沛  尔群  尔峰  樊梅生  冯克安  何汉州  胡威  黄虾  黄培基  高雄  高飞  蓝伟烈  刘俊辉  刘丹  李修贤  李文泰  李允中  梁尚云  凌玲  罗强  卢苇  米瑞安·玛格莱斯  南宫勋  白妤  彭鹏  西瓜刨  山怪  沈劳  唐炎灿  田青  曾楚霖  徐发  佟林  王清河  王光裕  午马  杨泽霖  任世官  岳华  袁祥仁  袁信义  

导演:张彻  鲍学礼  午马  

播放地址

 剧照

水浒传 剧照 NO.1水浒传 剧照 NO.2水浒传 剧照 NO.3水浒传 剧照 NO.4水浒传 剧照 NO.5水浒传 剧照 NO.6水浒传 剧照 NO.13水浒传 剧照 NO.14水浒传 剧照 NO.15水浒传 剧照 NO.16水浒传 剧照 NO.17水浒传 剧照 NO.18水浒传 剧照 NO.19水浒传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3 23:22

详细剧情

  梁山好汉攻打曾头市时,晁盖不慎被史文恭毒箭射中面颊身亡。为替他报仇,军师吴用和黑旋风李逢潜入大名府,企图说服卢俊义(丹波哲郎)入伙梁山,达到“用卢制史”的目的,但潜心习武的卢俊义一直犹豫不决。不料隔墙有耳,事情被与卢俊义妻子有染的管家李固闻悉,向官府告发后卢俊义被捕,不日将以“私通梁山贼寇”罪名被斩首示众。  卢俊义的心腹浪子燕青(姜大卫)前往梁山求救,宋江得信后立刻调派林冲(岳华)、武松(狄龙)等人去劫法场,一场梁山好汉与官府的大战就此展开。

 长篇影评

 1 ) 为宋江辩

       因为对新版电视剧《水浒》诸多不满,最近又重看了“老水浒”,以及原著之相应部分,连原来不想看的后半部分也挑了一部分看了。突然间对宋江的看法有了改变,不再讨厌他了。
      宋江在原著里是被作者赞赏的人物,但鲜少有《水浒》粉丝喜欢他。金圣叹就很讨厌宋江。后有老毛说宋是投降派。还有次在电视上见瑞典汉学家马悦然评论《水浒》——他将之翻译为法文,谈到宋江,激忿之情溢于言表:“我觉得他(宋江)根本不配(作众好汉的大哥)”。马博士最喜欢的人物是鲁智深,赞他有“赤子之心”。
      我原来也讨厌宋江,觉得他虚伪:什么孝义,都是作秀,什么仗义疏财,都是沽名钓誉。不明白众好汉为什么都对他服服贴贴的,就因为他给他们钱花?
       如今有了些年纪,看法逐渐变了,或者因为对世事多了几分了解。
       武艺不值一提的宋江在那个尚武的时代,被一班无法无天的盗匪强人拥戴上梁山的头把交椅,是因为什么?不是孝义,不是仗义疏财,是因为此人有远见卓识,有大量大才,能为众好汉谋福利,为梁山的未来寻出路。而宋江能为众弟兄谋得的最好的未来,即是招安。
       不愿看到梁山好汉被招安的人,或者是看客心理:喜欢看到英雄慷慨赴死,因为被杀被剐的是别人,疼不到自己身上。往远了说,是以为厄运不会临到自己头上。所以喜欢看杀(别人的)头,再喝上几声鸟采。殊不知轮回中有无尽的可能,最经常的可能是角色换位。
       而更多不愿看到招安结局的,则是执“无常”为“有常”:希望宴席不散,好花常开,希望鲜花永远停留在盛放那一刻。
      可能吗?
       “自古名将如美人,人间不许见白头”。侠客豪杰也一样,谁人能不老?不病?不死?好汉们终老于梁山?可能吗?梁山是藏龙伏虎好勇斗狠的”大虫窝“,王伦的结局或者也是常态。
       若说要争天下,以当时的情势,梁山的规模显然还不足以成势,若想成大事,还不知要动多少干戈。有说后来梁山众好汉纷纷凋零是因招安之过。这可真是痴话——与方腊作战会死,与官军作战就不会死吗?要争天下的话好汉会死得更多:不止要与官军作战,还要与方腊,田虎、王庆以及别的武装力量作战。说什么联合方腊打官军?别人就那么乖乖让你联合?一山不容二虎,方腊与宋江该谁坐头把交椅?
       历史上真实的匪盗作乱起事,哪个不扰害百姓?方腊之祸,据史载,被贼众掠去的妇女,缢死于树上者,几十里相望。而真实的梁山泊,恐怕也好不到哪去。说什么”不扰民“,根本不可能。梁山又不事生产,军马粮草从哪来?还不是靠“借粮”?所谓”借粮“,从来有借无还,其实就是明抢。所以,以梁山之前所为。能得招安下场已是万幸。如果是以贼寇的身份被官军剿灭,那就是《荡寇志》里梁山众头领的结局——尽是被凌迟处死。在那个法度严酷的时代,其实是现实中最可能,最经常发生的结局。
       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结局,宋江忍辱负重,难为而为。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将一个反社会的犯罪团伙黑帮组织一变成为一支护国安民的武装力量。避免了多少无谓的杀戮,其实功德无量,万古流芳。

 2 ) 《水浒传》浅析

《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广为流传,里面的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个个性格迥异,光彩照人,他们或是智能超群,有勇有谋,或是除暴安良,行侠仗义,或是大义凛然,忘我行义。他们是凝聚着历代农民阶级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的化身。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应该可以感染每个人,当然,我也被里面众多人物情节深深地吸引,比如:宋江和小旋风柴进仗义疏财,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还有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民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梁山好汉身上都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就是结局太悲惨了,一直不敢看,电视剧版拍的很好,可以说这版是四大名著里改编最好的一部,特别是李雪健老师,他把松江的优柔寡断、首鼠两端刻画的太到位了,给个赞!

 3 ) 分数太低,至少9分以上

关于央视水浒的拍摄思路问题之前在几处论坛都留过言,整理起来再顺便添点新内容:

1. 央视水浒对于许多角色的树立是前后有逻辑、互相有关联的。例如原著林冲武气远胜文气,而央水几乎塑造成了儒雅温润的文士形象,央水林冲因而颇受诟病,然而,首先这个形象是由宝剑记、野猪林、夜奔等戏曲文化传承来的符号化“俊扮”,而且最关键的是借此避免重复——与以粗、勇、莽、豪闻名的李逵、鲁达、阮三雄、武松、杨志等不类,否则人物有气质雷同之嫌。央水的晁盖也与原著多有不同,导演实际想把他明显区分于精诈谄媚的宋江,突显他的“义”,甚至是有些看似无甚头脑的粗勇(曾头市因为负气出击而中箭身亡)。央水改编晁盖对于“撞筹”的举棋不定,倒更显三阮“天不怕地不怕”的粗犷形象,在剧中的改编即他们反说晁盖,也并非全无道理。

2. 关于李逵与原著中并没有的人物庞秋霞的改编,之前在豆瓣看了一位网友写的“李逵的爱情”剧评,觉得写得很好。李逵虽是草莽,但也是凡人。这段爱情故事的结局催生的是水浒结尾他的哀大莫过于心死,心死莫过于一“怒”——庞秋霞死于兄弟之手,数秒的沉默之后他大开杀戒,苍凉世道,生不如死,且死只是最终归宿。这种心死之感,倒解释了为何一直莽撞的李逵在宋江说与他毒酒在此之后,淡定地一饮而尽,闭门、拉帘、回身、卧于宋江身旁与其一同赴死,一系列动作的逻辑性之强,令人怀疑这究竟是不是李逵。增加这不多的情感戏,我倒觉得逻辑上让李逵之死更有说服力。

3. 如细细分析品味,可以发现几大主演与原著所绘的气质均有出入,但是观众并不觉得这些细节变动有唐突之感。与此相比,新版水浒(2011年版)令我最无法忍受的就是胡乱添加原著没有的人物和情节,一整个夹杂了说岳、残水浒、荡寇志的大杂烩,甚至将原著一环套一环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人物的主导线索完全打乱,宋押司开篇就出现,高俅则“难产”迟迟不见,几位”流氓”合计着要打劫官府大批银两——这“始自上乱”的主旨已经变成了土匪当道、朝廷不得不镇压。符不符合原著和改编成不成功是两个问题,新旧水浒在符合原著上半斤八两,但央水好歹改编基本是成功的。

4. 关于央视水浒只在原著内部敲打缝补的分析:水浒本身就是民间传说集合的产物,版本很多,且并非独立创作,一些人物情节亦靠着人民大众口口相传,施、罗的原著也有不乏前后矛盾、空间地理表述错乱等的问题,精华颇多,糟粕不少,不乏血腥暴力或是怪力乱神的荒谬桥段,洪太尉误走妖魔、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如此种种,亦不乏大同小异读来味同嚼蜡的好汉群像,亦包括后人续作狗尾续貂的征辽和破田虎王庆等段落。央视的编剧杨争光、冉平都是非常优秀的编剧,他们对原著的理解想必并不会偏离太远。既是为了拍摄电视剧,营造冲突、塑造角色,增强戏剧推动,难免要进行改编,只要合情合理,不伤及原著筋骨,也是无可厚非。有一些剧情的改编,并非出于编剧的无知,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举一改编例证,如林冲之死一节,实际上原著的续文并不出色,不仅缺乏戏剧性,对林冲性格的拿捏也不够有说服力,倒是田连元(央视水浒顾问)的改编更有悲剧性、讽刺性。此外,除了剧情不论,央视水浒的精华并不在于凑不凑齐108将,而在于将几个主要人物的喜怒哀惧琢磨透彻,造型表现到位,内心情感挖掘到位,几个主角形象丰满立体了,水浒的拍摄便成功了一半,宁缺毋滥便是此理。毕竟,民间口口相传的就是那些最经典的故事及最熟悉的英雄好汉,鲁、武、宋、林、卢十回,如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人肉包子铺;怒杀阎婆惜、浔阳楼吟反诗;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燕青石秀劫法场、兵打北京城,等等。水浒精髓正在于此,刻画除宋江之外的几个主要人物特别是被逼上梁山的人物。官逼民反,乱自上作,主旨点睛。

5. 从编剧、导演、选角、镜头语言,到服饰、布景、配乐等,央视水浒皆是精华。读了张绍林导演艺术研究的著作,才能体会他的执着认真,人物角色选择上极为较真。片尾曲中人物图谱,是在拍摄前数年就已请了戴敦邦精心绘制,戴老查询众多古籍文献资料,一丝细节都不放过,演员便依照绘画来选,从形到神一一具备。化妆班子也是一换再换,力求扮相达到百分之百的贴近人物。演员班子里也有一群话剧戏骨,李雪健、魏宗万、周野芒、宁晓志、王卫国等等,从主角至配角,不下十位梅花奖得主(按:获奖时间包含水浒拍摄前后)。老一辈踏实,单纯,真正为了艺术奉献自我。当然了,央水里也有许多我个人不认可的地方,一些次级配角塑造有欠如公孙胜、关胜、柴进等等,以及越往后期故事越仓促,这些确实是央水的遗憾。 鲁版水浒个人认为和央水在某些地方可以一较高下,只是欠在服装布景不甚考究,某些时候演得近似舞台剧,话剧感比较强,但演技派成群,配乐也很有山东、河南地方民间音乐气息。央视版欠在情节不全(经费有限不得已),有些配角因为人员不够有重复出镜,因为演员招募是一个大问题(当年演员匮乏,上戏、中戏,包括人艺的学员班,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位,几乎都出现在了水浒的演员表里),此外还有编剧改编众口难调的问题等等,但是它拍摄在另三大名著之后,吸收精华弥补不足,武戏高出三国,文戏不输红楼。央视纪录片中华武功在提及中国冷兵器巅峰时期的宋朝时,央视水浒居然多次出镜。作为记录片出现电视剧的镜头竟然毫不违和,足见央版的严谨考究。全剧“黑色电影”的拍摄思路之大胆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明暗对比,倾斜构图,阳光照射下颗粒感的尘土飘散在空中四处飞扬,如此种种,都更突显水浒故事的绝望压抑和强烈的宿命感。论及影视艺术价值,央视版水浒可以算是经典。

6. 关于音乐,值得说的就更是太多了,细细分析起来足可以写上一篇万余字的大论文,在此仅稍作分析。

赵季平先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影视配乐作曲家。曾读过些赵老师访谈,青年时代他在陕西下乡数年,深入乡间学习民间音乐,写出的练笔作品据他言需以车来拉。他笔下那些带有民族或地域风格的旋律,实际无法说清究竟来自哪些民间小调或山歌,因为已完全活用并转换为了自己的音乐语汇。赵季平对中西音乐元素运用地得心应手,且元素间转换行云流水。私以为,三版水浒(鲁、央、新)配乐风格分别为:“中学为体”、“西为中用”、“不中不西”。最高水准的是第二种,亦是最难的,单一风格最是简单,中西元素的有机融合则考验水平。稍作解释:鲁版的配乐秉承“拿来主义”,几乎都是民间小调直接运用,例如任同祥编曲的一枝花,原曲牌其实已有百年历史。而新水浒的配乐风格简言之:大杂烩,各段配乐之间几无任何关联,风格乱七八糟——管弦乐作品、民族器乐作品(而且运用的是毫无山东、河南地方音乐特色的乐器)、流行风格作品、古风作品,以及以上几种的互相交杂。不得不说,作为一部整体的电视剧配乐,缺乏统一主题与风格混乱是最忌讳之处。而赵季平的配乐则可被当做一部组曲来看待,王进打高俅、武松杀嫂里都有那段经典的唢呐主题旋律,该主题不仅反复再现,且在其他配乐中有数次变奏成分,说明作曲家思路始终贯穿如一。《好汉歌》借鉴了河南民间小调《王大娘钉缸》,很多现当代作曲家在创作民族风味的作品时,下乡采风收集民间音乐素材化用进作品是常有的事情,这不能作为该作并非“原创”因而不是好作品的指责理由,况且《好汉歌》除了旋律和音型相似以外,配器是全新的,尤其是鬼才作曲家赵季平在高潮段落选择加入高亢的唢呐重叠主题,让这件带着粗粝土腥气质常人看来只适合红白喜事的乐器焕发了真正的光彩,其配器审美精彩至极,令《好汉歌》可以说既保留了《王大娘钉缸》原来的河南乡土地方气息,旋律朗朗上口,又充满了西方音乐平衡和谐的美感,结构工整,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水浒》与央视《三国》片头片尾曲创作思路相同——一首选用通俗唱法,一首选用民族/美声唱法,接地气的同时力求提升其艺术性内涵。《天时地利人和》的旋法安排也明显参考了山东/河南方言的声调特点,如“旧日宫墙”、“一说再说”等等。个人最佩服赵季平的地方在于他可将中西元素游刃有余地融合为一,且无丝毫违和感。例如《兄弟情谊》里,前景中均是民族乐器(筝、坠胡、笙、笛),而背景衬托居然是西方管弦乐队里的弦乐队,但相互交融、水乳一体;再例如《军威浩壮》里,配器风格略近似西方现代作曲家如肖斯塔科维奇、普洛克菲耶夫等人的交响、管弦或钢琴作品,钢琴被当做打击乐在演奏固定低音,此种天才的吸收和创造能力何止在赵季平写作的年代,今日听来依然新鲜。随着年龄增进,聆听的音乐作品越发多样,常常惊喜地在赵季平配乐中反复发现许多细小的民间地方音乐的旋法精髓,颇有门道。寥寥数音,滋味却淋漓尽致。如在听刘明源的《河南小曲》时发现,其中一句尾音旋法,虽仅有数音,却明显与《兄弟情谊》一句坠胡旋律具有一模一样的尾音形态,河南、山东的地方性民间音乐风味便靠这短短一个尾音的旋法效果。如此种种,愈是琢磨,愈是有趣,愈是惊叹,这套配乐当属百听不厌的精品。

2018年10月

 4 ) 世界上最好的黑帮小说【转载】

作者:段品章
链接://www.zhihu.com/question/27897924/answer/6607178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水浒是我人生中读过的第一部小说,它对我的影响是一生的。但说实话,小孩子还是去看电视剧版的好。因为原著实在少儿不宜,无论是其中的淫秽与血腥场面,还是全书的精神,都远远超出了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儿童尚未形成完善的价值观,他们往往会想当然地认为主角就是“好人”,而当主角做出“好人”所不会做的事的时候,他们要么会不假思索地认为这也是好事,要么就会觉得这是一本坏书。
很多人把水浒当做武侠小说看,认为这本书说的就是一百零八个大侠如何惩恶扬善行侠仗义的故事。持这种想法看水浒的人大部分都会失望,因为全书都是在杀人放火欺负老百姓,就连那些“大侠”也不例外。尤其是领头的那个宋江,身为江湖领袖,不英俊潇洒气度不凡也就罢了,怎么能如此阴险猥琐!这真是一本坏书。
觉得水浒差的,大抵就是这两种人:小孩子和被电视剧误导的大人。
抱着这样的观点来读,未免忒轻看了水浒的深度。
水浒讲的从来不是什么惩恶扬善,替天行道,更不是所谓忠义两全,浩气长存。全书说淫说盗,说快意恩仇,归根结底说了四个字:逼上梁山。
水浒是一本属于成人的黑暗故事。
世界上最好的黑帮小说是哪一本?教父?那是第二。
世界上最好的黑帮小说非水浒莫属。
教父只告诉你西西里的故事,而水浒里的故事,地球上的每个角落,每一天都在发生。
绝望的故事。
水浒世界里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黑色。不仅江湖是黑的,寻常巷陌,清修之所,就连庙堂之上也全是黑的。黑道是黑的,白道比黑道更黑。那是血干涸的颜色。水浒的每个字都带着血的沉重,它撕下了现实最后一块遮羞布,把一副地狱图赤裸裸血淋淋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地狱,是人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变成鬼。
水浒中的人间,就是这样的地狱。没有轮回,没有解脱,永远出不去的地狱。
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好歹有他的上帝,而水浒中的好汉们,没有救赎,只有手里的刀。水浒更加一针见血,不留余地地指出了这世界的残酷,从而更加真实地展示出了生活在这残酷世界中人的选择。林冲是第一个展现出全书精神的人物。他做事低调,事事让人,从不惹是生非,是个标准的普通良民。他拥有不高也不低的职位,美丽的妻子,和睦的家庭,高超的武艺,还有几个知心好友。我们理想中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不正是如此吗?然而作者告诉我们:你不找事,事也会来找你。官二代高衙内闯进了普通良民林冲的生活,于是这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撕碎了。大好的前途没了,幸福的婚姻没了,最好的朋友背叛了他。就因为一个官二代看上了他妻子,一夜之间,他几十年奋斗得来的东西全都没有了。
即使如此,他还是忍耐。甚至当两个公人差点暗杀了他,他还是劝鲁智深不要杀了他们。因为林冲还相信,靠勤勉和本分,自己有朝一日还能挣回所有的一切。就算鲁智深再三劝他干脆落草,他还是想做个清清白白的正经人。直到草料场那一夜的忍无可忍。
没有人天生想做坏人,怎奈这个世界里只能有两种人:坏人,和死人。
那就他娘的做个坏人吧!
林冲终于被逼上梁山。在那里等着他的是最后一道试炼:投名状。
你要做坏人?杀个无辜先。林冲蹲在山下等了几天,想动手,又没机会。敢情当个坏人也这么难。真的难吗?还是你骨子里不够坏?
等到期限最后一天,等来了杨志。长得这么凶,就你吧。
杨志其实就是另一个林冲。做坏人第一个要杀的不是别人,正是还有良知的自己。纳了这投名状,从前那个一心想做正经人的自己也就彻底死去了,从此之后,世上少了一个良民,多了一个魔头。
看着杨志下山远去,林冲想必感慨良多:
早晚有一天,你也会来到这水泊梁山的。早晚。普通人如此,英雄也逃不掉。
武松是小说前半段最光彩照人的形象没有之一。但很多人只看到他的武勇,他的机智,却忽视了他所遭受的人间惨剧。
水浒里有各种各样的兄弟,有何涛和何清那种为了钱可以翻脸不认人的,有李达和李逵那种弟弟刚到家哥哥就去报案的,也有武大和武二这种兄弟情深的。
武家兄弟俩从小父母双亡,是哥哥武大郎一手把弟弟武松拉扯到大。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这苦命的两兄弟从小到大都经历了什么。武大郎矮小丑陋的身体难道是天生的吗?一奶同胞的弟弟武松为什么反而如此高大呢?把这些信息拼凑起来得出的结论,几乎可以解释武松所有的行为。
武大郎含辛茹苦将弟弟养得又高又壮,自己却因为营养不良加上过度劳累成了个人人嘲笑的半残。而武松也是个有良心知感恩的弟弟,哥哥的所有付出他都看在眼里,因此武松在家的时候从来没有人敢欺负武大。二人虽是兄弟,情义胜却父子。
这两兄弟的感情,是一个潘金莲可以撼动的吗?
武松那么反感诱惑自己的潘金莲真的是因为他也喜欢潘金莲吗?武松说:“武二不是那没人伦的猪狗!”有人说这是封建礼教,是大男子主义。说这话的人有没有想过:如果谁有个从小把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对自己百般照顾无微不至,甚至饱经风霜却不说苦不说累的哥哥,他还做出对不起哥哥的事,那这个人不就是猪狗不如吗?有点良心的人谁会这么做?
武松从小命苦,没爹没娘,只有一个哥哥可以依靠,长兄如父,是哥哥给了他一个虽不富裕却温暖的家。如今自己终于发迹,总算可以好好报答哥哥了。戏文里的大团圆结局也不过如此。可出差一趟回来,哥哥却死了。武松在世上唯一的一个亲人,死了。
武松什么心情,可想而知。
武松在灵堂哭泣的那个夜晚,读来令人心碎。
哥哥死得蹊跷,武松一看便知。他从小吃尽苦头,心思细腻,又做了两年逃犯,江湖经验极丰富,这点手段如何瞒得过他!于是他默默查清真相,收集了全部证据,准备用法律手段让仇人得到应有的下场。
武松不是天生杀人狂,他也曾相信法律,相信公道。
他的公道却没有来。
整个县的司法系统都被西门庆买通了。世间的公理就是谁有钱谁有理。
你叫武松怎么办?忍了这口气?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武松不去为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哥哥讨回公道,他还配叫人吗?
于是武松做了个决定,他决定放弃自己的人生。法不给我公道,我自己来给自己公道。于是他精心设计了一个局,在所有街坊邻居的见证下处置了两个主犯,押着一个教唆犯自首了。
打虎英雄的行为感动了所有人,一直很赏识他的官员特地轻判了他,街坊邻居和部下自发送他盘缠食物。而武松的心里却是空虚的,天地悠悠,家在何处?哥哥的恩情已经无法再报,自己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
就这样,他到了孟州。此时的他,毫不遮掩自己的桀骜,仿佛打虎当日喝醉后的不顾一切。前途已经如此黯淡,再糟又能怎样呢?他就这样卷入了施恩与蒋门神的恩怨。
所谓施恩与蒋门神的恩怨,其实是施恩的父亲与新来的张团练在孟州的地盘之争。武松不是不清楚,但那又怎样?武松不在乎,随你们吧,你让我打,那我就打,我还要索性打得好看一点,教大家笑一笑。整个醉打蒋门神的故事里,武松的精神是颓废的,他完全失去了人生的目标。明知施恩图报,却并不在意,好歹还有酒喝。
这时候,张都监出现了。他给了武松目标与希望。金钱,地位,这些都无所谓,武松把钱都锁进了箱子。最重要的是希望,在张都监这里,武松忽然看到了重新开始的可能,他甚至有了一个未婚妻。武松的精神久违地一振:难道这样的自己还能为了什么而奋斗吗?
——骗你的啦。
一切的一切原来是个骗局。希望之后是更深的绝望。那些关于未来的美梦,一个个全都破碎了,只剩下一片黑暗。解决掉刺客们,武松走向了鸳鸯楼。他冷静得可怕,就像为兄报仇的那天一样,只是这次,他不会再留余地了。为了不暴露自己,武松把一路上撞见自己的人全部杀光,包括那个欺骗了他的未婚妻。这不是精神病式的屠杀,而是有计划的谋杀。武松的黑化,黑得令人毛骨悚然。一个最强大的英雄,也可以变成一个最可怕的凶犯。
“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是挑衅?是炫耀?不,这是投名状。
从此以后,他拿人祭刀,抢人酒肉,打家劫舍。武松终于成了一个和张青孙二娘他们一路货色的江湖人——一个坏人。
因为水浒的世界,好人无路可走,只有坏人才能活得快活。这是一个逼得好人去做强盗的世界。水浒告诉我们:当法律无法捍卫正义的时候,人就会变成这个样子。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林冲,成为杨志,成为武松。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的最后一条路,就叫做水泊梁山。但是,如果梁山中只有林冲和武松这样被社会逼迫而不得不落草的良民,恐怕水浒的现实意义要低一大截。水浒如实地写出了在主流社会之外的另一股恶势力:黑道。它没有简单地将梁山好汉与朝廷写成善恶二元的对立,而是极其细致地描绘出一个与表社会同样复杂而丑陋的里社会。
江湖人称自己为“好汉”而非“英雄”,他们崇尚的不是正义,而是血性,是义气,是快意恩仇。这群人的组成是极其复杂的:不光有晁盖、裴宣、欧鹏这样的揭竿而起者,还有史进、吕方、郭盛这样从小崇拜古惑仔的杀马特少年,有周通、燕顺这样的土匪恶霸,有张青、孙二娘这样的人肉作坊、有揭阳镇三霸这样的成熟黑社会组织,有石秀、焦挺这样的社会闲散人员,有李逵这样的精神病患者,更有一些人,像宋江、戴宗、柴进,游离在黑白两道之间的灰色地带,左右逢源闷声发财。这帮人有的是天生凶恶,有的是被逼无奈,总之,什么都干,就是不怎么干好事。事实上,水浒中的普通百姓不但受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的欺压,还受到那些打着替天行道旗帜的所谓“义士”的残酷对待:周通、王英强抢民女,燕顺、孙二娘好吃人肉,穆家兄弟横行乡里,李逵滥杀无辜。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和高衙内、西门庆、毛太公之流没有任何不同。整部书的一开头就告诉你了,他们不是什么好人,是魔。
于是水浒中有了一种特殊的受害者:被江湖逼入江湖的人。
秦明,好好一个军官,剿匪失败被活捉,随即被宋江、燕顺等陷害,全家被杀,在威逼利诱下无奈落草。
扈三娘,好好一个巾帼英雄,援助结盟村坊时被活捉,全家被杀,在威逼下无奈嫁给变态色魔王英。
李应,好好一个土豪,梁山要打祝家庄,钱也给了,粮也给了,最后他们说这点钱哪够啊,干脆你人上山来得了。
徐宁,好好一个教头,因为梁山要破连环马,被自己亲戚汤隆当了投名状,连全家一起诓上了山。他的内心是几乎崩溃的。
李云,好好一个捕头,教了个叫朱富的孝顺徒弟,自己做贼不忘接师傅上山享福,简直日了狗了。
安道全,好好一个大夫,因为千里之外的宋江背后生了个疖子,就被张顺给坑了。想和姘头多待一晚,结果那狗日的居然就把人给杀了还嫁祸给自己。
最无辜的两个,是朱仝和卢俊义。
朱仝这个人长得像关公,做事也像关公。义气深重,人见人爱,魅力值满点,男神一样的人物。他为了义气,放走了晁盖,又放走了宋江。如果没有他,梁山的两任老大连村口都出不去就挂了。
然而这却成了朱仝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
搭档雷横犯了事,朱仝故技重施,偷偷放了他,不惜为此被判了个玩忽职守,刺配沧州。在沧州,朱仝凭着自己的聪明机灵很快就获得了知府的赏识和其子小衙内的喜爱。伶俐人到哪里都吃的开,不出意外的话,相信不久之后,朱仝的生活就能回归正轨了。
朱仝做着东山再起的美梦,却忘了他的“兄弟”们是怎样的一群豺狼。
看到小衙内支离破碎的尸体的那一刻,从没失态过的朱仝疯了,他冲上去想和李逵拼个你死我活,却被吴用等人的一跪挡了回来。看着自己不惜牺牲前途也要放走的兄弟们如今居然想出如此毒计来陷害自己,看着那么可爱的一个小孩子因为自己的缘故惨遭横死,朱仝何尝不想把面前这些满嘴大义的禽兽全都砍了。可他能吗?他连李逵都制裁不了,何况晁宋。
他打心眼里不想和这些人待在一块,可他还能去哪呢?对救过自己的恩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别人。
卢俊义是一个糊涂人。人傻钱多,名望高,底子干净,这样的他成了宋江上位计划理想的的关键棋子。
出身于财主家庭的卢俊义,像大多数富二代一样从小被娇生惯养,刚愎自用。虽然武艺超群,但这并没有什么卵用。他涉世不深,不知人心险恶,号称自己一个人就能平了梁山,可梁山真来了的时候,没有任何势力的他又能做什么呢?
一代社会名流被扮成气功大师(误)的吴用成功洗脑,不听忠言,执意作死。被引到梁山泊还高举大旗独自一人挑战整个山寨,结果被车轮战打得找不着北。被抓上山的他天真的以为对方会简单地放了自己。没想到吴用这头稳住他,转头就把墙上反诗的秘密告诉了管家李固让他回家发财。等卢俊义回到大名府遇上报信的忠仆燕青,竟还不相信李固已经背叛他,反而怒斥燕青,自投罗网,身陷囹圄。
不知深浅,不识好歹。天下无双的玉麒麟,终究只是个外强中干的公子哥而已。在凶残狡猾的黑道面前像个婴儿一般不堪一击。
智赚玉麒麟这一计,作为宋江上位计划的关键一环,虽然在后半段跟进的时候还是出现了吴用标志性的掉链子,但依然是水浒前七十回最阴最损最毒最厚颜无耻的一计没有之一,堪称吴用狗头军师生涯的巅峰之作。
这一计中最富戏剧性的是管家李固的命运。李固本来就对不明事理一心作死的主人心怀不满,当听到吴用告诉他的秘密,他却像他的二货主人一样蒙住了双眼,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的发财大计。故事的最后,他被绑在柱子上,耳边响起了宋江的声音:“休问这厮罪恶,请员外自行发落!”,恐怕直到这时他才醒过味儿来:原来自己只是一枚一开始就注定要被舍弃的棋子。可惜为时已晚。
卢俊义和李固的故事,展示了普通人面对犯罪团伙侵害时的真实状态。
像大多数上山的好汉一样,遭逢惨变后的卢俊义也变了,他不再是那个目空一切的公子哥,彻底地屈服了。他乖乖地配合宋老大演戏,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宋江顺利的开展上位计划,先是利用绝对不可能做老大的卢俊义捉了史文恭,彻底断绝了山寨内部人员(林冲)夺位的可能,接着又做了一出戏,安排了一场所谓的“公平竞争”,但就算吴用不在卢俊义身边,难道他还敢赢不成?
卢俊义比谁都清楚自己在梁山的地位:名为副统帅,实际上就是个垫脚石。他也只能安于这种地位。也许在他杀李固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自己已经无路可走。
身陷魔窟,周围是群魔乱舞,一步走错就性命不保。这些被江湖逼进江湖的人,是真正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水浒对于黑道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极其可怕的循环:普通人被恶人所害,成为更坏的恶人,然后再去害更多的人。黑恶势力就这样如同滚雪球般不可控制地越来越壮大。
有一个人曾试图打破这个循环,那就是公孙胜。他曾以探母为由逃离了宋江与晁盖的权力争夺战,结果费尽心思躲藏却还是被强行带回了山寨,宋江用行动告诉他:你一天是黑的,一辈子都得给我是黑的。于是公孙胜再也不敢藏私,从被吴用一喝就能吓住的普通妖道摇身一变就成了大法师。排座次后,他和卢俊义一起住在西边房内,警卫员是宋江的徒弟:孔明和孔亮。摆明的被监视。
公孙胜的故事告诉我们:一旦进入这个循环,就没有人能够逃脱。
水浒的这种对于地下社会形成机制的深入探讨已经足以让它超越其他所有黑帮小说。但水浒并没有止步于此,它更加深刻地指出了如此庞大的黑势力以及这黑暗的人间地狱能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乱自上作。
有人说连城诀等作品在黑暗程度上不亚于水浒,两者的差距就在于此。连城诀之类作品仅仅将问题归咎于人性的贪婪这种老生常谈之上,而水浒对社会问题的剖析达到了外科手术般的精准,一下子命中了专制社会的死穴,不仅对人性本恶体现的淋漓尽致,更进一步说明了什么样的社会能够激发人性的恶。这就使水浒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小说,而是一部不朽的名著。从前有座魔窟,魔窟里有个魔王,魔王的梦想是不要做魔王。
作为全书第一男主,宋江是水浒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也是最复杂的形象之一。
就像乞丐的霸主还是乞丐,人渣的首领也只不过是个人渣而已。毫无疑问,宋江是一个坏人,而且是坏人中的坏人。他阴险狡诈,不择手段,厚颜无耻,睚眦必报。他同时拥有老维托·柯里昂的手段与蒋天生的虚伪,是个天生的黑社会老大。
可他一点也不想当个黑社会老大。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似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宋江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原本为自己设计的人生轨迹绝不是每天和一群杀人不眨眼的家伙一起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从一开始,宋江对自己的定位就不是黑道。黑社会,从来都只是宋江的一部分,而不会是全部。宋江的梦想,不是替天行道,而是出将入相,功成名就。
他开始结交黑势力,只因为他是个老油条。小吏这种工作本来就是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黑白势力之间闪转腾挪的。而宋江长袖善舞,对人情世故钻营投机之事十分精通,看人下菜碟的本事已臻化境,不仅在县衙上下无一人说不好,居然还在黑道上博得了“孝义黑三郎”的名声。凭他的精明,如果没有卷进晁盖这件轰动全国的大案,相信他早晚会有机会鱼跃龙门吧。
某种程度上,宋江上梁山也是被逼无奈。他本已经无数次拒绝了黑道朋友的邀约,可惜酒后现形,栽在黄文炳手里。一生谋划,毁于一旦。小说里展现宋江凶残的情节有很多,但对黄文炳,是这个平日里的斯文人最失态的一次:“生食尔肉”不再只是个形容词,甘冒被全歼的风险也要跑去杀你全家。宋江一辈子再也没对谁有过如此之深的恨意。
无极里的谢无欢说得好:“你毁了我做好人的机会。”
被逼成了黑社会的宋江不甘心,于是他找到了另一条路:招安。招安一直是宋江身上最大的黑点。但事实上招安也许是这些江湖人唯一的出路了。
与方腊不同,没有根据地,没有人民支持,连粮食都不能自给的梁山,拿什么跟朝廷死磕?人才方面,林冲不过是八十万禁军中一个普通教头,鲁智深不过是老种经略相公帐下的一个提辖,而官军中还不知有多少林冲鲁达。如果真的惹恼了朝廷,调一支身经百战的边防军来,剿灭小小的梁山只是须臾之间。何况人是会老的,而梁山没有持续补充人才的好方法,等林冲他们打不动了,梁山的末日也就到了。李逵之流动辄叫嚣打上东京,哪里有那么简单!更重要的一点是山上兄弟的子孙后代怎么办?难道子子孙孙都要做贼吗?
无论是从实现宋江个人的野心的角度,还是从山寨整体利益的角度来看,招安都是唯一的选择。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黑帮,最终要走的路都是洗白。
于是宋江联合了同样想洗白的吴用,对一心“与朝廷做个对头”的晁盖一派亮出了爪牙。并最终获胜。金圣叹直说晁盖是宋江所弑,其实我觉得证据不足。但不管怎么说,阻碍山寨发展的晁盖不在了。之后宋江费了一番周折,总算上位。没有顾忌的宋江立即开始了招安大计。几次试探,终于成功。
宋江走向了人生巅峰。
然后带着所有人落入了深渊。归根结底,梁山的贼,只是小贼。真正的大贼,在庙堂之上。
在写梁山的一百零八个魔头之前,作者写了一个人:高俅。而且重点写了他的发迹史。
高俅是什么出身呢?泼皮,也就是梁山里一抓一大把的那种流氓无赖。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对少年高球的描写和对梁山好汉燕青出场的描写几乎一模一样,除了颜值。而他阴险又精明的性格,和宋江极其相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俅就是一个未入黑道的成功版宋江。
高俅这样的人是怎么坐上太尉的位子的?因为他背后有人。
天下的大贼,就是以宋徽宗为首的统治者们。
一个在国内盗贼四起,边境硝烟不断的时候还饶有兴致地逛妓院的荒唐皇帝,提拔起一众荒唐大臣:因为球踢得好而青云直上的高太尉,年年寿诞都要收取无数金银财宝的蔡太师,因为搜刮奇珍异宝而起家的童媪相,陪着皇上寻花问柳的杨太监······
单只是花石纲就让不知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其中又有多少人迫于生计不得不走上犯罪的道路?四大寇为什么能一呼百应?为什么武松和林冲们得不到法律应许的公道?若天下太平,谁愿落草?众匪首尚且是走投无路,更何况那成千上万的喽啰。
宋江作乱,乱却自上而起。
宋江自以为能凭着自己的小聪明在朝堂之上游刃有余,却不知真正的魔窟就在此处。梁山的小贼杀人尚有尸首可寻,朝廷的大贼吃人却不吐骨头。最凶残的恶人不是梁山的杀人狂,而是这些谈笑间数万生灵涂炭的国之蛀虫。小贼想和大贼斗?你们还太嫩了。
君不闻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上山?不上山?招安?不招安?无论哪条路都是死路。纵观水浒,你找不到一个高大全的人物,每一个主角都只是如你我一样有好处也有缺点的普通人,一百零八将,一百零八种面目,却只能走向同一个归宿。
他们可恨吗?当然可恨。
他们有多可恨,就有多可悲。
和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一样,水浒也是一部关于人生,关于社会,关于世界的大悲剧。水浒讲的是在一个扭曲的世界中普通人的选择与畸变。它用近乎完美的古白话与精巧的谋篇布局把一个触目惊心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传达给读者。作者春秋笔法不做评判,而其中的悲壮与凄凉却透纸而来。
水浒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时代。每次翻开水浒,看着其中的一些面孔,总令我想起另一时空中的另一些面孔,是否,他们本不必走上这样的道路?是否,这个社会可以少让一些人走上梁山?水浒对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意义,也许就在于此吧。
=========================分隔线=======================
算了,我这账号八百年不上一次,非盈利的个人转载想转就直接转吧。不用私信我了。

 5 ) 再评水浒传

    水浒是现实主义上乘之作,比起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三部,唯有《水浒传》充满了市井气息,三百六十行无所不包,甚至能看到当今社会的影子,可以说是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我最欣赏央视水浒的一点正是其对水浒传中现实主义的把握。很好地将北宋风情再现于观众眼前,演员表演对话都十分真实,很生活化。服装也很真实,古代的百姓几乎都穿布衣的,只有贵族才有资格穿丝帛锦衣。
    还有我再说说电视剧改编的看法。电视剧作为一种视觉、听觉、感觉多角度融合的艺术,确实应该在多角度给观众以感染。而且电视剧是分集的,每一集都像一篇短篇小说,每一集要有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你不能像章回小说一样,铺垫半天,铺垫好几集,先把观众催眠了,演到高潮都没人看了。我仔细看和分析了央视水浒,以电视剧的标准看的确很到位!
    还有电视剧讲究有详有略,主角配角不能太多了,尤其是有108将的水浒是很不适合拍电视连续剧的。所以央视突出表现了5大主角,都是民间很知名,宋林鲁武李,五位好汉,剩下一些好汉选择了几十位突出表现,我觉得这是很合理的。

 6 ) 珍藏版-水浒人物画谱-附绝版水浒插图

因为原版残缺过多,而后补足的新版不是98插画,故不采用

如果引起您的不适,请体谅艺术创作需要。

下面的人物不在108将内属于《水浒传》出场人物画谱。

以下是特别珍藏版水浒插画

林冲火并王伦立托塔天王为梁山头把交椅

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经典中的经典

闹东京

鲁达史进询问金翠莲父女,顶梁柱上:莫谈国事,点睛之笔

李逵请宋公明饮酒

拳打镇关西

林教头休妻

黑旋风下井

王教头收徒

斗杀西门庆

花和尚酒会小厮

李逵永远都辣眼睛

花和尚扮新娘打周通(真的脱光了,恐怕周通掀开被子会吓出阴影)

w

潘金莲

这幅图很经典啊,浓烈的乡村风

豹子头风雪山神庙

很戏剧

浪里白条水淹黑旋风

奔放的黑旋风

这一禅杖董超薛霸怎么接下来的?

这图不收藏,以后就绝迹了,病关索杀潘巧云,时迁偷听

 7 ) 红楼有黛玉葬花,水浒有林冲夜奔

野芒老师自己说,我一个文弱上海人,让我演汉子?不行不行,难不成演西门庆或者高俅?结果一听是演林冲,吓坏了。”这是我第二次提笔写这部水浒了,作为一个南方妹子,我也吓坏了。但人如果不时不时地这样给自己一点惊吓,又怎么知道自己是真的活着呢。

水浒印象

老版的四大名著电视剧,三国红楼西游都可以一看再看,但我不忍回看的唯独一部水浒。不是不好,是看一次印象就很深刻了,深到完全不敢再看第二次。作为女性观众,我实在不会偏爱它,但我仍然觉得,虽然水浒作为小说本身,无论在思想境界或艺术品味等方面于四大名著中都算是成就较低的,糟粕和诟病也不少。而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影视剧作品对原著的改编却可圈可点很成功,剔除了小说的混杂阴暗处,描绘那么大一群人从义薄云天直走到英雄末路,电视剧已经拔高了原著的境界,纯度的提炼带来了震撼的悲壮效果,让人不忍逼视。

如果说红楼的美人迟暮还算得上一种诗意的凄美,那水浒的英雄末路就只剩下惨烈的绝望。宋江征方腊,搬师回朝时一百单八将折损大半,七零八落,能活着回来的屈指可数。而宿太尉迎接梁山军时,劈头问的第一句话是,方腊到底是谁擒住的?好在有一出武松单臂擒方腊,成了蔡京高俅之流再一手遮天也堵不住悠悠众口的铁证。这忠义两全的路走得如此心酸委屈直至惨淡凄凉,仅想到此,我就不忍看这水浒的后半部了。随着东京太师府里密谋的毒计,蔡京含混不清的大舌头,轻描淡写的只言片语,上下嘴唇一碰,轻轻吹一口气,整个梁山就此灰飞烟灭。好气,好怒,又好恨!

只是我相信老版水浒的影像会使大部分中国人从骨子里升起一种小农时代的亲切感,虽不曾亲历,但却是来自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基因传承,那种古朴浑厚的感觉总让人很难忘。唢呐、胡琴,随着赵季平的音乐展开了《清明上河图》的卷轴,市井气象,烟尘弥散之中还似飘着发酵的醇厚酒香,像是精彩评书的开场。土嘛?土是真土。但这就是真正的农民兄弟。人物做旧派的服装效果就像是从古画中走出来的,那时候即便是最洋气的东京街头,林冲回了家也得掸掸身上的土,可我们喜欢的正是这种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土气。水浒的布景、打光讲究自然、质朴、敦实,熟悉的亲近感随之扑面而来。光束从外面或演员头顶部直接照下来,而屋子里的一切都是暗的,这样的背景下映衬得人物并不是那么美,但强调的却是剧情主旨真实大于美感的追求。像那束光照进了纷飞然的历史里,打开了一段早已尘封的往事。

里边有首叫《兄弟情谊》的插曲,低吟婉转的胡琴声像依依话别走过一山一水连绵不绝的深情。让人想起宋公明刺配江州途经梁山泊,晁盖等几次三番劝他上山都被婉拒,众人感慨送别。鲁智深野猪林救林冲,将他一双被开水烫过赤足行走遍布血泡的脚包扎了,一路用推车护送至沧州。还有一曲《林冲夜奔》,在武松六和寺出家的情节中也出现过。武松站在院中目送梁山军远去,风吹起他空空如也的衣袖。只是我忽然觉得在这沧然又壮阔的背景乐里,武松与宋江的初识仿佛就在昨天。在柴进的庄上,宋江把武松送出很远很远仍不舍离去,他说,现如今我宋江是有家难回,见兄弟回家,我心中高兴。武松一抱拳道,哥哥保重,我们有缘定会再见!原来,这开始和结束都还是那句话,送君千里,终需一别。

是什么情由让自己作为一个女子被水浒反复感动、落泪,因为这样的作品接地气,因为那样肝胆以照、生死相托的情谊实在是太遥远而稀缺了。林冲选择忍,鲁智深就陪他一忍到底;林冲杀不了高俅,可始终没有怨恨过宋江;武松不认可招安,却也跟随他一路出生入死直至功成名就,空留下断臂遗恨;李逵陪着宋江喝毒酒,说他不反了,也不活了。这是一种跨越三观依然存在的义气,虽然局限于仅有的选择却依然倾尽所有的轰轰烈烈。为什么陷入水浒了?因为从来不知汉子之间的情意也可以如此动人。姐妹情终不似兄弟义气,张爱玲说女人本就是同行,宝钗和黛玉再好,中间也隔着一个贾宝玉。而那些随着历史飘然远去的情感竟如此天真纯粹,像是永远被封印在这些故事里的一枚晶莹琥珀。也许这就是我们的水浒情结,一种因不可实现而难以割舍的理想主义情怀。

林冲的批判性

为什么水浒这样好看,这样教人难以释怀。因为它是悲剧,是忠义达到极致顶峰却依然不被主流社会所接纳的冤屈。让人看了不甘,内心充满矛盾挣扎,感到一颗心无处安放,不知是爱是恨。这是整部水浒的基调,也是戏剧所希望达到的悲剧美的艺术效果。这是一种在时代和阶级矛盾中无法解决的必然性悲剧,却也是投入寄托了感情的读者和观众们无法接受的残酷现实。为了释放情绪,抚平伤痛,宋江的愚忠无疑成了众矢之的的替罪羔羊,在愤恨与怨怒之下,人们会忘记这个核心人物自身的悲剧性,自然不会去同情他了。而人们最同情的会是谁呢?所有的人物最终都笼罩在悲剧的阴影之下,那个以自身的悲剧隐喻着整个梁山命运的人物又是谁呢?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林冲。

从个人情感来说,98版水浒最令我触动和同情的两个人物一是宋江,二便是林冲了。因为宋江孤独的使命感使得他不被理解,这一点反而成为了我对宋江无法释怀的原因。因为雪健老师把自身真实感融入人物带来的极致渲染和震撼,我被那种在残酷现实面前百折不回的理想主义神经质深深打动了,因此不论原小说如何,我始终认定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宋江。然而对于林冲,种种细节却让我有太多无法言明的感怀。如果宋江的愚忠让人恨,那么林冲的迂腐何以教人怜?98版水浒的片头中,野芒的名字为何能紧随雪健老师之后成为第二领衔的重要角色?在理性的分析之前,我却只隐隐得出一个感性的比附:红楼有黛玉葬花,水浒有林冲夜奔。黛玉千回百转的心思起伏,林冲荡气回肠的命运波折,好似英雄美人的同一曲悲歌。

林冲在小说中的出场,书说他:“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冷色系清爽干净的一个人,并不同于五大三粗的汉子。习武之人,手里不拿刀枪却拿把折扇,这就很说明问题,林冲隐忍的性格,其实骨子里似一种迂腐的书生气。野芒老师是一大群北方汉子演员中唯一的南方人,使林冲的形象除了丰神俊逸之外,更添儒雅涵养的气韵,站在众人之间自显得卓尔不群。

水浒写林冲,重在表现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林冲的隐忍、懦弱和避事,一方面与他自身的社会背景有关,一方面也是作者有意借林冲的形象来最大化的实现小说的批判性。林冲是一个立意大于形象,极附思想深度的人物,更像是和我们一样普普通通的人,不得已在这尘世间委曲求全摸爬滚打。他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超级英雄,但平民式的亲近感让人不禁心生怜惜,人物的形象虽然不那么高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物为了突显戏剧的效果而做出了让步和牺牲,但其中丰富的层次与深刻的意蕴却更耐人寻味。林冲的性格越是怂,越是能把作品的批判性推向极致。林冲的“怂”就是批判性,林冲的“不想革命”就是批判性。而把一个最“不想革命”的人最终推向革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逼上梁山”,才可见那个千疮百孔的大宋朝廷坏到了怎样的地步。

不同于水浒中众多的少年英雄,林冲一出场已是人到中年。相比仗义江湖的血性男儿,林冲则更显得儿女情长,为了保全和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他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隐忍。你看他被押解沧州,途中投酒馆吃喝都要尊两位差役坐上位。你看他被滚水烫了脚,只暗自叫苦却不发一声。你看他任自己怎样口渴也只肯喝一口水,把卑微的仁善留给了两个要取他性命的无耻之徒。你看他在沧州和店小二喝酒,人家尊他一声“林教头”,他却说,我现已是朝廷的罪犯了,什么教头不教头。这倒让我想起同是遭刺配的宋江,路过梁山被晁盖留下吃酒都不肯开枷卸锁,正色道:“这是朝廷法度!”但细想,宋江获罪到底是因为自己意外过错杀人,是实罪,而林冲从头到尾都是蒙冤遭陷害,即便如此,他丝毫都不感到冤屈,依然老老实实“伏法改造”。从沧州牢城改派到草料场管事,林冲感到十分高兴,他似乎看到了有一天自己可以重新做回“奴才”的希望,他甚至兴奋地兀自在雪地里舞了一段漂亮的花枪。想起后来吴用那句一语道破的感慨,好一杆林家枪,只可惜上不能除奸佞,下不能杀恶霸,只能凭空对着风雪而舞。但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人生最悲凉的一幕即将上演,那是一个“想当奴才而不得”的时代。

如果问,水浒的戏看谁看得最过瘾,那自然非武松莫属。从景阳冈到阳谷县,从快活林到鸳鸯楼,无一处打得不痛快,无一处不演得酣畅淋漓,让看客们都觉得自己也跟着做了一回大英雄。如果问,水浒的戏看谁看得最憋屈,那就只有一个林冲。从他捉住高衙内的那一拳没挥得出去开始,从他一脚踏上跟着杨志去东京的船又收回来开始,从他提刀来见被擒上梁山的高俅却没砍得下去开始,多少回他想做自己,多少回他都做不成自己。若是换了武松李逵,出身贫寒一无所有倒也百无禁忌,这样的话,高俅恐怕早就死了千百回了。然而林冲毕竟有过春风得意之时,因而他总抱着一丝重回体制内的希望而一再妥协隐忍,遇到一个林冲,高俅就总也死不了。我们期待英雄们受尽屈辱后的揭竿而起,因为他有能力,有道德合法性,造反有理。我们迫不及待想看到林冲充满悲剧的觉醒,我们是把个人的期许托付给了林冲去实现,等着盼着看八十万禁军教头怒发冲冠,大开杀戒,最后尸横遍野,逼上梁山。但尽管我们都目眦尽裂的预备爆发了,可施耐庵全不理会读者的心情,他要于众多的英雄之中塑造一个另类的林冲,人强命不强,你看他的外在有多强势,内心就有多纠葛。

风雪山神庙,被逼入绝境的林冲终于奋起反抗。虽然也是同样的豪气冲天,但林冲杀人前的说辞却是其他好汉没有的。林冲杀人,像是到了最后的节骨眼还非得再脑补一遍惨痛的回忆杀,控诉仇人的罪状,求一个心安理得不可,生生被他杀出了一种文质彬彬的气息来。最后的决斗,林冲一边打杀着一边和陆谦对话,连那致命的最后一刺,林冲都撇过了脸去说,我不愿杀人,也不想杀人,是你们逼我杀的!何以至此,其实林冲绞杀的不是别人,恰是自己内心最后的一点希望。那一刀一枪下去就代表他将永不能回头,那是他与自己幸福美满的去日时光做最后的诀别,又怎能干脆得了?

按理说,风雪山神庙之后,林冲已是万劫不复,然而此时此刻他想到的还不是落草。他被关在了官场的体制外,然而却也并没有把自己立刻纳入强盗的体制内。关于林冲的去向,小说里只用了一个含糊的“投东去”,他只是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实际心里并没有方向。又说林冲投东去途遇一帮值夜的庄家汉,借火烘了衣裳,再要酒喝,横竖就是讨不到。如果换了其他好汉,既已成了亡命徒就不怕再背人命,肯定又是一番打杀死伤,但林冲只是用枪挑起那炉中火炭来烧了老庄家的胡子,打散了众人了事。罢了醉倒在雪地里,被一伙人擒住了吊打到求饶,这才叫柴进撞见:“教头为何到此,被村夫耻辱?”

柴进举荐林冲梁山入伙,但那时候晁盖还未上梁山,更没有宋公明,只有一个嫉贤妒能气量狭窄的王伦。那时的梁山泊并没有众好汉举义投奔的显赫名号,对林冲来说,不过是一片走投无路不得不委身的蛮荒之地。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忍辱负重折拜一个落魄酸秀才,偏偏要他提一颗人头来立投名状以表决心。林冲心慈手软,除非高俅,对无辜之人下不去手,活生生只憋屈到仰天长叹,想我林冲如今想做个强盗都做不成!直至火并王伦拥立晁盖,那多半也是受人利用而为之。带头大哥换了一位又一位,与仇人狭路相逢一遭又一遭,林冲的仇却始终都报不了。最后只气到在江边吐出那一口血,恨至极处,鲁智深无奈何徒手劈倒了一匹马,林冲这凄苦的一生也终于走到了尽头。他不够奸佞,混不了仕途;他不够狠辣,也做不得强盗。到了紧要关头,水浒的林冲和红楼的黛玉一样,成了保全大局,不得不被舍弃的牺牲品。

林冲的艺术性

纵观98水浒的几大主演,宋江自然是精神核心人物,武松代表了最典型的好汉养成之路,鲁智深在千帆过尽之后禅定,李逵象征着一派天真到底的少年之梦。在这热血沸腾风生水起之间,我们唯独看到一个经过了凝敛冷处理的林冲,看他失意潦倒之际喝的是冷酒,吃的是冷食,风雪山神庙遭遇的是他人生的严冬。这种特殊的人物气质,对作家的笔力和表演者的功底来说,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98版水浒林冲完全是按儒将的标准打造的,在此不得不感叹张绍林导演大胆而又精准独到的选角眼光。而对野芒老师来说,虽然顶着角色反差和武戏短版的巨大压力,有矛盾有顾虑,但最终还是决心放手一搏,塑造了一个不同于原著而又独具风格意义的豹子头林冲。林冲的人物特征重点靠文戏来塑造,而武戏场景也可谓行云流水、潇洒飘逸,自成一派。妆容吊眼角的设计使得演员与角色更为契合,提升丰润了整体的精气神而显得英姿勃发。委屈隐忍处,林冲目光深邃忧郁,而愤然怒起处却是目眦尽裂。林冲杀人前的愤懑仇恨以及积蓄的哀伤,虽不失锐杀之气,但同时又会使人心生怜悯,这是他特别的地方,也足见演员内心戏和潜台词的功底。以前只觉得林冲不一样,却说不出这些细节来,其实这种传统的审美,对这种中国式帅气的认同和感应,即便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却也并不阻碍潜移默化中对艺术的欣赏,不得不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文化基因!

虽然林冲经历了重重劫难,遭遇了种种不幸,难得的是他始终秉持着自己本性中的正直和善良,不曾因草莽的身份而乖张暴虐胡作非为。也正因如此,他犹显得不合群,从晁盖那里的“三朝元老”以至沦为后来只管冲锋陷阵的部将,竟和红楼中黛玉一般,同是寄人篱下,可悲可叹,无处话凄凉。野猪林、山神庙,乃至梁山落草,看林冲非但感觉不到好汉应有的爽利痛快,倒有种黛玉葬花、焚稿的凄楚与辛酸。可细想来,做好汉,有本事并不稀奇,但有本事却审时度势,不逞能不蛮干,有度量存善意懂忍让才能让人敬佩。一个精彩的人物形象从来不是纯粹的好与坏,而是于复杂矛盾中见其深刻的魅力。站在旁观的角度只觉得林冲忍气吞声,若真的设身处地自己也未必有更好的选择。险恶而肮脏的时代环境,纵使你与世无争也难以自保。想起秋风渐起的东京街头,林冲借酒浇愁颤巍巍远去的萧索背影,那看似平静安稳的表象之下,有多少冷暖自知无法言说的惆怅。为功名家室所累,受那许多窝囊气,也许林冲算不得大英雄,却仍然是个好人,而这肮脏的人世间却容不得你选择只做一个单纯的好人。

林冲是个好人,好在他有情有义。发配前给了妻子一纸休书,自知无法保全不如放人家一条生路。他不自私,不拖累人,他放得下大丈夫的声名。林冲是个好人,好在他不强出头。火并了王伦,论资历论功劳,他完全可以和晁盖争一争。但他不求做英雄,只想安身立命,有一席容身之地就满足了。这样的人,不做头领也是个将才。林冲心细,大雪压塌了草料场的房子,撤离时他还不忘把炭盆里的火星子一一踩灭,这就说明后来的大火和林冲没有半点关系。林冲做事周全,到沧州时,差官问他路上使用的推车怎么处置,林冲说,扔了可惜,不如等路过前面的人家送了也算做个顺水人情。林冲并非喊打喊杀的一介武夫,他有谋略有规划。晁盖征讨曾头市,史文恭一再挑衅,林冲只是劝晁盖,我们是星夜兼程人困马乏,而对手以逸待劳早有准备,不如先安营扎寨暂做修整,再战不迟。而晁盖一时意气,仍要强攻,这才遭了暗算。

98版水浒对林冲故事的设计可谓曲折起伏、前后呼应,于细节处见深意,是匠心独具精雕细琢之笔。通过导演的立意,演员的诠释,原著中堪称“小张飞”的林冲被打造成了有板有眼英气儒雅的武生形象。野芒老师的表演,弱化了原著中林冲的懦弱怕事、优柔寡断的缺憾面,将其转换成一种有涵养的持重内敛,塑造出更能为观众所接受的林冲形象,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真正的好作品是能够做到让历史戏剧化,让戏剧历史化。用真实感打动人,树立人物积极的精神面来感染人、激励人,让人们愿意相信这就是真正的历史人物形象。剧中的宋江如此,林冲亦如此。

梁山聚义,林冲排名第六,上应天雄星,位列马军五虎将。虽说是虎将,但林冲的武戏并不多,不到万不得已不肯出手,但一出手,场面却并不像其他好汉那样热闹聒噪,风风火火,倒另有一番别致。攻打曾头市,李逵是两把板斧劈头盖脸地为宋江争头功,而林冲使的是一杆出奇制胜的回马枪。在横海郡棒打洪教头,那情形“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林冲是肩挑明月,未遇敌手,何等好看。最要紧说的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这看似自然的天气现象,实则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阴谋。小说交代得清楚,陆谦等人早就来到了沧州,为何等了六天才对林冲动手,只为等这场大风雪。风一大,草料场失火,火势才会蔓延,林冲就必死无疑。但也恰好是这场大雪,压塌了草料场的房舍,林冲迫不得已来到附近的山神庙暂避,怎料竟帮他躲过一劫。也正是因为这大风,林冲怕庙门关不严实,搬来一块大石头抵在门后。这块石头恰好把陆谦等堵在了门外,才让林冲在庙内听到了几个贼人的一番交代。这看似自然的风雪其实是一场社会性的布置,是林冲躲不过逃不掉的命中注定。小说情节没有一处是偶然,没有一步是虚设,可见施耐庵写林冲是何等的功力。

施耐庵把水浒中最壮阔而悲怆的场景留给了林冲,足见对他的厚爱。于数百年后多少读者的心中,于那个悲壮的寒夜里,煞白冰冷的雪,凄厉呼啸的风,殷红燃烧的火,林冲独自伫立在那茫茫的旷野之上,呼吸着凛冽而带着血腥的空气,孤独而悲凉地叹道:“好雪啊!”在98水浒的片尾插画中,林冲的形象一改好汉们典型的虎背熊腰高大挺拔,他挑着花枪低低的身影是那样压抑而彷徨。那一晚白茫茫的大雪并非红楼中的天地洁净,而是来处已被凄然掩埋,前路又迷乱苍茫的惨淡严酷。可是很少有人会问,或许也没有人知道,那一刻,是什么支撑着林冲艰难而决然地前行呢?或许这句话,我们该问问自己。

撇开故事设计,如果设想一下,林冲在野猪林就被害死了,这更符合天道不公的常态。那样的话,如果仅限于一种无原则的善良和不能被认同的正义感,似乎我都不觉得同情他了。但又想到,不管处于怎样绝望的境遇之下,他都渴望活下去的那种不知是卑微还是坚毅的决定,又使我感到,这个人的精神并没有垮。属于林冲的唢呐声不在风雪山神庙,而是在这之前宣泄愤懑的一段舞枪之中。对于林冲,这是他心中一直积蓄潜藏的豪气;对于林冲,杀人前的准备动作比杀人本身更显得重要。

林冲的局限性

不是所有的仇恨都会得以昭雪,也不是所有美好的愿望都能实现,人们都渴望精彩圆满的故事结局,而残缺的悲剧却更是一种常态。遗恨让我们记住了林冲,也记住了整个梁山泊的前尘往事,但这样的遗恨却让写林冲看林冲演林冲的人们都不得痛快。

爱读《金瓶梅》,不是因为作者给我们看到人生的黑暗——要想看人生的黑暗,生活就是了,何必读小说呢——而是为了被包容进作者的慈悲。慈悲不是怜悯:怜悯来自优越感,慈悲是看到了书中人物的人性,由此产生的广大的同情。 ——田晓菲《留白》
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金圣叹评水浒

虽然是同一个小说人物,在不同的读者那里会有许多不同的解读,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解读。人性本就是复杂多变的,通过作者叠加寄托在人物身上的感情就更复杂了,甚至写着写着就已和初衷不同,没有办法控制或改变了。待写完以后,也就失去他了,把他彻底交给读者了。然而什么是真实,每个人看到的是不同的真实,你愿意相信并付诸信念的才是属于你自己的真实。

林冲每个阶段的行为都颇受争议,可褒可贬是人物性格复杂性所至:不惩治高衙内,可以说是隐忍,也可以说是窝囊;休妻,可以说是深情,也可以说是薄情;火并王伦,可以说是大义,也可以说是不义。但说到底,因为人物的悲剧命运却使我们对林冲饱含了同情与惋惜。如果说林冲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股狠劲是林冲于绝境中蓄势待发展现的张力和潜能,风雪山神庙如此,火并王伦亦如此。

但我们设想一下当年施耐庵创作水浒时的心境,他何尝不想给予林冲,给予梁山一个圆满的结局?但迫于时代局限性,他却不可能这么做。不管小说具有多么丰富的想象和虚构的空间,思想与精神上都不可能逃离社会价值观的主轴,金圣叹说林冲写得太狠,实因为施耐庵寄托太深而覆水难收的痛处。他先让这些好汉都统统摆脱掉世俗体制的束缚投奔梁山,却没有办法为他们想出一条比招安更好的路。各种小说版本设计的林冲结局,不是糊里糊涂的病死,就是不能得偿所愿的屈死。这种结局在倾注了感情的读者那里是模糊含混不能被接受的。所以,后来的金圣叹看到了这样一种无法弥补的残缺和遗恨,最后腰斩水浒,但那仍然只是一场不愿醒来的梦。

直到武侠小说出现,因为主流价值观在社会动荡中的倾颓,一切旧秩序都失去了合法的效力,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精神依托。武侠小说的作者适应了这种需求,构建出一个完全平行于正常社会体制之外的江湖世界。那些政府官家实现不了的道义、公平,在武侠江湖中的侠客那里统统得以实现。可以说,水浒就是武侠小说可追溯的雏形。林冲在水浒中的立意,于批判性的同时也可见作者的慈悲,人物悲情残缺的复杂性证明了作者创作的矛盾与挣扎,正因为这种慈悲与矛盾始终贯穿于作品之中,使得林冲不再是那种单向的超人般的英雄,而成为特殊的非传统意义的侠的雏形。

央视版《天龙八部》萧峰与阿朱

怎么解决这样的残缺与遗恨,燕青的结局是施耐庵无意中指引的一个方向。到金庸就完全摆脱了世俗礼教的束缚,创造了一系列非传统意义的侠。在情感上也不再是以传统观念体现的简单粗暴,女主角的出现占据了小说的重要位置,让我们看到一个情爱、家国、天下汇聚交融的广阔而又旖旎多姿的江湖。似乎可以说,林冲的残缺与遗恨成全了之后的双双对对:杨过和小龙女,萧峰和阿朱,令狐冲和任盈盈。林冲的残缺与遗恨也使得赵季平的音乐里不仅可以有刘欢,也可以有王菲。在与林夕合作的主题曲中竟也传出了这般缠绵悱恻的声音,像是水浒里被误解扭曲的女性们跨越时空的补白:你给我保护我还你祝福,你英雄好汉需要抱负,可你欠我幸福,拿什么来弥补,难道爱比恨更难宽恕?!所有的残缺与遗恨在光阴的流转历史的演进中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圆梦。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林冲夜奔,回到他命运转折处那个最重要的夜晚。在风雪山神庙这一节,我想所有的读者们都会抛开水浒中的其他人物,心中只剩下林冲,仿佛他正站在巅峰的舞台中央,所有的聚光灯都在他身上汇聚。戏曲表演中有句口口相传的行话道,女怕《思凡》,男怕《夜奔》,说的就是演绎这段高潮情节的复杂难度。为了表现人物悲愤交加的内心矛盾所带来的张力与震撼,演员必须满宫满调边舞边唱,几乎每个字都带身段,一招一式的走位极为繁复,对演员的功底是极大的考验。因为作者的深刻立意留给了林冲这样极致的渲染,因为作为普通人的感同身受,读者和观众给予林冲的是那样可亲近的悲悯。如果说红楼的黛玉葬花是一种个人的行为艺术,那么水浒的林冲夜奔也算是道尽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坎坷,是恶劣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共同创造的行为艺术。林冲的故事被这样宏大的场面烘托得如泣如诉,火里映着雪,雪里挑着枪,林冲终于戴着毡笠,挂着酒葫芦走进了那片漫无边际的风雪之中,走进了属于他的宿命。林妹妹高洁,只问“何处有香丘”;林教头委屈,却也没个安身所。无论是入仙境还是落尘埃,他们都是求而不得。好在这一切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好在他们都只是一种极致的戏剧美的表达。而一说到他们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我却茫茫然如大梦初醒,不知是幸是憾......

水浒心结

虽然水浒是一部汉子戏,但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喜欢它的女性,台前幕后为它付出过艰辛努力的女性并不在少数。二十年前有一位名叫陈枰的女编导,甘愿放下手头的工作,用近两年的时间跟随水浒剧组辗转大江南北拍摄专题。回首90年代的影视剧创作,也正是因为这些理想主义者们的存在,才会涌现出许多像水浒传这般传颂至今的经典名作。毛姆在《人生的枷锁》中写到,不可思议的是,大凡每个经历过痛苦幻灭的人,由于受到内心那股抑制不住的强劲力量的驱使,又总是有意无意地再给现实生活添上一层虚幻的色彩。如果用这句话来理解剧中宋江对招安的执着,那么这种新颖独特的观点体现的就是现代人借演绎经典对理想主义精神作出的全新注解。这无疑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水浒的拍摄过程中,有多少导演硬性要求的“再来一次”,又有多少演职人员力求完美主动请战的“再来一次”,相信水浒的理想主义也点亮了这群人之后演艺生涯中的璀璨星空。野芒老师在水浒二十年聚会上朗诵的那首诗里说,虽然老了,依然要做到所能达到的最好。至今,野芒老师仍以他精湛的演技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活跃在话剧舞台上,让人感慨光阴似箭,但人生亦如诗。二十年后,随着丁海峰向李雪健道出了那一声阔别重逢的“哥哥”,千载之前的遗憾便在那一刻的机缘中得以弥偿。

过去一直不喜欢宋朝,因为他重文轻武偏安一隅的阴柔气质,追求极致的文雅而忽略了人性的粗鄙。北宋的结局正如田晓菲所说,倘使一个文明有系统地洁癖下去,最终恐怕只落得一个妙玉的结局。高俅为了徽宗的艮岳运尽了太湖石,王希孟被蔡京选入宫廷画下《千里江山图》;宋江喝下了毒酒,武松葬在了西湖畔。空虚孱弱的国家主体背景之下,总有豪迈旷远的个体悲歌。这些亦真亦幻交错重叠的历史故事如一张神奇的网,构成了人与人之间有形或无形的联系,直至今天也应着某种机缘巧合,让我们触碰到一个而串联起更多。交错重叠,交错重叠,我才想起自己也曾去过开封,那里古城的风貌依稀如旧,我记得当时听过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因为史上黄河的多次决堤,千年前的东京汴梁已被淹没在地底几十层的淤泥之中,此刻真实的《清明上河图》就在我们脚下。

关于北宋最生动的认知,对于我来说是从98水浒开始的,因此心中一直有个水浒心结。虽然身为南方人,但总觉得内心深处隐隐根植着某种北方的情怀。我深信自己的祖先是北方人,楚地的先民来自中原腹地,是被周王朝流放的一方诸侯。屈子与汨罗,贾谊与长沙,苏轼与黄州,这里有许多关于放逐的故事,因为理想与梦的交汇,使这方水土浸染了一层凄迷又壮丽的神秘。我想,若有来生,我希望如林冲一般做个既仗义江湖又儿女情长的汉子。而这一生,虽然也像是被放逐了,但庆幸的是我的心依然被那些过去留下的印记所牵动。记得那一日岁月静好波澜未起之时,锦儿在窗下问林娘子,贴身穿的衣物,绣这么美的花样是给谁看呢?人生在世,虽有些东西不足为外人道,但于自己是要一贯秉持的。而对我来说,也像是用文字刺绣,虽不知绣的是喜鹊或杜鹃,欢唱或悲鸣,却只想拣一处春寒料峭的枝头,发出一点属于自己的声音。

虽然不是一朵雪花,有时也想上那样的荒街去惆怅,哪怕会变成一团雪泥。或许横穿《清明上河图》就可以进入这样的市井街巷,在《清明上河图》里是否可窥见宋朝的惆怅?大到历史小到人生处处可见的惆怅。只是为什么莫名地想到穿越这样的街巷,倒也像雪花,不为方向,只为漫无目的地飞扬。将人放入历史里便渺小得犹如一颗尘埃,一朵雪花,只剩下漫无目的地飞扬了,仿佛这也是某种特权特质的自由精神使他们不再渺小。

于2020年1月19日完结

 8 ) 我喜欢此剧,百看不厌

    央视水浒98年首播时轰动一时,我可以做见证。
    我记得水浒传当时是98年春节前播出,每天一集,春节后改为每天两集了。我们小区那时八点五十多走出门去每家都是好汉歌的声音。98年春晚也唱了好汉歌。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时《新闻联播》播过关于水浒传的几条新闻,一条说该剧的播出促进了《水浒传》一书的销售,很多作者都是拿书对着电视剧比照着看。
    另一条新闻非常振奋人心,新闻说很多观众来信说每天一集太少了,建议多放点,所以中央一台决定一天播放两集。这在当时算是一个破例了,因为那时中央一台黄金时间电视剧都是是一天只一集的,可见受欢迎程度。我和我的同学知道此事都乐疯啦。
    当然,播完后也引出很多争论,不过当时大多数都是对招安投降的争论,对演员表演都是相当肯定的。

    

 短评

最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6分钟前
  • Mustakrakish
  • 力荐

四大最喜欢的一部 也是央视改编我觉得最好的一部 各方面都到位 特别是看到新版操行之后再一比堪称完美 好多人说李雪健演得不好 我看李雪健就是一张招安脸 不能再适合了 浓眉大眼的张涵予可不行 赵季平的配乐更是锦上添花 有时间一定再翻出来看一遍

11分钟前
  • Eve.W
  • 力荐

印象中老妈喜欢看“潘金莲”那几集……我自己好些天走不出故事结局的惨烈~

13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那时候多迷燕青阿

16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丁海峰版的武松很赞啊,看了叫人怦然心动~~~

21分钟前
  • 饶舌的哑巴
  • 还行

武松说:我又不白吃你的,惹的我性起,把你这鸟店给翻过来。。阮小七说:爷爷生在天地间,杀贼杀官把命玩

24分钟前
  • kaien_hsu
  • 力荐

李雪健把宋江演活了!!!

25分钟前
  • sad clown
  • 力荐

经典!制片、编剧、主题歌、武指、演员都很满意。跟他太有缘了,因为此剧看了原著,因为此剧过了面试,因此此剧考了制片专业,最有意思的是因为此剧,冒着被初中班主任批的风险,在班级后面的黑板报上开了个专题,第一次把班里同学对此剧的看法公开记录下,大概相当于现在的BBS了吧!

27分钟前
  • 剧透凉凉
  • 力荐

五星+

29分钟前
  • scholarschwein
  • 力荐

爷爷生在天地间,不怕朝廷不怕官,梁山泊里住一世啊,好酒好肉赛神仙。看了《新水浒传》之后我才意识到,这部《水浒传》已经是无法超越的经典了

32分钟前
  • 摩尔乌鸦
  • 力荐

因为这部电视剧,有段时间特别讨厌李雪健,可能李雪健把宋江的优柔寡断、首鼠两端刻画的太到位了。喜欢武松、鲁智深这样嫉恶如仇的绿林好汉。因为结局太悲伤,一直没敢看。音乐非常赞~

37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就是不喜欢李雪健

40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大河向东流哇,天天的星星参北斗!

43分钟前
  • 卜扎
  • 还行

李雪健老师的演技冒话港。

45分钟前
  • RoRo
  • 力荐

小时候光顾着看武打,后来欣赏它的音乐,最近又看,都是命运的无奈和唏嘘。第7集《风雪山神庙》,林冲的独角戏精妙绝伦。林冲任职草料场之前,在酒馆吃酒和小二有段对话。小二已知陆谦的阴谋,但又不敢吐露实情,只是叮嘱林冲好生留神。这时,饱受人间炎凉的林冲稍顿了顿神,说:小二,你真是好人啊。

48分钟前
  • 格里克斯
  • 力荐

看时杀了宋江的心都有了~~

51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这布景,这演技,仿若回到了大宋,此等绝世好剧竟不如琅琊榜、甄嬛传之流,也不如权游,罗马之辈,评者真乃瞎了狗眼,乱放狗屁。

54分钟前
  • 步惊云
  • 力荐

四大名著中最好的改编,思想性而言,远远超过原著。最后一集几乎无情节推进,全在写景抒情,但不觉得冗长,因为前面的积攒的悲剧气场太强大了,这是一种奢侈的玩法。

56分钟前
  • 碎岁
  • 推荐

我的巅峰时期可以准确背诵一至一百零八的名号,如今老矣。

1小时前
  • Obtson
  • 推荐

最好的宋江

1小时前
  • 面源斯坦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