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战争片捷克 / 斯洛伐克2006

主演:伊万·博尔内夫  奥德里奇•凯瑟  尤莉亚·延奇  马里安·洛布道  Milan  Lasica  祖扎娜·菲亚洛娃  马丁·胡巴  约瑟夫·阿布汉姆  伊里·拉布斯  鲁道夫·霍辛斯基  Pavel  Nový  加罗米尔·杜拉瓦  彼得拉·赫雷比科娃  Eva  Kalcovská  Sárka  Petruzelová  Tonya  Graves  雅罗斯拉夫·托姆萨  Pavel  Vondruska  伊斯特凡·萨博  托马斯·齐林斯基  Petr  Ctvrtnícek  Ladislav  Zupanic  鲁道夫·耶利内克  奥尔德日赫·弗拉赫  J  

导演:伊日·门泽尔

播放地址

 剧照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剧照 NO.1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剧照 NO.2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剧照 NO.3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剧照 NO.4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剧照 NO.5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剧照 NO.6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剧照 NO.13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剧照 NO.14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剧照 NO.15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剧照 NO.16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剧照 NO.17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剧照 NO.18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剧照 NO.19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4 02:08

详细剧情

坐监多年的扬•迪特(奥德里奇•凯瑟饰)大赦获释,他被“放逐”到捷克北部边境森林里修一条看上去永远修不完的道路。回想年轻时候,迪特感慨万千,那时的自己(伊万•巴尼弗饰)只是个年轻的饭店服务生,却立志要成为百万富豪。小个子的他精通服务之道,同时不忘追逐金钱和女人。他先后到过生活奢靡的天堂艳楼,布拉格最气派豪华的巴黎饭店。在那里,饭店领班告诉迪特,他之所以精通各项待客之道,是因为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长篇影评

 1 ) 生活是场戏剧

看某些碟是需要特定氛围的,比如在深夜里把窗帘拉严实些镇住大货车呼啸而过时街面的战栗、裹上厚实的毯子挡住逼仄的潮湿的寒意,可是有时发现除此之外还需要囤积些能够刺激味蕾让胃欢快蠕动的食物和酒,特别是一开始是煞有介事的持着遥控器盘曲着腿圈在椅子里观赏起《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但镜头偏偏在一大段的略带调侃的平静叙述中很无情的出现了暖洋洋的耷拉着粉红色身子的香肠: “我的一生,只向往成为百万富翁,但在成为富翁之前,我只想在火车站兜售香肠。”平日,香肠、火腿,只有在饥肠辘辘时才会奋不顾身的把它们揣进怀里,并且能勾起食欲的并不是来自于它们稍带有技术性的混合进香料淀粉红肉,而是灯光下摇曳起的粉嫩色抑或是暗红色的光芒微翘起它们的臀部直扑我的双瞳,就像费里尼电影中大幅大幅裸露着丰满女人的海报以及嘈杂的火车站里一阵阵叫嚣着:每个人都会有火腿与青豆的。

爱赫拉巴尔,于是之前进行了无限性的猜测,欣慰的是看完后并没有让我失望,即使它并没有特别出奇的镜头,在观影的过程中让我温习起《铁皮鼓》的荒诞想起《美国丽人》里缀点在女体上的玫瑰花感动起卓别林流泪的欢笑回忆起历史老师曾说康巴汉子的精良血统让希特勒都心动。原本就喜欢那些在光影背后咸淡合宜的拙朴中爆裂着睿智的叙述声音,于是我在当下与记忆的两个空间所营造出的戏谑、调侃与平和、纪实的氛围中切换着情绪,流畅而自然。整个观影并不如开头的那段香肠般让人轻松:会不顾体面的趴在地上捡寻硬币富翁却挥金如土的沉溺于食色间,始终骄直挺身子的能准确的说出顾客因肝脏有病只能点香蒜面包和茶的斯克希凡卡先生因捍卫捷克民族的尊严被士兵带走,杨迪特奋力追赶火车却无法把手中高举着的三明治递给关在车厢里或许运往集中营的苦难者,莉萨一边郑重其事的盯着元首的画像一边和杨迪特在床上制造具有优良血统的下一代……悲哀和恐惧总在不经意间撞击着我,直至叙述者依旧瘪着微笑拿起手中的啤酒,告诉我:人常在意外时候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在崩溃、出轨、失序的时候。正如在电影的开头告诉我的那样:我的幸福往往来自我所遭遇的不幸。

 2 ) 我曾愚弄过的那段时光。





年老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会像扬•迪特一样,打扫一间无聊的旧房子,然后在某个下午,太阳懒懒得的穿过窗户,你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眯着眼睛,慢慢的喝着啤酒,缅怀你一生所经历过的那段时光。

只是可惜,我们中绝大多数人大概都没有这样精彩而值得回味的人生可以这样追忆。

这是一部来源于捷克的电影,他荒诞却真实,虚情且有真意,用短短一百多分钟迅速扫描了一个人的一生。扬•迪特,那个怪怪笑容的男孩,喜欢把硬币丢在地上看别人的反应,喜欢通过酒杯来观察另一些人的人性,喜欢立志,并且不断追逐,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清晰的特质,他是一个懂得人的人。

他的经历特别像我们这些从事广告的流浪者,不停的穿梭的不同的公司。从开始到最后,因为相同的理由进入,因为不同的理由离开。从一个小小的服务员开始,做到了最好的领班。他是不是像极了年轻时候的我们,为了一些当时看起来的NB理想,放弃了很多,拼命努力,拼命学习,充满热情,甚至不知道对错,如同在纳粹时候的扬•迪特,其实并不真的了解战争的含义,还是在为了那个单纯的理想而去努力。

他不坏,甚至有一点聪明过了头,但是傻的时候也一样的傻。

这是捷克大师伊利曼佐年近70之时的作品,它总是让我想起库布里克的最后一部电影“大开眼界”,因为当你成为大师的时候,年近老迈的时候并不是去缅怀什么,而是超越自我,这是一件真正令人敬佩的事情。如果有一个人,三十多岁,说要超越自己,你觉得他其实就是一个SB,但当一个70岁的老年人做了这种行动之后,你真正能够发自内心的敬佩。

其实这部电影的名字,讲的应该是另外一个人,就是巴黎饭店当时的最高领班。但是抱歉我忘记了他的名字,他是一个看起来完美的人,精通各过语言,了解每个客人的需求,在纳粹入侵的时候,桀骜不逊,誓不低头。而且他是真正的服侍过英国国王的服务者,而扬•迪特不过是非洲王子授予的勋章。

但是恰恰是扬•迪特的不完美,他才像极了我们自己。那个最好的服务领班经理,是理想化身,不够真实。而扬•迪特,甚至是小聪明,都让我们看到了愚蠢的自己。

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对于那些社会主义的细节记得如此清晰,这部电影在反映这个时代特征的时候,恍然间看到了“再见列宁”以及“窃听风暴”,当有一天,你坐在家中的时候,忽然间一些人冲进你家告诉你,你的财产不属于你自己,属于人民的时候,你会不会也一样平静,因为确实已经没有了任何道理而言。

这个文章本来的题目应该是,那些曾经愚弄过我的时光,它让我如此清晰。

 3 ) 瓦全成就完卵

标题党已成为一股庞大的势力,遍布各个种族各个国家。话说回来,尽管整部片没见着英国国王半个影儿,但还是看得心服口服,开头的时候只以为是部搞笑反讽片顶多加点儿温情或励志料,而事实证明我太缺乏想象力,尽管堆满了各种荒诞情节,这却是部反映捷克特殊历史年代的正经片儿啊。小个子的主人公年轻时始终怀着成为百万富翁并买下一家旅馆的理想,伴随各种机遇的来临,他不断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并总能受到漂亮姑娘的青睐,通过变卖同样小个子的德国媳妇儿在战争中掳来的犹太人的邮票,最终将理想变为现实。然而在他还未将各式钞票贴满墙壁时,大局又变了,千万资产很快被共产主义没收,他也稀里糊涂进了监狱,只因为昔日的百万富翁们都被关了进去,而他觉着能跟百万富翁为伍,甭管在哪儿,都是件挺好的事儿。进去之后才发现,那些被关起来的富翁们曾经挥洒钞票的双手,现在也只能在昏黄灯光下挑拣出漫天白花花如钞票般飞舞的羽毛。

主人公本身以及大段旁白都充满了矛盾和自省的意味,一面不断强调着自己年轻时想要成为百万富翁的理想,一面却又对金钱和权利极尽戏谑。他有一个恶癖是假装不经意将硬币抛到地上,然后观看那些有钱人弯下腰甚至趴在地上争捡那几枚硬币。也许是出于为自我提供精神上能有片刻居高临下满足感的需求,本质上却依然是淋漓尽致的嘲讽。

将近十五年的牢狱生活让主人公撇开对物欲的追求,并将他送往了清贫孤独的中老年生活。而故事其实并不如描述地这般悲凉,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得与失,本就难以计较衡量,也许被种种欲望所迷惑,但终究抵不过年华流转世事变迁的洗涮,正如主人公所言:“人常在意外时候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在崩溃、出轨、失序的时候。。”而“我的幸福往往来自,我所遭遇的不幸”,因而也就有了最后能够安然享受自制啤酒的美味时刻。
来自小洋葱的大巴http://ycpp.blogbus.com/

 4 ) 了然与虚无


了然与虚无

片名:《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
导演:伊利•门泽尔
国别:捷克/斯洛伐克
年份:2006

在2006年的柏林金熊奖角逐中,《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输给了《图雅的婚事》,——影评人孙孟晋说,这是细瓷输给了粗陶。的确,从电影语言的角度说,《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要漂亮得太多,有更自觉的美学追求与更纯熟的语言能力,很多镜头与镜头组合拆分下来,都可以当作电影课上的范例。这个影片有一个倒叙的结构,好多从现在时的老年时代转到过去时的青年时代,都不是用更简便流行的跳接,而是比较古典的近似剪接,显得从容醇厚。最开始的那个镜头转换,是忽然潇潇雨下,老年的迪特一个回首,江山逶迤,换到荒唐放纵的年少时光,依旧还象是同一阵雨中——几乎与中国式的意境相通:“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在对金钱的,对权力的反讽上,赫拉巴尔是不遗余力的。这个影片的有趣之处,在于主人公迪特不是一个“反对者”,他投身到追名逐利的浪潮之中,如同与靡非斯特做了交易的浮世德,只是他所选择的角色——旅馆老板,使他带上了一点观察者的游离神色,这一点游离,倒是又为他最后的皤然醒悟埋下了一个伏笔。天地一逆旅,人生一过客,但是这个过程本身的五光令人盲,五彩令人迷从电影的角度说,是非常满足人的视觉与心理的,那些美食与美女的交相辉映,也是电影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

在意识形态度不抱着单一的视角是《我伺候过英国国王》的长处,它比较模糊,不是黑白分明的。但这样的结果是,反讽是有力的,反省却没有答案——对于历史与个人都是如此。于是迪特出狱之后,到边界处当了一个养路工,却也不管这条路通向哪里。老年迪特的演员气质与青年迪特差异太大,这监狱简直呆得人脱胎换骨,他成了一个隐居的哲学家,只有眼光落在路过的疯女孩身上时,还有些对身体或者生命的眷念,他似乎看透了一切,可似乎也不需要一切,当然还是可以任着一切照着命运的方向滑行,作个默默的养路工——这个结尾,说是了然的,也未必不是虚无的。

回过头来对照《图雅的婚事》,倒又显出《图雅》的好来,那是切切实实的现实问题,不知道怎么样能活下去又还是一定要活下去,而且不单单是自己活下去,还要带着老公孩子活下去。它呈现了严峻的现实,但又不抹杀人性的力量。虽然电影语言很质朴,但就题材与表现来说,都算是一个“重要电影”。——现代社会想要得到救赎,只好再到不那么现代的阶段去回头看,虽然《图雅》也没给出什么希望。

 5 ) 《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小人物 大历史 殇

《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捷克)2006
导演:杰里闵采尔

    影片的创意很高明,通透的将一个国家的民族之痛用最最草根的智慧予以展示。一个小人物所经历的时代变迁,对应着整个民族的衰落,震撼得不得了。更可贵的是,这个电影不是在如醉如痴的哭诉耻辱,不是在义愤填膺的追求理想,而是在运用人类大脑中永存的智慧在分析事情,在隐喻现实,在鞭打灵魂。
    这个高点的强势力量使影片在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小人物的乱世求生、小人物的灵魂回归中展示了整个民族衰亡的真实与无奈。因而,影片基调所产生的冲击力完全在于这个故事的核心——餐厅服务员迪迪,这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小老百姓。
晚年的迪迪被发配到不毛之地苦役,清苦的环境曾经也是一派繁荣。在这里的老人回忆着时代变迁、历史盘踞的整整一生。按照迪迪的性格,于是我们发现,在一个普通人眼中的庞大历史是如何面对,如何经历的……。
    年轻的迪迪有着异常不符合标准的身材和相貌,比芸芸众生还差一些,也有着比较他人更发达的智商和情商。因而,迥异于世俗的这个小个体的生存能力和思维模式使这个家伙与众不同。但他实在是太渺小了,依附于他人的生存定势以及小人物能够做到的人之常情要他看到的还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于是,这个不是民族英雄、不是救世主的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其实只能用八面玲珑来形容。
    一个八面玲珑的草根从站台小贩发家,借着察言观色的灵巧发达到“百万富翁”。这种经营性的个体发展并没有证实这个小男人是个利欲熏心的投机分子。相反,在大众的观感中,迪迪是一个一心向善的人。他的向善代表了贫苦老百姓的一生夙愿,赚到钱,过好日子。在迪迪将价值连城的邮票随风飞逝之前,他总是可以将金钱、美色以及权利处理到为自己服务。这些时候,他没有爱、没有情、没有什么人性的观念在支撑,有的仅仅是赚取钱财的取之有道。于是,从小贩、街头咖啡厅、富翁俱乐部、国家级餐厅到纳粹生育中心,都有他用聪明换取的金钱和声誉。那时,他的夙愿是立志去作百万富翁。
迪迪在影片中一直在重复着他的游戏,将硬币丢到地上。于是,那些小有钱财闲坐的咖啡厅座客、花费很多钱应酬的商人、根本不把钱当回事的官员都会撅着屁股去拣。这个现象告诉我们,这些担当国家栋梁的人物的内心都是怎样的一种垃圾自我。这些掌管国家财富的人们成就了自我的贪欲,也成就了迪迪的人生。可是,捷克这个国家可能遭遇的民族性溃败是永世无法磨灭的。德国人越来越近,有些我们自己曾经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意思。人民在反抗,如高级侍者为代表的爱国者。政府在妥协,用纪录片迷惑自己的无能。终于,捷克变成了纳粹德国。民族沦亡,国家沦陷,那个侍者用绅士的风范和高尚的风骨让人激动和崇拜。
迪迪一生中的女人缘毋须多说,但凡美女屡见不鲜。从妓女到高级妓女,就是不见爱情,只有情爱。所以,善良的迪迪路见不平救下德国小女人以后,这个青春健康的女性势必成为他的最爱。而这个最爱,一心向着德国,一心向着纳粹政治,被洗脑,而且一直在认真的去洗迪迪的脑子。可怜的迪迪的确是好人,为了爱义无反顾,用八百年没整明白的族谱换取纯种“良民”的身份,忘却了国家,被朋友们愚弄。而作为无为的生存者,迪迪确实很聪明,已经聪明到将国家政治都在为自己服务的境界。于是,观者看到了这个内心不安的小男人与纳粹小女人仪式化的做爱中希特勒那张丑陋的脸。
无法去回避这一幕带来的震撼和恶心。老百姓就是这样在政治面前被同化,信仰坚定的扭曲人性。这种可笑的定论在不可笑的年代很可笑。然而,在那个年代之中,哪个人却不是那样呢?不是身体力行,就是口是心非。个体在体制面前,人性在政治面前,真实与荒诞却合而为一,不可否决,也不可撼动。小女人义无反顾的去了苏联战场,临行前瞬间的人性回归也没有让迪迪得到真实的爱的滋润。再见时,女人已经从内裤里掏邮票了。这个转变让人感到悲痛和窃喜。后来,女人死于非命,留下了邮票。后来,迪迪成了梦想中的百万富翁。再后来,他被带红箍的人们带进了监狱。在狱中,迪迪终生希冀的同类们却不曾理睬过他。
导演杰里闵采尔在展示迪迪的回忆时,活灵活现的运用了诸如默片等风格化的影像,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实乃大师手笔。在展示现实的影像中,深色系清冷的画面对应了人物的沧桑变迁。这两种艺术手段活生生的将原著小说的味道更清晰的表现,一个活泼好动,一个深沉内敛。一个人的青春和年迈,一个民族的曾经和现今都历历在目。小人物迪迪的一生在历史沟壑中浮浮沉沉。而影片及原作的命题——我曾经伺候过英国国王,就是一个小人物对于自我的一种评价,一个草根说我曾经如何如何的大众心态,而民族的沉浮则从这个小人物心中展现。
用小老百姓的善良幻化整个时代的变迁,《我曾经伺候过英国国王》这部理性与感性结合的完美电影展示了社会背景无声无息。人性在升腾,在整合,在寻求突破和前行。在这个刻意弱化社会、政治、体制的电影中,唯一可信的还是人性美的永恒,唯一可信的还是善良人性对于国家的关注和救赎。而这部电影和原著小说的好看,还是在于用人类智慧高度反思人类的愚蠢,而不是更愚蠢的去继续什么。

 6 ) 看啊看啊,他的姑娘

对于女人,“我懂得爱情和床上的游戏,从我把她们的肚皮上铺满鲜花开始。”
这是迪特在和丽莎的婚宴上,丽莎和一群想要追求她而不得手的军官喝酒的时候,在一旁被忽略的迪特自己对于丽莎选择自己而不是这群军官中的任何一个这个问题的答案:他自诩为懂得爱情和床上的游戏。

迪特对于女人的征途是从雅露卡什开始的。与这个天艳堂姑娘的相识源于一场雨的邂逅,姑娘没带伞被大雨淋透站在迪特工作的餐厅门口,经理请她进来喝一杯酒,这本无其他,可事实是姑娘身着纱质薄裙;这也本无其他,可事实是,姑娘的薄裙之下未着胸衣,丰硕的乳房,及沁开的粉色的乳晕清晰可见。姑娘面庞美艳,神色轻佻,当姑娘转身微笑,餐厅里整日端着酒杯无所事事外长里短的老男人们在这一刻被钉死在空气里,只有血管里血液的涌动,涌动,再涌动,身体的勃起,勃起,再勃起。身材矮小的迪特也是这群被收割的男人们中的一员,他的勃起和涌动与其他男人别无二致,可是他却把这位美艳妓女与一群男人邂逅当成了与他一个人的邂逅。于是,他从不多的收入里拿出一部分去到天艳堂和他看上的姑娘做爱,在她乳房和肚皮上铺满野罂粟的花朵。并用镜子让姑娘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开满野罂粟的胴体。
要让一个女人爱上你,莫过于你让她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开掘自己,包括身体。

美丽的雅露卡什啊,某个午后为了维护被羞辱的小个子迪特,她将三杯覆盆子汁倒在自己的头顶和胸口,付款然后对迪特说:今晚到我那里来,我下午买到了一大束野罂粟。然后夺门而出,“覆盆子汁的味道在她身后飘逸,她穿了一件绘满牡丹的丝质洋装,蜜蜂围绕着她像围着土耳其蜂蜜蛋糕。”

随着工作的转换,迪特在做完爱后往尤物们身体上覆盖物体的小游戏的对象不断切换,有在宁静饭店工作的女佣,迪特在她的身体上铺满钱币;有在巴黎饭店为富翁们人体宴表演的姑娘,取而代之的是迪特在她身上覆满了宴席剩下的瓜果蔬菜。
        
对大多数男人来说,不管有多少个女人穿梭往来,生命里始终还有这样一位姑娘,她可能不拥有最美的脸庞和身体,可是你和需要和她认识,交往,做爱,然后结婚。
迪特也有这样一位姑娘叫丽莎。德军入侵捷克,愤怒的捷克人民用脱去街头德国人的白色袜子作为泄恨的出口。丽莎也遭遇其中,小个子迪特大声呵斥阻止虽然无法阻挡丽莎的白色袜子被生生扒下,可是也就是这个小个子男人的奋不顾身,让这个日耳曼血统的姑娘接受了迪特的斯拉夫血统。他们在希特勒的注视下努力制造日耳曼民族的新一代。

当婚后丽莎上前线时,迪特追赶着火车,旁白响起,迪特述说着对丽莎的爱,这个他生命中唯一一个他能与之平视的姑娘,他会想念她,想念她听他讲述衣索里亚国王授予他绶带的故事,听他讲他对未来生活的想望,他想成为百万富翁,他要买下一家饭店取名为“迪特饭店”, 想念她和他一般娇小的身体。

丽莎从前线回来了,同时也带回来了迪特的百万富翁梦想,因为她的胸衣她的丝袜里藏满了从犹太人手里弄来的邮票,随便几张就能买下一家布拉格最美的饭店。也正是这些邮票让迪特永远地失去了丽莎,丽莎死去的时候怀里还紧抱着装邮票的盒子,
她死在巴黎饭店的火场里。

丽莎换来的邮票让迪特成了千万富翁,可是一千五百万的资产换来的却是变成社会主义社会后的捷克政府赋予的十五年的牢狱。

不知道小个子迪特还会不会遇到会不会拥有别的女人,可是我们知道在他出狱后被流放到捷克北部与德国交界的山村的时候,有一位来自巧克力工场的女学徒唤起过他的欲望。这个拥有明显脸庞线条的女孩若有似无的说:我喜欢舞蹈。可迪特却在心里说,我看得出来,她喜欢男人。
她穿褴褛的衣衫头发蓬松凌乱,对着迪特的镜子用唾沫湿润嘴唇和眉毛,因为在她住的地方。没有镜子。可是这阻止不了她有一对好看的像青柚般生涩却沉甸的乳房。可迪特始终未能在女孩身体上覆盖任何,花朵,钱币或是啤酒泡沫,她只是跟着那个教法语和美学的大学教授来了又走,吵闹却始终孤独。

小个子的迪特说,“我的幸福往往来自我所遭遇的不幸。”出身卑微个子小小的迪特投身于服务行业,梦想成为百万富翁梦想大大的“迪特饭店”梦想美女无数。小个子迪特不关心政治经济,小个子迪特总是在一定的时候对自己说: 我知道离开的时候到了。作为大时代的小人物,小个子迪特一生滑稽荒诞偶尔让你寒战最后归于一种冷淡色调的沉静。小个子迪特想要教会人们,“人总是在意外中成为真正的人,在崩溃、出轨、失序的时候。”
而我却只是想要记住,他的那些姑娘们。

 短评

幸福来自遭遇的不幸。。。对花的偏爱,镜子中女性身体。。。纯粹人种培训中心。。。服务生掀桌子。。最后他把一开始骗的钱还了 一个轮回对金钱与女人的态度变化,永远的旁观者姿态

9分钟前
  • 琧婯
  • 推荐

近年来看过的好片之一,几乎没有之一。光色、节奏、音乐、故事||很喜欢片中巴黎饭店的领班先生。非常有派头。||主角的德国妻子真是个健康美的姑娘。人被意识控制的时候无可厚非||虽然整个片子和英国国王没半点关系||明天去布拉格

11分钟前
  • 开花的刺
  • 力荐

门泽尔改编的赫拉巴尔还是最为地道。对原书删减和“语流”风格的保持很到位,而采用的这种时时闪回的剪辑方式也很有趣。默片技巧(由片头那段默片提示)很引人注目。这是一次成功或者接近完美的改编。当然扮演主角年老时候的演员比年轻时候的好太多了……

13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相比起曼佐的前作,此部新作微微让我失望。

16分钟前
  • 37°2
  • 还行

这是真正的一个大时代里的小人物的片子,我们的主人公一直做着服务生的工作,一直追逐着金钱和女人,追逐着百万富翁和身份的认同,镜子里面对于自我的审视,抛弃硬币追逐大利的习惯,和为了成为百万富翁的认同宁可锒铛入狱的举动都是不错的情节,当然,还有非洲国王和他和纳粹妻子及取种的故事都不错

20分钟前
  • mark
  • 推荐

很文学化

2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7.7

28分钟前
  • 冰山李
  • 推荐

赫拉巴爾。

29分钟前
  • 让保罗切小田
  • 推荐

很特别的一部电影。捷克大作家赫拉巴尔只用了18天就完成了原著。导演伊利·曼佐曾改编过6部赫拉巴尔著作,其中还有两部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34分钟前
  • shlaiyaya
  • 推荐

绝对好看,可惜借出去就没影了,没影了没影了

38分钟前
  • 陶子冬
  • 力荐

看该片的过程中,总是想到《布达佩斯大饭店》,其实,两者的风格相去甚远,但酒店、侍者甚至旗帜、语言、纸币、邮票等的那些精致的细节,还是有颇多可比较之处的。作为捷克新浪潮的重要导演之一,伊利·曼佐早已经跨入大师的行列,该片是他晚年的巅峰之作,细节做到了极致,但不如早年作品那么锋芒毕露

39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喜欢这种用戏谑并妙趣横生的方式轻松表现大时代的风格。“我的幸福往往来自于我的遭遇”,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啊!以及第二次捧着热狗追火车的镜头是泪点。

42分钟前
  • 可乐杨
  • 力荐

这就是三大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

47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力荐

我的幸福往往来自,我所遭遇的不幸。/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是天主教教会,他们买卖的东西谁也没见过,摸过。我们称他为上帝。

49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非常好看,太应该去看看小说了~~

51分钟前
  • 厨房里的ATC
  • 力荐

小人物的有趣

55分钟前
  • 大刚
  • 还行

当年忍住没看下载是对的,大银幕上前半段尤其华丽。为财色所迷的小个子在乱世中得悟人生真谛的故事,很流畅,只是交叉叙事中有些生硬的地方。CG有点假,但用的都是地方。

60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不错。

1小时前
  • 蜉蝣
  • 推荐

清理五星的牺牲品,四星半吧

1小时前
  • gris-gris
  • 推荐

愈发觉得伊利曼佐才是东欧的费里尼嘛~!看那纷纷扬扬的马勃菌,看那肥硕的女人屁股,看那记忆深处的一片金黄。。。。看的第四部伊利曼佐

1小时前
  • 火山边缘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