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大陆

剧情片其它1989

主演:比吉特·道尔,迪特尔·贝尔讷,Leni Tanzer,乌多·萨梅尔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播放地址

 剧照

第七大陆 剧照 NO.1第七大陆 剧照 NO.2第七大陆 剧照 NO.3第七大陆 剧照 NO.4第七大陆 剧照 NO.5第七大陆 剧照 NO.6第七大陆 剧照 NO.13第七大陆 剧照 NO.14第七大陆 剧照 NO.15第七大陆 剧照 NO.16第七大陆 剧照 NO.17第七大陆 剧照 NO.18第七大陆 剧照 NO.19第七大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9

详细剧情

  前半部分的忍耐,后半部分的疯狂,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真实故事。

 长篇影评

 1 ) 在导演生日这天写冰川三部曲影评

3月23是迈克尔·哈内克的生日。我也来写“冰川三部曲”的影评吧。豆瓣的第一篇影评献给哈内克真是得其所哉。

    《第七大陆》、《班尼的录像带》、《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
三部的剧情都是非常简单的,但电影的形式有剧情简介无法传达的意图,比如时间上的强制性,比如空间上的局限性,以及暴力场面的真实感——我总觉得只有当一部电影所表现的多于它的脚本时,电影这种形式的价值才算实现了。
    (下面的内容带有鸡零狗碎的剧透,但是我觉得透了也不太影响观看效果,反正看这三部是不太需要对剧情抱有期待的...)
    刚刚用了“暴力”这个词,可是看的时候总想着虽然这三部曲与死亡和破坏密切相关,却根本不能贴“暴力”的标签。暴力电影,让人想到喷溅上镜头的血浆、震耳的枪声、暴露的粗壮肌肉、循循善诱的复仇计划和激情澎湃的背景音乐。昆汀、柯南伯格、朴赞郁。肾上腺素激增,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冰川三部曲不具备的。《班尼的录像带》和《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里,死亡来的猝不及防,又转瞬即逝。《第七大陆》的宣泄极具破坏性,却是完全施加于自身的。哈内克的摄影机始终冷眼观望着他阴郁的角色们,观望着他们的单调而安全的日常生活、他们的绝望和他们的毁灭。
    最喜欢的是《第七大陆》。“形式大于内容”对于它而言绝不是贬损。形式服从于内容,形式即是内容。
    主人公是一个中产阶级的三口之家,关系和睦的夫妻和他们渴望关注的小女孩。前三十多分钟是1987年某一天的日常生活,三十四分钟到第四十九分钟,是1988年某一天的日常生活。画面中完整的人物和人的脸孔所占的比重很小,经常出现的是物件的特写:拖鞋、牙刷、超市购物车、水族箱……镜头限制了观众的视野,也限制了观众对于整个场景的把握,压迫感由此产生。1987年和1988年,两段时间,内容和节奏都是相似的,一样的红拖鞋,一样的起床顺序,换了给父母的书信内容,换了小女孩的床单,换了晚餐客人,本质上毫无变化,除了洗车时女主人公哭了。
    影片开场就表现洗车,冲刷声震耳,镜头置于车内,从男女主人公的肩膀之间看向挡风玻璃之外,水沫后面巨大的滚动洗车刷逼近——声音和画面配合,制造出窒息般的压抑感,沉默之中所有的神经末梢张牙舞爪,却无的放矢。一种面对强大机械的恐惧、一种窒息的恐惧。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我不得而知。总之在第二次洗车时,女主人公痛哭至于失态。
    按照福斯特“国王死了”之类的理论来看,电影发展至此几乎毫无情节(而这恰恰是福斯特永远地停留在十九世纪的原因)。对于注重情节的观众而言,“从第五十分钟开始看”可能更为合适。但单调的重复、贫乏的交流恰恰交待了电影后半段情节的原因,并且完全是以电影超越于文学的独特手法展现的。在画面和节奏上,《第七大陆》极好地再现了现代生活带给人的感觉——没有表达,没有诠释,只有再现——通过特写镜头展现现代生活的物质属性,或者通过特写镜头再现现实中只能得到碎片、无法把握整体的焦虑感。以沉闷的重复强制观众直面空虚——如果你在看电影前半段时感到冗长乏味,为什么你能够忍受日常生活?
    所有情节扣人心弦的故事都是虚假的,唯迷茫与焦虑真实。
    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提出了自杀的问题:“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于是在女主人公在洗车时情绪崩溃之后,一家人开始了他们飞蛾扑火式的反抗。
     “第七大陆”指澳大利亚,一家人为最后行动做准备时,以搬去澳大利亚为借口。第七大陆是海浪拍打下的梦中沙滩,也是洗车行外的巨幅广告。

    冰川三部曲都是新闻中的真实事件改编的,有着相同的主色调和不同的叙事结构。自杀、杀人、杀人并自杀的三个故事颇有“正反合”的味道。观众在电影中所能得到的信息一部比一部多,在《第七大陆》中只是家人的早餐、小姑娘在学校的谎言、彻头彻尾的破坏和自杀事件;在《班尼的录像带》中升级为一场杀人行为的始末,包括杀人动机和凶案的掩盖方法,《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则表现了多条故事线索,一场银行枪击事件中的各方在交汇前各自的经历,后来类似的叙事方式《撞车》也用到了,不过后者刻意得多了。虽然观众所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所有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区别仅仅在于视野——是《第七大陆》中密集的特写镜头和断裂的三章,还是《机遇编年史》的多线叙事。
    或许与导演电视台的从业经历有关,三部曲无一例外地关注了电视的作用。电视既是一面朝向千里之外的窗户,又是一位喋喋不休的家庭成员。电视使人失去了对整体的掌控,失去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话语权,却获得了虚拟的经验,并心甘情愿地置身于贫乏现实的缤纷假象之中。碎片化的新闻描述着千里之外的暴行,事不关己,过目即忘。(“媒介即隐喻”,现代知识分子对他媒体保持高度警惕几乎成为传统,《娱乐至死》里的话就不引述了。)反讽的是,哈内克的主人公们的人生也缩进了一则简短的新闻报道之中,填充进萨拉热窝战事与迈克尔·杰克逊丑闻之间的几秒钟里。人生已经结束了,电视新闻永无终止。

    哦,还有值得注意的是,不知道哈内克有多偏爱乔治和安娜(有时Anna,有时Anne)这两个名字(或者是懒得取名?)。《第七大陆》中的夫妇是乔治和安娜、女儿名叫Evi;《班尼的录像带》中班尼父母的名字没有出现,班尼的姐姐叫Evi;《趣味游戏》中备受折磨的夫妇是乔治和安娜;《巴黎浮世绘》中的一对儿是乔治和安娜;《狼族时代》中于佩尔的角色叫安娜,他的丈夫叫乔治,一双儿女是Eva和Ben;《隐藏摄影机》里面的夫妇是乔治和安娜;《爱》中的老夫老妻依然是乔治和安娜,于佩尔演的女儿叫Eva。就好像是同一对夫妻,贯穿了哈内克的电影生涯,他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姿态面对着生之荒谬,赤裸于冰冷的镜头之下,既挣扎求生又拥抱死亡。

 2 ) 间隔理论的反例

很不幸,本片很好地揭露了布莱希特间隔理论在被主观解读并赋予实际执行中出现的问题,黑幕间隔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情绪化疏离使得本片理所当然地把形式作为本体,然而过度肢解剧情所带来的只是形体上、概念上间断性的隐喻,隐喻以电视机出现雪花为最后高潮,这种间断性以牺牲人物在故事架构中的情绪轮转作为代价,纯观感而论也只是“形式感强烈而无甚灵光”罢了

想到了三部片《极度寒冷》《寒假》以及《圣鹿之死》,兰斯莫斯应该算得意门生了.

 3 ) 今年最风光的电影导演



谁是今年最风光的电影导演?刷新影史票房纪录的《阿凡达》的詹姆斯-喀麦隆?不是,是《白色缎带》的麦克-哈内克(Michael Haneke)。

 

如果要评今年最风光的电影导演,奥地利籍的麦克-哈内克绝对是当之无愧。你可以不认识詹姆斯-喀麦隆,但你不能不认识麦克-哈内克。你也许会讨厌他的电影,但只要看过了,你绝对难以忘怀。麦克-哈内克在1942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目前的国籍是奥地利。麦克-哈内克精通德语和法语,因此他的作品既有德语片,也有法语片。1967年到1970年之间,麦克-哈内克在德国电视台工作,1970年开始独立创作及剧本写作。他也是一个剧场导演,在维也纳、柏林、慕尼黑等德国各大城市重要剧场工作。

 

麦克-哈内克于2001年凭借《钢琴教师》拿下戛纳影展的评审团大奖,及最佳男、女演员奖。2005年凭借《隐藏摄影机》拿下戛纳影展的最佳导演奖,并在当年度的欧洲电影节上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剪接等奖项。2009年以《白色缎带》获得戛纳影展的金棕榈奖,并在当年度的欧洲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三项大奖。《白色缎带》在获得了2010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后,将代表德国问鼎本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2005年时,《隐藏摄影机》代表奥地利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竞赛,但评审基于该片男、女主角都是法国人,且全片以法语发音,不能代表奥地利为由,将之拒于门外。否则当年麦克-哈内克极可能就同时摘下三大影展的桂冠。在拒绝了《隐藏摄影机》后,奥斯卡评审们即修改了规定,放宽外语片的限制。因此,如无意外,麦克-哈内克应能获得他早该获得的殊荣。

 

   作品年表

1989年:《第七大陆》(Der siebente Kontinent)
1992年:《班尼的录影带》(Benny's Video)
1994年:《或然率七十一》(71 Fragmente einer Chronologie des Zufalls)
1997年:《大快人心》(Funny Games)
1997年:《城堡》(Das Schloß)
2000年:《错误密码》(Code inconnu : Récit incomplet de divers voyages)
2001年:《钢琴教师》(La Pianiste)
2003年:《恶狼年代》(Le Temps du loup)
2005年:《隐藏摄影机》(Caché)
2007年:《大侩人心》(Funny Games)
2009年:《白色缎带》(Das weiße Band)
 

麦克-哈内克的影片风格极为特殊,“死亡”是最常被他用来传递讯息的主体。以“冷酷异境”来形容麦克-哈内克片中的世界再适合不过,虽然他始终拍摄的是平凡的人物的平凡生活,但总留下巨大的问号给观众。在观看麦克-哈内克的电影时,在前半段里观众的感受常常是“熬”,一段又一段的日常琐事,人物的无意义地做着吃饭、上班、看电视等动作,段落间又充满着长时间的黑屏转换。然而,到了后半段时,当导演终于赋予那些琐碎片段意义后,观众脑海中会不断地浮现的却是“为什么”。为什么片中人物会出现这样的行为?为什么导演要这样安排?到底为什么??

 

《第七大陆》是麦克-哈内克最早期的作品,和《班尼的录影带》、《或然率七十一》一同被称为“冰川三部曲”。在《第七大陆》中,导演将全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以主角一家人在1987年、1988年和1989年的生活内容来构成各个部分。主角一家有三口人,父亲乔治、母亲安娜和女儿艾娃。乔治是一个上班族,在一个实验单位担任研究员,安娜经营一个眼镜店,帮人验光、配眼镜。艾娃则是个普通的小学女学生。此外,安娜还有个弟弟,患有忧郁症。乔治的父母所健在,但住在其他城市。

 

1987年,电影的第一部分里,安娜一家人坐在车中,透过挡风玻璃看着自助洗车机械冲洗着汽车。之后就是开车出门、上班、开车回家的日常生活,一个又一个的琐碎片段。生活中仅有的特殊事件是安娜写信给乔治的父母,信中报告了一家人生活的近况,提到安娜的母亲刚刚过世;弟弟亚历山大爆发精神疾病,在住院一段时间后,已经康复了,并回到了工作岗位;乔治刚换了新的部门,新部门的主管年纪已大,一旦退休了,乔治将有升迁的机会。除了这封信外,就是学校老师通知安娜,说女儿艾娃在学校谎称自己失明了。为此安娜打了艾娃。再有就是弟弟亚历山大来家里用晚餐时,突然在餐桌上痛哭。显然还是受到忧郁症的困扰。亚历山大终于平复后,和安娜、乔治一起看电视,乔治在中途提到了安娜母亲死前跟他说的话:如果人的脑子都像电视荧幕,所有想法都能看的清楚,该有多好。

 

1988年,电影的第二部分里,安娜一家人还是坐在车中,随着自助洗车机械的运作,缓慢地向前推进。之后也是开车出门、上班、开车回家的日常生活,一个又一个的琐碎片段。生活中仅有的特殊事件是安娜再次写信给乔治的父母,这次是告诉他们乔治已经升职了,他的上司虽然对乔治有所提防,但是因为年纪大了,又有肠胃的疾病,经常不能来上班,因此乔治已经被任命为代理主管。以乔治的能力和努力程度,被提拔为正式主管只是迟早的问题。除了这封信外,生活中的特殊事件两件,一件是乔治的上司突然来到单位,说要来收拾自己的东西。乔治坐在上司的位置上,尴尬地说他已经将东西打包,送到人事部门了。另一件事就是安娜一家在大雨中开车回家,路上看到一起重大车祸,一辆撞得歪曲变形的车子在雨中被吊起来,而旁边的地上有块白布,覆盖着显然是车上乘客的躯体。车子通过车祸地点后,安娜在座位上无声地落泪。

 

1989年,电影的第三部分里,安娜一家刚将车子开出自助洗车机械。今年的生活明显不同于前两年。一家人去乔治父母家度假,之后乔治给他的父母写信,告诉他们自己把工作辞了,但因为不想破坏大家的假期,因此没在度假时提起这个事情。安娜则是把眼镜店交给弟弟亚历山大管理。写完信后,乔治去五金商场买了电钻、锤子、锯子等大量工具。安娜则是去医院领了她最后一份药剂,并在超级市场买了大量的食物,还给艾娃的老师打电话请假。乔治与安娜一同将银行里的定存解约,领回了家中所有的存款。当银行行员问起他们的金钱用向时,安娜告诉他要举家移民了。当晚,在乔治将车子卖掉后,一家三口在家吃起了丰盛的晚餐,并睡了甜美的一觉。隔天早上,乔治就抡起大锤子砸碎家中的大、小家具,安娜则是将衣柜中的所有衣物都撕破剪烂,艾娃也把自己的许多绘画作品扯破。对于他们一家的奇怪行径,只有电信局的职员曾上门查问,因为有人通知说乔治家的电话打不通。乔治并未让电信局的人进门,他只将拿下来的话筒挂回去,并用卫生纸将电话和电铃的发声部位隔住。最后,乔治站在马桶前,一边撕碎从银行领回的所有现金,一边按着马桶的冲水钮将碎片冲走,连最后的一些铜板也都扔进马桶冲走。

 

乔治再次给父母写信,告诉他们也曾考虑是否要将艾娃一起带走,但是在征询了女儿的意见后,他们决定带着女儿共赴天国。他们将这封留给父母的遗书贴在大门背后。之后便将安娜从医院拿回来的大量药物溶在水中,分别喝下,然后坐在黑暗中看着电视等待死亡。艾娃是最先死去的。也许是剂量不够,安娜中途醒了过来,再看到女儿僵硬的尸体后,她放声大哭,然后去到洗手间又多吃了些药。乔治后来也醒了过来,一阵阵的呕吐让他脱离了死亡的阴影,不过他即刻又服用更多的药物。三人身前的电视始终开着,播放着流行情歌的演唱画面,在所有节目都播放完了后,荧幕上还兀自的闪耀着雪花点点的景象。

 

最终是安娜的弟弟发现整个事情的。他打破了窗户,进到了家中,然后就看到了一家三口的尸体。虽然乔治给他的父母写了遗书,但是他父母完全不相信他们会自杀,深信一定是某个谋杀阴谋。警方自然是对现场和事件进行了彻底的调查,但始终没能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安娜一家三口死亡的事情成了一桩悬案。<全剧终>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如果你在看完这部电影后如此这般地问自己,那导演就成功了,这正是麦克-哈内克想说想做的。让观众思考人生,告诉大家正确答案就是不知道。明明弟弟亚历山大才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为什么导演却让乔治一家人厌世自杀?明明生活都很正常,一家人怎么会突然想不开,还把所有东西都毁掉?就像在片中第一部分里提到的,如果人的脑子像个电视荧幕,所有想法都看得清楚就好了。也像电影最后的画面,人的想法终究是像节目播毕后的电视,除了混乱的雪花点外,什么也看不清。我们不仅不知道安娜一家为什么这么做,其实我们又何尝知道身边人各个行为后的真实想法呢?

 4 ) 可预料到的爆发少了点力量

相比较后面,我更喜欢电影的前一个小时,因为琐碎的拼贴式剧情会让我以为这是一部前面堆叠很多细节的悬疑片,我边看边在脑海中推理这些画面在暗示什么含义,同时也对后面我想象中的反转充满期待。我喜欢这种无聊单调的剧情胜过沉闷过后达不到预期的爆发。

从男主写信告诉父母他们即将自杀的消息之后,我的期待就好像被打破一样,尤其是在房子里搞破坏的剧情,前两分钟可能观感上还是很爽的,有种发泄的心情在电影得到释放,导演把这些镜头也拍出了一种破碎的美感,但是再往后一直重复性的足足拍了有十几分钟,我开始产生不适感(尤其是看到收藏的黑胶唱片被男主随意掰断),不断思考他们这么做究竟有何意义,但很明显:沉默压抑的家庭氛围和枯燥的生活导致了此刻的肆意打砸似乎就是纯粹的发泄和释放,是他们反抗平庸生活的一种方式,至少在死之前能做一点想做但平时又不敢做的事情吧。

导演是直白的,这也是一种需要勇气的直白,所以电影里的锋利冷峻气质才会被外化到极致。

影片中西西弗斯式的中产家庭生活有如此结局似乎昭示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憧憬中的第七大陆,只有矗立着一座座冰川。

 5 ) 第七大陆

迈克尔·哈内克冰川三部曲之一,基本是没有具体叙事的,类似《让娜·迪尔曼》,第一段完全陈述一个中产阶级的生活简史,第二段再次由洗车时母亲失控哭泣开始,开始描写在这种规律到窒息的生活下整个家庭的颠覆,一场对居屋的大破坏成为了标杆性的反文明反社会的行为,是全篇形式大于内容的集中体现,那大部分在面部以下的镜头把冷峻的富裕生活,束缚的社会规则下失去个性的人性刻画得冰冷无生气,而结尾处毁物后的自杀却是一种最彻底最极端的抗争。

 6 ) 倒着看

从另外两部时期稍后的作品接触到哈内克,所以这部稍早的作品,还是可以从些许镜头猜出下个镜头的说法。
一句话,这里的加法比后期的作品冷凝的减法做的更多,脸部细节更多,对白也更多,侵占了留给观看者提问德空间,觉得鱼缸那段符号化了点。

 短评

我的心如同被摧毁的房间,在观影之后,支离破碎。

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影片的阴暗景象令人不寒而栗。

12分钟前
  • 王写写
  • 还行

在机械而冰冷的现代日常生活之中诞生了这个[第七大陆]的梦幻之国,但通过摧毁物质世界就能抵达这个乌托邦了吗?这种童话大概连格奥格和安娜都不能相信,可他们最终依然还是选择了自我毁灭。这其中的悖论即是哈内克对现代人可悲境地的最主要批判。第一部长片就拍得如此有想法,还把布列松完全消化为自己的风格,这真是非常难得。他有一种独特的画面角度,能捕捉到生活里平庸的恐怖。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就够了。这也是为什么这部冰川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反倒比他后来劝世意味过浓的其他作品更显得惊悚。

17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冷静又残暴到令人咋舌啊。虽然前戏很长,但最后的拆房子部分真的太牛逼了。处处可见绝望两字在渗透,除了毁灭似乎已无其他出路(心情不好的时候慎看啊

2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三星半. 定义了现代人的不是面孔,而是动作;一旦脱离了沉沦状态而直面畏(Angst)与无(Nichts),毁灭便是唯一的出路――然而毁灭的行径将人物从动作中、从物之"上手状态"中解放出来了么?最后他们也意识到了此乃无解的问题.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不过观众似乎并不一同感到绝望――因为我们知道角色活在导演的寓言之内,活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并不是真人.

26分钟前
  • JeanChristophe
  • 还行

从一开始看这闷片就觉得很激动。讲故事用一个个的特写长镜头,连承接的黑屏都比别人长,而且大部分时候镜头都不动,简直是我们没钱买器材拍片的人的参考宝典。Haneke的片子一贯重于气氛情绪渲染,如果换成音乐可以比成余音绕梁。故事不奇,画面不炫,演技不狂,一看成篇都是导演功底。拜服学习!

29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OMG,哈内克尼玛就是老变态啊!

34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推荐

小女孩扮瞎子 洗车 澳大利亚的憧憬 被日常逼疯的中产家庭牺牲品 最后连鱼缸都打碎 鱼的挣扎 钱冲入马桶 最后留下了电视

38分钟前
  • 琧婯
  • 推荐

R先生为何不疯狂杀人

40分钟前
  • monday_lasagna
  • 推荐

近景/特写、局部、片段、重复、长镜头、黑屏、零配乐,高效构建起压抑的生活牢笼,并不断压缩强化,随后的爆发/毁灭是自然/必然/必需的;开场直到出门上班前,所有镜头都只拍身体局部而没有面目,表明了普遍性。看完回想,几乎所有生活片段都指向了机械、单调、不值得。当然我们现在都很能理解明白了,只是这牢笼有了另一种中国特色的含义。难以释怀的是,何以年纪小小的女儿也会迫切求死,那些装瞎那些痒,被老师与妈妈端起的下巴。最后的自毁过程里,最玩味的是打碎鱼缸前的一声"No!"和留下了一台陪伴至死的电视。Austrian哈内克告诉我们,当绝望但无处可逃时,总还可以润去"Australia"。「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长片首作,除了导演能力更是深邃洞察与思考的展现,47年的厚积薄发。9/10

42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拆房子的电影之前还有两部,拆得最早的是《哲姆洛克》,然后是《逆喷射家族》,但拆得最好的还是《第七大陆》。

47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哈内克对中产阶级靠着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两个方式而活着这种现象批判得多狠毒啊。

51分钟前
  • Rema
  • 力荐

和同一时期的东方电影里“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可以互为对照

53分钟前
  • 杀手的小学同学
  • 还行

A/ 商品化的流水线生活腐蚀了人,人砸碎生活的躯壳,然后尸骨无存。突然觉得汽车对于现代人不仅仅是出行方便与地位象征的含义,它的透明封闭空间仿佛一层薄膜,给予了虚幻的包容感。就像热带鱼需要透明的鱼缸,我需要黑暗的电影院。摄影机的割据式统治典范。哈内克非常明白自己是在拍电影。

56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哈内克“冰川三部曲”之首,冰冷而酷烈。1.以固定镜头为主,大量限制性构图,对物件和肢体手脚的特写承袭自布列松,在本片中更多负载着人的物化意味,个性与情感早已失去,唯有一次次机械、重复的动作。2.三段式(1987-89),前两段十分相似,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图景也在考验着观众的耐性。3.广播与电视中枯燥乏味的新闻播报及无感情的旁白读信(多处声画分离)贯穿前两段,与黑屏转场一道强化了琐碎与无聊之感。4.仅仅是冷峻的呈现,无需解释理由或给出动机(一如餐桌旁和汽车中男女主人的落泪)。5.两次漫长的洗车场景,让我犹然想及[意外的春天],封闭的汽车似乎隐隐预示了将来的死亡。6.破坏与自毁段落拍得触目惊心,直触底线:撕衣扣,扯窗帘,剪毛衫,折唱片,毁家具,砸钟表,碎鱼缸,及至将钱丢入马桶冲走……决绝地破出物质世界。(9.5/10)

5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也许富士康员工能理解这部电影。

1小时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被抽象出的肢体动作已不再是在布列松电影里用来连接断裂的空间,而是作为人个体的替换。身体被抽离了,只剩行为,于是人也就成了机械世界的一部分,疏离、冷漠,这从一开片铺成开的一系列动作即可看出。另一方面是封闭空间的压抑样态(餐桌上与汽车内),靠的是脸部的特写。

1小时前
  • 把噗
  • 推荐

手法上值得一说的,是拍了大量不显面容只有局部身体的镜头,暗示这种中产阶级自我毁灭倾向的普遍性存在

1小时前
  • LOOK
  • 还行

透明的绝望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估计有很多人好这口,但我觉得太不节制了

1小时前
  • 何生生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