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2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3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4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5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6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3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4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5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6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7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8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9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4 01:28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你若万事释然,死神悄然回岸.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片儿呢?从片儿名看,多么直接,多么显然是在讲七个变态怪咖的故事,于是你洗好大脑本以为这是部无下限,血腥暴力的主.
         事实上,你大错特错了。这绝对是一部温情甚至有点伤感的基友片。要看爱情,性,重口味的可以绕道了。导演讲故事非常厉害!看似乱七八糟,你中途去冲杯咖啡可能就看不懂在讲哪一出的剧情结构,实际上是层层推进,分为三个空间递进并且连接的。第一是比利提供的变态线索,第二是现实生活中那些个变态线索,第三便是变态基友在身边。
     每一个变态似乎都有深爱的人,因为失去所以报复,直到越南变态的出现,这个人的结局最后是由老头给他划上的句号。这个有着亲人乃至国家仇恨情节的人物,就在复仇的关键时候,妓女那句越南话“做这事是没有用的!”将它心中所有的愤怒与仇恨瞬间释然,立地成佛。
    最后,以自焚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呢。最后那个抱兔子NO.6变态看到七个变态的上映,逼问男主为什么不标上我的联系方式,你要为此付出代价,经历许多的男主,再也不像当初那样胆怯,他很淡定得回答道:我周二有时间。兔子老头显然吃惊了。想了想,这个人可能也经历了像他一样多的苦楚,才如此淡定。便放弃了。
    也许生活中,也要如此,即便在多烦恼忧伤,无法改变,也要酷酷的去接受,淡定的去面对。
     你若万事释然,死神悄然回岸。

 2 ) 多发现有趣的电影,让生活持续的快乐

翻开旧年买的《艺术世界》,看到如题的一篇文章,正好网上能找到,下面贴出来给大家先欣赏先

你迟早会对赖活习以为常

顾惟颖 | 文
栏主:以从事关于人心的告密活动为乐的散漫分子。

我曾经是个非常莽撞、阴郁的少女,那些用功读书、认真复习迎考的女孩和我的父母一并被我视作天敌。当我每天以破牛仔裤、黑皮夹克的装束来回挤公交时,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个人类的例外。为了强调我是例外,我干过很多出格的事情,比如在校园广播里一遍又一遍播放摇滚乐,强迫大家听《love will tear us apart again》那样的歌曲;偷走每天必须在校园里升起的国旗;买一包中华烟,带着同桌躲在学校的树丛里抽烟;为了证明自己的早熟,将一把梳子塞进学校电工的手里……在我做下这一切后,发现周围的人依然埋头于他们的事情,没人像发现一头九色鹿一样去看待我。我很沮丧,只能每日愤世嫉俗地与唯一理会我的父母争吵。那时的我坚信生活在别处。

如今,我并没有生活在别处,也没有成为例外,绝大部分我曾针锋相对的事物都已让我习以为常。我并非不再阴郁,只是我已体会过什么是真正的悲观。

所以,我会被《鱼缸》(Fish Tank)那么一部让青春败兴的电影感动。这的确是一部关于青春、成长的电影,但没有半点励志的意思。

光看剧情,《鱼缸》很像另一部在去年广受好评的英国电影《成长教育》(An Education),都是讲述半熟少女被中年男人勾引失去贞操,之后发现男人已有家室,幻想落空。所不同的是,《成长教育》是提醒广大女孩子睁大眼睛别贪慕虚荣,还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地积极生活吧;而《鱼缸》所表达的是,假如你在年少时梦想“宁可好死,不愿赖活”,那么迟早有一天,现实会教会你如何赖活。

人们一直说,青春是美好的,可我以为,青春本身并没有多少美与好的风景,之所以美好,只是因其浑浑噩噩,看不见多少东
西,于是天真地以为应当坚持真理,美好是因为我们曾经天真过。而长大成人的意义,就在于让你在逐渐看见真相后懂得,现
实无需什么真理去坚持。

《成长教育》说的依然是真理,《鱼缸》说的则是真相—这就是为什么《鱼缸》可以打败前者,夺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的“2009 最佳英国电影”。

女孩米亚(Mia)的生活仿佛缺氧,她与单亲母亲、妹妹之间的交流只有谩骂与脏话,唯一能让她平静的事情,是独自跟着音乐练习跳舞。那僵硬的舞蹈让她深信,总有一天能从这缺氧的生活中跳脱出。

如果你看过女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Andrea Arnold)的前一部作品《红色之路》(Red Road),你便会对她那种手提摄影加生活流的沉闷节奏有心理准备,并提防她设下的“陷阱”。因为安德里亚的故事里一定会有峰回路转,正如现实总是冷不防发生一些意外。果然,米亚的生活里出现了一个男人—母亲的新男友。这个赤膊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的男人,会夸她跳舞好看、会在她脚受伤时背她走路。一切都是在情理之中,她把自己献给他,并且以为做了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情。

我们总是期待以美好的姿态走向成人,可事实是,走向成人的过程中,好多事情一点美态都没有。当米亚卯足劲找到那个逃掉的男人时,他只可怜巴巴地说:“叔叔年纪大了,不适合你。”他连一个浪子的背影都没有。米亚绑架了男人的女儿,却一点没有豁出去的气势,反而渐渐气馁,最终,事情的高潮在男人赏她的一记耳光里偃旗息鼓。

你以为将闹个你死我活的恨意,竟然一记耳光就了结了。就像《红色之路》里,那个寂寞的女人用身体做诱饵去引诱一个男
人,然后诬陷他强奸,目的是为了替死于车祸的亲人报仇。可最后女人在车站对仇人埋怨了几句,便放他上公共汽车走了。

没有坏人,也没有高尚,你以及你的敌人,早晚都得听命于庸常与淡忘,谁也救不了谁。米亚一心想救的被修理工拴住的老马终于在它 16 岁时死了,而 16 岁的米亚,刚刚学会赖活。《红色之路》的结尾处也用了“快乐分裂”(Joy Division)的《爱会将我们分开》(Love will Tear us Apart Again)。导演在向她心中某种渐渐松手的锐利致意。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在向爱与伤痛致意的时候,已经没有眼泪。

读完了这篇文章,有兴趣的话,可以再读一下我的一点感想。下面我来了啊,注意啊,像看双色球开奖那样仔细啊。

说实在话,我现在还是会天真以为“生活在别处”,每个人都应该有理想的一面,可另一方面,理想是头猪,我们适当的与此保持距离,不要走火入魔。也就是说,你如果没那么点毅力,就把理想慢慢培养成一种兴趣吧。这位姑娘的意思大概是她做了这么多自认为出格的事情,大家却自己干自己的事,没注意到她,这让她伤感了,伤感得差点毁了三观中的人生观。好死不如赖活,可赖活又是那么痛苦,因为这和以往自己的理想是多么不同,我们对于生活,只能委曲求全。

  我对此文的中心思想阐述对了吗?差不多了吧。然后姑娘引出了一篇影评。抱歉,我没看过这几部电影,我也不会打算去看这么沉闷的电影,太无聊了,光她说的“如果你看过女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Andrea Arnold)的前一部作品《红色之路》(Red Road),你便会对她那种手提摄影加生活流的沉闷节奏有心理准备,并提防她设下的“陷阱”。我就不打算去看了。现在我要向朋友们推荐的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黑色电影,叫《七个神经病》,我不剧透,但我透露一点,这部电影的拍法不是《两杆大烟枪》的那种,电影稍微有点血腥,对白也很有意思,最主要的是编剧的疯狂与有趣。还有,喜欢tom waits的粉丝,可以在里面看到他本人哦。

 今天我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我的印象中,以前看过的两三部色情片,感觉还是挺有深义的,分别是《情人》《罗曼史》《地狱解剖》,可在豆瓣一搜索,发现评分都很低,至少不高,我不知道时光网怎么样,可据我的猜测,喜欢故事情节的影迷,评分应该不会很高。对,就是故事情节,这是一个电影或者小说存在的最基本的原理,如果故事情节不漂亮,那么观众在电影院里睡着了怪谁呢?然后我又回过头想想,那我以前为什么会看这些色情片呢?原来以前快播还没出来,或者我寻找av资源的启蒙老师还没出现,或者我想界定一下色情与艺术到底是个什么鬼关系。现在我正式宣布,tmd没关系。色情就是色情,艺术就是艺术。至少我觉得电影没有色情艺术,色情片就是色情片,我提到的这三部电影,同样可以和港式三级经典《金瓶梅》相提并论。可看性还是《金瓶梅》强一点,当然,如果你喜欢沉闷的深度对白,可以了解一下我提的三部电影。

好了,最后提醒一下,joy division很难听,也许你会说,“你不觉得好听,并不代表别人耳朵里不好听。”对,你阐述了一个真理。可我就是说joy division给我的感觉是很难听,真的,以前我还有过一件joy division的劣质烫印T恤呢,因为看着看着烫印得挺漂亮,就买 了穿上,然后百度了joy division,说是挺牛逼的一个乐队,主唱没打算活过20岁,可到了23岁才自杀死了。接着我想都没想就下了joy division的一张碟——至今,忘了。不有趣的音乐就忘得一干二净。我还听了一些后朋的音乐,但都忘得干干净净了。后朋这种音乐类型真是难听,说不出的难听。比“忐忑”还恶心。所以至今,我再没听过后朋类型的歌曲。以下是一个虾米网友关于joy division的一小段评论“忍不住说一句:他的音乐实在不需要一直强调“23岁自缢”来“锦上添花”了,仿佛多少现在摇滚人老态横生都是苟且偷生,一切唯有一死不能明志,不能显出黑暗沁人。
生存或死亡是个对半的命题,无论选择什么,生命都不会猥琐,死亡亦不伟大。希望大家面对curtise多点平常心——若果他还活着,头发稀疏牙齿松落,后朋里我还是觉得他的地位无法动摇。”

这就是我要说的,也是我常提醒自己的,平常心,而不是“赖活”这一词这么悲观,我不否认许多人存在抑郁,走不出来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事情,我也时常遇到这种情况,可是你不能这样写文章去误导别人,你应该说明,“不好意思,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你们看着完,别当回事,或者你们也能当回事,但我概不负责。”

还有,理想世界的那点事,如果你没有时间全力以赴,或者你不是家里富得流油,那么还是慢慢的将理想世界里的那点事慢慢转化成兴趣爱好吧,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一种兴趣爱好,或者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

 最后,希望这位女士,这位姑娘能够不要这么悲观,虽然你“已体会过什么是真正的悲观。”但还是不带这么矫情的。我暂时还体会不到杭州第七人民医院个别同志的情感。

   

  多发现有趣的电影,让生活持续的快乐,至少不是持续的悲伤。忧郁伤肝啊。

 3 ) 电影中的三人行|导演的戏谑?虐戏!

(通篇剧透 我真心的希望所有题材的注释都能放在开头)
注释:戏谑,读:xì xuè,意思是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虐戏,读:nüè xì,使人难堪的调笑和嘲弄;恶作剧。

本片乍看来荒诞戏谑,实则是导演有意虐戏,更有些元电影的味道,剧情本身讲的就是一群变态,而故事的主角们最后阴差阳错的坐在一起写了一群变态的剧本,恰巧这群变态还就是他们自己和身边的人最后写成了剧本,不时的穿梭于荒谬的剧情与残酷的现实之间,在暴力中寻找寻找平息复仇的爱与和平,哈哈简直有够恶搞。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部关于元电影的片 八部半,里面主角导演始终找不到灵感,游离余现实、梦境、自己的臆想与幻觉之中,尝试了很多,却都不是作者想要的灵感源泉,更不是想要表达的内心世界,他想表达的主题很简单却找不到一种媒介,其中有很多幕都是喋喋不休的编剧在一旁blablabla的说着文艺、文化、哲学,一派庸俗做作不可理喻(主角就如同编剧那样纠结一些元素中无法从大电影公司制片人的敦促压力也就是传统商业模式中跳出),最终以超现实的手法,让所有的人开启心扉,手拉手走向共和;
主角马蒂一样想要表达东西也找不到媒介,最终在挚友的牺牲中顿悟,结尾汉斯所讲的故事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成全了角色和主角马蒂,让马蒂得到了启迪。
三个不同的主要人物带有不同的性格,最终配角成全了主角马蒂诠释电影背后的深意

主角 马蒂
身为编剧却没想象力,有的只是循规蹈矩,深陷好莱坞模式的商业怪圈,却又想跳出来展现心中的叛逆(满脑子反暴力想用平静的心态展示心中爱与和平),矛盾激化的他不停的酗酒,排斥异己,愤怒不满,因自身的矛盾写不出剧本懊恼的向周围的人发泄,无缘无故的骂女友、接受死党的灵感却不接受死党的帮助,这都反映出典型的好莱坞工厂中的整天较劲脑汁创作剧本又不甘沦为机械齿轮的编剧。
马蒂各种严肃义正的剧情编排,不屑荒唐的剧情,印象派和形式主义的感觉


比利
主角的死党,狂热痴迷于好莱坞模式剧作的暴力美学,狂热到分不清现实,把一切暴力黑帮等等都可以联系在一起,癫狂到制造暴力将其变为现实,然后在搞成剧本排成电影。有够虐戏的角色! 他扮演的好比我们现实中 业余或是三流导演、编剧,始终在模仿、抄袭、摆弄那些看似正义的暴力复仇,尤其是到了结尾才把爱与和平用一句话带过还是用期望将世界充满爱与和平,明显头重脚轻只抄了表面文章(以暴制暴)。
想到哪就爆哪头的意识流编排颇有点 先锋派 的意思。


汉斯
主角死党的借狗合伙人,虔诚却动摇了信仰的基督徒,一位有着故事的老人,可以说是过来人,他经历过悲痛(女儿被杀)、愤怒、想要复仇的轮回,在失去妻子的时候才明白一切要寻找的整个故事的最终主旨,和主角想要表达爱与和平有点像,只是更深究了其中的原因,怎样做才能化解冲动(片中用越南人的性.欲代表)、愤怒(用火烧C连会议代表)、复仇(用自焚僧人代表,这里实则是化解了自身的怨恨),最终他解开了答案,但汉斯又没有戏剧的严谨设计,所以他像是代表的应该是 来源于现实中普普通通充满丰富阅历能看破红尘的人。
设想穿越众的越南复仇者在复仇中获得启迪,加上居然会说越南语的J女,颇有点超现实主义的意思。


    其实前半部分全部都是铺垫和介绍而已,用各种典型的剧作模式、构图场景、对白语言来烘托出各色变态并交代下剧情(乍看杂乱无章),但怪诞的出场和表现方式却赋予了这些角色一种新的活力,并串联虐戏的剧情将故事升华的可泣可歌。


后半段充满了对传统好莱坞模板式剧作的调侃,特别是对暴力、复仇、黑帮题材上的表现手法充满了虐戏,这种虐戏不在于通篇的瞎胡闹,而是在体统之中有意无意的唱一唱反调,在巧妙的利用某些刻板的角色继续看上去严肃的剧情~
比如
比利说戏的时候 说道和黑帮约定见面不带武器,这就连观众都能想到,黑帮为什么?凭什么不带武器?不带武器这还叫XX题材的电影么?这是马蒂的讽刺;

而比利的剧本中整个结尾肆无忌惮的玩了一把三流黑帮片的爽翻混战,让本来已经斯通见惯毫无新意的题材变得诙谐幽默,这又是在讽刺那些三流剧作不断毫无意义的模仿抄袭、生搬硬套好莱坞模式的商业片剧情;

汉斯在看到主角的剧本后就提出为毛女人都一笔带过?导演想通过主角的角色说出:要知道女人在这类题材片中始终扮演着配角、无足轻重的戏份、复仇的导火索、爱恨情仇的祸根,所以比利(比利已经分不清现实和剧情深陷暴力)才不把感情当回事,比如自己和黑帮老大有一腿的情人在打电话告密(在比利看来是如此,实则是协商而已,但不管怎样协商结果都一样,观众们懂的),这时应该是在比利的世界中触发了黑帮题材剧情的导火索,所以才一枪崩之(笑),其次是在日记中骂过主角马蒂的老婆,虽然她现实中确实是让比利觉得也不错的人,可她好像妨碍了自己与主角马蒂的友谊,然后就在说戏的时候直接空降进去打成了蜂窝(笑);

黑老大这回真来了,却真的没带枪来,诡异藏满阴谋的音乐响起,却被比利一枪放倒在地上(笑,后面还有一张 禁止开枪的警示牌 ),虽然没有一枪打死,但是这种干脆利落后主角一句你在人背后开枪?好像没有决斗场面的英雄范一样,再把剧情拉回严肃,这设计不是虐戏是什么?看了直让人忍不住 不由发笑。

黑老大的副手发现了汉斯二话没说抄起家伙就来了句:put your hands up! 然后被汉斯一句NO 噎懵了(笑),这又是一次一反常态的虐戏,“为什么举手”“因为我不想”,讽刺中带有一种无奈的诙谐~

还有 黑老大的手枪居然会在这种关键时刻卡壳~就像一贯黑老大的性格特点,最后都得栽在上面一样,

更搞的是最后能看出比利真心成全剧本的创作,重新倒计时了一次,在充满虐戏的同时带着无限的悲怆。。。

一只狗居然闹成这样的结局 真心黑了~帮了 哈哈


还有车子爆炸,为什么一下让人联想到是比利被炸死了呢?主角是这么想的,观众也会这么想了一下, 没错悲痛的音效慌乱措手不及的突发剧情在捣鬼,
我想说 这以上 都说明了大家都深陷在传统影片的戏剧性之中,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早已知晓答案并还是会在谩骂中乖乖的顺剧情而下, 观众简直患了习得性无助症,也就是习惯性坐以待毙, 导演故意这么设计就好像告诉我们 如果不这么搞就会 好看了吗?会变得更无趣吗?完全会失去了意义?事实证明这给麻木的电影、麻木的观众都来了一针强心剂。


忘了呼应了。。。
可泣的是最后比利居然死党的剧本做出戏剧化的疯狂实践和牺牲(从侧面也应正了西方人懂得牺牲与成全)。
可歌的是最后越南复仇者最终可以跨越人性因果以复仇而复仇,最终舍生取义,立地成佛。


影片最后那一点是通篇的点题亦是点睛之笔,在blablabla终结了所有暴力、复仇之后又来了一个 开始 变态要印证诺言,而主角却早已顿悟,一句: “那很好,我周二正好也没事”,仿佛早已穿越沧海桑田,做好了结束将要到来之因果的准备,太精准了,也瞬间点透连环杀手的连环杀手早已意识到的当初为何会面对继续连环杀的悲伤,
冤冤相报何时了、舍生取义放仇刀。

 4 ) 好看

唉,如今混混们的业余爱好怎么和我一样,都是写剧本, 拍电影呢?我只是想想而已,人家可一心一意,认真多了。混混的朋友们也都以能够参与写剧本为无上光荣。为了帮着写个好剧本,一个朋友可以去杀人,最后还奉上自己的性命,只为写一个自己独特的结尾。另一个也是神人,心爱的老婆死了,自己的大限也差不多了,还在一门心思帮着编故事。呵呵,死亡对他们来说一点也不可怕,不管是自己的生命还是他人的生命。这些psycho就是非同常人啊,故事编得真精彩,又刺激又搞笑,常常前一秒后脊梁还在发凉,后一秒就被他们笑得倒下。真奇怪,人怎么就这么猎奇呢。如今好像没什么人对好人感兴趣,这世上有意思的人常常都不是什么好人。坏人哪怕十恶不赦,只要偶尔显露出一点柔软之处,马上就让人顿生好感啊。serial killer Billy说他专杀middle and high range mafia,专绑架别人爱犬的Hans对自己老婆那个好,杀人不眨眼的Charlie自己都快死了还说能不能让他的狗给他couple of kisses and scratches。这些角色怎么就这么可爱呢?不禁又想起Pineapple Express里贩毒分子James Franco说自己贩毒是为了让granny住上高级养老院,granny死了后他得去当工程师,建桥,给public park的孩子们建好厕所。哈哈。

Colin Farrel的Marty很好玩啊,这个角色真的很适合他。又迂又认真,八点二十的眉毛看起来很是innocent。他还真是什么朋友都敢交。Irish 真的都是alcoholic吗?他两个朋友这么怪异,他却信奉甘地的非暴力,被人拿枪顶着也还说不后悔,也要说实话。大恶魔Charlie还真就放他一条生路。也许这些psycho们心里面和marty一样都想往非暴力。Marty出书拍电影成名后,一psycho怪罪他没把他电话号码放上去,说礼拜二要来杀他,他也老老实实,说that's good, 他礼拜二刚好没安排什么事。。哈哈,没有什么比追随他的朋友们也死在电影故事里更合他意了。杀这样一个ready to die的人,真让人了无兴致,psycho也赶紧说礼拜二他好像也不行,以后再说吧。哈哈。这些角色塑造得真好。

那只狗真可爱。final shootout前,看着Billy全副武装准备着,正为他捏一把汗,下一个镜头就给了他旁边也站得直直的小狗,反差那个大,哈哈,可爱死了。Billy死之前,小狗终于给了他一个paw, Billy死得好满足啊。Charlie 看了大概生不如死吧。这final shootout貌似还是Billy赢了。

Psycho们的故事我怎么就看得这么津津有味呢?我和这些psycho们一样,都不喜欢法国电影呢,还是这样的电影好看。呵呵。有点不满意的是这个导演,跟女人有仇还是怎的,女人怎么全死光光了?



 5 ) 七个神经病

黑老大玩轮椅的场面印象很深,那种老子就是很屌很肆无忌惮的充斥着平静的病房。黑人太太走之前平静的眼神和那句淡淡的再见很心酸。老大面对人命的无情淡然和和面对小狗的软弱真情,对比目瞪口呆点赞;自己倒地还泪流满面的求你们能不能让我抱抱她摸摸她....哦摆脱不要把"死"这个字和她的名字放在一起……

这里的台词和演出都绝了……

 6 ) 不过是又一次解构

有人说这片子是黑帮片,有人说是喜剧片,有人说是反暴力,有人说是讲友情;其实这片子什么都不是,只不过是对电影本体的又一次尝试性解构,以及对好莱坞的嘲讽。

麦克唐纳的剧本一向天马行空,充满着对传统的破坏,他获得奥斯卡的短片Six Shooter和他的长片处女作In Bruges皆是如此。

我一向比较懒,也就不整体思路了,想到哪说哪:

1.本片主人公叫做Martin,是个来自爱尔兰酒鬼编剧,本片导演兼编剧叫做马丁·麦克唐纳,也是爱尔兰人;这是怎样的自恋?当时就想起来查理·考夫曼,另一个神经质编剧,在Adaptation里,主人公也叫查理·考夫曼,他还给自己造了个双胞堂兄弟叫唐纳德·考夫曼,更可笑的是他和不存在的兄弟唐纳德一起拿到了奥斯卡提名。

2.一开始,方片J杀手出现,他是一号神经病;中段,Billy干掉女友,塞了一张方片J,他是七号神经病——字幕调皮地打出:也是一号;回环出现了。

3.Hans在读Martin的剧本时说:你这个本子里的女人怎么都没说上几句话就没了。Martin回应:这社会对女人来说很残酷的。返回真实的电影:Martin女友把Martin赶出去后,只在Billy的臆想中被打掉了脑袋;Hans的老婆被爆头;Billy和黑社会老大的共有女友被Billy干掉;6号神经病黑人女杀星离开了5号神经病抱兔男,出场不过几分钟,在Billy的想象中她还是第一个被干掉的;遛狗的胖妹——加布蕾·塞德贝,Precious的女主角——被恐吓了一下就没影了;这部电影里所有的女性角色都是如此,巧妙的呼应。

4.Martin发现Billy的真实身份后,说:我才不会和杀女人的人交往。Billy脸上闪过失望;过了一会,车被点着了,爆炸了,Martin当时那种痛彻心扉痛失基友的表情太可笑了,然后Billy突然嬉皮笑脸地说:我给黑社会老大打电话了。之后很多Billy的行为都是在将故事引导到自己的设想之中。

5.Billy的设想中,最后黑社会老大被自己射了一箭,然后被爆头;真正的结局,是他自己故意走向被爆头的命运;反讽。

6.Billy咽气之前,和小狗击掌,和刚刚绑架小狗时的情节对应。

7.在编导的字幕打出后,突然出现了一个胶片烧毁的画面,随后五号神经病给Martin打电话说你辜负了我,我要干掉你;Martin在紧张过后突然平静下来;这个结尾和Hans对Martin剧本中越共大兵突然穿越成为释广德的情节的本质是一样的,又是反好莱坞。

8.贵格教徒Hans的反应:女儿和老婆被杀都是一副木讷的表情;在Martin的剧本里,教徒取了个白人,实际上,Hans娶了个黑人。黑帮老大也说了句:So the Polack Married a Nigger。

9.Hans的名字叫基耶洛夫斯基,Billy和Martin在电影院里看北野武。

先说这些,再想起来再说。

 7 ) 不想笑肿么办(追加,几个月过去以后,更笑不出来了。)

电影前半个小时节奏很棒,让我以为我会看到类似盖里奇风格的故事。

但是这后面一个多小时,反而让我脑子里一点一点勾勒完整的故事全部被打散了。打散了!

个人喜好问题,不爱血腥,不爱没头没尾。

但是故事确实无厘头,笑点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我很喜欢杀手没有假期,也爱柯林那张永远让你觉得无辜的脸。

以为是一部更加精彩的电影,看来果然不能怀有太大的希望。

============================

追加。

很多网友质疑,觉得后半段才是电影的NB所在。

反观自己之前写的东西,确实意识到自己被过往长期形成的观影思维所局限了。

能把一个故事讲好讲完整,一直以来是我判断影片好坏的最低标准。

经验上来看,总觉得,一个好的故事是一个有理有据(在影片本身的价值观里),有假设有验证,有伏笔有呼应,有细节有情绪的故事片才是一个好的故事片。如果能够在看似不合理的观念里,找到属于电影本身的那种逻辑,那就更让我满足了。就像是《12只猴子》,像《两杆大烟枪》,随着影片的进程,观众脑海中总是出现不同的问题,然后一一被解答,最后再直呼过瘾。

《七个神经病》不是那种让我直呼过瘾的电影。

反而让我作为一个观众儿感到迷惑。

这是到底一个什么故事?前面介绍这几个人的背景为什么没有对应的情节?人物存在的意义和内涵到底是什么?

打破既定的传统,打破故事本身的理念,破坏情节内涵定义常理以及一切你能够设想到或者设想不到的规则,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电影的尝试意义所在。

也许就个人喜好来说,我之前期待的,和这部电影呈现给我的南辕北辙,让我无法从一开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出于感性不能给更高的评分。但过一段时间反观来看,理性思考下,确实有更多值得我关注的地方。

只是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成功。

或者说这根本就是一场无厘头的宣泄。

若是为了打破形式而塑造另一种不好的观影体验,这到底有没有背离初衷?

 短评

暴力+黑色幽默 真是能提供源源不断的笑点,以一个拐卖小狗团伙的故事为引子,牵扯出七个神经杀人狂,几个主角身上又带着深深的不靠谱的气息,让人在紧张之余又期待着下一轮笑点被戳爆...风格带点昆汀的痕迹,但是要更偏喜剧一些...结尾又挺悲壮,觉得看了个片把各种感情都调动起来了~ 四星半

6分钟前
  • Joey To
  • 推荐

果然神经病!角色神经病电影也神经病!电影颇有昆汀的风采,剧本棒,演技佳,以及戏谑自嘲又cult的黑色幽默,算是去年看过的最让人惊喜的电影了!不过我觉得还可以更带劲儿一些。四星半

8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1.演技撑起来的好片,片头的Jimmy和Mr. Rothstein大亮。2.有意思的是预告片里把两个女配也算进了7个人里,但影片里明显不是。

11分钟前
  • Fantasy
  • 推荐

马丁.麦克唐纳的片子里总有一个殉道者。他践行自己确信为对的事,坚定到执拗的固守住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信条,直抵悲情的程度。笑对死亡时直截了当、全无所谓的从容态度,又有些北野武的味道。<杀手无假期>中是费因斯扮那位坚决不杀女人小孩的黑帮大boss,这部中则是坚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沃肯老爷子。

16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这种剧中剧的玩法实在是放荡的很,不注意细节就很可能错过大量的亮点;马丁·麦克唐纳这简直就是在卖弄风情,顿时想起了另一个编剧骚人查理·考夫曼。

19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妓女在耶魯大學學過越南語"

22分钟前
  • ryan
  • 还行

越南男人一腔怒火即将点燃引信,一眨眼却成为僧侣在烈火中重生;贵格教徒阴魂不散刀片割破喉咙,一恍神却化身信徒在地狱里升天。浮生于世,诸般业障,让人执着于一条狗、一张牌,执着于仇恨;向往地狱,烈火烹油,容易忘记了一把枪、一行字,忘记结局。你看这写了七个神经病的剧本,写的不就是你我吗?

26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用疯狂的黑色幽默来讲述一个其实屁大的事情,果然神经病们都是违反逻辑的。 不像“杀手没有假期”那么让人回味,只能说凭借荒诞和暴力把故事算是兜圆了。血浆真多...

3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邦尼不是黑帮的,这不公平…” 哈哈哈,这里笑死了。片子神神叨叨,神编剧、神段子,只是这些还无法支撑起一个完整好故事,看完觉得自己也是神经病之一。

36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马丁·麦克唐纳的剧本总是有一套。由于引入了编剧的概念,就可以让这部片子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玩各种变化和可能。暴力、救赎、黑色幽默,各种故事被揉在了一起。

4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quirky,psychotic,weird and demented~ 思维奔放的神剧本!Sam Rockwell就长着一张psychopath脸!他真的是在用生命爱基友!我一直觉得他是个被好莱坞underrated的演员。墓地那场戏杀手J躲在一块刻着Rourke的墓碑后面,Mickey Rourke本来也是卡司但和导演有分歧所以退出了,然后…就被导演黑了一把 哈!

45分钟前
  • 叉叉
  • 推荐

神编剧,戏中戏,利用科林法瑞尔囧眉毛各种扮哭脸,利用山姆洛克威各种卖萌,剧情走向千回百转,鬼才猜得出来,笑点博大精深,每个人都很好笑。基本甚至差点快要挤入年度十佳。

4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这辈子算是看不懂科林法瑞尔了……我又不喜欢伊,但伊每次都能演到一看名字就让人误以为很好看又好玩的电影让我硬着头皮看下去然后狂呼上当受骗,什么《杀手没有假期》什么《七个神经病》,一点都不好玩!看得伤心死了!

47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痞子昆的接班人?剧作结构一度以为会像是【低俗小说】,最终的由点及面再到圆,剧作依旧让人刮目相看,那股荒诞劲抵消了那股情节制造的刻意感,黑色和暴力在让观众爽过之后再次回归到相当正经的价值观,又不失感动悲壮和观影的情绪释放,刘慈欣的【乡村教师】想改编可以考虑忘掉原著学这个。★★★★

4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看不懂

53分钟前
  • 苏晓晓
  • 还行

哈哈哈哈哈哈哈太喜欢了!老沃肯和吴刚真的长得一毛一样

57分钟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推荐

预估错了这片子的走向 太over了太致命了! 可是好看到爆啊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结构 节奏 台词 都太喜欢了 笑到脱力了我! Sam Rockwell我太爱你了! 你太萌了你的人设太逆天了不科学!

58分钟前
  • kidpt
  • 力荐

不怕疯子不讲理,就怕编剧不要命。

1小时前
  • 芦哲峰
  • 推荐

柯林和山姆这对狗男男!

1小时前
  • Y
  • 力荐

看完我知道了,编剧兼导演是第八个神经病,而我...是第九个.

1小时前
  • jijo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