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吾先生

动作片大陆2015

主演:刘德华  刘烨  王千源  吴若甫  林雪  赵小锐  李梦  蔡鹭  陆彭  余皑磊  郭洺宇  

导演:丁晟

播放地址

 剧照

解救吾先生 剧照 NO.1解救吾先生 剧照 NO.2解救吾先生 剧照 NO.3解救吾先生 剧照 NO.4解救吾先生 剧照 NO.5解救吾先生 剧照 NO.6解救吾先生 剧照 NO.13解救吾先生 剧照 NO.14解救吾先生 剧照 NO.15解救吾先生 剧照 NO.16解救吾先生 剧照 NO.17解救吾先生 剧照 NO.18解救吾先生 剧照 NO.19解救吾先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2 05:20

详细剧情

春节假期的夜晚,市中心的酒吧一条街繁华喧嚣,香港电影明星吾先生(刘德华 饰)走出酒吧就被冒充警察的张华(王千源 饰)一伙人持枪绑架到一个与世隔绝的郊外小院里。吾先生意外发现绑匪还绑架了另外一个人质小窦(蔡鹭 饰)经过与张华的一番谈判,吾先生将小窦从死亡线拉回。两人开始了争取生机并相依为命的惊险20小时。  接到报案的警方迅速组织最强警力,刑警队长刑峰(刘烨 饰)和曹刚(吴若甫 饰)联手展开侦破工作。但狡猾狂妄的绑匪张华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对同伙和人质也都不讲规矩,单独出门与吾先生的好友(林雪 饰)交收赎款。但是他在取得赎金之际交代同伙到晚上九点,无论能不能拿到赎金都要将人质杀害。  经过几番侦查和对抗,警方掌握了张华的行踪,邢峰和曹刚精准配合,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将张华抓获。此事离绑匪约定好的撕票时间还剩下两个小时。深夜九点即将到来,邢峰和曹刚再次联手与垂死挣扎的张华展开心里较量,并在最后时刻找到突破口,但张华的同伙却打算提早撕票……  影片改编自2004年的“吴若甫绑架案”。

 长篇影评

 1 ) 严谨的电影,认真的表演

从开头北京的夜景,就让熟悉北京的人,有一种真实感,亲切感。从街景的远镜头,到ktv门口的近景,人物的介绍,我有一种看纪实电影的感觉。


看整部电影的时候,觉得刘德华演的精彩,王千源精彩,就像法治纪录片的感觉,语言、动作、表情,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让你有身历其境的感觉。


开始的时候,我真没觉得刘天王这一次有什么突破,但是到了他被绑架,看到绑匪要杀人的时候开始,华仔的表演让我惊艳。就如同情景再现一般,那些表情、动作,包括眼角的一个闪烁,都恰到好处。最后唱歌的地方有些画蛇添足,但是华仔的歌声依然打动了我,我想,下一次的他的演唱会我是会去抢票的。


因为诺一,最近补了一些社长的电影,社长在这部电影里最出彩的地方,就是从接到命令到制服华子的那一长镜头的表演,情绪表达、动作感觉非常到位,很精彩。相比之下,吴若甫演的那个警察,有一种可有可无的感觉,表情到动作,略显僵硬。当然,了解到原来“吾先生”的原型就是吴若甫的时候,一切就解释的通了。这种事情,重演一遍,心里需要强大的能量才可以再次面对,也是过坎的一种方式,为吴若甫的面对,点赞。


王千源的表演,当然,惊艳,开始的时候,如果不是社长,我真的以为是纪录片了,真的觉得他就是绑匪,那种邪劲,太到位了。


看完电影,我唯一能想起的角色,竟然是那个胖子。那个反复对着吾先生说,我是你的影迷、后来差一点放了吾先生的那个胖子。这个胖子就是跟着人后面混的小混子,还有点小善良、也有点自己的想法,可惜胆子太小。最后他没能挽救自己,我竟然有些小小的遗憾。


这部电影,故事很正统、内容很严肃,拍的很严谨,演员的表演,很认真。连那威都不再搞笑,连朴树都剪了短发,这部片子,真的很严肃,很精彩。


ps:散场的时候,大家都开始走了,片尾曲响起的时候,集体站定,都在议论是谁唱的,于是看着短发的朴树,大家一起等到了字幕:朴树,惊呼:朴树剪头发了啊,离场。

 2 ) 很不错的一部警匪片

《解救吾先生》 这部以警匪为题材的影片, 却鲜有刀光剑影的火爆场面。 而缺 少枪战、 飙车等重要元素的警匪片, 却能使观影者自始至终处于高度紧迫感的快 节奏之中, 这便是这部片的高明之处。 影片打破线性叙事结构, 通过案发前与案发 后多个时间节点的切换, 运用顺叙、 倒叙等多种叙事手法, 将整个案件立体的展 现在观影者的眼前, 使影片看起来颇有层次感, 一点都没有拖沓感。 就在观影者 沉浸在紧迫感之中时, 幽默诙谐的对话又会令观影者忍俊不禁。 此时, 影院就会 想起一阵轻松的笑声。这部电影以其精彩绝伦的剧情安排深深吸引人的目光,不愧是一部影评颇佳的电影,很值得一看。

 3 ) 演员嘛,就是你看得顺眼就喜欢,看不顺眼就别多看

借个地儿写一写这部电影和刘烨


这部《解救吾先生》海报画风太浮夸,要我事先不知道说的啥保准不会冲进电影院。点映之后反响还算不错,不过也有很多批评的声音说这特么不就是一出法制新闻吗?平淡寡味相当无趣。说实话,看到这条评论我是欢欣雀跃的,感谢上帝让我终于有个坚定的理由去看这部警匪片。

王千源的演技自不必说,我始终没觉着他被“捧”得“过高”,哪怕坏人的角色,尤其是这种穷凶极恶的亡命徒很容易演出彩,但我从一开始就没觉得他是个好人,所以他是成功的。当年我是那么喜欢《钢的琴》,台词都背得滚瓜烂熟。这部剧的确是真实,没给王千源洗白白,没强行催泪灌鸡汤。导演裹着浴袍做全套大保健时,整个人是散发着开挂光芒的。

华仔的表演一直让我有种无法评价的感觉,小时候我爹不喜欢他,天天给我洗脑说“你看吧只要有刘德华演的电影都不好看”,那时候他的偶像是周润发。长大后我看了《桃姐》,有那么一丢丢感慨原来刘德华可以不演偶像不演明星。他无疑是个非常敬业的演员,电线勒脖子是真上,面红耳赤青筋暴露,哭起来鼻涕眼泪一把抓,大开大合。那个啥,其实演自己真的很难。

最后是刘烨,我得谈谈我对社长这极其复杂的感情。起初我也是哭天抢地地对朋友哭诉:歪日刘烨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继续演文艺片?《天堂口》看得我是目瞪口呆,一部电影能烂成这样也是奇迹。后来又看了《无极》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片段,对社长的不解简直如同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我的不解不是这些个商业片有多烂,而是刘烨为什么会选择/愿意去拍这样的片子?我疑惑,不解,旋转,跳跃。
后来看了不少他的访谈,了解到他这个人特真诚,特结巴,他说文艺片带不来知名度也带不来钱,偏巧二十多岁那会儿这是他最渴望的两样东西。我对此表示理解,但随即而来的是更加强烈的遗憾。

暑假我怀揣着拳拳少女心看了《北平无战事》,个人觉得刘烨对方孟敖这个角色的理解有误,看完原著之后我只能说:导演其实没选错人,又是一通可惜。紧接着,不甘心的我终于补上了《血色浪漫》,一天五六集都觉着看得不过瘾,这部电视剧真好啊真好。紧接着是《厨戏痞》,前半部分黄渤、张涵予和刘烨三影帝飚戏的部分看着太特么爽快啦,那是一种完全外向型的表演,夸张得如同舞台剧,不论是演员的表演、台词还是色彩背景,全部满分,以至于后来突然强行转折回归至“抗战神剧”,我整个人都是懵逼的。管虎你让他们仨神经病一直这样演下去有什么不好?就算是烂片也烂的有格调啊!《硬汉》两部我也看了,第一部快进看了十分钟,几乎愤怒到想要举着刀去砍导演(幸亏没去),直接结果是看到第二部的我喜极而泣:这特么把第一部好太多了真是不容易。至此,我无比怀恋《那山那人那狗》、《蓝宇》、《巴尔扎克与小裁缝》里的忧郁青年刘烨。

让我离家出走的信心回归故里的是《不再让你孤单》,这是一部评分并不算高的电影,就算是好的评论也奇迹般的往舒淇方向一边倒。大家说刘烨演得太平淡,根本镇不住场,光芒全被舒淇抢去。但是我们来分析一下,刘烨在这部片里演了个啥?一个普通片儿警,生活拮据,仅有的一份工资还要用来拉扯弟弟。我们从这部片里又看见了啥?一个朴实无华糙汉子民警,穷、困、潦、倒,印象最深的是因妻子怀孕而跑回警局的方振东在哪块儿歇斯底里的哭喊,他说求求你们给我一份工作,我必须回来工作。
我觉得这就是刘烨现在的戏路,不讨巧,但实在。早年他也演过警察——《一针见血》里的苏岩,带点儿痞气,作为警察来说实在是太过干净,不好。
这次《解救吾先生》他又演了个刑警,破案之后一脸倦容会打呵欠的刑警,不需要什么忧郁的眼神,不需要什么锋利的光芒,不需要什么张扬的形象,他演了个刑警,就是个刑警。所以,这部剧,刘烨成功了。

只是社长估计没想到参加《爸爸去哪儿》之后自家儿子会这么火,如果以后走街上大家都指着他说“哎那是诺一的爹”,我也只能对此表示遗憾,顺便隔空安慰一下他玻璃般透(脆)亮(弱)的心。
一年之后的《大轰炸》,看了预告,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部烂片。反正成了火华社的社员之后,我的心就跟着社长接的各路水平参差的片子一齐上下飞舞。

我觉得以后数年间我还是会可惜刘烨没能在文艺片的道路上坚持下去,不过这份遗憾也仅仅是遗憾,不妨碍我欣赏和肯定现在的他。毕竟人都会成长,当年要真坚持下去就成为文艺献身的艺术家了,反正演员嘛,就是你看得顺眼就喜欢,看不顺眼就别多看。


前两天看黑塞的《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里面有段特肉麻的描写,写的大概就是以前的刘烨:
你生得如此漂亮,模样儿如此开朗,可是在你的眼睛深处,却没有快乐,只有忧伤,仿佛它们不知道有什么幸福,而一切美好的,可爱的东西对于我们都不久长似的。你的眼睛是世间最美的眼睛,但也是最忧伤的眼睛。我相信,这是因为你无家可归的缘故。

再往下,写的就是钟跃民了。

 4 ) 看完就想嫁给丁晟导演!认真的!

那天看完了这部“从头到脚都是高潮(by 尔冬升)”的电影后,我看见导演像个真正的北方刑警一样披着个外套,端着个水杯从我面前走过,我就在后面假少女的喊,导演导演好好看哟!!!

导演大手一挥说:好看吧!木哈哈哈哈哈哈!

那一刻真想嫁给导演呀!


其实我不是特别喜欢《烈日灼心》,感觉太粘了,腻腻歪歪的,还有王珞丹一段不知道是什么鬼的感情戏。我喜欢《解救吾先生》,也喜欢《白日焰火》,喜欢北方警察叔叔的干爽、凛冽、混不吝,喜欢他们的失控感,我觉得这就叫荷尔蒙。

其实我只是为了发一下这个标题,顺便帖一下我写的一篇很隐忍的稿,因为编辑老师不希望我情绪太激动。转载请联系网易娱乐,不过应该没人想转吧……

-----------------------------------------------------------


《解救吾先生》是迄今为止今年上映过的所有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作为一部政治正确、价值观积极的警匪片,凌厉的高速剪辑让影片的紧张、饱满程度甚至超越了《烈日灼心》,聪明、高级的幽默感,又让它比《港囧》来的更好笑、更有脑子,而在没有任何说教、旁白、注解的情况下,仅靠主题曲《傲慢的上校》中那一句“人如鸿毛,命若野草”,就将电影主题顺利升华的手法,又让让电影的意味远比《道士下山》《我是路人甲》等一系列试图通过罗列人物命运而探讨人生的电影更深远。


电影的故事改编自2003年的吴若甫绑架案,恍惚记得是吴若甫很火的那些年发生的事,影片的剧情完全还原了案发20小时的全过程。根据网络上流传着的法制进行时纪录片来看,刘德华、王千源的很多台词,都来自当年吴若甫获救后第一时间的转折点的转述。仿佛也是这件事之后,吴若甫开始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作品变的越来越少,如今想想也许是被这突如其来的遭遇颠覆了三观,从此淡泊名利了吧。


因为源自真实事件,所以“真实”也成了《解救吾先生》最大的特点,尽管题材本身并不像近年来口碑很高的内地警匪片《烈日灼心》和《白日焰火》那样悬念重重,但导演丁晟却通过高速镜头语言的运用营造出了很强的紧张感和真实感。这种从一开始就知道结果,再根据事件中的蛛丝马迹去推理营救的叙事方法比较像是日本电影这些年习惯运用的创作手段,而节奏上的张弛力度,又让有点像韩国电影《恐怖直播》。环环相扣的侦破过程中没有一分钟无效叙事,而被绑架的“吾先生”、警察、绑匪,又通过头脑的较量展现出了不同的内心世界。影片进行了媒体放映后,几乎所有媒体人、影评人都打出了高分,称其为“中国警匪片带来新气象”,这些都有目共睹,在此就不多说了。


想说的是《解救吾先生》作为一部展现内地刑警故事的作品渗透出的魅力。我们都知道,一直以来华语最好看的警匪片都在香港,从经典的《无间道》到近年来崛起的《寒战》都是公认的好作品,然而这种香港一家独大的劲头也让观众对香港警察比对内地警察还熟悉。迫于体制的制约,内地有很多流传于民间的精彩警察故事都不能拍,所以即便是杜琪峰带着满满的理想来内地试图再现“重庆扫黑”最终也是无疾而终,交出的内地警匪电影答卷《毒战》虽然以内地刑警孙红雷为主角,但在警、匪的形象设置上,仍然摆脱不了“香港警察”职业化、剧情化的形象,即:无论做好事、做坏事、做卧底,甚至做迷失的卧底,都特别运筹帷幄,一看就是拍电影,没有法制进行时里的故事中那种自带失控危机的紧迫感,也没有刑警这个职业应有的“小人物感”。


常常看法制节目,我们应该都知道,内地刑警办案,哪里有那么多高科技设备和无限量随便撞飞警车的财力支援,一切都是以最原始粗粝的方式进行。比如说刘烨在《解救吾先生》中审问绑匪王千源时运用的“突审”技巧,就是要用咄咄逼人的对呛来压倒对方,内地刑警审犯人不允许使用殴打、暴力的手段,所以谈话上的气势就尤为重要,要让嫌疑人有压迫感,越是穷凶极恶的嫌疑人越不能比对方弱。而执行抓捕也要有秒速完成的利落果敢,绝对没有做自我心理建设的时间。这是我们从很多法制新闻类节目中看到的警察办案的样子,不华丽也不太帅,但却比过分的戏剧化渲染更让人紧张。


《吾先生》的另一个奇葩之处,在于它竟然是个很有笑点的电影,而且绝对不是《港囧》那种建立在“喜剧技巧”上的生硬搞笑,而是既萌又贱到最重要的是有脑子的搞笑。这些幽默的地方,让紧张的情节有了舒缓的瞬间,也通过这些幽默点让每一个人物,哪怕是绑匪的同伙,形象都变的更立体。比如说人质临死前哭着对刘德华说“你上次开演唱会我都没买到票”,比如说绑匪讽刺刘德华“演过赌侠竟然不会斗地主”,都是将心比心的在服务观众,充分尊重了观众智商的笑点。电影艺术,作为一种娱乐形式,从诞生的那天起就背负着让观众可以运用自己的经验积累体味到导演诉求从而达到心理满足的功用,丁晟导演作为一个拍过多年广告的导演,最大的美德就是绝对不会像《港囧》一样把观众当傻子啊。


还有一个突破就是《吾先生》对“主旋律”的重新诠释。这两年来最红的两部警匪片《白日焰火》和《烈日灼心》,在剧情上有的都是“略左”的影展路线,他们都将警察这个代表着“安全感”的职业置身于危险之中,展现的都是警察在人性与法制上的迷失。这类电影虽然显得特别有深度有反思精神,但注定无法成为主流商业电影,而《吾先生》则是一部很“右”的电影,弘扬真善美,连绑匪都懂得尊重母亲。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无论香港警匪片还是内地警匪片,都非要给警察叔叔安一个“搅局”的妻子,一个因为办案不能回家而必须离异的家庭,一个过生日见不到爸爸的孩子,看了片尾字幕中,北京市各种公安局分局的鸣谢名单,我猜想这种剧设是公安系统的硬性规定,所以《吾先生》也有展现刘烨不能回家的镜头,但每次都只是一带而过,结尾还收在了给诺一打电话这个有趣的梗上。相比起我之前看过的像歌颂焦裕禄一般歌颂公安干警的《警察日记》,真的不得不说,没有感情纷扰、没有家庭拖后腿的警匪片真的太过瘾,轻描淡写的家庭关系,反而让人对警察叔叔们更容易肃然起敬。


刘德华扮演的“吾先生”,虽然演的是别人的故事,但却是在演自己的身份,这几乎是刘德华最近几年的角色中,唯一一个表演痕迹不那么重的角色,所有人都会相信这就是刘德华。刘烨的角色基本是本色出演,跟爸爸去哪儿里面脾气差不多。当事人吴若甫作为最熟悉剧情的人,反而是最容易让人出戏,主要是因为他的声线太播音腔。当然这一次最最出色的还是王千源,在以《钢的琴》冒头,经历了各种诡异电视剧的洗礼之后,他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大爆发。怎么来形容他扮演的这位绑匪的气质呢?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年初时哈尔滨延寿县杀警越狱外逃数日的嫌犯高玉伦,那时候民间被他越狱后拿小卖部月饼并留下120块钱的故事议论纷纷,这个事件给人带来的心理震动和王千源最后在监狱中,用北方纯爷们特有的“混不吝”语气对自己的母亲喊“妈,儿子下辈子再孝敬您”时带来的感觉是一样的。这是一个敢去边境做武器交易,绑架了人一律杀死再要钱的恶人,他日日做着抢劫金库的美梦,也要强硬的要求女友生下孩子给自己的母亲养老。


“人如鸿毛,命若野草”,这就是我心中内地警匪片应有的样子。

 5 ) 《解救吾先生》演戏是假的,人生是真的

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 没看《解救吾先生》之前,对我来说,选择看或不看,做决定之前,先研究一下面前摆着的“矛与盾”,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有个拒绝的声音像盾牌,阻拦下猎奇的行动力。 明星吴若甫先生被绑架案,2004年,我曾通过徐滔的《法治进行时》栏目,追踪着解救的全程报道,一直盯着屏幕看完。当时的视听影像正是《解救吾先生》结尾处剪接的实况录像。仍记得看新闻时的感觉,手提摄录的真实画面,如今搬上银幕,即便经过艺术加工,能否期待它的观赏性?怀疑!基于国内的创作土壤之现状,加之真实案例的框架,如此“主旋律的电影”,科教性会不会绑架了影视剧的娱乐性?怀疑!另外,冠以内地警匪片,就电影的形与态,开始联想开始先入为主,会不会是要把小屏幕里的《重案六组》变成了大银幕里的《重案六组》?怀疑! 然而,换个角度,又会被叫做“好奇”的进击的矛驱使向前。好奇《解救吾先生》点映以来收获的极佳口碑。好奇导演丁晟的剪辑才华能否解救这样一部毫无悬念、赤裸裸剧透了的真实的故事?好奇刘德华、王千源、刘烨、林雪等人的表现,吴若甫则成为了电影的“特定元素”,总之是被所谓的明星效应吊着胃口了。为了不沉溺于自相矛盾的尴尬,看片揭晓答案。 毫无疑问,有之前的不确定因素做干扰,看片时难免不抱有偏见。出乎意料的是,五分钟适应过华仔的港普(脑海中原型吴若甫的普通话来捣乱),接下来便是一路攀高的各种惊喜。节奏令人印象深刻,一鼓作气,完全表现出了犯罪暴力片的疯狂姿态。而所有人的演技则是在剧情渐进的过程中势如破竹,到营救的高潮处,已彻底适应了自己的角色,表演的痕迹淡化在了饱含情感的镜头里了。 在简析剧情前,有必要了解一下王千源饰演的京城绑架杀人魔华子这个人物的原型“王立华”。百度百科留下的资料足够一个有经验的编剧编写出不乏深度广度的类型人物。9岁开始混街头,性格上有缺陷,好强、偏执、虚荣,处处要出人头地做人大哥。小小年纪已信仰“金钱万能”之论。打架斗殴、扒窃抢劫成为生活的重心,痛恨父亲的管教,逼迫母亲与父亲离婚。17岁因抢劫被判刑9年,出狱后,曾多次要弑杀母亲,以“干大事免受拖累”之名。“人命不同”的论调,加固着他报复社会反社会的人格。绑架的理由很简单,有钱,或瞧不惯看着“别扭”。至此,无需更多的素材,杀人魔已吸附着尘埃污垢跃然纸上了。事实上,仅是回想当年王立华被判刑时流露出的嚣张放肆的狞笑,已令人不寒而栗了。 不难看出,我的切入点是华子这个人物。因此,我会格外留意丁晟使其立体起来的视角。坦白说,我预设的是个没有人性、冷酷无情的杀人犯,如此一来,或许在探讨人性的深度上会显得粗暴潦草,但在最后的审判时刻,涌入无辜百姓内心深处的,或许也是一丝快意。当然,除此,还会有通过艺术加工的处理方式,想方设法引领观众自然地探入进“问题人物”的内心,试图塑造出有血有肉的凡胎(即便他是恶魔)。 显然,这也是丁晟的选择。他选择王千源来出演,我视为端倪。在我的印象里,不管那是小屏幕《爱情滋味》里的王千源,还是大银幕《钢的琴》里的王千源,他又憨又痞又暖的人物形象太过深入人心,他的坏还真不能是令人咬牙切齿的坏,他个人的气质与表演风格有让人喜欢的独特魅力。也就是说,这一次《解救吾先生》里的坏还是透着王千源他自己的好。就说他去中俄边境买枪,对翻译同伙如此残暴,因为他是王千源,我感受到的是“恶之酷”,而非恶之彻骨。 所以很多人看了会说,王千源塑造出来的华子是个有魅力的大反派。没错,电影从头到尾,各种细节可见王千源自由发挥的魅力。举几个例子:吾先生质问华子,“你不讲信用,他们怎么服你”,华子从暴虐中恢复到冷静,住手、休战、变成可以沟通的正常人。吾先生提出吃苹果,华子暗地里安排手下去买苹果。狱中华子见母亲,王千源的表演感染力十足,那段是他演的最棒的桥段,泪、眼、脸庞无可挑剔。。。。。。我自然神赞王千源的演技,但不能不说王立华本人与那个“华子”会有所不同,或许你会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好吧!还有这个华子若没有真人模板,我大概也不会如此龟毛。但不能否认王千源在表现华子这个人疑神疑鬼的“反侦察”能力时,是特别逼真的,揣在裤兜里的手雷,时时处于警惕状态的贼眉鼠眼,无形的恐怖气息一直罩在幕布上。 另外,从丁晟选择有意忽略华子这个人物的成长背景(也是对其家庭及现实的尊重),再把塑造人物的时间固定在22个小时之内,并单单串联起孔氏二兄弟与吾先生的案件,便能了解到,丁晟是要“华子”这个人物显出一点“人形”的,哪怕是一点点!我会把这当成是改编的深度,是导演通过其作品寄托的扬善惩恶的希冀。 再说吾先生,是刘德华也是吴若甫,毫无疑问,刘德华绝对是2015年最感动我的演员。表现太出众,能够拥有以假乱真的演技,那神力或许就是来自感同身受的“悟性”,演员们要体验生活不能脱离生活,说的就是这么件事。所以人称华仔本色出演,也没错,因为明星这一身份的代入感太强,此外,华仔亦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他在访谈里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表演的灵感直接来自内心里的一份共鸣。吴若甫对华仔的肯定与称赞则是最好的说明。 其实,我是想说,90%被绑的戏份中,吾先生只是坐在那里,他就成了精确到一厘一毫的刻度,这就是演技。特别有感于吾先生对小窦说的话,大意就是“只要你活着,我就有希望”。好一句能在心底掀起无限能量的生之信念。另一方面,这也表现了吾先生的善良睿智与不凡。与之对应的是华子的“人命不同”之论,他怨天怨地怨人怨命,凡事外部归因的扭曲人格,把他自己永远地囚禁在了地狱里。 值得信赖的人是这样的,不屈的筋骨里流淌着机敏谨慎的血液。他的一言一行都是人生箴言。我们对人生的思考不该停歇,承担责任,做个有担当的坦荡的人。生命、诚信、情义、理智、金钱,吾先生与小窦在100分钟里把它们扔给给了观众,要我们认真想一想。刘德华还原了一个有情有义有勇有谋的吾先生,他抗争、愤怒、周旋、安慰、寻机、绝望,周星星在《喜剧之王》里想要表达的各种情绪他都能轻松调度,这已令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三次落泪了。到最后,吾先生被解救,他与好友(林雪)拥抱,则彻底泪崩。别怀疑我们真心感动的诚意,而且我发誓,我看到坐我旁边的一位陌生的帅哥他也在抹泪。 总之,吾先生这个角色适合华仔,同时,华仔也为这个角色注入了灵魂,华仔的演绎,让我看到了故事背后“吴若甫先生的人格魅力”。电影接近尾声,吴若甫与刘德华坐在警车里,华仔不经意地瞥了一眼吴若甫,那段吴若甫的眼神给我留下特深的印象,是“出戏”了,却比滴水不漏的演技多了千言万语的内涵。话又说回来了,吾先生这个角色设定的还是特别有深意的。吾是吴的同音,亦是“我”的同意。当年绑匪自述,原本要绑的是张铁林。事实上,也如华子他们所言,后期绑架已经不再踩点儿,都是随机的。就算自己穷得叮当响,开着的豪车是借来的,是女朋友的,是哥们儿的,被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那群亡命之徒的凶器从来不讲道理。 生动地刻画了绑匪,然而在重建绑匪犯罪事实的过程中,极容易看到《解救吾先生》设定着的“三足鼎立”的局面。了解到凶残的绑匪;与吾先生共同度过了22小时;同时强烈地感受到了侦破案件的“警察叔叔们”的正能量,这与新闻里出现的某些报道,及以往的一些主旋律影视剧呈现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说,刘烨的表现其实挺不错的。牺牲色相的“民工”,他爬墙追犯人,干脆追到主路上去玩命,那一段可以作为刘烨的代表桥段存在于《解救吾先生》中。至于给“诺一”打电话那个人,我觉得不是刘烨,那就是火华社社长。 不管那是真实案件,还是戏剧化的故事,电影最终呈现出来,这故事是属于剧中的所有人的。林雪的好友角色因为穿不上防弹衣,让人记住了;包括簋街上那位在路边停车位收费的大姐;在郊区开着四轮报警的老乡;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都在这场“解救”行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化险为夷的每一步。显然,丁晟对电影里的细节是充满情义的,这也就解释了吴若甫所说的导演很用心,剧本令他很意外。 另外,丁晟借助特定的风格化手段娓娓道来,这也增强了电影《解救吾先生》的可看性。非正常叙事,用营救的22小时做时间线,期间却穿插了案发前相隔近一个月的不同案件,“闪回”的插叙毫无黏贴的斑驳印迹。电影启幕,灯红酒绿的街景空镜头被凌乱地剪切转换,夜生活浸泡在融入京剧元素的配乐里,营造的气氛有很强的代入感,莫名焦躁的紧张氛围在聚拢。最后解救吾先生时的“消音”处理也十分精彩,真空地带隔离出人间与地府。刘德华的插曲《小丑》与朴树的片尾曲《傲慢的上校》,于词于曲,简直不能太赞更多。 虽然有些人包括我在内,都不太喜欢被导演穿插进去的那两段幻想出的“枪战”画面,觉得略显突兀,感官上并不觉得那是必要的存在。但仍有很多人喜欢,那么或许可以这样看待,那种风格与整部电影的黑色幽默也许是相得益彰的,是在稀释纪实的沉重感,“借花献佛”寄语港片,向那个香港电影的光辉岁月投以致敬之意。我觉得丁晟,是一个不错的裁缝,能用自己手中的素材,裁剪出令人赏心悦目的高级成衣。虽说拍警匪片是他的专长,但《解救吾先生》仍可以成为国产警匪片电影史上的小里程碑,它的经验与技巧有实用价值,可以解除用真实案例、改编、主旋律等字眼编织而成的紧箍咒。

 6 ) 刘德华是“吾先生”,刘德华也是刘德华

电影快要结束时,刘德华饰演的吾先生被成功解救,他坐在警车里还没有缓过劲来,眼神一直在盯着虚空中的某处;而这时镜头了给了吴若甫扮演的警察,他的眼睛湿润了一下。这一幕意味深长。时间来回到十一年前,“2004年2月3日凌晨2点多,著名演员吴若甫与几位朋友刚刚谈完事从朝阳区某酒吧出来,眼前突然出现了几个陌生男子。他们自称是警察,给吴若甫戴上手铐,只一眨眼的工夫,吴若甫就被那几个男子拉上了汽车扬长而去,等他的朋友反应过来拨打110报警电话时,对方早已没了踪影。”这部电影就是根据此次绑架案改编,再回到电影这一幕,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刘德华饰演原型为吴若甫的“吾先生”,而吴若甫饰演解救“吾先生”的警察。这在电影史上,恐怕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不知道吴若甫参演这部电影是什么感受,而且为什么没有饰演他自己,反而是变成一个拯救自己的角色,也许这也是一种自我拯救吧?我佩服他敢于直面这件恐怖至极的绑架案,那种心灵的创伤,大多数人也许一辈子都不愿意再去回忆。电影的有意思之处不止于此,它巧妙地利用了演员与饰演角色之间的关系,从而制造出出其不意的效果来。如果这部电影放给外国人看,他们眼中这就是一部单纯的电影而已,而对于我们中国人,就多了很多只有我们才懂的“点”。

除开之前说到的吴若甫,还有我们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刘德华。在现场观影的过程中,观众频频哄堂大笑,他们意会到电影那些细节中给予他们的“笑点”:比如说绑匪等着无聊,就让刘德华参与打牌,绑匪问他意见,他说了一个,结果输了,绑匪就说:“你不是演过《赌神》吗?”再比如墙壁上挂着的挂历,第一页是成龙,第二页是刘德华,绑匪说:“你不是有大哥撑腰么?”再比如说绑匪问他结婚了吗,刘德华说没有,等绑匪不在时,另外一位人质说:“我上网查了,说你结婚了。”刘德华看了他一眼。这个很明显是一处自嘲:刘德华多年隐婚。所以观影时,我们一方面知道他是饰演“吾先生”,一方面更知道他是刘德华。这种真实与虚构构建的叙事效果,饶有意思。

但我们不能说刘德华是在饰演他自己,他的确是把“吾先生”那种镇定冷静的气质给饰演出来了。电影中特别动人的一幕是,当吾先生知道自己马上要被绑匪给勒死活埋时,他抱着另外一位人质唱了一首《小丑》:“启幕时欢乐送到你眼前,落幕时孤独留给自己”。这是曾经真实发生的一幕,吴若甫的确是唱过这首歌,来安慰另外一位被绑架的兄弟,也来安慰自己。现在经由刘德华唱出,我们很难不把刘德华自身的经历感受给融入进去。那一刻,我被触动了:刘德华是“吾先生”,刘德华也是刘德华。

另外,我觉得整部电影的节奏掌握得非常不错,“案发”是个节点,案发时,案发前多少个小时,案发后多少小时,时间节点频繁切换,却让人感觉不乱,事件前因后果随着时间轴的来回移动得以立体地呈现出来。叙事框架是结实的。在镜头上,多近镜,人物面部细腻的表情释放出言语无以表达的信息,另外也给人一种逼视的紧张感。是的,这种紧张感,哪怕我们早就知道最后人质肯定是得到解救了,也不能让我们轻松一些。除近镜头,也大量跟拍,镜头晃动,让人不能安逸地以观众的身份旁观,仿佛我们自己也随着在这个事件当中,时间一点点流逝,绑匪一点点失去耐心,人质也马上要面临危险,这种紧张感的营造非常到位。这种营造,有导演之功,也有演员之功,尤其是王千源,这个老戏骨,把绑匪那种精明、紧张、不安、凶狠、愧疚,拿捏得非常到位,因为有他的精彩表演,整部电影那种紧张感才能油然而生。

这部电影我是在三里屯的影院看的,而电影的最开始也是把场景放在在三里屯,就是在我看电影的地方,绑匪把吾先生给绑架走了。这种现实与电影重叠的观影感受,真是奇妙。而在此前不久,三里屯这边发生了外国女子被莫名刺死的恶性事件。生命就这么荒诞脆弱的被结束了。放眼大街上璀璨的街灯和汹涌的人流,我想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遇到或大或小的事情,有些呈现在荧幕上,比如吴若甫;有些只有深埋在我们自己内心中。惟愿现世太平,人事安康。

 7 ) 喝着小酒拍着合照,突然就被土匪劫了!

1. 分身
  吾先生,一个神奇的角色。他代表了丁晟对香港大哥级影星的一次集体致敬。
 吾先生,“演过很多警察”、 “我看了你电影很多年”、 “从来不演匪”,他勇敢,面对匪徒的恐吓和同一只船上的小伙子的恐惧,他循循善诱,又不失勇气,甚至还不经意间去套取有效的信息,并坚信“宁可放过一人,不能错杀一千”。这个角色就是“钟文”,也是成龙的分身。想必成龙看着“自己”看着“大哥”的那个月历的时候,也会感慨自己当初提拔丁晟的正确吧。
  吾先生,演过赌神,却不懂得斗地主有“炸”。这个角色就是“石一坚”,也就是周润发的分身。想必发哥看到曾经风光无限的“高进”在镣铐中只能成为斗地主中的后腿的时候,也会感慨从”高“到”石“的变迁吧。
  吾先生,友善,智情商双高,与热情的女粉丝合照(春晚也主动与贾玲合照),买小孩子的花,有一个不为世人所知(当然他的粉丝知道)有妻子。这个角色就是“刘德华”也就是刘德华的分身。想必刘德华看到这个长得跟自己有点像的角色在狭小的空间里爆发演技的时候,也会感慨“谁还敢说我不会演戏!”
  吾先生,功成名就,日子虽有些小波折,整体还是“命好的人”,按照命的理论,他会继续事业有成下去,然而天有不测,在酒吧吃着喝着,咔嚓一声,突然就被土匪劫了!他更是吴先生的分身,吴若甫看着曾经的自己的时候,心里一定感慨,其实我是来报仇的。
  向成龙致敬,没有成龙就没有丁晟;向周润发致敬,他今年已经第二次被这样致敬了;向刘德华致敬,他怒摔DV骂王千源的时候我握紧了拳头被他man到;向丁晟致敬,这个下一段再说。
  更要向吴若甫和警察叔叔们致敬,直面过去,需要多大的勇气。
2.变身
  我们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老师曾经说过:“海尔刚走出国门的时候,口号是‘海尔,中国制造。’结果却相当不理想,为什么?因为在商业世界里,民族自豪主义是毫无意义的。”这句话放到我们的电影工业其实也万分正确。做为一个晚育的工业,我们的类型片一直在起步阶段,警匪片,做为一个很重要的类型片,在我国大陆地区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过度的法治进行时化:匪徒不能太强、领导必须很强、警察必须劳模等审查元素让国产类型片始终在脚铐内跳舞。另外一边,黑政府的韩国警匪片已经从好莱坞类型片的学习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究竟是“坚守国情”抑或学习中走出自己的道路?
  第一次看到国产警匪片玩出东西,应该是《毒战》。做为一部夹杂自我致敬(老杜一直很自恋我就不多说了)的警匪商业片,《毒战》第一次突破了大量警匪片的各种极限:灰头土脸的警察,被迫吸毒的警察,在路边撒尿的警察,用“头”打人的警察,一个性格复杂一度让人同情的毒贩,还有令人瞠目结舌的大结局……在我忍不住夸老杜之前我决定就此打住,说说丁晟。
  说起类型片黏贴手,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胖子宁浩(巧了,这个人也和刘德华有很大关系),而脸型略像的丁晟则很容易被忽略。以成龙电影起家的丁晟,向来都以超快的剪辑、扩散的镜头、粗粝的北方腔调和客串癖而在圈内小有名气。然而做为警匪片,不论是硬汉》或是《警察故事2013》,都差一口气(虽然我出于景甜被扣的分而给警察故事2013打了高分),究其原因,剧本的燥和人物的硬(强硬和生硬同时)让丁晟始终难以进入主流优秀商业片导演的行列中。这次的《解救吾先生》,算是他摸清了国产警匪片门道后的翻身仗之作。
  何谓国产警匪片门道?在基本不影响自己表达的情况下同时满足电影本身和各审查部门利益,便是国产警匪片近几年的巨大突破口。警察人性化、反派传奇化、受害者立体化便是这部全景式电影成功的要素。
  与《毒战》及《猎杀本拉登》(《菲利普船长》)类似,电影是依托事件而非某个主角撑起整部电影,全片的主线都发生在吾先生被绑架的二十小时之内(虽然有孔氏兄弟的支线),涉及人物线十分庞杂--警察执法线(由大领导、曹刚即吴若甫和邢峰即刘烨主打)、绑匪线(华子即王千源、胖子、不服管和酱油主打)以及被绑线(吾先生即刘德华、小窦即蔡鹭主打)。剧本以绑架的开始和第十八小时的对峙为开场,往后徐徐展开案件大网,并逐渐将网收住。如此全局,极易出现枯燥乏味甚至主次不分的情况,而移情更是同类电影的一大挑战。
  幸而电影这点算是总结了《毒》和《猎》等同类电影的优点。警察一线除了沿袭《警察故事2013》的谈判技巧和循循善诱,更是加入了《毒战》中劳累工作(睡醒了吧)以及同事互相照顾的小细节(过年前夕审犯人送饺子),而吴若甫和刘烨的惺惺相惜和一枪之恩也点到即止,不下过大笔墨,却已经勾勒出了警察干练却又人情味十足的一面,即男人味又亲民,而结尾的白天那轻松简单的新闻报告,更是与警察的辛苦形成对比,让人们对警察背后默默做出的努力和奉献肃然起敬。这些都胜过无数大场面和空话的堆砌。当然这个点到为止尚未做足:刘烨儿子这条线除了引出诺一这个梗外,倒更像是《2013》中那个工作胜过家庭的钟文的分身,这条线也突出了警员之敬业,但稍显冗余,其实可以删去。
   绑匪与人质线算是电影前半段的戏眼,与华子对峙的警察和苏先生(林雪)是斗智,而吾先生与华子等人都的则是勇气与人情味。
  面对绑架,小窦代表的人质代表的是我们普通人的大多数:恐惧,基本失去谈判能力,从而被任意践踏(他一被打影院就会有笑声);而吾先生自“把手锁前面”开始,就懂得留住底牌(老婆和当兵)、激将(怒摔DV,当然这段也可以解读为他的真血性)、争取中立人士(胖子)的支持、对劫匪保留性信任(不要 报警)和争取被解救机会(撒尿)等都展现出不逊于菲利普船长的应变能力。然而当他想吃苹果,当他与绑匪唠家常,当临走之际他一句“我也怕,我只是做给你看的”,他好像又成了我们,成了那个在鬼门关之际眼前一片模糊、几乎失去了听觉的普通人,同样是室内,同样是被绑,刘德华和成龙都在一定程度下突破了自己。
  匪徒一线,算是三条线中最为神秘复杂的线。亡命之徒华子,没有过多的闪回,没有乱七八糟的前史,连作案目的,都是吹牛般向吾先生讲出。犯罪、作乱,仿佛是出身不好的他抵抗宿命的方式。他自始至终的极度自信(反派千万别在作案时做爱)下又带着对母亲和孩子(兴许还有那个女人)的牵挂,亡命之徒最忌讳的便是牵挂,最终他也失败了,却是全片最华彩的一个角色,一天中的他,既可以粗暴蛮横,又可以在提及母亲时眼神一变,如同那个为了生存不讲人性,却也为妻子倒酒祭奠的蔡添明一样。其他绑匪则扮演着身不由己又带着各自感情的角色,却也点到为止,没有过多的美化,该枪毙依然枪毙,并无善良与否一说,倒也是普及了法律意识。
  除了支线的稳中有动和演员的出色发挥,小幽默小智慧向来是警匪片的点睛之笔。虽不至于有《毒战》的人民币、喋血双聋以及“张队,我们又回来了”这种浓浓的幽默感(请原谅我又没忍住夸毒战),然而,“先给您撕个票”一出,那时的我,不顾左边情侣的鸭脖子味和右边200斤胖子的汗臭味,张开鼻孔大声笑了出来。这一刻我确定,那个躺在按摩室的大长脸,翻了个身,他的大导之路,就要开始了。而国产警匪片的商业化与走向世界,也不再遥不可及。
  最后请允许我问一句,成龙、刘德华、周润发,哪个是吃素不吃肉的?
  (好了,我准备滚去上商务与跨文化交际了,课还没有预习呢,科科)
(吃素的是刘德华 谢谢网友指出。顺带恭喜他在我的家乡拿下影帝~)

 8 ) 《解救吾先生》的三个脑洞

本片不是那种充斥着飙车枪战的酷炫警匪片,期待着警匪大战的观众请摆正心态。本片也没有什么深度心理刻画,反派的童年阴影青春创伤什么的毫不CARE,你一个画面都不会看到。片里的警方没有任何个人英雄主义,只有严密的团队合作,前线审讯追捕后援收网,环环相扣浑然一体,谁也不是Superman。

但是要说《解救吾先生》是纪录片,我也是不同意的。丁晟剪辑水准突飞猛进,像《猜火车》一样正叙倒叙结合,几线并进最后汇合丝毫不乱。配乐也是一大亮点,印象最深的除了《小丑》和《傲慢的上校》,其中一段京韵配乐是最惊艳的,两次在夜幕下响起,带着一丝邪性和张狂。

下方有剧透。
下方有剧透。
下方有剧透。

但是本片并不是没有火爆。华子的军械,那些AK47,手枪手雷,分别在三方的脑洞里爆发过,一点没浪费。

第一次是在人质吾先生的脑洞里。在这之前电影有一个伏笔,就是华子在吾先生公寓看到的部队合影。所以当那段脑洞随着突然加大的BGM发生,我就知道这不是现实。这个脑洞并不是那么理想,吾先生拿到机枪扫射了三个绑匪喽啰,然而自己和小窦也中了枪,但是不管怎么样,好歹能够自救了。如果不是华子及时发现他的军队背景打电话回来,电影就可以在此终结了。
(通过查阅新闻我了解到,本片原型吴若甫先生确实拥有部队背景,当时也确实尝试夺枪)

第二次是在张华的脑洞里。华子笑着说“绑架算什么,太低级”,观众一直以来的好奇心被点燃。因为的确,从开头搜出的军械来看,用于绑架实在大材小用。随后不久张华就跟两个人质畅想了自己的理想,抢!金!库!说实话,当看到华子脑洞里黄澄澄的金条,的确很燃的。要是拍这种劫匪大盗该多精彩!然而作为旁观者,我对华子的团队表示一下不信任。由狱友构成的团队,实在是有点低级很不牢靠。所以吾先生对小窦说那是不可能实现的,我深表认同。
(原型绑匪的确是想要抢银行的。)

第三次的脑洞正好是第三方,也就是警方的脑洞。警方在几个点广撒网,循着蛛丝马迹终于发现华子的车,摸到了华子的一个“窑”,然而那个窑在一个小区里,群众非常多。考虑到华子随身携带手雷的变态爱好,想象一下如果就地逮捕,可能会引发如何惨重的损伤(我都能想象社会头条、微博爆料和公知高潮的盛况)。在这个脑洞里,由于枪械和手雷的无差别扫射爆炸,警匪双方和群众都损失惨重,所以这个小区不具备抓捕条件。这很好理解,用脑洞表达则更加直观,警方抓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对警察工作多了一点了解。

对比以上几个火爆脑洞,实际抓捕过程则显得短暂“不过瘾”,比如说抓张华的过程,我看到有人说酝酿了这么久,居然这么快就抓住了。但是实际上这个迅如雷霆的抓捕我非常喜欢。当时刑峰披着不起眼的军大衣静静地走过去,情况有变时敏捷地坐下降低存在感,然后瞅准时机一把抓住张华,转体360°后扑倒,曹哥卸手雷,另一个警察卸枪,就如事先部署的那样,整个过程大概不超过3秒。当时那颗手雷的保险已经拔出,被曹哥慢慢地塞回去了。这时我舒出一口气。我宁愿所有的抓捕都能这样迅捷无伤。

影片最高潮处的静默处理也同理,简直是火爆的对立面。看来丁晟已经把所有的火爆都留在了脑洞里,然而整个影厅屏息静观的体验非常完美,这种强烈的代入感,相信要比震耳欲聋的特效更让人印象深刻。

我想这三个脑洞表明,电影不是不能这么拍,但现实不一定这么酷炫,这种酷炫不管对谁来说也都不是好事。丁晟用脑洞给电影保留了一些大场面,调节了电影的节奏,反衬了更好的现实。不过有人会觉得有点突兀,我觉得这里插入还可以做更好。

再说一下电影结局。华子的老母亲没有替儿子说什么话,只说下辈子做个好人。不洗白,好评。王千源在这里的哭中带笑的表演也是本片演技巅峰。最后是吾先生的苹果,苹果在片中象征意义十足,既是吾先生求平安的寄托,也是锁定苹果园的线索。最后吾先生给张华带了个苹果果篮,有人说是以德报怨,我觉得是对张华最好的嘲讽,胜过任何语言。电影至此戛然而止,《傲慢的上校》响起。走出影院看着平凡的街道和人生,有一种珍惜人生热爱生命的感悟。

最后说一下对主演的点评。看了一下大家的评价,对王千源有点吹过头的架势。因为《钢的琴》和《绣春刀》,我也很喜欢王千源,相信很多豆友也是如此。但是这次对他的大规模吹捧有一种把他当枪使的感觉,甚至说出在他的表演下其他人像演小品的这种捧杀的话。
在我看来,天王在其中的发挥也是非常到位,方寸之地情绪感染力十足,而且毫不出戏。我是一个相对理性的人,在片中也多次受到他的感染落泪。不管是对人质2号的维护,还是获救时的惘然,还有最后见到好友的激动,都非常令人动容。我也看到很多赞扬,相信有很多人跟我同感。但是也有一些人习惯性踩天王演技,然而天王早已影帝加冕,观众也应该多一点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刘烨,借一位网友的话,我觉得他是最被低估的。他饰演的刑峰表现完美,没有什么表演痕迹,不抢戏,但是达到了角色所应该达到的效果,拿捏得很好。虽然缺少长镜头和特写描绘他,但是他作为一线干警那种凌厉的存在感还是很强,不管是几次抓捕,还是和林雪配合与绑匪联络时的机智应变,他和整个警察团队融为一体,作为警方中坚力量非常写实可信。这一点也得到了原型刑警的赞许。

从本片表演风格讲,王千源是属于比较外露的风格,非常抓眼球,天王的表演是恰到好处,而刘烨的表演则比较内敛和自然。这三位影帝表演都可圈可点。本片中的几个配角,包括小窦,林雪,绑匪仓哥,华子的小情儿等也都不错。至于视帝吴若甫,我想更多的是一种参与感,他同样融入了警察团队,成为“第一个进去的人”,拯救了“吾先生”,也就是他自己。这对他来说也许是一种心理上的解脱。祝福他。

 短评

这片子理论上是值四颗星的,但忍不住为这样认真的国产片再加一颗星,王千源的演技如果不拿个奖我觉得不妥,能把反派刻画的那么好,真是不容易。台词上也颇有亮点。至少是一部诚意之作。鼓励国产影片。

3分钟前
  • Bibby
  • 力荐

刘烨的演法很高级,完全把自己放进了一个刑警的身体里,从动作眼神台词都只见角色不见演员,真实朴素又细腻饱含张力。语速语气眼神体态都非常像刑警。有底气的冷静,远看不起眼,仔细看会发现眼神特专注,说话一句是一句,不好糊弄,冷冷的堵着你。这是京城刑警(非片警非交警)的味儿。

5分钟前
  • momo
  • 推荐

看完了好想吃饺子.....

8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三星半,剪辑不错,火华社长的那声诺一太出戏…王千源是整部片最大亮点

12分钟前
  • 明天就现充
  • 还行

片子算差强人意吧,或者说某种程度上是王千源的表演成就了这个片子。剧本彻底的被新闻事件绑架了,倒叙让这个故事的戏剧悬念变成了零,因此戏剧张力也显得不那么足,打乱时间顺序的剪辑也并没有什么作用,想靠手提摄影营造的紧张感,反而让人很心疼摄影师,伟光正的主旋律主题就更不用提了。★★★

1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诺一友情名字出境,但不是带孩子一起看的片子。男士也许更喜爱吧,三大影帝同台飙戏,角色颠覆,看得还算过瘾,演的都不错。

15分钟前
  • 狐狸先生的货车
  • 还行

这片子,王千源是来走心的,刘德华是来走型的,刘烨是来走秀的,吴若甫是来......看得出,吴若甫其实是不想来的。剧情流畅,那段京剧背影音乐不错,结尾营救太没力了,消音这招也亏你想得出来。三星半(张华和仓哥的内斗其实是很有戏的)

18分钟前
  • 徐久不建
  • 还行

强推《解救吴先生》   ,丁晟自编自导自剪,简直好看爆!主演演技爆棚,吴若甫参与演出这设计太绝妙,就他太字正腔圆了,老有播音员感,有人有同感吗 隐隐希望票房超《港囧》,虽然知道不太可能→_→等上映一定再去贡献票房

22分钟前
  • DarkParadise
  • 力荐

集合了tfboys所有名字的男人,今年神演技

25分钟前
  • 蓝色果冻
  • 力荐

“人如鸿毛,命若野草,无可救药,卑贱又骄傲;无所期待,无可乞讨,命运如刀,让我来领教” 结尾制服罪犯时的消音,镜头或闪或现对着吾先生,那种鬼门关走一回的释然,在真实案件面前变得异常清晰。2015《猎杀本拉登》+《亲爱的》,王千源年度演技!“-妈不会教育,妈有罪…-儿子下辈子再孝顺你”

3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三星半,取材于真实事件,让整部片子有了很多与现实的勾连(片中出现了大量对刘德华明星身份的消费,非常好玩)。丁晟在有了更多创作空间之后,可以更硬汉他的纯男人戏。手持,更紧凑的剪辑,增加紧迫感。刘德华坐着演的也很不错。最后,王千源,王千源,王千源,炸了!

3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非常清晰的时间线。吾先生在被华子摄像时爆发的张力十分震撼。“临死”之前吾先生清唱的小丑听到心碎流泪。结尾华子与母亲的道别再次让人飙泪。小窦的搞笑为片子增添色彩。王千源的演技完全是年度最佳。

37分钟前
  • Marcus
  • 推荐

丁晟对犯罪题材和小格局小空间的驾驭很是拿手,这次走写实和黑色幽默风格,源自真实案件的质感,故事简单有力,节奏和剪辑很赞,王千源演技太魔性了,刘德华有些过于高大圣,刘烨自黑民工样。结尾的情感有力,那句“我的命比你好”对比现实颇具讽刺和玩味,吴若甫参演本片百感交集

39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非常不错,国产犯罪片杰作。在演员表上排名第四的王千源不但戏份最多,而且演技完全碾压另外几个影帝,估计能再拿一座奖杯,不过要去港台拿了。

40分钟前
  • 林三郎
  • 推荐

宣传低调质量不低调的良心警匪

45分钟前
  • 睡在巴西旁边
  • 推荐

人呐,千万别太有钱!命啊,这东西还真挺难说!所谓经历是财富这种屁话不过是历经坎坷过后的自我安慰罢了。王千源演技爆表,华仔尽显张力,刘烨低调内敛,吴若甫淡然一笑深藏功与名,都是影帝啊!

48分钟前
  • 爱美丽姐姐
  • 力荐

爸爸去哪儿摄制组今儿来到了刑侦大队

50分钟前
  • 妖灵妖
  • 还行

大陆警匪片新高度,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又有大胆的戏剧化处理,令一个结局毫无悬念的故事在100分钟内保持了有效的紧张和期待感。国产电影中「手持摄影+高速剪辑」最接近好莱坞的。王千源塑造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反派角色,是近年来最成功的银幕反派之一。2015年华语十佳电影。

52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比预期好很多。王千源燃爆!最后那场和母亲见面的戏无论控制力还是爆发力都再难超越了。王千源一出场就很有电影感,其他人一出场就马上变成电视剧感。就属吴若甫拖后腿了。。。几场假想的枪战戏只是为了给电影增加热闹,完全没必要。

55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剪辑做的不错,抓住了犯罪片的节奏;因为被绑架者是刘德华,对话中有很多彩蛋和笑点,有一些看上去像是即兴对白,相当精彩。作为一部国产片,非常完整!

59分钟前
  • 栗子柠檬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