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出走季

综艺大陆2018

主演:梁文道

导演:谢徽

 剧照

一千零一夜出走季 剧照 NO.1一千零一夜出走季 剧照 NO.2一千零一夜出走季 剧照 NO.3一千零一夜出走季 剧照 NO.4一千零一夜出走季 剧照 NO.5一千零一夜出走季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10-03 20:57

详细剧情

  《一千零一夜 出走季》作为一档读书节目,从日到夜,不一样的“街头”,邀你共读中西方经典书籍,以梁文道的视野及关怀,体察一本书的多个面向, 致力于为广大网友读者提供一份有深度、个性化的精神食粮。  每当我翻开一本书,那就是一段旅程的启始。踏上未知的领域,便知道天地宽阔。途中种种遭遇,是有待解读跟诠释的密码。所有的旅者也都是读者,因为阅读和旅行其实是同一种姿势。打开全部的感官,并且认真地消化和思索自己的见闻。出走,就是为了要做世界的读者。

 长篇影评

 1 ) 写作的黑夜

这是道长讲课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讲到写作的黑夜,史铁生因为身体的原因,和世界接触的时间空间有限,但是他如何能够保持创作的灵感呢?或许依赖于写作的黑夜,并不依赖于大众传统的视角,而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体悟和思辨,在长期的写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很难得。读的史铁生的作品很少,等到把小波的作品看完,再看一下史铁生的作品,再进行补充。

 2 ) 哇哇哇

先把短评贴一下。

半年前尝试看了一下,安静祥和,没有有趣的故事、没有激烈的火花,有的只是娓娓道来,完全看不进,弃之。 这两天忽然想到这个节目,再次尝试,一模一样的节目,居然看得津津有味。 小时候不爱吃香菇,长大后有一天忽然爱吃了且持续喜欢。 这大概率就是一种缘分,时间不到不必强求,在合适的时间接受即可,无需抗拒。

道长所宣扬的独立思考及反思精神每每听到都会有一种哇!哇!哇!的感觉。

好想下载保存下来啊,总觉得以后会看不到了,是我想太多吗?

 3 ) 第七集《敦煌变文选注》观感

读文字时的第一个镜头,是一个跳舞女子的石像,左肘抬起右手垂膝、身材姣好舞姿优美,可以想象当年大唐盛世真的有那么一位技艺精湛的舞女在王公贵族的厅堂中翩翩跳跃,这样的石像很常见,以至于没有年代没有名字,我的问题是这样的舞女算不算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她留下了一个跳舞的姿态,但又有谁知道那石像是她呢?那石像只是她这样人的一个代表。同样的,留有名字又怎样呢,就算是自己没白活吗?其实都是白活,只不过认为不是白活比认为是白活可以让你活的更舒服点。

目建连是佛陀最开始的十大弟子之一,修成了阿罗汉,他给了母亲一笔钱,让母亲用来供养法师,结果母亲自己花了,于是下了地狱,而且是最底层的无间地狱。于是目连去到阎王殿,一层一层的往下找,每下一层都感到这已经够痛苦了怎么还不到啊,折磨的他想一头撞死。

这最苦的无间地狱,下着铜雨,吃铁块,喝铁水,万箭穿心,不停的折磨致死又立刻复活,他妈妈在这里受尽了苦难。他找到妈妈,心疼万分,给妈妈吃东西,结果食物一到嘴里就变成了火,目连没办法,去求助佛陀,佛陀让他开盂兰大会,又给他法杖让他打开无间地狱,没想到地狱一打开,他妈妈没出来,倒是让其他的恶鬼跑了,于是地藏王扣押他妈妈当人质,让他去把这些跑掉的恶鬼抓回来,于是目连投胎成黄巢,屠夫。

佛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在这个故事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国文化有孝道,佛不能碰,中国底层人民总感觉受到了很多苦难,多么渴望有方法去解脱这些苦难,于是佛的轮回果报必然要拿来当做救赎。

有救赎真的是幸福的,而没救赎是直面苦难,能锻炼人。人性就是这样,能够轻易自杀的人不会留下什么理论,直接去自杀就好了,而不能够轻易自杀的人,就一直要为活着找理由,有救赎要活着,没有救赎自欺欺人的说成长是好事,直面是好事,直面让人更坚强,也要活着。

 4 ) 专门跑到京都cos道长

按照道长的出走季,七天时间里真的把京都走了个遍,金阁寺、清水寺、罗生门、鸭川。。。还会再来的!金阁寺永远看不够!!!

正巧住在罗生门对面的民宿,一早上便来到这里cos道长,各种道具勉强用上,甚是有趣。遗憾的是没有按照《古都》的路线步行那一大段,下次再补上罢。

 5 ) 一千零一夜 出走季 (2018) 12集全

主持人: 梁文道

简介:《一千零一夜 出走季》作为一档读书节目,从日到夜,不一样的“街头”,邀你共读中西方经典书籍,以梁文道的视野及关怀,体察一本书的多个面向, 致力于为广大网友读者提供一份有深度、个性化的精神食粮。

20180118 <文学改良刍议>中国的历史从此分成两截

近百年前,在西方科学精神的影响下,一群意气风发、胸怀大志,立志改革中国文学的青年开眼看世界。胡适就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那么这篇文章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敬请收看本期节目。

20180125 <狂人日记>我们全都吃过人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那么道长是如何解读这部小说的呢?敬请收看精彩节目。

20180201 <我与地坛>世界就在这个角落里

史铁生从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史铁生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那么通过读这篇文章,道长会抒发哪些对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呢?敬请收看精彩节目。

20180208 <科学怪人>两百年前的人造人

《科学怪人》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小说,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那么19岁的玛丽·雪莱是怎样创造出这样一本带有恐怖的、悬疑的,带有科幻色彩情节的经典名著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节目。

20180301 <丝绸之路新史>消失在沙漠中的国际城市

丝绸之路是一条传说在中古时期横穿欧亚大陆中心的商路,韩森的《丝绸之路新史》是对这个话题最可读和最可信赖的历史描述。这本书前所未有地生动展现了在中亚绿洲间行走的商人与驮兽,他们运载着商品、思想、艺术、音乐和宗教,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道长对这本书的解读。

20180308 <大唐西域记>被人遗忘的唐三藏

《大唐西域记》是地理史籍,书中记述了玄奘所亲历110个及得之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之概况,有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那么道长是如何解读这部著作的?让我们一起来看节目。

20180315 <敦煌变文选注>唐朝的人怎么看图说故事

早在五十年前,邓振铎先生就曾说过:在敦煌所发现的许多重要的中国文书裹,最重要的要算《敦煌变文选注》了。那么这项发现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唐朝的人怎么看图说故事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道长怎么说。

20180322 <拉班·扫马和马克西行记>逆行的马可·波罗

西方人大多知道马可·波罗曾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故事,鲜为人知的是,中国也有自己版本的马可·波罗。两位维吾尔血统的僧人拉班·扫马和拉班·马克曾从元大都出发,毅然踏上朝圣耶路撒冷的漫长旅途。有趣的是,他们的经历被写进了一本叙利亚语的传记中,很久之后才再次为公众所逐渐了解。朝圣故事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宗教与政治背景?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20180329 <古都>定义了一座城市的小说

京都,这座日本的千年古城在川端康成笔下几乎展现了它所有的风貌。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川端康成的书迷拿着《古都》,一本京都这座城市的文学明信片一一寻索书中人走过的路线。透过从春到冬,时节变迁的细节渲染,川端康成如何营造京都这座城市的氛围与美感?日本传统美学又将赋予大文豪对物哀怎样的纤细感受力?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20180405 金阁寺:该死的极致之美

金阁寺位于京都市西北角,本名鹿苑寺,因寺内有贡奉佛身舍利的金阁,所以又称金阁寺。它是全日本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寺中这座有名的金阁,三层楼的建筑上面铺满了纯金打造的金箔,我们如今看到的这座金阁已经不是当年那座金阁了,原来的金阁早在1950年被一场大火焚毁,那么这场火是意外吗?焚毁金阁的又是谁呢?敬请期待。

20180412 <罗生门·竹林中>繁华千年的废墟

京都平安京在初建时,其整体规划高度仿照了隋唐长安城,保留了相当程度的盛唐时代长安与洛阳的风貌。然而,古时贯穿南北主干道朱雀大街的北大门,如今的罗城门遗址却成为了散落在时光中被遗忘的角落。就让我们随着日本文豪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一起来了解这个城门背后的沧桑历史吧。

20180419 坂本龙马:发明日本的男人

日本京都是一座很古老的城市,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日本跟过去的日本完全不同,就在一百五十年前,以京都这座城市为背景,发生了一件震动整个亚洲的大事,那就是明治维新。坂本龙马是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维新志士,他也是近代日本的缔造者,出身平凡的坂本龙马如何改变日本历史?节目中为您讲述。

 6 ) 慢慢看,点点记

第一集

一,过去一百年的九零后八零后与当下的八零后90后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胡适,他们作为过去100年的80后90后,可以为了国家民族理想去奋斗,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当下的80后90后,也站在民族复兴或者个人命运的十字路口,为什么如此焦虑?为买房为工作婚姻子女?我们是不是在这方面汗颜。普通人和大师存在区别,但是过去100年的年轻人,都正当做新青年,大师们呼吁年轻人要有自己的新思想。过了100年,又有谁呼唤我们争当新青年呢,毕赣说80后、90后,现在又有谁会在乎他们的感受呢?特别是90后,很多都是独生的一代是世界历史上奇异的一代人,我觉得他们现在更需要的是责任与担当,不管是对自己也好,还是对社会。有责任有负担才有动力,才能在这个充满诱惑的年代成长,就像一艘船需要压舱石,毫无压力容易翻船。

二,文字的统一是中国崛起的重要因素。

世界霸主为什么可以和平从英国转移到美国,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都讲英文。为什么印度和中国一样是人口大国,却无法与中国匹敌,印度语言的不统一是他的致命缺陷,语言不统一,各自讲方言容易各自为政。就像古代的中国,虽然文言文是官方文字,但是在日常交流中,中国疆域广阔,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方言,因此中国有句古话,天高皇帝远,地头蛇频出。

 7 ) 刺死坂本龙马的人是英雄吗?

京都篇的最后一集,也是本季《一千零一夜》的最后一集,道长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你去问现在日本的年轻人,坂本龙马是英雄吗?他们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

那暗杀龙马的那些人也是英雄吗?他们会回答:也是英雄。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矛盾的现象呢?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这完全不能理解,我们的英雄观似乎是:英雄只属于一方。

或者我们也可以说,认为刺死龙马的人也是英雄,这种英雄观是否是一种歪曲的英雄观呢?

我们中国人可能比较容易理解的,英雄可以属于多方的情况是,举个例子,三国时代,虽然蜀汉政权被认为正统,但这是个乱世,人才辈出的时代,无所谓正邪,曹操的负面评价虽然很多,但是他也被很多人认为英雄,当然就不用说东吴和蜀汉数不尽的人杰了。还有,秦末争天下的项羽和刘邦,虽然最后刘邦胜了,可是估计也只有很少人不认为项羽是英雄吧。

可是,坂本龙马的情况很明显不同于上述两个例子。龙马被认为是近代日本的先知,他的主张是推动日本的近代化,建立一个现代国家,实现富强,也就是说,他是进步的,正义的一方,可刺杀他的那些人是什么人,他们冥顽不化地拥护腐朽的幕府政权,反对倒幕,换句话说,他们是反动的,邪恶的一方,为什么这种人还能称为英雄呢?

我想到的是赤穗事件。这是一个有名的日本历史事件,被改编成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而被日本人所熟知。通过这个事件或许我们可以洞窥到日本人的某些价值观和性格中的某些特质。

元禄十四年三月十四(公元1701年4月21日),浅野內匠头在江户城的松之大殿上,当众对吉良上野介吉央拔刀相向。对此当时德川幕府的五代将军德川纲吉震怒,命令浅野內匠头当日切腹自尽,并撤销浅野一族在赤穗藩的藩主地位,浅野一族需在限期内把藩的政权交还幕府,藩内的武士也面临失业无家可归的困境。可是与此相对,被浅野砍伤的吉良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对于藩主受到的刑罚,赤穗藩的武士以家老大石内蔵助为首向幕府提出反对。为了让幕府了解武士们反对的意见,他们进行了对策的商量,如坚守城池,切腹自杀等,最后决定先遵从幕府的处决,交出赤穗藩,然后以浅野內匠头之弟浅野大学为中心寻找复兴浅野一族政权的的方法。

另一方面,这时到江户觐见的赤穗藩武士里也有许多主张杀了吉良为主君复仇的强硬派。他们尝试过潜入吉良的府邸开展复仇计划,但是因为对方戒备森严,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的话复仇难以实现。于是他们回到赤穗藩希望能说服大石内蔵助坚守城池,拒绝交出政权,但是大石不赞成这么做,于是赤穗藩如预想的那样被交还给德川幕府。

但是大石内蔵助明白,如果这些强硬派的行动被幕府知道,浅野一族将不可能再复兴,为了稳定强硬派的心情,复兴浅野一族,他在江户召集这些强硬派开了两次秘密会议。

浅野內匠头之弟浅野大学被软禁的消息传来,复兴浅野一族事实上已经行不通了。大石紧急召集浅野一族的家臣武士(这些人事实上这时已经成了浪人,即已经失业无家可归的武士,史称赤穗浪士)在京都的圆山召开秘密会议(史称圆山会议),正式向他们宣布向吉良复仇的计划。

为了确认武士们是否有为主君复仇的意愿,大石把之前已经让武士们按了血印的誓书发还给他们,只有那些坚持不收誓书且仍然坚持要为主君报仇的人,才被大石选为复仇行动的参与者。最终只剩下了47个武士参与了最终的复仇行动。

元禄十五年十二月十四(公元1703年1月30日),这47名武士闯入了吉良的府邸,成功取下吉良的首级,并供在了浅野內匠头的墓前。除了不知去向的一名武士,其他46人向幕府上报了这次复仇行动,在幕府的判决下,这46人全部切腹自尽。

关于赤穗事件的始末以及围绕它的评论,NHK历史纪录片BS历史馆有一集专门讲到,有兴趣可以去看看。(附上B站链接 //www.bilibili.com/video/av8015829

我想说的是,日本人对这个历史事件呈现出来的看法非常值得探讨。它和一开始刺杀坂本龙马的人是不是英雄这个问题非常类似,其中一个本质问题是日本人的善恶观到底是怎样的?

在中国人看来,赤穗事件很明显是一个以怨报怨的复仇故事,它和武侠小说里的报仇可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可是却被许许多多日本人所喜爱,这47个武士,不用说,在许多人心中是英雄,表面上看,这就是一群随便闯入别人家里,烧杀劫掠的强盗,为什么还能得到日本社会的公认?

仅仅持偏见,说日本人就是喜欢扭曲的价值观,这是不对的。

47名已经成为浪人的武士,他们之所以失业和无家可归,追究起来,没错,罪魁祸首的确是吉良,但是也不能否认他们的主君也有一部分原因,而幕府的判决也是一个要因。那么他们为什么偏偏对吉良不依不饶,而不敢公开反对幕府呢?明明主君也有自己的不对,为什么他们却丝毫没有怪到主君头上,甚至想辅佐主君的弟弟复兴浅野一族呢?这就要说到日本封建时代武士们的信仰,忠于主君,永远是他们的最高信仰,幕府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中心,命令当然是不可违抗的,如果和幕府作对,势必势孤力薄,而指责主君的不是,那么他们就已经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幕府也不会在乎他们。

那么他们就一定要与吉良为敌,走上复仇的不归路吗?不是的,成为浪人的他们,至少在保住性命的前提下,可以继续想方设法维持生计,可是为什么还要不惜失去生命也要复仇?比起保命苟且度日,这些人在乎的是他们作为武士的尊严,主君浅野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而死,作为下属的武士他们不止脸上无光,还要连着受罪,这更是雪上加霜。如果就这样苟且存活下来,他们也会受到世人的冷眼相待,世人的眼中,他们只是无能的武士,不能为主君效力。

可以说,正是这种普世的眼光和他们自身的信仰追求,把他们推上了复仇的不归路。

德川幕府命令他们切腹自尽,这其实隐含了一个重要信息,幕府也认为他们的复仇是有名誉的行动,肯定了他们作为武士存在的价值。因为日本封建时代的切腹自尽,是一种荣誉的死刑,只有一定级别的武士才能享受。

从这种意义上说,认为刺死坂本龙马的人是英雄的观点,是否也包含了这样一种看法,即刺客本身也是有自己的信仰追求,即对幕府的尽忠尽职呢?

 8 ) 梁文道,国产文化类脱口秀之王

最近开播了好几档打着文化综艺名头的节目,边用流量吸引粉丝,边用创新形式改编文化加以传播,效果自然是不错。
 
最起码,它们都做到了传播二字。
 
但,这些节目若是放在一个人面前,头顶的“文化”帽子恐怕就要斟酌斟酌了。
 
米姐说的这个人,就是梁文道(以下统一简称“道长”)。
 
跟着他一起强势出镜的,是从1月份开播至今,依旧以豆瓣9.6的高分稳居国产文化类综艺头把交椅的——

《一千零一夜·出走季》




道长这个节目,是读书的。
 
很纯粹的,仅仅一个人,走在夜间的街头、巷尾,地铁、公交,拿出一本书,逐句解读它背后的故事。
 
不过经过三季的历练,《出走季》的道长,将脚步迈出去了。
 
讲陈独秀的《文学改良刍议》他去了北大;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他去了地坛;讲《丝绸之路新史》他去了敦煌.......
 
就像他开篇说的,想以此崭新的方式唤起年轻人的信仰。

毕竟,很多年轻人手里早已被各类电子产品替代(好吧,包括米姐),看书、读书的时间本就不多,若是要理解其背后的含义更是奢侈的要命。
 



对于历史的遗忘已经成为了常态,而这恰恰是我们这辈年轻人最不应该失去的。

从结果来看,道长的这次出走,没下错棋。
 
作为一档单人文化类脱口秀,《一千零一夜》很容易会让人联想到前两季的《晓说》。
 
(最近两季,《晓说》俨然转型成了访谈节目,豆瓣评分也一路狂掉)
 
同样是讲历史、讲文化、讲传承,但看下来你会发现,这两个节目完全不在一个lever上。
 
我说的lever是指——方方面面。

文化人VS音乐人。
 
道长是生在香港,长在台湾,业在香港的职业作家兼传媒人。
 



高晓松是生在北京、长在上海,有着文化底蕴深厚家族的音乐人兼文学爱好者。
 
生活背景不同,自然影响了两人成年后的认知。
 
比如现在看到的道长,读百家书,各种学科都有涉猎,虽广却不是样样精通,立场偏激进,懂调侃、知礼节,他看中的,一直都是社会动态,家事国事天下事。
 
而高晓松,本身因为音乐人气质自带的自由散漫感让他综艺人的身份更被人所熟知,相对于道长,他更像是一个百宝库,拿朋友的一句话解释——地摊文学之王。



 
再简单点,道长走的是主流文化路,高晓松(以下统一简称“大紧”)非主流。

所以,当这些深入骨髓的东西放在节目里面,呈现出的是两个极端。
 
一个静谧精致,一个随意海侃。
 
道长在夜间的路边一镜到底,大紧在厂商赞助的场地随意一坐;
 



道长每期一本经典书籍,大紧每期一个热点题材;
 
道长一期一身搭配,大紧一套衣服混搭好几期;
 
道长的叙事像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导师,每每讲的书籍都能针黹时弊的结合现实社会展开,勾起你对阅读的欲望,很多人会因此将道长的书单copy到自己的计划列表里。
 

第197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二) 伪文青的媚俗

大紧恰恰更像是一位肚子有货的街边老大爷,甭管真假,故事说起来一套套的,当即是普及了一堆你不知道的小常识,但节目结束,能记起来的却没有几个。

这样的状态,就又和两人各自的初衷有关了。
 
熟悉道长的应该知道《开卷八分钟》,用8分钟的时间挑选出书中最精致的部分加以推荐,7年时间,道长推荐了不下1000本书,转录成的MP3更是成为了一众年轻人的精神食粮。



 
14年底节目停播后一年,《一千零一夜》出世。
 
照例是站在大众娱乐社会里日渐减少的纯粹阅读时间的位置上,为的依旧是让年轻人更多的关注到本质的书籍,去学习了解深入文化历史,提升自我价值。
 
这是入世。

听着操着一口温柔港普的道长给你讲着胡适、新青年,告诉你“90后的你其实也就是当年胡适差不多的年纪,同样的90后,人家新思潮、搞改革,你又在做着什么呢”?
 



而大紧,他仅仅是站在了局外人的立场。

这从《晓说》一直沿用的slogan“世界依然很大,大到可以晓说”就可以看出。

节目的框架本身就是闲聊出来的,也没有极强的目的性。
 
他做的,只是将琐碎的故事拼凑成一个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

比如他讲奥斯卡“你不能说它完全公平,但也不能说它是‘黑幕’,它是有一套制度,去保证它的运行。如果是特别好、能服众的电影,是应该得奖的;如果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它更保护那些懂得游戏规则的人。”
 
你不需要去反思,不用去愧疚,一笑而过后鼓掌说“这人真博学”就够了。
 
区别就在这里。
 
如果《一千零一夜》是夜间孤身的一碗鸡汤,那么《晓说》就是一场闲来无事的小型讲座。
 
没有人能抗拒的了道长的真诚,当一个人不在乎名与利只为现世本身奔波时,他就赢了。
 
借用《出走季》花絮里的一段对话
 
冯先生:现在的年轻人得有点信仰
得有点韵味
道长:对,还是希望能做到这样


 短评

这一季的想法真是吊炸天了!比前两季都出色,一个文化节目,做到第三季竟还能更上层楼,不禁让人觉得看理想整个团队都牛逼闪闪,闪闪发光。

6分钟前
  • 悄悄一线光
  • 力荐

听梁叔叔读书

7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力荐

希望出走季能来成都读一读李劼人,巴金。

9分钟前
  • 小江湖骗子林羽竹
  • 力荐

继续挑着看哈哈,道长

11分钟前
  • 女宛心兑
  • 推荐

已经第三季了,还记得当年道长说的那一句,我们会一直读下去,直到海枯石烂……

15分钟前
  • 我执
  • 力荐

等待了半年,新一季《一千零一夜》终于播出了。2018年是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101周年,是鲁迅《狂人日记》发表100周年,前两期节目就从这两位80、90后大师讲起,面对这几年火起来的“女德班”和一些反智媒体,再读胡适、鲁迅真是再好不过了。

17分钟前
  • 影杂志
  • 力荐

不是节目有多厉害,当然是很厉害了,是国内同类型的没有。

22分钟前
  • 尹圩肆
  • 力荐

“现在的年轻人得有点信仰有点韵味对,还是希望能做到这样”

25分钟前
  • 阿难
  • 力荐

鲁迅的小说不适合未成年人读,只有经历过很多事 读过很多书 走过很多路 见过很多人 之后,有了自己的认知能力之后,才能懂得他的好。可惜的是,那些歇斯底里的呐喊,被掩埋在装睡的呼噜声里了。

29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出走季评价偏高了,个人感觉不如以前,评分高可能因为这种节目太少了

32分钟前
  • 黑择明V
  • 还行

道长的出现简直是每年小屏幕上最大的指望!

33分钟前
  • 桐yin
  • 力荐

希望理想国越来越有钱 装更远的逼

35分钟前
  • 青年瘦白鼠
  • 力荐

【2018.115】

38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出走,去北京,去西域,去伦敦,去京都。

39分钟前
  • 钵中衣
  • 推荐

非常喜欢/钟意《一千零一夜·出走季》的北京篇和敦煌篇;京都篇就稍作了解也是和中国有关的呢…梁文道,人如其名,(梁)姓知识分子有(文)化有品味地娓娓(道)来…京都篇

41分钟前
  • 🌻樂芃☯️
  • 推荐

模式更新,以百年前新文化运动两位先驱开头,振聋发聩,如今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回顾胡适、鲁迅们了。非常喜欢每期节目后面的花絮部分,添了几分烟火气。

45分钟前
  • 南方的北瓜
  • 力荐

专治失眠的《一千零一夜》终于回归了。就看他像布道的传教士又像呓语的梦游患者,在巷弄,天桥,地铁上、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一袭素衣一本书,在夜幕下喧嚣的人间烟火气里,娓娓道来。

48分钟前
  • 阿牛
  • 力荐

等了一个学期,你们终于回来了!说好的一千零一夜,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能算是一千零一夜

51分钟前
  • 天造地设般难得
  • 力荐

终于等到道长了,激动的想哭

56分钟前
  • 晴天☀️
  • 力荐

你是大千世界众生万象中的一粒尘埃,你掠过消失的身影深受我辈敬仰。

1小时前
  • 无邪小神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