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幻灯剧画 少女椿

动画片日本1992

主演:松井良彦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地下幻灯剧画 少女椿 剧照 NO.1地下幻灯剧画 少女椿 剧照 NO.2地下幻灯剧画 少女椿 剧照 NO.3地下幻灯剧画 少女椿 剧照 NO.4地下幻灯剧画 少女椿 剧照 NO.5地下幻灯剧画 少女椿 剧照 NO.6地下幻灯剧画 少女椿 剧照 NO.13地下幻灯剧画 少女椿 剧照 NO.14地下幻灯剧画 少女椿 剧照 NO.15地下幻灯剧画 少女椿 剧照 NO.16地下幻灯剧画 少女椿 剧照 NO.17地下幻灯剧画 少女椿 剧照 NO.18地下幻灯剧画 少女椿 剧照 NO.19地下幻灯剧画 少女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4 02:28

详细剧情

少女椿(松井良彦 配音)的母亲死于重病,没有亲戚愿意收留这个可怜的孩子,于是,椿跟随着卖花时结识的戴帽子的绅士来到了名为“赤猫座”的马戏团中,在这座破败荒芜的马戏团里进行表演的,都是一些或是残疾或是古怪的“异人”们,在这里,椿悲惨的遭到了他们的凌辱,沦为众人的奴隶,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

 长篇影评

 1 ) 我更愿理解为这是一部现实爱情片,结局美好

发现关于这部的影评甚少,基调又千篇一律。无非是暗黑的社会,凄楚的少女。其实除了剧情推动这些悲苦的主线,于我看来还有些别的。

讨论剧情前先感叹些关乎于观感的问题。画风、配乐向来是入我眼的动画的必备要素。虽然透着浓浓的时代感,可是有一种伊藤润二漩涡般的代入感,与电影效果交相呼应的就是最好画风,堪称完美。特别是当椿奔跑在一灯法师制造的幻境里,奔跑着寻觅印象中的街景,记忆中的家,回忆里的父母时,布景特别像纸版画,有着模糊的震动感,只有椿在画面中是有颜色的。再配上不断奔跑的脚步声,到家门口放缓的静谧感。现代大片中制作美好回忆与凄冷现实的强烈反差感也不过如此。

谈谈剧情。既然我把这部动画定义为爱情片,就先来说说爱情。观影前,先百度了一下影片介绍,看到一些评论说整部电影唯一温馨的就是椿和一灯法师相爱的时刻。我能说如果非要让我快进一个片段,就是这段么,不是因为我太暗黑或太冷漠,而是不忍心。这里说爱情,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毒药,就像一个在外喝酒应酬活的像孙子的男人回家像大爷一样打自己的女人,而这个被生活和男人冷漠以待的女人通常会抱怨但绝不会离开。这里的类比虽然不恰当,可是同样你会把这认为是爱么。绝望的人又不甘愿于绝望的生活,对那种被需要的沉溺是有毒的。

说说我们的女主角,纯情可人被生活不幸虐待依然满怀希望的椿。直到最后一灯法师死去,她又回到了无尽循环的命运中。这应该是大多数人多椿的认知。表面上剧中的椿一次又一次透露出期待的眼神,比如对那个陌生的怪人团团主,比如对给她名片的陌生人,再比如一灯法师制造的离开以后的幻境,椿真的是在一切幻想都破灭,最后崩溃痛哭中才堕落绝望了么?其实应该更早,这三个哪个不是戏剧性的突如其来的希望,所以真实么?而一切不过是椿自己给自己带着希望的幻想。
再看椿在认识一灯法师后除了娇羞以外,人物所表达的第一句话是这句。

你可以说这是一个心灵肉体被玷污了的女孩子对自己的经历所表达出的自卑,然而我们的椿在说出第一句为人物发声的话之前,已经是有两次和法师缠绵的镜头了,更多的是动情和享受,虽然没有裸露的镜头,可是我更愿意说这才是妙思。电影里的每个配角都是变态,变态的极其纯粹,极其裸露,甚至一丝不挂。可是两个主角都是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人类,他们彼此接触时看似包裹着外衣,毫不裸露,可是正常的人却各有各的变态。所以到这里你还认为直到最后一刻椿的内心才崩溃痛苦的么?
说到这里我要说我在片中最喜欢的人物一灯法师。前面说正常人各有各的变态,虽然他长得极其油腻,和我们美少女椿真的是不太般配,可是却是最有光芒的人物,带着小人物的爱与卑微。我愿意相信他是爱椿的,为什么?最后死前落地时的那个苹果里椿永远都不会再回头的背影和回荡着的银铃般的笑声(真的是银铃般!虽然知道是回忆椿开心时的模样,可是猛一听真吓人!)

如果以爱为前提,那么一灯法师的一切行为是不是很好解释。戏团的人欺负椿的时候,他制造了让椿变大的幻术。绷带男试图接近椿的时候,他直接让他去死。有人要挖掘椿当明星的时候,他当场发怒。我们看椿三次的反应都是什么?惊吓,害怕,委屈。一灯法师在面对椿的这些反应又是什么,哄,哄,哄。有人欺负你,不许。有人接近你,不许。甚至是当你有了更好的机会,不许,不可以,你只可以做我希望你做的,接受我让你接受的。当一切用哄难以实现的时候,一灯法师最后用的是什么?幻术啊,制造了一个幻术。这不就是骗么。整部电影最有批判性的一句话就是一灯法师指着观众说的

你看他其实才是清醒的那个人吧?在爱里卑微的人,用柔情和霸占掩饰自己的自卑,他何尝不是指责着他自己。是不是和我们大多数人很像。可是我为什么喜欢他呢,不仅因为那个苹果,还因为些别的细节,让我愿意相信他心中是有那么一点点美好和爱的。再来看看椿吧,说到现在你还觉得椿是爱一灯法师的么,说是恰好出现的一个人更恰当吧。所以我说这是我最不忍心看的一段。甜蜜外衣里的残忍比赤裸裸的残忍更残忍。

 最后说说结局吧。如果站在椿的角度看,要我说这是个完美结局。很多人看待作品的时候都觉得憧憬被现实打碎太值得同情了!那现实中呢,我们会说在现实里带着希望生存的人最棒,其次是活在现实里的人,最后是活在憧憬里的人。这类人少数是思想的先驱者,大多数是精神病患者。我一度以为结尾可能是椿重新落入戏团的折磨中从此一蹶不振。可是椿拿起了武器打破了幻境,里面有制造美好幻境的法师和欺侮她的人。她只是变得现实了,脱离了外在和精神的双重幻境,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么。

不得不提的一点是:结尾处的椿在一点点证实这一切都只是幻境的时候,有个一直打喷嚏的人,开始不理解,后来觉得这不正是最好的旁白么。
<图片5>

 2 ) 她没爱过任何人,无法帮助到任何人

算得上神作,少女椿漫画中有个前篇,讲的是小绿的同学通过援交挣了不少钱,给小绿以启发。小绿是一个自理能力很差的人,无法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挫折,既无法照顾生病的母亲,让她因为卫生问题受老鼠撕咬。也没办法保护自己,剧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人妖和木乃伊,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力量去反抗,就算是半夜打他们一顿也好啊,让他知道不是好欺负的。而侏儒魔法师就因为跟她有了冲突,就利用对她的信任去害他,可以说心机很深。实际上,她属于那种弱者,自己没有特别的才能,不断的需求帮助,利用自己可怜的样子和同情心获得别人的帮助,可是这个世界善良的人越来越少,她往往受到伤害,一旦有了转机却想要获得更高的地位。她没爱过任何人除了她自己。

 3 ) 永无尽头的黑暗

         世间最可怕的大概就是从噩梦中醒来时,却发觉现实更是一场噩梦。
     尾丸末广的这部怪异之作风格上有点类似于大卫林奇的那部备受争议的《双峰之与火同行》,满篇皆充斥着种种的怪异荒诞的虚幻想象,但不同的是《少女桩》保留了日本浮世绘的表现方式,以旧式广告画为基调,充分的展现了日本人所特有的种种低级趣味,因此显得更为怪诞,荒谬。但此种怪诞绝又不是作者一厢情愿的想象或是其特有的特殊嗜好,它却是来源于我们共有的突发的幻想或是意识深处完全偏离正常世界的原始冲动。作者只是在这个看似光鲜的的世界里描绘出其阴影下的那些永无尽头的黑暗........

 4 ) ·

什么时候在微博推荐里看到这一部片子 几年后终于翻出来看了 花了一个下午 推荐给我说 致郁

有些呼应蛮好 从她第一次看到火车去模仿火车发出呜呜的声音 到第二次的时候 她只是看和招手 我不清楚她是喜欢上了这里 还是已经彻底放弃

人物关系其实蛮奇怪 我不觉得经历过这些的椿会在离开时还说期待再见

最后也可以看做是幻想吧 根本没有他 也没有人会带椿逃离出去

恶心的情节 确实恶心 不会再看第二次 她的故事就到这里吧

 5 ) 异色与禁忌同行

以前和编辑一起过讨论动动漫选题时,说到现在做的动漫题材几近泛滥,稍有名气的作者和作品,都在各大门户站个杂志都络绎不绝的刊登得不亦乐乎。再写也只是重复GOOGLE中的搜索作业而已。所以到了编辑大人223同志约我写漫画稿,问到我写什么好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我写丸尾末广吧。
只不过,潮流而健康的时尚杂志,在动漫方面每期都会有一定的信息量给到读者,但我一来就写丸尾末广,不有点冒险吗?

异色与禁忌同行
——丸尾末广,挑战你的官能尺度的《少女椿》

如果阁下是作为某类型作品的读者,循序渐进地第增阅读深度,才会带来升级的快感,就以恐怖漫画为例,要看恐怖漫画,大可以从手塚治虫的恐怖短篇读起,再看犬木加奈子、御茶漬海苔,继而到伊藤润二,再来然后进阶到古屋兎丸、楳图一雄,最后才是丸尾末广……
但今天读到本文的单纯的你一开始接触的就至极的丸尾末广,实在有点恐怖得令人汗颜。

在3月底举行的2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丸尾末广的动画电影《地下幻灯剧画——少女椿》作为其中一部展示动画高调上映,一部被禁多年的作品能在香港这样的地方放出,都算一个异数。

《少女椿》作为丸尾末广一部重要的长漫画,讲就是异人的世界
大正时代,过着无助生活的纤弱少女阿绿,被异人杂技团收留,杂技团有着行为怪异的团长、大力巨人,截去双手的木乃伊男、阴险怪戾的蛇女、男扮女装的少年等,阿绿在团中先后不断被这些奇人异士人骚扰强暴,,就在她最痛苦之时,团中来了一名懂幻术的侏儒魔术师,他对阿绿的友好令二人产生爱意,使阿绿在裸露变态的杂技团中找到一丝的慰寂。
魔术师的加入令本来无人问津的杂技团变得人气旺盛,,在团中的地位也巩固起来,当阿绿以为自己找到真爱之时候,因爱意嫉妒的魔术师对团中侵犯过阿绿的成员尽行无情的报复……最后,在阿绿与魔术师打算离开杂技团时魔术师因意外被杀,以为可以摆脱过往一起重新开始的阿绿,猛然却发觉一切依然没变,她在天地间呼叫嚎哭,恶梦仍旧挥之不去……

易装男孩虐杀阿绿的小狗
异人们把小蛇放进阿绿的下体
阿绿每次看见火车驶过都追着挥手,希望离开这个地方
愤怒的魔术师用幻术把剧场无辜的观众变为异肉横流的地狱,十足一幅浮世绘

丸尾末广的有这么恐怖么?
如单纯地把丸尾末广推断为恐怖太便宜了他、归列为变态系又不能完全解构得当,丸尾末广作品风格强烈,题材全部涉及恐怖、异类、性禁忌、变态、殘暴、亂倫、性虐、恋童、飼育、肢解、、糞便、SM和各种花样的古怪异常行为。丸尾笔下,绝对在挑战阅读者的宫能极限。,但把这些变态元素运用得这么自如又不讨人厌的作者还是第一个,内容的过火位总不会成为故事发展的绊脚,从变态走向最原本的人格裸露的高潮的升华,自成一套的高超体系。

与别不同的作画风格
本人一直认为摒弃网纸是令一个作者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熟悉漫画的人细想一下那些被尊崇的大师门,都是甚少用网纸的,丸尾也一样,他的画有很重的旧式广告插画风格,画面干净、清晰,在鲜明的黑白色调之间充满一种冷竣的优美,正是这种怪异残酷的笔触,在融合恐怖与性器之中让你目不暇接,把读者的深层意识钩现出来。

当你以为恐怖结束之时候,更真正恐怖和变态才刚刚降临。
但对主流读者他的确是太另类过分了,画面表现出的一切就已是为伦常所不容,但一个作家只依靠标榜自己的另类是不能成为被推崇和认同的对象的,丸尾自然有他过人的一套。元素都是外在的,而读者的冲击是内在的,画面的张力超越读者内心的挣扎,就和寺山修司的电影一样,处处充满异色和超越伦常色元素,在最后又把这些元素一一打破,再统一,再打破,叫读者在支离破碎的感观刺激中重新寻觅到自己的天空,当被画面把感官带到极处之时,把内心深处欲望彻底解放,把一切道德观念反向还原,只在掩卷之时才发现自己依然存在现实虚伪的世界中,轻叹一句,真他妈变态之余,回味已寻回隐末在童年的深层那一种蠢蠢欲动的“物神”情结,难以释怀。估计,爱看丸尾末广的大多是童年有过一些古怪经历的人……

丸尾末广
1956年1月28日、出生于日本長崎县的雲仙,1972年中学毕业后去了东京。辗转转换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职业。
1980年11月以发表「リボンの骑士」初次登场,晋身为漫画家。除了作为漫画人外,在小说,杂志封面,挿画、海报, CD 、夹克等各式各样的领域当中都十分活跃。
20多年来陆续发表许多短篇作品,大部分后都集结成册由青林堂出版。同样被尊崇为恐怖大师的楳圖一雄,也是以画面的张力见称,有看《飄流教室》的人都知道楳圖一雄的恐怖功力,有传说楳圖一雄和丸尾末广本来是师徒,但楳圖觉得丸尾画的东西太过分了而不愿意承认关系,虽然这些传说一直没被正式确认,却更令丸尾末广的引人入胜。

异人经历的记忆
在记忆中有这样个事件。几岁的时候,(8几年)去看花瓶人头表演,简陋的场外搭建起的帐篷,走进室内,两边是木板宣传标语,在一个4、5米的高台上放了个一米多高的大花瓶,一个小姑娘模样的头放在花瓶上,只有头!看不到任何身体,脖子的位置放着一把古老的宝剑,剑穗长长地垂下,室内一把广播电台式的声音在介绍花瓶人头的故事,忽然间小姑娘开口说话,把许多人都吓了一大跳,我当时叮和小姑娘的脸,又害怕又好奇,心头一直被着一种迷惑与恐怖萦绕着……很久很久

 6 ) “我始终活在七十年代”——专访《地下幻灯剧画 少女椿》监督原田浩

接触《少女椿》之前,日本独立动画的代表在我眼中大概是久里洋二的《人间动物园》,是川本喜八郎的《死者之书》,甚至是新海诚的《星之声》。残酷凄绝的《少女椿》为我打开了另一扇更加隐秘又神秘莫测的大门。

其实,老实说,很多年我都没搞清楚我喜欢《少女椿》究竟是因为少女椿漫画还是因为原田浩监督的个人风格,直到数年前我看到了他在校期间制作的独立动画短片《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粗糙而汹涌的狂风巨浪对着我劈头盖脸袭来,六十年代的日本异象在眼前熊熊燃烧——我竟然受到了比《少女椿》更大的震撼。

从此,原田浩监督在我心中真正成为了与丸尾相当的魔神般的异人。

今年,借着他发表新作剧场动画《Horizon Blue》的契机,我有幸采访了他本人。这无疑是身为迷妹的我的极大幸事。我终于发现了他其实是位多么温和体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魔神”的形象不攻自破(尤其当我发现他本质是个猫控之后)。只不过,在某些问题上,我得到了出乎意料的答案。

非常感谢原田监督的认真和坦诚,也衷心希望这篇采访可以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原田浩监督和日本动画业界。

.

采访/翻译/整理:小爱

受访者:原田浩

时间:2019年11月

.

爱:虽然中国的很多动画迷对您的作品已经有所了解甚至非常喜爱,但您的资料在中文网络及外网上都不多。可否先请您对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

原田:我上小学比较早,在校期间有六年时间都跟着大学教授办的辅导班学习中国古典文化,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对中国很亲近。

还记得我第一次看见中国水墨动画时的惊喜。

我的父母参与了二战,也曾对中国和亚洲人民做过很不好的事情,对此我非常抱歉。希望可以用我的作品和中国人民成为朋友。

目前我在武藏野美术大学进行动画课程的教学。班上一半的同学都来自中国或者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中国的同学们沟通非常愉快。

希望我的作品在中国也能被大家多多接受。

.

爱:您曾说过自己不善言辞,所以更愿意用动画这种形式来表现自己。为何您选择了动画?我的意思是,您没有成为一位漫画家或者真人电影导演。是否是出于《Gertie the Dinosaur》对您的巨大影响呢?(注:《Gertie the Dinosaur》是美国动画先驱Winsor McCay于1914年制作的动画短片,它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以角色为主的动画)

.

原田:是的。

上小学的时候我仅仅把绘画和画漫画当做爱好。然而上了初中之后,《Gertie the Dinosaur》让我受到了震撼。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做动画需要花很多钱,可是,看了这部短片的我惊呼不已:“只要有笔和纸,我也可以做动画”!受到它的启发,身为初中生的我也开始用8毫米胶片机来制作动画了。

在动画电影里,我可以做原创音乐也能制作声音特效,“动画即使用声音也可以传递”。这是动画和漫画非常重要的区别。我为动画着迷。

1980年,我成了动画人,开始制作TV动画,以此来学习商业动画的基础。我和森康二一起工作,他也是宫崎骏和高畑勋的前辈(注:森康二是战后东映动画的核心之一。他是日本第一部长篇彩色动画电影《白蛇传》的原画之一,也曾与身为动画人的手塚治虫共事。)

三十岁的时候,我跳槽去了一家真人电影公司。不过,这份工作需要很多的体力,所以我很快就放弃了,毕竟我身体不太好。

如果是做动画,有了桌子和纸我就能表达出变化无穷的世界。《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是用纸、笔、彩标和海报颜料做出来的,连赛璐珞都没用到。这让我异常有成就感:只要有了纸、笔和墨,我就能画出整个世界!

原田监督的作画用桌

1985年《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未使用的画:雾生市街景

.

爱:《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是我个人最爱的动画短片之一,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被这份独特的影像和音乐攻击了。据我所知它是您大学时期的毕业作品,为何身为一名学生的你会决定制作如此具有冲击力的独立动画?

.

原田:从小学到初中,我经历了九年严重的校园欺凌。

受过暴力的记忆会从儿童时期持续一生。在我所处的六七十年代,很多日本电影都会表现个人所经受的折磨和精神创伤。和它们一样,我只想制作以荒诞的暴力及欺凌为主题的作品,别的什么也不想做。

我对娱乐性质的电影没什么兴趣,毕竟,一想到在日本以及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不得不忍受着暴力和战争的创伤,我就没法忽略他们的存在。对于这些人来说,就算是看了娱乐电影也无法让他们得到宽慰。

《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剧照

.

爱:“雾生”这个特定词是否有特殊的含义?您的工作室名为“密闭映剧雾生館”,而在《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之中我们也会发现整个故事都发生在“雾生市”。

.

原田:在日本群马县有个地方叫做桐生市。它早晚都会起雾,所以有段时间它也被写作“雾生市”。

我的母亲就在桐生市出生并长大。桐生市是唯一一座在二战期间没有被美军轰炸过的城市,所以这里有很多古老的建筑。以及,这里也有艺伎、花街柳巷和纺织作坊(注:群马县养蚕业非常发达,桐生市尤其出产高等织物,日本政府曾将桐生织(Kiryu-ori)列为日本文化遗产)。

当我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桐生市的街道以及旧式风俗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孩童时期的经历和回忆对我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当我创作作品、塑造世界观的时候。

对于制作动画的我,古老的建筑俨然比摩登大楼更让我着迷。

以及,“密闭映剧”的意思是在密室里制作剧场动画作品。

群马县桐生市街景

.

爱:您是出于何种原因决定制作《少女椿》这部52分钟的剧场动画的?您是少女椿漫画的粉吗?

.

原田:没错。

丸尾漫画的魅力在于他精工细作的线条。《少女椿》漫画刚发行的时候我就买了一本,确实让人震撼。

我曾制作过一些TV动画,比如我做过五年的《哆啦A梦》,但是渐渐地我开始质疑商业动画项目。

19岁的时候,我从郊县搬到了东京,第一次看到了寺山修司极端又激烈的现场戏剧。我思考着,“在日本的电视和电影公司里想自由做点什么真是太难了”。我又想着,“去做些这些公司永远无法做出来的作品吧”。

那时,我非常想做有着樱花和烟雾(在日本剧场里它们经常会出现)、现场表演和电影能同时出现的作品。George Walton Lucas和Francis Ford Coppola在迪士尼乐园里的《Captain EO》就做过类似的效果。在电影放映期间,烟和镭射光会打到观众的座位上。

在日本,《少女椿》曾用过的技巧和演出手法被洛基恐怖秀沿用至今。

《少女椿》上映时的演出由“金泽电影节”组织协助,它也赞助了《Horizon Blue》的首映。它的网站是//t.co/05H5D3AN24

1992年《少女椿》初次上映的演出。地点是在东京的神社内。

.

爱:您如何邀请到J・A・シーザー来制作《少女椿》的音乐?以及秋田昌美/Merzbow是您的朋友吗?我看到《少女椿》的Staff和感谢名单里有他们的名字。在中国他们也有很多粉。

.

原田:我19岁开始看寺山的戏剧和电影,负责其音乐制作的就是J・A・シーザー。

丸尾的漫画里也经常会出现寺山的名言。所以我觉得J・A・シーザー的音乐会非常适合《少女椿》。其实我和他并不熟,不过我还是通过万有引力(注:即“演劇実験室万有引力”,J・A・シーザー所属的剧团)联系到了他。

秋田昌美则是一位日本古典戏剧艺术的评论家介绍给我的。他帮忙参与了“赤猫座”的建造,《少女椿》就是在这里上映的。

他们都是非常好的人。不过《少女椿》的演职人员的确基本都是我的熟人。

《少女椿》里的新宿旧街景

.

爱:《少女椿》在日本被禁被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

原田:1999年,《少女椿》被送去西班牙参加在圣塞巴斯蒂安举办的国际恐怖幻想电影节(International Horror Fantasy Film Festival),回国的时候被成田机场的海关没收和销毁了。他们给我寄来一份通知,禁止国内上映。

2004年,《少女椿》的母带在戴高乐机场再次被没收(注:送去法国制作DVD)。不过,它是依照了成田那边海关的要求。

还好,一周之后,戴高乐机场把母带还给了我们。

从那以后,《少女椿》就总是被日本海关以“具有淫秽内容”的名义查禁。可能他们还活在江户时代?我都怀疑我大概在他们的黑名单上了。

之前,我邮寄《少女椿》出国参加电影节的时候,总是对海关报备这是“电影”。大概我还是太天真。后来,香港国际电影节的负责人对我建议说“你如果以私人行李的名义过关效果应该会更好”,从那之后就没什么大麻烦了。

然而,在日本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2010年,依照《東京都青少年の健全な育成に関する条例》的规定,日本主要城市纷纷禁止了动画漫画领域的“与未成年人相关、涉及性的场面”。对于题材的审查日益严苛,所以“自主規制”的现象越来越多,日本的创作者们由于害怕被惩处以及被公众抨击,所以在创作时会先进行自我审查。

顺便提一下,《少女椿》在欧洲和亚洲都放映过很多次,但是从未在美国放映过。虽然曾有美国的电影节表示想播放少女椿,但是美国是禁止输入具有“儿童色情内容”作品的,所以也没法把少女椿送去放映。

《少女椿》之中的群马县古街道

.

爱:您如何决定把近藤ようこ的漫画《ホライズンブルー/ Horizon Blue》(注:以下简称《Horizon Blue》)制成动画?您为何花了二十余年才制作完成这部112分钟的作品?

.

原田:之前提到,我小时候曾经历过校园欺凌。三十多岁的时候,我又得了抑郁症。这些经历让我非常能理解《Horizon Blue》所描绘的痛苦。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漫画的时候,我惊呆了,“这画的就是我本人”!

我也打算继续制作有关社会中的小众所承受的痛苦的作品。

在《Horizon Blue》里,我在原有的故事之外添加了自己的经历,以纪录片的形式制作了出来。

不过,这部作品没有得到任何支持,包括文化事务局。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可以在工作之余从事着独立制作;而当我年纪渐渐大了,“工作”与“独立制作”的并行就愈发困难。再说我也并不擅长交流以及团队工作。所以我决定独立制作这部长达2小时的动画电影。不过,为了生计,我也依旧在制作TV动画,比如《星のカービィ》(分镜、演出、原画)、《妖怪人間ベム》(监督、分镜、演出、原画)以及《日本の昔ばなし》(部分作品的分镜、演出、作画、人设、美术、原画、背景、色彩设定、仕上)。

一边工作一边自己做动画,不知不觉24年就这么过去了。

《妖怪人間ベム》剧照

《日本の昔ばなし》剧照

《Horizon Blue》剧照

.

爱:您的新作《Horizon Blue》里有句宣传语是“长篇实验纸芝居”,那么这部剧场动画和纸芝居的关系是怎样的?您打算把它制作成类似电影版的纸芝居吗?(注:纸芝居略类似日本版的拉洋片)

.

原田:严格意义上来说,《Horizon Blue》不是一部纸芝居。

这里有个问题:到底该如何界定“动画”?国际动画协会(ASIFA)在七十年代曾讨论过到底该如何定义动画,比如,“一张不动的图片是否可以被定义为动画”?

从《少女椿》时期起,我就把作品的故事性放在了制作“全帧动画”之前。毕竟,一个人制作动画还是有很多限制的,所以很多场景我会用静止的图片来表现。日本的传统艺能比如歌舞伎在台上表演的时候往往存在演出静止的时刻,但是观众可以在此时通过自己的想象去进一步理解这部作品。

你知道虫プロ1973年制作的《悲伤的贝拉多娜》吗?(注:这是手塚神旗下动画公司制作的成人向动画之一。)它有很多静止的画面,可是观众并不在意。进一步说,它反而因此造就了更独特的氛围。

再比如大岛渚1967年制作的动画《忍者武艺帐》(改编自白土三平的同名漫画)之中就大量用到了原著的漫画分格和画面。

日本的有些动画人比较严苛,认为有很多静止画面的作品就不该被认为是动画。

我当然不这么想,所以我会在自己的作品前面冠以“地下幻灯剧画”和“都市投影剧画”这样的称谓。不过这对于一般人可能难以理解,所以我会大概说自己的作品类似“纸芝居”。在日本,“纸芝居”也意味着“静止的画面”。

《Horizon Blue》海报

.

爱:请和我们更多地分享您的新作《Horizon Blue》。

.

原田:《Horizon Blue》是近藤ようこ在1988至1990年间连载的漫画,主人公对她亲生的孩子施加暴力,然而这也源于她从小从父母那里受到了暴力。

如今的科学研究显示“儿童期所受的暴力伤害会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即使他长大之后也很难消除这类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

七十年代的日本动画是以“电影”的结构进行制作的。我也想依照之前的传统方式做一部电影,认真严肃地探讨上述问题。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少女椿》是按照七十年代日本电影的技法和思想体系进行制作的。)

很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关注儿童暴力的现象,而不仅仅是观看过这部动画的动画迷。

大概是因为我自己在童年时期就是这方面的受害者。暴力、被排斥、被欺凌的痛苦现在依旧影响着我。

《Horizon Blue》剧照

.

爱:制作动画是件非常辛苦的工作,而您的身体之前就一直不太好,不知现在怎么样了?

.

原田:做完《少女椿》我就得了麻烦的病,现在我也得时不时往医院跑。之前住过几次院,所以现在我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健康。

我也比较容易神经衰弱,已经连续25年都在拜访精神科的医生了。

生活与睡眠的节奏很容易崩坏。

还好,我不是体力工作者。在桌子边干干活还是可以的,所以我也依旧在制作动画。

我对“承受病痛的人”和“精神脆弱的人”异常感兴趣。所以我的作品里的主角也总是那些“不健康的人”。

.

爱:您平时有什么爱好?我注意到在《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之中您也负责音乐制作,所以您也是位业余的音乐人?

.

原田:我喜欢看书,听音乐,冥想。此外,每晚我都会看看世界科学及考古学新闻,挺有趣。

读小学的时候我学过四年古典钢琴,不过老师很可怕,课也很难,所以就半途而废了。毕竟,我个子不高,手也很小,手指很难触碰到钢琴上的音阶。

后来,我参加了学校的铜管乐队,负责演奏钹。

当我进了中学,市场上第一次出现了小型合成器和键盘。那时我正迷恋着冨田勲的合成器专辑,所以我也开始独自在家做音乐。

二十出头的我在设计学校和朋友们组了个“新音乐乐队”,但由于我们都比较孤僻,所以听我们音乐的人寥寥无几。后来,我开始对制作电影配乐产生兴趣,《Horizon Blue》里一半的音乐都是我自己做的。

.

爱:我个人非常喜欢您为《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创作的配乐。您如何界定自己的音乐?您用什么乐器进行创作?

.

原田:我的音乐应该归类于“电影音乐”,日本有个专门的词是“映画音楽”。古典、爵士、当代音乐、摇滚,各种风格的音乐都能随心所欲演绎成电影音乐。《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OP的曲调使用了合成器的“滑音”,木下忠司(映画音楽作曲家)经常用这个手法。

《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之中使用的乐器如下。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售的,除了KORG别的都已经坏掉了。

*KORG合成器"MS-10"

*雅马哈键盘"PortaSound"

*TEAC多功能录音机"144 PORTASTUDIO"

外加吉他专用的小音箱

我现在已经在使用新乐器了,不过旧式卡带时期的音乐明显更吸引人。

.

爱:我知道您是高畑勋、Winsor McCay和寺山修司的忠粉,也非常羡慕您在青年时期经常去看天井栈敷的演出。您还有哪些喜欢的艺术家?

.

原田:漫画家方面,我喜欢手塚治虫、藤子不二雄Ⓐ、近藤ようこ和丸尾末広。

音乐人方面,日本这边是佐藤勝、武満徹、冨田勲和木下忠司(映画音楽作曲家)。我还喜欢德彪西。近些年,意大利乐团Goblin的键盘手Claudio Simonetti(他为意大利著名恐怖片导演Dario Argento制作电影音乐)经常来日本演出,我也会去听。

电影监督方面,小林正樹、熊井啓、山本薩夫、今井正、深作欣二、浦山桐郎、野村芳太郎、佐藤純彌、内田吐夢、山下耕作、石井輝男、Dario Argento我都很喜欢。我也很欣赏中国的谢晋导演。

电影摄影监督方面,我喜欢宮島義勇,他的老师是Sergei Mikhailovich Eisenstein和Eduard Tisse(注:他们是苏联著名剧情片《战舰波将金号》的导演和摄影)。

至于动画人,我喜欢七十年代活跃在日本动画界的所有动画人。

.

爱:您曾说过《太陽の王子 ホルスの大冒険》对您有着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您觉得体现在何处?

.

原田:它融合了经典电影的技巧和哲学,而且,它基本是由工会及其成员制作完成的。你可以在其中看见Sergei Mikhailovich Eisenstein的影响,动画「演出」所能实现的可能性被极大地扩展了。

而且,有史以来第一次,人们意识到了“动画可以是很严肃的作品”。它能用来表现思想矛盾、心理问题、社会现实以及作为共同体而存在的人类。“动画只是小孩子的玩意”这样的观念被扭转了。

以及,1976年的TV动画《母をたずねて三千里》是高畑勋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手法制作的。

.

爱:如果您有能力改变一件已经发生的事,您会怎么做?

.

原田:这是一个沉重的问题,我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切题……

从小时候到三十多岁的这段时间,我有过很多痛苦的经历。有时我很想把它们推倒重来。不过,我选择了把这些伤痛用作动画的主题,相信能做出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

日本动画行业充斥着不合法、残酷的用工制度。我差不多20岁的时候成为动画人,但是我毫无休息时间。一天工作24小时是常事,365天全年无休。

我25岁去了某家电视台的新闻部门做兼职;30岁去了录像制作公司;40岁时我又回到了动画行业。那些年我常常因为加班而生病倒下,由于工作太忙也只能靠吃即食食品解决一日三餐。估计我生病也和这些因素有关。如果我能不加那么多班,我应该会制作更多的独立动画,也不会摧毁自己的健康。

有点扯远了。如果我真的可以改变一件事,那么就让我的手变大一点点吧,那样我就能好好弹钢琴了。

.

爱:日本动画业界竟然如此残酷?不可想象……

.

原田:日本商业动画的历史并不长,基本是从手塚治虫1963年的《阿童木》开始。从那时起,日本跌跌撞撞开始摸索着做TV动画。

TV动画每周都要播出,制作周期非常短,时间表很严格。

1974年的《宇宙战舰大和号》在年轻人之中引发了动画狂潮。到了八十年代,TV动画产业蓬勃发展,动画制作人员却人手极度不足。

完全不考虑有没有足够的人,TV动画的日程就已经安排好了。

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成为了动画人。

在那个大家基本都是新人的时代,我们因为缺少经验所以工作速度不可能很快。但是动画上线时间却已铁板钉钉。

所以我是没有时间休息的。

日本的自民党政府无视了来自联合国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的建议。现在也一样无视。

日本劳动法规定“工作时间每天为8小时”、“必须安排休息时间”,但是并没有相关的惩罚措施,所以黑心企业不会严格遵守法律。

此外,虽说现在的企业被强制要求缴纳健康保险、失业保险以及打卡,但是动画公司在过去并没有实行这些。

日本的动画公司是被特殊对待的。在社会上,它们被认为是“一群喜欢画画、不太正常的人组成的义务工作者团体”。

工作太辛苦了,每年都有人过劳死或者自杀。

这些事往往不会被公开化,因为死者家属一般都希望息事宁人。

在过去,日本社会普遍的观念是“从事动画漫画行业的工作有点丢人”或者“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去画动画和漫画”。

动画公司也不会付什么加班费。日本人总是在免费加班,所谓的“サービス残業”。

2000年,商业团体和政府终于想起来把动画作为国家级产业进行扶持了。大概是因为日本动画在海外比较火,出口量也在节节攀升。

2001年颁布的《文化芸術振興基本法》和2004年颁布的《コンテンツの創造、保護及び活用の促進に関する法律》里,政府第一次制定出了有关动画和漫画的法律,决定在海外推行“酷日本”(当然,这和我这种地下动画工作者无关)。

政府、商业团体、动画公司不得不欺瞒曾经的非法工作环境,把动画和漫画立为国策之一。

日本的商业圈和企业开始宣扬一种新的概念,“动画从业者不是正规社员,只是在公司上班的自由职业者”。

(然而,这和厚生劳动省界定的“劳动者”的概念并不吻合。)

“在动画公司上班的动画人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法律上の正規社員)还是自由职业者?”

这个问题依旧存在争议,偶尔也会有相关的法律诉讼出现(数量很少就是了)。

2000年,有家日本动画公司想出了在亚洲范围内外包动画业务(海外発注),以此来缓解国内人力短缺的问题。

乍一看,日本2000年之后的动画推广策略好像还不错,可是我对此存有疑问。

《文化芸術振興基本法》和《コンテンツの創造、保護及び活用の促進に関する法律》是自民党、商业团体和大公司闭门造车搞出来的,它们认为对暴力和性的描写会对年轻人构成不好的影响,所以不允许这样的内容出现。近些年,批评日本政府的文艺作品也被禁止获得国家的扶持。

艺术创作应该是自由的。

最近,右翼派领导的日本政府和自由派民众就是否该展出战时慰安妇的塑像而争执不下。我是属于自由派的。

虽然有关漫画、游戏和相关艺术的法律相应被颁布,我们的税金却依旧在源源不断流向大企业的生意。私人工坊,小微企业,得不到帮助。

更有甚者,日本政府还在用动画做着各种偏向性明显的宣传推广。

总之,日本动画产业依旧困难重重。

.

爱:谢谢您对日本动画产业的深度介绍。您对于如今的日本动画作品有何看法?

.

原田:我对现在的日本动画并不怎么了解,起码不会比别人了解更多。不过,我任教于艺术大学,我的中国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都做过很棒的作品,我会大量看他们制作的动画。

我自己做的动画用的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电影的技术、思想和理念,那时的日本电影从各个方面来说都非常厉害,可以给观众们带来巨大的冲击。如果你喜欢我的作品,或者为它而震惊,其实它的本源就在于那些老电影。

.

爱: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

================================================================

.

近期在东京的朋友们如果想去现场观看《Horizon Blue》,请注意它的放映时间和地点:

.

東京上映日程

12月1日(周日)下午3点

12月1日(周日)晚上7点

12月28日(周六)晚上7点

.

主办方:雾生館

预约:kiyubaru@gmail.com

票价:1000円

.

放映地点:シネマハウス大塚 

東京都豊島区巣鴨4-7-4-101

距离JR大塚駅北口步行约7分

.

================================================================

.

有国内独立电影节或独立动画节资源的朋友们如果想更多地了解及放映《Horizon Blue》,请和雾生馆(kiyubaru@gmail.com)或者我联系,谢谢!

.

================================================================

.

☆彩蛋时间☆

原田浩 @2007年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

.

 短评

他说,我要去买点吃的,你在这里等我。 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

3分钟前
  • 米小虎
  • 力荐

我不知道该怎么评星,吓到了但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吓到。

6分钟前
  • 夏白夏-
  • 推荐

……搬家时候发现有原盘,谁要?要的话我做个种子去,或者直接上传小组

8分钟前
  • 申公豹
  • 还行

与其说动画,不如说动态漫画。据说导演絵津久秋穿着就像劳工,动画原本胶片在带出海外参加影展回来时被海关收缴销毁。

12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还行

幻术师爆发的那段不错

14分钟前
  • 再见皮卡™
  • 还行

地狱的无惨绘

18分钟前
  • Amadeo
  • 推荐

快速剪辑里内容量繁多,观看时最好不要眨眼,令人深陷的、宗教般的魔幻。探寻变态心理,谁比得过日本人!大师,是普通人即使努力、修满了“学分”也难以企及的。因为他们根本不在多数人的那个维度里。何谓“开窍”?我的理解是:开了新的维度。 未删节版。

21分钟前
  • 桃子
  • 力荐

荒诞、晦涩、重口味...透着极致绝望气息的映画。这部成人向动画看得人很压抑,根据丸尾末广1984年漫画改编,92年由絵津久秋制成动画,在日本都禁播的电影应该不言而喻了,你以为生活已经很糟糕了?其实它远远没有尽头,小绿在这个如同地狱一般的世界最后也只能沦为行尸走肉。倒是很期待真人版电影呢

26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恩,挺忠实,怪不得禁播

31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太揪心,哎

35分钟前
  • 爆浆大饼
  • 推荐

忠于漫画原作,片尾曲[迷い子のリボン]嗲

39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日本女性地位卑微,女孩和魔术师恋爱后却被限制自由失去选择权,欺凌禁锢性虐待是人们病了还是社会病了

40分钟前
  • 朋克大帝
  • 推荐

诡异恶心的画风,这个恐怖幻术噢有点意思!

43分钟前
  • 无名氏
  • 推荐

日本就是这么变态啊啊啊啊啊

44分钟前
  • YVE
  • 还行

悲惨世界,人间地狱。

48分钟前
  • 天诛·可而keer
  • 推荐

还是有剧情的 真心觉得木乃伊男很帅....侏儒魔术师是荒木经惟变的么?

52分钟前
  • "eMily"┆rehab
  • 推荐

虽然没有怎么看懂,但是口味确实是重的。想对那些评价“这也算动画?!根本就是幻灯片”的人说,人题目头六个字就已经告诉你们是“地下幻灯剧画”了谢谢,而且这是人1992年的作品。

56分钟前
  • 透明北极熊
  • 推荐

丸尾末广

60分钟前
  • 徐小猴
  • 推荐

生而为人,对不起,所有痛苦都无比真实,而所谓幸福不过是幻相。程序如此,你服不服!

1小时前
  • 芦哲峰
  • 还行

丁酉. 嗯为什么找出这个片子看了?日本对变态、凶残的嗜好一直很一致统一呐。

1小时前
  • Matt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