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媛

剧情片韩国2013

主演:薛景求,严志媛,李来

导演:李濬益

 剧照

素媛 剧照 NO.1素媛 剧照 NO.2素媛 剧照 NO.3素媛 剧照 NO.4素媛 剧照 NO.5素媛 剧照 NO.6素媛 剧照 NO.13素媛 剧照 NO.14素媛 剧照 NO.15素媛 剧照 NO.16素媛 剧照 NO.17素媛 剧照 NO.18素媛 剧照 NO.19素媛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3-29 20:28

详细剧情

她(李来 饰)是一个美丽平凡的小女孩,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位于街角的家中。家里经营着以她的名字素媛命名的杂货店,母亲(严智媛 饰)作为老板娘日夜忙碌不得闲暇,父亲则在工厂干着繁重的工作。在那个飘雨的早上,素媛打着雨伞独自上学。在离学校近在咫尺的地方,她遭遇一个相貌猥琐、酒气冲天的大叔,由此开启了她的悲剧之旅。柔嫩的小花遭到暴风雨无情摧残,受伤的岂止枝枝叶叶,更是那迎着阳光无忧成长的心。无良媒体铺天盖地大肆渲染,作为受害者的素媛一家仿佛成了周身污秽的耻辱之人,被四周诧异好奇的目光所包围。妈妈悲痛欲绝,几近崩溃。爸爸全力保护女儿,但受伤的小天使却拒绝爸爸的靠近。问凶之路伴随着天使的治愈旅程,美丽的女孩可会再露灿烂笑容?

 长篇影评

 1 ) 绝望中开出的花

泪点密集的一部好片。导演的处理方法我特别喜欢,明亮的色调和积极的态度拍悲伤的故事,因为生活总要继续,人生总要向前,创伤只是点缀,温暖才是底色,就像Wall-E里的那株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抵抗灾难的能力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伟大。

刚看完《熔炉》又看这部,心情沉重得厉害。同样是犯下滔天罪行,同样是相关法律不够完善严苛,犯罪分子得不到严惩,对社会的危害不可想象。短期内不想再看同类型的电影了,太残酷,心好痛,故事的内容力量远大于拍摄的技巧。但是整体来说故事流畅,结构安排合理。尤其对孩子父亲、母亲和男孩的性格塑造,让故事的进行更为真实,但心里却默默的希望,这最好只是编纂的故事。

也许在失去什么的时候才会发现什么是最重要的,但是就像泰戈尔说的那样:“当你为失去太阳而叹息的时候,你也将失去月亮和星星。”把握现在是最重要的事情。Ps:小萝莉长得这么好看还要挑战演技,这样好吗。

 2 ) 从韩国电影看中韩差距,不一样的角度解读《许愿》

韩国电影总有这么一个特点,明明是拍他们国家的罪案,题材却从中国来拿。从《共谋者》买卖人体器官到《恐怖直播》的弱势群体权益得不到保障到《许愿》小学生被性侵案件,不知道韩国观众有何感想,总之我等中国观众皆感此类电影在抽自己的巴掌。因为这类事件在中国太常见。
我写这篇影评需要努力地遏制情绪,虽然电影有借亲情转移注意力的嫌疑,但是依旧让人不堪忍受。从弱者角度的刻画,让观众产生代入感,效果就是使观众产生不能遏制的愤怒情绪。
电影拍得太真实了。那条陋巷,规模不大贫民味十足的小卖部,简直是我国众多街头巷尾的缩影,找不到丝毫地域差异,就像在中国某个熟悉的小城市所拍摄的电影,里面的角色都是我们身边熟悉的,散发着浓厚小市民气息的男男女女。场景的设定真实得让人无法忍受,无法抽离。接着噩梦便来了。一个含苞待放的小萝莉还未领略到什么是残酷,便被社会的黑暗面彻底摧毁。
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便是从弱者角度着手,打足了亲情牌,没有具体刻画产生此类案件的社会原因。掀起观众巨浪滔天的愤怒,被许多影评人看做是电影的一个污点,在这里揭露下电影哀伤背后的意义。
我想导演已经给出了很明显的答案,电影提到过流氓的工人身份以及酗酒的习惯及毫无德操的行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被排斥在正常社会之外的人,没有人来探监,没有人为他申辩,除了一个花钱请来冷冰冰的律师之外看不出他与社会丝毫的关联,可以由此推断他绝对没有健全的家庭及良好的教育,而他对小女孩变态的摧残,以及犯下兽行后面对被害者家属的嚣张态度,仿佛在昭示着他内心在狂呼怒吼的声音:“不错,是我害的,怎么样?我就是恨你们!”这是典型的变态扭曲心理。一个在社会上非常弱势的人通过性侵一个毫无反抗能力的少女,通过凌辱她,折辱她,以及羞辱受害者家属来获得心理的满足,他在法庭上做完那番毫无廉耻的无罪申辩后心中会有怎样的感想?“我做得非常成功!”他心里一定充满了自豪的感觉,通过感知他人的痛苦来获得内心满足,这是典型施虐狂的心理。那么,导演背后说明的东西我想到此刻已经不言而喻了,只是影片囿于商业性及片长,在此问题上只用了细节阐述,而将笔墨着重放在了受害者这一方。其实已经对形成此类案件的原因做出了大概的说明,扭曲的社会造成扭曲的人性。
联想到韩国的《追击者》《共谋者》《杀人回忆》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点,即杀人的都是底层人。没有知识,欠缺生存能力。在社会上弱势,杀死更加弱势的人,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对!当今社会,不管是韩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还是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所有身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都有身份焦虑的问题!
强者用金钱权利标示自己的存在感。弱者通过对生活的追求跻身于上流社会的愿望,以及家人朋友等社会圈组成自己的身份认同,一旦社会将他们抛弃,便可能有身份焦虑的问题,产生仇视社会的心态,最后演变为施虐狂。通过犯罪表达自己的诉求。
资本主义贫富差距过大,多数财富掌握在少数人中,中层掌握一部分,到底层彻底无所皈依的人,如果社会福利未能及时保障,便可能衍生出数不清的暴力犯罪。
为什么韩国近来如此大批量地将犯罪类型的电影搬上舞台?联想到韩国层出不穷的政治黑幕和巨大的贫富差距,以及不能遏止的明星自杀事件,可以看出韩国正处在一个焦虑爆发期,底层人民没有安全感。
韩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体系中浸淫多年,立法逐步趋于完善,总统可以被弹劾,人民有选举权,电影没有总菊的腰斩,即便如此,韩国民众依然找不到安全感,每年产生数不清的絮絮叨叨顾影自怜被害妄想症的电影。而中国作为人口和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享受着世界级的低水平待遇,竟然一片河蟹,不由得让人感慨,中国真是神奇的国家,总能诞生像《英雄》《无极》之类气象万千富丽堂皇内容深奥到草根阶层看不懂的电影。而韩国一个发达国家,却总是有拍不完斩不尽的罪案,简直让人汗颜。
但是仔细想想,究竟是什么出了问题?是我们国家没有刑事案件,还是某些人在粉饰太平?
韩国犯罪的多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中国就匪夷所思了,犯罪的往往是高层。底层人民反而安分守己,即便犯罪也是组成帮派,最后还是形成强势组织,最弱的永远是底层善良的百姓。这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累积,底层百姓保留了奴性和逆来顺受的优良品质。
中国的法律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社会却已经发展到了21世纪,立法圈养顺民,却无法禁锢上流社会。人口问题造成资源匮乏,从社会发展的势头来看,中国的刑事案件将有增无减。中国从立法到执法漏洞满天飞,滥用职权如家常便饭,即便是顺民也有爆发的一天。很多人说中国只是通信与新闻多了,并不代表犯罪增多,我都不用看资料,闭着眼睛也知道犯罪率绝对直线上升,并且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会一直上升,不会减弱。从电影分级制度以及中国正视此类问题的程度,可以预见中国和韩国未来发展的前景,在这里我毫不乐观地预测,中国差远了,一个连社会现实都不正视的国家没有进步的希望。
但愿有奇迹,OVER。

 3 ) 我觉得最后是个更残酷的结局,但导演故意没有拍出来

不是我心里黑暗,我感觉最后的结尾暗示着一个残酷的结局,虽然我不喜欢这个猜想,但我觉得除此之外没法解释最后五分钟的剧情。

我觉得她要自杀,而且就是提前回家那天。

最后五分钟的剧情:

镜头先是一个她的座位空着的特写,然后是她走出校园,回头看看学校,转身往家走,
心里说:
“今天我得提前回家了,
上午课结束之后就直接回家了,
我觉得小朋友们会用奇怪的眼神看我,
星期一该怎么解释呢,
那个才是最担心的,
要是我身体健康就好了”

回到家,他爸刚上完夜班在看板球比赛重播(说明当天他们全家没有出行的计划),

素媛回到自己屋里,然后看着桌子上一桌子的玩具,说“今天把飞机拼好了,因为是给弟弟,所以拼得特别好……”

拿着飞机走到客厅,教训爸爸不能买彩票,给爸爸剧透昨天比分(说明她昨晚没睡?)。

进入妈妈的卧室,妈妈在小宝宝旁睡着(说明当天不是接小宝宝回家的日子),素媛笑着躺在小宝宝旁边,边逗着弟弟,边说“你能出生真是太好了”。

(完)

为什么第一个镜头是她座位空着的特写?因为她即将不在了,那个座位周一会空着。
为什么离开学校时要回头看一看?因为不会再见了,所以要多看一眼。
为什么突然要提前回家?提前回家说明起码不是经常提前回家,这次提前回家肯定有什么理由,也许是因为她的计划里不得不提前回家。
为什么“我觉得小朋友们会用奇怪的眼神看我”?如果字幕组精准的话,说明这是个未来时态,说的是以后小朋友们“会”怎么看她。她的特殊情况老师和同学应该大概都知道,这个担心说明会有别的事情发生。
为什么“最担心”“星期一该怎么解释”?不出什么事的话,为什么要做这种担心?只是担心该怎么解释为什么提前回家似乎说不过去。而且,这个“该怎么解释”并没有把主语限定为她自己,应该是担心周一父母如何为她的事情做解释。
为什么给刚刚出生的弟弟做那么多玩具?因为没有时间了。
为什么说“你能出生真是太好了”?因为家里有了新的血脉,自己如释重负,即使离去,父母也有新的希望。


素媛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很要强自立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的小姑娘,坚持自己上学,和小胖子争强好胜,出事后为了不打搅爸爸上班先打警察电话,住院时让独自出来的可可梦快点回冰箱去陪朋友们,自己早睡了也要在画图板上给可可梦留言“今天我先睡了,你早点回去吧”,法庭上抱住爸爸不让他犯罪,等等。她的考虑从来都是以别人为中心,而她自己承担了太多的妥协和痛苦。

电影中素媛的爸爸妈妈反复说“不是你们的孩子,你们根本无法感受到这伤害有多大”,是的,素媛受到的伤害,一定要远比我们从电影中所感受到的大得多的多,但她都是自己承受着,没怎么说也没怎么哭。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强?恢复能力有多强?心理辅导师的女儿不是16岁自杀了吗?我觉得素媛会想只要她死了,她爸妈就不用照顾她一辈子,不用老是担心十二年后的事,他们难过几年之后就会把爱投注在弟弟身上,老师和同学们也不用刻意照顾和回避她,她自己也不用一直承受着无法诉说的痛苦。这样的话,就不会给周围的人添麻烦了,而她自己也不必再受煎熬。她最后的淡然,我觉得,就是她想通了要一死了之后如释重负的表现。


片名:素媛=许愿=HOPE=希望,
或许导演在片名就已经暗示了他是“希望”最终准备自杀素媛能活下去,他是“希望”说过“哎呦,要死了,哎呦,要死了”就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理由”的素媛能活下去。或许导演故意不拍出来这个自杀的结局,所表达的就是:“希望”素媛可以像他不去拍这结局一样不去自杀。

 4 ) 韩国电影对话社会现实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6年是韩国电影开花怒放的十年。十年期间韩国出现《生死谍变》、《亲切的金子》、《杀人回忆》、《春夏秋冬又一春》等众多题材多元化、“作者电影”与“类型电影”水乳交融并驾齐驱的优秀作品。2006年韩国政府开始缩减“电影配额制”,对本地电影的保护有所放松,同时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电影一度衰颓。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韩国电影从低谷中快速走出,并呈现出快速复兴的趋势。   复苏后的韩国电影在类型创作、文化表达、产业开发等多方面均得以良好转型,整体发展更加均衡、成熟、稳健。韩国电影注重电影工业发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其中,后期制作技术不断发展,使韩国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内容方面,韩国电影作品多以原创为主。在借鉴好莱坞电影商业性基础上,更注重在电影故事叙述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作品原创、资本运营和技术创新逐步成为韩国影视产业长青的三大法宝。   韩国电影开放的分级制度也是其影视作品得以百花齐放的关键。早在1998年韩国进入金大中时代,韩国政治民主程度超越从前,韩国便正式结束影视审查制度,以分级制度取而代之。“国家政策不能成为阻碍产业发展的障碍。”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权基永曾提及。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下,韩国电影为现实题材类型叙事开辟了一条通路。韩国电影将韩国历史、当下以及未来将要面对的社会问题与困境思辨相结合,将类型叙事做为创作资源,文化反思做为养料,孕育出一大批既有社会学涵义层面思考,艺术性又能实现突破,还有强大票房号召力的民族化类型电影。   无论是喜剧、惊悚、科幻还是伦理题材,韩国电影坚持揭露社会现实。电影中所呈现的社会问题直接产生于这个国家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困境。而频发的儿童性侵问题一次次被抛到现实的台面,也被搬上电影的舞台。《熔炉》以真实发生在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的事件为蓝本,描写了一起性暴力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该片引发了社会对弱势团体保护的讨论。《素媛》改编自2008年“娜英事件”,走在上学路上的8岁幼女金娜英被强行拖至附近教会的卫生间,遭到毒打和性侵犯。法院一审判决案犯处以12年有期徒刑。此后,对于废除儿童性犯罪公诉有效期和要求加重对性犯罪处罚力度的社会运动一直持续到今天。   同时,韩国电影对社会的探究也随着思想的成熟而不断进行自我的完善。面对同样的问题,韩国电影人在不同时期可能会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思考角度和叙事类型,在相同时期更会选择截然不同的表现角度与表现方式,提出不同的社会思考。《熔炉》将视角放在司法不公与制度缺失上,希望从法律的惩戒层面对罪犯造成震慑,“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我们被世界改变”;《素媛》则从受害家庭心理创伤进行描述,有欢笑、有批判、有残忍亦有感动,祈愿人们给予受害者更多的空间与宽容。《素媛》心态平和,娓娓道来,泪中带笑。尽管对社会围观群众的冷酷、媒体不负责任的曝光、法律程序的刻板冷漠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但重点还是为了展示暗夜中的一盏烛光,“最孤独的人最亲切,痛苦过的人笑容最灿烂”。

 5 ) 作为父亲的愤怒--观《素媛》有感

                                作为父亲的愤怒--观《素媛》有感
  昨晚看了韩国电影《素媛》,一部展示儿童被性侵后如何自我救赎和家人如何面对生活的故事,这样的题材挺敏感的,但是电影拍的很克制,甚至看着觉得温馨和感人(多备纸巾,擦泪用)。但是这种温馨和感人的表面之下,是深深的罪恶以及法律的无力,带给这个家庭不可磨灭的身体伤害和心灵伤害。作为一位父亲,我除了跟着流泪的同时,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愤怒,一种将罪犯碎尸万段的愤怒和冲动。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影片将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在遭遇如此厄运的情况下从拒绝心理辅导到接受心理辅导并主动为女儿进行心理辅导的转变作为辅线,是这部电影由灰暗转向温馨感人的主要原因。片中的心理辅导师的女儿遭遇了同样的不幸,在16岁生日的时候自杀了,作为母亲在女儿自杀后也曾自杀而导致了下肢瘫痪,之后才专门从事心理辅导的。这个情节和片尾的"最孤独的人最亲切,受过伤的人总是笑的最灿烂,因为他们不愿让身边的人承受一样的痛苦"这段话出现的情节相呼应,把心灵救赎的力量彰显的恰当好处。
  在我们遭遇不幸的同时还要遭受媒体的报道和法律的不公,这样不仅加重我们内心的创伤,还会对社会道德生发出无力感进而产生仇恨,素媛的父母都曾产生过“如果世上所有的孩子都发生相同的事情就好了”的念头,这种念头虽然邪恶,但也是最真实的;媒体无节制的报道和法律的不公就是增加社会暴戾之气的催化器。纵观国内近几年的类似案件,更是体现的非常之明显。片中的媒体报道,相对来说只是在惨案发生之初进行了参与,在后面克制住了,否则,心理辅导和自我救赎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片中的父亲去看守所面见罪犯被罪犯的无耻激怒的时候,作为观众的我也握紧了拳头,我宁可变成罪犯也不能让这样的人渣活着,素媛的父亲也是这么想的,并且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当法官轻判之后,他抄起检察官案头的铭牌砸向罪犯的时候素媛扑过去抱住了父亲的大腿,罪犯扭头时的表情没有丝毫的悔意。
  素媛说:“我总想睡一觉起来,发现回到过去了,可早上起来发现,还是没有任何变化......太伤心了,以前奶奶说,哎哟,要死了,哎哟,要死了,现在好像能理解那句话的意思了,这就是人活在这个世界的理由。”当素媛拿着自己制作的小飞机举在出生不久的小弟弟素望的面前的时候,以飞翔的姿势宣告着新生活的开始......
  据说这部电影将于2014年2月在国内上映,国内的片名为《许愿》。作为一名父亲,我真诚的许愿:愿中国能和韩国一样,能尽快通过并实施“对于以儿童为对象进行性犯罪者,为了防止重犯或习惯犯罪的预防和治疗法案”,尤其是尽快废止狗屁不通的嫖宿幼女罪。
背景资料:韩国国会2010年6月29日举行全体会议,通过了“对于以儿童为对象进行性犯罪者,为了防止重犯或习惯犯罪的预防和治疗法案”(又名“化学阉割法案”)。在29日的投票中,得到147张赞成票、23张反对票、30票弃权,最终获得通过。根据该法案,韩国将对性侵犯儿童的初犯和再犯者进行“化学阉割”;处罚年龄从25岁减低至19岁;将儿童的定义扩大至16岁。性侵犯儿童犯人将在出狱前两个月开始“化学阉割”,最长时间为15年。2011年7月24日,韩国政府宣布,对性犯罪的男性实行化学阉割的法律生效。韩国由此成为亚洲第一个对性犯罪者实施化学阉割的国家。

 6 ) 世间没那么多温情,我希望你不要善良

看电影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但是我必须说这还是一部温情的电影,现实却没那么多温情。我当然也会愤怒,这么禽兽的行为竟然才判12年,而我更清楚现实中还有多少这样的禽兽连12年的惩罚都没有。这一瞬间我特别希望我们的评判准则是道德而不是法律,虽然道德暴虐起来比法律更可怕。我只是希望恶人受到惩罚,但他们总有别的方法逃脱。

记得我这个小地方,有些家长外出工作或没有时间就选择花钱把小孩寄养在老师家,觉得孩子学习生活有人管让人很放心,就这样的环境下,就有一个九岁女生寄养在女老师家里却被女老师的丈夫性侵,女生父母是police,然而犯人也才判几年坐牢,女老师也不过是离婚换个地方继续教书。很多时候法律多么的无力啊,我不敢去想这个未谋面的女孩以后会怎样,她还会不会心存美好?

这终究是一个不善良的世界。如果我有一个孩子,我会告诉她相信美好更要保护自己。我希望她不要善良而是拥有智慧,看,想来想去我还是怕,毕竟她那么弱小,智慧又怎么抵挡的了暴力。

 7 ) 观素媛

在伦敦韩国电影节上看到了HOPE这个标题,一开始觉得很俗无非又是励志型社会片,无非又是男女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到某种刺激冲破枷锁的故事,可是读完简介发现我是大错特错,这是一部励志片,但更是一部反映社会反映人性的理论片。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记不清是2009年还是08年,一个新闻标题’57 year old man rapes 7-8 year old girl and only gets 12 yrs' 印象很深,因为施暴之残忍“he took her home, raped her anally, then proceeded to use a plunger on her anal cavity to "get rid of the evidence" - which destroyed her intestinal walls, pulled out the intestines, and destroyed the wall between her anus and her vaginal area. ”小女孩从此终身残废,但犯罪者居然只得到了12年坐牢的惩罚,只因为他犯罪时处于醉酒状态而他声称自己无法控制自己当时的行为因为神智不清。这是一起很悲哀的"accident"更悲哀的是这滑稽可笑的审判,于是导演李濬益选了这样部题材,也许是希望此事可以被更多人关注,从而让罪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说到电影本身,很佩服导演平衡笑点和哭点的能力,整部影片全场观影一直听见抽泣声,往后排一看一排的纸巾各种哭相,连旁边的日本男人也默默的拿出手帕拭泪。虽是以raping为主题的悲情电影,剧情里却有非常多的笑点,基本观众是处于哭了笑笑了哭循环模式。可以看出导演李濬益希望在电影里表现出的乐观因素,全片一直贯彻鲜明的正面力量,悲伤是无法避免的,微笑才是生活继续的唯一动力。导演的能力高超就高超在制造‘共鸣’感上,即时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悲剧,却也可以体会到主角的各种情感仿佛自己置身此事之中。当然这也要归功于演员身上,特别是小演员Lee Re的角色真的是影后水准了,年纪轻轻居然可以把演员最难具备的“自然”表现的那么真切,不知道的还以为她真的受到过这种创伤过,真是个好演员,让我想起了激战里的小女孩,以及母亲里的芦田爱菜,新生代鬼才真是数不胜数阿,无论哪个国家,小孩永远是最真实的一面镜子,终于理解为何实是枝裕和的电影永远是关于儿童,因为只有孩子才是最自然的,追求好电影的导演永远都会希望自己的电影是在记录真实元素。

此片镜头虽普通但是安排的精湛简练,没有任何多于镜头,到让我想起了布列松的死囚越狱。安排最恰当合适的镜头往往起到的效果比人为摄影而安排的大场面酷炫镜头力度要大的多,国内近期各种低俗片尤其让人失望的除了毫无结构的剧情梳理,更多的是为了各种大场面而刻意安排的大镜头,着实缺少了情感以及电影该有的真实感,更别提艺术感了。如果电影单纯为了娱乐大众,对电影人来说这会是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因为电影可以传达的讯息太多,除了哲理逻辑情感,一部现实题材影片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有时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国家乃至世界。而咱人口大国缺少的正是审视这样好电影的眼光和支持。现实题材的电影一直是我认为做电影道路上最有意义的类型电影,其实咱国家也不缺这样的好电影,第五代导演像张艺谋陈凯歌,都曾经迈上在这样的电影道路上,并且融入了强烈的民族色彩,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红高粱等。而第六代导演却是烽火寥寥的大步走在现实主义题材的道路上,贾樟柯王小帅娄烨等都把重心放在制作小人物形的社会电影题材上。以及我个人非常喜欢的盲井,盲山。可是为何我国缺少审视这样电影的眼光,一直在假设如果小武在院线上映不知票房会悽惨到何情形。而也正是这样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商业垃圾片在院线取得无限好票房,越来越多的国内好电影被国外买断。

相较之下,极其佩服法国对电影文化上的支持。贾樟柯的天注定在个别法国院线已经上映,虽然对老贾的这部电影极其失望,但大多数我认为国内的好电影早已被法国垄断制作及发行,很多国内的好电影只有在外国电影节才看的到,国内却只能看枪版,这是件非常可悲的事。国内不是没有好片也不是没有好导演,而是缺少了对他们的支持。韩国的素媛在国内外取得了好成绩,我国像三峡好人这样的片难道只能在国外取得掌声吗?贾樟柯这样的导演只能走上为迎合外国观众而制作浮夸电影的道路吗?

虽然跑题比较明显,但因为此帖看的人较多,还是希望把这几年的观影心声说出来,如果大家有时间评论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不如多去支持几部国内的好电影,谢谢。

 短评

"最孤独的人最亲切,受过伤的人总是笑的最灿烂,因为他们不愿让身边的人承受一样的痛苦"

6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全程都是泪点,小男孩为了不让小女孩在受到伤害,和几个同学一起默默跟在后面,朋友、同学为了鼓励她,在小女孩家的门上贴满了祝福,爸爸为了消磨带给小女孩的记忆,带上很热的玩偶衣服,逗她开心保护她,小女孩说活着就是为了死去,顿时泪崩

10分钟前
  • 接十分钟的吻
  • 力荐

爸爸和小女孩演的都太好了,爸爸的基友一家人真不错,这样的人在世上少有了。还好孩子没有受到欺负,能有人正确的引导她,帮助她。人渣们都该死~!我哭死了

12分钟前
  • 兔子小i
  • 力荐

最感人的是素媛回家时那一墙的小纸条。

13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1,现实还是那么恶心,家人和童话让我们活下去。2,如果心灵得不到安慰,再公正的判决也终是悲剧。

14分钟前
  • bird
  • 力荐

"最孤独的人最亲切,受过伤的人总是笑的最灿烂,因为他们不愿让身边的人承受一样的痛苦" 从素媛到素望,生活有阳光才有希望,可可梦是全片最治愈点,哭成傻逼。“我总想睡一觉就能回到过去,可早上起来发现,还是没有任何变化,太伤心了...以前奶奶说,哎哟要死要死了,这大概就是人活在世的意义”

1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看了两次哭了两次 听说真实事件中的小女孩16岁时自杀了… 愿天堂没有伤害 愿善良的人儿都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19分钟前
  • 图图饶命
  • 力荐

电影《素媛》原型罪犯,2020年12月正式出狱的赵斗淳,于2021年12月17号被非法闯入的男子A先生用钝器爆揍了一顿,虽然没有受致命伤,但69岁的他还是被打进了医院,目前还在接受治疗。

24分钟前
  • 的确良少
  • 力荐

恨不得给100颗星系列。胖小子和爸爸哭着说都怪自己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的。可怜的素媛啊。

28分钟前
  • 武井咲
  • 力荐

再也不敢看这种类型的电影了,犯人死刑n次都不够

30分钟前
  • momo
  • 力荐

自认为很难被韩国电影感动,但本片爸爸第一次在女儿面前脱下卡通头套那里真是止不住地掉眼泪。跟之前的《熔炉》题材很接近,但是没有借此来过多抨击司法或者人性,更多地还是表现苦难过后对于心灵的疗伤,工厂和家长的捐款,孩子们的贴画,包括最后第二个孩子出世,都象征了生命的不屈与永恒

33分钟前
  • 风雨骑老师
  • 推荐

丧心病狂的施暴者仅仅判了12年扣除假期确实太便宜他了他对孩子的伤害是永久性不可逆的,为什么这个白痴法官要维持这个明显不公正的判决?素媛的爸爸一直在隐忍,判决结果出来再无忍耐最后抄起检察官的桌牌要拍死他懂事的素媛抱住爸爸的腿她不想看家庭支离破碎。如果解释不

38分钟前
  • 雨果
  • 力荐

难得的是没有利用亲情过度煽情,也没有过分纠缠于法律漏洞,避开了韩影最爱用的两个梗,而是更多的聚焦在创伤之后一家人的心理状态变化。重创之后生活始终继续,但你能选择如何面对。此片的所有感动点是来源于细节中和一家人共同努力渡过难关表现出来的积极心态,感动之余,倍感欣慰。有几处台词真心好

40分钟前
  • PsychoBabble
  • 力荐

泪流满面。

42分钟前
  • 贝塔先生
  • 力荐

韩国电影在对人性方面的表达一直都很好,这部电影我看一次哭一次,很压抑,我们国家对这种事件的关注太少了,每次都是不了了之。

46分钟前
  • 东篱
  • 力荐

太催泪了,素媛和爸爸之间的很多细节都特别感人,素媛住院时,爸爸笨拙的在电脑上搜索“如何和女儿交流”;出院后爸爸悄悄在她床头放上装满糖的小包让她背着来掩盖便袋的声音;还有素媛不再和爸爸亲近,他只能扮成可可梦哄她开心,每次想到笑嘻嘻的可可梦背后是一个无奈的父亲就会觉得特别心酸。

50分钟前
  • Never-land
  • 推荐

“受过伤害的人总是笑得最开心的,因为他们不愿意让身边的人承受一样的痛苦。”

53分钟前
  • 推荐

爸爸知道女儿介意排便器的塑料声为她准备装满塑料包装纸的糖果小包,女儿知道一直跟着身后的可可梦是爸爸。

54分钟前
  • 呱呱
  • 力荐

看前面的惨剧其实会略反感,总觉得在消费别人的苦难。好在故事的重心在治愈与亲情,这也是最感人的部分,尤其父亲第二次扮人偶,太催泪了。

5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负能量正能量负能量正能量负能量正能量负能量正能量负能量正能量,已虐哭…

1小时前
  • 赵金鍂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