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中

剧情片韩国2023

主演:申锡镐,河成国,金承允

导演:洪常秀

播放地址

 剧照

在水中 剧照 NO.1在水中 剧照 NO.2在水中 剧照 NO.3在水中 剧照 NO.4在水中 剧照 NO.5在水中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10-03 20:03

详细剧情

  讲述一个年轻的演员决定放弃表演,拍摄一部短片。由演员本人、摄影师和女主角组成的小团队来到了岩石密布、狂风大作的济州岛。为了寻找灵感,年轻的演员探索周围的环境,等待合适的光线出现,并在海岸边观察地平线。有一天,他在悬崖下的岩石中瞥见了一个身影,这促使他冒着风险,与之交流了 几句。由于这次谈话和多年前写的一首情歌,他终于有了一个故事可以讲述。

 长篇影评

 1 ) 出入口和可能性

明显的几个出入口:

A 02:03男演员坐在地上写剧本

B:男演员看着河水中的入神

C 男演员抽烟 22:35

D 41:44 男演员梦中醒来

E 52:27 查看拍摄片段

F 52:34 查看拍摄片段

除此之外 还有三段突兀的夹杂着按下播放键声音的背景音乐分别是

BgmA 00:53 男演员拾取海螺

BgmB 31:56 海岸线

BgmC 42:39 男摄影女演员散步

还有三处摄像机和开机

CamA 48:08

CamB 49:43

CamC 51:00

最后一段 Bgm和摄像机共同出现处 X 57:40只有音乐而无按下播放键声音,并且也只喊下Camera而无Action。

最近几年老洪的电影一开始就出现背景音乐是不常见的,先例可以追溯到18年的《草叶集》开头的浓厚的戏剧意味。有了经验的观众自然会提着一颗心怀疑是否一出场看似真实的实焦的反是戏剧或梦境。随后出现的写剧本画面(入口A)让人觉得似乎跟着这个导演走就没错了。但是老奸巨猾的洪尚秀显然不让观众这么轻易就猜出底牌。这个导演虽然是故事编剧但是他同时也是被摄像机所凝视客体(身兼男演员),所以他的真实性也完全可以是嵌套结构中的一层。观众在几个出入口不停抓住又失去,清楚复而迷糊,分析播放键,摄像机,对焦,意象,终究不得要领。直到最后五分钟洪尚秀把一切都轻轻带过,信手拈来一样把之前的元素和故事举重若轻地杂糅在一起,放在观众面前。仿佛在说,别猜了,我的生活就是戏剧,戏剧就生活,你们的也是。

如果52分钟处检查摄像的两处E、F入口是前面的真正出入口的话,那么之前的时间空间暧昧的片段都可以是拍摄片段。直到最后一场走向海边的戏X,才是人戏合一,用走向海边的自杀完成了戏剧的最高潮诞生。

 2 ) 拍给infp看的电影

或者曾经是infp的人

那种徘徊、矛盾、模糊、内耗的感觉太熟悉了

看得我烦闷,因为觉得主角明明就可以找到办法再开心一点再自如一点的,剪披萨分三份那里,请客三明治又道歉那里,把信用卡给两人去购物又因为计划外消费而沉默那里,一个人坐着装作没听到女主在表演跆拳道那里,又温柔又冷漠,又大方又小气,明明就是不愿意面对自己,明明就是没搞清楚自尊到底是什么东西

想表达的,又不敢表达,想做的,又不敢做,只能套一个拍电影的壳子

计划了很久的电影,最后还不是沦为偷偷摸摸的自白

只是觉得有一点可怜……

我已经不是infp了

 3 ) 求而不得,你奈她何

——洪常秀导演新作《在水中》

开片我就发现情况不对,因为我太想看清楚女演员长得带不带劲儿了。

难道我看的是盗拍版?又或者,忘记戴上还没买回家的老花眼镜啦?

要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并不困难;但是要弄明白这部电影是困难的,因为它甚至都不像是个初学者的作品:

焦距之模糊,剧情之无聊,可以说是无出其右。

短短60分钟的片长,居然能给人不使用倍速播放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这种犯罪感。

豆瓣短评也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型翻车现场,主要观后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头雾水型:得重看

面面相觑型:……看完和邻座阿姨无奈相视一笑

包容体谅型:老洪,你开心就好…

忠言逆耳型:收手吧尚秀 拍这么难看 小心晚节不保啊

怒火中烧型:?我真是忍你太久了老头

冷嘲热讽型:怪不得进不了主竞赛

自怨自艾型:我是傻逼

直言不讳型:洪最不具构思和观察的作品

单刀直入型:你是洪尚秀就可以用这种东西来浪费别人的时间吗

苦中作乐型:本片唯一的优点就是短,谢谢导演

问责索赔型:演员表里的金敏喜呢?我这么大的一个金敏喜呢?洪老头你退我票钱

中国球迷型:洪导退休!

直抒胸臆型:小睡了十分钟也无大碍,很难评,只能说十分想见金敏喜。

我也是从这些短评中得知“大漂亮”金敏喜有出现在演员名单里,不过只是用声音出演。

那就对了,这部电影对我而言不再有任何费解之处。

你可以边看电影,边刷手机、偶尔给自己续杯水、上个厕所啥的……

直到,直到43:25男主角那通电话打了出去。仔细听,一个字也不要放过,一个表情也不要忽略。

然后,再去上个厕所,给自己续杯水,低下头刷一刷手机……

直到,直到58:25女演员手里的手机音乐响起,男主向大海深处一步步地走去。

原来,洪导讲述的是:一个已经“在岸上”——甚至远在异国他乡——的女人,和一个仍然《在水中》——甚至正在走向海里——的男人的故事。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剧情,建议你把最后那段语焉不详的手机音乐脑补为郑钧《极乐世界》里的歌词:

我总有一种想为你而死的冲动,因为我不知如何才能把你打动……

 4 ) 电影制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直接、模糊又断裂的暧昧关系

本人阅片量少得可怜,也只看过洪常秀的《猪堕井的那天》以及《处女心经》,想写这一篇影评纯粹是非常喜欢这一部评价一般的电影,因此,如有失实、不当或偏颇之处,各位便权当我这个新人张口就来胡言乱语。听说洪常秀的电影角色里面永远有电影制作人,这一部明显也不例外。《在水中》时长为61分钟,戏剧结构运用了“戏中戏”,让我想起了不久前才看过的锡兰的《五月碧云天》(可能也是因为看电影看得少,只想到这一部)。当然,两者只是运用了相近的故事,主题却截然不同了。

《在水中》的故事背景、角色关系,包括驱动角色行为的动机及意义均不明显,随着影片情节的展开方才逐渐敞露出来,但也仅是一种纯粹象征化的描述。在这部影片中,角色完全不需要丰满和立体,相反,角色需要的是一种作为镜像符号的单薄。另一方面,影片情节推进的内在逻辑并没有呈现出潜在的统一性,这也是艺术电影乐此不疲地逆反经典叙事模式的一贯作风,前2/3的篇幅中充斥着大量对情节开展没有直接推进作用的碎片的日常叙事片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人物,但更多则是一种导演视点的自说自话(褒义)。在摄影调度上,全片大部分是以远景系列的景别和固定机位镜头来呈现,进一步强化了抽离在故事情节之外的客观视点,携带着一种不加评判的旁观、冷静和克制。加之大家所津津乐道的,导演在99%的篇幅中运用了由后期制作来实现的模拟摄影机的虚焦效果,其实技术层面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设置一个高斯模糊滤镜即可实现。几乎囊括全片的模拟虚焦效果,一方面强化了影像的视觉风格,另一方面也恰如其分地运用技术(形式)来回应了其主题:关于导演的自我审视以及身份认同议题,关于电影制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直接、模糊又断裂的暧昧关系。

 5 ) 在水中:来自洪尚秀的轻柔绚丽的欢悦(译自Sight&Sound 2023/3/01,作者 Thomas Flew)

这位韩国导演的第29部剧情片是迄今为止他的非黑白影像作品中视觉上最美丽的一部,刻意用几乎完全失焦的手法拍摄。

(来自2023年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评论)


洪尚秀以《在水中》开始了他2023年的电影创作。毫无疑问,这位多产的韩国导演正在拍摄更多影片。《在水中》是一部典型的低调素描(low-key sketch),时长仅超一个小时。一个由演员转行的导演(申锡镐)带着他的两个演员朋友(河成国和金承允)来到济州岛拍电影,它位于韩国最南端,同时也是洪尚秀影片中角色常去的度假地。延续其一贯的作风,洪尚秀担任了影片的导演、编剧、制片人、剪辑、摄影指导、作曲以及声音设计。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洪尚秀”,但是有一个会让他的追随者欣喜,同时让他的反对者愤怒的变化,即《在水中》几乎完全是以虚焦拍摄的。除了一个前期的室内场景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瞥见角色的脸外,影片弥漫着一种几被遗忘之记忆的朦胧感,模糊了所有更精妙的细节。洪尚秀说,这一技术的使用是最后一刻的决定,它补充了风景的平和感,并强化了流经画面的温暖阳光,使之成为迄今为止他的非黑白电影中最美丽的一部。模糊感使人更难从图像中剖析信息,无论是琐碎的(吃的生鱼片的种类)抑或更重要的(人物的面部表情)。这或许会使一些观众努力地去“理解”这部电影,但对于那些与洪尚秀同频的人来说,它鼓励他们放松地进入到每个场景的柔和化节奏中。他是否在暗示,细节并没有那么重要?考虑到这三个朋友间的对话是平静而愉快的,缺少洪尚秀电影中那种常见的尴尬的误解,这很可能是事实。

电影创作者是洪尚秀电影中经常出现的角色,他们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种心照不宣的调侃。比较少见的是对于电影创作本身的展现(在展示他的导演角色的工作时,洪尚秀通常聚焦于前期制作或发行)。但《在水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这样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三个演员兼工作人员设计并创造了一些在洪尚秀的电影中完全不突兀的情境。事实上,在我们看到的两个拍摄场景之一中,申锡镐饰演的Seoungmo与捡垃圾者交谈,正是对《在水中》中早先一个相同时刻的再现。这是洪尚秀展现的一种坦诚的姿态,他正在除去自己艺术理念与创作实践间那层已经颇为透明的帷幕(我们可以想象他和他的工作人员在拍摄他们的版本时位于相同的位置)。这种坦率避开了那种创作者拍摄电影人相关内容时常见的自以为是。Seoungmo拍摄的另一个场景,也就是这部电影的结尾,给了这部电影标题。对模糊的海浪、平静的海景噪声以及配乐(由洪尚秀影片中的常客金敏喜演唱)的结合运用使得这部影片拥有了洪尚秀迄今为止29部影片中最细腻的印象派式的结局。

(source: //www.bfi.org.uk/sight-and-sound/reviews/water-gently-gorgeous-delight-from-hong-sangsoo

 6 ) 抱歉,别点开,我都是胡说

很安心的观影氛围电影院环境很好旁边的也睡的很快周围好安心的氛围电影也很模糊的氛围很聒噪的脑袋因为很难进入故事于是我开始了无限走神唯一能看清清的只有字幕了吧阿西吧怎么那么好笑能看的就主要是字幕了怎么前面的头那么大超过六个字的字幕我前面一半是看不见的哦多开我挪头晃我再挪Y要不要跟他说我在挣扎会不会冒犯到大头米却锁!怎么英文字幕也有模糊效果啊导演费心了来了老头的电影又在说话吃饭了我看看他们都吃什么烧酒塔楼里后面不济了才喝烧酒前面都和葡萄酒话说塔楼上要跟中年男分享一下他们的模态我一直没办法精准描述话说中年男有新的模态么都这么疲惫循环反复么啊前面的大头好无奈呀类似于前几天闲鱼那个不肯买下我帽子的那个因为我的帽子只有58cm害真无奈旁边的女孩又醒了等会多长时间她又会睡呀她睡觉的氛围真的蛮安心的啊我忍不住了好烦所有买称的人一定是胖了我上个月买称这回事印证的啊不好意思辛苦你稍微低一点好吧谢谢现在好多了但超过10个字的字幕我还是会丢前两个字幕下面的中文字幕怎么跟不准啊延迟好难受啊韩国人camera发音好可爱开米拉哈哈哈哈可爱我们大环境什么时候导演可以不愁哭地高深地烟雾缭绕地喊action或者rolling啊咱们也可可爱爱地喊一声开米拉~哈哈哈啊哈哈哈里面那个导演又喊了一声开米拉可爱啊可恶前面的大头又静悄悄地变化了我现在又只能超过六个字的字幕都看不到了啊音乐真不错还省钱塔楼上里的一模一样吧啊为什么百分百导演都喜欢在海边拍一个长镜头让演员一直在向海边走去啊而且还多是密度戏夜晚死黑的海才更悲伤

 7 ) 现在的年轻人还在追求把一首诗写好

初中第二年,小洪同学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且随着对酒精的依赖日益加深,他开始思索起了人生的意义并一度陷入了迷茫。高中毕业那年,他在汽车旅馆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药准备自杀,好在被发现及时,给送到医院抢救过来了。 在芝加哥学习电影时,他第一次在博物馆看到了塞尚的《一篮苹果》,忍不住叫出了声,他觉得自己看到了最好的画作,因为画中抽象和具体的比例对自己刚好合适。而对于其他艺术家,在看出他们的观点,意图,风格之后就会很快感到厌烦,只有塞尚可以一直看一直看——永远新鲜,永远深邃。 在拍出长片之前,他拍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短片。他的毕业作品叫《牛肉》(Beef)。最初的构思,是要拍一个裸女在阳光灿烂的公寓里吃牛排。他向学校的艺术系雇佣了一名裸体模特,面试时模特说她是个素食主义者,于是吃牛排被改成了吃苹果。短片内容就是模特裸体拿着红色的苹果,一边笑一边讲述自己是怎么成为素食主义者的故事。片子拍成后还是叫《牛肉》,尽管很多人都不明白片名到底什么意思。 2012年,《在异国》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洪导接受专访时就自己电影里的母题——重复结构作了如下表达:“我喜欢在重复的结构里观察,在这种结构里重建出新的东西。我希望有观众能在重复出现的场景和状况里有新的体会。如果你跟得上我的步伐、观察得足够仔细,在每一次重复里都会看到不一样的细节,也许你没法解释,但每次的感受必定不同。”

《小说家的电影》里面,李慧英饰演的小说家,与金敏喜饰演的女演员一见如故,两人约定要一起合作一部电影,在朋友书店的餐桌上,“金敏喜”向“李慧英”问起这个电影故事是怎么样的,“李慧英”先是说故事并不重要,因为她还没有想好,但只要金同意拍,故事她马上就可以写。“比如生日,我们可以写个关于生日的故事,这天是你的生日,但你老公忘记了,于是你们吵架,你变得很生气,然后你去了你妈妈家,你老公随后也来了,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他带你们俩去了一家餐厅,然后去公园散步,想让你开心起来——这样的故事也是可以的。”“金敏喜”表示“听起来很有意思,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这件事在我们之间真的发生过。” 而餐桌上另一位朋友——老剧作家则提出疑问三连:“这是什么故事?然后呢?” “这是不是太随便了,你难道不需要一些引人入胜的东西吗?” “不不不,一个故事需要有情节,这才是我们期望的。” 而“李慧英”最后的反应则是拿起桌上的酒瓶,向对方摇了摇,“再喝一杯?” 基于以上,个人猜测,《在水中》拍的是洪导年轻时的一段工作经历,或者说,是以年轻时的自己为原型,以类似经历为素材,蓄意取舍提炼而成的风格之作。在百无聊赖的剧情,没头没脑的片断之外,它依然包含着印象派画作式巧思、“重复与差异”的淡进淡出和更加无迹可循的尬聊。而失焦的画面和无聊的剧情,显然既可以理解为有意为之(创作意图),又应当视作自然而然(创作风格),一言以蔽之,在抽象和具体的比例搭配上(内容、画面、时长),它做得依然高级、隽永。

最后附上杨黎的一首诗: 《现在的年轻人还在追求把一首诗写好》 我已经忘了 要把一首诗写好 那是我二十 一岁前。后来 我所做的 是写出《怪客》和 《冷风景》 《高处》,它们 莫名其妙 又不知所云

 短评

碍于篇幅,短一点就是佳作,长一点就是杰作

5分钟前
  • 璐璐
  • 还行

#2023柏林# 观感就是摘掉近视眼镜随便把他前作的某个吃饭片段重看一遍

8分钟前
  • 耐观影-Xavier
  • 较差

洪最不具构思和观察的作品

11分钟前
  • ╲┤┼├╱
  • 还行

这部还真就像是老洪随便玩玩的,干脆一人把工作包圆了。断续流水账+虚焦模糊效果,套层结构+媒介自指,声音上也是海水的感觉,结尾有意思。比较适合放在当代艺术机构里循环播放。(6.5/10)

1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还行

4.5 仍是一堂创意大师课。这部其实比之前很多都能更好地通过影像处理电影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所以“虚焦”也不是光学性的虚焦,而是后期故意为之的印象派效果(结尾字幕);水中的鱼不是鱼,电影本身也并不严格地模拟、贴合人生,而是追求即兴、延伸、错位的反射和总体。说到底,洪常秀提出疑问:我们到底在拍什么,观众到底在看什么呢?

13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有名真好

15分钟前
  • Sceptile
  • 较差

8.0 当数码摄像机点染出色彩的轮廓。

17分钟前
  • JEFFWONG
  • 推荐

怪不得进不了主竞赛

21分钟前
  • Ducournau
  • 还行

结束之后和朋友讨论了很久,得出的大致看法是:在海边的金敏喜通过捡垃圾(byproducts)完成了subject和bysubject两重空间内的穿梭。有金敏喜参演的洪尚秀电影存在着不断对金敏喜本人的提纯和结晶化:在答疑环节她并没有上台,也许是在这部电影里她并没有与其他三位演员建立如此紧密的关联,但这同时也意味着,金敏喜成为了一种能够照亮的存在,其他人,其他事,不过是对她的逐级模仿——想到water literature motif,发现洪尚秀相比席琳宋而言是如此Korean korean,非常擅长在创造出来的时空主题中进行一种观照,同时也存在着对这种观照的思忖,而所有这些思忖仿佛都在诉说着:金敏喜,这里,下雨了;金敏喜,你对我而言是如此简单、又如此重要。

24分钟前
  • Milu
  • 力荐

6.0。當然可以解釋為夢境復現或亡者回光,但僅靠一個攝影上的idea或者標誌性的冷幽默還是沒法掩蓋劇作厚度上的偷懶。

25分钟前
  • Orpheus+
  • 还行

小睡了10分钟也无大碍,很难评,只能说十分想见金敏喜。#BJIFF23

30分钟前
  • demerzel
  • 还行

喝完过度的可乐,画面变得模糊——但这不只是模糊的影像,即便焦段自身的变奏已经充满幽默感,这必然是洪常秀理念最清晰的电影。如果说从《引见》开始,他开始直视电影创作的自身,甚至走得太理论化,那么只有在这里,在美妙的距离中,洪常秀的镜头前出现了第一位拿起摄影机的“电影人”,在这些人物珍视的平等中,有关于艺术的法则:我们为了拍摄电影而去理解我们的生活。

33分钟前
  • TWY
  • 力荐

#Berlinale 73rd Encounters #Akademie der Künste作别有所追求的自我,拥抱模糊虚化的影像与爱歌(可能是近视之后第一次试着摘下眼镜看电影

36分钟前
  • Parity
  • 推荐

一些不可思议

37分钟前
  • 无糖吐槽
  • 力荐

#Berlinale奇遇 拍摄用了六天。演员说,第一天拍完后看片子,觉得显示屏质量不太好🤣别的先不提,洪常秀的冷幽默是真令人佩服。如果和《音乐》比,洪常秀的极简主义是朴拙,Angela Schanelec的极简主义是笨拙;洪靠的是直觉,Schanelec靠的是苦想。绝没有diss后者的意思,她的努力是成功的,只不过我们永远没有办法把有天赋的人与天选之子相提并论罢了。

40分钟前
  • Q影誌
  • 推荐

8.7 这次更接近印象派油画?一种白日梦体验?隐秘绝症或悲伤之后茫然的状态?或离世前的回光返照?可确认的是一贯的平日的恍惚,我们不可确认生活中所有的神秘,老洪的探索则让观众更聚焦于视觉听觉上。导演自身在其中的存在既附身于一个年轻版本的自己,也变为一个“在场不动的他者”,似乎只是沉默地看着一切。病痛与对生命的思考让人不再只看到那些画面外的戏剧张力,色彩明晰、残缺又美的景与物本身同样立于此,不需要承担符号意义,等候人们遇见它们并上前去拾起。老洪也要告诉大家,生成一部他的电影(一件偶然的小事如何变成电影的框架?并现场完成一些可能的场景)至少在阐述上是相当简单的,真诚之处不在于精心设计来被阐释,而意图于更简要地制造情境,感受是相对开放的,对于现实大家首先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我们首先就不可能看清一切。

44分钟前
  • Pincent
  • 推荐

【5】一视同仁的虚焦取消了空间的纵深关系,于是对“我”而言,景象成为触手可及的表面,过曝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幻觉,男男女女的情感关系好像就是这样的泡影。可声音乃至思维分明如此清晰,因此之于洪常秀而言,罕见地袒露了如此鲜明的在场,这一次他共享了其世界的样貌。真的很感动洪在“不变”中求变的持之以恒的创作。(我个人的错误在于不该搭配咖啡观看,应该喝可乐啊!

45分钟前
  • DeckardYang
  • 力荐

近视友好型电影。13th BJIFF

50分钟前
  • 兰瑟
  • 还行

#Berlinale #ZooPalast #Encounters 影片给我的感觉是四层嵌套结构,本身只揭开了前两层的戏中戏设定,但是从视听上感觉应该还有另两层嵌套进结构中,一层是带有空间属性的拍摄拍摄电影的过程,另一层是带有时间属性的观看电影的人,虚焦和配乐中按下播放键的声音都给我这种感觉,结尾处的播放音乐听不太出来是否有“按下”的操作,整部电影的观影体验还是很独特的,视觉上,我刚配完眼镜,看画面异常清晰,虚焦的情况下看锐度太高的颗粒感有些不适,摘掉眼镜后锐度降低更加舒适一些,听觉上属于意外,我旁边旁边的大哥在60分钟的电影中醒着的时间都不到10分钟,呼噜声异常清晰,尝试无数次的咳嗽打断他的梦都无法沉底唤醒他,结束后看着鼓掌的他不仅令我陷入了沉思。葛格说的对,睡眠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55分钟前
  • 还行

总结:金敏喜如果不露面,其他人也不配拥有清楚的脸。哭穷、没灵感、不高兴、没音乐,导演日常了,写日记都不敢这么流水账,不能更糊弄。洪这个人气简直了,首场媒体场晚上十点一刻放都坐得满坑满谷,还是欧美记者居多。

56分钟前
  • 蓝詹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