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我有罪2006

喜剧片美国2006

主演:范·迪塞尔,阿历克斯·罗克,Frank Pietrangolare,理查德·德多梅尼科,Jerry Grayson

导演:西德尼·吕美特

播放地址

 剧照

判我有罪2006 剧照 NO.1判我有罪2006 剧照 NO.2判我有罪2006 剧照 NO.3判我有罪2006 剧照 NO.4判我有罪2006 剧照 NO.5判我有罪2006 剧照 NO.6判我有罪2006 剧照 NO.13判我有罪2006 剧照 NO.14判我有罪2006 剧照 NO.15判我有罪2006 剧照 NO.16判我有罪2006 剧照 NO.17判我有罪2006 剧照 NO.18判我有罪2006 剧照 NO.19判我有罪200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3 20:19

详细剧情

  美国黑手党根基深厚,危害严重。为了清除社会弊端,警方经过多年的侦察和筹备,对五大家族之一的卢切斯家族展开攻势。包括新泽西头目杰基•迪诺西奥(Vin Diesel 文•迪塞尔 饰)在内的20名家族成员被捕,并被指控76项罪名。在审判之前,公诉方与杰基秘密谈判,要他选择或者遭受长达30年的牢狱之灾,或者充当污点证人,指控其他家族成员。  杰基宁愿坐牢也不愿出卖伙伴,他拒绝聘任律师,一个人为自己以及整个家族成员展开了辩护……  影片根据美国司法历史上最长的一次黑帮刑事审判改编而成,主人公为上世纪80年代的传奇帮派头目杰基•迪诺西奥(Jackie DiNorscio),故事情节与台词片段均采自18年前入档的庭审记录。由于案情复杂,且牵涉人物众多,审判持续21个月之久,并创下多项纪录:创下了多项庭审纪录:20名被告配备了20名辩护律师、8个陪审团轮番上阵以及史无前例的超长结案陈词(其中一位辩护律师的结案陈词居然宣读了5天)。

 长篇影评

 1 ) 我们都一样

很深刻。
当杰克不断为自己的兄弟辩护的时候,他的兄弟为他做了些什么?
害怕杰克所作所为牵连到自己而做恶他。
杰克背上有伤,杰克躺着睡不着,他需要自己的沙发时,他们拿走了它。
而杰克还坚持着自己不出卖兄弟的原则。
而后呢,依然如此。
这部电影表意倡议友情伟大,而又深刻阐述了人性的丑恶。
有谁早已明白这点?
谁说提倡犯罪了,我想导演和编剧只是想让世人看到黑社会丑陋的一面,从而让人们对黑社会失望,远离那些‘家庭’
不过,我想说的是,丑陋的不是‘黑社会’而是整个社会,整个社会的一切都如同那个家族一样的丑陋。
肮脏的社会,丑陋的人类。
对。
我承认,其中包括我。
学会理解,学会接受别人不同的观点和异端。
把我放在‘家族’其他人的位置上,我一样会将杰克撇开。当然如果我的智商和他们一样的话。

 2 ) 情义法则

首先加一句离题的话:我不喜欢豆瓣的改版,因为不来这里好久了,尤其是评论方式的改版让我很不舒服,明明原来简单明了几个按钮挺好的。

说不定有人喜欢这种新奇的方式,所以会在后面大骂我瞎说一气,没所谓了,就像那个胖子Jackie,他也有表达的自由不是?

毫无疑问jackie是个真正的毒贩子,不过我就是喜欢他,难得商业社会里还有人出自本能的讲情义两字,jackie里面最有趣的就是说大概结党营私谋取不法这种东西用在华盛顿的家伙身上要比用在他们这些家族身上要有用的多。想想这个胖子还是不笨啊。

jackie从小就是被教导的绝不出卖家族中人,我们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指责他们的,这是他们的世界观,其他人没有权利去评论对错与否,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价值观不是么?

很多人问我出身于法学为什么还会崇信jackie那一套情义荣辱观,我现在想说我这么多年援助,看了不少夫妻反目兄弟结怨父子俩不相容等等,说实在话没有谁真能像乔峰一般临着荣华富贵说自己对大辽不忠对大宋不义对人民不仁对父母不孝...
要都有这般气性也不至于将社会搞成这样一个世风日下

我没有拿出自己所谓的法学知识,是因为我觉得这些东西在很多情况下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它实际上只能给人事物一个结果,而不是给出应有的结局。

何况jackie也是没有动用什么非法的手段去干扰陪审团的裁决,虽然据说当时真正的庭审时jackie居然可以在自己的牢房装私人电话。这个胖毒贩子一直只是陈述由他所受的教育应该得出的结论,陪审团也许较于冗长的法律条文更能理解这样出自人类基本法则演化的内容,地球上有时就要讲的是“人”的道理不是么?好多火星上的理论本来是不应该出现的。

我当时很多同学站在社会公益、自由心证、法律秩序等等角度来阐述或反对了jackie,很可惜,我一直都不怎么相信火星的法律,很多事情还是喜欢用古老的规矩来解决。

nike的家族确实是黑手党,jackie也确实是毒贩子,这些都是逃不掉的事情,至于結党不法的事情,陪审团说他们没有,可怜的检查官,非要利用人类之间互相的出卖来得出结果,这样以不义裁决不义的行为是否真正伸张的了正义?下一个同样的案子中是否还有jackie这样货真价实的毒贩子?
所以《教父》是以一场不公的裁决来开启全篇。

法律从某种角度上讲是大多数的人制定了一个更有利于生存的规则,然后用暴力要求所有的人都不得不遵守它,jackie这样的胖子偏偏又自己的一套相悖的规矩,因为他觉得原来那一套不公平?不舒服?理由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似乎他遵循了一些从远古时代就未曾远离的法则:不背叛、敬情义。

就像宗教经历若干世纪的争论也不会远离我们的生活一样,这些古老的法则也会存在,每个人都有自由拥有独立的立场,jackie认为他是强者,只循着自己的想法,他如实的信仰并表达出来了。陪审团是否认可,也要看各人的信仰了。

说实话,jackie也许根本就不在乎结果。

另外还有一个Q:我们都知道法西斯、麦肯锡主义以及某些大家心照不宣的理论都会一度肆虐,吞噬掉所有古老的真理,排除异见,1984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不是止于寓言。
同样谁都明白要是一个黑手党头目遇见一个初级警察要掴他的耳光,多数也是要忍着的...
所以说,所谓的结党谋取不法之类的罪名,在设计之初就针对错了人群。

 3 ) 程序正义就是最正的三观!

程序正义!那些反复说此片三观不正的人我真不知道他们三观究竟有多正,我觉得此片三观没有问题,有罪没罪看直接证据虽然可能放过一些罪犯,但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公权力的滥用,避免了gov随意捏造证据捕风捉影的构陷,下次想证明被告有罪就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而不是靠听说和揣测,实实在在的把power关进了笼子。
对那些拿三观说事儿的我就想说一句“道德警察算哪门子的三观正?”

 4 ) 希特勒的上台

  电影看到一半来了感觉,由于想起了《十二怒汉》,就找电影的背景介绍。结果发现就是这个老导演的电影,如果不看,还以为是哪个后生继承了前辈的精华。
  看这样的电影,你可以把自己放心地交给导演,让他带着你在电影中行走。他会让你清清楚楚地感觉到他想让你感觉到的一切。
  我想说的是,有一次和外教讨论起希特勒,达成了共识,这个共识是,德国人怎么会让他上台。不是他本身多么伟大,而是德国人偏偏会让这样一个人爬上去,难道是历史的笑话,是上帝之鞭来惩罚人类的吗?老导演给了我一个答案,至少是他认为的答案。他给我们解答了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如何出卖了人类的正义和良知,然后还会附上光荣的称号。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份“光荣”是怎么来的。是故事结尾囚徒们的呐喊助威,是无罪释放的坏蛋们庸俗地撇来的鲜花和嬉笑,是打败了从无败绩的大律师的扬眉吐气,是没有主见的陪审团的成员,是法官最后一刻反对无效的感情爆发,是律师团被所谓义气而投票否决。。。
  但是这一切是怎么来的。
  如果放在第三帝国这段叙述就会变成这样:
  结尾是丧尽天良罪迹斑斑的纳粹党卫军对希特勒的欢呼崇拜,是看到战败已成定局的纳粹高官大肆敛财准备放弃元首独自逃亡,是横扫欧洲占领法国闪击得苏联节节败退的德国装甲师的光荣战绩,是德国百姓欧洲百姓被愚弄先是否定后是被煽动最后国家几乎衰亡的悲剧,是英法苏联绥靖希特勒的大肆放任,是部分头脑不清醒的知识分子沦为纳粹帮凶的御用文人。。。
  我的奋斗,,,电影的主角——像希特勒一样从一个街头流浪汉变成了又出书又口若悬河善于抓人心理又能做戏的元首——学会了拿起了笔用起了文化学会写演讲稿还能脱稿。
  老导演真是了得!

 5 ) 有本事就《判我有罪》

06年的片子,我才看。因为讨巧啊讨巧啊实在太讨巧了。真人真事改编是一回事,严肃的法庭题材是一回事,而它充满了讨巧的反英雄主义朦胧泡泡却是另外一回事。Jackie是英雄么?他实在太帅了太cute了太油菜了太狡猾了太可爱了。他实在是英雄,背景不给点花都太说不过去了。但是就好像那个倒霉的处心积虑的检察官说的,“你们居然觉得这种人可爱?!你们居然喜欢一个毒枭、皮条客、强盗、杀人犯、骗子、黑手党?!”20个嫌疑犯,70项罪名,发誓要将意大利黑社会团伙剿灭,但是那个决心为民除害的检察官看起来却像坏人,而半辈子都在坐牢的大坏蛋Jackie却成了忠贞友谊捍卫者的正义之士。多讨巧!无论怎么看这伙人绝绝对对都是恶棍与坏蛋,杀人贩毒走私抢劫无恶不作唯利是图,那些个证据证词绝对可以让他们把牢底坐穿。但是为什么没有呢?因为美国是法制社会,法庭的判决取决于陪审团,而看过《金牌律师》的都该知道陪审团判决下的案件往往其实黑白颠倒。这是个心理战和手腕对决。我们精明老练的侏儒辩护律师Ben和大智若愚装傻充愣的Jackie的战术就是:我们有可能坏了点,偶尔为了赚钱危害了点民众的某些利益,但是我们黑社会身份之外的生活和你们普通人无异,我们有友情,有爱情,有家庭,我们也会在太阳底下剔牙,也会带着狗散步。所以黑社会是啥呀?黑社会是电影里演的那样玩酷,凶残,等级森严,高高在上,充满了神秘感。我们可不是哩,我们钱赚够的时候会去当良民,而且我们有多种身份掩护:我们可以是别人的丈夫、父亲、兄弟、朋友,我们不仅仅是黑社会。所以你不能判我有罪!事实上,陪审团一群傻子就真给这温情牌唬住了,在Jackie特仗义的一句“如果你们非要让一个人坐牢,请判我有罪,放过我的朋友们,我爱他们!”所有的理性都被江湖气土崩瓦解。讨巧啊实在是讨巧,我不知道自己到底算理性的人还是感性的人,我只知道我这个人思考的回路与众不大相同而且还喜欢唱反调,反正要是我我就一脚把Jackie踹出去,丫的跟我这装江湖来了?!但是Jackie实在是太可爱了,狡猾的装傻充愣,满口脏话但其实挺有点头脑,真的是“天堂肯定进不去但是地狱也不敢收”的主儿。其他没什么,看点除了演技就是强烈的口才炫技就是深刻的心理攻防战。这一点上有几个场景非常精彩伶俐万点。

 6 ) 这是一个很悲很悲的剧

当影片走过那十分钟又十分钟的时候总会误导人们以觉得这是一个壮汉在法庭上的嬉戏宣言和戏耍法官的闹剧。甚至我一度认为这是个略带喜剧色彩的文艺片,但是随着时间的一步步推移 你会发现真正的罪恶不是法庭上那些锁呈现的罪证 那些录音 而是全部罪恶的人性。
其实那所谓的评委席上只坐着一个人,就是导演(或者编剧)。杰基和他的"朋友"们虽然胜诉了 但其实是他一个人的故事,他输掉了整个人生换来了朋友们的安度。
他一直爱着他们,他的表弟,他的兄弟,他的女人,无疑他是世界上影片里最傻的最天真的大男孩,不是他真的有律师天赋我想是上帝也怜爱了他。
他不断的告诉自己,他们爱我 他们爱我 他们爱我。。。当然我想所有人都知道答案只是他是最后一个知道的。看到那最后失落的眼神 所有人都欢笑着也家人与小三一起欢庆着走出法庭 只有杰基是自己和两个路人甲乙走上刑车 他家都在说 杰基 杰基 我们爱你 可你妈的你多看他一秒钟了么 就像一个路人一样 甚至不曾给予一个眼神上诚挚感谢,他是多么渴望可以有个人过去给他一个拥抱可是没有 一个都没有。我想在那艰苦的17年半里没有一个你妈b所谓的兄弟去看过他,没有一个写信给他。
片子只给一个人致敬,那便是杰基。也许那些真实生活中的人还在庆幸,i had a friend,his name is jiessy(我不知道他英文名字)但是所有人却在暗地里说 你看那个sb 就是当年那些小丑中的一个 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烘托一个人的美丽灵魂。
这是一个立时很久很久的审判,这是一个真实在生活中的审判,这是一部基石电影,这是一部对灵魂的批判。
你爱他们。。。你爱他们。。。。
这是我见过的最为隐藏于笑容之下的悲剧。当你望穿笑容那背后是万千的泪水!

 7 ) 反传统英雄


最新一期《看电影•午夜场》罗列了100部反传统影片,或从形式,或从内容,这些影片以跳出窠臼的方式宣扬着自己的个性。直到今天凌晨,我发现其实还有一部影片应该被加入到这份长长的名单之中,那就是西德尼•鲁梅特老先生的新作——《判我有罪》。

后知后觉让我虽然在观影中似曾相识,但也直到影片结束才发现原来鲁梅特正是《12怒汉》的导演。是的,那部影片也完全可以列入反传统的名单,不过也许他们超载了,暂时无法为它腾出空位。我最早在大学的英语泛读课本上读过《12怒汉》的故事,简练有序的辩论足以令人身临其境,血脉贲张。数年后看过电影,大学时候的激动仍在。少年是否有罪观者们并不关心,反倒是8号陪审员的固执己见以寡敌众最终反败为胜,为影迷们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它的反传统方式建立在跳脱传统庭辩的模式,将以往影片中并不占多大分量的陪审团提升至一个主要位置上来。斗室之中的针锋相对,唇枪舌战便足以令观众感受各自咄咄逼人的气势。12个人不同的性格恰到好处彰显出来,与其说为了讲一个辩论的故事,毋宁说是为了这场精彩的群戏而安排这样一场辩论。

不过相比较《12怒汉》,《判我有罪》似乎反骨更加凸显。从形式上来看它远远逊于《12怒汉》,然而其主角杰基——意大利黑帮分子,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和机敏的睿智成功洗脱了他和家族成员的罪名。我想《判我有罪》恰恰是部能够检查影迷道德标准的好影片,显然如我这样道德品质低劣的人会爱死这部为黑帮分子歌功颂德狗娘养的电影,同时势必也有很多人像政府公诉方的律师一样,对陪审团成员咆哮着,“你们喜欢这个人?皮条客、强盗、洗钱者、杀人犯?”对啊,凭什么喜欢他?就因为他不出卖兄弟?就因为他确确实实说的都是真话?喜欢与不喜欢,这是个问题,导演选取题材角度之刁钻,让影迷着实难办。他用一个边缘人的故事充实着本毫无特色的框架,辅以街头草根的幽默,轻轻松松为影史留下了又一个反传统英雄的形象。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想起《天生杀人狂》,它们的气质或许相像,不过《判我有罪》则更显出几分儒雅和老人的稳重。

杰基的自我辩护让我想到一个词——“任侠”,这个词来自于日本黑帮影片,有感而发是因为他最初的处境。因为不愿意出卖朋友和家族而拒绝充当污点证人,同时又不为家族成员所理解遭到孤立,与其说和朋友们同仇敌忾,倒不如说为了“义气”而孤军奋战。这类角色在深作欣二和三池崇史的影片里多有出现,典型的就是石川陆夫(《新•仁义的墓场》)。不过美国片就是美国片,何况还是遵循史实改编,杰基最终赢得朋友和家族的理解,并肩作战,得到一个Happy end,不像日本的同行,往往因背叛郁郁而终。

五年前,山本逃亡美国(《大佬》),和小弟奋力打拼。加藤为了组织的昌盛舍生取义,却挡不住意大利黑手党洞穿山本的颗颗子弹。五年后意大利黑手党成员杰基在法庭上巧舌如簧,翻云覆雨,妙语连珠,时而诙谐幽默,时而情真意切,当他宣读(确切地说是表达)自己的总结陈词时,他再次强调对朋友的爱和永不背叛,那一刻我竟蓦地想起自决的加藤,两个一曾对立的黑帮成员,对于“义”的理解大无二致,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背叛兄弟。当初跟楚楚他们谈论《大佬》时曾说,这部并不成功的影片,它最闪光之处在于重拾了人们业已丢失的“义”。凭空捏造也好,最起码它让远古战国时代为了大义不吝死的豪迈气魄重现人间。《大佬》中让我感动的东西,我同样也在《判我有罪》中找到,当杰基对着陪审团不断喊着“Find me guilty(判我有罪),但别找我朋友们的麻烦!”时,他的举动足以偿还平日的恶行。

反传统英雄,又多了一个,幸好不是在中国,否则影片不定被枪毙多少次了。

 8 ) 天塌下来怕不怕(王怡)

天塌下来怕不怕:电影《判我有罪》 
王怡

 

也许你听过这句著名的拉丁谚语:

“Fiat justitia,ruat coelum”(Let justice be done,though heaven fall)。

新泽西联邦法院的法官席上,镌刻着这句话。一位替有组织犯罪集团辩护的律师,用它来做开场白,我的师兄郑戈的翻译,“实现正义,哪怕天塌下来”。另一位被告、因其他罪名被判30年监禁的杰克,大大咧咧的辞退了律师,自己站起来说,“我到这个法庭许多次了,一直以为上面写的是禁止吸烟”。

这句话颇有后现代风格,足以使美国司法史上这场规模最大的滑铁卢战役,成为一个打不出来的喷嚏。1970年,美国颁布了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反诈骗腐败组织集团犯罪法》,简称RICO。1987年,新泽西州以76项“RICO”罪名起诉一个当地黑帮共20名被告,审判持续了21个月,为防意外,同时组建了8个陪审团。好不容易到了结案,控辩双方共21张嘴,仍然犹如滔滔江水。其中一位律师,结案陈词就宣读了5天。

82岁的老导演悉尼?卢特曼,历史上最伟大的法庭戏电影,几乎有一半是他拍的。如每个法学院学生都知道的《12怒汉》,和也许都不知道的《大审判》。2006年,卢特曼再度出山,根据当年的庭审记录,拍出了这部不紧不慢、却涂满了辛辣与荒诞感的法庭戏。

杰克这个贩毒犯,成了法庭上唯一的英雄。他断然拒绝控方以污点证人换取减刑的诱惑,在一场龙虎斗中,当真是闲庭信步,以一种最直观的道德感为自己辩护。他用粗话羞辱每一个认识他的证人,他叫他们用眼睛看自己,问他们是否相信自己还爱他们。在漫长的审判中,他在道德上无情地藐视每一个出庭作证的污点证人和警方卧底。他的幽默和流氓习气,也不断败坏着法庭的端庄。

人们的正义感开始无所适从。陪审员们一会儿看看公诉方,一会儿看看辩护席。他们眼光迷离,不太确定这些同样穿着西装的人,到底谁才是黑社会?咄咄逼人的检控官,反成了法庭上最像黑社会的那一张脸。因为对黑社会的反击太卖力了,司法机构横下心来与魔鬼交易,却不料杀出杰克这厮,宁愿蹲一辈子牢,也不出卖那些和他一起长大的家族成员。他的结案陈词最短,也最有力量。他盯着每个陪审员说,“let my friends home, and find me guilty, find me guilty”(让我的朋友们回家,判我有罪,判我有罪吧)。陪审团只花几个小时就盖棺定论(他们也实在太想回家了),所有被告都无罪。只有杰克继续回去坐牢,接受囚徒们英雄般的欢呼。

最近马丁·西科塞斯的新片《无间行者》(The Departed),根据香港电影《无间道》改编。警方与黑帮相互卧底,片名按字面翻译就是“行尸走肉”。这两部电影,显出一枚硬币的两面。无论是控辩交易、卧底线人还是引诱性的侦查,政府一旦使用不道德的手法,它所代表的国家力量,就从此无力在自己与黑社会之间,作出一个清晰的区分。国家无法凭借一套仪式在法庭上将自己“分别为圣”。杰克的价值观很简易,他仅仅诉诸于一种单向度的忠信,就将权力的邪恶嘲弄得一波三折,罄竹难书。为了“正义”,国家不惜将自己转为一个污点警方,和一个污点检控官。

对一名卧底来说,“我是警察”这句话显得实在伪善,人事档案在警察局就是警察吗?户口在农村就是农民?一个刻舟求剑的名分并不能拯救谁,人的心意更新而变化,与魔鬼打交道的,就是魔鬼的奴隶,沦为行尸走肉。犯罪固然是恶,但一个人间的法庭,要将它对罪恶的审判权建立在怎么样的磐石上呢?

天塌下来怕不怕?有人说为了程序正义,就要承受实体正义的牺牲。这是法治主义的一种过于粗疏的说法。正义就是正义,不能被牺牲。真正的问题是,当天塌下来的时候,正义还在不在?其实“heaven fall”一语在基督教语境下,有很特别的含义,意味着天使的堕落。《以赛亚书》第14章描写了天使如何堕落为撒旦的,“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为何从天上坠落(fall from heaven) ”。原因是这位早晨之子(指堕落的天使)“要与至上者同等”。

对这句拉丁法谚,有一种更复杂的理解。人不能凭自己实现正义,但人却渴望将自己看为正义的源头,因此他也随着魔鬼一道堕落。上帝许可了这种堕落,因为正义和拯救,都只能以这种方式实现。大卫的诗写道,“洪水泛滥时,耶和华坐着为王”。相信上帝的人,并不是相信从此没有祸患,而是相信无论风平浪静还是洪水泛滥,永恒的真理都一样稳如泰山。

借此,我试着重新翻译这句谚语,“即使天塌下来,正义也坐着为王”。

换句话说,这需要人们对法律有一种更高的信仰。一个被告被无罪释放了,但实体正义从来就没有被牺牲过。若没有这种信心,就无法抵御一切以恶止恶的诱惑。电影中检控官抱怨那些被杰克征服的陪审员,傻乎乎地忘记了正是那些被告让他们多缴了许多的税。但这场官司输得一点也不冤枉,政府对法律的信心是如此的小,竟不如一个讲义气的黑社会哥们。

正义就是这样实现的,经过洪水泛滥和人的堕落,经过一切对信心的试炼,就算你的案子在世界末日那一天开庭,一个真正的律师仍然有信心,穿上西装,到法庭上说出这句话,“Let justice be done”。

 短评

xxx的表演如此出色

3分钟前
  • 影熟人
  • 还行

现实中的笑料更荒诞

4分钟前
  • funny_vee
  • 推荐

挺不错的电影. 反映挺多东西. [丁丁介绍我看的.]

8分钟前
  • 紅茶包
  • 推荐

够义气!

13分钟前
  • rebix
  • 推荐

向没文化的流氓致敬

16分钟前
  • 重重是紊乱小姐
  • 力荐

就事论事而已,看过西德尼吕美特的第二部电影,第一部就是大名鼎鼎的十二怒汗,。两者共同的主题都是法庭戏份占据全盘,同样说明美国司法的无能与无力

19分钟前
  • 一如往昔
  • 推荐

Vin又演了一部大家都说爱他的电影O(∩_∩)O

23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范·迪塞尔老是演这种带有很强家庭感的人物

24分钟前
  • 轩煜
  • 推荐

很有说服力的罪犯。

27分钟前
  • Out Man
  • 力荐

吕美特太狠了,他对案件本身几乎只字不提,仅把焦点集中在庭审的几个片段,但却成功地偷换了道德视角,完美地颠覆了观者的正邪判断意识,把无所不用其极的检方和从头至尾忠诚于自我的主角进行无声而深刻的比对,高下立判。

3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这两天净看反传统价值观的片儿了,还是吕美特牛逼

34分钟前
  • 鲍小斯
  • 推荐

伟大的表演

39分钟前
  • Frank
  • 力荐

文迪赛尔都老成这样了?

44分钟前
  • saga
  • 还行

西德尼·吕美特真是法庭戏的大师,片子有趣又精彩。片子有很强的戏谑味道,那些笑话、轻佻的配乐、还有小恶魔去演律师,都是跳出框架的设置。不再光头的范迪塞尔演起一个忠厚搞笑的角色。判我有罪,这真是奇招。随着时间的推进,真相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喜欢谁。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美国人能把法庭戏拍得这么戏剧化,因为这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呀。前两天看见有网友吐槽中国的法庭基本上就是公诉人的独角戏,律师负责赔礼道歉,法官负责宣布结果,大致情况不错。我在2002年实习时也是这样,印象很深刻,介于轮奸和聚众淫乱之间的一个案子,犯案的几个青年都被抓了,一个个被打得像鬼,有个腿上还绑着绷带,拄着拐杖上的法庭。2个公诉人对3个律师,噼里啪啦吧啦吧啦,律师一辩护公诉人就叫他们闭嘴,当时也没觉得不好,因为有种“正义感”让我觉得就应该这样狠狠的搞!腿上绑着绷带的被告几次发话,结果庭警直接走到他后面掐住他的脖子说“说话注意点啊!”我还笑出来了。。。后来想一想又觉得有问题,写毕业论文时我把这个案子放到模拟法庭进行讨论,我当辩护律师对同学扮演的公诉人,结果我一辩护老师居然也让我闭嘴。。。

50分钟前
  • 欢喜陀
  • 推荐

怨念了五十年的制度

55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草根版的十二怒汉

56分钟前
  • 佚名
  • 力荐

没有太多预想中的激烈、机智又不乏幽默的法庭辩论场面,比较不过瘾~~

60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真不错。。

1小时前
  • 悯笈
  • 推荐

陪审协商定罪,十二怒汉里是预期简单却一拖再拖直至彻底翻改;本片则是所有人都估计最快一个星期不曾想十四个小时就出了结果!为什么?因为陪审团恰恰没按照检控方极力呼吁的,“我要求你们不要让人物性格扮演角色,应该把所有思维焦点都放在特定的证据本身!”…通过长达两年的漫长旁听,陪审团甚至法官本人显然都已看出并厌恶各色证人的证词漏洞人格不济,特别是最后出庭那位开枪表弟,卑鄙小人到无以复加,让爱他的男主都耻于再与之对话。应该说,证人证词从十二怒汉开始就饱受抨击,程度强烈到有时我们甚至会觉得是在特别针对夸大其词。但无论如何至少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相较容易为单一人格缺陷所影响而造成误判的庭上控辩环节,吕美特还是更信任“由一群人通过争论思辨得出结论”的幕后陪审团。或许是因为他从后者身上看到了两个字……三星半

1小时前
  • 赱馬觀♣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