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五步

剧情片香港2016

主演:林耀声,胡子彤,廖启智,谈善言,岑珈其,潘灿良,王思敏,税瀞熙,林海峰

导演:陈志发

播放地址

 剧照

点五步 剧照 NO.1点五步 剧照 NO.2点五步 剧照 NO.3点五步 剧照 NO.4点五步 剧照 NO.5点五步 剧照 NO.6点五步 剧照 NO.13点五步 剧照 NO.14点五步 剧照 NO.15点五步 剧照 NO.16点五步 剧照 NO.17点五步 剧照 NO.18点五步 剧照 NO.19点五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30

详细剧情

  阿龙(林耀声 饰)和细威(胡子彤 饰)是一对在香港屋邨长大的难兄难弟,终日游手好闲,惹是生非。卢校长(廖启智 饰)力排众议组建香港第一支华人少年棒球队——沙燕队,招揽包括二人在内的十名“问题学生”入队。青春郁结的沙燕队众人,被一场又一场的大败羞辱后,在放弃与坚持之间徘徊,一念之间、挣扎之中,他们修炼勇气、突破自己,战胜郁结,打出自己的光辉岁月。终于,沙燕队迎来了与强敌日本水牛队的终极一战……

 长篇影评

 1 ) 青春的赞歌

只要不断坚持,勇于踏出半步都有可能扭转胜局。 最近由于这部电影,突然想起了以前占中事件发生的时候,朋友怒气冲冲地和我说堵成什么什么样子,情势多么严峻。我当时并没有同她一样的心情,但也默默关注了新闻。 这部电影大概激发了我心里的一些莫名情绪。 阿龙和进威从小一起长大,一个带领球队走向冠军之路,一个杀人未遂反被殴入院。 你要么成功,摆脱贫穷的生活;要么失败,恶性循环到底;即使残酷却是现实。 不能否认的是,这部电影是热血青春时代的证明。在这样的青春里,在一次次失败后的尝试,有人败给了自身的弱点,有人战胜了对自我的恐惧。

 2 ) 我不想那么被动——关于成长,改变

第一次写影评

第二次看这部电影,依然感动,不懂评分为什么低,政治什么的没留意,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关于成长,改变,在阿龙身上,多少看到自己的影子。

校长套路阿龙

校长套路阿龙,让细威误会阿龙,间接导致阿龙和细威闹翻,其实是因为他看出了一直以来,阿龙都是靠着大树去得到最低的期望满足,降低了自己对美好的追求,只有离开大树(细威),没了依赖,阿龙才能成长,才能活得更自我。而在当时环境,细威和阿龙渐行渐远,我觉得是必然的,就像他们会离开公屋,阿龙妈妈离开阿龙等,所以校长的套路,只是加速了整个进程,给阿龙一个推力,而阿龙,其实非常需要这种推力。

细威让阿龙跟他一起走

对于细威叫阿龙走,阿龙没走,选择留下做投手这点,弹幕有人问细威,如果是阿龙叫你走,你会走么。我的看法是,他会的,对他这种性格,年龄的人来说,义气是比理性,利益等大多数东西都重的,而且,他一直以来都有勇气,说做就做。其实阿龙也一样,也讲义气,从他后来砸校长办公室,退出校队就知道。

大树

每个人都有他的大树。

没有细威,阿龙可能渡不过很多难关,可能被欺负得更厉害,以一种更压抑的姿态成长,但,在细威陪伴下成长的阿龙,终将会长大,与细威变得不再那么熟悉,远离原本的成长环境,走向新生活,在离开那瞬间,感谢细威,感谢过去,在新的生活了,记住有过他们,我认为,可以了。

对我来说,最大的改变,是大树再没出现在我身边,这一个我成长的地方,逐渐变得越来越陌生。

电影句子

最后,主题曲《沙燕之歌》也很好听,很有feel啊。

 3 ) 《點五步》純粹熱血的青春

台灣拍一部與棒球有關的青春電影不奇怪,如《KANO》看完到日本關西去,還得到甲子園棒球場看看那歷史館,再在有《KANO》的標記前拍張照、打個卡,以示對棒球的熱愛。就連喜愛籃球、熱愛籃球的《灌籃高手》迷都不免到日本鎌倉那個平交道留個念,以示青春對於運動的熱愛。

關於「運動」的電影,台灣拍得不算少,那些「力爭上游」為了「有個好將來」的故事,總是鼓舞不少躁動的青春,也收留無出發洩的熱血。台灣拍這類電影不足為奇,但香港要拍部跟「運動」有關的電影還真不常見,特別是在香港不太盛行的運動:棒球!

有關棒球的電影,在台灣有國球之稱的運動,也還真不用一部電影來陳述那些跟棒球有關的細節。只要稍稍有在看比賽的球迷,能說出的經典、如數家珍都可以描述得非常熱血動人。但是棒球在香港不是太熱門的運動活動,要把這個真實的棒球故事改編得引來共鳴,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青春是熱血的,運動和打架都是。這個真實故事的年紀是少棒,改編後成為血氣方剛的青春,到底要怎麼讓一群青少年開始有著「對自己負責」的自我意識?讓那些在未成年以前的自我躲避可以自我正面迎擊?運動的輸贏,便是一件最好消耗體力,又能激發出挑戰人生的熱情。

《點五步》是一個二十五歲的導演,拍的一部關於青春的電影。雖然棒球在香港電影裡還需要稍微以教練的角度說明簡易的規則,但那也如實陳述這項運動並不是可以拿來作為「人生目標」的追求,就將這部電影的主軸直接擺放在「自我追求」的期許中。

電影中當然不乏在所有青春運動電影裡那些,從自我的懷疑、放縱,到面對比賽時慘輸的不甘心,被激勵出的求勝心,或者不斷會被提及的「態度」。但我更喜歡的是練球以外的生活日常、細威與阿龍之間的情誼、香港屋邨的景象,以及青春小小的愛情萌芽。

為了立爭上游勵志的運動電影看久了會膩,那句「教練我想打籃球」的浪子回頭真情告白有時也會讓人心想「為什麼非得回頭不可?」這部電影這兩樣都沒有,反而更動人一些。動人的不是「我要往上爬」也不是「浪子回頭金不換」,而是專注地完成一件事,是沒有任何人知道的一項運動比賽,也是在心裡的自我突破。

比賽的結果最終是贏了,電影裡的香港代表隊「沙燕隊」像個傳奇似拿下當時比賽的冠軍,也成為現時沙田橫跨城門河的沙燕橋命名的由來,但棒球仍舊沒有成為香港的主流運動。阿龍和細威的未來還在不斷更新。

誰說「專注地完成一件自己本來以為不可能的事」就一定是為了「將來」呢?誰說一定要有「未來」才能賦予生命一些「意義」呢?二十五歲的導演,拍一個真實改編的故事、拍一個沒有未來發展的運動,完整呈現純粹熱血的青春,也正因為這樣的純粹也讓未來更有無限的想像可能!

//link.medium.com/C31iRnJM6U

 4 ) 这就能代表去年“纯港片”最高水准?

在第36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名单中,《七月与安生》、《美人鱼》、《寒战2》、《树大招风》四部电影无论市场表现还是观众评价上,都是当时最受关注的影片。与这四部一起提名的,还有一部从名字上完全看不出题材的《点五步》。有趣的是,这部电影在提名的五部电影中,也是唯一一部没有“内地背景”的影片。所以这届金像奖中上,《点五步》应该代表了“纯港味”电影的最高荣誉。但看完影片后有点失望的是,这部电影充其量只能算是“不失不过”。

       从题材看,这部电影讲述两个从小一起成长的好朋友,从不良少年转型做棒球运动员的故事,也取材自曾经在香港发生的真人真事。在华语电影中,运动题材的励志电影并不多见,不过此前台湾的《KANO》在这一类型题材算是完成的不错。所以,只要中规中矩讲个好故事,这部《点五步》的质量自然也不会太差。综合以上前提,这部电影极有佳作的潜质,但新导演还是犯了通病,这部电影目前看揉杂进太多跟电影主题无关的元素。

       从两位主人公设定来说,从性格设置上并没有太过独特。有能力、性格张扬的大哥范进威,从小照看着胆小、内敛的小弟谢志龙。在机缘巧合下两人开始一起打棒球,并逐渐热爱上了这项运动。按照常态理解,故事的发展模式就是,两人在训练中遇到各种挫折,不断想放弃,然后两人间也会因为各种事出现各种冲突,但最后齐心协力取得好成绩,这也是体育题材比较合理的剧情走向。毕竟运动励志电影,故事核心主题一定是男生如何通过一颗不屈服的心,去战胜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但这部电影的导演显然不满足于循规蹈矩,在两位主人公的生活背景上不断加码,但效果又莫名其妙。比如谢志龙的家庭环境,母亲被父亲骗到香港,婚姻生活并不幸福,最终于警察搞外遇后决然离家。这种设定,从全片感觉下来,除了为抒发创作者一句“我以为不出声,一切就不会改变,但其实不会” 外,对于主线剧情,或是这个题材的推进、补充、升华没有任何帮助。

       另一位主人公范进威的安排就更加诡异,这个人物性格要放在其他电影,更像是传统反派的设定。但因为这部电影是和主人公一起长大,所以一直是一个可靠仗义的大哥设定。对于范进威来说,在练球过程中,一开始一直具备优良投手天赋,结果因自视甚高,再加上忽无视队友遭到嫌弃,一气之下放弃了所有。这本来明明最后是“浪子回头”的路线,结果这位仁兄却果断转型古惑仔,砍人时脑袋被开最后进了医院。

       当然,也没有谁规定运动题材的电影,主人公不可以这么设定,只是这么设定的最大问题,就是太过复杂的支线,严重影响观众真正去感受比赛带来的情感。对于棒球运动来说,对团队强调很是重要,影片在配角上也是如此,把沙燕队的“牛屎”、“班长”塑造的较有特色。但回归到赛场表现上,这部电影就没有做到让观众能过于投入感情。除了“沙燕队”外,更是没有一个对手角色能被人记住。

       对于棒球比赛的表现,能展现出的热血感,几乎都是游击手或外野手不停在地上慢镜头的翻滚。其实棒球比赛最大的魅力,至少从比较成功的棒球作品看,就是投手或是击球手对决时的那几秒钟,或是一些如神般存在的外野手队友。但这部电影确实没有捕捉到任何棒球比赛抓人的细节描写,最后决赛中,对强手的神反转更是缺乏代入感。当谢志龙鼻子被打出血后,整个状态迅速狂飙好几级,然后球队梦幻逆转,为何这个时候又恰恰回归到最俗的表现手法?导演的思路确实难以捉摸。
  
       这样一来,整部电影唯一明星“廖启智”的表演,也就停留在为剧情穿线的状态,那段挑拨两兄弟之间的“宫斗戏”,更在电影中太过违和。以至于当校长说出传统热血台词,类似“要认输一切就输”时,感人程度都大打折扣。

       当然这部电影的问题,就像电影名字一样。看完电影才发现,“点五步”只是在班长情急之下随口编纂的一个词,至于为什么要用这个作为片名,有机会还是等导演自己阐述吧。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部电影无论是不停出现“坐井观天”的镜头,还是各种明示、暗喻的台词,甚至是游行场景直接纪录,已经基本宣布这就是一部披着“运动题材”的伪政治片。开篇“占中”的画面,一下就让人兴趣大打折扣,如果香港电影所谓优秀的长剧情电影,已经真的离不开这些,香港本地电影人还不断认为这才是代表香港精神的佳作,那么接下来一批创作的视野也势必会越来越窄。那么“纯港味”电影的日渐没落,也将开始从内外加速。所以,与其不停抒发自己解不开的胸襟,不如视野放开一些,去真正感受时代当下的好与坏。

 5 ) 挺好看,没问题

看了删减版,来豆瓣才知道这部还要带点政治倾向。不过这有什么问题?最有问题的不应该是你只能有一种被许可的倾向吗?对异议不舒服的人是因为自己不能有异议吗?什么?不够一百四十字还不让发?那最好是豆瓣显示我还差多少字呀!够了吗?还没够。够了吗?还没够。够了吗?还没够。够了吗?还没够……我真没啥好说了

 6 ) 片中大部分情节都是在刻画主角的内心挣扎和成长烦恼,所以在棒球方面才会有顾此失彼的感受。

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内电影院看棒球电影,这张电影票对我来说非常有纪念意义。 配乐我给8分,但是剧情我只能给6分。 电影中想要传达的思想挺清晰的,然而谈及中国青春片总少不了怀孕这种狗血设定,有点让我蛋疼。片中棒球比赛的表现力很糟糕,最后一场比赛镜头切换可以说有些混乱。虽然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用它和《KANO》作比较,但是还是感觉这部片的表现力真的不足。有训练的镜头,但给我的感觉是:一群孩子,嘻嘻哈哈的训练,莫名其妙就变强了。个人认为棒球电影中的训练镜头应该是非常刻苦的,导演在这方面的细节描写有所欠缺。

 短评

开头略别扭,占中略强行,感觉摄影从头到尾都有些用力过猛。题材还是很好的,剪辑还是很好的,配乐也还是很好的。对阿龙和细威的之间羁绊共鸣满满。Weeds on Fire, 燃烧的大麻 ,英文片名真朋克。

5分钟前
  • Andrew
  • 推荐

体育片只是形式,借回顾青春去回溯97前的港英时代,青春时的热血和现今的无力,即便掐头去尾,意识形态依然不言而喻。单论体育本身,也是一股80年代TVB老剧的范儿,导演想说太多,最后情绪太猛,不懂克制。

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浸大影业荣誉出品。

12分钟前
  • Marilyn
  • 推荐

我以为可以一直任性下去,但就像一场球赛一转眼就打到了最后一局。人最难的就是突破自己的懦弱和恐惧吧。会是今年金像奖的大黑马吧?

17分钟前
  • 盲忙
  • 还行

与十年遥相呼应的诚意佳作

20分钟前
  • 罌至
  • 推荐

香港人必選給的五星

23分钟前
  • laicow
  • 力荐

金像八项提名片,看的粤语点映版,果然拍体育片还是得学里斯芬塔尔那套语言啊, 摄影满满力量和速度的崇高感 。音乐突出一度抢戏,体育竞技本身倒缺乏起伏和看点,高潮戏更是完全依赖慢镜和平行蒙太奇。至于步伐倒退回签署某条约之前的1984所暗含的意识形态就不多说了。男主角神似大神木村拓哉。

25分钟前
  • 喻鸣
  • 还行

不沾政治是拿不动摄影机还是拿不到奖?在青春运动片中夹带私货、政治投机,这是电影人的态度?片中江河日下的香港,正如你们手中江河日下的港片,都是自作自受!影片的最后阿龙说,80年代是香港最辉煌的年代,也是他最想要回到的日子。很抱歉,80年代的港片,也是最辉煌的,远胜如今你们拍出来的港片!

29分钟前
  • 电影那件小事
  • 较差

大卫认识玛嘉烈之前,是个棒球手~

33分钟前
  • Redux
  • 推荐

友情万岁,但有时候,友情会让一个人习惯依赖。

38分钟前
  • 小小斌
  • 还行

點五步跟Kano完全無可比性,Kano 三小時無尿點,點五步沒太多高低起伏,硬要加X中的場景,以及太多話題性硬塞進去了,好好的棒球電影就拍棒球啊,不知道為何非得要拉那麼多香港問題進去!

39分钟前
  • 五十级皮神
  • 还行

以青春做主打的电影 仍是第一届“首部剧情电影计划”得奖作品 故事改编自80年代首支华人少年棒球队“沙燕队” 成立一年即击败棒球强国日本队 故事励志兼热血 戏中饰演校长的廖启智 希望电影带出的讯息能鼓励年轻人 就算读书不成也有其他途径可发挥专长 本片令人怀缅年轻时的感觉 有励志 热血和屋邨情怀

42分钟前
  • 李小庫
  • 推荐

首映,很燃很热血,作为导演处女作,青春友情、体育竞技甚至生(zheng)活(zhi)状态全都想表现,戏太多,让内容有些过满(删点内容会更好),但整体效果还行,青春与竞技两大元素拿捏妥当,场面燃点很高,新演员都很出色,廖叔本色发挥,排球妹谈善言不错!

44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啊!榄球一定不要拍成这样啊

48分钟前
  • 陈小鱼
  • 还行

《狂舞派》《哪一天我们会飞》《点五步》这几年打着“纯港片”旗号的港产青春片,几乎用了同一种节奏和叙事,甚至连主题和题材都一样,无非滥情柔软的成长故事,本地意识加一点热血励志。香港电影打算篡夺台湾电影小清新的宝座吗。

53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掐头去尾就很好。非要上升到 社会衰落 也是有点牵强突兀。

54分钟前
  • Kerrverifield
  • 还行

“你话这是幼稚 请幼稚试一试”

56分钟前
  • vivi
  • 推荐

明快,乾淨。加了青春元素的棒球片,配樂也恰到好處。決賽時的雙線設置其實稍微有點刻意,拍得好的運動題材真的讓人想不被感動都難。和雨傘運動結合起來細想其實略突兀,但是第一次真正有對此心有戚戚的感覺。

1小时前
  • 凌麦儿
  • 推荐

再看不上香港,他们还是拍出了这种“不卖座”的片子,现在内地电影人的嘴脸,比北上“捞金”的香港导演们,更无耻啊

1小时前
  • 扭腰客
  • 还行

每个人都有走出自己的第一步,可能会慢,但起码你有改变过自己

1小时前
  • Queenside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