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班底

剧情片德国,美国2006

主演:西恩·潘,裘德·洛,安东尼·霍普金斯,凯特·温丝莱特,马克·鲁弗洛,派翠西娅·克拉克森,詹姆斯·甘多菲尼,杰基·厄尔·哈利,凯西·贝克

导演:斯蒂文·泽里安

播放地址

 剧照

国王班底 剧照 NO.1国王班底 剧照 NO.2国王班底 剧照 NO.3国王班底 剧照 NO.4国王班底 剧照 NO.5国王班底 剧照 NO.6国王班底 剧照 NO.13国王班底 剧照 NO.14国王班底 剧照 NO.15国王班底 剧照 NO.16国王班底 剧照 NO.17国王班底 剧照 NO.18国王班底 剧照 NO.19国王班底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44

详细剧情

威利(西恩·潘 Sean Penn 饰)是生活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名政治家,对于自己的仕途,威利有着非常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长久以来,在南方种植园里工作的农民们都遭受着非常不公平的待遇,威利亲力亲为的为他们谋求福利和权益,久而久之,威利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农民们在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的同时,也极力的拥护着威利,将他视为他们的领导人。   在选举中,因为得到了农民们的大力支持,威利最终顺利的被选为了议员,可是,在他手握的权利越来越大的同时,威利也逐渐的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为了向上爬,他开始无所不用其极的来打压竞争对手,玩弄权谋手段。

 长篇影评

 1 ) 肖恩潘演绎了一个小流氓形象的政治家

买这部片子确实是出于庞大的卡司班底。因为一部去年的片子都没有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充分说明其在剧情上肯定一般,所以压根儿也没有很高的期待。正所谓期望越低,失望越低。有以下几个观后感:第一,肖恩潘演绎了一个小流氓形象的政治家。对于肖恩潘,我个人没有特别的喜爱获厌恶,但是在这部片子里,他演绎的Governor在我看来内涵不足,作秀有余。不知道原著是怎样塑造这一形象的。第二,整个影片以Jude Law的视角来叙述也未免不够有说服力,因为他很早就已经成为了肖恩潘手下的一只狗。但Jude我还是很喜欢的,有梁朝伟的影子,难怪会去拍蓝莓之夜。第三,凯特温斯莱特肯出演这样一个小角色我觉得很不值得,戏份少的可怜却又不出彩,不知道她怎么想的。最后,剧情实在是拖沓,分散,没有一根的主线贯穿。中间我看不下去的时候还做了些别的事,十多分钟回来再看也丝毫没有连不起来的感觉。最后的最后,如果有可能我希望看一下原著小说,或者1949那版电影。

 2 ) All is oneself 's king!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国王。
大爱这部《国王班底》,西恩·潘、裘德·洛每一个角色都诠释得极为出彩。昨晚熬夜看完这部片子,因为被深深地震撼了,久久不能入睡,干脆起身翻阅了观众和影评家们的评论,试图从中找到共鸣和更深的解读。细细看来,竟然有很多烂片的评价,真是非常无语。不喜欢也不至于就一部烂片来否定吧?说实话,电影本就是有观影群要求的,没有一部影片可以做到人人喜欢,个个满意。以“烂片”一言以蔽之的评论,我只能说太偏颇且不负责任了。
裘德·洛对杰克的演绎非常到位,一个有着理想主义情怀的年轻人,为着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和正义,坚定而不懈,非常赞赏杰克对自己梦想的执着和忠诚,即使在面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艰难抉择时,他依然选择了忠实于自己的内心,看到这里,内心特别想为他喝彩。感人的是裘德·洛对角色的把握和演绎,帅哥洛的气质很吻合这个角色,并且他精准地表达出了杰克的迷惘和坚持,裘德·洛本身就有一种贵族气质,在本片中也很好的展现了这一特色。
西恩·潘是个老戏骨,把一个有着信仰和追求的下层人士追逐梦想的癫狂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看到很多影评说不喜欢西恩·潘的表演,理由是他演得太用劲了,以致演过了,事实上,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觉得西恩·潘对威利的演绎也是极到位的,一个有着正义感的小市民,一个对狂热的追寻理想的下层人,他的神经质的癫狂状态也正是他吸引杰克和底层民众的热点,他有着为梦想不懈追求的执着和狂热,他从内心里是想为底层的大众做事,谋求福利,当然,最终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实现他自己的理想和政治抱负,他的癫狂正是他吸引注意力的焦点,西恩·潘完美的再现了一个小人物试图跻身政治上层的艰难和努力,当然,你可以不喜欢威利·斯达克这个角色,至少,我是不喜欢威利的,但是不影响我对西恩·潘的喜爱,他没有演过掉,正是他的精准把握和完美演绎,才让我们对这个角色有喜憎爱恶,你可以有,但请不要侮辱西恩·潘,他演得非常好,这个一个角色让他来把握和演绎,应该是游刃有余的,不存在演技不足,或者演过头的可能。威利·斯达克确实是疯狂的,试想他如果不是这样,又怎能吸引杰克成为他的幕僚呢,又怎能从底层一步步走进政治核心圈呢?!所以,西恩·潘的演技和演绎毋庸置疑了!
现在来说说安妮这个角色,这是一个梦幻般美好和不真实的形象,至少在杰克的心里是,他一直把安妮当女神一样供奉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以至于当安妮一丝不挂地躺在他的床上时,他竟然无法像想象地那样去完成他们爱情的升华。他没有把安妮当成一个女人来爱,而是当作一个梦,一个女神去爱了,只能远远地看着,在心底供奉着。用我们老祖先的话说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所以,当安妮沉沦为威利的情人时,他痛苦的眼神和蹒跚的步履击穿屏幕,只刺透我的内心,那是梦想破碎了一地的痛苦,是女神跌落尘埃的沉沦……
关于杰克在寻找亚当时,下车前对安妮展开的那个笑容,我也是心下安慰,他已经成功处理好自己内心的跌宕起伏,用一个朋友的微笑和温情来安慰慌乱的安妮,这时,他们不再是爱人,而是朋友,是发小。
关于亚当,我竟然跟一个影友有同感,我是感觉到他对杰克的感情不仅仅是友情那么简单,在我的观影感觉里,他和安妮都是爱杰克的,他们是青梅竹马的发小,一起快乐地长大,慢慢地,(待补)

影片在结构处理上也非常完美,开头出现的路易斯安那州的地板,在结局时,威利·斯达克和亚当的血慢慢地蜿蜒着汇合到一起,这个画面定格为结局,隐喻了什么呢?
……
吃过饭再来补

 3 ) 曲高和寡的国王班底

这电影是根据小说改编的,而小说是根据真实人物创作的。然而在看电影之前,千万别看原小说,以免被先入为主的观念占据头脑。导演表达的不同于原小说,也远非“权力使人腐化”等陈词滥调所能表达。这部电影包含了太多的东西,我认为,它的主题在于表达权力、司法、舆论、真善美之间的关系,理想政治与权力运作现实之间的差距。
这是一部不容易看懂的电影,电影本身的倒叙插叙足以让人迷糊而放弃,太多的象征寓意容易被人忽略,更要紧的是你必须具备一定的哲学与法学素养,足够深刻的洞察力,才能理解台词与剧情安排。
杰克- 波顿,一名记者,是故事的叙说者,也是故事的主角,象征着舆论。而我们大众就是舆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杰克 - 波顿,我们每一个人的最初都是理想主义者。
“寻找着一些东西,一个真相(a great truth) 或是一付眼镜,要先相信找到后是有益处的,很久之前,我找到一个东西,到现在仍死都不放,我一生的成功全都靠他,让我能变成现在这样子,就是一个原则……有些事不知道比较好……有本书称之为理想主义……”
杰克找到的东西,指的是判断事情的规则,这正是法官教给他的。电影中多次提到的弹弓与射击代表的正是规则和依据规则判断,法官依据规则司法,即使误判(瞄准鹰而打碎了吊灯) 也是一笑了之,符合程序正义是可接受。
后面有一段剧情,杰克寻找法官艾温的罪证,以其所习得的规则迫使法官自杀,做为无政府自由主义的母亲告诉他杀死了亲身父亲法官。这一段寓意着,舆论本是司法与无政府自由主义的私生子,司法教导舆论的判断的规则,本可以而不会去伤害舆论,而舆论却以此规则杀死了司法。
像征舆论的杰克与象征着真善美的前任州长的儿子ADAM 女儿 ANNA 一起成长,象征美的 ANNA 是杰克的一生的追求,杰克能够获得她而没有。舆论与真善美共生,真善美是舆论的追求,舆论能够达到真善美,却没有达到,美却被州长 SPARK 象征的权力玩弄了。象征完美的 ADAM ,也被 JACK 劝说为 SPARK 服务。舆论为权力粉饰,为权力伤害真善美的牵线,成为权力的皮条客、帮凶。
舆论天生同情弱者,追求正义。杰克与当时诚实正真的SPARK 相互吸引,因为两人有着相同的追求——正义。权力的本身并无好坏,权力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以用来做坏事,而权力的运行却是肮脏的,所以需要司法对它的控制。当 SPARK 不得不依权力运行的规则行事时,诚实正直的 SPARK 不再存在了,他已经成被权力控制了,成为权力的奴仆。
结尾时,ADAM 枪杀了 SPARK 然后被杀,两人的血液联成一体。诚实正直的 SPARK ,象征真善美的 ADAM ,他们也有着共同的追求,他们本来就是一体的,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一起成为政治权力运行的牺牲品。
袁 2011.4.28 ,

 4 ) 《国王班底》:都只差一步

(芷宁写于2006年12月31日)
   在观看之前,就听说米国影评界对《国王班底》(又名《当代奸雄》)评价不高,米国观众也不太买账,有一千多影迷毫不留情地给了个不及格的分数。基于过往的经验,对于米国人的观点,还是不敢完全苟同。不过也有国内网友认为该片相当失败,于是便颇为好奇地想知道斯蒂芬·泽利恩的导筒到底差到了什么程度。
    或许事前预防针打得太多,有点过了,所以没觉得该片差到了令人头疼或发指的地步,最起码是头脑清醒地看完了,看后也了无睡意,瞎想了片刻。
    或许是因为该片翻拍自1949年的经典影片,又有1946年获普利策大奖的同名小说为参照物,小说也有活生生的原型——前参议员、露易斯安那州州长胡龙(1893-1935),再说导演斯蒂芬·泽利恩以前的编剧作品,如《辛德勒名单》等太过深入人心,故而米国人在看之前一定已经被吊足了胃口,有人失望自然是难免的——要知道,期望和失望是双子兄弟。
    好莱坞“坏小子”西恩·潘在片中主演了这个时逢米国经济大萧条期的“草莽”州长,在小说和影片中此人叫做威利·史塔克。史塔克起初是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有热血的“四有青年”,他是片中所谓的“乡下人”出生,聪明刻苦,大学毕业后成为政府的税务登记员,因为洞悉大工程公司的不法勾当,而这里面牵扯到很多大人物,于是“草根”史塔克空有一身正义而诉说无门,便和他那做教师的妻子一同离职,打算回老家务农。
    命运似乎注定要让这个“草根”在米国政治史上留下点什么,他被“大人物”达菲相中,被忽悠地参加了竞选,却发现自己不过是政府用来分散底层民众选票的工具。史塔克悲愤了,在竞选演说时,他抛开准备好的刻板的演讲稿,义愤填膺地告诉人们官商勾结的内幕和自己被忽悠的事实,激昂奋进地诉说着平民的艰难和自己的抱负——只有乡下人才会理乡下人,现在是少数城里富人在主宰着这个州,他们挡在了你们和食物、薪酬之间,现在请你们给予我,你们的榔头,我将替你们去讨回属于你们的一切……史塔克到处演说,田间地头、工矿学校、沼泽荒野、街区旮旯遍布着他的乡音,他鼓励、他煽动、他设想,他许诺……终于,他的理想主义将最广泛的大众聚集在了自己身边……后来,他赢了。
    随着一步步地爬上权力的顶峰,以前那个滴酒不沾(只喝汽水且插两个吸管),忠于妻子,正直热情的草根,对史塔克而言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仅仅五年,史塔克便遗忘了自己的参政初衷,逐渐变异为自己曾唾弃嫌恶的腐败官员,沉迷于金钱、权力和酒色。在政坛上呼风唤雨,滥权舞弊,打压对手,独裁专横的史塔克没有忘记他还得有所依靠,他开始忽悠大众,拿人民的利益说事儿,“……他们阻拦着我,但是我不怕他们,因为你们是我的力量。” 被蒙蔽的大众仍当他是斗士、是救世主,支持他进一步入主白宫……
    因为人性的先天不足,既软弱善变又贪婪无厌,一个攫取型的社会底层人物在权力场上是会改变的。史塔克仿佛在演练着这个规律。权力欲极度膨胀的他喜欢站在州政府前宽敞的台阶上,面对着大众,头发蓬乱、挥动双臂、言辞犀利、激情澎湃地即兴演讲,这个场景被导演设定为夜戏,台阶上史塔克的侧影仿佛大独裁者。
    史塔克的幕僚杰克·波顿(裘德·洛饰演),这位出生于社会上层的前《记事报》记者,貌似对什么都无所谓,其实内心渴望着正义,史塔克早期为民代言的特殊魅力吸引了他,日后他目睹了史塔克的发迹、变质和死亡。但他绝非一个单纯的见证者,而是剧情的推进者,影片让他和史塔克之间爱恨情仇纠缠不清:史塔克的政治对头、被迫自杀的法官艾温是杰克的义父(其实是亲生父亲);史塔克搭上了杰克刻骨铭心的初恋、前州长女儿安娜;杰克的好友、前州长儿子亚当最终枪杀了史塔克……
    仔细咂摸咂摸,总觉得在该片有些地方有点别扭,仿佛得了轻度便秘,又如同隔靴搔痒,再好似导演斯蒂芬·泽利恩变身为一个心气很高却不得要领的猎手,想表现良好却难免于无心失手,当然也不能苛求他的每次出手都能“稳准快狠”。
    至于演员的表演,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艾温法官虽然只有三场戏,却令人印象深刻;相比之下,裘德·洛的对手戏还算不坏;倒是戏份最多的西恩·潘有几场戏有点太用劲,不过瑕不掩瑜。
    史塔克观看冰舞女郎扭动的那场戏所配的音乐,选用了著名的《只差一步》(Por Una Cabeza),这首探戈经典被许多著名电影青睐过,如《闻香认女人》、《真实的谎言》、《辛德勒的名单》。有人认为这样配乐很荒谬,而我却认为很有意思——西恩·潘距离最恰如其分的表演只差一小步,史塔克距离他进一步的政治野心只差一步,而导演泽利恩距离拍出一部好看的电影只差一大步。
若听片中所用配乐《只差一步(Por Una Cabeza)》,点击http://nicolew.blog.hexun.com/7112025_d.html

 5 ) 请不要拿OSCAR来衡量它

    当理想主义的血液与现实主义的血液发生冲突时,死亡就终结了一切。
  最后Stark的死 Adam的死 和Judge Irwin的死,是文明社会的悲哀,也是美国政界的悲哀,更是片中Jude饰演的Jack的悲哀。
  当Jack一点点被Stark同化的过程中,亲情、友情、爱情也一步步远离了他。影片中对他内心深处情感的描写与刻画实在是细致之至,裘德的表演可谓是相当到位,相比来说,主要刻画内心的Jude比更注重外部动作与肢体语言的Sean Penn更加出彩。
  Jack内心的矛盾一点点累积,但却因为Stark对他强烈意识的灌输而得不到爆发。他不断回忆教父Irwin教他打弹珠的温馨时光,不断回想自己与凯特温丝莱特饰演的Anne曾经那两小无猜甜蜜纯真的美好爱情,也忘不掉他与Adam如亲兄弟般的友情。虽然这些曾经成为他理想主义转化为现实主义的绊脚石,不过因为Stark在官场中的熟稔及对他的影响而逐渐消失,这也成了最后Jack之所以几乎失去所有的原因。
  Sean不愧是Oscar影帝,在对Stark这个从立志到堕落最终被杀的政治家在演说方面才能的刻画简直是淋漓尽致。不过不只是Sean的原因还是导演或是剧本的束缚,对Stark本人从为人民着想的好官到在官场风花雪月野心勃勃这个质的转变的内心刻画实在是很缺乏,这也是很多人并未看出Stark的价值观改变了的原因。但这并不能说明Sean的演技不好,因为他之前在克里特伊斯特伍德的《神秘之河》中的表演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
  总之,Jude Law 与 Sean Penn两位伟大而演技优秀的演员几乎支撑了整部电影的灵魂。空间景观的布置,黑白色彩的应用,任务对白的描写尤其是Jack与Anne之间的场景与对白,十分到位。绝对是当年奥斯卡与金秋的最大遗珠了。79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是马丁斯科塞斯的《无间行者》而男猪脚是《末代独裁》里的弗雷斯特-惠特克。个人认为《国王班底》不论是影片还是男猪脚男配角都不亚于Oscar获奖作品。实在是令人遗憾。
  本片值得一看!

 6 ) 《国王班底》观后

看看电影海报就能知道《国王班底》(All the King' Men)这名字有一本是在说这套人马,西恩·潘(Sean Penn)、 裘德·洛(Jude Law)、 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 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更别说导演兼编剧斯蒂芬·泽利恩(Steven Zaillian),他的名字后面是《纽约黑帮》、《辛德勒的名单》。我们知道,美国每年都会有这样的几部片子,它们生就一张奥斯卡的脸。但是从《国王班底》在美国的放映情况来看,影评人普遍给了C的评分。IMDB有1173名影迷打分,平均分为10分制下的5.7分,未能及格。它多少让人想起了去年的《飞行家》,一样的豪华阵容,一样的惨败而归。

这是《国王班底》的第二版,1949年11月8日美国就已经拍过一次,当时它获得了7项奥斯卡奖提名,并最终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然而,我们眼前的这张2006版恐怕未必有这个运气。

无论是1949版还是2006版,母本都是美国作家罗伯特.佩.华伦(Robert Penn Warren)获1946年普利策大奖的同名小说。而这本小说的背后也有真实的原型,那就是美国前参议员、露易斯安娜州州长Huey Pierce Long(1893-1935)。
http://photo4.yupoo.com/20061208/004129_1213471336_xrycwzfu.jpg

他在1933年出版了一本名叫《Every Men a King》的自传,所以作家罗伯特.佩.华伦的小说名叫《All the King' Men》,这种手法就叫影射。真实的投影造就了史诗一般的小说《国王班底》,小说之上又有电影。在观看投影的投影之前,让我们来看看历史的真实:

Huey Pierce Long生于1893年8月30日,露易斯安娜州的胜地( Winnfield, Louisiana)。家中11个孩子中,他排行第9。1914年他进入新奥尔良州Tulane大学学习法律之前,Long在德州和田纳西州做推销员。三年的课程,他只用了八个月就得以完成。21岁,他成为了一名律师。电影和小说里,他叫威利.史塔克(Willie Stark),是一名税务登记员。

Long在胜地开始了他的律师生涯,并迅速赢得了名望,被视为大众的斗士。他自己曾经说过:在法庭上,我总站在小人物一方,那些受压迫者的一方。他参加了民主党,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1928年,Long开始谋求露易斯安娜州长这一公职。竞选活动主题是教育,他指出当时露易斯安娜州的文盲率高达22%,为美国第一。在竞选过程中,他对大企业和公司的抨击深得民心,最终以92,941对 3,733票的历史性绝对优势当选州长。在电影里,肖恩.潘以精湛的演技再现了小说中史塔克的竞选演讲。在田间地头,在工厂码头,他尖锐犀利、激情四溢而又乡音十足的演讲赢得了普通大众的心。

上台以后,Long就开始指责州政府的权力组成结构并试图安插他的支持者。他染指各种工程承包,甚至强令政府职员为他分发他自己创建的报纸《露易斯安娜进步报》。尽管他的反对者声称他是一个独裁者,但是他的确做了很多革新。包括提供免费的学校教科书,开办免费成人扫盲夜校,增加对大学的投入等等。

在1928年的时候,露易斯安娜州仅有331英里公路。Long担任州长以后,开展了基础建设工程,准备把露州的公路延长至3000英里。让每个露州的白人孩子在步行所及的地方都有学校可上。为了支付修筑公路和学习的费用,Long提高了露易斯安娜州各种公司的税率。

Long还想对露易斯安娜州的石油企业课以新税,但是州立法当局否决了他的议案,并且准备弹劾他。罪名是:盗用州公款和非法借贷。然而,州参议院以两票之差未能通过对Long的弹劾案,据说是因为他在表决前重金贿赂了其中几位参议员。

1930年,Long当选为美国参议员。在参议员的位置上,他高调抨击当时的胡佛总统(Herbert Hoover)和政府处理经济大萧条的举措。1932年,Long进入民主党核心,并支持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竞选美国总统。然而,等罗斯福当选以后,Long又开始批评“罗斯福新政”。认为《紧急银行法令》收效甚微,严厉批评《国家复兴法令》,并准确地预见到针对工资和物价的规定会由大工业家决定。他说这个法令有社会主义的全部缺点,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优点。

Long要求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引叙“2%的美国人口掌握了60%的美国社会财富”这一论据支持自己。他提出了新的征税方案,目标是财产在1百万美元以上的富翁。由于采取累进税的方式,根据他的提案,财产超过8百万美元以上的部分将全部被作为税金,1百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将被政府全部没收。这笔巨额税金将被美国政府用于普通美国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每个家庭都将获得价值5000美元的基本不动产和每年2000美金的最低收入。其余的部分将用于教育、养老金、退伍金和政府公共工程。

他的要求引发了广泛关注,Long雇佣了一名叫史密斯(Gerald L. K. Smith)的传教士前往美国南方做宣传,成立“分配我们的财富俱乐部”。这一举动空前成功,到了1935年,美国有了27000个这样的俱乐部,468万4千会员。1933年,Long出版了自己的书《Every Men a King》和《American Progress》,每本发售30万册,特别版印刷了150万册。

1934年,Long在露州立法机构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使得他可以操控本州选举,并可以使用国民护卫队和建立属于他自己的秘密警察部门。1935年,他宣布竞选总统。

长期以来,Long和法官Benjamin Pavy关系不睦,但是他又无法把对方拉下马来。作为报复,他设法开除了法官两个女儿的教职。Long警告Pavy法官,如果对方再和自己对着干,那么他就要宣称对方的家族具有“咖啡色血统”,这是因为据说Pavy法官的岳父有个黑人情妇。1935年9月8日,Pavy法官的女婿Carl Weiss听说有谣言讲自己的妻子是黑人的女儿,狂怒之下,他前往州议会大厦去找Long。一见之下,Carl Weiss拔出自己的点32口径手枪对着Long的腹部开了一枪。Long的六名保镳拔枪还击,当场射杀Carl Weiss。其中一名保镳的子弹从柱子上弹回,打中了Long的腰。

一开始医生判断Long的伤势并不严重,动手术处理了伤口,但是他们没有发现一发子弹打入了Long的肾脏。等他们发现这一点的时候,Long已经太过虚弱以至于无法接受手术。他死于1935年9月10日,遗言是:“别让我死,我还有很多事要做”。(Don't let me die, I have got so much to do.)

Long的一生倍受争议,因此在他身后11年,作家罗伯特.佩.华伦写出了《国王班底》。2006年,故事再一次被搬上了银幕。以州长幕僚Jack的目光审视一个出身卑贱的小人物如何一步步爬向权力巅峰,他昔日的理想主义如何在身边聚集起大众,而他自己又如何在政治生涯中一点点变异,逐步背叛自己当初的誓言,背叛了自己的妻子。最终和一切政治人物没有任何不同,同样使用卑劣的手段,同样好色荒淫,同样腐败贪婪,同样对权力沉迷不已。

小说的原型在美国历史上的确存在,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去看,每个人对Long的判断都不一样。今天再来看他,我们没有必要去重复“理想主义者的死亡”或是“权力让人腐化”(闾丘露薇语)一类的陈辞滥调。切不可以忘记一个事实:当时的美国人正在经历经济大萧条,在困苦的生活之下,必然有非常人出现,提出非常的主张。而1935年的美国也远没有今天的法治水准和思辩水平,因此出现Long这样的人物并不奇怪。他当年的所做所为,称不上君子,更不符合今天自由经济的标准,但是困苦之中的美国人却觉得在他身上能看到希望,甚至默许他的胡做非为。

在作家的笔下,并没有做简单的道德判断。而是想通过对人性的描摹,让读者看到一个人在权力场中是如何点滴变化,因此洞见人性的软弱和复杂。电影在这一方面并没有太好的表现,显得生硬而直接。一前一后,史塔克判若两人。最糟糕的是音乐,影片中居然在一个舞女溜冰的场面配上了《闻香认女人》、《辛德勒的名单》里的探戈经典《只差一步》(Por Una Cabeza ),让人莫名惊诧。如果说导演斯蒂芬·泽利恩曾经以编剧能力而闻名,那么可以说在《国王班底》中并没有体现出他应有的水准,若不是潘的演出,那么这部片子什么都不是。过弱的主题,模糊的人物心理塑造,莫名其妙的电影配乐,它什么都不是。

参考资料:

关于LONG的资料来源于:http://www.spartacus.schoolnet.co.uk/USAlongH.htm

《All The King's Men》英文小说阅读地址:http://www.sparknotes.com/lit/kingsmen/section1.html
不过,有意思的是,如果看完电影再来读小说,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都会提高很多。因为小说本身就有很多场景描写,而电影里把它们视觉化了。回过去看小说,有种很奇异的流畅感。


 短评

说实话,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尤其是放在今天的中国看。有人说这部电影的配乐差,这太奇怪了,我刚看这电影就被片头恢宏大气、史诗般的配乐震撼住了。弗兰克·卡普拉的理想主义者在今天的电影里只能死亡了,或者如电影中的杰克那样麻木地冷眼旁观,虽然他其实作出了选择,但他心中其实一早就知道了结局。

6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星光闪闪

11分钟前
  • 咖喱娜
  • 推荐

理想主义者在面对政治上的种种黑暗会如何诀择,同是理想主义者的可以看看

13分钟前
  • 小变态
  • 推荐

演员阵容强大

14分钟前
  • 影熟人
  • 还行

I hate politics!

18分钟前
  • C.
  • 推荐

肖恩 潘 最近的两部剧很相似 都是政治家 都在忙于竞选 结果都是以被刺杀而告终!

20分钟前
  • 暴殄天物
  • 还行

Mark叔补完计划。阵容越豪华,感觉越苍白。

22分钟前
  • kalcium
  • 还行

为什么我觉得西恩潘演政治家都这一个样子。乡巴佬政治家的堕落史,不是很喜欢,没有想象中的精彩。

23分钟前
  • 戴泰德
  • 还行

原来Sean Penn还演过这么2的片

25分钟前
  • Chery
  • 较差

基本没看明白 ╮(╯▽╰)╭ 冗长无聊的政治片

29分钟前
  • 蘑蘑菇菇
  • 还行

好电影,但看得不是时候

34分钟前
  • 艾尓格曼
  • 很差

对路州人来说,Huey P. Long是个抹不掉的名字。Sean Penn的表现激情四射,但电影对几大重要配角暗示有余,深入剖析不足,叙事信息量大但缺乏视觉节奏感。对政治黑暗及人物转变的展示皆流于浅表。

35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不如49年版人物刻画精彩

38分钟前
  • 文泽尔
  • 还行

还是喜欢sean penn

42分钟前
  • vampire
  • 推荐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

45分钟前
  • boks
  • 力荐

群星云集,但是在人物塑造上,远远不如老版~

49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还行

稍微有点乱,还好吧

54分钟前
  • 阿圆的好吃好玩
  • 还行

“what you don‘t know won't hurt you” 阵容华丽,Jude Law演得很迷人。政治的世界里没有黑白分明独善其身,每个人都是别人的棋子而已。有些静态镜头很美,深得我意。

59分钟前
  • Dreamer-Echo
  • 推荐

大牌班底。太冗长了啊,jude和kate连个kiss都没有

60分钟前
  • 彌張
  • 还行

演员阵容还不错

1小时前
  • 维维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