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不休

剧情片大陆2020

主演:白客,苗苗,张颂文,宋洋,王奕权,周野芒,秦海璐,胡天渝,白红标,张磊,程小夏,贾樟柯,刘洋,原文倩,李博,徐志鹏

导演:王晶

 剧照

不止不休 剧照 NO.1不止不休 剧照 NO.2不止不休 剧照 NO.3不止不休 剧照 NO.4不止不休 剧照 NO.5不止不休 剧照 NO.6不止不休 剧照 NO.13不止不休 剧照 NO.14不止不休 剧照 NO.15不止不休 剧照 NO.16不止不休 剧照 NO.17不止不休 剧照 NO.18不止不休 剧照 NO.19不止不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0 20:20

详细剧情

2003年的中国,社会变革激荡,人们野心勃勃。当时互联网尚未席卷一切,纸媒为王。没钱、没学历、没背景的“三无青年”韩东(白客 饰)怀揣新闻理想与女友小竹(苗苗 饰)开始了北漂生涯,期间在知名记者黄江(张颂文 饰)的帮助下进入报社实习,在一次案件调查中,韩东发现了背后更大的真相。一边是光明的前途,一边是心中的正义,韩东在两难中选择挺身而出……

 长篇影评

 1 ) 你知道我的迷惘

“这世上的事,有哪件事是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呢?”

听到白客饰演的韩东讲出这句话,心头还是震了一下。看惯了他在“万万没想到”系列里演呆傻痴萌的搞笑角色,突然变成一个像同学、同事、邻居的普通人,心底尚存梦想,挫折打击也没能浇灭他的心火,一直要往前走,就被这种人格吸引了。跟着电影开场,思绪仿佛一下子拉回到纸媒的黄金时代,每天有看不完的报纸杂志,关注不完的各类新闻事件,遥远地方发生的悲喜交加的事情牵动人心,自己好像活在蝴蝶效应里,联系密切、感同身受。

好久没看到关于媒体、记者题材的电影了,自媒体喧哗,流量为王,信息流向浩浩荡荡,人人都有观点看法,人人都像媒体人,记者似乎成了一个即将消失的职业。看到《不止不休》公映,感慨是难免的。二十年过去了,很多行业即将消失,世界变成了另外的样子。2000年前后,电影中故事发生的年份,很多人的梦想就是上新闻系毕业当记者,仗剑走天涯,妙笔担道义。那时出名的像《南方周末》《财经》《新京报》《东方早报》《南风窗》《凤凰周刊》等媒体招人都是攒了一大堆名校生的简历,不光能写还要能吃苦有冲闯劲儿。

当然,媒体招人要是光看学历,那肯定会丧失很多人才。那时很多媒体都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奇才不问出处,有一种青年出自草莽江湖,博闻强识,书生意气,能放下身段,敢拼敢闯,灰尘仆仆地奔走,能写、能跑,社会阅历丰富,常常在调查记者里脱颖而出,《不止不休》里白客饰演的韩东就是这一款。很多民众关心的棘手问题、民生话题,都是由这样的记者去调查深入、持续叩问,很多突发事件背后的成因与谜团,都由他们拼图一般去探究,再形成完整的叙述公诸于众。他们确实改变过一些东西,比如“孙志刚”案。

以前语文老师在布置课外读物时,偶尔会叫学生去看看《南方周末》头版深度报道,《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CCTV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时事新闻类报章杂志或者电视节目,关注社会动向,拓宽个人视野,为作文积累素材。小县城的惟一书报亭,经常要去抢报纸。周末下午蜷缩在宿舍的高低床上,摊开墨香扑鼻的报纸,读着那些带着温度的文字,感受着一幕幕人间悲喜剧,总在想象,这些记者长什么样,都是什么样的人?《不止不休》里的韩东以及他倔强的背影,符合我对这些记者的想象。

《不止不休》里韩东亲身经历的矿难事件、HBV携带者事件等,并非想当然的虚构,曾是确确实实的社会热门话题,像一根针一样扎疼过很多善良的人。那些被突发矿难掩埋的矿工,如果没有媒体介入,可能就消失在公众视野里无声无息。HBV携带者的升学、就业、婚育问题,一直是很多人面临的一个人生困境,记得那时考公进入面试,或者被大企业、机构录取的青年,因为这个问题拒之门外,没办法只能“自曝隐私”,借助法律发起诉讼的新闻屡见不鲜。就是因为韩东们孜孜不倦地介入,有些问题被正视,被讨论,被重视,一些东西成为常识,慢慢被大众所熟知接受。

有事儿找记者,是很长一段时间,全社会的一种朴素观念。电影《不止不休》没有神话记者这个所谓的“无冕之王”,他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级英雄、正义使者。相反,他们一点也不万能,他们是普通人、凡人,在东奔西走、撰写文字之余,也要面对工作、爱情、家庭、人生处境的艰难抉择,有时显得很无能为力,迷茫裹挟着苦恼一浪接一浪袭来。直面逼仄生活带来的一次次考验,也许挺过去就是荣耀,退缩就会活成另一种人生。他们带着生活之苦上路,有一颗平常心和善意,所以能理解那些和自己一样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被拒绝、误解也无所谓,写下来,发出去,让读者,让时间遴选、评断。

张颂文饰演的黄江,是老记者,老媒体人,他是韩东的另一面。很多事情没他首肯没法跟进,没有他修订很多稿子没法发出来,如果见报后报道捅了篓子,触犯了相关利益者,他要承担的责任更多。黄江那一句“你不要以为别人可怜,就没有错。做记者,同情心只会影响你的判断力。感想不是新闻,事实才是。”看似有些犬儒,给年轻人的热血泼了一盆凉水,其实他在讲一个记者的职业素养,不让廉价的激情影响立场判断,冷静地采访调查,客观地地撰写,才能接近事情本质。

王晶导演多年来扎根贾樟柯导演团队,一直担任副导演、执行导演之职,也许源于耳濡目染的参与和训练,他继承了贾导关注现实、贴近小人物的平民视角,《不止不休》是他独立执导的第一部长片处女作,尽管带着一些瑕疵,但主题发人深省,选角真挚动人,基本没有浪费这群人和这个题材。在角色们的爱与哀愁、进退两难背后,不能掩盖导演的个人心气和内在追求,期待他的下一部个人作品。

 2 ) 我曾经每天都在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

根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数量曾经多达1个亿,《不止不休》选择把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搬上大银幕本身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纵然电影在剧作层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最终的落脚点和主题放在可反乙肝歧视这方面,对我的内心是有巨大的触动的。 因为我曾经的高中初恋女友就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同时我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同样也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 所以这意味着我高中三年,每天都在近距离地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 其实这并不算什么,因为我所在的东南沿海正是乙肝的高发地区。 我的班主任本身就是生物老师,所以她并不避讳告诉同学们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反而是在生物教学的课堂里非常详细地向我们科普乙肝病毒的常规传播路径,并借此让我们建立起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正确认知。 而且和片中宋洋饰演的张博一样,我的高中班主任也是因为在卫生条件比较差的诊所接受治疗时被传染的乙肝病毒。 电影故事结尾所陈述的年代也正是我念高中的时候。所以看到电影后半段的内容,一下子勾起了我心中太多的回忆。 因为当时我每天都在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朝夕相处,再加上通过班主任的科普,使得我并不会对这个病毒有额外的恐惧心理,再加上每年的体检肝功能指标也一直正常,让我完全不会介意,日常在跟当时的女友和班主任接触的时候不会有任何心理障碍,我的同学们也是如此。 但是我也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他人对这个人群的恐惧,主要还是来自于未知。 别看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克服了对乙肝病毒畏惧的心态,但是只要稍微回想一下新冠疫情期间各种荒诞、离谱的见闻,那种对于阳性患者的过度恐慌、对于阳康患者的就业歧视,就应该可以大致想象当年对乙肝病毒的歧视现象。 而要知道如今是一个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社会,尚且在新冠疫情的科普上存在大量的盲区和死角,更遑论十多年前面对乙肝病毒时,整个社会的医疗卫生科普的覆盖面了。 其实电影对于乙肝歧视的展现已经非常收敛了,更多是通过张博这个角色的求职经历以及彪哥帮忙代检的人群进行表达,很多歧视的内容也都是由对白来体现。 事实上,当时全社会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是极为严重的,我的班主任曾经就在一堂课上分享过她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例如很多人是不愿意跟她一起进餐的,她最初在应聘教师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阻碍。而我彼时的女友也讲述过她母亲的经历(她是因为母婴传播而被感染),因为携带乙肝病毒完全找不到工作,最终成为一名全职妈妈。 而关于代检,确实在那会儿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虽然我没有直接经历,不过也经常有所耳闻,相信年纪更大的一些朋友会有更加深刻的记忆。 的确如今也正如片尾字幕所示,国家已经通过文件命令禁止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各种歧视,但是这部电影依然存在非常深远的社会意义。 首先诚如一句台词所言“过去的如果就这么过去了,这个世界只会越来越糟”,因此电影所表现的这个议题值得被拿出来正视并讨论,尤其是考虑到曾经这个群体如此之庞大、歧视如此之深重,更应该好好吸取当年的教训。 另外,我们反对的显然不仅仅只是针对一种病毒携带者的歧视,而是反对一切歧视行为,片例如片中也顺带提到了诸如学历歧视。更何况片中的歧视现象依然以其他的面貌存在于当下的这个世界中,所以电影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去看待这个问题,并借以电影的传播力来让更多的人来认真审视。 所以,在中国当下这样一个院线电影生态,现实主义电影普遍缺席,使得《不止不休》这样的作品是非常宝贵且稀有的。 当然在电影制作层面,其实也有诸多亮点。 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2处超现实主义画面,是这部作品的华彩乐章,直抵人心。 飘浮的笔代表着记者韩东对于记者理想的追求与坚持,而飘浮的报纸更是他对于正义与善良的体现,而片名更是对这样一种执著的肯定与强调。 我们知道有一些东西即便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应该去坚守,否则人心就会崩坏,世界就会崩塌,或许在最初的时候举步维艰,但是就像韩东坚定地站在正确的立场时,自然“吾道不孤,德必有邻”,会吸引到足够多的支持。 只是,最初的选择和坚守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至于在表演层面,几个主要演员的选角都比较合适,白客天然有那种底层的“愣头青”气质,虽然喜剧出身的他,但是演起正剧来一点都不违和,跟角色非常贴近,让人信服。 而张颂文,自不必说,对于角色的气质展现肯定是到位的,只是略感有一些匠气。 这样一个师徒组合,在前半段的表演上还是颇有看点的。 因此,《不止不休》无论是在选题、视听还是在表演等维度都有其相应的亮点,特别是在选题方面,这样的电影真的希望可以多多益善,再来一沓。 我当然可以理解一些观众对于电影在情节和桥段方面的一些批评,只是在我看来这些缺点并不致命,而导演愿意选择这样的题材进行创作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所以我真心希望这部电影可以卖得好一些,因为这同样是一部真正关注大众、为大众而拍的电影,只有这样的电影拥有更好的市场前景,中国的电影生态才会更加健康,电影才能发挥更好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3 ) 点映观后:为试图表达「从来如此,便对吗」而四星

看前许多友邻都说喜欢煽情很怪,我的体感是这并不是全片的毛病,前三分之二整体观感像同样讲记者的《她说》,很平淡,近乎纪录片式电影一样在叙述一个人如何成为记者又做了什么,剧情自然往下推动,我还挺喜欢的。 但后三分之一开始要在剧情里往上推感情的时候,能看出来导演的掌控力弱了,与其说是配乐煽情过度了,更像是导演和剪辑在节奏上的把控不行,文本上的层次推进也不够合理,因此没有跟上恰好适合这个故事的音乐,整个电影走到这里,对比我认为很不错的配乐显得很薄,让我感觉到导演在这里力不从心,没把真正想推的高潮推到位。 除此之外,在音乐的选择上,导演如果能降低一些个人喜爱的成分,更抽离和冷静地选择,比如究竟是否要用Joyside的歌作为结尾,是否真的要直接截取fill in而非做一些更符合时代调性的remix,都会为核心内容表达加更多的分。 以及笔的幻想式漂浮很好,但报纸的幻想式漂浮在调度上让我觉得不太合理和得劲,不是我的审美吧。(但word文档这个设计我很喜欢,很geek) 三星给电影本身,一星给创作团队尝试的表达,appreciate如今还有人做这样的电影,试图讲新闻的良心,试图讲“从来如此,便对吗”。

再ps,后期声音做得有点不对,不知道是不是影院放映的问题,有点技术硬伤的意思,镜头切换的时候人声在5.1里确实也有变化,但变化之后听感特别不真实,对这种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纪实调性的电影来说,这种声场位置和质感上的不真实和怪异,是致命的。

 4 ) 简单吐槽没啥专业感

首先最大的问题是,白客他报不报道血牛都不会影响到电影走向,他报道了有了记者最起码的素养就是客观,而且还可以继续为乙肝患者争取地位,这样还能转正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而放弃只是苦了自己罢了结果导向的话毫无区别,只是导演自己非要为人物安排改变。另外唯一的女性角色就是个没有用的工具人,全部都是男性角色,前后风格也不一样,一开始手持摄影带入电影世界感觉还不错,但后期就消失了感觉前期科长看着呢后期就王晶自己弄的感觉,开始用滑跪啥的了,前期过于平淡为了塑造记者的过程花了很长时间但是没有戏剧冲突没有体现出记者队社会的影响,以及记者危险的过程,比如煤炭只是展示了过去了采访了结束了就头版了然后就没了很平淡,而后期突然就开始极度的剧情性,甚至于有些离谱夸大同时有过分简单化了,而且后期主要想说的是乙肝前半段是说记者很割裂。光圈一直非常大也蛮奇怪的,我一开始猜想是后期是光圈小了点因为一开始没有看清世界后面看清了结果啥也不是,估计导演是为了不暴露现代场景下拍04的北京吧

 5 ) 致敬纸媒黄金年代,追寻正义不止不休

时隔两年半,再次在大银幕上看完《不止不休》。当片尾字幕缓缓升起,我仍然和两年半前坐在平遥小城之春厅时一样心潮澎湃。只是这一次,又多了很多感慨。想到了很多事情。

我想到四年前看到《不止不休》先导预告片时的好奇。想到两年半前如何历经坎坷终于在平遥影展看到了《不止不休》亚洲首映的激动心情,当时影片放映结束后,影厅内数百人热烈的掌声至今仍然回响在耳旁。后来在机缘巧合下我有机会能和此片的编剧黄苇、导演王晶和陌陌影业的伙伴们聊上几句,表达我对影片的喜爱。我为他们能做出这样一部良心的电影而感到骄傲和敬佩。

三年来,我一直期待着《不止不休》的公映。也多次向身边的朋友推荐。如今,影片终于即将登上全国影院的大银幕。我不知道其他观众看完影片想到了什么。我想到的是曾经买过的那些《南方周末》报、最近这些年头的所见所闻,以及最近阅读的书籍《我要活下去》。

在2020年平遥影展第一次看《不止不休》时,我最喜欢的是主角韩东和记者黄江奔赴山西暗访矿难事故的戏份。曾几何时,我们经常能在《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电视新闻节目和《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纸媒上看到对违法乱纪案件的深入调查,记者冒着风险奔赴事件发生一线进行暗访、调查,将黑暗和罪恶曝光于天下。那是早已逝去的纸媒的黄金年代。感谢《不止不休》,让我做了一场梦,仿佛回到了曾经每周必买《南方周末》的日子。带领我们重回那个尽管艰难,仍有良心媒体、勇敢记者践行并坚守着舆论监督的年代,将新闻理想主义的光芒投射在当今这个鸠占鹊巢、指鹿为马、新闻已死的纸媒祭坛之上。

但在两年后的二刷,我对影片的观感有了变化。我更关注到影片中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受到歧视状况的深刻表达与批判。

电影《不止不休》的剧情由2003年的报道《中国1.2亿人的反歧视主张》改编而成。没有削减现实力度的喜剧元素,也没有用力过猛的煽情。只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受到的真实歧视状况,以及记者为报道真相而付出的努力和代价。

背景年代设定于2003年的《不止不休》拍摄于2019年底。这些年,我们看到了太多悲苦,也看到了太多不公。影片中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就业、婚姻、教育等社会生活中所受到的各种歧视悲剧,屡屡重演。影片主创巧妙地用类似纪录片的手法,将一个个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访谈穿插在片中,克制住同类影片容易犯的煽情做作的毛病。

在这些年里,我们也见到很多不幸的人,和影片中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样,身上被贴上了各种残忍的“标签”,一些居心歹毒的人对着从不知何处泄露的信息,肆意地讨论、造谣感染者的私生活。这个女人跟多少多少男人见过面,那个男人去过多少多少娱乐场所,那个女人一看就是从事不良工作的……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在这个角度上,《不止不休》的内涵还和最近上映的《保你平安》有了互文。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感想不是新闻,事实才是新闻。”记者不能被同情心牵制。那么,建立在事实与人文关怀之上的报道,难道就不是新闻了吗?社会需要正义,公众需要良知。如果舆论不正呢?如果部分规章错了呢?小小的记者在这样的时刻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起报道真相、为民请命的职责,为这些受到不公对待的人群扛起反歧视的大旗。这样的报道不仅是新闻,更是优秀的新闻!

从私人角度来讲,身为一个近十年的北漂,我对影片主角的北漂生活和心态很有共鸣。片中男主租住的楼房布局和我所居住的老小区如出一辙。男主角被带进的“北太平庄派出所”正巧也是管辖我这一片区域的。男主屈身于群租房厨房旁边方寸大小的狭窄空间里,而我来北京的第一年,也是住在一个只有8平方米的小屋中。对影片布景的细节,我深有同感。

此前,我没怎么看过白客主演的影视作品。知道他是因喜剧而火。他参演的《被光抓走的人》是我认为那年最好的华语片之一,但对他的表演仍然没有什么印象。在《不止不休》里,他的表演并不算突出,但可说是扎实稳健的,是能立住角色不“塌方”的。这部实打实的佳作或许能成为他证明演技、摆脱单一的“喜剧”标签的起点,在演员之路上收获更多关注和认可。

影片的配角也更令人难忘。说起影片的“最佳表演者”,那非张颂文老师莫属。我已经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电影里看到了张颂文老师炉火纯青的演技,在《不止不休》中他更是举重若轻。他饰演的资深记者“黄江”出场的首个戏份便是灰头土脸的邋遢造型,风尘仆仆地赶回报社编辑部,但又不失记者的专业性与由内而外透露出的风采。面对同事拉他出来做会议矛盾的“挡箭牌”,他应接不暇的样子还有些窘迫。一下子把黄江对工作尽职尽责的“老油条”记者形象立了起来。电影中,黄江能慧眼识珠,发现男主韩东的才华。在办公室,敢于向领导拍桌子要头版,要报道机会。在矿难事故的暗访现场,黄江做事细心,故意把买来的衣服弄脏弄破。跟着矿难受害者家属走进宾馆旋转门,瞬间入戏抹起眼泪,同时指示韩东找机会寻找相关证据。几个连贯的动作在张颂文的演绎下一气呵成,演技令人钦佩。

不过,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角色并不是韩东或黄江,而是配角“彪哥”和“姚医生”。他们刚出场时,作为男主角韩东暗访的、实施“不法勾当”的调查对象,似乎是负面角色。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他们的形象逐渐立体而生动。彪哥冒着风险帮助他人在乙肝体检报告上作假,让乙肝病毒携带者看到了生活、就业的希望。姚医生并非利益熏心,而是不忍心看到彪哥的女儿“七喜”因感染乙肝病毒而不能上幼儿园,才伸出援手。只收彪哥的鸡不收彪哥的钱。片中姚医生在车内向韩东自白的那场戏,演员那段带有哽咽的念白让我眼睛一红,差点潸然泪下。即使是二刷,还是能被影片传递的这种底层小人物的关怀而深深打动。

二刷《不止不休》后,我不由得想起最近我阅读的韩国作家金琸桓写的纪实小说《我要活下去:韩国MERS风暴里的人们》。这部作品也是站在病毒感染者的立场,心疼地为他们撕下一个个贴在身上的标签,愤怒地为他们发出反对歧视的呐喊。主题和《不止不休》异曲同工。影片里为记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群体发声的精神内涵很像此前公映的、获得高口碑和票房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我希望《不止不休》能够获得与其质量匹配的,更高的舆论关注和票房成绩。希望影片的公映能让人回想起纸媒黄金时代的同时,也引起对现实更多的反思。

 6 )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在他极富创造力的壮年时期发现自己的人生使命。
——斯蒂芬·茨威格 《人类群星闪耀时》

(注:本篇尽量不涉及剧透,请放心阅读。)

关注这部电影的动向已经有三年之久。

如今终于能在大银幕上再次见到那个攥着《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满眼赤诚与执着的韩东,作为观众的我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

影片中的2003年,非典疫情刚结束。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似乎一切都正向着生机盎然的方向极速飞驰着。

片中忙碌的选题会、笨重的台式电脑、拥挤的北京站、婉转嘹亮的手机铃声... ...如此这般的细节映入眼帘、钻入耳蜗的瞬间,我仿佛打开了一份来自千禧年的时空胶囊。

胶囊里承载的,是那个独特的年代才具备的声音、画面、气味、温度。

2003年的《北京日报》

2003年的《南方周末》

当时的我还在读中学,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等着老师分发新的《China Daily》,或是与同学们传阅最新一期《萌芽》与《科幻世界》。

如今的少年可能无法理解,在那个互联网尚未高速发展、纸媒为王、信息匮乏的年代,报纸与杂志是作为学生的我们与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进行沟通的、为数不多的可靠渠道了。

当然,我们的老爸老妈也没闲着。那个年代的办公室大多都有专门放各类报纸和杂志的木质书架,《楚天都市报》、《南方周末》又或是《湖北日报》,茶余饭后大家讨论的话题也都围绕着报纸上的新闻旧事展开。

可以这么说,在那个年代,纸媒所传递的信息填充了大家原本单调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很多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藏在时间胶囊里的传媒启示录

前段时间北京图书订货会,短短三天时间里见到了太多远道而来的记者朋友、媒体朋友。大家聚在一起,一聊起过去的年代就忍不住泪光闪烁。

作为一个对纸媒、对文字有着深厚情结的人,每每谈及千禧年这个时间段,总是会变得很感性。

在那个时候,传媒是一个有一定门槛的严肃行业,业内认可的编辑本身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度和社会责任感,记者都需要“跑烂五双鞋”才能算是入了行。

我记得当时有个亲戚经过层层筛选成为了新周刊的记者,全家都跟着兴奋了大半年。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
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
——摘自1999年《南方周末》新年贺词”

片中对报社的工作场景诠释得何其准确。

每个选题都需要经过编辑们的集体讨论与慎重推敲,从选题通过到最终稿件发表还需要经历记者们奔赴一线实地调查、搜集资料、编辑审稿、美编排版、交付印刷... ...每一条能被人们看到的信息,都是经过了层层审阅、把关的。

片中韩东第一次出新闻,就是连夜跟着老师黄江赶到山西调查矿难。

怀着悲悯之心,深入到矿难家属之中,再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用文字如实呈现出来,不夸大,也不隐藏——前线记者的专业性在这一段充分凸显。

二十年过去,社会变迁,科技也进步了许多。

身处这样一个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人似乎都是kol,纸媒的地位也早已今非昔比。

各个平台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杂,我们的甄别能力却越来越差。身边到处都是吸引人眼球的诱人秘闻与小道消息,却从根本上缺少了新闻所具备的可靠性。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意识不到,如今我们在网上随意发出的评论、打出的每一个字、发表的每一个观点,本质上都是一种信息传递与观点抒发。但这些信息传递与观点抒发,都缺少了千禧年那会儿深入一线的记者们的真凭实据与深度调查。

现实情况是,我们并不是片中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人”,但媒体的权利又似乎分散到了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人手中。

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眼光去观察、去审视社会事件?应该如何换位思考、维护正义?应该如何学会尊重事实、理性发声?

希望大家不要滥用这样的宝贵“权利”,记得时时审视、时时换位思考,在发表任何观点之前都要尊重事实,慎重再慎重,且永远都不要丧失自己的感知能力与共情能力。

一个人的困境,一亿人的无奈

2003年对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意义非凡。非典型肺炎带来的阴霾尚在,我们又迎来了神舟五号的载人飞天。在这些重大事件的隐衬与铺垫之下,影片后半段的主题逐渐显现。

2003年的人们是如此恐惧“乙肝”。即便乙肝的传染途径只有母婴、血液和性传播三种,一旦得知你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你的就业和求学之路都会变得异常艰难。

人们对“传染病”三个字的恐惧,使得乙肝携带者的传染性被人们无端放大了,百度百科甚至还有“乙肝歧视”的词条。

据说在当时,每十个中国人里几乎就有一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太多人因为这个病找不到心仪的工作、进不了喜欢的学校... ...这些我们现如今想想都会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在真实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采访片段里以一种接近纪录片的形式呈现了出来,穿插在影片中。

这些歧视与困境看似只发生在张博、七喜这样的携带者身上了,但细细想来,乙肝又何止是乙肝而已呢?

患病的人就活该受到歧视吗?就业和求学之路就活该被斩断吗?

作为没有暂住证、没有学历的北漂一员,韩东太懂得这种被贴标签、被歧视、被拒之门外的痛苦了。这恐怕也是他可以与乙肝携带者产生共情的深层次原因。个人的困境里隐藏着的,是一亿人的无奈啊。

幸运的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记者也做出了与韩东一样的选择。

他们以笔为剑,直指歧视的核心,为弱势群体发声,最终用自己的文字改变了现状,促成新的法律法规的形成。一篇真实诚恳的报道,改变了一群人的命运。

在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万事万物从来都是息息相关的。对别人的苦难袖手旁观,那么总有一天那些苦难也会换一种方式落在我们自己头上。

“这世界上的事,有哪件是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呢?”这并不是某个特定群体自己的事情,这是我们全人类需要共同去面对的事情。

对乙肝携带者的歧视,如今终于有了好转,但学历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还有北漂、污染、矿难... ...我们还有太多需要重视、需要解决的难题。

在观影过程中,总感觉银幕里的2003年与现实中的2023年之间,似乎形成了某种奇妙呼应。

失重的笔与飞舞的报纸

片中还有两点值得单独探讨。一个是恰到好处的音乐,另一个是“失重的笔”与“飞舞的报纸”。

影片最开始与结束的时候,都出现了大波浪乐队的《fill in》,节奏躁动且直接。“Cancel false. Cancel right.”的歌词,在我的理解里更确切的意思是“没有对与错”。片中韩东面临的多次抉择,准确来说都是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的。乙肝代检在当时来说确实犯法,但乙肝携带者们的痛苦也需要被揭露、被看到。凡事并没有绝对的黑与白。

片中那句经典的“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其实是来自于涅槃乐队主唱 Kurt Cobain的遗言。

影片中还有两个超现实桥段。一个是伴随着杨利伟的新闻,在韩东手中失重漂浮而起的笔,另一个是在影片最后《一亿人的反歧视主张》刊登在头版,小竹手中的《京城时报》在人群上方飞舞。

杨利伟的航天梦与韩东的记者梦,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在自己的故事里挑战“不可能”,失重的笔与飞舞的报纸则是将所有的梦想以一种极其梦幻的方式连接了起来。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片中处处埋着这样的巧思。在很多时候,宏大叙事与个人悲喜都是并肩而行的状态。

理想主义不死,心中信念不灭,一切都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做出改变。

正如《不止不休》的英文名所说,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但就像片中说的那样,时间久了,很多人仅仅只是把工作当成一个职业而非自己的理想。

但在片中,我们见识到了为理想工作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一件事。

尽管很多时候,传媒、电影、各行各业的处境还是很艰难,但仍旧有良心媒体、优秀的创作者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以手中之笔,作信仰之筏。

我相信,好的新闻和电影都有能让现实变得更好的能力。出于这样的角度,我坚定给了本片四星。真心希望以后这样的国产电影越来越多。

“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Seeking asylum in an immortal cause.)”——这句话出自韩东喜欢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

最后送上这句话,与大家共勉。

 7 ) 二三事

作为当年的媒体民工——03年虽然还在上学,但是已经在给一些媒体撰稿了,看这部片有种若即若离的亲近感。毕竟没有在社会部或者经济部之类的地方呆过,一般全年比较鸡血的时段不过是各种奖项颁发。唯一一次感觉离“刀山血海”最近的一次,是跟摄影同事去帮忙跑娱乐内容,娱记摄影大哥们都是真大哥,一胳膊肘挥过来,我们这些平时在各种展览里不忘社交距离的社恐们望风而逃。也是说实话没有太受过罪,太娇气,连为了抢文化名人的死讯去蹲各大医院这种活儿都没干过。后来对那些报纸要害部门的印象最深的事情,是某同事被判刑了,个中曲直到现在我也没搞明白,是他真的收钱办事了?还是被报复了?还是兼而有之?在世纪初那个年代,似乎皆有可能。

那个年代的记者们,很像是某种法外狂徒,当然有很多英雄,不过泥沙俱下的也不少,印象里有好多特别复杂的人物。不过这些肯定是另外的故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讲出来了。那些当年探究真相的英雄,如今也有不少投入另外的阵营,摇身一变成为资本大鳄或者其他什么不能说的巨物的影子,还有一些则已经流徙他乡。有些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本雅明描述的那个世俗媒体发达的时代,也受益良多,用胡子的话来说,写报屁股文章也能混点银子。但是那个时代很快就消失了,现在想起来,可能也就比那一年的大脚印烟花持续的时间多了没多少吧。回头来看,还是会为之感动,那是似乎什么都有可能的年代,可能是迄今最贴近“中国梦”的时候吧。那个野蛮但生机勃勃的年代,像一片什么都有可能出产的土壤,种出来活下来到今天的产物,有好有坏,但多多少少都受到影响。但毫无疑问,那个年代也有各种问题,包括电影里被诟病的镶边女角色,也是那个年代的常态。

“你在西祠的文章,是我置顶的”。张颂文台词里所说的那个版,大概是西祠的“记者之家”,有朋友是那边的版主,后来也是某大刊的头面人物,也不是名校毕业。作为那个靠网名和名下的文章就能行走江湖的年代的亲历者,回想起来,可能还是因为网速没有大跃进,拍照手机还没有出现,视频还不是主流网络生态,大家才能可以靠文章走天下吧。我还记得早年给老六交稿子,为了节约流量,所有稿子都存成txt格式,如今很难理解这种数码抠门,当时如果有豆瓣抠组的话,甚至都可以去投稿。在电影的主创名单里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也都是网友,可能线下见过,也可能只见过照片?有一种重温20年前的网络生态的感觉。

其实电影里白客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能拍一部长片。矿难就不说了,乙肝在那个年代确实让很多人谈之色变。胡子也得过乙肝,他颇写过一些和他的肝有关的诗。我还记得当时他告之我他是携带者之后,作为一个非常谨慎小心的人,我学习了很多相关知识,然后去医院注射了乙肝疫苗。我当时还在上学,校医院的医生听说我要打乙肝疫苗之后,有点惊讶,问我是哪个系的,然后扭头问同事,xx系是有乙肝的么?确认了没有,大夫说那还好。打好之后,在医院碰到认识的老师,聊天问我哪里不舒服,我回答来打个乙肝疫苗,老师满脸震惊,说为什么要打这个!有谁得了乙肝了么?我都忘记了我有没有把胡子的情况告诉我父母,不过我和他结婚也就是头一天给他们打了一个电话,大概率 是根本没有告诉他们吧。胡子还在的话,我猜他会喜欢这样一部电影吧?我还记得他为之苦恼的时候,虽然似乎某大没有为此事难为他。不过歧视与疾病的污名总是在那里的,不是这个病也是其他的病,印鉴不远。

电影里得乙肝的同学本人就是法律生,却不愿意去改变现状,这是电影里没有说可能也不太方便说的那个年代的另外一面。除了新闻,法律也曾经是那个年代的热门专业,人们似乎都愿意相信,世界的不公总可以改变。真实的情况也不是结尾那样,法律诉讼在整件事当中居功至伟,与媒体工作者的努力不相上下。但是要是这么拍的话,是不是就立项都没戏了呢?

不管怎么说,发生过的事情,能记录下来,哪怕不够全面,也好过遗忘。

 短评

不平则鸣,不止不休。愿有一天当你被阴霾笼罩时,会有韩东替你发声,更愿今后的每一天,你我都能成为“韩东”

5分钟前
  • 大罗
  • 力荐

前半段铺陈了太多内容,北漂,暂住证,矿难,卖血,乙肝代检,新闻业内部的竞争与黑幕…到后半段只剩下关爱乙肝病人,像是卫生部关于传染病的科普宣传片,结尾太仓促,整体看下来感觉什么都说了但又什么都没说。有些台词和镜头太过刻意,苗苗和白客在出租屋抱在一起和白客被乙肝病人围殴躺在地上质问他们为什么逃避然后彪哥出来道歉这两段,刻意得头皮发麻。白客写稿的时候笔飞起来和最后报纸飞起来这两个超现实镜头,感觉像是在用一种拙劣的技法在表达一种并不需要这样表现的情感,因为剧情很简单(尤其到最后),情感也很简单,这样表现反而显得多余。

7分钟前
  • 电影是安眠药
  • 还行

省流:我真的so sick of厌女导演。感觉像一篇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了一个小切口的社会问题,安全得体,中规中矩,点到为止的毕业论文。处处有我不是药神的影子,男配和王传君长的也太像了,昏暗的灯光下众人在巷子里发声的场景也像…然而又没有那么刺痛、深刻、震撼、有力。最让我不适的就是苗苗这个花瓶工具人角色,作用就是撅着嘴看男主、给男主当妈喂饭、帮男主买报纸喊韩东你看,为什么导演要设置这个角色啊?有什么必要吗?选张颂文是提前押宝了,但是给张颂文的戏份也太工具人,就是扯工作证烘托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男主为了心中理想放弃头版,放弃工作,被房东不提前通知就赶出去,一个无论如何落魄都陪在身边的美丽贤惠女友,最终还原真相,buff叠满了,虽然想不到这个题材别的拍法,但是如此平庸还是有点失望。

11分钟前
  • :)
  • 还行

“在这世上发生的事儿,有哪件是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呢?”作为一个报社几十年老记者的女儿,一个曾经怀揣新闻理想、考入中传,如今却离理想主义时代越来越远的记者,我从韩东初入报社实习开始,看得几度泪目。电影有遗憾的地方,但在国内能看到这样的题材令人敬佩。张颂文老师太棒,继风雨云后又见出神入化的演技,跟白客的师徒对手戏也很精彩,科长又圆煤老板梦。新闻和电影都有可能改变现实,希望以后这样的国产片能更多一些。

15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在我看来,电影有三种,一种是“怎么能这么好看”,另一种是“怎么能这么难看”,还有一种是“本可以很好看的”,这部电影属于第三种,最主要的原因出在剧作上,这么好的题材好可惜。

19分钟前
  • 料事如鬼
  • 还行

选新闻主题,走写实路线,但由于不敢直白点明、塑造对立面,全程有种对着空气打拳的感觉。最后结局更是离谱,时间一到马上叛变表忠心是吧??

21分钟前
  • 星野
  • 还行

年度华语电影预警,在电影院里哭成狗,年初还许愿过想看到中国的新闻戏,没想到下半年就实现了。在华语影人面对权力的倾轧都不得不集体噤声之时,仍然有人迎难而上,用电影为弱势群体发声,影史也一定会为他留有一个位置。

23分钟前
  • 克雷蒙
  • 力荐

TIFF20,6.3/10,现实主义的选题挺好,有一帮大咖帮忙让影片整体质感以及音乐都提高了好几个度,把整部片子水准拉到及格线之上。白客前半段演的不错,后半段有点拉垮,宋洋和张颂文还是很稳,苗苗有点打酱油,贾樟柯客串的煤老板拿捏到位。内容上想表达的有点多,中间纪录片式的视角不断切入打断情绪,以至于最后的高潮部分仅仅变成“生理”上的高潮,达不到精神共情。相比影片本身,映后贾樟柯的QA反而更有趣些····

28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特别讨厌韩冬站在门外指责乙肝病人“懦弱”那场戏 期待值太高 又又又一次落空

31分钟前
  • Cleopatra
  • 还行

开篇就提到暂住证,眼前一亮,让我想到《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这篇报道可以说是我的新闻理想基石了😭现在回看,21世纪初期的记者简直是神,谢谢电影带我回到那个热血年代,矿难、代检、站街、医疗黑幕、行贿受贿,什么都能写,写了都有用,记者的笔应该是刀剑,而不是礼炮。

34分钟前
  • 啊么吸溜
  • 推荐

是部好电影但是配乐过度密集很影响观影,像“药神”一样的类型片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这种过度强调文本而忽视影像的趋势让电影变成一种工具,我总是相信一部好的电影是让每个人看完有不同感觉的

38分钟前
  • LN
  • 还行

前半段挺好。但小竹的设置分明是可有可无,当一个角色对整个剧情起不到任何作用时,这个角色就是极其失败的!男导演们一如既往的批量生产单调、乏味、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女性形象,让人恼火!韩东提两个重重的行李箱在前,小竹两手空空在后,现实生活中不会是这样,极其恼火!她既不能作为韩东留在北京拼搏的理由,也没有主体性的价值,仅仅作为一个吸附形象存在。塑造了这样的女性形象,只能说明创作者们对女性的想象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够让人恼火的!😡后半段,三言两语(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傲慢话术)就说服了一直以来被歧视的群体,毫不费力就聚集了群体力量,未免太容易了点?整体显得头重脚轻。

43分钟前
  • 阿卡西
  • 推荐

除了结尾过于仓促非常优秀了,越来越严峻的大环境里能出现这样一部电影,做到了聪明的激流勇进,另对中国人来讲还多了一份千禧年的nostalgia

45分钟前
  • 心是鬆餅的獵手
  • 推荐

要是这片子看了一半我就有事离开影院了 我会念念不忘 可惜我看完了

46分钟前
  • 煎饼菓子兔
  • 还行

张颂文一出场我就泪目了,看他风尘仆仆穿个旧皮夹克,带着报业黄金时代的气味回来,为自己失落的遥远的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新闻理想,哭。

49分钟前
  • 李荒原
  • 推荐

导演与制作团队是真的挺厉害. 在表达、市场、审核等各方面之中做了权衡, 结果还是令人钦佩的. 3.5, 有几场戏实在不是我的口味. ( 科长演戏真不错! ) ( 感觉要大卖 )

50分钟前
  • 阿伦和饭师傅
  • 推荐

质问乙肝病人为什么逃避问题真给我看笑了,尤其这还是个设定为对大众极具同情心所以撤稿的记者,非常有讽刺性。

52分钟前
  • Float
  • 还行

1.女主角完全沦为挂件2.乙肝到底是个什么病?当医生在车里说出三项传染途径时,我心都凉了,那么这和艾滋病区别在哪儿呢?这一区别不挑明,没有给观众做好心理疏导,作为商业类型就是失败的3.让理想主义者的坚韧成为天真,胜利成为奖励。

54分钟前
  • 白马败家子
  • 还行

太刻意了…工具人苗苗一句“我们来北京不是来干这个的”太刻意了;白客冲着镜头笑着吃东西太刻意了;朋友离开北京的离别戏太刻意了;临近结尾处白客的演讲也太刻意了…就显得没那么真诚。讲的也有点杂,本来讲记者为主体,聚焦报道真实与伦理道德,乙肝又变成主体,最后白客又结合自身来了一段身份认同的演讲,反而“真•主体”本身的报道显得没那么突出了。中间穿插着纪实影像,临近最后告诉我们这些纪实影像也是后期拍摄的,就有种被骗了的感觉。不过张颂文和贾科长刚出场的时候真好。大波浪客串,结尾一首joyside ,一首大波浪,乐队实火。

56分钟前
  • 盆满钵满赵➕
  • 还行

4.5 结尾泪奔。众多不可说中仍有值得讲述的,时代表达非常鲜活。制作质量和团队堪称中国顶配。向导演和科长致敬。

60分钟前
  • maud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