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第三季

综艺大陆2020

主演:张国立,朱广权,靳东,张子枫,冯小刚,富大龙,杨紫,郭麒麟,赵文卓,蒋欣,许还山,沈腾,陈建斌,刘浩存

导演:于蕾

 剧照

国家宝藏第三季 剧照 NO.1国家宝藏第三季 剧照 NO.2国家宝藏第三季 剧照 NO.3国家宝藏第三季 剧照 NO.4国家宝藏第三季 剧照 NO.5国家宝藏第三季 剧照 NO.6国家宝藏第三季 剧照 NO.13国家宝藏第三季 剧照 NO.14国家宝藏第三季 剧照 NO.15国家宝藏第三季 剧照 NO.16国家宝藏第三季 剧照 NO.17国家宝藏第三季 剧照 NO.18国家宝藏第三季 剧照 NO.19国家宝藏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8 00:33

详细剧情

  去故宫赏金嵌珍珠天球仪、到敦煌研究院看敦煌遗书、在布达拉宫法王洞欣赏文成公主像……《国家宝藏 第三季》将以新面貌、新形式回归,但不变的是熟悉的、有温度的人文情怀。节目组携手享誉世界的9座历史文化遗产,带你看文物的前世今生,更有张国立、靳东、杨紫、郭麒麟、朱广权、赵文卓、蒋欣、许还山、沈腾、陈建斌、富大龙、张子枫超强阵容讲述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故事!文物之旅即将开启。

 长篇影评

 1 ) 《国家宝藏》第三季第一期有感!

【今天有种被我喜欢的人也喜欢我的感觉🥳】

文案:神仙文案!!!你能想象到一个综艺通篇没有一句废话么,句句对仗用典,每一句都让你想抄小本本记下来

摄影:各种转场运镜航拍仰拍以及文物古建筑本身的沧桑之美精巧之美我以为我看了一场电影

音乐:众所周知这是一个音乐节目,象王行一出气场全开,果不其然第三章又定制了专题曲

舞美:这季比前两季砸了更多钱 360度全景屏闪瞎你的眼

服装:衣服都是按照古画严格制作。

小剧场:总所周知这是一个助演演技比主演好一万倍的节目!第三个助演那个泪流的恰到好处都把我感动哭了

第一章:明永乐水纹青花瓷鼎

讲的是地,是定国安邦,是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东西交往,是开放包容。大明绝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怕也是给其他找事国家的一句惊醒,借古喻今。天下安定重在合作守望相助。2020是特殊的一年,但全人类一定能共克难关,多难兴邦,荣辱与共,这个立意和今年形势很符合。没想到国家宝藏的logo里还埋了一个藏了三季的梗。

第二章:金嵌珍珠天球仪

讲的是天,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是紫禁城的紫薇星。老祖宗设计的天文地动仪器真是太精巧了,这件文物可太神奇了,古人真有智慧。同时这一章也是惊醒,告诫中国绝不能像清朝一样再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封建皇权不能凌驾在科学之上。最近嫦娥五号发射成功,🇨🇳首次独立在🌕上展示成功,跟这个主题不谋而合,也是绝了。

第三章:午门

讲的是中轴线,是浩然正气,紫禁城600年历史。希望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的图纸能早日合为一体。这也是一个美好的期待吧。

总之,吹爆,90分钟没有一秒钟让人失望。我真担心第三季第一期就这么精彩,第四季可真么办😂。

最后祝第一期文化遗产【故宫博物院】紫禁城的第六百个春秋生日快乐🎂🎁🎊🎈

 2 ) 语言和文字

赵元任在1930年写过一篇同音文: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

类似的还有《石室诗士食狮史》,同一个音,四声不限,标点不限。赵先生并非反对汉语拼音。恰恰相反,这种文章之所以听不懂,必须写下来,是因为使用了文言。只要有古文基础,不难读懂。白话文则不然。至少在那个时候,汉字拉丁化只适用于白话,不适用于文言。

20世纪中叶,计算机发明之初,汉字一度陷入巨大的危机。由于当时的算法落后,无法收录这么多的方块字,有人扬言要废除汉字,全部改用拼音。后来是王选院士带领团队,将汉字笔画一一分解,再用数学的方法,储存字形信息,输入电脑,形成字库,这才解决了大难题。

今年年初,《国家宝藏》有一期颜碑的节目,后半部分就讲了汉字的传承,非常经典。比如这个“匍”字的间架结构,细看每一处起伏都用数字表达。

“书法”这两个字,最早并不是指真草隶篆的运笔艺术。它说的是史官对于材料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的原则、体例。金安平《孔子·序言》:

我认识的一位中国古文字学者告诉我,要清除竹简上的古代泥土,其实是件极具风险的事。他说,把竹简放入清洁溶剂中时,字迹开始浮现,有些字迹从竹简表面融化逸脱,仿佛是在挣脱死亡或寻求自由。这是我头一次感觉到言语是活的。之后,我许了一个愿。即使我知道天底下没有永恒的事物,我仍希望文字是个中例外——若未能涵盖所有文字,至少希望经典与历史、古代诗文的字词、哲学家的言语以及孔子的言语能永远留存。我希望它们能牢牢地固定住,如此我们便能反复吟咏,再三玩味。

2021年9月

 3 ) 今月曾是秦时月——记秦始皇帝陵博物馆篇

看完内心百感交集,三件文物,每一件的前世故事都给了我很多感触。我特别把故事里的一些片段截图下来,并手抄了文案,以此敬我大秦。

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就从文物的出场顺序来说吧。

一、武士俑

我觉得这个故事是从普通百姓的角度看到的秦。

这段话让我不禁浮想连篇,以往我对于兵马俑的认知是始皇希望死后,大秦军团仍能守卫着他的天下,所以在自己百年之地建造了兵马俑。

但是这里的这段台词,让我对兵马俑的存在多了一个新的认知:为了一统天下,秦人血染山河,多少的尸骨化成了黄土。兵马俑存在的原因会不会和这里说的一样是始皇想要永记那些为秦而死的人。

历史从来不会记录普通人的名字,可这些站立千年的“秦剑”却象征着那些被史书压缩,遗忘的普通生灵,他们不再是书上平板的数字或文字,而是过了千年,容貌,服装,躯体仍旧存在的人。就如兵马俑嘴唇上的指纹,相隔千年宛如初见。

这里真的要大喊一句:我真的好羡慕赵老师,可以在他们身边,靠他们那么近,你真的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二、铜车马

这个故事是从刘邦也就是推翻秦朝之人的角度来看秦的。在看了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后,我越来越体会到为什么说:刘邦其实是秦始皇意志与理想的继承者这个说法。到这里我想说的是另一个感触:这个故事是三个故事里最让我心痛与悲伤的故事。

皇帝,多么伟大的称呼,多么可悲的称呼!

有谁了解一个皇帝的心,后世之人有笑他妄想万世永继却二世而亡,有骂他严刑峻法,致民不聊生,有批他焚书坑儒,大兴土木。总之,秦亡是天下所愿,众望所归。

可在这个故事里,一个皇帝的不易却被他的车府丞道破。

颠簸之路,陛下仍旧端坐。

上百斤竹简,陛下一一批阅。

陛下真神人也!

真的是神人吗,为何我却那么痛心!

天子无家,家事即国事;天子无友,只有君臣之分;天子无私,心中只当有江山社稷。[大哭][大哭]

秦亡后,你的马车依旧在,你的车府丞依旧在,他还等着给你驾车,等着你巡狩天下。

陛下,在另一个世界,别那么累了,我们慢点走好不好!

三、青铜仙鹤

这个故事是从始皇本人的角度看秦的。

首先让我激动一下,富大龙老师,你来了《国家宝藏》真的太好了!尤其是和上一个故事连起来,我仿佛看到了你的嬴政端坐铜车马之上巡狩天下的样子,大丈夫当如此!

上面的这段话,我可以当作是始皇对自己身世的感慨。是悲愤的,是痛恨的,也是无助与失落的。

尤其是那句:母亲,她要情人,不要我。

这是我不可能原谅任何为赵姬辩解或美化的行为的原因。

嬴政从小与赵姬相依为命,寻常母子之情可以让母亲付出一切保护孩子,更何况这种身处险境,只有母子两人可以互相依靠的环境中产生的母子之情,难道不该更加深厚吗?看看《纵横》与《崛起》中的芈八子和稷儿,我到现在还记得:魏冉与稷儿的矛盾不可调和,魏冉请求芈八子时,芈八子说的话:你们都是我的亲人,可是我的稷儿排在前面!

历史上宣太后确实也与义渠王有孩子,可是后来为了秦国,还是将孩子除去了。这里我不是在强调除去孩子这个行为,(孩子是无辜的,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是为了对比赵姬后期与嫪毐生孩子还想杀了嬴政扶私生子上位的行为。

亲人都不可靠,连相依为命的母亲都不可靠,嬴政拥有了成为王的一个条件:亲缘上的孤家寡人。

其实我真的很感叹,从颠沛流离中过来的嬴政,依旧记得秦历代先王的心愿。

想问问他九岁归秦,十三岁登基,是否有人曾向你提起秦人的理想,有人会告诉你历代国君的梦吗?

是你身体里奔腾的秦之血脉,还是你登上王位后体会到了历代先君的心境?

地宫里你依旧在,只是你心中所思所想已远去不可知。

最近看完这期的节目,我一直会想起《寻秦记》片头曲的一些歌词:谁无谁,乱局亦一样人定;谁亡谁,亦在历史下效命……

再结合青铜仙鹤中的故事

是不是说大势才是主宰,即使没有始皇,也一定会有另外一个人来终结这乱世。或者说英雄是顺应时代而生,而始皇就是这样的英雄!

最后,所有为秦始皇陵付出青春年华的人们,感谢!是你们让我越来越靠近他!

今月曾是秦时月,千年光阴,明月依旧。

一时有感而发,言由心生,可能存在前后衔接不对,逻辑有误的地方,望包涵。

 4 ) 【转】杨鸣涛: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仪”的天文学考察

金嵌珍珠天球仪为清代乾隆年间内务府造办处用黄金做成的模型,球径29.5厘米,架高61.5厘米,如今就安静的陈列在故宫博物院珍宝馆的养性殿内。故宫中至今保存着大大小小材质各异的天球仪数十件,但这件是流传至今唯一的一件以黄金制成的天球仪模型,弥足珍贵。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它看作是一件价值不菲的金器,或是仅供皇帝赏玩的器物。但是,在天文学家的眼里,这件金碧辉煌的器物却是一件18世纪晚期中国天文仪器的实物代表,反映了当时对于天文学的科学认知。

 5 ) 最爱的神仙综艺

神仙综艺回归了!台词我就好好珍藏一下吧,没有很深的文化素养,真的是写不出来。

何谓华夏,何以中国。是三千三百年前,殷墟开辟鸿蒙;三千二百年前;三星堆伴月而生;是孔子两千五百年的思想之光;是兵马俑两千二百年的赳赳秦风;一千七百年前,我们从敦煌拥抱世界;一千三百年里,我们在布达拉宫点亮心灯;苏州园林,一千年的壮志风雅;西安碑林,九百年的翰墨津梁;六百年,十甲子,紫禁城。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

第一季,我们走过华夏文明的腹心,第二季,我们看到五千年孕育的生机,第三季开播的2020,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共担风雨、共克时艰,必将在煌煌史册上,写就多难兴邦的新一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或许回望祖先们,走过的历程、留下的创造,挥洒的情感、坚守的风骨,更能让我们体认中华民族,究竟曾为世界文明贡献过什么,而今天的我们,又究竟该为后世子孙留下些什么。

据坤灵之正位 仿泰紫之圆方的 六百年紫禁城。

故宫博物院选取的三件国宝是: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金嵌珍珠天球仪;午门,今生讲述分别是景德镇考古研究院与故宫博物院的瓷器联动;与国家天文台的联动,以及与故宫博物院老一代研究院们的联动,对老一辈们与新一代有志青年们的努力而感到敬佩。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天球仪里的那句话,正如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我们的心情,我们的虚构的妄自尊大,我们在宇宙中拥有的某种特权地位的错觉,都受到苍白光点的挑战,它在那里提醒人类,理应更加友好的相互交往。我曾经在泸沽湖看过浩淼星空,漫天的苍白光点,周遭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确感一种浩荡的宁静。连同之后的天眼,及探测到的宇宙深处的声音,不禁好奇宇宙是什么样子,是否存在天外来客(听说那段音频曾经附在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新生录取通知书里,有亿点点羡慕)。

至于午门的故事里所说的杨慎,明代的才子,曾经写过《三国演义》的卷首,曾是我最爱的词之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宝刻渊薮 汗青永照 九百三十年 西安碑林

晚唐文宗时期,大唐文事断裂,为重修国学,一个叫郑覃的官员,奏请朝廷校订儒经,并勒石于国子监,以改正经籍传播中的错误。自此,叮叮的凿石声,声声回荡在长安城中,响了一千四百多个日夜,凿出六十五万余字儒学经典,这就是开成石经。又过了两百多年,北宋吕大忠,把石台孝经,开成石经和颜,柳,欧等书法石碑汇聚一处,成西安碑林肇建之始。碑林用无数不朽的石头,倾诉着曾经发生的天命和周遭,物事与人心。帝王的大志,将相的风骨,名士的用心,还有普通人的悲喜。这些光阴投注,还好并未归于尘土。千年石语,吐露着古人对传承的最大努力。但,是谁写了他们,刻了他们,甚至是救了他们呢?

丰碑如林,青石不朽。无论是承载着民族基因的文字典籍,还是记忆着家国沧桑的石板文章,亦或是书写着文人壮志的篆隶楷草,这些看似冰冷的石头,都沉淀着中国人心灵中最重要的文化血脉。九百多年后,以石台孝经为第一碑的西安碑林历经铅华,凝固着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成为中国文明根基深处的文化基因和永恒动力。

西安碑林所选的国宝是:石台孝经,昭陵六骏,颜氏家庙碑。这一集真的是很用心了,石台孝经的一碑成林,昭陵六骏流散于海外的痛心,颜氏家庙碑的风骨,尤其是许还山老艺术家手书颜体,真的是让我们年轻人汗颜。不禁回想起自己的两次学习书法的经历,每次都是老师退钱回来说我不适合学习,我至今的字还是很难看,没有那种风骨,也因此越来越羡慕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追悔自己不求上进的童年。现在不要提毛笔字了,只有退休的人在练字,而年轻人随着手机的普及,连普通的硬笔书法都很难写的好看,也是一种悲哀吧。在这种情况下,又会有多少人愿意走进西安碑林,西泠印社,欣赏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碑林是如此的高大,人民英雄纪念碑也取石台孝经为原型,我国的领导人也对碑林赞不绝口,碑林的碑高大就对了,这是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宽厚的肩膀,就是让我们踩在上面,哪怕能稍微省一点点力气。不说书法艺术,石碑的内容于我中华文明也是宝贵,第一季故宫博物院的石鼓,第二季四川省博物馆的后蜀残石经,都在诉说着中华文脉源远流长。

壮志偕风雅 咫尺筑天堂 一千年苏州古典园林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吴中大地,水润物阜,文风鼎盛,艺匠天工,孕育了苏州古典园林,这株华夏文明的风雅之花。它构天人之和于市井之中,纳古今之中于方寸之间。走入苏州古典园林,你才能叩响千年姑苏的门环。2500年前,伍子胥相天法地,根据天上星斗,遍考地理水文,修成一座阖间大城。这座城头枕古运河而眠,永远都做一个水汽氤氲的梦,自此,天上的星辰不变,它也不变,变的唯有时光。哪怕战火覆盖,焦士之后重来,它仍然风流富贵冠绝江南。这是由一群行为低调,心眼儿灵活的人创造出来的文明,苏州处处皆是梦,处处有惊喜,就像步移景异的苏州园林,更现实古为今用的苏州博物馆。白墙、飞檐、小桥、庭院一切由传统而来,又得以现代化完美演绎。也许走进来,便穿越回过去。你想遇见谁?唐伯虎又或文徽明,还是奶娘怀中的林黛玉?他们与这里有着怎样的故事?而园林深处,春色又为谁如许?

苏州古典园林选取的国宝是:珍珠舍利宝幢,文衡山先生手植藤,微缩明式家具。江南大地真的是我从下到大最最最喜欢的地方,没有之一!春风微醺,小桥流水,杏花细雨,枕河人家,江南大地,才子文人,风雅之士辈出。南京博物院的磅礴之气,浙江博物馆西湖边上的灵动,而苏州古典园林的移步异景的风雅,各个古典村落民居,桃花,杏花,樱花,梅花,油菜花,江南是灵动的。苏州博物馆是我这一季唯一去过的一个博物馆,苏州的能工巧匠在第一季上海博物馆的缂丝介绍中就可见一斑,而紫藤更是苏州博物馆的招牌,明式家具是我们中国人对古典家园的记忆!

守婆娑净土 乘雪域雄风 一千三百年 西藏布达拉宫

坐落在地球第三级上的布达拉宫,以世界屋脊做门槛,以千年冰雪做门楣,在天与地的交汇处,升腾起信仰的图腾,扣动着民族的灵魂。无论你是否到过西藏,它都会以如此磅礴的气势,矗立在每个人的面前。

布达拉宫选取的国宝是:清代布达拉宫红宫修砌图,法王洞文成公主像,四部医典。3600米的海拔之上,闪耀着百米高的辉煌夺目。五层的宫殿之下,隐藏着八层深的寂寞蛰伏。你说,这些生在世界屋脊之上的人,是怀着什么样的信仰,要把房子往天上建呢?去西藏应该是很多人的梦想吧,蓝色的天空,纯净的气息,说一句扎西德勒。曾经在安徽省博物馆有幸看到过藏医的唐卡,将藏医的思想融入到了精美的唐卡中,与中医相似,在临床医学的冲击下,中医,蒙医,藏医都在缓慢的没落。对于古人的经验,虽然没有科学予以佐证,但是护佑过中华民族五千年,应该最起码有一部分是真实有效的,去伪存真,应是我辈之目标。

逴跞古今 并鉴四大文明 一千七百年 敦煌莫高窟

前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止此山,忽现神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至此,山崖间斧凿锤刻声此起彼伏了一千多年。无数艺术家走进黑黝的洞口,未留下名字,却留下丹青千壁。庄严的佛像,灵动的飞天在这里等待着让你迎面撞上,而六万多件敦煌遗书,上起十六国,下至北宋,日后流散于世界各地,成为取之不尽的东方宝库资料。

汉代凿空丝路,规制河西四郡,其最西为敦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以其广开西域,故此盛名,莫高窟经累世修葺,凝千年艺海之精髓,汇四方文化之瑰宝。敦煌,是一节历史课,文化课,艺术课,地理课,传承课,这往昔时光里,遗存于记忆中的莫高窟,风铃摇曳,散布于墙面的洞窟门,仿佛岁月通道的入口,不时从中隐隐泄漏出各种色彩的柔和光焰,那里面隐藏的是千年的身躯和肌肤,也是打开艺术之门的国家宝藏。

第一次听说敦煌,是在《儿童文学》的卷首介绍了一位画师,她从敦煌的飞天汲取灵感,创作了飘逸灵动的画作。之后便是听初中历史老师讲:一定要尽早去一次敦煌,面对面的看壁画与隔着玻璃罩子是绝对不一样的感触。时至今日,敦煌壁画的风蚀剥落已经成为了亟需重视的问题,而我应该也还有机会去近距离看看这座宝库吧(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唯一一次旅游将是去敦煌)。

莫高窟选取的国宝是:鹿王本生图,敦煌遗书《归义军衙府酒破历》,莫高窟第220窟。就算对敦煌不是那么了解,但是对《九色鹿》一定很有记忆吧。这里不得不提上海电影制片厂,中国美术动画的巅峰吧,听说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由齐白石创作,深受宫崎骏喜爱。而《九色鹿》,《大闹天宫》等深植于中国文化的优秀动画,是中国人的国民记忆,更不用说最后的辉煌《宝莲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画师为了做好动画,前去敦煌,五台山等各地寻找灵感,一位画师在敦煌曾躺进石窟中,只为感受当年工匠的感受。而九色鹿的灵感就来自于鹿王本生图,慕名看了上海电影厂的动画,确实很有东方神韵,脸型眼睛与如今普遍的西方审美动画完全不一样。

至于敦煌遗书,我想到《文化苦旅》的第一章就讲到了敦煌的道士卖书卷,相对于珍贵的青铜器流落于海外,珍贵的史料书卷流散似乎不那么引人注目,但文字更是了解历史最好的载体。不仅是敦煌遗书流散于世界各地,无法被收回,西夏的黑水城遗址里的西夏书卷也都流散于欧洲。针对于220窟,一定是敦煌浓墨重彩的一笔!纪录片《河西走廊》曾重点介绍了这个家窟,剥落外墙上的燃料,更深层的壁画颜色如旧。

敦煌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意义非凡,众多艺术家从敦煌壁画中汲取养分,第一季中永远的敦煌少女常莎娜,以及本季的敦煌女儿樊锦诗,更不必说之前的老艺术家常书鸿先生。中国的建筑中,都或多或少融入着敦煌的元素。虽然当时的画师默默无闻,岌岌无名,但却为我们留下了挖掘不尽的宝藏。

八表同风 开启中华大一统 两千二百年 秦始皇陵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秦俑被黄土掩埋两千余年,一经现世,震撼寰宇,它们捡拾起历史长河中的记忆碎片,拼凑出大秦帝国的煊赫恢弘。骊山北麓,渭水之滨,一项浩大无比的工程即将拉开帷幕,尚是少年的秦王嬴政,选中一块“枕金蹬银”的风水宝地,他向东而立,誓要踏遍六国,将全天下的山川河流尽藏于陵墓之中,陵外与陵内,隔着生与死,更隔着变与不变的光阴。穿过黄土与时间的缝隙,仿佛可以听到大秦军团压抑了两千年的怒吼,他们久经沙场,所向披靡,可严苛的纪律让他们不敢做出过多的表情,“守护“成了他们唯一的信念。分裂与统一,和平与杀戮,传奇与未知,这里是中国大一统的起点,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它的缔造者,凭何逆天改命?一统天下,浴血时代,百万无名之士,前赴后继为何而战?一往无前的铁血帝国又为何二世而亡?

关于秦始皇,曾经一度被看作是暴虐的象征,焚书坑儒,劳民伤财。但最近又一度声誉被平反,有一个观点认为:历史中长存的多典籍,若对文人墨客不好,暴虐形象流传千古:若高看他们一眼,仿若民国时期,便多有怀念。历史的真相早就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之下,但始皇帝的丰功伟绩永不被遗忘,即使有言道: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当始皇帝与万里长城,与骊山帝陵,与统一的度量衡(第一季上海博物馆的商鞅方升,以及铜车马的车同轨),与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相联系,他就在历史长河中永存,精神永存。

秦始皇陵选取的三件国宝是:跪射武士俑,秦陵铜车马,青铜仙鹤。其实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将国宝们与国之重器联系在一起,虽然他们精神相同。第一季中的河南博物院将云纹铜禁与发动机联系在一起,第一季陕西历史博物馆将虎符与现代密码相联系,到了今天,秦陵铜车马与陕飞联系起来。其实我个人感觉有点生硬的宣传,虽然也无可厚非吧。跪射武士俑的那个摄影师真的是内心太柔软了,感到了一点点煽情。秦俑虽无名,但千人千面,他们的血肉之躯安天下,护万里河山,岂曰无名吗?河山即名。

传千年经义 燃万古之明灯 两千五百年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华夏文明五千年,孔子集前两千五百年之大成,开后两千五百年之新统。他所开创的儒学,光照千秋,时至今日仍有孔庙葆圣贤遗韵,道恰大同;仍有孔府秉诗礼传家,垂范百世;仍有孔林存礼制典范,慎终追远。

两千五百年前的一个春天,先师孔子,在洙泗之间,奄商故地,埋下一粒桧树种子,此后,三代遗风,滋其荣茂,玉振金声,养其蓊郁,坐听弦涌声,细嗅杏坛香。圣人手泽,天地气运,畴昔之夜,梦奠两楹,夫子又以另一种方式,永远活在了当下,无数朝圣者从棂星门下走过,那些活了千年的庙宇,碑碣,典籍,文书,无一不在与先哲神交。他们不断叩问,求索,为何?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孔子博物馆选取的国宝是:三圣像,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商周十供。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虽然孔子是我读书时文言文的痛苦,但也是成长后每个人内心的明灯,谁能不会说几句论语呢?做一个坦荡的君子,做一个温暖的好人。

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 三千两百年 广汉三星堆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三星伴月,若有神明俯瞰古蜀,这个岁月长河中的文明遗存,华夏最隐秘的角落,终于再现峥嵘。古蜀先民用目光丈量天地,用青铜描摹神袛,东西文明集散于一隅,诸般造化汇于一地,在西南文明之源重塑中我们更加领悟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浩瀚星空,动静无常。二十八星宿环列四方,日、月、五星在此牺息。日出草木,月未隐落时分蜀王行走于星空之下,徒见三星汇集月亮周围,相互依偎。或许他从未想过三千二百年后,令人所仰望的“三星伴月”,竟是当年他停驻的那片土地。时间对天上的星辰何其慷慨,长寿是神树与金乌的特权,而我们的祖先还不知何为生,就要经历死亡。他们试图长出翅膀,通往上天,敬畏万物,盼与鬼神通。既遥望故土又试图走得更远。他们加紧脚步,打点生命,在洪水来临前,在神灵降罪前。创世初期,是什么给了古蜀先人无穷的勇气与希望?人神共舞,诡谲迷雾的背后藏着怎样的情感?生与死,善与恶,又因何走向消融?

三星堆选取的国宝是:金杖,青铜纵目面具,一号青铜神树。三星堆的神秘众所周知吧,但是看过这一期国家宝藏,应该就不会觉得他们是天外来客了,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佐证。青铜神树中龙的雕饰,更是因为与千里之外殷墟交流而产生的结果,而三星堆遗址也是和金沙遗址相伴生,两个氏族之间的斗争。其实真的很喜欢这些神秘的遗址,完全不同于我们日常接触到的,看到的时候更会觉得耳目一新,世界之大,我们不过是井底之蛙,也会更想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不一样的世界。之前在云南看到的特色的青铜器,完全与中原的诗书礼仪不一样,更是一种原始的古老的美学。

金风震铄 宏规大起 三千三百年 安阳殷墟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三千三百年前,盘庚迁都,造邑北蒙。武丁奋勇,大振殷商。熔金凝华,铸撼世之重器;萃图成字,存文明之星芒。三千年前的滂沱大雨,盘庚与族人伫立黄河边,寻找新家园的方向;三千年前的守正创新,武丁与傅说畅谈田野间,规划殷王都的未来;三千年前的外族入侵,妇好与亚长驰骋战场上,守卫商王朝的安宁。今天,一片甲骨的现世指引我们来到这座门前,寻找掩埋黄体中的来路。站在这里,你就站在了中国信使的开端。一片甲骨,带出了这里封存三千年的标本,也唤醒了这里等到三千年的生命。殷墟,它是已知到未知,不断的摸索;它是来路到去路,不断的认知。东方文明的标准是什么,演进发展的过程中,先人的选择是什么。又是什么,让我们在融入世界环境的同时,保有自己的特色。

安阳殷墟选取的三件国宝是:陶三通,YH127甲骨窖穴,亚长牛尊。殷墟,他是已知到未知,不断地摸索,他是来路到去处,不断地认知。都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所有人都在说我们是炎黄子孙,夏商周。但是受制于国外考古学的定义,他们曾经不承认我们的夏商历史,直至妇好墓的挖掘,殷商解开了神秘的面纱,然而夏朝因仍未有文物佐证,而不被承认。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字,现虽然已经有了很多研究,但仍然有众多字没有办法释义。作为我们城市文明的起源,我们对它知之甚少,但商周精美的青铜器,开后续历朝历代仿古之风尚。

本篇摘抄是大力借助了 陶小米修远兮 的文章//www.douban.com/group/topic/206446549/。 等播出之后凑在一起写真的太笼统了,很多都没办法总结,以后还是一期一期的写吧。九座博物馆确实响彻世界,在世界文明的历史上都留下了记忆,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亲自去体验一番。

 6 ) 兵马俑的摄像师

兵马俑的摄影老师文采斐然,讲述的过程几度哽咽,连带我也跟着激动。他是真心爱这份工作和爱着兵马俑,真情流露的遮掩不了的。就像他说的,我们剥开的不是兵马俑身上的泥土,而是时间和历史,我们通过这些千人千面的俑看到距离我们2200年的秦人风貌。

为了找到自然光不同的角度,可以等一年时间,就为了呈现给国人不同的兵马俑。守护历史,就是守护文化,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一直兴盛繁荣。

 短评

央视你清醒一点,你是个宝藏节目,不是尬吹节目,三星堆文明是很好的,但是刘浩存尴尬。

7分钟前
  • 珍贵的尧尧
  • 推荐

听说富大龙来了,特地来看,全国演技最牛逼的人,又服了。想直接跳到富大龙,不小心看了其他的段落,很一般啊。富大龙段居然用的大秦帝国的配乐,爽啊。不去演新大秦的秦王真是不识千里马

9分钟前
  • 海王星北
  • 还行

请央视爸爸把这样的节目永远的做下去

12分钟前
  • GregoryBrooks
  • 力荐

看得我热血沸腾!舞美华丽大气,文案借古喻今,演员请的都是实力派!靳东形象正气质好,颇有大国外交家的风范!子枫小姑娘也不错。

13分钟前
  • 猫耳朵
  • 力荐

第一件国宝特别有意义。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借古喻今真的🐮,我们不惹事,也绝不怕事的台词从靳东嘴里说出来的时候真是热血沸腾。

14分钟前
  • 花花的安利
  • 力荐

订好去西安机票的那天开始看,刚好一周的时间,今天看完之后 明天就要出发了。吹开时间的尘埃,细细的打量一圈西安碑林博物馆和秦始皇陵博物馆的故事,真的太适合不过了。有一集说西安的碑林博物馆,其中有一件国宝是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在颜氏家庙碑的今生故事里,探讨到什么是书法。书法不仅仅是写出来的字好看,许还山老师说;「其实书法至少要有两个硬性的标准,第一 必须是用毛笔,第二 必须是写汉字。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叫中国书法。」故宫博物院入选金嵌珍珠天球仪,西安碑林博物馆入选颜氏家庙碑,苏州博物馆入选文衡山先生手植藤,布达拉宫入选清代布达拉宫红宫修砌图,敦煌研究院入选莫高窟220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入选秦陵铜车马,孔子博物馆入选《三圣像》,三星堆博物馆入选青铜纵目面具,殷墟博物馆入选YH127殷墟甲骨窖穴。

17分钟前
  • 曼靑
  • 推荐

我只想说一句话!富大龙的秦皇绝了好吗!!!绝了!!!!!!!!

21分钟前
  • 萝洇
  • 力荐

央视不愧央视,格局大,文案优质,整期节目大气磅礴!靳东演的郑和让我眼前一亮,台风稳健,形象正气,台词厚重有力,非常喜欢。

23分钟前
  • 净心
  • 力荐

不惹事不怕事 跟英语老师说real peat after me一样 太生硬了

28分钟前
  • 香缇
  • 推荐

据坤灵之正位 仿泰紫之圆方六百年 紫禁城宝刻渊薮 汗青永照九百三十年 西安碑林壮志谐风雅 咫尺筑天堂一千年 苏州古典园林守婆娑净土 乘雪域雄风一千三百年 西藏布达拉宫逴跞古今 并鉴四大文明一千七百年 敦煌莫高窟八表同风 开启中华大一统两千二百年 秦始皇帝陵传千年之经义 燃万古之明灯两千五百年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三千二百年 广汉三星堆金风震铄 宏观大起三千三百年 安阳殷墟

29分钟前
  • 纸月亮🌙
  • 力荐

翻翻相册,故宫的香炉和天球仪都观摩过了~真想把国宝们都阅遍(做梦)!我想这类节目的意义就在于能够既轻松又庄重地带给大家更多角度更深维度的切入点,让愿意去了解的人获得更多“索引”吧。太敬佩老辈人和现在依然愿意与历史为伴的人们做学问搞研究的那个严谨的态度了,泪目。

34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秦陵和碑林的两集都太绝了,果然华夏历史还得看汉唐。故宫这期的三个宝贝都看得人略尴尬。布达拉宫和敦煌挖掘得太浅了,而且陈旧。安阳和三星堆的年代太过久远,前世传奇的剧本想象中规中矩。孔子和苏州园林中规中矩。这一季的国宝守护人选的参差不齐,好几个都驴唇不对马嘴的感觉。

35分钟前
  • 花落花开自有时
  • 推荐

国家宝藏第三季真是不负期待,太优秀了!文本、文案指向性、立意、输出,太强了。文宣打出去就应该这么整。外交内政一个不差,历史继承国土一统都带上,整体博物馆选取立意上比2更有目标性(不是2的博物馆不好的意思,是2节目整体主旨有点不明),整个选出来的物品文案就更有内核,结合实事,借古见今,回到第一季的强内核输出了,甚至更强,第二季时候整体立意有点散,这季指向性好,能看到节目立意有很清晰明确的思考路线,优秀。

40分钟前
  • 雪中来客
  • 力荐

三星堆这期不想说了。本来这一季都没几期想看的,结果就这

44分钟前
  • Jiang锋时刻
  • 还行

演员都好棒,场景的切换太强了,靳东台词很棒,说我大明从不惹事,也绝不怕事时太帅了!👏👏👏第一件国宝很有寓意,一带一路,借古喻今

45分钟前
  • 安然
  • 力荐

看完黄金权杖这个故事被气到了,真是没有资本的手伸不到的地方。请节目组好好爱惜羽毛吧。

48分钟前
  • 猫尾维新
  • 还行

富大龙老师演的秦始皇特别好!

53分钟前
  • 板砖英熊
  • 力荐

看到富大龙演嬴政感觉圆梦了

56分钟前
  • Joah
  • 推荐

我好喜欢第一集里女科学家王贞仪的故事啊。即使生在一个女性地位低的时代,她仍有一个不沉陷于世间蝇营狗苟、仰望星空的梦,一生付出,敢问星河,并一直在追求着更遥远和深邃的未来。她实在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我们需要更多这样女性的榜样、女性的故事。子枫妹妹台词不错,小剧场感动到我了。

60分钟前
  • 葱花花花花
  • 力荐

我看见专家和群演们赞叹 我妈看见靳东说攒劲 我爸看见瓷器两眼放光

1小时前
  • 软枝子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