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

喜剧片大陆2016

主演:任素汐  大力  刘帅良  裴魁山  阿如那  韩彦博  卜冠今  王堃  高阳  苏千越  麦亚瑟  王峰  

导演:周申  刘露  

播放地址

 剧照

驴得水 剧照 NO.1驴得水 剧照 NO.2驴得水 剧照 NO.3驴得水 剧照 NO.4驴得水 剧照 NO.5驴得水 剧照 NO.6驴得水 剧照 NO.13驴得水 剧照 NO.14驴得水 剧照 NO.15驴得水 剧照 NO.16驴得水 剧照 NO.17驴得水 剧照 NO.18驴得水 剧照 NO.19驴得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8

详细剧情

  一群“品行不端”却怀揣教育梦想的大学教师,从大城市来到偏远乡村开办了一所小学校。学校待遇惨淡、生活艰苦,但老师们都自得其乐,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然而教育部特派员要来突击检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宁,因为学校有一位“驴得水老师”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担心丑事即将败露的时候,一个神奇天才的出现拯救了大家,然而谁能料到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长篇影评

 1 ) 故事有意义,但电影不该这么拍。

之前看了一篇文章,《驴得水不是什么好电影,张一曼也不是女权主义》,是从文本层面分析影片,基本观点认同。尤其是对于“恶”的展现毫无“克制”和“净化”的观点,可以说很准确的找到了描述的语言。

从电影的基本属性而言,也存在很多问题。
可以说是不及格的。

首先是声音的处理,在影院的体验可称灾难。单薄的环境音完全无法体现故事所发生的真实环境,几乎每一场戏都只有清晰的台词独自承担影片所有信息量——这也是被诟病“舞台感”的一个重要原因。(“舞台感”本是个中性词,在这里真的是贬义。)另外,在烘托情绪方面,本来大有可为的声音也几乎缺位。举一个例子,张一曼第一次送别铜匠,交换“信物”转身离开,铜匠在她身后唱起蒙语歌谣一段,镜头的运用显然是想由客观过渡到主观,借歌声表达情绪兼具转场——这是最基本的视听语言技巧,但是歌声的处理几乎平白,没有任何进入主观音乐的升华处理,可以说完全失败。当然,也许有人会反驳就想要朴实的歌声,可拜托在我亲耳听过的蒙族朋友的现场歌声中,任何一个都比这个声音富有感染力。
朴实不是无聊,干净也不是单薄!想想电影《地心引力》发生在外太空总够“空空如也”了吧?也不能把所有的环境音抹去这么粗暴。
声音的问题绝不是声音部门的问题,当导演在混录棚里听到影片最终的结果的时候,你的决定就等于你的能力。

再回到表演上来,这个肯定是主创尤其是导演和演员最自信的部分了吧?确实,以舞台喜剧而言,自己没什么发言权,但是这部电影却深深令我体会到“舞台逻辑”与“电影逻辑”之间的巨大差别。可以说,本片可作为一部非常丰富的反面典型,值得编入专业影视院校的教材。
也仅举一例,发生在张一曼被剪头发一场。校长给一曼剪发,裴魁山低头坐在前面,背对着他俩。当一段张一曼双眼叠化的回忆场景结束(这一段也很莫名,咱不提),裴魁山站起转身,喊着“校长!一曼!”然后看到一曼已经面目全非,露出一脸惊愕。
粗看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观感是节奏错误。从剪辑的角度,只要砍掉裴魁山的两句台词,就对了。这就是”舞台逻辑“!在舞台上,前景的演员回头,看向后景的演员,“校长、一曼”向观众传达的意思是“看到”,而在电影中不需要,一个简单的正面近景——甚至只需要一个关系镜头就能解决,就能表达“看到”。在这里,剪辑犯了最基本的错误,但锅不该他来背。

延续“逻辑”这个概念,分析剧情上的某些安排。 场景,是电影在创作层面的重要单位,在戏剧中同样重要但处理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奇怪的是,场景本来就从戏剧中来,但在电影中得到更自由的发挥。而在一个场景中所包含的元素也是影片提供信息的重要手段,空间的面积、色调、陈设,光线进入的角度、甚至视点的位置及观察的方向都必须经过考虑。场景,绝不仅仅是一个演员用来说话的地方——而本片则恰恰违背。
舞台电影化极端的例子,如拉斯冯特里尔的美国三部曲之《狗镇》,整个城镇都被严格布局,出入的通道及钟楼的位置都非常清晰,形式上更抽离,但感受上却更真实。
反观《驴》片,看到最后也没有对这所小学的环境布局有明确的认知——也许是因为我才看了一遍,很想看看本片的美术设计图是真的。然后,我有一个问题,影片后半部校长被捆住扔在一个山洞里——这个山洞真的太敷衍了,与张一曼的屋子是什么位置关系?和整个学校是什么位置关系?为什么他的挣扎声只有一曼能听到?
在舞台上,或许是没人追究的,但电影不行,我不行。
再举一例,说明电影场景的概念不仅仅是指空间。《驴》片中间一场戏,第一次忽悠特派员成功,学校如愿获得“捐助”,周铁男点亮了校园操场上所有灯光,一时间亮如舞厅,校长、一曼、铁男、佳佳四人怀着愉快的心情跳起舞来。从这一刻起,我并不可怜他们,或者说坚定的反感。请问这些灯是干嘛用的?这些口口声声为了农村教育事业不得已而撒谎的知识分子,在得到一笔用良心换来的钱后,怎么做了这么一件既不“实用”又不“审美”的事儿了?非止于此,整部影片从头到尾,我没有看到一个上学的孩子,哪怕是跟他们有关的任何蛛丝马迹, 从最初的六个学生到最后的一百五十四个学生,忽悠我呢?张一曼疯了之前和疯了以后妩媚的那片草地和花田,怎么就缺水了这地方?还得找头驴去远远地拉水。驴也不只一头啊,拦住美国人的车队的时候,明明是两横两竖的四头啊!

如果四位乡村教师,为了民国的教育苦心孤诣撒谎欺骗腐败的官僚是恶,
那么,两位戏剧导演,为了表达深刻思想殚精竭虑蒙混忽悠单纯的观众,也不能叫善吧?

————————————————————————————————————————
————— 鉴于有些朋友懒得翻看回复,现编辑在此,作为补充 ———————
————————————————————————————————————————

                                                             # 1 #
喜欢这片的都是五毛!是水军!
——如果我这么想,一定是疯了。

-----------------好好说话的分割线-------------------

感谢诸位反对者没有问候我的父母,没有人肉我的出身,极其克制的表达对我的批评的不满。
昨天翻到了舞台剧剧本,很不错,台词和节奏一目了然,让我非常想去体验一下话剧。
但这并不能改变我对电影的看法。

任何评价都是主观的,我只是将自己第一次的观影体验比较如实的呈现出来,没有带着任何先入为主的判断。我与主创人员非亲非故,也无冤无仇,与诸位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一样。
而且,我深知创作者的辛苦,风餐露宿废寝忘食是一定的,更难的是当影片呈现,就只能默默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反馈,既没法对赞扬表达感谢,更难以对批评进行解释。此刻的无力感是巨大的,也是必须承受的。
还好,我只是楼主,我还有解释的机会。
统一回复一下。

1,我的分析是基于电影创作手法的,算是专业领域。我承认艺术是在不断创新的,但它也有基本的门槛,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不能说只要是艺术就不能探讨。
“你以为你只是随便从衣柜里拿了一件蓝色的毛衣穿上。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件毛衣是蓝色,不是绿色。It is not just blue, it's not turquoise... it's actually cerulean.(为什么是天蓝色,不是深蓝色,不是海蓝色)……就是因为这样,才能让你在地摊货里面淘到这件蓝色的衣服。所以,蓝色,代表的是百万美元的价值,代表的是难以计数的工作机会……但是这些,你都没有意识到。你以为蓝色只是你一个人的选择,你以为你置身于时尚界之外。事实上,你穿的这件毛衣,是在这个房间里的我们帮你从一大堆衣服中选出来的。”
我深爱这段台词,经常可以帮我向我妈解释我在做什么。

2,有朋友对文章后半部分关乎剧情的质疑表达强烈的不满,这个可以探讨,比如“又买了驴”,我立即就可以接受,理解上的出入,不影响我对于本片质量的判断。但说我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或者“看不懂”就不对了。
这片子很难懂么?(预感这句话一定会被直接用来反驳)
为什么总是觉得自己看懂了,别人看不懂?
这判断颇有家长作风,让我回忆起儿时对父母最深刻反感的瞬间,现在却潜藏在心中。
子非鱼也,鱼非子也——既然互相不懂,就只能建立食客与美味的关系,不能聊。

3,诸位“你行你上”的,“鸡蛋里挑骨头”的,“我就是喜欢了你能怎么地?”的,我看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吧?如果这就是你们对待周遭的态度,那么当某一刻你们遇到相同的回复,请泰然处之,就好。

还有把我“打二星”也用来攻击的,实在是抱歉。我压根儿就觉得打星这玩意特别扯淡,但只有这个选项我没办法……
还有因为我这“二星”跟你给《爵迹》的打星一致而表达不满的,我实在是……
就跟小时候隔壁王阿姨问我最爱奶奶还是最爱姥姥一样,想“扑该”啊!

我特别不理解,喜欢这部电影的你们怎么这么脆弱?
“电影批评”本身并无褒贬之意,就算是真正的“批评”,也是为了她好啊!
“你这不满意那不满意,为什么不滚出中国?”
异曲同工!

楼主我用《狗镇》、《地心引力》和影片对比说不足,诸位用《爵迹》比说她好得一B……你们真不是高级黑么?
还是在笑我傻白甜?

4,一位网友回复问“有一部拍摄技巧稀烂,但是剧情精彩的电影和拍摄手法纯熟,剧情不通的电影。你觉得哪部更好?”
要我说都不好。
而且我必须纠正一下,故事精彩和剧情精彩不是同一个概念。
同一个故事被拍成多个版本的例子很多:小说有《洛丽塔》《天才雷普利》;戏剧有《十二怒汉》、莎翁所有作品;真实事件有《人山人海》和《追凶者也》……《西游记》就不必提了。

我承认《驴得水》这个故事本身很好——说得好像我否定过一样?奇怪。
但是作为电影剧本的处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从话剧改编电影,需要做哪些处理,是值得单开一帖深入讨论的。
电影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手段,并不需要你必须先去看小说或是话剧,就应该能在影院里得到完整的情感体验。在如今发达的营销手段和传播力的笼罩下,在进影院之前多少都会受到点影响。因此任何电影我都是先看,一定要看。
所以我从来没有评价《爵迹》。
我也不能说他坏。

5,林嘉欣是最美,《太阳照常升起》最棒。
你看,我也有当粉丝而丧失理性的时候。

可大多数时候,我希望自己清醒。
电影是多么感性而迷人的艺术,和她一样迷人的就只有理性。

PS:
刚巧一位热爱音乐的蒙族朋友告诉我,片中的蒙语歌曲是“当代作品”。
“蒙古元素就不能好好用吗?”
他不无遗憾地说。


                                                               # 2 #
写这部电影的评论,确实是因为它集中的反映了国产电影在制作方面的诸多问题。在我看来,这问题在于对艺术规律启蒙的某种广泛的不足。
别的电影就没有问题么?一样有。但这一部,就因为这个故事本身的价值而显得尤为遗憾。
再者,这部影片的导演是专业的戏剧导演,他们的舞台剧作品非常成熟,可以说是在他们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如果让他们去欣赏或评价其他的舞台剧作品,也一定会提出很高的要求。
可是电影呢?为什么就要被普罗大众撕掉艺术的外衣,带着曲高和寡的高帽,俯首弯腰接受毫无理性的批判?这令我难过,但不会失掉希望。
戏剧是艺术,电影同样是艺术。他们之间既有共通之处,也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区别。他们都在发展,也相互融合,但一定是在艺术的高度,而非荒野的媾和。

把一种艺术的特征和表达,毫无节制的强加到另一种艺术之上,是对两者共同的不尊重。

                                                              # 3 #
1.打几星这事儿完全是见仁见智的,太简单粗暴,就好像打五星的某位网友,心里一定不会觉得这部影片和《公民凯恩》或者《小城之春》等量齐观吧?我不用这个反驳你,你也不需要用这个反驳我。

2.讨论是有范畴的,我们不是开辩论会,辩题无所谓对错,双方要拼的是技巧。我希望讨论界定在“电影”的范畴内,前提恐怕是,拿电影当一门艺术。

3.艺术不能丧失她的审美功能。有搞建筑的不会觉得不会塌的就是值得称道的好房子,说相声的也不会觉得只要内容深刻的就是好相声。扪心自问,标准要统一。

4.我从没否认《驴得水》有个好故事,也从没否认这个故事本身(注意用词)的批判性和他的现实价值。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好故事不是伴电影而生的,而是已经有了排演超过百场的话剧。作为这个故事的表现和价值的传播已经产生了社会效果,拍成电影是一种商业行为,要对观众购买电影票时所达成的契约负责。承认一个好故事,和承认一个烂电影之间,我不矛盾,你也不该矛盾。
强调这部电影因为故事有内涵就可以枉顾电影创作规律而拒绝讨论,跟广电总局们宣传主旋律电影有任何区别吗?
说到底要么是“正合朕意”,要么就是“胡扯狗屁”。

5.从表意上说,有的人说因为我没看懂,有的人则强调电影的优点恰恰是使观众一目了然……
确实,“基督徒之间的分歧,远远大于他们与其他宗教之间的分歧”——但都没说到点儿上。
看懂与否,完全不是衡量一部影片的最低标准,当然从商业类型片的角度,能被广泛接受是票房保障的前提。
但看懂这事儿是因人而异的,看出什么也是仁仁智智的。
表意这领域我本不想涉及,有几篇不错的评论说得比我透彻。但我想举几个例子,希望大家能有机会看一看。
《黄金时代的故事 Amintiri din epoca de aur》
巧了,豆瓣上就有,也是8.4分//movie.douban.com/subject/3692290/
这个要打几星呢?

6.为反对而生气毫无意义,难过的是我们讨论中充斥着“实用主义”的艺术观。当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到了这个程度,诸位号称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青年,也一样热爱工匠精神,热爱“无用”之美,却在这里放弃了敏锐和敏感,只因为听到了声嘶力竭的“教堂塌了”而无比高潮。
我特意请教了一位对话剧颇有研究的朋友,他提到的一些见解又给我很大的启发:
他提出,“舞台剧是高假定性,而电影天生有拟真属性……舞台的假定性高,游戏感强,比如铁男一枪没打中磕头如捣蒜在舞台上可能成立,那是一个人生抽象成一种比喻的境地。但电影就不能这样……不能把人当肉身,只能处理成一种符号或命运的象征。”
好像一出“活报剧”——用他的话说。

 2 ) 《驴得水》:五岳散人们的成长史

电影《驴得水》很有趣,故事讲的是农村教育,场景在民国,但实质上的内核,却是在讲男女两性的关系,讲不同年龄阶段的男人对女人的伤害。

简单说,这就是一部以五岳散人为代表的中国老一辈直男癌的成长史,影片通过校长老孙、裴魁山、周铁男和铜匠四个人,讲述了中国老一辈直男癌是如何从无产阶级直男癌,到青春期直男癌,再到中产阶级直男癌,最后在社会大潮中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直男癌老男人的风雨历程。

首先是铜匠,他就是典型的无产阶级直男癌,为什么张一曼对铜匠的感觉比对裴魁山好,甚至在铜匠唱着情歌的那一瞬间,张一曼差一点就爱上他了,就要跟他走了,因为他是无产阶级直男癌,无论是女人,还是财产,他都不曾真正拥有过,他所有的纯真,只是在一无所有条件下的纯真,很脆弱,很短暂,当他尝试过对女人或是财产的占有之后,哪怕是短暂的一夜之间,他的控制欲与占有欲都会彻底掀翻他的纯真,甚至变得变本加厉。

然后是周铁男,他是青春年少的直男癌,所以他的追求对象并不是风情万种的张一曼,而是青春无敌的孙佳,他追求的并不纯粹是欲望,而是对青春的留恋,但也只是表面上的留恋。他血气方刚,他不看屈辱,他敢于抗争,但这些都是表面上,就像是铜匠的纯真一样,在遭遇到黑洞洞枪口的致命一击之后,他彻底屈服于强势者,并且给自己找了个非常合理的理由:你体验过被枪打的滋味吗?我这是能屈能伸,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其实骨子里,他仍旧是一个投机主义者,只是以前的生活环境太狭窄,没有见识过广阔世界里的狮子老虎,一旦见过,就立马投降。但他仍旧觉得,孙佳应该无条件地信任他,配合他,与他一起,按照他所理解的方式成长,但其实,他那不是成长,只是投降了。

然后是裴魁山,他是中产阶级直男癌,他不再简单地满足于可以和张一曼有露水之欢,哪怕是一时兴起就“你屋还是我屋”这种限时刺激游戏,也无法满足他,他开始转向于占有,就像中产阶级对财产的囤积一样,他开始希望张一曼能够成为他的妻子,像拥有房子一样拥有她,把女人变成自己的财产。所以当张一曼和铜匠一夜之欢之后,裴魁山觉得,他的私产被人侵犯了,个人财产神圣不容侵犯啊,你个铜匠居然敢侵犯我的私产,他暴怒了,但是暴怒的结果,并不是冲着铜匠,而是冲着张一曼去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她才是他的私产,撒气也要冲着自家的私产发,可以无所顾忌。当发现张一曼根本不理他的愤怒时,他开始彻底转向了中产阶级直男癌的套路:要钱。财产,成了他们唯一能够抓住的东西,本质上,张一曼,还是每个月3000块奖金,在他心里差不多,至少要抓到一个,好满足自己的财产占有欲。

最后是孙校长,这就是老男人直男癌,他虽然算不上功成名就,但毕竟也是一校之长,管着几个人,几个钱,还是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他有理想,要有教无类,有情怀,要办农村教育实验,有担当,到穷乡僻壤来苦苦支撑,他铁肩道义,他妙手文章,他胸怀天下,他凝聚人心,他指点江山,他激扬文字,但是只有一点,让他去牺牲女人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且觉得,成大事不拘小节,教育孩子是大事,有教无类是大事,农村教育是大事,唯独女人,是小姐,不好意思打错了,是小节。

至于说想强奸张一曼的卫队长,那就是流氓直男癌。特派员,那就是官僚主义直男癌,他甚至都算不上是直男癌,因为在影片里,他几乎对男人和女人都没有什么兴趣,他唯一的兴趣就是保住位子,无论男人、女人、孩子,在他眼里都是驴,是说让你打水就要去打水,说杀你吃肉就杀你吃肉的驴。这种人,就不叫直男癌了,而是直男精,他的破坏力,远远超越了直男癌。

美国发奖金的美国人呢,这就是典型的国际主义直男癌,总觉得有人需要救助,大把撒钱,结果这些除了造就了当地更加的不平等,让一些人鸡犬得道,让另一些人坠入地狱之外,根本无法改变当地的存在环境与现实。

 3 ) 2016年度最佳国产片!花电影的钱看了精彩的话剧,你们还想咋滴?

1.年度最佳国语片——《驴得水》,《追凶者也》只能退居第二。借豆瓣网友的话说,华语电影接近裸体,《驴得水》是适时出现的一条裤衩,遮羞…… 2.《驴得水》是开心麻花继去年《夏洛特烦恼》之后第二部话剧改编的电影。 用喜剧的方式讲悲剧,用讽刺的手法说人性,这部电影会让你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哭不出来,欲哭无泪,出色的剧本,精彩的表演,9分好评! 3.任素汐饰演的女教师一曼,长得不漂亮,举手投足间却风情万种,她想活得洒脱自在,最后却死得凄惨悲凉,让人又爱又怜。 片中那首《我要你》,太好听了,简直唱到了人的心里。而那几个巴掌,打在了她自己的脸上,却疼在每个人的心上。 任素汐,影后,实力派女神,你不用“睡服”我,我已经对你路转粉。 4.片尾,美国慈善家在目睹了这出闹剧之后,感慨地说“不可思议的中国”,但观众们都知道,这就是真实的中国和中国人! 借用网友的话,幸亏有个民国,不然借古讽今都没个对象。 5.对那些说这不是电影,是话剧的人,我只想问你觉得好不好看吧。你只花一张了电影票的钱却看了一部精彩的话剧,你还想咋滴?既然郭敬明的ppt和那些综艺节目都能在电影院上映,好“话剧”为什么就不行呢。 好的国产电影还请大家去电影院购票支持。 我不是五毛党,我只是自来水。

 4 ) 可能会被删吧,《驴得水》是一则深刻的政治寓言

《驴得水》这部电影能过审,让我大感意外。

这部片子就是一个深刻的政治寓言啊,讲的是为民智启蒙的故事。

孙校长是精英阶层里的良心知识分子,想改变国家,一点一滴通过教育开启民智,但是做事其实没有底线,他的底线其实就是“只要结果最后是好的,我们就顾全大局”,结果拿了钱,魁山给自己买大衣,他用钱盖学校。漂亮的学校是盖起来了,但这个学校还是他想要的学校吗?一群带着理想出发的人,心都变了。

教师裴魁山其实就是体制培养出来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一点点知识分子的情怀,但最大的理想其实也不过是在兵荒马乱的现实我们过好自己的生活,所以他用助教的工作和婚姻,来向一曼求婚。一旦有了现实利益,他反而是斤斤计较的市侩面目,有了钱其实就是暴发户做派的小市民,其实只管自己,哪管别人家的洪水滔天?

教师周铁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很年轻,象征着热血青年,愤世嫉俗,打抱不平,敢于说真话,但他缺乏斗争的技巧,也缺乏对现实艰难的准备,一颗擦着耳朵过去的子弹,马上让他态度产生180°大转弯,对权力唯唯是从,却自我欺骗我这是卧薪尝胆——等我掌握了权力,我就会改变他们。

一曼代表着自由,学校代表着科技,也就是五四提倡的赛先生和德先生,校长希望科技救国,一曼喜欢学校,是因为在科技救国的圈子里面,还能相安无事过着自己自由任性的生活,只要没有权力干涉(特派员来检查),一曼眼里的生活简直是完美——一曼对魁山说,昆明能下雪吗?然后扬起一片大蒜皮儿,至少在形式上看,我们和能下雪的地方一样啦。

铜匠象征着底层民众,愚昧保守顽固不化。但是愚昧并不等于愚蠢,铜匠的学习能力很强,一下子就能学会几句简单的英语,这其实是告诉大家,至少在形式上,民众是很容易接受新的观念。不过民众要真正说出复杂的英文,需要时间。当特派员要求铜匠说几句复杂的英文时,铜匠用的是方言,而特派员夸奖铜匠英文好,其实是暗示国外的好形式到了中国就做了符合国情的改造,早就面目全非。

自由是个好东西,一旦接触过就再也退不回去了,所以一曼强行睡服了铜匠后,铜匠回到家,和老婆做爱的姿势也变了,这引起了他老婆的警惕,要到学校来闹事,而铜匠的老婆,象征着更广大的底层民众,和自由的概念格格不入,在他们眼里,自由就是一个破鞋,除了破坏现存秩序,没有任何价值。

也许改变底层民众的方式是教育,但万万没有想到经过一个暑假学习的铜匠,被一曼说出“在我眼里,你就是一个牲口”后,变得暴戾无情,对一曼进行了巨大的侮辱报复。这象征着理想主义者佳佳和铁男的工作失败,我们以为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面貌,但是这个人发现,经过教育你可以学会和城里人一样的做爱方式(暗示文明的生活),但是他们并不会真正接纳你,阶层已经固化了。

付出努力却换来失望和侮辱的铜匠,对学校,对一曼进行了疯狂的报复,这其实暗示如果阶层不能彼此接纳,那么换来的就是赤裸裸的仇恨,而这赤裸裸的仇恨又被特派员利用,利用精英和民众之间的矛盾,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一曼无忧无虑,但是发现自己躲着开心的一方天地,一遇到权力和底层民众情绪的结合,却再也不能保护她。能接纳她的铁男无力自保,有情怀的校长亲手剪掉她头发,被爱过她的魁山用最难听的话羞辱,被自己努力睡服过的铜匠狠狠的报复,所以她只有疯了。

特派员象征着权力,这权力来自于背后的枪杆子的力量,所以所有的人都怕他,除了国外友人。国际友人代表先进的价值观,也代表先进的技术和资金,所以即便是权势熏天的特派员,也不得不表面上对他们非常尊重,人家要求什么就承诺什么,但实际上所有的承诺都是欺瞒骗,像我们加入某些国际组织后某朝受到的指责?

但是特派员的权力基础并不稳固,所以在佳佳和铜匠的婚礼上,一个泼妇,也就是铜匠老婆跑出来作乱,居然一个人就抢过来枪,搅黄了整个婚礼,一屋子人想的不是像哭喊的一曼,婚礼还没有完成,而是不管不顾只管自家落荒而逃,这其实是在寓言什么,你们都懂。

特派员的秘书就是公务员阶层,对权力卑躬屈膝换口饭吃,但是对权力的无法无天又看不下去,所以在一曼头发被剪时秘书有一个不忍心看下去的镜头,而特派员的表情,却是相当欣赏自己导演的群众斗群众这一幕。

有了枪,特派员带来的刘警长无法无天,想强暴一曼就公然当着铁男的面强暴,而铁男已经完全放弃了对强权反抗的斗志,这象征着理想青年对现实的妥协迅速到了同流合污的地步,在这个时候特派员的秘书赶过来制止了刘警长,象征着体制内的有良知的公务员发挥了一点点制衡的作用。

校长的女儿佳佳,代表了良知。良知在现实的牢笼里处处碰壁,她喜欢的驴被杀了吃了,她坚持的底线被自己的亲人绑架了,她喜欢的人也背叛了最初的理想,反对她的理想,甚至在最后,连最有理想情怀的父亲,也支持她逃离这个学校,去美国。

最后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孙校长折腾出这么大事情,甚至被特派员绑在柱子上(给不听话的精英一点教训),但最后时刻,只要孙校长低头,体制还是让他做校长。这象征着一些经过抗争的精英分子,只要肯回来,体制还是给他们一碗饭吃,而铁匠这样的人,磕头求饶助纣为虐,特派员一句话就点了题:“你就是一个铜匠!”,一个阶层对另外一个阶层的接纳,是如此不易。

自由是个破鞋,其实一曼一开始差点睡服了所有的人,包括校长,人人都喜欢自由啊,但没有规则保护下的自由,最后的结局是一地鸡毛。

怎么破?也许答案只有那只领着空饷,一言不语的驴得水老师才知道。

这个片子啊,谈艺术不如谈现实。

嗯,上一部能让人这样解读的电影是《让子弹飞》。

 5 ) 当我们谈论荡妇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目前我心目中的国产片年度最佳颁给了《驴得水》,这是一部从笑点泪点台词配乐到思想都无可挑剔的喜剧。 很多喜剧的内核,往往是悲剧,《驴得水》也是这样,用黑色幽默手法讲了一个很悲伤的故事,它海报上写了一句话“讲个笑话,你可别哭”,不好意思,我哭了。 《驴得水》的故事题材非常敏感,“品行不端”的乡村小学教师欺上瞒下骗取公饷,看完后暗暗吃惊,这电影略符合国情吶。电影里很多桥段,都可以从现实中找到参考系,观众会心一笑,堪称大型魔幻现实主义,它得以过审公映让人不禁感慨“审查制度愈发明朗化了啊”。 不过,今天我想讨论的并不是题材的敏感,而是电影里面展示出来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性压迫。女主张一曼,是一个性观念很超前的女人,在开放的城市里见谁睡谁,到了落后的小乡村同样逮谁都带上床,有什么搞不定的事情,先睡他一觉再说,所以,遇到搞不定的男人,她邪魅狂狷地一笑:“让我睡服他。” 可是,要跟张一曼上床,必须看她的心情,她不是随时待命的,她也不是可以跟一个人一直睡下去的。男同事跟她睡过之后动了情想娶她,一曼反问:“你觉得我是那种可以跟你过一辈子的人吗?”铜匠跟她睡过之后也死心塌地,一曼坦荡荡地承认睡铜匠不过是为了发泄欲望。这就是,她只想走肾,你们却走了心。 大部分女权主义者看到这里应该已经沸腾了,“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波伏娃恐怕也想跟张一曼来个惺惺相惜的拥抱吧。 《驴得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42年,那时候新中国还没有成立,而张一曼的女权意识大概超前了100年,你们知道,走在时代前面的人,要嘛向时代妥协,要嘛被庸众打倒。张一曼也不例外,因为她超前的女权意识,对于男人来说,实在是太不可控了,她这么不听话,怎么办呢?那么就利用权力来教训她吧。 纵观历史长河,按照国际通用定律,男人想要简单粗暴地得到或惩戒女人无非利用两样东西——权力和金钱。《驴得水》里的张一曼也遭受了同样对待,那些被她睡了的男人,因为后来无法得到她,就利用权力去羞辱她、去诋毁她、去毁灭她。男同事娶不到她,就骂她是个人尽可夫的婊子。很好,“婊子”一词是男权社会压迫女性的惯用词汇,一个女人利用自己的美色睡了足够多的男人,人们就会给她贴上“婊子”的标签,对她指指点点,男的对着她意淫,女的对着她唾弃,这些人在骂荡妇时都假设自己是圣洁得没有性欲的白莲花,我们把这种针对女性的语言暴力称之为“荡妇羞辱”。 而反观男人,如果一个男人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或者颜值睡了足够多的女人,在男性朋友圈中他可能会倍受追捧,可以到处传授泡妞绝技,这世界甚至还出了一门专门教人泡妞约炮的学科叫做“PUA(泡学)”。信奉PUA的男人,把睡了几个妞作为自己的勋章,四处炫耀,甚至有把“百人斩”作为人生目标的男人。同样是四处上床,为什么这些男人就不会受到社会的唾弃呢?这就是一种双重标准,是时候给男人穿上贞操带了。 荡妇羞辱,无非是因为得不到、或者无法持续得到。男性骂一个女人是“荡妇”,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她不可控、不顺从、不乖乖接纳自己的欲望,尤其是看到其他男人可以睡她而自己睡不到的时候,更加愤怒。而女性骂一个女人是荡妇,大概是因为该女人可能比自己更加貌美、或者得到了更多男性的宠爱,在男权社会之下,很多女性把男性的宠爱作为对自己的加持。要重点批判的是,有一部分男人,把人家睡了,先是到处炫耀,然后还口口声声骂人家“婊子、荡妇”,这种翻脸不认人的男人真应该拉去浸猪笼呀。 在电影里,小人得逞,张一曼被毁灭了,她被人言毁灭、被落后的性观念毁灭。而在现实中,这种“荡妇羞辱”还在四处蔓延,人们不接受女性拥有性自由的权利,还有人认为贞操是女人给婆家最好的嫁妆,更有甚者把性看作一件肮脏的事情。人们为什么连自己最原始的本能都不敢面对呢?在合法的前提下,成年人对于自己的身体,拥有最高支配权,无论你是男是女,无论你性开放、还是性保守,无论你的贞操留给谁,无论你睡了多少个人,只要你开心你愿意,他人没有资格对你的性观念指指点点。只有敢于直面本能,才能直面人生。

 6 ) 《驴得水》:喜剧的忧伤源于深度

《驴得水》是今年迄今为止最让人震惊的一部国产电影。与当下多数打着喜剧番号招摇撞骗的国产片相比,这部电影的水准已然超越了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影片的前半部分让人笑到前仰后合,后半部分令人坐立不安。一丝不挂的搞笑与一丝不苟的催泪,就这样大胆自信地横陈在同一部电影当中——造就了《驴得水》绝俗而又硬气的独特性,也让影片足以被骄傲地称为一部“作品”。

在一个被架空的封闭世界中,一群挣扎在贫困线上的“知识分子”,因一个“借驴吃空饷”的无奈谎言掀动了一场啼笑皆非的喜剧,却又为了圆谎而跌落到万劫不复的悲剧深渊。在悲剧的深坑被逐渐挖大的过程中,有的人试图坚守原则奋力反抗,可信念在利益、强权和武力面前却如此不堪一击,他们束手就擒的速度,简直比杀驴吃肉还要快。然而,在这群处在崩溃边缘的小人物面前,我们似乎都能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到那么些似曾相识的片段,因此,他们的一切选择便显得不再那么荒谬绝伦。更重要的是,远在“学校”之外那个更庞大、更隐秘、更丑陋的世界,我们一点也不陌生。

得益于逻辑缜密的强文本,《驴得水》成了那种每个角色都有前后史、每次性格变化都有细节支撑的上乘之作。看起来,全片主要叙事动线只是“教育部特派员”的两次探访,但围绕两次探访所触发的一连串事件,却牵动了“知识分子”们对欲望、权力、爱情等人生关键问题的拷问。在有限的电影容量中,我们竟和他们一起经历了婚丧嫁娶,也因此窥望到了人性中难以避免的矛盾问题。什么是底线,如何守住底线;什么是知识,如何看待愚昧;什么是爱情,如何去解释百口莫辨的“睡服”;什么是原则,又如何为“跪舔”找到更体面的理由?

影片中的美国佬惊叹“不可思议!”而在我们看来,无论是气喘吁吁的孙教授、虚荣膨胀的裴魁山,还是认怂认命的周铁男、飞扬跋扈的特派员,都无时无刻不浮现着我们再不熟悉不过的行为模式。他们声嘶力竭却无从阻止世道对他们的碾压,被打碎了牙只能往肚里咽,迁就与苟活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而最单纯却又最悲惨的人,莫过于羊脂球、茶花女般的张一曼,以及被当作“牲口”对待的铜匠。一个是女人,一个是穷吊丝。

《驴得水》脱胎于高认知度的同名舞台剧。按照我们的一般认识,舞台剧的思想表达空间要比商业电影更广阔。事实证明,影片的改编不仅实现了有限场景的无限延伸,同时也让每个角色的个性变化有了更充分的刻画机会。影片的摄影林良忠曾为李安的《推手》《喜宴》《饮食男女》掌镜,从《驴得水》的银幕效果上看,这是一位对空间调度和群戏都有着丰富经验的摄影师。教室的明暗变化、外景中人物的虚实处理、特写与长镜头的运用,都让影片跳脱了场景限制,强化了影像质感。我们会为张一曼被剪掉长发的那段入侵式特写和交叠的回忆画面感到无比揪心,而在剧场里,你真的很难直接感受到人物的这种内心挣扎。
 
有种观点认为,原版话剧的导演周申和刘露继续出任电影导演,让该片很难摆脱话剧腔,甚至,演员们对话的声效都充满了剧场感。但如果你看过表演空间更加狭窄,却一点也不失精彩的《十二公民》就会发现,《驴得水》完全建立起了戏剧化的电影语言,那几场逐步升级的高潮戏,都因导演娴熟的场面调度和演员们绝对连贯的情绪而显得一气呵成。

影片在自然环境声的音效剪辑上未见奇巧,这确实让影片除了密集的对白和配乐之外,显得过于“安静”,形成了所谓的剧场感。但也正是这种与世隔绝的氛围,让你很容易对山村之外的那个世界产生更多的想像,小社会的万丈波澜,即是大世界的真实缩影。“特派员”就像一个庞大母体系统伸出的触手,用“三万”和“十万”那个让人哑口无言的潜规则,连接着小社会和大世界。茨威格说,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喜欢嘲弄人,还能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滑稽的成分。《驴得水》的高级正在于此,喜剧背面的那些只可意会莫可言传的道理,电影已经讲得不能再清楚,这也是《驴得水》值得留下来被讨论的原因。

 7 ) 我执的迷宫,教育的兽皮

实际上对这部电影,如果没有看过第二遍,是不宜评论的,因为情节和人物较复杂,主题也确实比较深刻,要剖析完全,显然需要和教育有关的理论基础。但因为想到了这个标题,尽管我是教育理论的门外汉,也只看了一遍电影,还是决定简单写几句。

教育究竟给人带来的是什么,其实人一旦受到教育,首先产生的是我执,这个东西在很短的时间内,实际滋生的是恶。所有的自大自卑自傲自贱贪婪愚妄,俱与此有关。而教育之能,从无到有,最初在纸面上落下不成形的笔划,如果不再进一步,这些笔划就只是污迹,将这些笔划初步完成,污迹转换为文字,才可成就教育之功。这就是许多电影和文学表现过,也确实是事实的,读过一点书的人,往往比文盲更坏,这是因为他们不再相信朴素客观的道理,而转向肆意蔓延的我执。

裴魁山是观众最先产生同情,但也最先会厌恶的角色,铜匠则是第二个,铁男是第三个,过程都是先同情,再厌恶。老裴滑向我执的恶,初生于性方面的自卑,试图扬长避短,以假托婚姻的爱情去占有女人,可以视为一种自救。铜匠既然化名驴得水,胯下的家伙能让一曼见猎心喜,估计也有驴之能,老裴听了一晚墙根,成为了他再也无法抹去的心魔,走入了必须摧毁一曼才能自救的歧途。

铜匠原本是一张白纸,被利用被侮辱却并无自觉,随读书初生的我执,正是他反复强调的“不想再过以前的生活”,铜匠想要的是跳离自己所属的社会阶层,所以他要留在学校,这也是他听到可以去美国不惜在葬礼上还魂的原因。他最初只是穿了老裴的中山装,却依然是那个铜匠,以老裴的黑化为导火索,铜匠穿上老裴买的兽皮(象征着我执之恶),成了他变为驴得水的标志。实际上,这部电影中每个人的转变都比较戏剧性,带有强烈的寓言色彩,因此无需从人性上过度考量,所以我并不想分析他或裴魁山对一曼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铜匠的悍妻太过有神采,尽管扮丑,却不够蒙昧不够蛮横,这让观众对他原属的生活况味少了几分体会。

铁男最初是有几分透气的角色,但他实际头脑简单,缺乏原则,比如最初无条件顺校长的意上缴工资,钱多了以后发生纠纷时,却又说出老裴不垫钱他也不垫,可见并非性情中人。他的我执在于:沉醉于自己的偏激和仗义,缺乏自省的功课(以至于对困境毫无准备),迷信暴力,他信仰的并非公正而是力量,只是单纯认为自己身体强壮可以肆意妄为,最初体现为天真的向善,却在更强大的暴力面前惊慌失措,溃不成军,最终成为对一曼被强奸不施加援手,甚至成为冷漠帮闲,令观众产生厌恶感的角色。片尾,他惆怅于校门前,在写着“学做人”三个字的墙后,萧瑟转身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而他分到钱后给佳佳买了那么多彩色弹球,如此头脑简单的取悦,体现了这个人物的单纯,无力于自拔的本质。

除了他们三人,校长和一曼是观众较难察觉到的病者,尤其后者光彩照人,随便看了几个标题都是把她当做象征着自由解放的荡妇标签去追捧,其实不然。先从校长说起,这个角色并不软弱,实际上他的信念力十分强大,几乎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心心念念的,真是自己的乡村教育事业,在每个关头他都果敢异常,永不放弃。然而他的我执之愚妄,又是五人之最,他所奉行的教育,居然要用贪污来支持,要用钱来诱惑人读书,简单来说,校长理解的教育,是将利刀交给儿童,却以善良公益自居。乡村小学只是美好假象,其教育成果无非四种,开始就有贪污问题的老裴,迷信暴力头脑简单的铁男,最终吞枪自尽的一曼,以及通过女儿佳佳实现的、读了几本书就变坏的驴得水。

最后说一曼,无疑她十分美好,以至于人们会忽略她身上存在的问题,然而,她的自由和解放,确实是以忽略他人的任性为基础的,是一种假托于自由的自私,她的我执也在于此。她与老裴的相处中,并无对老裴的体谅,她俏皮可爱,却拒绝认真严肃的看待他人,而只是沉迷于勾引和暧昧,玩一些对视的游戏,虽然游戏人生是个人的自由,但真正的自由并不会伤害他人,而是要建立在对等和尊重的基础上。一曼和铜匠的相处,其实未免始乱终弃,在深情的每一环都到位了,割发送人虽然是兴之所至,但她从未考虑过这一行为对他人的意义,这局游戏只有她一个人有玩家自觉,对铜匠其实是不公平的。当铜匠夫妻前来闹事,铜匠舍身维护她的一刻,其实处于一念善恶的关键之处,然而她的处理方式却是自以为善良的落井下石。

一曼提示的实际是铜匠的阶级自觉,她以为对对方最好的安置就是,别做梦了,回到属于你的本分生活里去吧,这和她觉得驴子没窝也行的思路是一样的,其实并没有同情和体谅。而吃空饷,她也视若游戏,并没有公平之心,从未意识到己方四个人这样利用铜匠诈钱,对铜匠是不公道的。因此,到游戏变得不好玩了以后,她遭到了理所当然的反噬。当她的头发被剃掉,她迎来老裴的仓皇目光时,立刻冲到镜子前,崩溃,这说明她并无真正的底气,她和铁男一样,其实只是肆意妄为,摘掉伪装之后并无真实的信念来支撑自己,一个仗着自己的力量,一个仗着自己的性魅力。当男人看向她的目光改变,她不知所措不习惯,当她看到镜子里自己失去象征着雌性魅力的头发时,就此崩溃了,这时看似始终处变不惊的人物才显出幼稚仓皇的本色。

这些对一曼的评价,并不是否定,实际上她确实是这部电影中最为光彩照人的角色,我只是想说,加入了对她迫害的人群中有她自己,她是一个尽管美好,却徒具其形的假自由使者。

或许会被视为恶之源头的特派专员,在电影中倒相当抽象,并不具体可恶,贪污是制度之贪,虚有其表是威权之伪,而他提议以回骂来代替开除,其实倒是公平的游戏,因为并未想过会有老裴那种缠绵的私恨,伤人彻骨,也并未想过会有铁男那样玩文字游戏,明骂一曼,实则充满轻蔑和恶毒的侮辱铜匠,进一步激发对方的愤恨,自己却无法收拾局面,后果由一曼来承担。而亲手送一曼赴死的伪善者,则是校长。

最后我想提一下本片中十分罕有的正直和良知,除了一份颁给了最终投奔延安的佳佳,并不十分自然,不似电影刻意塑造的,而更像一个推动剧情彰显人物的道具角色,另一份虽然微薄,却更自然的塑造,居然颁给了一个完全不重要的专员秘书,这位秘书看着校长剪一曼的头发,居然目光闪烁,不忍心的转过了头,也是他阻止了副官对一曼的强奸。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必须承认,他不忍相视的一丝怜悯,其中蕴含的人性光辉,超过了在场全部五位陷入我执深渊的乡村教师。

 8 ) 世无男人,竟让女人心死——谈《驴得水》中的性隐喻与一曼之死

你就硬不起来呗—大概是片中对男人软弱没气魄的嘲讽最形象的台词

刚刚看完电影,本来是带着轻松愉快的情去看喜剧片的,没想到看的我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心里忍不住的自忖自己到底是不是个男人。偶然看到“一曼有喜欢过魁山或者铜匠吗?”这个问题以及相关的回答,看了一些对于角色和电影的只看到表象而过分简单的解读,忍不住要写一下(请注意:内含剧透)。 首先要说的是,影片中充满了大量了性隐喻,用这种隐喻来表现角色的人格,表现对男人的嘲讽。大家知道,现实中有时候一个人说的话表现的行为只是一个表象,真相隐藏在背后;影片中也一样,很多的情节和台词可能都是表象,背后可能隐藏着残酷的真实,这些残酷的真实最终导致了一曼之死——对现实的绝望,尤其是对男人的绝望! 1.一曼的放荡。刚才说了,所有都是表象,一曼的放荡只是用一种夸张的方式表现一曼对于性的渴求,对男人的渴求,其实本质上是对爱情的渴求。其实,一曼是一个很真实的女人,一个渴望爱情甚至忠贞不渝的女人。很多人会表示不同意,但是请大家回忆,一曼在片中唱情歌的时候,她的微笑、表情、动作、眼神和声音,变得那么的女人,完全没有平时夸张而又放荡的样子。大家也可以注意一下歌词,完全是一个女人对于爱甚至是婚姻的向往,那种柔情,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显示出她的真情流露的剧情,而这才是她的真实,她的本相——一个渴望爱情的女人!问题是她为什么会故意给大家一个放荡的表象。原因很残酷,因为她见过的所有男人都是“牲口”,她找不到一个值得爱的男人,一个有担当有骨气有正义能“硬”起来的男人,一个真正的男人!对于现实中男人“软”的嘲讽后面随着影片展开会慢慢显现出来。当爱情的忠贞和身体的贞操两者选择时,他选择了对爱情的忠贞而放弃所谓身体的贞洁。因为然而她对伴侣的要求应该像是紫霞仙子一样“我的意中人要是一位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圣衣、驾着七彩祥云来娶我”(大话西游)。然而紫霞终究幸运的遇到了孙悟空,但一曼所到之处,所见之人,所有的男人都是懦弱而又暴虐、自私自利而又道貌岸然、奴性十足而又猖狂的男人,因此爱情在她眼中显然是无望的。所以她只能用身体的放荡掩饰内心渴求爱情而不得的空虚,顺便解决一下生理需求。 2.片中的男角色。因此,一曼不可能会喜欢影片中的任何一个“男人”。魁山是个一到关键时刻就“软”的男人,一曼在一天之中说了3次这个事情,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对于性能力的评价,而是用性能力来隐喻他的人品——怂。不单是性无能,更重要的是人无能,片中有几次出现其一遇事就拉肚子,掉链子的情景。她从内心是非常瞧不起这个男人的,所以才反复嘲讽他性无能。 再说铜匠,也是一个软蛋——一个从心理和生理都被老婆压在身下的男人,一个奴性十足的人!当然,她是善良的,为了不伤害表面淳朴的铜匠,事后给了他一缕头发以示安慰(请注意,魁山表白时她也做过类似的举动,不过是用言语)。鲁迅先生说过:当奴才变成了主人,会比原来的主人更变本加厉;当主子变成的奴才,会比原来的奴才更奴性十足(不是鲁迅原话,原话我也记不清楚了)。这个原理从拿枪军人有枪时的蛮横和被铜匠老婆夺枪后的软弱可见一斑,后来铜匠的转变也可见他表面的淳朴也只是表面,他变本加厉的羞辱更为他的奴性本质添砖加瓦。而面对特派员的武力的时候变成一个走狗也就很自然的事情了。一曼以言语相激说他是牲口真可为谓是一语成谶。有意思的是,“牲口”这个表达恐怕是一曼的真实想法,不仅是对铜匠,而是对世界上所有不算男人的男人真实看法。铜匠这样的男人是任何一个女人都不会爱的,何况一曼。 再说铁男。当电影中的男人一个一个沦陷,变身软蛋之后,就连我也短暂寄希望于这个角色,希望他能够像个男人一样硬起来,保留男人的火种和尊严。但我也险些忽略了他在变身奴才之前所变现出来的暴戾和猖狂——对铜匠的拳打脚踢,言语咒骂。其实前面留意一点他的暴虐表现当他变身奴才时也就不会太意外了。鲁迅先生所言不虚。值得一说的是影片中有一个亮点是他被枪吓破胆变身软蛋之后蹲在墙角吃黄瓜,面对军人欲强奸一曼而缩在一边的表现,这个充满以形补形性暗示的隐喻的片段我给100分——天生软蛋,再怎么补也硬不起来!这个情景设计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校长啊校长,真的不想说了,整个电影下来看似最为正常的一个男人,唯一一个至始至终没有转变始终如一的男人,但其实是很卑鄙、很懦弱的角色,一个丧失了所有脾性、被阉割了的男人的角色。如果说魁山、铜匠、铁男那样巨大的转变还因为开始有所坚持的话,校长是自始至终的“办大事者不拘小节”的价值观是彻底的无节操无下限的功利主义和自利主义者,为了目的不折手段,把女人当做工具,而且遇到困难就想让女人出面顶下来,刚开始是一曼,后来连女儿都可以牺牲。。。。。。世界上的男人都变成“牲口”恐怕就是这样的人的努力教育之下的产物,这个涉及到电影中另一个大的主题,在此就不多说了 魁山/铁男/铜匠,听上去多么有男子汉气概的名字,不想竟一个一个全是软蛋。如果导演或者编剧是故意给男角色起这样的名字以示讽刺的话,那我觉得“一曼”应该该做叫“一男”,因为她是在片中唯一有担当有气魄的角色。 3.校长女儿孙佳的出走。最后,影片中的这个小角色,看遍了一切假恶丑之后终于是出走了,或者导演和编剧对于影片中的世界还有美好的期待,所以保留了这样一个希望的火苗。但是如果我是导演或编剧的话,我会让这个角色在婚礼时因枪走火而死。我看不出,这样的现实,未来还有什么希望,男人还有什么希望。一曼的过去大约就和校长女儿孙佳一样,渴望爱情,对世界充满美好期待,结果却看尽一个个男人的假恶丑,最后的结局是绝望!甚至片中3个女角色,孙佳、一曼、铜匠老婆可以看做一个女人在那个残酷现实下的3种可能的命运,女人刚开始对于男人和爱情是向往(孙佳),后来看透了,残酷的现实是,世上的男人,都是丑陋的牲口! 有一种可能她会选择孤独、放荡与自由,把男人当工具(变成一曼);也有可能会选择和一个男人结婚,然后把男人当奴才(变成铜匠老婆)。不论怎样,对于孙佳来说活着实在是一种残酷! 所以,一曼是不可能喜欢奎山和铜匠这两个软蛋,也没有一个男人值得去爱。一曼并不是像她自己说的那样追求所谓的自由(包括心理上的和身体上的)而放弃爱情的女人。但是现实男人的无能使她只能够通过自己的放荡和所谓的自由为幌子来麻痹自己、取悦自己。最后在承担了男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后,还不得不接受男人的蔑视和羞辱,以至于彻底绝望,一死了之! 不得不叹:世无男人,让女人至此。 最后, 愿天下的所有女人永远不要面对如此凄凉如此残酷如此男人! 愿我的女人永远不要面对如此凄凉如此残酷如此绝望! 前提是,我先要有个女人! 微信公众号:游云纪(ID:yoyunji 请注意,公众号ID不是全拼,“游”字拼音少了一个u) 微博:http://weibo.com/xiaoyaoyouyun

 短评

作为一部荒诞喜剧片,本片的笑料绝对是够的。虽然有一些看起来比较“污”的段子,但是贱而不淫,丝毫不让人觉得低级。相反,整部影片倒给人一种干干净净的清爽感,几段感情戏都拍的让人心动。因为话剧改编的缘故,故事的幕间分隔有些明显,但演员的表演削弱了话剧感,也算自然。【任素汐的歌声真心棒!

4分钟前
  • 未命名搪瓷🌈
  • 力荐

悲叹的是被压迫的是女性,欣慰的是觉醒的也是女性

7分钟前
  • bamboo
  • 推荐

非常正点的黑色幽默和荒诞的乡村魔幻现实主义,整部电影的调子很撒,段子很荤,路子很野,故事上有莫泊桑的味道,讽刺加隐喻,上次让人感受到这些的观影体验还是当年的《杀生》。总体上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喜剧,新导演技法的生疏和信息处理的失衡可以被原谅。PS:主题曲真的是太有味道了。

10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说不像电影的,谁规定了电影应该怎样怎样吗。

11分钟前
  • 大包砸
  • 力荐

不能把开心麻花出的所有电影都粗暴地归到「喜剧」里……这种营销思路就会导致我今天观影时遇到的蜜汁尴尬……有一帮观众从开头驴棚着火就开始笑,然后一直笑到结尾枪声……我……真特么……跪了……

13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这个笑话还真把我看哭了,惊喜之作,比夏洛特烦恼的故事高明,但电影感较弱

15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推荐

那一枪虽然打空了,但周铁男还是死了

19分钟前
  • 蝴蝶不梦庄周
  • 推荐

好,现在我们回到片头的部分驴棚走水,周铁男一马当先,但烟火如故张一曼想要帮忙,却引火烧身裴魁山往张一曼身上泼土,叫她出来,可没有伸手拉她校长大喊,听我指挥,最终驴棚燃起熊熊烈火孙佳想要阻止,被众人阻拦。你看,其实这个电影的一切,都缩在这个小片段里。

23分钟前
  • Mikoto
  • 力荐

用喜剧的方式谈悲剧,用讽刺的手法讲人性,为这个故事就值得5星

24分钟前
  • 阿珂
  • 力荐

即便评分再高也完全喜欢不来。我们还是太热衷主题与意义了,以至于忽视了传递主题的方式与合理性。影片为了所谓的人性深度,而刻意设计剧情和人物转折,忽视基本的人物行为轨迹,都非常让人不舒服。喜欢有深度的电影,但希望能以更巧妙的方式讲出来,而不该是现在这样。以及形式上,这不就是舞台搬演么

2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看电影的过程,如果你觉得佳佳和铁男幼稚得讨厌,那你已经被这个社会像驴一样驯服

32分钟前
  • 燕子坞主人
  • 推荐

这样的剧本,这样的电影,任凭你们怎么说风凉话,都休想模仿出来,国产片的普通货色离它差距太大。

35分钟前
  • 淘金汉
  • 力荐

“过去的如果就让它过去了,未来只会越来越糟!”一句话说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有些话,因为太过真实,让人胆战心惊。

37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普通观众全嗨了,说这才是国产佳作;电影专业人员全崩溃了,说这是舞台剧不算是电影。讲真,我觉得当一个作品只剩下它的形式能被人吐槽的时候,已经足以证明其成功。不管它是啥,哪怕我是去电影院看话剧了,我还是觉得,甚好,没错过这个乌龙甚好。

38分钟前
  • 圣诞
  • 力荐

过去的如果就让它过去了,未来只会越来越糟!

39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没去影院贡献一张实打实的票房,我真是遗憾又羞愧。

43分钟前
  • 肉腾腾
  • 力荐

1.库斯图里卡的癫狂、荒诞+法哈蒂的困境、冲突,而这...其实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随处可见;2.追求自由的人,死了;3.愤怒的人,成了听话的牲口;4.宽容的人,成了小人;5.淳朴的人,成了恶棍;6.正面向上的人,总在行骗;7.就让我们忘掉过去吧,才能继续作为“人”活下去。

4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映后主创见面特别惊讶,被拍成这样还需要导演?!完全照搬舞台剧台词,连人物站位都是舞台式,没有任何电影语言,镜头蠢到还有淡入淡出和虚化背景这样的衔接,很明显的分幕,且大大弱化了表演。全片没有同期声,配音简直灾难。(据说上映版本是同期声)。是好的剧本和演员,但还是去看话剧吧。

51分钟前
  • 蜉蝣
  • 很差

一部好电影就是荧幕完成上半部分,现实完成下半部分。有人看到人性在贪婪面前退却,有人却只看到荡妇。专组好多男的在认真讨论,你愿不愿意娶张一曼这样的女人?中国男人最搞笑的地方就是,他们认知中对一个女性最高的评价就是—娶她,而真相是别人根本不认识他们是哪根葱。不信你们去评论区翻翻,笑趴了

55分钟前
  • Bella
  • 力荐

如果懂得中国人的不讲原则聪慧利己,看透历史的反复吊诡悲喜交加。电影经过女性自由的转折,以后则全在解构悲悼历史。它厉害的是道出了曹雪芹所指女性审美在文化中的缺乏,“驴”得“水”,(男性的贪恶屈服对照女性的自由烂漫),“水”最后却又被压榨废弃,暴戮的未来便可预见。不喜剧,倒实悲。

60分钟前
  • bird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