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克

恐怖片美国2013

主演:米娅·华希科沃斯卡,妮可·基德曼,马修·古迪,德蒙特·莫罗尼,卢卡斯·提尔,阿尔登·埃伦瑞奇,杰基·韦佛

导演:朴赞郁

播放地址

 剧照

斯托克 剧照 NO.1斯托克 剧照 NO.2斯托克 剧照 NO.3斯托克 剧照 NO.4斯托克 剧照 NO.5斯托克 剧照 NO.6斯托克 剧照 NO.13斯托克 剧照 NO.14斯托克 剧照 NO.15斯托克 剧照 NO.16斯托克 剧照 NO.17斯托克 剧照 NO.18斯托克 剧照 NO.19斯托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0 15:20

详细剧情

恬静娴淑的女孩印蒂雅·斯托克(米娅·华希科沃斯卡 Mia Wasikowska 饰)18岁生日之际,惊闻父亲理查德(德蒙特·莫罗尼 Dermot Mulroney 饰)死于意外的噩耗。相对于和丈夫一向不睦的母亲伊芙琳(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饰),从小 和父亲一起打猎的印蒂雅自然承受难以排遣的哀伤与痛苦。葬礼当天,一名有着和善笑容却周身散发阴冷气息的男子毫无征兆出现在斯托克母女身边。他是理查德的弟弟查理(马修·古迪 Matthew Goode 饰),自称刚刚结束环球旅行赶来。伊芙琳对查理表现出不加掩饰的热情和好感,并主动留查理在家中居住。而印蒂雅对这个突然到来的叔叔怀有深深的抗拒与戒备之心。  紧张的气氛在这个刚刚失去男主人的家中蔓延,斯托克一家朝向万劫不复的深渊疾驰……

 长篇影评

 1 ) 斯托克

《斯托克》的海报和片名,怎么看都不像是一部悬疑惊悚片。

起始,是极其温馨的场景。女主角有个柔美的名字——印蒂雅,尽管片中所有人都如此称呼她,但电影名称却选用了她的姓——《斯托克》,某种意义上不仅指女孩,也代表了这个家族,恩怨、纠缠、报复……种种。

印蒂雅(我还是愿意这么称呼她),一个文静略有些内向害羞的女孩子,在生日当天正依照惯例,寻找父亲藏匿起的礼物时,却惊闻噩耗!

影片的前大半段,都跟随她陷入丧父之痛,加之她与母亲不冷不热的疏离感;一旦代入,更认同于她对那位突然冒出来、尽管很帅、眼神会放电的“叔叔”的厌恶和提防。

不同于一般的悬疑片,其实从一开始,这个“叔叔”身上将会出现的问题不言而喻。几乎完全可以猜到,他与印蒂雅父亲之死必脱不了干系——观众知道、印蒂雅知道、甚至她母亲或许也有所感,只是不愿承认罢。

于是,随着剧情的层层深入,我们探寻的,不再是显而易见的“真相”,而是一如旁观者,冷冷观察事态变化,担心着女孩是否会被害、或被骗等等。然而,大家都上当了!是女孩将自己的外表伪装得太过柔弱吧?博取观众同情之际,更为片尾的突转增强了爆发感和震惊效果!

作为悬疑片,这真是部滴水不漏的佳作。逻辑严密,细节推敲谨慎之至。叙事层面,则跳而不乱。情节线上,常常将现实发生的事件与假想的情境或“被害妄想”的桥段交错叙述,亦真亦幻,时真时假,却是清晰可辨。这点,是电影剧本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而剪辑方面,导演亦将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运用得出神入化,强烈的画面节奏感,使叙述回忆、及交代事实真相这两条叙事线更迭、但易读解,没有一处由于画面和情节的跳脱,导致观影者无法明白故事。

制作拍摄层面,最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中对于意象隐喻的应用。全片多次运用大特写,不带关系拍摄一些独立物体,如甲虫、蜘蛛、鞋等;也有一些物象,是作为隐喻或人物关系的连结,出现在片中,如庭院里的大圆石、钢琴、皮带以及多次涉及的打猎场面。

仔细分析,这里出现的每一个物象,都是别有用心的设计,出自导演的创作要求,而非美术道具的陈设。对于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的交代和推动,都有不同的目的和意义。

比如每年生日时,印蒂雅都会收到父亲“亲手”做的一双平底鞋,放置于一个礼盒中,需要她自己去寻找。而最后这次,她千辛万苦爬上树,打开的却是一个空盒。随之,当叔叔终于坦白真相之后,淡定地从自己旅行包里拿出一双艳丽的高跟鞋,膝盖跪地亲自为印蒂雅换上。这一刻,从平底鞋到高跟鞋,从朴实、纯真到心底的恶魔苏醒,鞋子的改变,是女孩心灵蜕变的象征。不再平静,而是尖利!

至于钢琴,最初以为只是像<Amour>中那样,为交代印蒂雅母亲的身份。然,随着钢琴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多,坐在琴凳上弹奏钢琴的人,不停变换、更替,实际导演以另一种方式呈现这三个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心理纠葛。母女之间的暗不和,最初有场饭桌上的戏,叔叔刚来不久,母亲要求女儿在饭后弹奏一曲,以示对叔叔的友好,女儿想都不想便拒绝了。母亲那一瞬间脸上表情顿时僵硬。再之后,便有母亲教叔叔弹钢琴的细节,镜头突出了两人手指和脚的特写,暗喻了他们之间已有不寻常的暧昧关系。最出彩的,便是印蒂雅幻想中的一场戏,她正弹奏着钢琴,叔叔突然出现,并辅以强烈暗示性的话语和动作。两人合奏——虽是女孩的幻想、或称意淫,但很明显导演已将她的心理剖析给了所有观众。

《斯托克》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另类的暴力美学,那是一种在静谧沉默中爆发的力量,潜藏心底深处的罪恶之念,刹那间可以喷薄而出。极致震撼的,是最后印蒂雅举起猎枪朝着正在用皮带谋杀自己母亲的叔叔射击一幕。印蒂雅端起猎枪,朝向丧心病狂的叔叔,瞄准;突然镜头切换至父亲曾经带着她潜卧在草丛中,等待伏击猎物的情境,无声,父亲没有说话,两人都看着前方,印蒂雅屏气、扣动扳机;下一个镜头:窗玻璃被子弹穿透,破洞呈辐射状。短短几个镜头,干净、利落,紧张到宁静的切换。

潜伏,是父亲教给她的,于是,当父亲突然去世,女孩伤心、拒绝不信任人的假意关心。却不曾表露自己的怀疑,只是暗暗地收集证据,调查真相。甚至,直到两人在楼梯上对峙,叔叔彻底摊牌的刹那,女孩仍然沉住气,不动声色,甚至答应了他共同远走高飞的要求。或许那刻,她心中早已燃起为父亲复仇的火焰了吧,只是,从她温静默然的眼神中,觉察不到丝毫。

唯一,让我略觉有些遗憾的是,人物塑造上,片中无论哪个人物都不可爱,甚至都有些可怕。或许每个人都有值得同情之处,正印了那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尽管影片的情节扣人心弦,制作极其精细;但作为复仇电影,它没有《哈姆雷特》、《美国往事》、甚至《老男孩》那样的至情至性;作为暴力美学作品,它的主人公也不若昆汀、阿尔莫多瓦作品中的那些人物,虽然低等、边缘,但自有真实可爱的一面,如姜戈。

因此,《斯托克》可谓一部精致细腻的悬疑情节片,精雕细琢于每一个情节、每一帧画面;然它有缺失,缺在反映情感、引起共鸣的一面。

无非,它为人们揭示了一个真相: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潜藏着一个恶魔,就看你如何处理,压制它、把它关入潘多拉魔盒,永世不放;亦或在强力刺激下触动机关,释放出这个可怕的恶魔。

抉择,存乎一念之间。

 2 ) 这是一篇我纠结了1分钟究竟写不写写了侮辱大家的智商可不写又侮辱自己的智商的假影评

事情是这样的。 这片前一个小时是标准的韩国片,单场戏的信息量少到无聊,后半小时那群蒙太奇的信息量爆炸以至于好多自以为是搞电影文化学的文艺青年在电脑前意淫到了高潮。结尾略匠气,即便是以朴赞郁的标准。 给四星是因为我很喜欢后半段那些快速的隐喻蒙太奇, 扣一星是因为前一小时和最后5分钟太匠气。 后来, 我打开了豆瓣, 再后来, 看到了个别五星长评。 …… ………… ……………… 某些错漏百出的“人物分析”之后居然有众多回复说感谢楼主让他们看懂了影片。 下面是一些我个人觉得很重要而可能被误解了的小细节, 如果你觉得这些细节你早就发现了,请不要对我嗤之以鼻,因为认真研读了豆瓣长评之后你会和我一样对自己的智力产生优越。 ● India Stoker(女主角)的父亲有三个兄弟,Richard、Charlie、Jonathan。其中老大Richard(女主角的父亲)1971年生;Charlie(女主角的叔叔)1980年生,比老大小9岁;Jonathan1986年生,后被Charlie活埋。 【出自电影第64分钟照片】 ——所以不要说什么Charlie杀哥哥Richard是因为得不到父爱了好吗?明明说的是Charlie因为嫉妒哥哥喜爱Jonathan,所以活埋了Jonathan啊! 你们以为回忆的片段里那个高个子是Richard和Charlie的爹吗??? 不是啊!!!那个有为青年就是Richard啊!他看起来老是因为他比Charlie大9岁啊! ● Charlie真的是从15岁就开始恐吓或威胁那个女管家了啊!老照片里女管家站得离Charlie远远的好吗。 ● India在父亲的书房读信进而发现真相之后就已经对Charlie起杀机了。她第一次想杀死Charlie就是在Charlie一边上楼梯一边对她坦白杀死Jonathan的事的时候。 这里的一段蒙太奇是这样的: 【出自电影第76—78分钟】 镜头1 76'18" — 76'24“ Charlie正面特写 镜头2 76'25” — 76'29“ India正面特写 镜头3 76'30” — 76'32“ Charlie正面特写 镜头4 76'31” — 76'36” Charlie和India的脚特写 镜头5 76'37” — 76'41” Charlie(正)在India面前放下包,单膝跪,中景 镜头6 76'42” — 76'43” India低头,侧面特写 镜头7 76'43” — 76'46” India的食指放上扳机,特写 镜头8 76'47” — 76'54” Charlie拿出礼物盒,中景 镜头9 76'55” — 76'56” India侧面特写 镜头10 76'57” — 77'00” Charlie拆礼物盒,中景 镜头11 77'01” — 77'02” India侧面特写 镜头12 77'03” — 77'05” India在草丛中握着枪,看荧幕右侧,近景 镜头13 77'06” — 77'07” Charlie把高跟鞋放到India脚边,特写 镜头14 77'08” — 77'09” India特写 镜头15 77'10” — 77'11” 同样在草丛中握着枪的Richard摇头,近景 镜头16 77'12” — 77'16” Charlie的手解开India的鞋带,大特 镜头17 77'17” — 77'18” India侧面特写 镜头18 77'19” — 77'24” Charlie脱下India的鞋并摸她的足底,大特 镜头19 77'25” — 77'26” India侧面特写 镜头20 77'27” — 77'35” Charlie给India穿好鞋,特写 镜头21 77'36” — 77'40” India的下半脸,推,大特 镜头22 77'40” — 77'42” Charlie脱India另一只鞋,特写 镜头23 77'43” — 77'47” India的下半脸,大特 镜头24 77'48” — 77'49” Charlie给India穿另一只鞋,大特 镜头25 77'51” — 77'53” Richard转头看着India,近景 镜头26 77'54” — 77'55” India侧面特写 镜头27 77'56” — 77'57” India穿上高跟鞋略不稳,中景 镜头28 77'58” — 78'10” Charlie和India面对面,拉,近景 ● 电影前半段多次出现那个很陡的旋转楼梯,India和Charlie的交锋、初见等等多场戏都提示了这个楼梯的用处。 上面提到的这场戏里,India从Charlie口中确认了真相,想把Charlie推下楼梯,但她想到和父亲打猎的时候,父亲告诉她要找对时机,而这个时机显然不是最好的,因为即便Charlie不设防地跪在她面前,对于India来说,仍然没有十足的把握能顺利杀他。 所以,其实在这一场戏之后,India在Charlie面前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演戏而已。这场戏里多次出现的、India下半张脸的特写,正是为了提示她正在“摒息凝神”地等待时机。 如果你仍然看不懂的话, 导演非常贴心地在镜头26和镜头27之间安排了一个动作性转场,还专门配了动画片里才会有的那种介于“咻~”和“唰~”之间的音效,用来提示情境的相似性。 ——所以不要再用78'10”之后的情节来佐证你们“母女争一男”的意淫了好吗?!不要再说什么India是因为收到了Charlie的高跟鞋所以不忍心杀他了好吗?!求你了! ● 不要再因为Charlie给India一直写信,而意淫Charlie对India有奇怪的感情了好吗!他对India的关注是因为India和他一样杀死过自己的手足啊! 所以他最后邀请India一起来享受杀妈妈的时刻啊!这是杀手之间的默契啊, 多么感人多么纯洁的阶级感情! ● 当然,如果你因为电影前半段中India对Charlie的特殊表现,而在最后India举枪的时候纠结于她究竟是要杀叔叔还是妈妈,恭喜你,你中了朴赞郁的计,那些小细节就是为你们这些只读过弗洛伊德并且喜欢过度解读电影的文艺青年准备的。

 3 ) 《斯托克》故事里一个喜欢杀人的家族

争议中脱颖而出,这是朴赞郁一直在走的电影之路。素有戏不惊人死不休的朴大叔,这种坚持个人风格的精神从未变。在复仇三部曲的黑暗基石上,建立起影像帝国里古希腊悲剧式王朝,且努力做好一个“危险的黑暗的大巫师”。不知不觉中,朴赞郁已从需要肯定的独立电影人,成为了韩国影视界的另类领军人物。而且是接纳、鼓励韩国电影多元化的声音里,可见的鲜明旗帜,还是让更多踯躅丧志的边缘电影人不弃梦想的一盏灯。

    我个人是喜爱并畏惧朴大叔的戏剧故事的。我能够尽量适应某些纸上的铅字,幻化成影像的不适感,但在过于敏感残酷的镜头里,画面上的扭曲与鲜血还是会惊悚到我不够幽默的感官细胞。比如说,我可以从容地阅读俄狄浦斯杀父娶母最后针刺双目,但对这样的影像故事,我总会本能的退避与犹豫。纠结着,最后被好奇俘虏,一看究竟。而这种矛盾的感受在朴大叔的电影里有,另一个就是拉斯.冯.特里尔了。

   看《斯托克》前,朋友已帮我探了路,没有剧透,只说了句“红糖浆用得不多,费了几条皮带,斯托克的复古鞋不知道是谁赞助的?”这样,我心里有了底,再暴力也能看。看完,我再回想,朋友的确道出了视觉恐怖的精髓。除此,看点都在人物的关系上,依旧戏说伦理,做他老朴的拿手菜——在至亲间展开杀戮,暧昧与乱情在暗室游走。只是异地食材决定了西式烹饪方式,多少在感觉上减弱了朴大叔的执导功力。好像吃的是用“洋白菜”腌制的韩国泡菜,至少比较他经典的《老男孩》,还是觉得缺了点味道。

    特别是在力求可供看客思考的复杂的叙事方式同时,在跳乱的剪辑里要使人物关系与事件发展有合一的流畅性,最常见的失败是“顾此失彼”。《斯托克》的问题并不明显,却存在很多,对剧情的困惑,随后虽有答案,但都是点与点的对应,不是点线面的严丝合缝,这削薄了剧情的厚度并限制了再认识的广度,最后只能给个感觉,“还不错吧,其实可以更好。”因为它想要的太多,它要画面的唯美腐感,要被诅咒的复古意境,要通吃御姐、小清新、怪蜀黍的情感,还要有深度地探讨伦理、哲学、精神疾患,如此繁茂,没有针对性地集中发力,丢了什么自然不易察觉。

    

    简单概括这部电影就是:一个老精神病病人出于爱或欲,想挽救一个小精神病患儿,在这过程中杀了四个人,结果小精神病杀掉了老精神病,一个人上路了。一句话,这就是一个精神病家族自相残杀的故事。整部悲剧被一种“不可知的宿命”清洗着,渐渐消失的痕迹成为观众追寻的线索,引出了想要探讨的“行为基因”。我觉得,不论是暴力、犯罪还是精神分裂症,背后由基因分析法操控的必然与偶然,让《斯托克》看上去有了神秘莫测的魅力。从这部剧也可以了解到米勒还真是全才型艺人,编剧的功力足见他的文学功底与文化底蕴。





   回到电影剧情上,如果捋顺了,《斯托克》要讲的故事是很好理解的。故事从开场镜头中“斯托克小姐”的那句独白上开枝散叶了——这孩子是什么样的? 她穿着妈妈的上衣,系着爸爸的皮带,穿着叔叔的鞋子。诡异的精神纽带出现,“叔叔”曾经躺在沙土上像蝴蝶一样飞翔,她也在床上做着同样的动作。形式的传承昭示了隐蔽的遗传基因,这就是她,这个家塑造了她,她的身体里又流淌着某种坏血,为避免更坏的情况而选择杀戮。总之,怪诞、冷酷、分裂都有迹可循。而从印第安.斯托克小姐身上就可以知道,斯托克家族的人都病了。

    除了基因分析法,另一方面可探索成长环境与人格分裂的关系。从杀人魔“二叔”的角度考虑,可以了解,当年幼小的他挖坑埋掉蹒跚学步的小弟,第一次杀人是为了夺回大哥对他的关注与爱,他说理查德被小弟迷住了。结果,他被这个家彻底驱逐,住到了斯托克家族捐赠修建的精神病院,一住二十年。想想,幼小便错乱的灵魂,关进“牢笼”里,这样的人性不可能正常。之后,成人的他回来杀死大哥,继而玩似地干掉三个令他不爽的局外人,也在情理之中。




    有关展现二叔、大嫂及侄女三人间的孽恋,似乎没有朴大叔所阐述的那么明显,或许是为了符合精神病理的科学性。这就是精神病人,没有牌理。有趣的是,米勒构筑这段剧情时,“用精神病人意淫自己到处旅游,刚结束欧洲之旅”来继续故事,灵感上不知有没有与乔丹.斯科特的《裂缝》碰撞,我是有瞬间的似曾相识之感的。

    再从“父亲理查德”也就是女主角印第安爸爸的立场想,曾经的家庭惨剧必然影响他之后的生活,他冷漠、专制、攻击性的扭曲性格埋葬了家庭的欢乐,妻子成了饥渴爱与性的怨妇,女儿成了压抑情感的冷血动物,他带女儿一同猎杀动物制作标本,适应死亡与杀戮感受到的伤害、疼痛,以致对血腥习惯、麻木、无感。妻子则在看护动物标本的变态情绪中积累着寻求自由的无畏与勇气,却无力抵制危险的诱惑,放浪于乱伦的激情中。

   至于印第安,她是父亲、母亲及叔叔三合一的载体,在她身上,可以透视到所有人物拥有的特质,她是“欲谋”的实施者,也是受害者,还是逃亡者,更是胜利者,我这样排列,绝不是给三个成年人加特定的标签,事实上欲望驱使的分裂,各种形式间应该没有分明的界限。或许,我说的这些都只是表象,因为精神的病灶深不见底。但看电影,摆在印第安身上的问题,它偏重于成长期的欲望了。世界上以最毒蜘蛛闻名的北美“黑寡妇”,在电影里绝不是随意的存在,复仇、欲望、黑暗,从宗教、生物学、民俗等等都能找到符合女主人公印第安人格特征的解释。


   



     另外,我格外注意到的是,整部剧对“黄颜色”的特别利用。扎礼物盒子的黄丝带,蛋黄,黄铅笔,黄雨伞,插在沙雕上的黄旗,柏油路上黄线,花瓶内侧的黄色菱形图,黄电话,黄灯等等,重复强调这一元素,也是为了帮助看客分析人物性格。在西方世界,黄色的负面象征意义是“危险”“不安”与“注意”,各种教派对黄色特殊对待,伊斯兰教认为黄色寓意死亡而憎恶,基督教并不喜欢黄色,藏传佛教中有些宗派因敬畏或其他原因,普通人不能着黄色衣物。这样,把文化渗透进电影故事里,别有韵味。而且有关梵高迷恋黄色,借他疯狂行为与自杀的悲剧,想这位天才画家中了黄色的毒,如此讨巧地暗合电影,应该不仅仅是个噱头了。


   




     我始终觉得朴大叔对艺术有韩国人特有的敏锐敏感的悟性,他只是不喜欢拖沓地讲一段温柔的感情,所以他的电影都是骨干冷艳的,而细微处的情感纠葛在处理时,却有波澜不惊下的暗潮汹涌。我特别钟情于那一段,“大嫂”与“二叔”调情,配上经典老歌《summer wine》来暖色,之后覆盖上杀人背尸的黑色,这一组鲜明的穿插对比。朴大叔把昆汀善用的技巧也拿来玩了玩,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细节上的用心也值得称赞,小时候爱挖坑埋人的二叔,二十年后,爱好始终如故啊。还有开头,印第安无法挪动的大铁球,最后作为墓碑各据其位,反应过来时,是有点小意思的。当然,朴大叔虽内敛地表现了他的黑暗,倒也不弱,比如冰箱里女管家的冰尸标本,还有二叔对付女管家及Gin姑妈时,那样运转镜头,突出二叔解皮带的画面,那是激发人更加邪恶想象的。总之,写这么多的过程中,我对这部电影的好感是有所回升的。好不好,还是自己看,才说了算。

 4 ) 第二遍看过,推测的真相(含剧透)

看到第二遍,貌似看到这个故事的真相。
印蒂亚的妈妈在最后的独白中讲的是我们有了children,而不是child,也就是说他们有过不止印蒂亚一个孩子;印蒂亚的爸爸理查德并不喜欢打猎,但是为了印蒂亚,经常陪她去打猎;印蒂亚的叔叔查理喜欢印蒂亚,并未谋面却如此了解她,必定是因为什么事情。所以印蒂亚应该在儿时也杀过自己的手足,她的爸爸并没有把她像查理一样送去精神病院,而是通过打猎来纾解她杀生的欲望。。。

 5 ) 成人格林童话

记得上高二时借看同桌的《成人格林童话》,里面说白雪公主的后母亲之所以要杀死她是因为白雪公主有强烈的占有父亲的厄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一直渴望和自己的父亲发生性关系,而王子之所有要搬走在棺材里躺着的死去的公主是因为他有恋尸癖。我当即大呼原来小时候受骗上当,《格林童话》原来是个让人脸红羞愧,充斥着引人争议的性交、怀孕、近亲相奸等情节的故事集。在康德席勒的文化鼎盛时期,原来德国乡间的农民都在看这玩意儿。不过话说回来这书拿到哪个时代都不会过时。本片的导演朴赞郁一定是《成人格林童话》的忠实书迷,在那部让人整夜作呕,噩梦不断的《老男孩》之后,他推出了《斯托克》。

孤僻女孩印地斯托克在她18岁生日的那天失去了父亲,情绪低落,但当叔叔查理进入了她的生活后,她的恋父情结随之被恋叔情结取代,她很快就迷恋上了神秘又英俊的叔叔,同时她开始嫉妒妈妈与叔叔之间的暧昧。当叔叔为了保护她而勒死了企图占有她的男性同伴时,她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快感,而这种快感也给她带来了困惑与恐惧。之后她发现叔叔原来18年来无时无刻地在关注着她,从世界各地写信给她,并且每年在她生日的时候都会寄一双黑白相间的皮鞋送给她,当其中有一份信件洒落在地时,她发现了叔叔不可告人的秘密。

据说电影的灵感源于希区柯克1943年的<Shadow of a Doubt>, 比起希区柯克高效率的情节推进韩国导演似乎更在乎对于每个镜头的处理。有些处理是恰如其分,但个人认为更多的是矫揉造作,甚至一小部分到了令人抓狂的程度,处女座的毛病。比如在查理叔叔刚出现的几晚,他做了晚餐,血淋淋的牛排,三人在餐桌上面面相觑,演员在说完自己的台词后(或者在一个表情之后)都有意识地等待下一个不同角度镜头的切入而把动作与台词的表演速度减慢,这种极度不自然的节奏感把悬疑电影的流畅度破坏,让人觉得这个导演在拍音乐MTV。叔叔与母亲调情的那晚也有同样的问题,那些过于强调切换镜头而减慢电影进程的场景,不断地提醒着观众“注意大灰狼”要来了。另外,朴导演也很追求视觉的效果,比如家里爱丽丝漫游仙境似的花园,斯托克的母亲如温室花房一般房间,叔叔在的那个博物馆一样的高端精神病院,这些朦胧胶卷质的画面把观众的注意力从台词上转移,照理说精神病片台词才应该是刻画角色的中心。可惜惊艳的台词:"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what we have come to be; sometimes you need to do something bad to stop you from doing something worse" 被华丽的画片所稀释。

勇闯好莱坞的亚洲导演似乎都容易犯这种“过度”的毛病,过于追求讲故事的方法而忽略了故事本身,过分追求形式而割断故事完整性的遗憾。我认为一开始那17双排列成圆弧的鞋子就是证据,为什么父亲锁起了所有关于叔叔的物件,却在每年生日的时候把叔叔寄来的鞋子给小斯托克,依我看导演完全是为了鞋子的视觉效果(谁能给我另一个合理解释?)。 《纽约客》把朴导演的这种风格委婉的叫做"Purple-prose" (辞藻华丽)而《卫报》比较直接称之为“Over-emphatic" (用力过度)。不过相比同类惊悚悬疑里陈导演2002年的那部《Killing Me Softly》,这部还不算用力过猛。

另外朴导演选了几个不错的演员与造型师,Mia Wasikowska 与生俱来的阴郁气质演与清醒到极限的连衣裙,Nicole Kidman新注射的看起来像20岁的美少女的粉红唇胶,Matthew Goode 棕黄色的毛衣衬出如玻璃弹珠一般的蓝色瞳孔,冷柜里冰冻女佣让人不觉想起大卫林奇的《双峰》里的Sheryl Lee ,这些元素叠加在一起使影片在视觉上有一种哥特式的戏剧感。加上Matthew 与Nicole都属于极美的演员,两人穿着各类精致的服装跨着长腿走进走出好让无聊的观众可以当作时装大片看。

如果要说给三星最大的动力,那是因为电影原声。从八音盒里变奏的<Becomes the colour>, 到<Uncle Charlie>出场的阴暗钢琴声,然后是简洁重复大师Philip Class 的那段钢琴双重奏,让电影高潮与少女斯托克的性高潮在行云流水般的旋律里完美交融,接下少女在维瓦尔第的<Stride La Vampa>(火焰在燃烧)中取得暴力快感,再到<In Full Bloom>弦乐交响中冉冉升起一支钢琴独奏,最后电影字幕在Emliy Wells <Becomes the colours> 爆发性的嗓音中自下而上倒流出来,这是我近几个月来在电影院里享受到的最好原声(上一次是去年十月的007)。来自岛国考文垂的配乐大师Clint Mansell在继神作《梦之安魂曲》之后又一次的听觉惊艳。

 6 ) 少女杀手的“欲”与“谋”

导语:有人说,《老男孩》是只有神经病才能拍出的电影。这样的言语,其实是对哲学系出身的朴赞郁惊世才华的最佳恭维。我想,光凭着“复仇三部曲”,朴赞郁代表的不仅仅是韩国电影工业的成熟,同时也是个人导演实力最好的试金石。于是,端详《斯托克》的整体结构以及运镜水准,即便把拍摄环境放到美国,语言氛围切换成英语,朴赞郁也不失为亚洲导演跻身为好莱坞的一流名导。


成长过程中,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路边或是墙角中,正在搬运昆虫尸体的蚂蚁们吸引,怔怔地看着血肉逐渐消散,徒剩躯壳,或是灰飞烟灭?

举出的这个例子与朴赞郁电影中表达的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敏锐纯真的心灵愈是危险,但认清现实残酷嗜血,却是升华童贞心灵最有效率的不二门法。而《斯托克》也正是在用一场血浆与阴谋暴走的方式,来向你讲述一场关于成长中寻找自由的奇幻旅程。

本片的剧本来自《越狱》男主Wentworth Miller的笔下,讲述了少女India在18岁那天失去了父亲。在她与母亲百感交集之时,英俊帅气的叔叔突然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扮演起父亲的角色。先是忙不颠地与母亲调调情,后是不忘嗜血教会India“好的猎人都懂得安静等待”。每一场打猎都是一场战役,若当不成猎人就会被当做猎物,只有分秒不差的扣下扳机,才得以一举擒获猎物。这也是Miller在剧本中不断用沉郁且压抑的笔锋告诉你——What is Stoker?

Miller的剧本不论是人或是非人,一向不缺乏人性挣扎;相较之朴赞郁善于晦暗迂回地讲故事,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谋而合,形成了一股强烈的辛呛味。但偏偏,朴赞郁又爱掐着观众的脖子叫你无法呼吸,那股子辛呛味在大脑中放肆冲撞,既不同于收敛骇人的《穆瑙之吸血鬼》,也不是感官华丽颓废的《科波拉》。到头来,朴赞郁是在以希区柯克的严谨融合库布里克的怪诞,来打造亚洲眼中的哥特式风格。

在影片一开篇,本片就在原本顺畅滑行中,突然停格个几秒钟。当影院观众们哑然失笑,以为“电影院里竟然会有读取失败”时,电影又开始正常进行。然后没过多久,电影这般“短暂停格”又来个一两次。这样玩弄观众情绪,不,应该算是“调度”观众的心思,再加上一开篇就出现大量的细节摄影镜头,无非是朴赞郁在暗示你:好戏就要上演了!与此同时,朴导也毫不客气地在片头隐藏了片尾的结局暗示,尤其是当India没头没尾地破题讲出:“成年的意思,就是变得自由了”的时候,你根本就无从晓得她所谓的那份“自由”,到底情归何处。

需待得羽翼渐丰之时,成鸟得以离开巢;若然之时羽翼渐丰,离巢后亦必然死灭。独立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独自生存。人性之所以变得坚韧,除却反复学习如何接受挫折外,骨子里先天的兽性是不可或缺的因子。如果顺从本能,人与獸之间的界限不复存在。朴赞郁在本片中以此为契机,丢进了许多兽性符号的隐喻,大多是为了解开India这个角色的性格与人生。无论是化石中的微察秋毫,或是滚冰球时的静心感受,都是一绝。为了暗喻India跟叔叔之间的关联性,朴赞郁放了一组很有趣的“雪天使”动作来表现,就是小孩子躺在雪地上,挥动双手双脚时塑造出的图形。这种怪异的重叠关联性本身就很难理出头绪,但跟随着导演的脚步一步步穿过迷雾,却能够带出相当强大的后座力。

《斯托克》是场专属于India的成人礼,影片前半场还在讲述一个少女的成长记,后半场就开始依靠内外在的变化将电影推向高潮。外在变化中,India每年生日必定会收到新鞋礼物,一字排开,样式统一保守(象征纯真);片末,India收到她的18岁礼物,平底鞋换成韵味十足的高跟鞋,当她穿上新鞋走在封闭的屋内,鞋跟与地板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成为了India年龄身躯成熟的象征。外在变化中,India与查理叔叔四手联弹,叔叔身上的雄性气味触碰到她的敏感嗅觉,让少女异常兴奋,无时不刻透露她对男体的渴望与好奇,让气氛的温度不断升高;而透过暴力与死亡,更让India初嗜高潮滋味,再也回不到纯真伊甸园。朴赞郁和Miller两人将选择权交还给India之际,兽性驯服的成败已见成效,人之所以成了“人”,终究是由于在人性间的战争中,属人的天性重要懂得如何驯服或释放兽性疯狂嗜血的一面,人兽之间这道坎,成就人为何身为人的真正价值。

再说关于“欲”的部分,都说女人心海底针,你永远都摸不清楚她们两腿间“想法”。就像是India,一段四手联弹,其煽情的拍摄手法,穿透亲情、爱情、敌对立场的界限,宛若一场“精神情爱戏”。而弹奏结束后叔叔的消失也是一绝,一瞬间模糊了真实与虚幻的分界,究竟这场弹奏是查理攻破India心房的一步棋,或是India探索欲望的精神高潮?或许,揉合以上两者,这更能代表查理进入India内心的一种状态。

钢琴的四手联弹是India情欲摸索的铺陈,而目的死亡后的情欲爆发,则是本片最“惊艳”的一场戏。切入的时机点十分巧妙,一步步将主角的心境往前推,只能说,朴赞郁对气氛的掌握实在是太厉害了!再来,关于“手拿冰淇淋”的情节编排,也会让你的不寒而栗,像极了《三更2之割爱》中戏谑又恐怖的死法。这边交叉了查理的杀戮,那边描述着India若无其事的在冰柜旁享用冰淇淋,对比起来,前者在享受着杀人带来的兴奋,后者迷恋上舌尖带来的刺激,两者血液中流淌着来自“斯托克”的邪恶血统,在引燃的触媒下,“谋”的部分瞬时一触即发。

至于India是怎么自我发现“谋”的呢?关键应该是查理叔叔做的那段晚餐。餐桌上的牛排带血,India全部吃完。血是查理叔叔的,这就像是《暮光之城》中的爱德华和贝拉,尝过查理的血就知道,家人就是家人。

另外,《斯托克》做了一个有趣的安排,朴赞郁在片中不断交叉剪辑India和母亲做过相同的事情,既像是一体两面,也像是母女同心,然而在如此相似的表面行为下,她们却又相互排斥着彼此。影片前半场,我以为两者之间的敌意源自对失去父亲(丈夫)的占有欲,仿若《恐怖马戏团》中的情敌关系;影片后半段,India之所以厌恶母亲,源自两人思想上的高度落差。India的母亲曾质疑女儿说:“你到底是谁!”,表现出强烈地恐惧;而India对母亲的沉默,说明她的无以沟通。她厌恶母亲的为人,不愿变成一个只靠着哭哭啼啼面对死亡,只能用身躯色诱男人,只想关在大宅中毫无求生能力的女人。

因此,India需要靠女权主义流淌在自己的血脉当中,她杀掉了片中威胁她、命令她、强奸她的男人。甚至,在电影结尾处,她一人站在道路边缘,冷眼看着刚被她用大剪刀插入头部的警察缓缓死去。这一幕画面呼应了India刚刚跟查理叔叔认识时,为避开叔叔观看她的眼神,India可以从屋外绕了远路回到屋里,然后坐在后屋楼梯下方休息。这时,她听见楼梯上方传来叔叔的声音,站在高处的叔叔对这India说:“你被我抓到了,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站在我下面。”India闻言,脸庞上露出不悦表情,爬上楼梯,故意比叔叔多占一个台阶,露出女人不想屈居于男人之下的心境。回头再看India与警察位置上的高低变化(女上男下),完全是一副逆转全局的样子。

本片的三位主演Mia Wasikowska、Nicole Kidman、Matthew Goode都变现得相当“神经质”。其中,我各位欣赏Mia的演出,虽然只是个89年的小姑娘,透过眼神你却觅不到底儿,尤其是演出女孩情欲与成长的那场自慰戏时,姑娘毫不羞涩,眼神中写出的抵抗与野心,让雄性动物们都会望而却步。至于Nicole出演母亲一事,算是为她这几年的瓶颈期打了一记硬拳。嘴巴上整天挂着“生孩子是为了弥补自己的失败人生”的母亲,彻头彻尾都在被摆布、被玩弄,即便在最后,结局给她的下场只是连呻吟也无力,但,Nicole却把这种连攻击力都如此弱不禁风的母亲,诠释得惟妙惟肖,远胜于《狗镇》中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角色。

如此看来,演员在朴赞郁的电影中发酵成美酒,而这狂放而精准的影像风格搭配层层紧扣的配乐,精彩程度不次于昆汀的任何一张电影OST。哥特式的音乐风格搭配冷色调的镜头,可以与《蝙蝠》媲美,也可以当做是后者的一种变形。《蝙蝠》将吸血转换成原欲,对性爱及罪恶的欲望,都表现为吸血行为。朴赞郁将人类的欲望变形扭曲,去挑战道德界限,宛若Luis Bunuel的超现实神采,影响美学里既有民族性的强悍,又有感官气味的浓烈,好比他的吸血蝙蝠吸血时会发出粗鄙荒诞的濡沫声,在唧唧啧啧间,让人头皮发麻,在《斯托克》的原声中这样的处理也很突出,换做希区柯克就一定会用Bernard Herrmann的作品来表现。

看过朴赞郁的《斯托克》,我想,是不是每个人的内核中都隐藏在另一个与现实离经背道的自己,当压力压抑太久,欲望来袭,邪恶便被一点点挖掘出来,于是我们替自己的生命的一个出口,也许像电影的India中一样,透过充满愤世嫉俗的杀戮,仿佛在某种心理层面上代替我们宣泄了心理对现实的不满,以获得心灵上的解脱。


评分:9.5

台词: 你到底是谁!

片段:查理叔叔用皮带紧紧勒住India母亲的脖子,他兴奋高喊:“India快来看!”喊了半天,却不见India身影,查理的语调从兴奋变为命令式,他说:“India,你现在就给我过来!”


网刊发表:http://digforfire.net/?p=7583

「請勿轉載」

 短评

Matthew Goode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啊!!!拜倒在蜀黍的西装裤下!Colin Firth,付兰兰和法叔都是Uncle Charlie的候选人,holy mother of god要是有这些人当叔叔妹子脑残才会一枪崩了他啊!对Mia无感,妮可基德曼也算中规中矩,哎呀反正她就长了一张勾引小叔的脸嘛....

4分钟前
  • 叉叉
  • 还行

导演用一个简单俗套的故事展现出了电影这种载体应有的魅力

8分钟前
  • 等一个人
  • 推荐

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少女杀手的成长日记,我的感动点是每个镜头都很好看,每个声音的处理都很细致,只有低级的惊悚片才会用血浆吓观众,朴早已超过那个境界。

10分钟前
  • MichelleLOU
  • 推荐

是否喜欢这部电影取决于你是否能放下故事,彻底享受氛围上的阴郁。蒙太奇与构图玩出花这就不说了,片子最凌厉的是物象间的类比衔接,蛋与眼,发与草,盒与柜……构成多空间闭合。混合着装对仗少女私密、杂糅的人格构成,从“三亲”中各接钵其部分。老朴这部美漂作挺棒。

12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可以挑出N个缺点,鬼扯的剧情、各种装小资、明显的炫技,但是我居然蛮喜欢,特写镜头给到Matthew Goode的脸真是赏心悦目,配乐也好听,有些镜头还是挺美的,还有些刻意的变态居然也很对胃口,我怎么了快醒醒...

17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细节处理精致微妙,画面氛围无懈可击。故事神秘古怪,作品整体形式略大于内容。

22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一个杀手倒下了,另一个站起来!Mia好棒!一直有格温尼斯即视感!选角和配乐好赞,妮可就是适合演风骚俏寡妇!马修美死了!!!看完还想再撸一遍!!

26分钟前
  • Dita
  • 推荐

朴赞郁的风格越来越强了,而叙事则越来越不重要。这里很好的打造马修·古迪的形象,抽皮带串起的是欲望与暴力,太有想象空间了。

3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至多算是vintage服装秀。画面色彩美,装了一手好逼。

34分钟前
  • 三七
  • 还行

马修古迪身材是好啊……身材是好啊……身材是好啊……慢慢解开皮带(然后勒死人)的动作是sexy啊, 是sexy啊,是sexy啊……#惊悚片观影感想#

38分钟前
  • 又烧包小队长
  • 还行

变态是种基因。

43分钟前
  • Lobiesou
  • 推荐

“有时候需要做点坏事,以防自己做更坏的事”

4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拍成这样美其他都不重要了

51分钟前
  • fro🌈t
  • 力荐

一群变态,尼玛泰国看电影前还要全体起立唱国歌,吓我一跳。

55分钟前
  • 歪要变成马甲了
  • 推荐

苍白的精致,美学让人爱不释手。米帅就冲这剧本谁还敢说你——不是基。马修·古迪都帅成这样了快用皮带勒死我~~勒死我~~

5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太适合我的口味了,影片在细节上的处理非常的微妙,这种另类的心理悬疑惊悚片还带着点古典的气质,到了朴赞郁这里更是延续了他以往的黑色,流畅的镜头,微妙的声音处理和剪辑让影片变成了一场视与听的盛宴。马修·古迪的笑容让人着魔,他那抽腰带的镜头绝对是2013年最性感最经典的一幕。★★★★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一家神经病!堆砌的符号隐喻,毫无逻辑的杀来砍去

1小时前
  • 木卫二
  • 较差

家族的秘密,血裡的盟約,泛濫的美學,故我在他者裡添了冷靜。樓梯的高低對話交待了運鏡,與警長的一席話道出了節奏的跳躍由來。活活向陌生人展現自身的功架。由否定到擁抱,親密在距離裡成立,就在少女成長的剎那間,我今月的經血就到了,真是應景。「我想這會讓你注意我。」也許是朴對荷里活的問話。

1小时前
  • 何倩彤
  • 还行

朴赞郁电影总有两点特别LOW,一个是炫技成瘾;一个是过分夸大性欲的力量。我实在受不了“性感反派轻佻地摸摸女主角的脖子就能精神控制女主角”这种傻逼桥段,太像常看A片的处男的臆想了。

1小时前
  • 临时昵称
  • 还行

太阳底下无新事,细节之处见高低。

1小时前
  • 芦哲峰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