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出租

爱情片美国2005

主演:安东尼·拉普,亚当·帕斯考,罗莎里奥·道森,杰西·马丁,威尔森·杰梅因·贺雷迪亚,伊迪娜·门泽尔,翠茜·索姆斯

导演:克里斯·哥伦布

播放地址

 剧照

吉屋出租 剧照 NO.1吉屋出租 剧照 NO.2吉屋出租 剧照 NO.3吉屋出租 剧照 NO.4吉屋出租 剧照 NO.5吉屋出租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12-23 15:22

详细剧情

  一栋老旧楼房顶层的简陋公寓中,住着两个为了艺术而挣扎的室友:罗杰(Adam Pascal 亚当•帕斯考 饰)和马克(Anthony Rapp 安东尼•雷普 饰)。马克最近失恋了,他的女友莫琳因为喜欢同性的乔安妮而抛弃了他。  马克之前的另一位室友汤姆(Jesse L. Martin 杰西•L•马丁 饰)――一个电脑奇才,也是艾滋病毒的携带者,不幸路遇抢劫,遍体鳞伤之时被同性恋街头鼓手安琪(Wilson Jermaine Heredia 威尔森•杰梅因•贺雷迪亚 饰)接回了这栋公寓,他们很快走到了一起。  罗杰认识了前来借用火柴的邻居咪咪(罗萨里奥•道森 Rosario Dawson 饰),咪咪是个脱衣舞女。不久,罗杰就发现咪咪跟自己有着相同的秘密和疾病――艾滋病,二人同病相爱。  三对有情人由于没钱交房租,即将度过一个没有暖气、没有电力,只靠蜡烛取暖的圣诞夜。

 长篇影评

 1 ) 九十年代的名垂千古!

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音乐剧。当然,我没有那么多钱反反复复的去百老汇看音乐剧,就只有反反复复的看这部片子。可以说,Jonathan Larson的这一部《Rent》,从某种程度上几乎改变了我一生。

电影基本上用的百老汇的原班人马,在看完这部电影两遍以后,我才去纽约的百老汇看了现场演出。我自己的翻译是“租凭人生”,在尼德兰剧院里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为了曾经逝去的理想与执著,No Day But Today,随波逐流的生存八十年,和活出真我的昙花一现,究竟,哪一个才是最值得?

下面,是我因为这一部音乐剧,专门写的原作者Jonanthan Larson的帖子:


我的正版DVD不多,惟有这部《Rent》(吉屋出租)却是名副其实的百看不厌。有一个愿望,希望能够再去百老汇看一次舞台上的《Rent》。当然也许,再看一次也是不够的。1996年《Rent》搬上舞台后,演员们说她们甚至能够认出台下的许多观众。钟爱《Rent》的扇子们戏称自己为“租头”(Renthead)。在演出刚刚搬上百老汇时,根据作者愿望,剧院前两排的售价仅仅为20美元(一般要一两百美元)。于是一票难求,租头们经常要从头一天起就在售票处的街头打着卧铺排队买票。电视台采访的记者们经常看到,在头一天的表演完毕后,观众们从戏院中鱼贯而出,绕了一个圈子又直接走回售票处,打着卧铺排队买第二天的票。

这一帖要写的并不是《Rent》,而是它的作者Jonathan Larson(乔纳森 纳森)。

Jonathan Larson 1960年2月7日出生于纽约市外的一个小镇。从小就极具戏剧才华和表演天赋的他,高中毕业那年拿到Adelphi University表演系的四年全额奖学金。然而当周边的所有朋友和家人都认为他将成为一个出人头地的男演员时,他毅然放弃了表演,他说,他要写音乐。

Jonathan毕业后来到梦寐以求的纽约市闯荡。在学校里面出类拔萃的他,是否能在现实社会中依然成功呢?

与所有落魄的街头艺人一样,Jonathan好不容易与人合租了一个位于Greewich Village(格林威治村)的破烂公寓。他的大学好友造访他时,必须在街头拐角处跟他打电话,然后让他从楼上把钥匙丢到街上,才能这样开门进去。这样的一个真实细节,后来,也被纳入了《Rent》的故事情节。

进入他的公寓后,朋友们说那样恶劣的环境,往往让人难以忍受。那一个小小的房间,浴缸竟然坐落在厨房旁边,马桶在天窗下面。于是他们必须要习惯吃饭时有人在旁边洗澡,并且尽量避免让洗澡水溅到食物上去。同时,在那样严寒的纽约,这个房间是完全没有暖气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Jonathan和他的室友们必须在房间里非法的烧木头来取暖。

而Jonathan Larson对这一切,似乎并不引以为意。

Jonathan没日没夜的写歌,虽然没有一个人要付钱制作他的音乐。为了维持生计,他在SoHo一个名叫Moondance Diner的小餐馆当服务生。这一份擦桌收盘子的工作,是他维持生命的收入来源。他特意将自己的日程安排为周末打工,周一到周四就整天写音乐。他的音乐不能给他带来分文的收入,于是他基本上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生活。他在餐馆打这份工维持生计,将近十年。

值得一提的是,Jonathan在Moondance Diner打工的时候,认识了另一个以收盘子而维持生计的演员/歌手Jesse Martin。Jesse Martin后来在《Rent》原班人马(也是电影版)里面饰演名叫Tom Collins的同性恋,并一炮而红。Jesse Martin成名前在无数餐馆打工,他给客人账单时会说:“你好好收着,因为我以后会非常有名。”事实上,当Jesse Martin出演的电视剧在CBS上播出时,他正在给客人上披萨。

Jonathan在餐馆打工时,曾与一个跳艳舞的女孩子交往四年。在这四年里面,他的女朋友频频背叛他,与别的男人有染。最终,这个女孩子彻底抛弃了Jonathan,与另一个女人走到了一起。此戏剧化的人生经历,正是《Rent》里面Mark和Maureen关系的故事原版。

Jonathan最好的朋友是同性恋,他眼睁睁的看着三四个好友死于艾滋病。当时的社会舆论对艾滋病颇不以为然,这让他感触良多。他曾跟随好朋友参加了艾滋病人的分享聚会,他说他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个艾滋病患者站起来,说医生告诉他还有两年时光可活。“这并不可怕”,艾滋病人说,“可怕的是,我是否会因此失去尊严?”Jonathan将这一番心情写入了《Rent》。

在那个年代,所有的舞台剧都还是比较传统古典的,没有反映八十年代美国摇滚文化冲击的现代生活,更没有吸引年轻一辈的音乐作品。Jonathan的很多朋友,尽管都算音乐达人,却都不愿意去观看音乐舞台剧。他们说几十年不变的作品模式,实在太与时代脱节。Jonathan决心改变这一切。自信的他说,他要带来舞台剧的革命。

在《Rent》之前,他写了很多的音乐剧。没有一部被成功制作上演。耗时最长的是一部叫做《Superbia》的科幻剧。他和朋友在这一部作品上费尽心血七年。这部作品虽然得了奖,并公开表演了一次,却最终没有得到被制作发行的机会。这一次失败,对Jonathan的打击巨大。

1988年,另一个剧作家Billy Aronson产生了将普契尼的著名歌剧《波希米亚人》搬上现代舞台的想法。他与Jonathan Larson讨论后,热切的Jonathan将这一计划揽到了自己身上,并把这部戏命名为《Rent》。1993年,《Rent》的初稿终于得到纽约一个工作室(New York Theatre Workshop)的赏识,并招聘演员,打算进行长达三个星期的演出。

经过长达七年的雕琢和修改,1996年1月25日,《Rent》终于在New York Threatre Workshop公开了第一场试演(Preview,并非正式演出)。那一天全场座无虚席,票很早就被卖完,甚至《纽约时报》的记者也悄悄来到了现场。表演结束后全场欢声雷动,记者只有把Jonathan拉到售票处采访,这样才能听到彼此的谈话。记者跟他说,这是一部相当震撼的音乐剧。

Jonathan为这第一天的试演而感到无比兴奋。为了以后的正式演出,也许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提高改进。更重要的是,他感觉自己,终于可以脱离三餐不饱的日子,成为一个真正的音乐剧作人了。当天的凌晨三点,他烧开一壶水,准备泡杯茶。也许他的手上还抱着大衣,他倒在了厨房冰冷的地上。第二天早上,他的室友发现了他的尸体。

他死于主动脉夹层,享年35岁。

Jonathan Larson没有亲眼看到他的梦想变成现实。他甚至没有看到第二天《Rent》的正式演出。那一天,演出并没有取消。每个人都静静的,静静的坐在舞台上唱他写的这二十几首经典之作。演出完毕后,观众席鸦雀无声。大约一分钟后,每一个人异口同声的说了一句话:

“谢谢你,Jonanthan Larson”

Jonathan没有看到《Rent》的演出时期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延长,最终走上了百老汇的舞台。他没有看到售票处长长的人龙,甚至克林顿总统也带着女儿前来观看。他没有看到就在几个月以后,《Rent》赢得六项Drama Desk Award,三项Obie Award,四项Tony Award,甚至全球媒介的至高奖项——普利策最佳戏剧奖(Pulitzer Drama Prize)。

十年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跑到纽约来看百老汇的经典之作《Rent》。它的主题曲《Seasons of Love》被世界各地的众多明星翻唱。逗留于尼德兰剧院的门外,我想如今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不会再知道Jonathan Larson是谁,更不会知道他的死亡。但是我们爱极了《Rent》。我想,这就是对Jonanthan Larson最好的补偿。

 2 ) 活蹦乱跳的罐头鱼


    对待的罐头的态度始终很反感。比如罐头鱼,外表是罐头,密封地包裹,不可窥视,必须启封才可知真相;内容是鱼,却不再鲜活,混合着成分不明的油脂和防腐剂,以永远僵死的姿态,很坚硬很嚣张的面对食客。所以罐头,就像一个想去揭开的欲望,揭开了却没了胃口,勉强吃下去,也会腻了脾胃。

    《吉屋出租》,早有耳闻。不是因为莫文蔚,而是因为百老汇。虽然很不喜欢《西区故事》,却依然喜欢韦伯,百老汇更是一直觉得有趣。《吉屋出租》是纪念这部音乐剧演出10周年而特意拍摄的电影,所以又落入一个有些许尴尬的立足点,是电影,又必然有浓重的音乐剧原先的味道;是音乐剧的延伸,又必须以电影的表现手法来展示。一个像罐头一般的电影。

    电影开始,舞台、背景、灯束,完全的音乐剧排场。似乎是给10年以来载誉无数的原剧致敬。才开始,就为纵火发泄的场景眼热了一把。无法想象在音乐剧的舞台上怎么实现这种效果,真的在舞台也搞这种路数,也许舞台总监第一个得拿着灭火器守在舞台边吧。

    讲跑题了。《吉屋出租》是完全中国式的翻译。这与原名<Rent>就有很大的出入。中文译名很容易将人们的观看重点引到“屋”上,而<Rent>的本意到是在“租”上。就在人们纵火发泄不满时,人们唱着,不打算付房租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一切都是租来的”。

    以前的室友现在变成蛮横催租的房东,以前的恋人不是分道扬镳就是离开人世,以前的健康自我现在统统被自己的细胞背叛。住所,感情,健康都是“租”来的。“租”就意味着不是自己所拥有,“租”就意味着不能全心投入,“租”就意味着随时可能被收回、随时可能失去。“租”来的一切可以不去珍惜,因为珍惜似乎没有效力。

    失业失恋、理想破灭、身染绝症、无钱缴租,更何况居住在贫民区,身旁充满危险和伤害。同性恋、双性恋、异装癖、吸毒者、爱滋病患者。成为这样的人,好象有原因,却是没有理由的。以前不曾了解这些人,以后也许还是不会了解。但是,看着一群爱滋病患者在定期的交流聚会上,轻轻地唱起,“我会失去自尊吗?会有人在意吗?明天我还能从这个梦魇中醒来吗?”他们一一站起身,眼中的哀伤流动,歌声此起彼伏,所有的问题都没有答案。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吧,生活如梦魇一般,自己孤立无援,没有尊严地卑微得活着。这几乎不是一个群体的疑虑和忧愁,而是人类的一个终极疑问。

    对于疾病无能为力,对于毒瘾挣脱不掉,恋人总是在背叛自己的边缘徘徊,理想像被旁人屏弃无数次的垃圾,最亲爱的人痛苦死去……把痛苦聚集,然后放大。我们要怎么衡量自己,衡量生活?怎么去对待生死,对待爱恨?究竟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虚幻的?

    音乐背后隐藏的是答案。原剧最精髓的音乐都表现地淋漓尽致,而很多舞台剧会有限制的场景,都在电影的画面中有更好的表达。

    这个电影依然是罐头,妙的是罐头里的鱼活蹦乱跳。我会把它作为一个经典,不时回味,更期待,总有一天,可以到百老汇朝圣真正地看原汁原味的<Rent>。

 3 ) 绝望当中找寻希望

Will I lose my dignity, will someone care? Will I wake tomorrow, from this nightmare?

听到一大群社会底层的人一直重复唱着这几句话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这当中有艾滋病人,失意的音乐家,落魄的街头流浪汉。我只想说Rent这部音乐剧真是震撼。这群无助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互关心,坦然无惧地说出自己的软弱,忽然间迸发出了巨大的力量,当他们走出那个聚会中心的时候,已经变成不一样的人了。其实维护尊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尊严放下,从恶梦中醒来的希望,正是来自那对绝望的不断质疑。

一口气看完了大半的Rent,现代版的《波西米亚人》,还记得曾经买过旧版的《波西米亚人》,终究因为不习惯老式的风格而开了一个头就搁置在不知何处。这个Rent确实比较有现代感和现实性,除却中间一部分宣扬波西米亚生活方式的让人不是很适应(能理解,但是无法接受)以外,整部音乐剧还是很自然真诚的,煽情也煽得很到位,结尾还让我感动得掉眼泪了。这个现代版的主题加入了对人和人之间的疏离的关注,加入了对边缘人的理解和关怀,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比从前普尼契的原作要饱满多了。这次,编剧选择让Mimi活下来,倒是不难接受,为什么只有悲剧能够唤醒人的真诚呢?剧中的同性恋艾滋病患者Angel倒真得成了剧中的Angel了,本来是最需要大家帮助的弱者,却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实在是耐人寻味。音乐很现代,虽然说不上非常好听,但是倒是非常切合每一个场景。

除了Seasons of Love以外,很喜欢结尾的那首歌,特别是一句歌词“forget regret, or life is yours to miss.”

 4 ) No day but today

  是什么让自己的心,拾回往昔的信念。
 渐渐的分不清方向,在别人的劝阻中,混淆了自己坚守的信条。
 朝哪走,每一边都有人在叫我靠近他们的世界,而我,去了哪里。
 被所谓的爱情迷惑了方向,卑微到臣服,忘了自己的双手还可以创造什么。
 被现实引诱,忘记了心的方向,被物质占据,被自己的爱人和爱自己的人口中的物质所蒙蔽。
 如果,我不是我,你们爱的,又是谁呢。
 我追求的,让我充满笑容的,并不是你们口中的事物,你们却以为,那样我才会快乐。
 渐渐的我已看不起这般的自己,却不敢看不起你们,因为你们是我爱的人啊。
 我只能看不起自己,如此轻易,被爱蒙蔽。
 而爱,得到的时候,珍惜,得不到,再也不会卑微乞求,摊开手,把你的未来交予他人。
 每个人都想作高傲的自己,而只有爱,让自己卑微。
 为了梦想,为了爱情,珍惜的,应该是自己。
 不讪笑贫穷,不自满浮夸,多一颗帮助他人的心。
 虽然很多人,已渐渐和我自己一起,被我所不齿。
 你变了。
 我也变了。
 这颗赤子之心,再不会假手于人,我会自己,找到跳动的心跳。
 为了什么而活着。
 如何去了解那些自己无法理解的创伤。
 如果我不能做到保护你。
 至少,让我用这颗心,去守护。
 做你的屋檐。
 为你的羽翼。
 

 5 ) 百老汇舞台上的波希米亚生活

20世纪末的纽约东村,是城市游牧人、落魄的艺术家生活的地方。Rent的故事就在这里发生。



故事:

Rent,和提到Rent就不得不提到意大利歌剧大师普契尼的《La Boheme》都是一本同源,来自法国小说家亨利•穆杰的小说《Scenes de la vie de Boheme》(《波西米亚人的生活剪影》)。《La Boheme》中的Rodolfo,Marcello,Musetta,Colline在《Rent》中,成为了Roger,Mark,Maureen和Collins,Mimi干脆就没有改变名字。《La Boheme》中人物的职业,也和《Rent》的设置颇为吻合:Marcello是画家,Colline是哲学家。而Benny在《La Boheme》中,则成了供养Mimi的子爵。

不过,在十分一致的情节安排之外,还是可以看到Johnthan Larson颇具匠心的地方。那个时代的肺病成了艾滋病这个会引来歧视和孤立的疾病,添加了Joanne和Angel,人物关系更丰富了,几个主角身上波希米亚的边缘特质也强化了。除此之外,结局也不同,Mimi没有像《La Boheme》中的纺织女工一样死去,而是以大团圆告终。

剧中的三位女主角各有特点,但是不知是否篇幅设置所限,每一个都略显单薄。Maureen一味的任性、好斗、不负责任,Mimi和Joanne则显得非常普通。而男主角则更真实,更有光彩。

Roger在全剧中总是以一种摇摆和犹疑的姿态出现,他是八位主角当中人生态度最消极的一个。他对一切都是冷漠、怀疑和拒绝的态度。对Collins的归来,对艾滋病互助会的集会,对Mimi的爱情,对Mark的关心与劝告,对Benny的帮助,都显得无动于衷,或是消极的怀疑。Mimi在Angel的葬礼后曾怒斥Roger,说Roger总是“run away, hit the road, don’t commit”,转而和Benny伤心离去。

他的这种性格,来源于生活的困苦和不平的命运。他的女友April吸毒染上艾滋病,在浴室里割腕自杀。自此之后他就变得自闭和怀疑。他在《One Song Glory》中一再重复他的理想——“只要写出一首好歌,一首能给我带来荣誉的歌”,然而他却因为这个理想,忽略了身边的爱情、友情、亲情的美好。

直到全剧接近末尾的地方,他卖掉吉他,买了一辆车,离开了纽约。一年在外流浪,没有朋友和恋人的生活,让他开始明白,真正重要的是什么,真正灵感的源泉是什么。于是他和Mark一起唱出了《What You Own》。于是他毅然回到纽约,赎回吉他,回到他们熟悉的东区和破旧的公寓。这一把失而复得的吉他,其实也象征着他生活中一切温情和美好的东西。只是这一次他开始懂得对一切充满珍惜和感恩。


Angel和Collins是这几个人当中性格最直白、阳光和随和的。他们俩是朋友圈中的粘合剂,是出现矛盾时和稀泥的角色。无论对Roger的古怪和冷漠,还是Maureen的恣意妄为,或者是Benny可恶的慈善家面孔,他们俩都能表现出友善和理解。Happy New Year中,Benny的出现引起了Maureen的不满,造成了Roger和Mimi的争吵。而面对这位在除夕之夜把他们锁在门外的昔日朋友,这对情侣只是一会儿递香槟酒,一会儿说笑话地缓和矛盾。

对比起Mimi和Roger的犹豫,Maureen和Joanne的分分合合,Angel和Collins的爱情显得肯定而和睦。Collins生性宽厚,而Angel人如其名。Angel一死,整个家庭立刻土崩瓦解,也就不奇怪了。


Benny其实并不是个坏人,Angel的葬礼和阴宅都是他出资。但是大多数观众对他的印象却极坏,大都源于他和Mimi的暧昧关系。但是仔细去想,Mimi可以从他那里自由的离开,也就说明Benny并没有逼迫她和他在一起。和Roger分开,和Benny在一起,一定程度上不过是Mimi一个十九岁的年轻女孩自己的选择。是他送Mimi去了疗养戒毒所。电影版本中更是添加了两个细节,为Benny正名。一是Roger离去之后,骨瘦如柴的Mimi一个人坐在脱衣舞俱乐部的化妆间,蜷缩在椅子里,泪流满面。这时Benny出现了,伤心的Mimi拉住了他的手。二是Benny留言给Mark和Roger,说Mimi不知去向,让朋友们一起去找她。

在一群人中,会有每天活在边缘的艺术家,但是还是会有忧虑生活的现实者。Benny不过是后者。


Mark是全剧中最真实,我也最喜爱的人物。几个好朋友中,Collins和Angel虽然是性格最好的,Mark却是反社会性最弱的一个。他没有艾滋病,不吸毒,异性恋,有正常的家庭,之后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在这一圈人中,虽然Mark和Joanne是情敌身份,两个人彼此却最像。
也正是因为他的背景“主流”,却乐于和这样一群边缘人生活在一起,每天过朝不保夕的生活,才显得他的可爱。为Maureen整修机器,为了大家的生活接受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制作以朋友为主角的电影,Mark是这其中唯一一个没有得到爱情的人,但是他比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更爱这个家。



歌曲:

音乐剧、歌剧、歌舞剧都有这样的难题:是音乐让位于剧情,还是剧情让位于音乐。《Rent》在这一点上具有非凡的优势。故事无疑是充满冲突,转折丰富的,而歌曲和剧情的结合又是如此紧密。剧中有大量的歌曲都是叙事的,即便是一些抒情性质的歌曲,里面也含有大量的剧情信息。比如Goodbye Love,用摇滚、宣叙、咏叹和不断重复的快速略显慌乱的钢琴小调旋律,描写从争吵、劝诫、道别,勾勒出一个朋友四散,亲人早亡,情人分离的凄凉秋天。整首歌旋律连贯优美,随着情绪的起伏而波动,却不现突兀和刻意。

十周年纪念原版卡斯CD中,收录了完整版本的Christmas Bells。这首六分钟的作品中包含了许多别的歌曲的主题重现,包含了若干段剧情和对话,信息量非常大,但是完整性却惊人的好。七位无家可归者和一个擦汽车玻璃的人,讲述他们连温饱都达不到的生活。这一段主题旋律在You Okay Honey等四首歌曲都出现了。Roger、Mark和Mimi的对话,Collins和Angel挑选衣服,和卖家讨价还价,Mimi购买毒品等等剧情,都压缩在后三分钟,以自己独特的旋律融合到合唱之中。每一段都能分辨,但是组合在一起又相当和谐。

La Vie Boheme是全剧最热闹的一首歌曲,如果将La Vie Boheme A、B看成一个作品,那么它是全剧人物最多,元素也最多的一首。事实上,La Vie Boheme A是整个音乐剧上史上也少有的多人歌曲,在场人数十几个,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独唱。念白,宣叙,说唱,教堂弥撒,嘻哈,通俗,节奏与布鲁斯,都融合在这一首歌曲当中。最精彩的莫过于一系列的敬酒词,被敬的对象贯穿了波希米亚艺术家们困苦生活的点滴,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的文艺界,贯穿地球上的各个大洲,涵盖了导演、诗人、乐队、非法药物、宗教,甚至物理学,还有各种对我们来说不堪入目的词汇。唱到艺术家们血脉贲张,唱到Benny大呼“结账”,和岳丈仓皇离场,唱到所有观众也抛掉了矜持和节制,台上台下一起将情绪推向沸点。

八位主角之中,Roger的歌曲难度最大,扮演他的是著名的音乐剧演员Adam Pascal,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时而苍凉,时而温暖,情感饱满。Roger的歌曲除了一首与Mimi争吵的Another Day和群体歌曲以外,基本都是抒情性的咏叹调,如Your Eyes,I Should Tell You等等。其中以One Song Glory最为动听和抒情。在这首歌中,Roger讲述了他从前的恋情,他的疾病,他的理想和追求。歌曲的伴奏基本只有一把弦调得极松的电吉他,配合Adam略带几分嘶哑的宽广嗓音,唤起了许多人心中强烈的共鸣和同情。由这首歌到Light My Candle的转换安排得很有趣,前一首刚结束,就响起了应合节拍的敲门声,电子乐的键盘弹出了恰恰的切分节奏。Roger前去应门,跳进来的正是手捧蜡烛的Mimi。

Tango Maureen则火热激烈。两首都很好听,后者则简直是神来之笔。
探戈舞曲本身就常常带有一种紧张的气氛,无论身体语言还是音乐旋律,都会渗透着一种对峙的气氛。这种对峙可能是略带挑逗的,也可能是极富敌意的。探戈舞曲中男女一般是相对力量均衡的,用到一对男女情敌上,既符合音乐舞蹈特点,又独具创意,非常精彩。

《Rent》的音乐融合了摇滚、民谣、节奏与布鲁斯、福音音乐、拉丁舞曲、重金属、嘻哈。利用不同的音乐类型本身的特点,传达出人物的多种情绪。就连打电话,都似吟似唱,充满趣味。歌曲之间,情节之间,《Rent》衔接得流畅自然。歌曲本身不会误导或者限制演员的表演,舞台上的人物精魂,通过一首首歌曲生动的呈现出来。一个音乐剧的音乐能做到这一点,作者就已经成功了大半。


作者:

《Rent》这个故事,虽然精神上昂扬向上,但情节从一开始就毫无希望,几个人物中有罹患绝症的,有吸食毒品的,每个人都生活在边缘上。然而Johnthan Larson为何给这个故事写了一个大团圆结局呢。我初次观看的时候,很不能接受Mimi莫名其妙地又醒过来——她明明有艾滋病,饱受毒品摧残,又风餐露宿多天,大限将至是当然的。而且,如果揣测Mimi、Roger、Collins等人的命运,这些人作为HIV携带者,也不会在这世界上存留太久。于是,我始终觉得作者改变《La Boheme》的结局是多此一举。

后来了解到Larson的生平,我对他的改编理解了一些。作为一个如自己笔下人物一样的年轻的波希米亚艺术家,Larson在创作《Rent》的时候用自己的美好愿望,为故事创造了新的结局。这样的结局虽然削弱了剧作本身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但它反映的是Larson对于生活的希望,是他在困苦之中仍然抱有的对世界的信任。试想,如果你笔下的人物几乎就是你自己和你的朋友,那你怎么还忍心对他们下毒手。

Larson和《Rent》带来的是舞台剧的革命。在此之前,音乐剧舞台剧形式传统,除了零星几部不太卖座的小众作品,几乎没有摇滚剧作。那时的很多人认为音乐剧几十年没有发展,一成不变,甚至不太愿意进剧院。而《Rent》改变了这一切。
颓唐的纽约格林威治村,活泼的波希米亚艺术家,真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动感热力的音乐和舞蹈,演员在率性为之的同时保持着高度的统一一致。这样的一部剧目,是百老汇乃至世界都未曾见过的。
剧作家Larson用自己的生命向美国人宣告:相信你的梦想,执着你的梦想,实现你的梦想。他说:“我的音乐没有格式,就像美国人的生活,我们只有需要,表达的需要、娱乐的需要,音乐是我的梦想,梦想的颜色就是我音乐的颜色,表达我们这一代美国人共同梦想的需要,就是我的音乐的需要,我用音乐表达生活的爱”。

这个有点悲伤的故事,在世界的舞台上连演十多年,赢得了观众的一致赞赏。虽然穷艺术家被房东驱逐,圣诞之夜饥寒交迫,几对恋人中,职业和性取向都不入主流,但是这个故事本身昂扬明亮。虽然是脱衣舞娘,同性恋,瘾君子,罹患艾滋病,但它吟咏的是逆境中的爱与扶持。
《Rent》在外百老汇正式演出的那一天,演员们还是又唱又跳,热闹的“La Vie Boheme”之后,台上鸦雀无声,演员们静静地坐在桌边,不能再演下去。大约一分钟后,每一个人异口同声的说了一句话:
 “谢谢你,Jonanthan Larson。”

 6 ) 好剧

照搬我在某坛的一帖:

我看RENT的电影就是第一次接触这部剧。之前,只听过零星的几曲,知道一点零星的剧情。所以,电影实际上是我看RENT的头一遭。我要说,我喜欢它。

最可爱的是Angel,那么快乐可爱美好的人,换了谁都会爱上他。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Roger,这位大有摇滚乐歌手的声线和外形,他闹小性子的别扭劲儿其实也是很生动的~蜡烛、探戈、唯有今天、波西米亚那几段都极好。I'll cover you第一遍时云淡风清,万事明朗;Angel去世后那一遍,同样的歌,无尽的感伤。

喜欢RENT的丰富和熙攘。这群人,说是边缘,但其实谁都可能是其中的一个。爱与孤独,生命和死亡,遵循与叛逆……这样的主题人人要面对,这样的主题永远不会过时。

RENT是那种绕梁三日的好剧,它是那种会让你回味长久的作品:

如果时日无多,你用什么来填充岁月、你对生命会做怎样的选择……

 7 ) 波希米亚咏叹调

    波希米亚咏叹调
    ——从《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到《R.E.N.T.》

  先看了一半书,然后看了两遍电影,继而在从重庆到宜宾的三峡游船上看完了另一半的书。我要说这是四个完全不同的阶段。首先前半本书,是按照正常的读书体验来的,头脑中浮现的不过是几个17世纪末潦倒的艺术家在欧式街区的石子路上讴歌并抱怨着的形象;而电影的第一遍也只是由于突然才意识到这是一部百老汇现代歌舞片而在惊叹之余随旋律徜徉……

  然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在第二遍电影里,我的意识中不停浮现的是诗人鲁尔道夫、画家马切洛、音乐家萧纳这一个个古董级装扮的活灵活现的穷绅形象;而那后半本书,我硬是完全代入电影中的那些用歌喉阐述波希米亚人生的当代美国红男绿女们的模样近乎荒诞地完成了这次17世纪法国巴黎拉丁区之旅的。

  这是完全不同却又毫无疑问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两部作品,两个故事。类似的开篇,类似的人物结构,类似的情节走向,近乎狂热的诗意,独立而交织的群戏,浪漫而悲伤的爱情,这些种种,甚至还有同样的一个符号性质强烈的角色绰号:咪咪。这些,带给我们的不是无限的遐想啊遐想,而是两个不同时空下,两群相同年龄,相同境遇,相同追求的青年共同奏鸣的一曲波希米亚咏叹调。

  从书本上曼妙的词藻,到电影中壮烈的旋律,用17世纪的诗意去点缀当代的音乐,用当代的摇滚去诠释17世纪的浪漫。我很幸运也很奇妙的在同一段时间交错地接触到了这两部作品,尤其又是在那样一个对我来说绝对非常的时期,这就已经很诡异,很影响我的内分泌——我是说多巴胺——了。

  不想也不可能将书和电影中的那些相似点一一对比,因为这毕竟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艺术品,否则便是在否定后者的存在意义,也是在作茧自缚。尽管我会将两部作品混淆着去欣赏,但那是我个人想象力开始匮乏在任何两种事物间都难以找到契合点造成的,多少还有睡眠不足意识朦胧的原因。所以,当看见人们在说:“波希米亚人只存在于巴黎的拉丁区”,“波希米亚早就不存在了”类似的定论时,我虽然不能也没有资格去否定,但我知道,现在的重点可以放到去讨论它们的差异——两个时代的波希米亚存在,的差异了。

  波希米亚这个字眼来源于当今位于捷克境内的一个古代国家,其最大的城市就是今天的捷克首都布拉格(这点我曾经给某人解释错过,如果你看到了请自动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这个国家的人们因艺术气质浓厚而声名远扬,以至于波希米亚人成了流浪漂泊的艺术信仰者的代名词。而终于其中的一些人发起了巴黎拉丁街区一种独一无二的浪漫主义运动。而这二者的联系恰恰就是本书的作者亨利•缪热尔编织而成的,那种身处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国家的人难以理解的人文风情,在这部定义性质的《波希米亚人》中就只能说若隐若现地描绘出了。

  正是这种若隐若现,使得我第一次看电影时直到影片中段才发现二者主题中辉映的那一部分。也间接使得我去看了第二遍电影,恩,就是这样……

  这种若隐若现,是说书中那些语言,那些应该比翻译过后我所看到的还要华丽的语言,所形成的一种诗意盎然的气息,弥漫着每一页淡黄的纸张,几乎朦胧了文章副标题中所明示的主旨。而影片中的那一幕幕的不羁,让那种诗意的语言中含蓄上演的激情简直一股脑的流露,几乎是在向全世界宣告着自己微不足道却才华四射的存在。

  尽管《R.E.N.T.》中的音乐良莠不齐,一些过场歌曲多少有些造作感,但不妨碍影片整体洋溢着的热烈的艺术氛围。最喜欢片中酒馆狂欢的一段,让一切诗意都不再含蓄的同时,让那些肮脏敏感的字眼拥挤在狭小空间的同时,让所有那些过往的不快都被音符淹没的同时,当代的波希米亚人以自己的狂热阐释着玩世不恭的真正意义。相比书中那一缕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愁丝,当是要潇洒得夸张了。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巴黎的波希米亚——世界波希米亚之宗——宣告消失。于是评论家们纷纷站出来指出波希米亚文化的灭亡。无疑,当世界步入20世纪,文化领域大兴土木,娱乐产业大行其道,但凡有些才能的人们都附庸其中迎合大众,商业已经摆出了王道的姿态,恁谁试图回归17世纪纯粹而小众的平等式文化交流都是注定要被市场淘汰的。而市场,如今几乎成了超越人际关系的社会根基。

  “波希米亚,这个被反复烘焙的向世俗挑战的符号,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装饰性符号。”

  自资本主义诞生,资产阶级从布尔乔亚分离开去的那一天,中产阶级就注定成为波希米亚人嘲讽和反抗的对象。但至现代终于和平演化为戴维•布鲁克笔下的“波波主义”,中产阶级似是而非地扛起了波希米亚的大旗,布尔乔亚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更加专业的社会分工,加之网络文化的大浪淘沙,造成了这个类似雅皮士,但又比雅皮士稍具讽刺意味的概念的出现。而随着中产阶级的经济标准越来越高,小资甚至更边缘的宅文化与互联网的互动愈演愈烈。“而精神上的波希米亚人,永远是一个时代的极少数。”

  当然如今,历史中那些难以呼吸的概念都被冲刷殆尽了,尽管《R.E.N.T.》为我们描绘了那样一个贫民区的一群舍弃一切追求艺术的青年的浮生记,但也可以说那只是美国如今颇具影响的一些边缘文化对“垮掉一代”的精神再现。如果说与波希米亚人有什么联系,那大致都是在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上的。

  但是,关于这部电影,我们却不能忽视的一些关键字:AIDS、毒品、同性恋、双性恋、异装癖,等等。

  还有那些在酒吧的狂欢中Tom一口气说出的无数个敏感到不能再敏感的字眼儿,那些被这个时代摒弃却难以忽视的话题,所有这些元素能够如此痛快地交织在这一部歌剧中,尽管似乎离我们是那样的远,但依旧那样的令人窒息。

  No day But today,这句说不清究竟是positive还是negative的座右铭,带来的是一段段精彩人生的上演,尽管其中这样那样的关键字,但我们看到的,善良和美丽,在死亡的阴云中,用欢笑和歌唱辉耀着一点光,一点直射人心的光。

  无论在任何一个年代,拥有波希米亚追求的人永远是这个社会最为特立独行,不食人间烟火的一个阶层。《R.E.N.T.》中所描绘的正是《波希米亚人》的序言中所谈及的“还有一些人,在疯狂的英雄主义外衣掩护下,却非常理智,他们既不哭泣也不埋怨,只是被动地忍受着自身造就的晦涩而冷酷的命运。他们大多被那种领科学都无能为力的疾病所杀死……”

  死亡,绝症,无论是书中咪咪的死,还是影片中Angel的死,都足够令人扼腕。但一个是在现实的迷途中,一个却是在精神的阳光下……

  繁华的纽约,一个贫民区的寒冬就这样轰轰烈烈地过去了,“在这种人性复苏的过程中,波希米亚人依然如故,依照巴尔扎克的腔调,寻求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和艺术。”

  电影不止看了两遍,书只看了一遍,但书中画满下划线的,是小说的序言和附录。一遍遍地品味那些鞭辟入里的段落,仿佛一点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就能将人带回到那追求自由奔放的巴洛克艺术的鼎盛时期,以及在那奢华的艺术光辉下,离群索居的波希米亚人们不羁又不堪的冒险体验。

  而或许最至共鸣的是附录中引用的阿尔方斯•卡尔一段话:

  “那是一段被截掉了的青春,前面是大学生活的结束,后面是职业生涯的开端,被截掉的那一段就像是两个学年之间的假期那么长。现代生活是如此紧迫,年轻人甚至没有片刻时间可以停下来幻想一下波希米亚。”

  而这段话所描述的时代,你知道,竟仅仅是19世纪……

  没错,甚至连假期那么长的青春,如今都无法残留。在这个泡面文化的时代里,人们甚至连对追求生活必需要素的考虑都舍不得拿出一点时间,究竟是为了金钱,还是规律本身?

  这短短的几句话当然还构不成我违背规律的理由,但我所能虑及的,多半也是至此了。于是我起码知道了成都是个妙处,却同时间一样,并非久留之处,那么跟着时间一同顺着三峡流淌,直到翻过大坝,伴着孤影站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时,才得发出“月比江黑,桥比岸长”的感叹。而在归乡的车上,忍着腹痛和伤寒在《波希米亚人》末页的空白落下的“归世索群叙道名,乡愁支离无玄欲”的病句则是我登车前于一处道观默哀了一上午后,为这本书和书中的那个时代,为了纽约那一群为了追求精神的富足而有勇气去承受物质和肉体双重折磨的青年,以及我自以为是的最后一个假期,终了的悼词……

  还有,这篇文前半部写于一个月前的家中后搁置;而后半部,就是在现在,写于办公室。

  不到位。恩,很不到位。

  一年有525600分钟,到位状态的缺乏,才是正常生活的必需……

 8 ) all life is rent

百老汇每年圣诞都有必演的节目
而我想 之后每年12月31日我都有必看的小片了
525,600minutes
How do you measure a year in the life?

去年年末在北展看了Karen Mo的现场版Rent
坐的太后 字幕太快 人太兴奋 期间又和一鬼佬有些许龃龉
所以听得不甚畅快
就只觉得歌好听
以及 Karen的屁股果然是“十四个街区最棒的”

至于这部让我醍醐灌顶充分了解剧情的歌舞片
不能不力荐
还是歌好 词也畅快
No other road
No other way
forget regret
No day but today

那些关于glory, dignity, ego的歌词确是让我的小心脏
兴奋得跳呀跳

另外 让我心跳的还有电影版里的Mimi
乍看像“大河之恋” 里 布赖特·皮特带着的印第安女孩
有那么一瞬间 我觉得 黄碧云写的叶细细也应该是她
那个有一半黑人血统 随时呕吐的女子

个人觉得 电影版里的Maureen要比现场版的好很多
看现场的时候 我好像用她单口秀的时间去了趟卫生间~~
可见那一版里的这个角色不是一般的无趣

总之 现场版里的其他角色似乎都在Karen光环之下
而电影版中分量要平均很多
当然 也要好看很多

 短评

if i loss my dignity, will someone care?

6分钟前
  • 海贼拉面
  • 力荐

这是部只值3星半的电影,但确实是5颗星的音乐剧。不要试图通过看明白歌词去理解本片,用心去听去看去感受,演员们的肢体语言和传达的情绪更有感染力。

8分钟前
  • 胭脂十三
  • 推荐

我,一个先天小型波西米亚,然而这两年渐渐波不起来了,逐渐脱离了波西米亚人的三观。一是“我不能光靠爱和理想活下去”,二是“我不能只为今天而活,我必须做一个为明日而活的当代恶棍”。而"靠爱活"和“活在今日”恰是本片核心思想。

13分钟前
  • 星际小猪
  • 还行

明明是原版卡斯结果相比之下,08年圣诞版反而更出彩...不得不说,有些音乐剧只是为了舞台而写。幕的转变与场的转变之间加上镜头的叠挫不是适合所有故事的。

16分钟前
  • 麦芽糖少年
  • 还行

There's only us, There's only this, Forget regret, Or life is your to miss, No other road, No other way, No day but today.

18分钟前
  • 关关关
  • 力荐

百老汇的给我印象太深了。。。虽然影片也很好看,但相较之下各个角色还是没有舞台上的饱满,尤其是angel,原来舞台剧谢幕时是两个版本的演员一起唱的,maureen果然是glee里rachel的妈。。

21分钟前
  • dum没头脑
  • 还行

改编只是换了场景机位之后的歌舞剧感觉少了舞台的震撼。原声大爱,525600 minutes,how do you measure a year?

23分钟前
  • 肉一
  • 还行

No day but today 跟其他歌舞片太不一样了 剧情是不断地在起伏 混乱中前行 但是都是在一次一次的告诉我们 要珍惜当下

27分钟前
  • VAN
  • 推荐

这部片子实话说没太看懂,貌似讲的是艾滋病人在生命尽头的狂欢吧,结构有些混乱,但是音乐和舞蹈还不错,特别是安琪穿高跟鞋那段,男人穿高跟鞋也能跳得老高,音乐的话我吹爆《Seasons of love》和《One song glory》。

28分钟前
  • 高詩遠
  • 还行

我爱这创意````````值得值得!

32分钟前
  • 林 寶兒
  • 力荐

住在紐約的一群波希米亞人,傲視一切,又不得不為生活所迫。最好的唱段是酒吧波希米亞和“without u”這兩段,詞和唱功都極好(52萬6千分鐘貫穿始終也不錯)——此片的色調,人物安排和臺詞風格稍許相似今敏的《東京教父》,疑后者多少有所借鑒

35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音乐总给我一种灌篮高手当年主题曲的感觉。 Rent, rent, 这是波西米亚人的魔咒,但也是达成艺术的护照。 Until, the modern Romeo and Juliet comes.

37分钟前
  • 昊子
  • 还行

angel真是天使了最难得的是用爱去融化身边的人先入爱情时眼睛是亮晶晶的有时候会觉得,演员在投入angel的角色时,逐渐打开了自己,被angel融化了

38分钟前
  • 周扒皮
  • 力荐

不是我先入为主,05年的电影版整体比起百老汇告别秀那场要弱,特别在音色和技巧方面。当然电影版比较完整,喜欢每个人都像被打了鸡血一样的舞动,介种红果果的基情让我迷恋得牙紧(演Joanne Jefferson是同一人Tracie Thoms)。姐姐我跪求96年原版~~~~~~~~

39分钟前
  • 芙雅
  • 力荐

no other road,no other way,no day but today

40分钟前
  • Dr_堂吉诃德
  • 力荐

比10年百老汇舞台版故事要丰满得多,就连音乐也好听多了……感觉三观被刷了…这两天真是的Angel很美,还有就是第一眼看Roger觉得这哥们帅得让人心碎啊,结果发现他居然在school of Rock里演唱fighter那吉他手,嗓音沙哑有感……

41分钟前
  • 天行者爱grogu
  • 推荐

舞台剧版本实在太精彩,几乎到了无法超越的高度。电影的优势在于生活化与贴近真实。而至于场面调度的张力与感染力,真的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上舞台剧版的。不过对于波西米亚式生活的追求、对于存在主义的探讨、对于怎样爱与生活的描绘还是感人至深,让人久久难忘。

44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6/10。关怀底层的[吉屋出租]不幸沦为好莱坞陈词滥调,珍惜爱情、向现实妥协的话题通俗但不过时,问题是脱离了艾滋病时代的背景刻画使喜剧到悲剧缺乏自然转换,歌曲大串烧的结构零碎化挤压了情感酝酿空间,只有咖啡馆众人拼桌歌颂波西米亚不死还算流畅,结尾观看纪录主角们生活的银幕庸俗地升华了情绪。

48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电影中的歌舞片,永远不落俗套,永远不过时。

52分钟前
  • 麦田
  • 力荐

2014.3.11/3.14 705 好的音乐剧只需要好的音乐就够了,可以一遍一遍地听一次一次地看都不会厌烦.还是喜欢之前看的2008的Broadway版本 2021-11-9、10当时看电影版没有特别喜欢,但是现在看确实有加上属于电影的优势的部分,场景和颜色都可以更丰富,毕竟舞台上能动的部分不多。

55分钟前
  • xixi嘻嘻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